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4章 中国地理单元综合检测 鲁教版
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
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考点呈现体系构建亚洲、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必备知识自主诊断一、东南亚1.位置和范围地处亚洲通往大洋洲,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扼守其咽喉之地。
东南亚主要由和两部分组成。
2.自然地理环境3.经济——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的经济二、西亚和北非1.位置和范围:“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两洋:A和B。
三洲:C、D欧洲和E非洲。
五海:①、②红海、③地中海、④黑海和⑤。
重要海峡和运河:⑥霍尔木兹海峡、⑦直布罗陀海峡和⑧。
2.自然环境特征3.社会经济特征三、欧洲西部1.位置和范围大部分位于35°N与北极圈之间;位于欧洲西半部,西临A,南临B地中海,北临北冰洋。
2.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四、撒哈拉以南非洲1.位置和范围位于以南。
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最大岛屿。
最南端为著名的好望角。
2.自然环境特征3.经济发展(1)经济特征:以输出为主的经济。
(2)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五、极地地区1.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概况2.极地科考续表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向一东南亚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019北京卷,36)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加深。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跨境经济合作区在促进相邻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阐述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当地减少贫困的积极作用。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
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3)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琅勃拉邦自然风光优美、地域文化独特,游客多选择在1月至2月期间前往旅游。
(4)简述游客选择该时段出行的理由。
【思路分析】(1)地震的发生与地壳运动有关。
东南亚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
地震灾害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
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含解析鲁教版
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基础练(2020·河南适应性测试)智利是世界上主要的新鲜水果出口国,其水果生产主要集中在智利的中部地区.2016年,车厘子(一般指樱桃)成为智利对中国出口数量最多的水果,车厘子收获季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1月.据此完成1~3题.1.智利自然景观由北向南大致为()A.阔叶林、荒漠、硬叶林B.荒漠、硬叶林、阔叶林C.硬叶林、阔叶林、荒漠D.荒漠、阔叶林、硬叶林2.智利中部地区水果品质优良,主要自然原因是()A.临近海洋,全年温和B.气候高寒,病虫害少C.年降水量丰富,各月降水量均匀D.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3.与中国所产樱桃相比,在中国销售的智利车厘子的最大优势是()A.销售价格低 B.反季节供应C.运输成本低D.外观色泽好解析:第1题,由智利的海陆位置与纬度位置,可判断由北向南气候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则自然景观分布是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第2题,智利中部位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有机质积累,品质优良。
第3题,两个国家分属南北半球,樱桃上市时间刚好错开。
冬季我国所产樱桃已销售完毕,此时智利樱桃刚上市,可供应我国,即实现反季节供应而利于销售。
答案:1。
B 2.D3。
B(2020·湖南株洲一模)多米尼加共和国为西半球岛国,境内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
如图为该国主要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恩里基约湖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拔较高,有结冰期B.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C.7月份盐度最高D.5~10月,湖泊水位持续升高5.关于该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路分布较为均匀B.铁路主要沿海沿河分布C.机场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D.港口数量北部比南部多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热带地区,湖泊没有结冰期,A项错误;以雨水补给为主,B项错误;7月份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盐度较高,C项正确;5~10月,降水先减少后增加,湖泊水位先降低后升高,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山东)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课后练习题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读近30年来我国喜马拉雅山脉不同海拔内存在冰湖、新增冰湖和消失冰湖的面积变化图,完成1~2题。
1.近30年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 )A.总体呈萎缩态势B.较低海拔处冰湖变化明显C.各海拔区都呈扩张态势D.海拔5 200米附近冰湖最多2.近30年造成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破坏B.气温上升C.过度引水灌溉D.降水减少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
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0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甲、乙、丙三流域位于我国同一省区,该省区南北跨度不大。
甲流域面积 1 604 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0~830 mm;乙流域面积502 km2,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750 mm;丙流域面积777 km2,年平均降水量为509.8 mm。
下表示意三流域植被类型(单位:%)。
据此完成5~7题。
5A.降水量B.流域面积C.地势D.纬度6.甲流域较乙、丙流域植被发育好,则甲流域( )A.年日照时数较长B.降水强度较大C.年平均气温较低D.汛期历时较长7.丙流域无作物地的原因主要是( )A.气候干旱B.热量不足C.土地贫瘠D.深居内陆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辽东湾(如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
2020版高考(山东)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后练习题卷:中国地理分区
中国地理分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山西人爱吃醋,交枪不交醋葫芦。
山西有3 000多年的酿醋史,山西老陈醋更是以“酸、香、甜、绵、醇”享誉国内外。
它除了作为调味品之外,还具有抗菌、美容护肤、除煤气、平衡体内酸碱度、助消化等作用。
山西陈醋选用优质原料经“蒸、酵、熏、淋、陈”五步酿制,但只有经历“夏伏晒,冬捞冰”过程才能叫做老陈醋。
该酿造过程需历经9~12个月的陈酿期。
目前山西地区为扩大市场份额在不断探求新方法。
如图为酿醋过程图,根据材料回答1~3题。
1.根据“山西人爱吃醋,交枪不交醋葫芦”推断错误的是( )A.当地煤炭工业发达,空气中煤气含量大B.当地水土较“硬”,碱性大C.当地气候温暖湿润,易滋生细菌D.当地多以杂粮面食为主,较不易消化2.可采用“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工艺是因为山西( )A.光照时间长B.降水季节变化大C.气温年较差大D.气温日较差大3.山西为扩大市场份额,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扩大知名度B.完善交通设施C.提升产品质量D.改良酿造工艺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
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
图a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图b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4~6题。
图a图b4.图a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乙、甲5.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b中Ⅰ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A.积温高B.年降水量多C.年平均风力小D.年太阳辐射量多6.与Ⅰ、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草场过度放牧B.作物成熟收割C.副高逐渐北移D.夏季降水增加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耕地天然状态下作物需水量和亏水量的平衡状态图。
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亏水量7~8月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积雪的融化B.降水量的增大C.冰川融水增多D.湖水补给河水8.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平原B.河西走廊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某铁路修建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图a)。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4部分第14单元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含答案
第二节 中国地理分区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我国南方、北方、西北、青藏地区的划分、界线、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省区的位置、自然与人文特征,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问题。
以我国不同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以重大工程或重要社会经济活动为线索,考查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有关问题。
如2018·全国卷Ⅱ·T 36,2017·全国卷Ⅲ·T 1~3,2016·全国卷Ⅰ·T 36等。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分析区域的特征及影响。
2.综合思维:通过区域的有关资料,探讨区域的优势及问题,并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解决问题,确定区域发展方向。
3.地理实践力:结合“热点”与“焦点”问题,培养观察、思考、解决现实中重大问题的能力。
1.北方地区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主要特征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 Ⓐ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主要特征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松花江、Ⓖ汾河、Ⓗ渭河、嫩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河。
④资源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水资源不足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主要的油田:Ⓘ大庆油田,Ⓙ辽河油田,○K胜利油田,○L中原油田农业耕作类型旱地农业耕作制度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作物类型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工业工业分布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山西能源基地工业类型以重工业、能源、纺织业为主①东北平原:黑土流失。
②华北平原:旱涝、风沙、盐碱。
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南方地区读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 主要 特征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主要 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A 江南丘陵、B 浙闽丘陵、D 南岭、四川盆地、E 云贵高原类型及 特征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气象灾害夏季洪涝,夏秋季节多台风,冬季寒潮、冻害澜沧江、汉江。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检测试题(一)(含解析)鲁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检测试题(一)(含解析)鲁教版综合检测试题(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
4月5日下午,一位延庆网友发现在一片铺着方形地砖且空着的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如下图),且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
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
据此回答1~3题:1.形成北京这次“清明雪”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反气旋2.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 )①土壤较地砖热容量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②地砖中心空洞积雪厚③土温比气温低,积雪融化慢④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类似该停车场的城市地面铺装与水泥地面铺装比较( )A.热岛效应更强B.蒸发量比较小C.城市内涝更严重D.地下径流更丰富解析:1.A 2.C 3.D 第1题,清明时节,东亚大气环流已实现从冬到春的转变,高低气压交替出现,冷暖气团时有交锋。
四月雪应是冷锋天气系统所致。
第2题,“雪馒头”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砖面比土壤升温快,温度高,落在地砖上的积雪融化快;土壤较地砖热容量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气温比地温低,残留的积雪与空气接触面积大,不易融化,得以较长时间存留。
第3题,“可呼吸”地面铺装的方砖中心有空洞,会露出土壤,利于地表水下渗,地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减轻,地下径流更丰富。
某地地理老师组织学生对家乡河流进行考察,下列图表为学生的部分研究成果。
读图表,回答4~5题:河流砾石平均粒径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表4.有关河曲叙述正确的是( )A.仅发育于河流的上游地区B.岩性差异是河曲发育的主要原因C.凹岸河水较深,利于建设港口D.凸岸河水较浅,侵蚀作用明显5.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该河流砾石平均粒径与距河口距离关系的是( )解析:4.C 5.A 第4题,河流的大部分河段都有发育河曲的可能,河曲的发育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凹岸侵蚀,河水较深,利于建港。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十四单元 中国地理单元过关检测 鲁教版
中国地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中,M与N之间、E与F之间是海区,M、N、E、F的附近都有港口和东西向铁路。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M港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M港濒临海域属我国的内海②M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港③M港的腹地是东北地区④M港附近泥沙淤积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EF之间的海域是东海B.EN之间的陆地是山东半岛C.连接M港的东西向铁路是神黄铁路D.连接F港的东西向铁路是沪杭—浙赣线解析: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M港口为秦皇岛,位于渤海湾,属于我国的内海,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港,①②正确。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EF应位于淮河以北,故属于我国黄海,A错误;EN之间位于山东半岛附近,B项正确;经过M港口的铁路有京哈线、大秦线和京秦线,C错误;F港口位于淮河以北,为连云港,连接该港口的东西向铁路为陇海—兰新线,D错误。
答案:1.A 2.B下图为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文化多样性指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文化多样性指数在0.469 5~0.691 4之间的省区有A.赣、皖、晋、鲁B.闽、鄂、浙、内蒙古C.川、甘、黔、吉D.内蒙古、宁、辽、琼4.图中文化多样性指数最大的五省区,其文化多样性的共同成因是( )A.地形起伏大B.民族多样C.人口数量多D.气候类型多样解析:第3题,直接运用图例信息,结合我国政区知识进行判断。
第4题,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以及新疆、青海省文化多样性指数最大,这些省区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构成复杂,使得当地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文化多样性指数高。
答案:3.D 4.B读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图,完成5~6题。
5.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③和①B.③和②C.④和②D.④和①6.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差异②大气环流影响③距海远近不同④地形差异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②解析:第5题,我国东部总体上气温南高北低,同时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据此可判断代表7月和1月的气温曲线分别是②和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第2讲 中国人文地理课时限时检测 鲁教版(1)
课时限时检测(三十七) 14.2中国人文地理(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四种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棉花、油菜B.小麦、棉花、花生、水稻C.小麦、油菜、花生、甘蔗D.甜菜、甘蔗、棉花、水稻2.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图中农作物④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C.土壤贫瘠 D.地势低洼【解析】第1题,图中①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②作物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应为油菜;甘蔗分布在南方,④作物应为甘蔗。
第2题,甘蔗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北方不适于种植,主要原因是热量不足。
【答案】 1.C 2.A(2013·江苏单科)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4.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解析】明确图中两条曲线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3题,读图可知,耕地面积下降的速度自2005年开始趋缓,并没有一直加速下降,据此可排除A项;粮食产量在2003年有所下降,排除B项;2002年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表现出的变化并不同步,据此排除C项。
第4题,2003年之后耕地面积下降而粮食产量逐年增长,造成的原因可以从材料中获知,是“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 3.D 4.C(2012·新课标全国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
山东2020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4Word版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14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规范练第28页(2018浙江绍兴适应性考试)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
据此完成1~2题。
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D.沿Y方向降水增加2.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答案1.D 2.A解析第1题,读图,沿X方向植被带从热带荒漠过渡到温带荒漠,主要是热量因素造成的,且热量在减少。
沿Y方向植被带从温带荒漠过渡到温带草原,是水分因素造成的,且降水量在增加。
故选D项。
第2题,读图推断,Y方向为经度地带性,植被从热带荒漠带过渡到甲,应为热带草原。
X方向为纬度地带性,植被从温带草原过渡到水分更多的乙,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故选A项。
(2018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上学期末)下表中序号①至⑥为我国六座城市。
据此完成3~4题。
3.⑥→⑤→④城市1月均温的变化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4.①→②→③均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影响它们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海陆位置C.太阳辐射D.人类活动答案3.A 4.C解析第3题,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南北差异大,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⑥→⑤→④城市1月均温的变化说明纬度升高,气温降低,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项对。
第4题,①→②→③均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海陆位置差异不大,B项错。
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形差异影响小,A项错。
城市间人类活动差异小,D项错。
由表可知,①→②→③1月均温逐渐升高。
影响它们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纬度高则太阳辐射小,C项对。
(2018山东莱芜上学期期中)加拿大落基山脉南段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到加拿大旅行考察。
最新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4章 中国地理单元综合检测 鲁教版
第14章中国地理单元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深圳模拟)下图示意我国华北平原西部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低山、丘陵地带以荒山草坡为主,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
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和太阳能面板清洁度有关。
据此完成1~3题。
1.在甲、乙、丙、丁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板,发电效率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2.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A.太阳辐射强B.日照时数多C.用地成本低D.面板清扫频次少3.①②③④四条支流的特点及其比较,正确的是( )A.①河落差超过1 400 mB.②河流域多年平均的雨水补给量最多C.③河春季流量比夏季大D.④河有凌汛现象解析:第1题,图示乙坡为阳坡,太阳光照条件最好。
第2题,河西走廊气候干旱,紧邻沙漠,沙尘多,而该地位于华北平原,为半湿润区,西侧有山地阻挡,空气中沙尘颗粒要少于河西走廊,故太阳能面板清扫频次较少。
第3题,四条河流中,②河有支流且流域面积大,同时②河流域位于山地的东南坡,是夏季风迎风坡而降水多,故该河流多年平均的雨水补给量最多。
答案:1.B 2.D 3.B(2018·太原一模)2011年9月14日,位于可可西里地区的卓乃湖发生溃决,洪水经冲出的洪沟和库赛河流入库赛湖,9月20-30日期间,库赛湖因水量急剧增加出现湖水外溢,并导致其下游的海丁诺尔发生类似情况,湖水最终汇入盐湖。
如果盐湖也因为来水量持续增加而外溢,汇入楚玛尔河,则卓乃河将成为长江的最北源。
下图示意盐湖及周边地区湖泊水系。
据此完成4~6题。
4.卓乃湖溃决之前,图中材料述及湖泊( )A.水生生物多样B.水源相互补给C.含盐量均较高D.水位季节变化较小5.2011年9月前后,流域面积基本没有变化的是( )A.卓乃湖B.库赛湖C.海丁诺尔D.盐湖6.一旦盐湖湖水外溢,将( )A.增加该地区的水资源总量B.可能影响长江水体的水质C.利于青藏铁路路基的稳定D.提高周边地区土壤的肥力解析:第4题,图中湖泊位于青藏高原,为内陆湖泊,湖水含盐量较高。
中考复习一轮 第14课时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黑河—腾冲线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 点为东多西少,能否把东部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请分析原因。 不能,因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承载力 小,不适宜人类居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邮电部发行了一 套《民族大团结》的邮票。读《民族大团结》四枚邮票图,完成9~ 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汉族及每一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大团结》中都有一枚相对应的邮票。
这套邮票一共有( D )
A. 23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 人口总数/
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城市人口 比重/%
第六次 133972
(2010年)
16.60
70.14
13.26
49.68
第七次 (2020年)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1
2
3
4
B. 34枚
C. 55枚
D. 56枚
10. 图示四枚邮票中,与内蒙古自治区聚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相对应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中国地理单元检测 鲁教版
单元检测(十四) 中国地理一、选择题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完成1~2题。
1.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时,分别是( )A.4、5月,6月,7、8月前后B.5、6月,7月,8、9月前后C.3、4月,5、6月,7、8月前后D.10月,8、9月,7、8月前后2.2011年长江地区旱情严重,而淮河流域出现洪涝。
原因是( )A.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少而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多B.冬季风较弱,雨季回撤慢,在黄淮停留时间过长C.副热带高压过强,台风活动多集中在黄海一带D.副热带高压偏强,雨带北上提前,并在黄淮停留时间长解析:第1题,我国锋面雨带移动的一般规律是:5月中旬到达珠江流域,6月中旬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中旬到达华北地区,9月份开始南退。
第2题,副热带高压对我国雨带的移动变率影响较大。
副高势力强,雨带北进速度快,南旱北涝;副高势力弱,雨带北进速度慢,南涝北旱。
答案:1.A 2.D(2017·哈尔滨三中模拟)下表为截至2010年底我国四省级行政区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单位:千米)。
读表,完成3~4题。
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B.西藏黑龙江上海云南C.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D.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4.对②省级行政区河流通航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水网密布,通航条件好B.冬季结冰,通航条件差C.区域面积广,通航条件好D.地形崎岖,通航条件差解析:第3题,四省级行政区中,上海经济最为发达,交通发展最快,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比值最高,应对应①;西藏经济最落后,没有内河航运和高速公路,应对应③;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铁路建设时期长,营运里程长,应对应④。
故选D项。
第4题,云南省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通航条件差。
答案:3.D 4.D(2017·嘉兴模拟)马铃薯块茎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16~18 ℃,当温度高于25 ℃时,块茎停止生长。
下图为我国马铃薯种植分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仿真综合检测(一)
仿真综合检测(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年春节期间,一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福”字,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省级行政区中()A.①位于我国西南,四季如春B.②位于亚热带,光照充足C.③位于低纬,水果之乡D.④位于沿海,水运便利2.四个省级行政区共同的自然灾害有()A.滑坡、泥石流B.火山、地震C.台风、风暴潮D.伏旱、火灾解析:1.C 2.A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①图像为围楼,代表的是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气候湿润;②代表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云雾多,光照不足;③代表台湾,位于低纬,水果之乡;④代表云南省,位于内陆,水运条件差,所以C正确。
第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根据上题结论,可以得出①是福建,②是四川,③是台湾,④是云南,四个省级行政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地势起伏大,共同的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所以A正确。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城归”就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
截至2017年9月中旬,全国共有480多万“城归”返乡创业。
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城归”现象最明显的为()A.四川B.山东C.浙江D.天津4.“城归”返乡对农村的影响是()A.增大留守儿童比例B.降低环境人口容量C.提高创新活力D.彻底解决养老问题5.“城归”现象将促使上海加快发展()A.资金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源密集型产业D.技术密集型产业解析:3.A 4.C 5.D第3题,根据实际情况可知,近年来我国“城归”现象最明显的省级行政区应位于中西部地区。
山东、浙江、天津均位于东部地区,四川位于我国中西部,且迁出人口数量大,故四川“城归”现象最明显,A项正确。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仿真综合检测(二)
仿真综合检测(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的济南南绕城高速为全球首条承载光伏路面研发与铺设的高速公路,实现了“交通+新能源”的跨界融合。
下表示意此“超级公路”的垂直结构。
读表完成1~2题。
1.A.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B.只能通行小型电动汽车C.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D.维护成本较普通公路低2.如果“光伏路面”在我国推广使用,将会()①提高汽车通行速度②促进信息产业发展③加剧交通污染④提供清洁能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1.C 2.D第1题,“超级公路”只是实现了“交通+新能源”的跨界融合,其表面粗糙程度与普通路面并无区别,不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A项错误;结合材料“济南南绕城高速”分析,该高速公路上多进出市区的车辆,“只能通行小型电动汽车”显然是不切实际的,B项错误;结合表中信息分析,该高速路面可以发电,从而实现了对太阳能资源的充分利用,C项正确;“超级公路”相比普通公路成本要昂贵得多,相应的维护成本也会高得多,D项错误。
第2题,汽车通行速度主要与路面的坡度、汽车动力等有关,并不会因为“光伏路面”的铺设而改变,①错;“光伏路面”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故能提供清洁能源,而不会加剧交通污染,③错、④对;“交通+新能源”的跨界融合势必会使交通产业迎来一次智能化升级换代,促进信息产业发展,②对。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块耕地上,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复种指数变化统计。
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省份可能是()A.黑B.苏C.藏D.琼4.导致该地图示时间内复种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期延长B.全球气候变暖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业技术进步5.复种指数的降低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活强度增加C.土地集约利用D.农村人地压力增大解析:3.B 4.C 5.A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不同地区的积温与复种指数之间的关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中国地理 第二讲 中国区域地理跟踪检测 鲁教版
第二讲中国区域地理一、选择题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
据此回答1~2题。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平原丘陵高原山地高原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水文外流河为主内流河为主多冰川植被和土壤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草原及发育下的土壤冻土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①②海拔1.A.地形、热量B.热量、水分C.水分、热量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2.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C.热带气旋的形成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第1题,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主要是南北分异,受热量条件的影响,形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自然景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主要是受水分条件的影响,东部是半干旱区,西部是干旱区,因此选B项。
第2题,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项正确。
答案:1.B 2.D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读中国现代辛辣指数分布区比较图,完成3~4题。
3.“四川人怕不辣,湖南人不怕辣”,其喜辣、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B.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C.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D.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4.图中辛辣指数分布区涉及的省级行政区都( )A.位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上B.位于中国东部经济区C.位于长江流域D.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解析:第3题,四川和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较潮湿,辛辣可祛湿。
第4题,图中陕、川、渝在西部,鄂、湘在中部,B项错误;粤在珠江流域,京、鲁等也不在长江流域,C项错误;陕西省有些地区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D项错误。
答案:3.B 4.A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为15~18 ℃,无霜期约260~324天,年降雨量为1 700~1 900 mm,相对湿度达78%以上。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配套试题(含解析)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配套试题(含解析)鲁教版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经典题)台湾岛是祖国的宝岛。
自大陆赴台旅游开通后,游客日益增多。
下列选项符合岛内地理概况的是()。
①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②气候受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影响③基隆盛行东北风,降水量较多④水果之乡,盛产苹果、柑橘与香蕉等⑤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A.①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台湾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部分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受北赤道暖流影响,基隆地处季风区,盛行偏北风和东南风;台湾并不盛产苹果;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旅游胜地。
答案 B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2~3题。
2.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3.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解析第2题,从水资源总量就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水资源总是比北方大,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
第3题,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煤炭、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需要从北方运输大量煤炭;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答案 2.D 3.D(2014·广州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中国地理 14.2 中国人文地理练习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14.2 中国人文地理讲核心考点·全突破考点一中国的农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黄河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
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
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
下图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
(4)有专家认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该地更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高考命题解读核心素养这么考常见命题材料常用解题方法1.区域认知:通过区域图、示意图对黄河三角洲河道、暗管技术排盐碱等进行认知。
2.综合思维:通过示意图、材料对河道状况、土壤盐碱化成因进行综合分析。
3.人地协调观:通过区域图、材料协调人类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图、示意图或文字材料从区域图、文字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示意图、相关答题模板回答问题考场解题建模答案:(1)中上游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保持工程发挥效益,泥沙减少;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径流减少;河道疏浚,加固堤岸,不易泛滥。
(2)地势低平,径流缓慢;海水倒灌;地下水位高;蒸发量较大。
(3)节约用水;节约用地;降低地下水位;排盐碱快。
(4)灌溉水源紧X,缓解水资源压力;土壤盐碱化较重,相对适宜牧草生长;畜牧产品市场扩大,牧业经济效益更高。
突破1——归纳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突破2——拓展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1)东北平原商品谷物农业:优势是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2)华北平原旱地种植业: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章中国地理
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深圳模拟)下图示意我国华北平原西部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低山、丘陵地带以荒山草坡为主,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
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和太阳能面板清洁度有关。
据此完成1~3题。
1.在甲、乙、丙、丁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板,发电效率最高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2.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
A.太阳辐射强B.日照时数多
C.用地成本低D.面板清扫频次少
3.①②③④四条支流的特点及其比较,正确的是( )
A.①河落差超过1 400 m
B.②河流域多年平均的雨水补给量最多
C.③河春季流量比夏季大
D.④河有凌汛现象
解析:第1题,图示乙坡为阳坡,太阳光照条件最好。
第2题,河西走廊气候干旱,紧邻沙漠,沙尘多,而该地位于华北平原,为半湿润区,西侧有山地阻挡,空气中沙尘颗粒要少于河西走廊,故太阳能面板清扫频次较少。
第3题,四条河流中,②河有支流且流域面积大,同时②河流域位于山地的东南坡,是夏季风迎风坡而降水多,故该河流多年平均的雨水补给量最多。
答案:1.B 2.D 3.B
(2018·太原一模)2011年9月14日,位于可可西里地区的卓乃湖发生溃决,洪水经冲出的洪沟和库赛河流入库赛湖,9月20-30日期间,库赛湖因水量急剧增加出现湖水外溢,并导致其下游的海丁诺尔发生类似情况,湖水最终汇入盐湖。
如果盐湖也因为来水量持续增加而外溢,汇入楚玛尔河,则卓乃河将成为长江的最北源。
下图示意盐湖及周边地区湖泊水系。
据此完成4~6题。
4.卓乃湖溃决之前,图中材料述及湖泊( )
A.水生生物多样
B.水源相互补给
C.含盐量均较高
D.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5.2011年9月前后,流域面积基本没有变化的是( )
A.卓乃湖B.库赛湖
C.海丁诺尔D.盐湖
6.一旦盐湖湖水外溢,将( )
A.增加该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B.可能影响长江水体的水质
C.利于青藏铁路路基的稳定
D.提高周边地区土壤的肥力
解析:第4题,图中湖泊位于青藏高原,为内陆湖泊,湖水含盐量较高。
冰川融水是湖泊的主要水源,故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第5题,卓乃湖发生溃决后,湖水依次注入库赛湖、海丁诺尔、盐湖,则后三个湖泊的汇水面积都增大了,即流域面积变大;而卓乃湖的汇水面积没有增大,故流域面积基本没有变化的是卓乃湖。
第6题,材料中提及,一旦盐湖湖水外溢汇入楚玛尔河,则卓乃河将成为长江的最北源,因源头改变,使进入长江的水体来源有所变化,可能对长江水质产生影响。
答案:4.C 5.A 6.B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空间变化及其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由西北向东南减小风力堆积作用
B.由西北向东南减小流水堆积作用
C.由东南向西北减小风力侵蚀作用
D.由东南向西北减小流水侵蚀作用
8.该区域建有大量的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
A.发电、灌溉B.防洪、抗旱
C.调节气候D.拦沙蓄水
解析:第7题,读图,根据图示区域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土壤颗粒物是随着西北风从我国西北内陆及中亚沙漠地区迁移而来的。
随着风速的降低,颗粒物粒径较大的先沉积下来,而颗粒物粒径较小的后沉积,所以颗粒物粒径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这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第8题,图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海拔较高,地表沟壑多,地势起伏大;位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区域植被覆盖差,水土保持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
当地建有大量堤坝是为了拦沙蓄水,以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7.A 8.D
(2018·厦门质检)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 km,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
下图示意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
据此完成9~11题。
9.影响甲地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地形
C.植被D.洋流
10.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原因主要是( )
A.降水量较多B.空气湿度较大
C.病虫害较少D.土壤水分较多
11.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 )
A.云南省B.海南省
C.甘肃省D.河北省
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知,甲地夜雨量较大,白天降水量较少,说明甲地位于山谷中,山谷白天气温上升慢,而夜晚降温也慢,晚上空气上升,降水较多,因此影响甲地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第10题,乙地白天雨量较大,夜晚雨量较少,说明位于山坡上,白天蒸发量大,土壤水分较少,而甲地位于山谷,夜雨量大,同时夜晚蒸发量小,土壤水分较多。
第11题,从年降水量看,把该地年降水量日变化相加得到年降水量大于800 mm,说明该地位于南方地区,同时甲、乙两地距离较近,而雨量差异较大,说明地势起伏大,同时具有上述特征的地区应为云南省。
答案:9.B 10.D 11.A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宁德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凤堰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
乾隆年间,湖南长沙移民见此地气候温润,森林茂密,与江南相似,于是游说当地农户共同开垦,并逐渐完善梯田灌溉系统。
凤堰梯田主要位于山前冲积扇,在修筑初期,常发生前一天灌满水,第二天就出现干涸的情形,其后先民采用措施加以解决。
该梯田现为我国北方省份面积最大的古水稻梯田,已成为旅游胜地。
下图示意凤堰梯田位置及景观。
(1)说出凤堰梯田水源条件较好的原因。
(8分)
(2)推测梯田修筑初期易干涸的主要原因及先民采取的主要措施。
(8分)
(3)分析梯田对当地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
(8分)
解析:(1)凤堰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润;图示该地谷地开口朝东南,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周围森林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河流多,地表水丰富;注重修水利工程,水渠众多,灌溉系统完善,梯田的水源条件较好。
(2)凤堰梯田主要位于山前冲积扇,土质疏松,孔隙大,地表水易渗漏;山前冲积扇坡度较大,地下水流速快,不利于聚水;坡地地下水埋藏较深,易干涸。
先民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夯实底土,可减少地表水的渗漏。
(3)当地是山地地形,平原面积小,不利于耕作业发展,修筑梯田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平整土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修筑梯田,改造了坡地,与其他耕作方式相比,水土流失较轻,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该地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梯田为核心,人与自然和谐成为农业文化景观,利于发展旅游业。
答案:(1)该地谷地开口朝东南,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周围森林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河流多,地表水丰富;水渠众多,灌溉系统完善。
(2)原因:土质疏松,孔隙大,地表水易渗漏;坡度较大,地下水流速快;坡地地下水埋藏较深。
措施:夯实底土。
(3)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平整土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其他耕作方式相比,水土流失较轻,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梯田成为农业文化景观,利于发展旅游业。
13.(2018·福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
位于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地区(下图)作为“中国棉都”,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
长期以来,其棉纺织工业的深加工环节主要在内地完成,棉产品再运回新疆销售或出口。
2010年,浙江省援疆项目“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正式成立,吸引大批浙江棉纺、印染、服装企业进驻,建设成为国家西部面向中亚的重要纺织品出口基地。
(1)分析阿克苏地区成为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
(8分)
(2)说出阿克苏地区吸引浙江棉纺织企业入驻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6分)
(3)分析阿克苏地区发展棉纺织产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8分)
解析:(1)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光、热、水)、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回答。
(2)“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体现了原料因素;“面向中亚”体现了市场因素;“援疆项目”体现了政策因素;还要考虑土地、劳动力因素。
(3)大力发展棉纺织产业,首先会加大对棉花的需求,从而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大,该地为干旱区,可能造成水资源紧张及由此引发生态问题;其次,印染等企业可能会带来水污染;最后,工业化过程会改变原有的自然景观。
答案:(1)阿克苏地区降水少,光照强,日照足;昼夜温差大;土地面积广,土质疏松,土层深厚;高温天气多,热量充足;有灌溉水源。
(2)靠近棉花产地;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政策扶持力度更大,基础设施改善;邻近中亚市场。
(3)棉花种植耗水量大,易造成水资源短缺,可能造成生态破坏;棉纺织生产过程排放大量污水造成环境污染;厂房等基础设施改变自然景观,形成城市聚落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