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肺功能监测

合集下载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弥散量的测定方法
常用的有: 单次呼吸法(一口气法):易操作、直观、重复 性好,精确性为中等。 稳态法(恒态法):适用于运动实验,精确性最 低。目前应用较少。 重复呼吸法:病人易接受测定结果较准确。但是 操作较困难不常应用。

意义: 弥散功能减低见于:1 弥散面积减少如肺 气肿、肺切除、肺部感染、肺水肿、气 胸、脊柱侧弯;2 肺泡膜增厚引起的如肺 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石棉肺。3 其它如 贫血。 弥散功能增加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左向 右分流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等。

质控标准: 1 快速均匀吸气,吸气容量应>90%VC, 吸气时间<2.5秒,吸气流速过低、时间 过长可使弥散量下降。 2 屏气时间10秒。 3 屏气时肺容积始终保持恒定。 3 均匀中速呼气,无犹豫或中断。

注意:屏气开始呼出的 0.5~1L 为死腔气, 然后采集0.75~1L的肺泡气作为标本气, 分析其中的CO、He浓度。因此当受试者 FVC<1L 时,不能收集到足够的供测定 用的肺泡气,因而不能进行DLco测定。
质量控制 一条满意的MEFV曲线应达到以下标准: 1升支陡直 要求吸气达肺总量位后迅速用力快速 呼气,要有一股爆发力,后外推的容量不能超 过 10%FVC 。如果开始时呼气用力不足,则 Vpeak Vmax75会降低。 2 呼气充分 呼气时间应达4s以上,要求MEFV曲 线降支能回复到 0 线水平,如果没有充分呼气, 则FVC变小。 3 呼气要平稳,用力要均匀,呼气过程中务必避 免咳嗽,突然中断和转向吸气。 4 为获得高质量曲线,至少应测定三次,每次间 隔 5 ~ 10 分钟,应保证两次测定最大的 FVC 之 差小于5%或100ml,然后选择其中FVC最大、 曲线光滑、起止点清晰的一条作为测量图形。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及各脏器功能监测-V1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及各脏器功能监测-V1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及各脏器功能监测-V1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各脏器功能监测是重要的临床工作,对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保证患者术后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该方面的详细内容:1. 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是反映患者生命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

在危重病人中,生命体征监测需时刻密切关注,进行连续动态监测,以及及时记录,观察患者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心电监测心电监测是评价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心电图监测,评估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比如心律异常,缺血性心肌病变等情况。

如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3. 血气分析监测血气分析监测是评估患者呼吸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评估患者的氧合程度、酸碱平衡状态等情况。

如监测结果异常,需及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4. 血常规监测血常规监测是评估患者贫血状况、炎症反应等情况的一种方法。

在监测时需要注意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是否正常,如异常则及时采取相应治疗。

5. 电解质监测危重患者的电解质平衡检查,主要指钠、钾、氯、钙等电解质的监测,通过检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6. 肝功能监测肝功能监测主要是指对于肝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包括总胆红素、转氨酶等。

通过监测肝功能,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以上是关于危重患者生命体征及各脏器功能监测的详细内容。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指标并及时采取措施,是保证危重病人术后安全的关键。

肺功能

肺功能
的总气量)位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做呼气,直至残气量 (深呼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位的全部肺容积。
1、鼻夹夹紧鼻子,不能漏气; 2、双唇含半截吹气筒,不漏气,进行2次平静呼气和吸气动作; 3、接着做完平静呼气后马上用力用做大力气长吸一口气,吸到不能再吸入 气体为止; 4、紧接着马上尽最快速度持续把气体呼出,坚持6秒钟,直到呼不出气体 为止;然后恢复正常呼吸,一次完成;
引起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常见的原因
(1)气管与支气管疾患: ①气管肿瘤与狭窄等;②支气管哮喘;③慢性阻塞性支气管 炎;④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2)肺气肿、肺大泡。 (3)其他原因不明的如纤毛运动障碍。
肺功能在外科的临床应用
一、肺功能检查对手术风险的评估作用:
肺功能检查结果可以作为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粗筛,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肺 通气功能、肺弥散功能、 肺容量和残气量、运动心肺功能及分侧肺功能等。 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最大通气量(MVV)等肺通气功能是最早应用于手术 耐受力评估指标,其测定较为简便,在我国多数医院普及,是较好的初筛检查。其测量值 下降预示术后更易并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但它仅反映通气功能,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能满 足临床的需要。 动脉血气分析,术前PaO2 < 50 mmHg 或PaCO2 > 45 mmHg 增加PPC的风险,但单一测量 值不能否定手术。 术前肺弥散功能… 放射性核素肺扫描… 运动心肺功能试验(CPET)是目前较好的判断手术耐受力和心肺功能代偿能力的检查。 最早应用于临床的运动试验是登楼实验及定时行走距离实验。国外的研究表明6分钟步行 距离大于1000步可耐受胸部手术;一口气登上3层楼(约11米)可行肺叶切除术,上 5层楼(约18.4米)可行全肺切除术。此方法简便,无特殊设备,但标准难以统一,主观 因素影响大。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受检者的通气量、耗氧量、二氧化碳产生量、脉率、 心搏出量都相应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与肺切除手术对患者施加的负荷相似,故能比较全面 的判断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肺功能室工作制度

肺功能室工作制度

肺功能室工作制度
1、需做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的病员,由临床医生填写申请单,门诊肺功能办理预约手续(能当天检查的尽量当天检查),住院病人及时安排检查,血气分析标本随到随分析。

2、危重病人肺功能测定需医护人员陪同。

3、按规范操作仪器。

4、测试前给病员作示范,取得病人的合作和配合。

5、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报告,应结合临床,客观、及时、准确,做到书写清晰。

6、仪器及时保养,有定期质控并记录。

7、做好资料登记、索引及管理工作。

8、做好仪器的清洁、消毒工作,传染病人检查后及时消毒处理,、。

9、遵守实验室安全条例,做好危险品、贵重药品、备用件的妥善保管,防水、防潮、防爆、防丢失,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10、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对病人文明礼貌,有业务学习制度,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

11、做好贵重仪器使用、故障、维修登记工作。

12、定期做好质量控制,以保证检测结果精确性。

13、报告有专职人员送病房签收。

判断危重病人的方法

判断危重病人的方法

判断危重病人的方法1.临床表现:危重病人往往表现为体征异常明显、病情进展迅速的情况。

常见的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心肺功能衰竭、神志不清、意识丧失等。

此外,还需要对疼痛程度、体温、血压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估。

2.生命体征: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判断危重程度的重要方面。

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体温、氧饱和度等指标。

异常的生命体征可能是病情恶化的早期危险信号。

3.诊断结果:通过各种检查手段获取的诊断结果对危重病人的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血常规、血生化、胸部X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可以帮助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4.专业知识和经验:临床医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判断病人的危重程度。

通过观察和解读临床表现、生命体征、诊断结果等综合信息,医生可以对病情作出合理的判断。

5. 评分系统:临床中常用的评分系统如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等可以帮助医生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进行客观评估。

这些评分系统综合了多种指标,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降低主观性。

6.现场应急处理:在没有足够评估时间和条件的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依靠现场观察并迅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例如,为病人进行氧气吸入、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以尽快将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7.医疗设备和监护仪器:许多医疗设备和监护仪器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危重程度。

例如,心电监护仪可以提供心律、心率等重要信息;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可以监测病人氧合情况;呼吸机可以辅助病人呼吸,等等。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通常会将上述方法综合应用,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判断危重病人的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推进不断更新和完善的。

因此,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对危重病人的判断能力。

肺功能检测操作流程

肺功能检测操作流程

肺功能检测操作流程1.环境准备在进行肺功能检测之前,需要准备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没有烟雾、异味或噪音的干净空气供测试者呼吸。

同时,确保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个人准备测试者需要先进行一些个人准备。

首先,他们需要先把衣服松开,以免束缚呼吸。

然后,需要清空一下口腔和鼻腔,避免有食物残渣、痰液或分泌物的干扰。

最后,他们需要知道整个测试过程,并准备好配合。

3.仪器准备检测人员需要检查和准备好所有的肺功能仪器设备,包括呼吸流量计、肺活量计、气体分析仪和力学呼吸仪等。

确保这些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便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4.检测项目选择根据测试者的病史和症状,检测人员会选择合适的肺功能检测项目。

常见的肺功能检测项目包括:肺活量测定、呼气峰流速测定、弥散功能测定、气道阻力测定等。

5.检测指导在开始测试之前,检测人员会向测试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呼吸训练,以确保他们能正确地配合测试。

例如,深呼吸或最大呼气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测试者的配合度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6.检测操作根据选择的检测项目,检测人员会逐一进行相应的检测操作。

例如,对于肺活量测定,检测者需要深吸一口气,然后尽量将气体全都排出。

对于呼气峰流速测定,测试者需要在最大力气下进行最大呼气。

7.测试数据记录在进行检测操作的同时,检测人员会使用仪器设备记录测试者的相关数据。

例如,呼气流量、呼吸频率和氧气浓度等。

这些数据将用于生成肺功能报告和分析。

8.检测评估在完成所有的检测项目后,检测人员会根据测试者的数据和参考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他们会检查和分析呼吸参数的正常范围,检测指标的异常情况和呼吸功能障碍等。

9.结果解读和报告根据测试结果,检测人员会给出相应的解读和报告。

他们会与测试者讨论结果,解释任何异常或受限的呼吸功能,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和建议。

10.数据储存和随访检测人员会将测试结果和相关数据记录储存,以备日后随访和比较研究。

他们也会向测试者随访,了解他们的症状和进展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意义】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适应症】1.呼吸功能的‎评价:利用肺功能‎检测结果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其呼吸‎功能是否减‎损、减损程度、减损类型等‎。

2.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干预策略的‎制定。

如呼吸困难‎的鉴别、外科术前评‎估、内科慢性支‎气管肺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等‎。

3.肺切除术及‎上腹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估,规避手术风‎险。

4.康复方法的‎选择或运动‎处方的确定‎。

5.职业病伤残‎等级评估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禁忌症】1.活动性咯血‎;2.活动性肺结‎核;3.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巨大肺大泡‎不准备手术‎者。

4.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5.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6.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用物准备】肺功能仪、一次性口含‎嘴、鼻夹,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罐。

【操作程序】1.询问病史,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2.输入患者基‎本信息。

3.用鼻夹将患‎者鼻子夹住‎,指导患者保‎持用嘴呼吸‎。

4.尽可能含紧‎一次性口含‎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

5.根据检查项‎目通过口令‎指导患者配‎合即时做呼‎气和吸气动‎作。

6.采集数据,分析并打印‎报告。

【注意事项】1.在检查前如‎果被怀疑为‎哮喘,在检查前须‎停用平喘药‎物,停药时间要‎遵照医嘱。

2.凡是有血压‎不稳定或者‎心脏病发作‎等禁忌症的‎患者暂时不‎能做肺功能‎检查。

3.在检查肺功‎能前,要调整呼吸‎,等呼吸稳定‎后再接受检‎查。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是指对病情危重的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以了解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为医疗团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病情评估应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

1. 病史采集:在病情评估中,首先要进行病史采集,包括患者的主诉、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通过询问患者或家属获取相关信息,了解患者的病程、症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情况,以及既往的治疗经历等。

在病史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2. 体格检查:在病情评估中,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体格检查应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检查。

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方式,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各系统的功能状态。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病情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电解质水平等。

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进行特殊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气分析、心肌酶谱、病毒学检测等。

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尿液、体液等的生化指标,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病情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提供患者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扫描、MRI、超声检查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患者的器官形态、结构和病变情况,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

5. 专科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专科检查。

例如,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查、脑电图检查等。

这些专科检查可以提供特定器官或系统的详细信息,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6. 护理评估:在病情评估中,护理评估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护理评估主要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评估、意识状态、饮食摄入、排尿排便情况等。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标题: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引言概述: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是医护人员在抢救和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方法。

一、生命体征评估1.1 体温: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高热可能表明感染或炎症,低温可能表明休克或代谢问题。

1.2 心率:观察患者心率的变化,心率过快或过慢可能表明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

1.3 呼吸: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和深度,异常呼吸可能表明呼吸系统问题或代谢紊乱。

二、神志评估2.1 意识水平:观察患者的清醒程度和意识状态,意识丧失可能表明脑部问题或中毒。

2.2 瞳孔反射:检查患者的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情况,异常瞳孔可能表明颅内压增高或神经系统问题。

2.3 运动功能: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肢体无力或抽搐可能表明神经肌肉问题或代谢紊乱。

三、血液检查评估3.1 血常规: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异常值可能表明感染、贫血或炎症。

3.2 生化指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异常值可能表明器官功能损害或代谢紊乱。

3.3 凝血功能:评估患者的凝血指标,异常凝血功能可能表明出血风险增加或凝血障碍。

四、器官功能评估4.1 心脏功能: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异常可能表明心脏病变或心功能不全。

4.2 呼吸功能:通过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评估患者呼吸功能,异常可能表明呼吸系统疾病或呼吸衰竭。

4.3 肾功能:通过尿常规、血肌酐等指标评估患者肾功能,异常可能表明肾脏病变或肾功能不全。

五、病情动态监测5.1 持续观察:对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状态等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2 定期评估:定期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3 团队协作:医护人员之间要密切配合,共同进行病情评估和护理,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结论: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是医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急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

急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
❖ 波形数目可以选择 ❖ 波形位置可以调整 ❖ 波形颜色可以调整 ❖ 波形有刷新和滚动
2023/12/24
16
现代监测仪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显示界面
-呼吸氧合图
➢显示:心搏、
氧合参数趋势、 呼吸趋势或波形
➢了解:病情
瞬间变化
2023/12/24
17
现代监测仪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显示界面
-它床观察 功能
❖ 同屏示其它床的 信息
2023/12/24
6
2023/12/24
循环监 测
7
循环监测
心率(律) 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状态的最敏感
指标之一,在排除病人因体温过高、情绪波动和药物
影响外,其在原基础水平上逐渐增快,可能提示存 在循环血量不足。正常心率应该在60~100次/min,
节律规整、心电示搏大小一致,各种波形形态正常。
如果心电活动发生异常,首先表现为心率(律)波
后。尤其危重病人病情严重、机体抵抗力低下,加之各 种有创操作的应用,人工气道的建立、不断吸痰及肺不 张等易感因素的存在,常导致各种感染,尤其是肺部感
染(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VAP),表现为体温
增高。
2023/12/24
4
体温监测
体温增高可以使机体代谢率增高,氧耗增 加,呼吸加深加快,易致呼吸疲劳、呼吸
衰竭,机械通气的患者容易造成人机对 抗。监测体温改变有利于综合评定和分析
病情,了解病情的危重程度和加重的原因。
2023/12/24
5
体温监测
体温监测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应用体温计做腋温的 间断测试。腋温监测实施较为方便,但容易受外界因 素的干扰,准确性较差。另外一种方法,是用温度传 感器持续监测体温的变化,主要包括皮温和内脏温(肛 温、食管温)两种。内脏温能较好地反映体内真实温 度,准确性也较皮温要高,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 法,尤其是对危重和接受低温疗法的病人。

危重病人评估标准

危重病人评估标准

危重病人评估标准一、前言危重病人评估标准是用于快速、科学、准确地评估危重病人病情,以便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有力依据的评估工具。

本标准涵盖了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器官功能等方面,适用于各类危重病人的评估。

二、评估内容1. 生命体征- 心率(HR):成人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儿童正常范围为180-220次/分。

- 血压(BP):成人正常范围为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儿童正常范围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

- 呼吸频率(RR):成人正常范围为16-20次/分,儿童正常范围为20-30次/分。

- 体温(T):成人正常范围为36.1-37.2℃,儿童正常范围根据年龄有所不同。

2. 意识状态- 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GCS)对病人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包括睁眼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总分范围为3-15分。

3. 器官功能- 肺功能:通过观察呼吸形态、听诊肺部音、测量氧饱和度等方法评估。

- 心脏功能:通过听诊心音、测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方法评估。

- 肾功能:通过观察尿量、尿比重、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

- 肝功能:通过观察胆红素、白蛋白、转氨酶等指标评估。

- 凝血功能:通过检测PT、APTT、TT、Fg等指标评估。

三、评估流程1. 收集病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

2. 逐项检查生命体征,记录测量结果。

3. 采用GCS对意识状态进行评估,记录评分。

4. 按照器官系统逐一评估,记录相关指标。

5. 综合分析评估结果,提出初步诊断和治疗建议。

四、评估结果解读1. 生命体征异常:根据具体指标及范围,判断是否存在休克、心衰、呼衰等危重病情。

2. 意识状态异常:根据GCS评分,判断昏迷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3. 器官功能异常:根据相关指标及范围,判断是否存在器官功能衰竭。

五、注意事项1. 评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2. 评估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引言概述:危重病人的检查标准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通过对危重病人进行全面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救治效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危重病人检查标准,包括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器官功能评估和病情监测。

正文内容:1. 生命体征检查:1.1 体温检查:通过测量体温可以了解病人的发热情况,常见的方法有口温、腋温和直肠温等。

1.2 心率检查:通过观察病人的心率可以了解心脏功能情况,常见的方法有手动触摸动脉搏动和心电图检查。

1.3 呼吸频率检查:通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可以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情况,常见的方法有观察胸廓起伏和听诊呼吸音等。

2. 实验室检查:2.1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项目,可以了解病人的血液情况和内脏功能。

2.2 尿液检查:通过检查尿液可以了解病人的肾功能和体液平衡情况,常见的项目有尿常规、尿液电解质等。

2.3 血气分析:通过检查动脉血气可以了解病人的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情况。

3. 影像学检查:3.1 X线检查:通过X线可以了解病人的骨骼和胸腹部的情况,常见的项目有胸部X线和骨盆X线等。

3.2 CT扫描:通过CT扫描可以了解病人的脑部、胸腹部和骨骼等情况,常见的项目有头部CT、腹部CT等。

3.3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以了解病人的器官形态和功能情况,常见的项目有心脏超声、肝脏超声等。

4. 器官功能评估:4.1 心功能评估: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方法可以了解病人的心脏功能情况。

4.2 肺功能评估: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了解病人的呼吸功能情况,常见的方法有肺功能试验等。

4.3 肾功能评估:通过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可以了解病人的肾功能情况。

5. 病情监测:5.1 血压监测:通过持续监测病人的血压可以了解其循环状态,常见的方法有无创血压监测和动脉内插管监测等。

5.2 心电监测:通过持续监测病人的心电图可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常见的方法有心电监护仪等。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紧急治疗和监护的患者。

为了及时评估和处理危重病人的状况,医疗机构通常会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检查流程。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危重病人检查标准,以供参考。

1.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状况、皮肤颜色等。

- 检查呼吸系统,包括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听诊肺部呼吸音,观察氧饱和度等。

- 检查循环系统,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心律,观察心音、颈静脉充盈情况等。

- 检查神经系统,包括观察瞳孔反应、肢体活动度,评估神经功能状态等。

- 检查其他系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如腹部触诊、肢体肌力等。

2. 实验室检查:- 抽取血液样本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 进行血气分析,评估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

- 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特殊检查,如心肌酶谱、D-二聚体、动脉血气分析等。

3. 影像学检查:- 进行X射线检查,评估胸部、骨骼等情况。

- 进行超声检查,评估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和结构。

- 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特殊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等。

4. 心电图检查:- 进行心电图监测,评估心脏电活动情况。

- 根据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超声心动图等特殊检查。

5. 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稳定性。

- 使用评分系统(如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等)对病情进行量化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治疗和监护方案。

6. 其他辅助检查:- 进行血培养、尿培养等微生物学检查,评估感染情况。

- 进行药物浓度监测,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 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肺功能检查等特殊检查,评估相关系统的功能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是一份常见的危重病人检查标准,具体的检查内容和流程可能因医疗机构、科室和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临床判断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监护。

肺功能

肺功能
VE
MVV
FVC FEV0.1
1.基础肺容积和肺容量测定
深 补 量 潮气 量
功 补呼
能 气容
残积
残 气 残气 气 量 容积
重点
四 积 四 量
基础肺容积(Basal Lung Volume)
是指不能再分割的最小容量单位,也就是说容 量是有两个以上的容积组成的。其大小随呼吸 运动和不同疾病不时在发生变化。
呼吸功能 肺容量 通气 换气
非呼吸功能 储血 过滤 代谢的功能
肺功能检查
肺通 容气 积功
换 气 功
血呼 其 液吸 他

测能



肺 通 气 量
肺 泡
气 V/Q 弥


通分

气布


血 气顺 分应 析性
气 道 阻 力
运 动 肺 功 能
肺功能检查的价值
➢ 评价呼吸生理功能的基本状况 ➢ 了解肺功能障碍的类型 ➢ 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可变性 ➢ 预测疾病的预后 ➢ 劳动力鉴定 ➢ 手术前后肺功能评估,能否耐受手术 ➢ 判断药物疗效 ➢ 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RV
正常
限制性通气
大多数值成比例减少, 尤以TLC和VC减少明显, 流量正常
阻塞性通气
TLC、RV、FRC增加, VC减少,流量减少
肺容积

深 吸 气
吸 气 量
肺量
潮 气


肺量 总 量
潮 气 量
功 能
补呼 气量

气 量
残 气

潮气容积(tidal volume, VT),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 呼出的气量。正常成人参考值约500ml。

肺功能检查须知

肺功能检查须知

肺功能检查须知
肺功能检查须知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它是一种无创测定肺功能的方法。

检查目的:
1、早期检出肺、呼吸道病变。

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

3、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

4、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5、健康体检、劳动强度和耐受力的评估。

6、危重病人的监护等。

检查方法:
深吸气后,再快速用力(爆发力)吹气并持续吹气6秒的不中断的动作(如吹蜡烛)。

注意事项:
1、被检查者须提交医生开具的肺功能检查申请单。

2、当天可以如常进食。

3、支气管扩张试验检查前一日必须停用支气管舒张剂。

4、近几周内有大咯血、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者、心功能不稳定者,或高热患者慎作需用力呼气的肺功能检查。

5、检查结束后发放肺功能检查报告单。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引言概述:危重病人的检查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及时准确的检查,医生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危重病人检查的标准,包括五个部分:一、生命体征的检查;二、实验室检查;三、影像学检查;四、器官功能的评估;五、其他辅助检查。

一、生命体征的检查:1.1 体温测量:通过测量体温可以了解病人的发热情况,常用的方法有口腔、腋下、直肠和额温等。

1.2 心率检查:通过心电图监测或者手动计数的方式,了解病人的心率情况,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1.3 呼吸频率测量:通过观察胸部的起伏或者使用呼吸监测仪,了解病人的呼吸频率,判断呼吸系统是否正常。

二、实验室检查:2.1 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了解病人的血液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者贫血等问题。

2.2 生化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糖、肾功能指标等,了解病人的器官功能情况,判断是否存在代谢紊乱或者器官损伤等问题。

2.3 凝血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液的凝血功能,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了解病人的凝血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出血或者血栓等问题。

三、影像学检查:3.1 X线检查:通过拍摄病人的X线片,了解病人的骨骼和器官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骨折、肺部感染或者肿瘤等问题。

3.2 CT扫描:通过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了解病人的内部器官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出血、肿瘤或者感染等问题。

3.3 超声检查:通过使用超声波技术,了解病人的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结石或者血栓等问题。

四、器官功能的评估:4.1 心脏功能评估: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了解病人的心脏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问题。

4.2 呼吸功能评估:通过肺功能检查和呼吸机的监测,了解病人的呼吸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肺部疾病或者呼吸衰竭等问题。

4.3 肾功能评估:通过尿液分析和血液检查,了解病人的肾脏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或者尿路感染等问题。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一、患者信息采集在进行危重病人检查之前,首先需要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过敏史、病史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二、生命体征监测1. 血压监测: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评估患者的血压情况。

2. 心率监测:通过心电图或者心率仪监测患者的心率,以评估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3. 呼吸监测: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以评估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4. 体温监测:使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发热等情况。

三、神经系统检查1. 意识状态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嗜睡、昏迷等,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受损。

2. 瞳孔检查: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应,以评估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3. 运动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和肌肉协调性,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运动障碍。

四、心血管系统检查1. 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记录患者的心脏电活动,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2. 血氧饱和度监测:使用血氧饱和度仪检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

3. 心脏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技术检查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病变。

五、呼吸系统检查1. 肺部听诊:使用听诊器对患者的胸部进行听诊,以评估患者的呼吸音是否正常。

2. 肺功能检查:通过肺功能仪器检测患者的肺活量、呼气流量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六、消化系统检查1. 腹部触诊:通过触诊检查患者的腹部,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腹部压痛、腹部肿块等情况。

2. 肝功能检查:通过血液检查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肝酶、胆红素、蛋白质等,以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是否正常。

七、泌尿系统检查1. 尿液分析:通过尿液检查患者的尿液成份,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酸等,以评估患者的泌尿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2. 肾功能检查:通过血液检查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是否正常。

危重病人肺不张观察要点

危重病人肺不张观察要点

危重病人肺不张观察要点肺不张是指肺组织的膨胀受限,导致肺泡气体交换受到影响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危重病人中,肺不张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氧合水平。

因此,及时而准确地观察危重病人的肺不张情况,对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危重病人肺不张的观察要点进行论述。

一、病人病史及胸部CT观察危重病人肺不张的第一步是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有无呼吸系统疾病、手术史等。

胸部CT扫描是确认肺不张的重要手段,能够明确肺不张的部位、程度和原因。

在观察要点中应包括胸部CT结果,便于全面评估病情。

二、胸部触诊和听诊通过胸部触诊和听诊可以掌握患者呼吸音的变化和胸廓的肺部压痛情况。

正常肺部呼吸音清晰而均匀,若出现异常呼吸音或肺部压痛,可能提示肺不张的存在。

观察时需注明触诊区域和听诊点位。

三、胸部X线片观察胸部X线片是常用的肺不张观察工具,在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内普遍可行。

观察X线片有助于了解肺不张的范围、位置以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病人的X线片上可能显示不清楚,此时可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四、血气分析血气分析能够评估患者的氧合水平和酸碱平衡是否受到影响,对观察危重病人的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肺不张患者常伴有低氧血症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血气分析结果可及时反映肺不张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五、呼吸机监测对于危重病人,呼吸机常常是辅助治疗的手段之一。

观察肺不张患者时,需重点监测呼吸机相关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气道压力等,并及时记录变化情况。

此外,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气道压力等指标。

六、大气污染情况大气污染是肺不张的外界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和交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观察肺不张患者时,应了解其所在地区的大气质量状况,并记录大气污染指数等相关数据,以帮助评估环境对病情的影响。

七、病情观察记录观察患者时,要及时记录观察数据,并注意记录时间,以便医务人员进行后续评估和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血液气体监测
(一)氧饱和度
1.定义: 2.正常值:96% 3.影响因素:PaO2、P50、局部血液灌注、皮肤色素 4.测定方法:还原Hb吸收660nm红光 氧合Hb吸收940nm红外光 5.临床意义:监测病情和疗效,指导治疗。
(二)呼气末CO (二)呼气末CO2 PetCO2
1.定义 2.正常值:38mmHg 3.影响因素: 4.测定方法:CO2吸收红外线 质谱法 5.临床意义 (1)连续性、无创性、监测 反映PaCO2,比PaCO2低2-3mmHg (2)如通气/血流比失调 PetCO2与PaCO2差增大
(三)潮气量(VT) 潮气量(
(四)呼吸频率(RR) 呼吸频率(
1. 定义 2. 正常值 3.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呼吸习惯、病情(阻塞、限制)、代谢状态、 饮食结构等。 4. 测定方法: 5. 临床意义: (1) 机械通气指征 >35次/分 (2)撤机指征 <25次/分 (3)呼吸频率的调节:定容型、定压型、定时型、PSV、SIMV。 (4)RR过快的原因:通气需求增加、潮气量降低、参数设置不当。 (5)RR过慢的原因:中枢抑制、代谢低、潮气量过大。
(四)口腔最大吸气压(MIP) 口腔最大吸气压(
1. 定义 2. 正常值 3.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呼吸肌功能、肺容量 4. 测定方法: 5. 临床意义: (1)机械通气指征 不到-20cmH2O (2)机械通气撤离指征 超过-30cmH2O (3)监测病情和疗效
(五)经膈压
1.定义:静息经膈压(Pdi)最大经膈压(Pdimax) 2.正常值 3.影响因素:呼吸肌力、肺容量 4.测定方法 5.临床意义 膈肌张力-时间指数 TTdi TTdi=Pdi/Pdimax X Ti/Ttot 正常人 0.015 如 >0.15 膈肌疲劳
危重病人的肺功能监测
监测的意义
1. 协助诊断:呼吸衰竭诊断和分型、 ARDS诊断。 2. 指导治疗:机械通气指征、参数调节、 撤机指征、氧疗指征、氧流量调节。 3. 判断疗效 4. 评估预后
监测内容
肺容量 通气功能 换气功能 通气力学 血气分析
监测要素
流量 压力 容量 时间 气体分压
一、肺容量和通气监测
1. 定义 2. 正常值:8~10ml/kg 3.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代谢状态、饮食结构、呼吸习 惯及病情(阻塞、限制和死腔)等。 4. 测定方法:流量积分、容量测定 5. 临床意义: (1) 机械通气指征 <200ml (2)撤机指征 >5ml/kg (3)机械通气时VT的调节:定容型、定压型、定时型、PSV、SIMV。 (4)VT降低的原因:连接脱漏、阻力增高、工作压力降低。 (5)VT过高的原因:吸气流速高、吸气时间长、潮气设置大。
(一) 肺活量(VC) 肺活量(
1. 定义 2. 正常值 3. 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其本质是吸气肌力与肺和胸廓弹性回缩力平衡的 结果,也受到气道陷闭的影响。 4. 测定方法 5. 临床意义:(1) 机械通气指征: <15ml/kg (2) 撤机指征: >1L (3) 监测病情变化:神经肌肉疾患、 ARDS
1. 定义:气道粘性阻力 2. 正常值:0.6~2.4cmH2O/L/S 3. 影响因素:气道阻力,肺容量 4. 测定方法: 峰压-平台压 流速 5. 临床意义: (1)监测病情和疗效 (2)漏气
(三)口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压(P0.1) 口腔闭合压(
1. 定义 2. 正常值:<2cmH2O 3. 影响因素:吸气肌力、功能残气量、中枢吸气驱动、呼吸阻力。 4. 测定方法: 5. 临床意义: (1)监测中枢驱动 (2)撤机指征:<4cmH2O
三、呼吸动力监测
(一)肺胸总顺应性
1. 定义 2. 正常值:60~100ml/cmH2O 3.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情。 4. 测定方法: 潮气量 平台压-PEEP 5. 临床意义: (1)监测病情和疗效 (2)调节呼吸机参数 (2)撤机指征:>30ml/cmH2O
(二)气道阻力
(五)吸气时间/呼气时间(Ti/Te) 吸气时间/呼气时间(
1. 定义 2. 正常值 3. 影响因素:阻塞性、限制性。 4. 测定方法:流量-时间曲线、热敏、肺阻抗。 5. 临床意义: (1)吸气时间调节:定容型、定压型、定时型、PSV、SIMV (2)呼气时间调节:吸气时间、呼吸频率。 (3)吸气时间过长:设置时间长、定压型设置压力高、定压型面 罩漏气、吸气流速低。 (4)吸气时间过短:设置时间短、定压型设置压力低、吸气流速高。 (5)呼气时间过长:气道或连接阻塞、吸/呼比设置。 (6)呼气时间过短:呼吸频率过快、吸/呼比设置。
(三)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1. 定义 2. 正常值:吸空气 8~24mmHg 吸纯氧 25~75mmHg 3. 影响因素:年龄、通气/血流比、弥散。 / 4. 测定方法: PAO2=PIO2-1.25PACO2 A-aDO2=PAO2-PaO2 5. 临床意义: 监测病情和疗效
(二) 每分钟通气量(VE) 每分钟通气量(
1. 定义 2. 正常值:男:6~8升/分;女:5~6升/分。 3.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代谢状态、饮食营养结 构及病情(死腔)等。 4. 测定方法:VT×RR 5. 临床意义: (1) 机械通气指征 <3或>20L/min (2)撤机指征 <10L/min (3)机械通气时每分通气量的调节:调节 VT或RR
(六)峰流速(PEF) 峰流速(
1. 定义 2. 正常值 3.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气道阻塞、呼吸肌力和
肺容量等。
4. 测定方法: 5. 临床意义: (1)哮喘发作分度 (2)指导哮喘治疗方案的制定。 (3)考核哮喘疗效。
二、换气功能
(一)死腔量/潮气量(VD/VT) 死腔量/潮气量(
(三)经皮氧分压和CO (三)经皮氧分压和CO2分压 PtcO2、PtcCO2
1.定义: 2.正常值:接近于PaO2和PaCO2 3.影响因素:PaO2、PaCO2、局部血流灌注、 电极温 度、皮肤厚薄(年龄、水肿、气肿) 4.测定方法 5.临床意义 同PaO2和PaCO2 连续性、无创性
五、其它
(一)峰压高 1.平台压高 肺不张、气胸、肺充血水肿炎症、单侧肺通气。 2. 2.峰平压差高 分泌物阻塞、管道扭曲、呼吸机与病人自主呼吸不协调。 (二)峰压低 管道脱落漏气、连接脱开、工作压力降低。 (三)吸入气温度 影响因素:通气量、室温、湿化器温度、湿化器效能 。
>0.6 <0.4
(二)分流量/心输出量(Qs/Qt) 分流量/心输出量(
1. 定义:解剖分流+肺泡分流=生理分流 2. 正常值:<5% 3. 影响因素:通气/血流比 4. 测定方法: 0.0031×P(A-a)O2 Qs/Qt = 5+ 0.0031×P(A-a)O2 5. 临床意义: (1)监测病情和疗效 (2)撤机指征:<20%
1. 定义:解剖死腔+肺泡死腔=生理死腔 2. 正常值:120~150ml 2.2ml/kg 0.28~0.36 3.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通气/血流比。 4. 测定方法: PACO2-PECO2 PaCO2-PECO2 VD/VT= = PACO2-PiCO2 PaCO2 5. 临床意义: (1)机械通气指征 (2)机械通气撤离指征 (3)监测病情和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