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学:4.4《物质的构成》教案(1)(浙教版七年级上)

合集下载

4.4《物质的构成》(第1课时)_教学设计

4.4《物质的构成》(第1课时)_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上第四章第4节一、教材依据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四节《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的环节。

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沃德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因此,本节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亲历一个全新的探究过程,建构新知:即“情境——探究——交流”过程。

教学设计努力做到,充分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之余,学会重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使学习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第二章中学习了有关细胞学说的知识以后,更深的从微观层次上去认识物质的本质,能初步建立分子的概念,并能解释一定的现象。

分子是化学基本概念的组成部分,是化学的基础,因此这节内容在教材的地位非常明显。

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重点难点也随之明确。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子性质有关内容。

教学难点:关于分子间隙的有关内容。

五、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探究事物的基本方法。

知道要借助仪器,探究实验等等。

然而七年级的学生理解分子的抽象定义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粒子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要让学生经过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全面观察和总结,让学生建构起对分子的正确认识。

六、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的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现象。

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构成,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分析物质世界的兴趣和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物质与物质的构成2. 原子:原子结构、原子种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3. 分子:分子的定义、分子的特性、分子的形成与解离4. 离子:离子的定义、离子的产生、离子的带电性质及作用5. 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构成,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特性。

2. 教学难点:原子结构、分子与离子的相互关系,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的构成。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微观结构。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质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教学新课:介绍物质与物质的构成,讲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特性。

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物质现象,探索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物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物质的构成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思考深度等。

科学初一上浙教版4.4物质的构成教案

科学初一上浙教版4.4物质的构成教案

科学初一上浙教版4.4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和实践让学生明白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特别小的。

理解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并能用事例说明。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进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情感目标在教学中,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适应,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难点:分子的概念,构建抽象模型【三】课前预备甘蔗、方糖、黄豆、沙子、水、酒精、量筒、烧杯、放大镜、玻璃棒、滴管、研钵等相关实验材料及器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手段实验、探究式教学【五】教学流程引入新课:师:出示一段甘蔗,通过上一章的学习,从生物体的构成来看,这段甘蔗是由什么构成的?生:细胞师:谁情愿上来尝尝?师:有什么现象?生:甘蔗特别甜、水分多、有特别多渣等师:假如对甘蔗进行加工,能够得到哪些物质?生:能够从中得到蔗糖和水等提出问题:这说明甘蔗的细胞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那么,像蔗糖和水这些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一、新课教学:观看方糖:用放大镜观看它,你发明了什么?生:它是由特别多小方糖组成生:它是由亮闪闪的不颗粒组成的师:这些小颗粒能够再分吗?生:确信能够再分的。

师:如何分呢?生:用高科技的仪器把它切成更小生:把它对磨碎变成粉末生:把它溶于水中师:老师为大伙预备的器材,我们两个实验都要做,方糖只有一块如何办?生:分两块做生:先磨后溶于水中探究活动1——观看蔗糖师:你观看到了什么?生:第一个实验我们组磨成了像精盐一样的小颗粒,粉末状的比原来方糖的小颗粒还要小。

师:你认为磨成的粉末依旧方糖吗?生:是,因为它依旧甜的生:是,它只是变小了,没有变成其它东西。

师:第二个实验是如何做的?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糖看不到了师:它没有了吗?生:有,它分散到水中去了生:水变甜了师:用放大镜还能观看到它吗?生:不能了师:看来水中的糖比刚才磨碎后的糖还要小,这种微小的颗粒我们称它为分子。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原子、分子和离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概念、分类和构成原理。

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等。

讲解物质的概念,提问学生物质的特点。

讲解物质的分类,让学生举例说明。

讲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第二章:原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原子的构成和原子序数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物质构成的最小单位,具有原子序数、质量数和电荷数。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和电子云,质子、中子和电子。

原子的性质:原子序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量数和电荷数影响原子的稳定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原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利用模型、图示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4 教学活动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

讲解原子的概念,提问学生原子的特点。

讲解原子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原子核和电子云的构成。

讲解原子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序数、质量数和电荷数的作用。

第三章:分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分子的形成和分子的化学性质。

3.2 教学内容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分子的结构:共价键和离子键,线性分子、分支分子和环状分子。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化学性质由其组成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分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利用模型、图示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

讲解分子的概念,提问学生分子的特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精品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精品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构成》优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物质构成》中,深入学习物质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

详细内容涉及3.1节“分子和原子”,3.2节“物质组成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子、原子、离子概念,掌握物质组成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方法,探索物质构成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区分与理解。

2. 教学重点:物质组成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子模型、原子模型、离子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括酒精、水、食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物质变化,如冰融化、酒精挥发等,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思考。

步骤1: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原因?”步骤2:引导学生观察分子模型,理解分子在物质变化中作用。

2. 例题讲解:以水为例,讲解分子、原子、离子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步骤1:讲解水分子构成,引导学生理解分子是由原子组成。

步骤2:讲解水分子在电解过程中氢离子和氧离子过程,使学生理解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酒精与水混合、食盐在水中溶解等现象,分析分子、原子、离子作用。

步骤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步骤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六、板书设计1. 物质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组成和分类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组成物质分类:纯净物、混合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

(2)举例说明物质组成和分类。

(3)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分子、原子、离子在物质变化中作用。

2. 答案:(2)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组成。

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物质。

科学七年级上4.4《物质的构成》教案C浙教版

科学七年级上4.4《物质的构成》教案C浙教版

4.4 物质的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的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例举反映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现象,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通过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和交流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对操作的体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体会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实验教学法教学准备:小烧杯12个、方糖12块、研钵12个,玻璃棒12支,带滴管试剂瓶24个装满水和染色酒精、放大镜12个,小针筒12个、药题12把,滤纸一包。

板书设计:4.4物质的构成一、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间有空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每天挑水、念经;而另一个小和尚则每天劈柴、念经,日复一日,但两个小和尚各遇到了问题:劈柴的小和尚在想如果木柴一直劈下去木柴最后会劈成什么呢?师:我们先一起来思考劈柴的小和尚的问题:如果木柴一直劈下去木柴最后会劈成什么呢?生:可能会劈成许多小木屑、可能劈到没有了、可能劈到只有一个个的细胞了等。

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有关物质的构成,学完之后,认真的同学就能帮助第一个小和尚了。

二、讲授新课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活动(一)观察方糖实验要求: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蔗糖,你们能看到什么?2、将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你们又看到了什么?3、取少量蔗糖粉末溶在水中,你还能用放大镜看到蔗糖吗?蔗糖是否消失了?指导组内分工:队员1:为组长,负责分工,做好组员间的合作和交流工作,并做活动报告发言。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由微观粒子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理解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酒精、水、食盐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应的微观结构。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物质微观结构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子、原子、离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3. 物质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三种物质,分析它们的微观结构。

(2)解释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2. 答案:(1)略(2)酒精与水混合时,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总体积减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掌握情况,以及对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的反馈。

科学七年级上浙教版4.4物质的构成教案1

科学七年级上浙教版4.4物质的构成教案1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第四节《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十分微小。

②通过探究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举例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③能确认不同的物质分子的大小不同。

2、技能目标:①进一步熟悉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树立自然界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三、教学难点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四、教学准备试管、酒精、水、放大镜、方糖、烧杯、黄豆、芝麻、量筒、针筒、木块、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思路本册书的前面几章已经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关于物质的美丽而神奇的画卷,通过学习,学生对自然界中大至宇宙、小至微小的生物甚至是细胞的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已初步接受了自然界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观念。

但这些知识基本上涉及的都是一些宏观现象,本节内容《物质的构成》将涉及到许多微观现象,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构成。

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在想象中建构起微观世界。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其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还相对较低,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将会遇到很大的思维障碍:微粒的抽象性。

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关键在于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利用类比思想,引导学生用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去“套解”看不着、摸不到的微观世界。

上课伊始,教师先演示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引导学生考虑事物还应从微观角度出发,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而后通过用放大镜观察方型蔗糖、碾碎的蔗糖和糖水中的蔗糖,引导学生想象有“蔗糖分子”的存在,并且获知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用一般的放大镜、显微镜根本观察不到。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第四章《物质的构成》,内容包括:物质的微观结构,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以及物质的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概念。

2. 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性质关系。

教学重点: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显微镜、实物模型、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宏观和微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内部的构成。

2. 新课导入: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性质变化,解释其微观原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描述其微观结构。

(2)解释下列现象的微观原理:水烧开时为什么会有气泡产生?(3)简述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2. 答案:(1)略(2)水分子在加热过程中,运动速度加快,间隔变大,形成气泡。

(3)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粒子的大小、电荷和组合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解释生活现象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了解更多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观察生活中的物质变化,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性质关系。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优质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优质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第四章《物质的构成》。

详细内容包括: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概念,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微观粒子观点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概念,以及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分子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离子模型。

2. 学具:显微镜、实验器材(酒精、碘酒、糖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展示相关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微观粒子的形态。

3. 知识讲解:a. 分子的基本性质,如分子的组成、分子的运动等。

b. 原子的基本性质,如原子的结构、原子核与电子的关系等。

c. 离子的基本性质,如离子的形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等。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现象,分析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3. 微观粒子与宏观现象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下列现象中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酒精与碘酒混合、糖水蒸发。

b. 分别用分子、原子、离子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2. 答案:a. 酒精与碘酒混合时,分子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具有运动性。

糖水蒸发时,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物质的组成教案

物质的组成教案

物质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能够说出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3、使学生掌握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分布。

4、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式的含义,能够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元素的概念和常见元素的符号。

(2)原子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

(3)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

2、难点(1)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应用。

(2)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铁、水、氧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质的组成。

2、元素的概念(1)讲解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举例说明元素的种类,如氢元素、氧元素、碳元素等。

(3)强调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3、元素符号(1)介绍常见元素的符号,如 H(氢)、O(氧)、C(碳)等。

(2)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和意义,如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4、元素周期表(1)展示元素周期表,介绍其结构,包括周期和族。

(2)讲解元素周期律,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5、原子的结构(1)借助图片和动画,讲解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和核外电子。

(2)介绍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

(3)讲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化学式(1)讲解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以水(H₂O)为例,讲解化学式的意义,包括表示一种物质、物质的组成元素、一个分子以及分子的构成。

(3)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

7、化合价(1)介绍化合价的概念,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2)讲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如氢通常显+1 价,氧通常显-2价等。

(3)通过化合价规则,引导学生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一、目标导航[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让学生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3.确认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分子大小。

[科学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能列举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解决问题]通过学习,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了解扩散现象。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和事实,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扩散现象。

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要点扫描[课标解读]《物质的构成》这一节课比较抽象,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比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要讲好这一节课,关键是要化抽象为具体,做好各种演示实验。

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

[内容分析]《物质的构成》是初中科学7年级第4章第1节的内容,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比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要讲好这一节课,关键是要化抽象为具体,做好各种演示实验。

在讲“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时,要从观察方型蔗糖、观察碾碎的蔗糖到观察糖水,来引出蔗糖分子,并且强调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很小,要通过比喻的方法告诉学生。

“分子之间有空隙”,要做好主实验和辅助实验。

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要用有刻度的小试管,比如50毫升水和50毫升红色酒精混合后的体积会明显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黄豆和芝麻的辅助实验很明显,要用黑芝麻。

同样道理,“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和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也要做好演示实验。

因为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分子、分子的运动、物质的扩散现象。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第1节 物质的构成教案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第1节 物质的构成教案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3)了解扩撒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能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

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应用分子和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学会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分组实验活动,使学社善于发现科学实验中的现象,并揭示科学本质。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从更深微观层次去认识物质本质的一节课,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以解释宏观现象。

本节课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

由于分子是肉眼甚至一般显微镜都观察不到的一种微粒,加之初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本节教学有相当大的难度。

故应以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和总结,并借助多媒体演示,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3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构成难点:分子的性质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物质的构成五、教学过程引课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沙雕作品吗?各种沙雕作品造型各异,千姿百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课件展示沙雕作品图片)学生:由大量细小的沙粒构成。

教师: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如:水、空气、金属等),它们是否也是由大量微小的粒子构成呢?引入课题《物质的构成》展开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活动一:请大家使用放大镜观察(1)一块方糖;(2)磨碎的方糖;(3)将蔗糖粉末溶解在水中,再观察水中的蔗糖。

问题:老师手中的这块方糖是什么构成的呢?学生1:蔗糖小颗粒(没有经过观察)。

七年级科学上:第4章第4节 物质的构成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第4章第4节 物质的构成教案浙教版

§4—4物质的构成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很小的。

理解分子运动论的有关内容,并能用事例说明。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同时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培养
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渗透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分子运动论的有关内容。

用分子运动论的知识解释扩散现象。

[教学准备]:蔗糖放大镜烧杯量筒滴定管水酒精红墨水针筒黄豆芝麻
[教学过程设计]:。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构成》,内容包括: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物质的基本粒子,掌握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了解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物质的构成,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教学难点:理解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掌握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酒精、食盐、糖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单、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酒精、食盐、糖等物质的溶解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讨物质构成的奥秘。

4. 例题讲解:讲解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如水、二氧化碳、氧气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3. 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案: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的粒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如水分子(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食盐(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

答案:①水:由水分子(H2O)组成,是一种液态物质。

②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CO2)组成,是一种气态物质。

③铁:由铁原子(Fe)组成,是一种固态金属。

4.1物质的构成(1)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4.1物质的构成(1)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和物质的分类概念,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和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研究:教师提供具体的物质案例,学生分析并判断其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游戏设计:教师设计物质分类的游戏,如分类卡片游戏或在线分类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物质分类的知识。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教师利用PPT展示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图片、模型和实验过程,清晰直观地传达知识,并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
-视频:播放有关物质微观构成的实验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奇的科学现象充满好奇,对于实验和观察等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的概念和知识。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好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来学习,喜欢互动和合作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时,学生可能会对概念的抽象性感到困惑,难以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等概念。同时,学生可能对物质的分类产生混淆,不清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此外,学生可能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时,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
-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制作分子模型、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等,加深对物质微观构成粒子的理解。
-学生可以尝试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物质微观构成粒子和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第四章第1节物质的构成》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1节物质的构成》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上册

《物质的构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掌握物质的微观构成知识,理解分子、原子等基本概念,并能解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物质的构成》课本相关章节,掌握分子、原子的基本概念,理解物质构成的原理,包括化学键的形成与作用。

2. 预习作业:课前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水、盐、糖等,观察它们的外观、颜色、状态等,并思考它们是如何由更小的物质单元构成的。

3. 实验操作: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物质的构成。

使用简易显微镜观察不同的溶液中物质分子的运动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物质构成的理解和实验观察结果,互相交流学习。

5. 作业报告:撰写一份关于“物质的构成”的简短报告,包括对分子、原子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实验观察的总结和感悟。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课本,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

2. 预习作业要求:观察要细致,思考要深入,记录观察结果并准备在小组讨论中分享。

3. 实验操作要求:实验步骤要正确,观察要细致,记录要详细。

使用简易显微镜时要注意安全。

4. 小组讨论要求: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观点,交流学习心得。

5. 作业报告要求:报告内容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包括对分子、原子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实验观察的总结和感悟。

字迹要工整,格式要规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预习作业、实验操作、小组讨论和作业报告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分数和评价意见。

2. 同学互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详细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质的构成》的相关知识。

2. 小组内反馈: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分享彼此的见解和思考,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第4节物质的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确认不同的物质,分子的大小并不相同。

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3.了解扩散现象。

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和事实,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扩散现象。

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子间存在空隙。

扩散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引入一:提出物态变化中的许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学习物质构成。

引入二: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甘蔗汁从甘蔗的细胞中压榨出来,说明甘蔗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那么,存在于甘蔗细胞内的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呢?
学生实验:观察蔗糖的三个实验(观察方糖、观察碾碎的方糖、观察糖水)。

让学生一步步考虑,最后根据水变甜的事实,确认蔗糖没有消失,在水中以极小的微粒存在,从而得到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结论,把学生引入物质的微观世界。

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很小的概念——可以采用对比或比喻的手法,如:
⑴一杯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如果让人去数,每秒种数一个,要数几十亿亿年。

⑵如果把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它的大小的比例就好象乒乓球与地球之比。

⑶2500万个水分子排列起来才只有1厘米长,而同样数目的乒乓球挨个排列起来有750千米长,相当于北京到南京的直线距离。

二、分子之间有空隙
两个演示实验:(前一个是主实验,后一个是辅助实验)
做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时:用有刻度的小试管。

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总体积减少,其实跟两种颗粒之间存在着空隙有关,又跟两种颗粒的大小不同有关,所以应选用颗粒大小差异较大的,实验效果就较明显。

当然模拟实验只是用来帮助人们理解某个道理,它与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并不存在着简单的因果关系。

我们不能认为,因为黄豆和芝麻之间有空隙,
所以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一定存在空隙,只能说与黄豆和芝麻混合的现象相类似,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当两者混合时,由于分子填补了这些空隙,所以总体积就会减少。

讨论:四人小组讨论,每一组上报讨论结果,并要列举固体、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还是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

教师归纳。

三、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中
气体的扩散实验:打开香水瓶盖,让学生闻气味。

使学生认识到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这个实验简单易做,而且直观性和形象性强。

也可改为在教室里喷洒空气清新剂或点燃卫生香,让学生闻气味。

什么叫扩散?进行气体扩散的微观解释,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

液体的扩散实验: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实验。

应当用注射器将红墨水注入水的底部,然后让学生观察红墨水向周围散开的现象。

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可以在开始上课时将红墨水注入水中。

两杯水,一杯用冷水,一杯用热水,让学生发现红墨水在两杯水中散开的快慢跟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是由分子的运动引起的。

扩散现象也能在固体中发生。

教师介绍金和铅的扩散实验。

让学生举例固体扩散的实例。

教师总结。

固体的扩散在制造金属零件和现代电子基本元件晶体管的制造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钢件的表面渗碳法,从而提高钢件的硬度;渗铝法,从而提高钢件的耐热性;在晶体管中渗入微量的杂质,从而控制半导体性质。

讨论:比较气体、液体、固体中扩散的快慢。

扩散现象除了能说明分子的运动之外,还能说明什么?
四、物态变化现象的微观解释
蒸发现象的微观本质和沸腾现象的微观本质两幅图片
思考:你还能利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其他物态变化的现象吗?思考题是为了把所学的分子运动论微观知识全面去解释其他物态变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思考完后,可让学生抢答的方式解释物态变化的实际。

除了教材中的二个练习外,可以补充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在网上收集有关分子科学的题目。

《物质的构成》教学反思
《物质的构成》这一节课比较抽象,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比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要讲好这一节课,关键是要化抽象为具体,做好各种演示实验。

在讲“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时,要从观察方型蔗糖、观察碾碎的蔗糖到观察糖水,来引出蔗糖分子,并且强调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很小,要通过比喻的方法告诉学生。

在讲“分子之间有空隙”时,要做好主实验和辅助实验。

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要用有刻度的小试管,比如50毫升水和50毫升红色酒精混合后的体积会明显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黄豆和芝麻的辅助实验很明显,要用黑芝麻。

同样道理,在讲“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和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时,也要做好演示实验。

因为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分子、分子的运动、物质的扩散现象。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比较明显感觉到这样一些变化:教师的民主、平等意识明显增强,教师的角色有了变化,由比较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

教学活动比较丰富多彩,特别是加强了实验教学,能够吸引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喜欢发言,思维空间增大。

课堂上的讨论加强了,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作业与教材不符合;有些教材内容难度过大,要求不明确;对老师来说,要完成这样的《科学》教学有一定难度,无论是知识面还是教学方法都有问题;对初一学生来说,下放这样的《科学》课程,使学生的两极分化提前出现,也就是说,从初二提前到了初一;学生的学习规范比以前差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在教学方面:探讨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在评价方面:要过程性评价;对合作小组的活动有一个结果性评价;对作业的评价。

比如对待课外作业,我们以往是全批全改,包办代替,学生的依赖性强。

能否尝试让学生自批、合作小组互批,然后教师检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