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家庭经营.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效果:3亿农民获得了约7亿亩耕地(免除了约 700亿斤粮食的地租负担 ),以及农具、牲畜和房屋
制度性意义: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农户 个体经营制度
张忠根制作
6
农业合作社(1953-57 年)
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 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 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 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Family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
2
农业家庭经营
张忠根制作
1
什么是农业家庭经营?为什么农业中普遍 实行家庭经营体制?
新中国农业微观组织制度是怎么演变的? 家庭经营体制是如何确立的?中国农业的 家庭经营有什么特点?
当前我国农业家庭经营体制有什么问题? 如何完善和发展?
– 调整时期:1958年底《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 的决议》;1959年将基本经济单位由公社改为 生产大队;1962年确定以生产队为基本经济单 位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
张忠根制作
10
–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民的自留地、家庭副 业被限制或取消,按劳分配成了“吃大锅饭”,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我国采取合作化的方式对小农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1953年2月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 决议》
张忠根制作
7
发展互助合作的方针: – 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稳步前进
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政策: – 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互助组→初级社→高 级社) – 在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 流通领域和信用领域的合作 – 实行自愿互利、国家支援、典型示范、逐步推 广的方法
– “文革”结束初期:一些地方开始搞小段包工、 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1983年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
张忠根制作
11
家庭承包经营(1979年以 后)
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张忠根制作
3
农业家庭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农业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农业适合家庭经营
- 农业劳动对象和劳动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家庭经营比较 合适
- 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比较合适 - 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不可控制决定了家庭经
营比较合适
家庭的社会经济特性决定了农业适合家庭经营
- 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使得农业家庭经营 的劳动激励多样,管理成本最小
1950年6月颁布《土地改革法》:土改的目的是废 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 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 工业化开辟道路。
张忠根制作
5
土改政策: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及其在农 村中多余的房屋,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富农所有自 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不得侵犯,其出租的少量土地 也予以保留;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的土地及 其他财产,不得侵犯。所有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 资料,除按规定收归国有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 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 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农村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 革的突破口:实行农户家庭承包责任制,废除 人民公社制度
张忠根制作
12
家庭经营体制的产生
萌发阶段(1978年秋到1980年9月) – 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80年3月,实行各种包工责任制的生产队占 55.7%,包产到组的占28%。
全面发展阶段(1980年9月到1981年底) – 1980年9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 几个问题》明确允许包产到户
- 家庭经营可实现家庭成员的分工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
张忠根制作
4
2.2 中国农业的家庭经营
农业微观组织制度的演变
农户个体经营(1950-1952 年)
旧中国实行的是封建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占有极 不平衡(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 )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有一部分老解放区已进行过 土地改革,实行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什么是农业规模经营?为什么要实行农业 规模经营?如何推进我国农业规模经营?
张忠根制作
2
2.1 农业家庭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
经济组织:掌握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具有一定经
济目标、能统筹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农业家庭经营:以农民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以家
庭劳动力为主独立或相对独立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活动 农业家庭经营包括:农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 农业家庭经营突出了经营主体的组织特征,即农民 家庭(家长制管理,家庭劳动力)
我国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错误
- 违背了自愿互利的合作原则 - 否定了农业的家庭经营
- 农业合作化演变成了农业集体化
张忠根制作
9
农村人民公社(1958-78 年)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会议,《关 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公社化的阶段:
– 运动初期:人民公社席卷全国,至1958年10月 底,全国74万个高级作社合并改组成2.6万个人 民公社,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 至1981年10Leabharlann Baidu,建立各种责任制的生产队占 97.7%,其中包产到户占10.9%,包干到户占 39.1%。
张忠根制作
13
确立阶段(1982年春到1984年初)
– 1982年1月《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包 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 生产责任制(1982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的占78.7%)
1957年基本完成农业合作化
张忠根制作
8
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
-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 决议》: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 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农下中农,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贷甚 至典让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 利,抗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新技术,确有走互 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 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这 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
制度性意义: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农户 个体经营制度
张忠根制作
6
农业合作社(1953-57 年)
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 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 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 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Family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
2
农业家庭经营
张忠根制作
1
什么是农业家庭经营?为什么农业中普遍 实行家庭经营体制?
新中国农业微观组织制度是怎么演变的? 家庭经营体制是如何确立的?中国农业的 家庭经营有什么特点?
当前我国农业家庭经营体制有什么问题? 如何完善和发展?
– 调整时期:1958年底《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 的决议》;1959年将基本经济单位由公社改为 生产大队;1962年确定以生产队为基本经济单 位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
张忠根制作
10
–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民的自留地、家庭副 业被限制或取消,按劳分配成了“吃大锅饭”,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我国采取合作化的方式对小农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1953年2月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 决议》
张忠根制作
7
发展互助合作的方针: – 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稳步前进
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政策: – 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互助组→初级社→高 级社) – 在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 流通领域和信用领域的合作 – 实行自愿互利、国家支援、典型示范、逐步推 广的方法
– “文革”结束初期:一些地方开始搞小段包工、 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1983年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
张忠根制作
11
家庭承包经营(1979年以 后)
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张忠根制作
3
农业家庭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农业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农业适合家庭经营
- 农业劳动对象和劳动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家庭经营比较 合适
- 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比较合适 - 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不可控制决定了家庭经
营比较合适
家庭的社会经济特性决定了农业适合家庭经营
- 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使得农业家庭经营 的劳动激励多样,管理成本最小
1950年6月颁布《土地改革法》:土改的目的是废 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 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 工业化开辟道路。
张忠根制作
5
土改政策: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及其在农 村中多余的房屋,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富农所有自 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不得侵犯,其出租的少量土地 也予以保留;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的土地及 其他财产,不得侵犯。所有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 资料,除按规定收归国有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 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 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农村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 革的突破口:实行农户家庭承包责任制,废除 人民公社制度
张忠根制作
12
家庭经营体制的产生
萌发阶段(1978年秋到1980年9月) – 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80年3月,实行各种包工责任制的生产队占 55.7%,包产到组的占28%。
全面发展阶段(1980年9月到1981年底) – 1980年9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 几个问题》明确允许包产到户
- 家庭经营可实现家庭成员的分工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
张忠根制作
4
2.2 中国农业的家庭经营
农业微观组织制度的演变
农户个体经营(1950-1952 年)
旧中国实行的是封建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占有极 不平衡(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 )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有一部分老解放区已进行过 土地改革,实行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什么是农业规模经营?为什么要实行农业 规模经营?如何推进我国农业规模经营?
张忠根制作
2
2.1 农业家庭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
经济组织:掌握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具有一定经
济目标、能统筹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农业家庭经营:以农民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以家
庭劳动力为主独立或相对独立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活动 农业家庭经营包括:农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 农业家庭经营突出了经营主体的组织特征,即农民 家庭(家长制管理,家庭劳动力)
我国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错误
- 违背了自愿互利的合作原则 - 否定了农业的家庭经营
- 农业合作化演变成了农业集体化
张忠根制作
9
农村人民公社(1958-78 年)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会议,《关 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公社化的阶段:
– 运动初期:人民公社席卷全国,至1958年10月 底,全国74万个高级作社合并改组成2.6万个人 民公社,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 至1981年10Leabharlann Baidu,建立各种责任制的生产队占 97.7%,其中包产到户占10.9%,包干到户占 39.1%。
张忠根制作
13
确立阶段(1982年春到1984年初)
– 1982年1月《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包 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 生产责任制(1982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的占78.7%)
1957年基本完成农业合作化
张忠根制作
8
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
-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 决议》: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 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农下中农,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贷甚 至典让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 利,抗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新技术,确有走互 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 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这 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