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3:9.1 守护生命
守护生命一、教学目标1.了解守护生命包括爱护身体、关注心理健康和养护精神三个方面;理解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理解关心身体和心理状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
理解精神富足,养护精神的意义。
2.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形成一定的分析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
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调控情绪的能力。
3.感受生命可贵,树立守护生命的责任意识,增强安全意识。
养成关心身体状况的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以及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对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学习目标目标1:通过展示情景,互动体验,让学生知道爱护身体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安全自救方法提高防范能力。
(教学目标1、2、3)目标2:通过展示情景,让学生理解关心身体和心理状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教学目标1)目标3:通过展示情景,让学生理解守护生命更需关注精神养护。
(教学目标1)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爱护身体、养护精神教学难点:自救方法和常识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情景1:Twitter上引起热烈讨论的一张照片。
小女孩名叫Adi Hudea,4岁。
照片拍摄于2015年,叙利亚与土耳其交界的Atmen难民营。
看到摄影师举起长长镜头对准她的时候Adi以为那是一把枪。
于是,她举起双手表示投降。
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受到万千宠爱的宝贝却要随时要面对着人生的终极威胁----死亡。
当时,她抿着嘴,恐惧发自内心,浑身颤抖,举起双手的动作如此熟练。
展示情景2:这张照片拍摄于2015年也门撤侨现场,中国海军姐姐牵着这位小妹妹准备登上回中国的军舰。
问题:两个战火中的小女孩何以震撼全世界?【归纳】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和健康是最基本的,珍视生命、守护生命是国家的责任。
守护生命也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
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探究如何守护生命。
【讲授新课】环节一:爱护身体(目标1)1.爱惜健康,拒绝不良生活习惯【展示情景】体育课后,大汗淋漓地冲进教室小李同学迅速打开空调,温度调到最低16℃。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精品3篇
第4篇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本节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应急避险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生产生活中十分重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以及触电后基本的救护措施,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触电危险,知道生活中规范的用电行为,要防止受到伤害。
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3、知道触电后的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
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更加意识到生命可贵。
教学重点: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教学难点:使学生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感到生命的可贵。
教学过程:一、引言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
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生安全事故,还有2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触电的意外伤害。
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我们安全薄弱有关的。
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方便。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但如果不注意安全,电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祸。
二、案例聚焦(请听电给我们带来的一件件灾祸吧)学生一一汇报自己搜集的用电事故三、现象分析(多么让人心痛的事呀,同学们,一定要安全用电,珍爱生命)。
平时的用电中,你有什么问题吗,提出来,大家帮你解答。
1、一天,某校学生小明在卫生大扫除时发现教室插座上有很多灰尘,拿起湿漉漉的毛巾去擦灰尘,你看见了,怎么办?2、如果教室电线断了,能不能用手摸?为什么?3、你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味,你怎么做?为什么?4、有一位同学触电了,怎么办?5、小华用刀削电线,你见后怎么做?四、预防触电知多少?指名回答后出示小黑板:1、选购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和插座2、安排专业电器维修人员定期检查维修电线、开关、插座3、不可令电器负荷过重4、电线有破损必须更换5、手湿时不触摸电器、插座6、不用电器时要关掉电源五、触电的急救方法师: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触电后身体上的电流出入口会有灼伤痕迹,引发肌肉收缩、丧失知觉,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引言守护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使命之一,特殊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守护生命的教学设计,并对其进行反思和评估。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意识。
-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2. 教学内容-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常见的安全隐患和应对方法。
- 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3.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起学生的思量和讨论。
- 观摩:观看相关案例和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安全隐患和急救知识。
-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摹拟演练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4.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通过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量,激发他们对课题的兴趣。
- 第二步: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 第三步:案例观摩展示一些安全事故的案例和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安全隐患的存在和应对方法。
- 第四步:急救知识讲解介绍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和止血等。
- 第五步:摹拟演练分组进行摹拟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急救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 第六步:总结反思学生小组讨论并总结本课程的收获和反思,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三、反思与评估1.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的参预度:通过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参预度,评估教学效果。
- 学生的反馈:采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评价。
2. 教学改进-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参预度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延伸- 学校活动:组织学校的安全活动,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家庭教育:鼓励家长参预学生的安全教育,共同守护孩子的生命安全。
四、结论通过守护生命教学设计,我们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意识。
守护生命-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守护生命-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卫生急救。
2.掌握急救常识和方法。
3.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
4.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急救常识和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问:你们听过“心肺复苏”吗?知道怎样做吗?2. 实施过程2.1 讲解理论•(1)了解什么是卫生急救;•(2)掌握急救常识和方法(如急救步骤,心肺复苏等);•(3)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
2.2 演练实际操作1.给学生放放《急救图解》等通俗易懂的教育片,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地进行急救操作。
2.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急救的动作,同时加深学生对急救的印象。
3. 拓展练习1.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急救故事的读物,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和自救能力。
2.在校内组织卫生急救培训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卫生急救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价1.考试评分:出题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合适难度的综合性理论选择题或者操作题,根据成绩等级区分考核评价;2.测验评分: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分发有关急救知识的小测验,快速地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3.实践评分: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模拟实验中进行急救操作的情况,评分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有机会用实际的动作来体验急救操作和掌握急救知识。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应急事件的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守护生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课时守护生命【教学分析】本课时结合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学会从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两方面来守护生命,引领学生既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培养维护健康、危急情形下自救自护的意识和能力,又要追求充盈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
从守护生命方面,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通过话题讨论的方式切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守护生命,一方面要爱护身体,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要养护精神,过充盈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
【学情分析】当前,家庭、学校等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力度不够,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缺少必需的自救自护常识。
青少年受伤害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正处在青春发育关键期,心理情绪变化不定。
尽管他们尚不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但急于摆脱成年人的束缚,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一些叛逆倾向,并格外倾心于用比较极端的方式释放压力。
这种极端方式,既可以是指向外部的暴力行为,也可能是指向自身的行为,如自残或自杀等。
基于以上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确定了“珍视生命”主题内容,旨在教育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对生命负责任,既要爱护身体,又要养护精神。
这些内容都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在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修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
健全人格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教学难点】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教师课前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了解健康生活方式、自救自护方法、怎样养护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做好学科理论知识方面的准备。
(2)教师课前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了解学生的生活方式现状、自我保护的状况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教案(精选7篇)
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教案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教案(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教案1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
2、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过程:一、导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不断提高交通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意识。
二、新课1、认识交通警察。
(1)学生自读书。
(2)出示图片。
(3)学生看图说说:谁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你心目中的交通警察是什麽样的形象?教师补充:交通警察是国家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的武装力量,他们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不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坚守岗位,指挥着来往的车辆和行人。
只有服从交通警察的指挥,才会有良好的交通秩序,才能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认识交通标志。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在出行中观察道路边的各种交通标志,能说说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吗?(2)出示挂图,请学生指出图中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并说出它的作用。
(3)在我们日常的出行中,当看到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时,应该怎样做?(4)教师归纳其实,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共有100多种,今天我们认识的只是其中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3、过渡: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以上这些必要的交通措施外。
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1)出示图片说出图片上行为的对与错,为什么?(2)说说你在出行中,看到人们是怎样遵守交通法规的?(用具体事例、自画画或图片说明,可以把图片、自画画粘贴在黑板上)(3)请你对着图上的内容,说一句赞扬或警示的话。
(4)怎样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交通标志和交通法规让更多的人都知道?老师提意:用我们搜集的材料制作一期《注意交通安全》的黑板报,向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宣传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守护生命》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围绕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命的宝贵,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生命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在学习本章内容时,他们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案例的分析,逐步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面对危险时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和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地。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如婴儿诞生、生长发育的过程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宝贵和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关于生命安全案例,如意外伤害、火灾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危险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生命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巩固。
《守护生命》教案
《守护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和脆弱,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2. 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生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宝贵和脆弱: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形成过程,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2. 自我保护:教授学生遇到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溺水等)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3. 关爱他人: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尤其是关爱他人的生命安全。
4. 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安全问题,积极参与守护生命的行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通过模拟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 观看视频:播放有关生命教育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宝贵和脆弱。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生命,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互相帮助。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消防员、医生等,体验他们是如何守护生命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生命的宝贵和脆弱的例子。
2. 学生能掌握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表现出关爱他人生命的态度和行为。
4. 学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社会安全问题。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有关生命教育的资料。
2. 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道具(如安全帽、急救包等)。
3. 角色扮演道具(如消防员服、医生袍等)。
教学计划:第一周:生命的宝贵和脆弱1. 导入: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形成过程,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
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3. 实践活动:让学生绘制关于生命的画作,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第二周:自我保护1. 导入:让学生了解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我保护重要性。
2. 教学内容:教授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活动:进行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演练,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守护生命”是教材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守护生命”主要围绕“守护生命”和“增强生命的韧性”两个框题组成,第一框题“守护生命”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爱护身体,还需要养护我们的精神。
第二框题“增强生命的韧性”主要告诉我们要发掘生命的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维护健康,珍爱生命。
总之,本课旨在通过教学,进一步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提升生命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1、意外伤害是儿童健康和安全成长的重要威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8年联合出版的《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有2000多个国家因非意外伤害或者“意外事故”而失去孩子,从而使得这些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其中水的伤害,道路交通伤害,危险行为伤害,是造成儿童死亡人数最多的三类伤害,而这些伤害原本是可以预防的,当前家庭,学校等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力度不够,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缺少必须的自救自护常识,青少年受伤害问题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2.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对生命世界并不陌生。
一方面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比较缺乏对生命领域的探索与思考。
所以围绕“生命”话题,开展活动,能有效地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心理体验,从而很好地达到师生参与、感知、互动的教学效果,同时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个别学生在生活中容易受到国内外不良思潮的影响,迷失精神家园,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只停留于书本的考试内容,没有真正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对自身,社会,国家的意义,没有真正意识到继承民族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是这一代人的使命。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爱护身体 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爱惜自己的身体
增强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守护生命 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养护精神 守住自己的心灵,追求真善美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一:结合自己的实际,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活动二
:探究与分享——
“发生灾难时如何逃生?”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思考:
1.在集中营里,女画家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2.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活动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分组讨论,完成合作探究部分、个别展示,教师适当引导并加以点拨。
二让学生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活动三、活动四让学生懂得守护生命还要学会关注并养护精神,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综合归纳的能力和习惯。
【课堂检测】
学生独立
完成,个别展示。
对教学效果的检测
【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
节课的收
获。
进一步引导学生梳
理归纳,使本节课所
学知识达到系统化、
结构化。
【教学反思】。
守护生命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教师:我们该向小文同学推荐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学生:回答。
教师: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展示苏翊鸣训练受伤的材料)苏翊鸣面对受伤与失败是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小文同学半夜看球赛,应该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不吃早餐就上学也不对,应该有合理的饮食习惯。
教师:现在我们进行“安全自救小知识大比拼”,前三组讨论火灾,中间三组讨论地震,后三组讨论拥挤踩踏事故。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分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要想更好地守护我们的生命,还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三、总结梳理
教师:本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守护好生命,爱护好身体。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请结合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收集相关资料,探讨应对交通事故、洪涝的自救自护方法。
教师:小文同学的问题解决了,我们一起看小天同学的来信(展示小天的信件),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天同学呢?
学生:认真思考,发表观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小天拼命学习也没能提高成绩,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出现了自残的行为,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我们要让小天学会调节自己的内心需求,培养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最重要的是不能自残,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11月份学校组织的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提问学生学校为何要进行消防演练活动呢?
学生:发表观点。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学校进行消防演练是为了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自救,保护好自己,守护好生命。
二、正式讲课
教师:前段时间我建立了“生命咨询室”,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学生的来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同学都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帮助他们呢?展示小文同学的来信,询问学生该怎么回复小文呢心素养:
守护生命教案
守护生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身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脏、肺、肝、肾等。
2. 学习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及其相关医疗救助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和精神,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救护技能。
4.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课堂导入(5分钟)使用幻灯片或视频介绍一些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学习关键器官(10分钟)介绍人体的关键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肾等,并讲解它们的功能和重要性。
三、预防保健知识(15分钟)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并讲解其病因、预防方法和医疗救助方式。
四、救护技能(30分钟)1. 模拟呼吸和心肺复苏:使用人体模型或儿童模型进行模拟救援,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急救。
2. 绑扎止血:讲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绑扎止血,介绍常见的止血方式、器具和方法。
五、团队协作(10分钟)鼓励学生进行合作练习,分组完成模拟救援任务,加强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1. 结合实景模拟和虚拟仿真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健康知识和救护技能。
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合作,加强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在课后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掌握预防保健知识和应急救援技能。
【课后作业】1. 思考个人健康问题,整理个人预防保健方案。
2. 学习如何使用急救箱和紧急医疗电话,并准备应急救援计划。
3. 分享救护技能和预防保健知识,鼓励家人关注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于重要器官、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模拟救援任务中的表现和互动,评估其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
3. 通过简答题、练习题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于本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守护生命-部编五·四学制版六年级全一册教案
守护生命-部编五·四学制版六年级全一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急救和急救的基本原则。
2.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应对常见的急救措施。
3.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提高自救互救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急救
教师通过相关小视频教育学生什么是急救。
讲述急救的定义和急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在意外中急救能够解救人命的重要性。
2. 急救的基本原则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与学生探讨急救的基本原则:一要注意安全,二要快速救援,三要正确操作。
3. 常见急救措施
依次讲解在遇到不同情况时需要掌握的急救措施,例如,昏迷呼吸急救、口鼻出血急救、骨折伤势急救等。
4. 增强自救互救的技能
通过课堂立项,教导学生如何紧急拨打电话求救,以及在万一情况下如何正确操作,提高学生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
1.翻转课堂和学生发言为主,老师组织不同小组进行讨论研究。
2.通过观摩小视频,为学生呈现不同救援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3.通过图文结合,为学生演示不同急救措施,在演示前引导学生预先一个拟定的急救方案。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堂课重点教育学生重视安全,正确施急救,提高自救互救的技能。
教育学生有掌握急救技能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在面对不同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五、教学资源
1.课堂小视频
2.图文结合的急救操作演示
3.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六、课程评价
通过教育学生学习,提升学生自救互救的能力以及对生命重要的认识,评价可以通过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和小组组织掌握救援实践技能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西平县谭店初级中学许凤姣教学设计《守护生命》一、教材分析本次的教学设计内容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九课《珍视生命》的第一框题,课题是《守护生命》。
本课时首先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的生活。
其次,结合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学会从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两方面来守护生命,引领学生既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培养维护健康、危急情形下自救自护的意识和能力,又要追求充盈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
这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起到“承上”的作用。
所以,《守护生命》在本课中处于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他们比小学生有了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眼界,获得的信息量较大。
但他们对事物或观点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自控能力尚不甚强,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以及所见到的社会现象不能全面分析,容易陷入迷茫和彷徨,经常只看到社会上消极的东西,缺乏正确的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就是针对中学生这种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的。
通过教与学、活动与体验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情怀,使学生从认识生命到探究生命的意义,明白要珍爱生命,守护生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标准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自尊自强”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爱护身体,关注自己的精神发育,增强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2.能力目标(1)要努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2)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真善美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3.知识目标(1)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常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难点:努力发扬民族精神,充盈精神生活。
六、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讨论法——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情境演示法——通过出示不同的事例资料等情境,更加直观的向学生讲授知识,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从而更加深刻、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
(3)总结归纳法——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教师及时归纳,形成正确认知导向,进一步强化新知。
2.学法(1)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探究,自然而然地得出有关知识点,提高认识、培养能力、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思考评价法: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
(3)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合作、讨论和交流中共同学习,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七、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1—2分钟)2016年9月16日,著名歌手、演员乔任梁在上海自杀身亡。
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化,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
今天我们来学习守护生命。
(多媒体出示课题)(二)探究新知(25—30分钟)第一目:爱护身体探究与分享: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有哪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说出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
展示知识点: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探究与分享:如何对待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示材料:2015年12月25日,江西赣州市一名9岁的小男孩因为放学晚回家遭到父母的批评上吊自杀;2016年1月6日,杭州下沙一名9岁的男孩昊昊疑因被老师批评上吊自杀;2016年1月26日,兰州市一名8岁男童疑因写作业问题遭家长斥责自杀身亡;2016年4月14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一名大二学生坠楼身亡……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人数增幅增加,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死亡的重要原因,轻生者正在朝低龄化方向发展。
问题:(1)想一想:造成青少年轻生的原因有哪些?(2)思考:你想对那些不珍视自己生命的青少年说些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启发学生对活动材料的思考,让学生了解到因遭受挫折而自杀自残甚至轻生的现象,懂得这些是不珍视自己生命的行为,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
)展示知识点:二、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我们要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教师过渡:守护生命,爱护身体除了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管住自己的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之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还会面对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灾难,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合作与交流:应对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火灾与地震的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两者材料的展示说明我们生活中时常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让学生分组并结合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行合作与交流,探讨应对火灾、地震等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在灾害或灾难发生时会自救自护,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的方法。
)展示知识点:三、珍视生命学会自救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第二目:养护精神活动与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所名为特莱津的纳粹集中营里,一位名叫费利德的犹太女画家,偷偷地教被关押在一起的犹太儿童绘画。
费利德并没有让儿童用画笔去记录集中营地狱般的生活,而是鼓励孩子们去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后来,费利德和她教的大部分儿童被纳粹杀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一些记录集中营悲惨生活的绘画被发现,并被用来指证、谴责纳粹对犹太民族所犯下的罪行时,很多人还无法理解和接受,为什么在特莱津集中营中,孩子们的绘画依然美丽。
这些孩子的绘画作品,现在被布拉格犹太人博物馆收藏和展出,被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2)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3)精神发育与外部物质生活条件一定是同步的吗?学生讨论总结:(1)因为在她看来,保护人类内心纯真、善良,创造欲望是最自然和最重要的事情。
她想引导孩子们的心灵走出集中营,追寻外面美好的世界。
(2)因为在集中营恶劣的条件下,她坚持让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虽然身体被囚禁,但精神还是健康、自由的,因而人们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探究与分享: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之间的关系展示知识点:精神发育与物质追求的关系——①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②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师生总结: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探究与分享: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反应中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养护精神。
教师过渡: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这句古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养护精神需要从优秀民族文化中滋养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学生对材料的思考,引导学生守护精神家园,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展示知识点:我们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
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3—5分钟)1、关系身体,健康生活。
2、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爱护身体3、珍视生命,学会自救。
1、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物质条件与精神的关系。
养护精神3、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化,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设计意图:以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演绎式板书的方式作为本课的课堂知识总结,既能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基本结构一目了然,对所学知识有着更加条理清晰的把握,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升概括总结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巩固(2—3分钟)1.(多选)近年来,某中学先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如紧急疏散演练,国旗下讲话、防火防震演习等。
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 BCD )A.杜绝危害,让成长道路一帆风顺B.牢记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善待生命C.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D.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2.(多选)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 ABCD )A.守住自己的心灵,感受真善美B.守住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C.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D.远离黄赌毒,健康上网(五)布置作业(1—2分钟)一天的生活里,你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吃饭、睡觉、上课、活动……这些在你的一天里各占多大的比例?请完成你的“生活花瓣”图。
思考:1、在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方面,你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改进?2、听听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建议。
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设计的优点是既比较充分地结合了教材中的探究事例,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加清楚和透彻,也能更加充分地发掘教材中更深层次的内容,较好地做到了对教材的详细剖析与理解;同时又较好地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会独立思考,并且也能很好的与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与探讨,这也体现了在新课改趋势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是本课中有些环节的内容较为单一,所设置的活动与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性也并不那么强,还应该更加丰富多样化些,设计出更加贴合学生生活的经验活动去启发学生思考,这样所教授的内容能更轻松地为学生所理解,学生也能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同时探讨的问题与知识点的衔接性还有待加强,本课时重难点的体现也还应该再多加思考,寻找到最有效的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