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黄”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
论述低碳经济的目的意义及实现低碳的主要方法
研究低碳经济的目的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目标,并以构筑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其中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
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
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碳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其中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为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持续稳定的增长。
2.研究低碳经济的意义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为了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低端后高端、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
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
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我 国未来一段时期 内必须关 注 的话题 。低碳经济为新技 术的开发利用和新兴产业 的发展 提供 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 笔者认为 目前 我 国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 国家关 于低碳经济发展 的成 功经 验与政策措施 , 明确提出低碳经济 的发 展战略 , 步建 立低 逐
1 低碳 经济 的 内涵和 特征
“ 低碳经济 ” 概念最早是英 国始 于对气候变化 和能 源安 全问题的考虑 , 率先在《 能源 白皮书》 中提 出的。其关键在于 降低单位 能源消费量 的碳排放量 , 控制 c 0 排放量的增 长速 度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 新 ,目标是减缓气候 变 化、 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 日益受到能源和环 境约束的背景下 , 尽管低 碳经济的表述方式存 在差异 , 但低 碳经济的 内涵可 以概述为一种 由高碳 能源 向低碳能源过 渡 的经济发展模式 , 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 , 通过制度框架 和政 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 , 推动节约能源技术 、 可再生能源技术 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的开发和运用 ,促 进经济社会 向低 能 耗、 低碳排放和高能效的模式转型 。作 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 模式 ,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 、目标性 和技术性三个 主要特 征。该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减排二氧化碳 、 减少碳源 以及增加 碳 汇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经 济 ,从 而 改善 生 态 系 统 的调 节 和 承受 能 力 , 社 会 经 济体 系 向 低 碳 经 济 转 型 。 因 此 , 展 低 碳 经 使 发 济 的 基 础 是 建 _ 碳 能 源 系统 、低 碳 技 术 体 系和 低 碳 产 业 上低 结 构 以 及 与之 相 匹 配 的生 产 方 式 和 消 费 方 式 ,并 构 建 出 发 展 低 碳经 济 的法 律 法 规 体 系和 市场 机 制 体 制 。 展低 碳 经 济 发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庞 瑞 周 浩
( 济 大 学 ,上 海 同
摘
209 ) 0 0 2
要 :在 全 球 气候 迅 速 变 暖 的 趋 势 下 , 类 社 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受 到 严 重 威 胁 。 西 方 发 达 国家 纷 纷 推 出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战 略 与 人 措 施 。 力 发 展 低 碳 的 可替 代 性 的 再 生 能 源 。而 中 国在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方 面起 步 较 晚 , 碳 技 术 和 制 度 设 计 方 面 与发 达 大 低
染 事件 、 东北江 镉污染事 件和 2 0 广 0 7年 太 湖 蓝 藻 危机 , 重 严 威 胁 当 地 城 市 用 水 ; 地 面 积 持 续 减 少 , 渐 逼 近 1 亩 的 耕 逐 8亿 耕 地 面 积 警 戒 线 。 资 源 过 度 的开 发 和 不合 理 的利 用 , 使 生 致 态 环 境 的严 重 恶 化 , 胁 我 国 经 济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目 威 。
年全 国能源消费 中 , 炭消 费 比重 6 . %, 煤 8 7 石油 1 . %。天 6 86 8
然 气 3 7 , 电、 电、 电 8 9 .% 水 7 核 风 . % 鉴 于 我 国 能 源 结 构 以 8
燃 煤为主 ,而且能 源利用效 率低和 能源消费 弹性 系数 高 , 能
源 引 起 的环 境 问 题 成 为 我 国 主 要 原 因 。2 0 0 5年 松 花 江 水 污
全 、战 略经 济 利 益 以及 分 配 格 局 等 多 层 次 的 战 略性 问题 , 是 维 护 经 济 安 全和 国 家 安 全 、 现 现 代 化 建 设 战 略 目标 的 必 然 实 要求。 国能源资源总量较 为丰 富 , 人均 能源拥有 量较低 , 我 但 人均能源拥有量远低 于世界平 均水平 。 炭和水 力资源人均 煤 拥 有量相 当于世 界平均 水平 的 5% , 油 、 然气 人均 资源 0 石 天 量 仅 为 世 界 平 均 水 平 的 1 5左 右 。 耕 地 资 源 不 足 世 界 人 均 / 1 水 平 的 3 % , 约 了生 物 质 能 源 的开 发 ① 随着 经 济 社 会 的 快 0 制 o 速 发 展 , 国对 能 源 的 需 求 不 断 增 加 ,0 9年 中 国 原 油 产 量 我 20 1 9亿 吨 , 进 口原 油 1 9亿 吨 。 此测 算 , 国 原 油 对 外 依 . 8 净 . 9 据 中 存度 约为 5- , 1 % 已经 超 过 5 的 国 际 警 戒 线 。 作 为 一 个 经 3 % 0 济 规 模 还 在 增 强 的 新 兴 大 国 , 国 对 能 源 的 需 求 还 将 不 断上 中 升 , 20 据 0 9年年 中发 布 的< 源蓝 皮 书 > 测 ,0年后 中 国 能 预 l 的 原 油 对 外 依 存 度 将 达 到 6 .%。在 缺 乏 国 际 定 价 权 的 背 景 4 5 下, 中国的能源安 全 受到越 来越严 峻 的挑 战 , 能源 安全 也将 成 为影Ⅱ中国经济未来 可持续发展 的核 心问题。 向 经 济 可 持 续 增 长 和保 护 环 境 的 需要 。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我 国经 济 实现 跨 越 式 增 长 , 而 是 以 资 源 的 空 前 消 耗 和 严 重 然 生 态 环 境 破 坏 为 代 价 。按 现 行 汇 率 计 算 ,0 6年 我 国 G P 20 D 总量 大约 占世界 G DP总 量 的 5 % ,但 是 能 源 消 耗 达 到 了 。 5 2 . 吨 标 准 煤 ,大 约 占 世 界 能 源 消 耗 的 1% , 水 泥 消 耗 4 6亿 5 1. 吨 , 占 5%,与 20 2 4亿 4 o 5年 相 比 分 别 增 长 了 9 1 . %和 6 1. 81 2 0 %。 0 3年 中 国 的 单 位 G P能 耗 为 美 国 的 43 , D -倍 日本 的 l5倍 , 位 G 1 单 DP水 耗 是 发 达 国 家 的 51 3 . t 0 8 . 5  ̄ 8倍 l l 0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摘要:通过对低碳循环经济、蓝色经济、蓝色经济区等概念的界定,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蓝色经济蓝色经济区山东半岛1低碳循环经济与生态效率1.1低碳循环经济的内涵低碳循环经济是将低碳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结合起来考虑,其理论基础来源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内涵。
英国于2003年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要求,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前提,积极地进行科技方面的创新,进而更好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绿色GDP。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将积极发展逐步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低碳循环经济是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资源的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为重点,要求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资源,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1.2生态效率“生态效率”是一个生态学概念,它主要指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两个营养级流转中各参数的比值。
20世纪90年代,人们逐步将生态效率引入循环经济领域。
而德国学者Schaltegger 和Sturm 于1990年首次在学术界提出了生态效率的概念。
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做了《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观点》的报告。
报告指出,生态效率以“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更大的价值”为核心,要求通过竞争方式,提供一定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同时,生态效率也要求在尽量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后来世界经合组织又进一步展开了生态效率研究,并将这一概念延伸到政府、企业以及各类组织机构中。
根据OECD 对生态效率的定义,可用下式来表达:生态效率=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环境的影响在上式中,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做好蓝色经济区建设这篇大文章
真学 习 、深刻 领会胡锦 涛总书 记重要讲 话精神 ,引导 是加 快推进 生态文 明建设 ,培植 长远优 势的现 实举措 。 大 家解放思想 ,开 阔眼界 ,群 策群力 ,科学规划 。在 蓝 色经济发育 成长 的过程 ,是 科学开 发、高效利用 海
要的位置 ,在大力 发展 向海 经济 、扩 大战略性 资源上 当。海洋 经济生物 6 0多种 ,已探 明储 量的矿产 资源 0 谋求新突破 。 5 种 ,半 岛北 部海域石 油、天然气地质储量 巨大 。二 3 第二 ,建 设 山东半 岛蓝 色经济 区是 深入推 动科 学 是 海 洋产 业 发展 迅速 。 山东海 洋 经济 发展起 步较 早 ,
国家级 高技术产业化基地 和科技 兴海 示范基地 1 。 型升级 的条件 。我们提 出建设胶东半 岛高端产业 聚集 0个 四是 基础设施保 障能 力强。山东半 岛建有 国家一类港 区,制定了专 门意见 ,大 力实施高端高质 高效产业 发
口 2 ,深水泊位 10 ,拥有青 岛、烟 台、 日照 3 展 战略 ,集 中打造 高技术含量 、高 附加值 、高成 长性 4个 7个 个亿 吨大港 ,去年港 口吞吐总量 7 亿 吨。全省 “ .3 五 的高端产业集群 ,力争把胶东半岛建设成为 国 内一 流、
日 党政论I 口 云
做好蓝色 言 经斋 区建设这篇大文蕈
◇ 姜异康
20 0 9年 4月 ,胡 锦 涛 总 书 记 视 察 山东时指 出,要大力发展海 洋经济 ,科 了 以科学 发展为 主题 、 向富 民强省 目 标迈 进 的新 阶段 。建设 蓝 色经济 区为
学开 发海洋 资源 ,培 育海 洋优 势产业 ,
7
霍 党政论坛
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 )黄蓝战略 ” 1“ 背景 。十七大提出要打造 “ 山东半岛蓝色经 济区” 从规划来看 , , 蓝色经济区要形成“ 一核 、 两极 、 三带 、 三组 团” 的总体开发框架 。在此框架中 , 两极之一就是黄河三 角洲高 效生态海洋产业聚集集聚 区 ;三带 之一即为东营城东海域 ; 三 组团之一即为东营 一滨 , 团。《 J 、 I 、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发展规划》是 山东省和国家纳入战略开 发的重要规划项 目, 作 为黄河三角洲的 中 、 , 城市 东营市是 中央和 山东省的战略规划 中的重点 , 此时是促进低碳经 济发展独一无二的 良机 。 () 2 优越的资源 条件 。黄河三角洲地区埋藏着丰富的石油 、 天然气 、 卤水和地热资源。 一是石油与天然气 资源 。 胜利油田目 前已探明和 开采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 黄河三角洲地区。截至 20 0 2年底 , 胜利油 田累计探 明石油地质储量 4 .亿 吨、 29 天然气
■—■
【 摘要 】低碳 经济的发展是 全球 化的 问题 , 本文从“ 黄蓝战
略” 中心 城 市— — 东 营 市 的 实 际 情 况 出发 , 过 分 析 其 发 展 低 通 碳 经济 面临 的 问题 和拥 有 的优 势 , 出发展 低碳 经济 的路 径 选择 。 指
镁等多种元素 ; 既有低温类型 的温水(0 5 ̄ , 2 ~ 0 又有高低温类 C)
要表现在港 口建设规模较小 、 功能较 弱、 配套能 力不强 ; 缺少疏
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 ; 内联外接的 高速 公 路网络 尚未形成等 。 () 2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东营市 的建设长期依赖于胜利油 田 的开发 , 以油气开 采与石 油加工 、 油田化工 为主导产业 。根据 ( 08年 中国城市统计 年鉴 》 (0 2 可知 , 东营市第一产业 占 3 %, . 第 4
支持我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金融对策研究
支持我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金融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已取得了显著性突破,但还存在制度体制不完善、金融机构参与度不够、低碳项目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探讨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碳金融支持的政策体系,提高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度,开拓多类型的低碳融资渠道和方式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 碳金融 金融对策● 宋秋芬 刘鹏飞一、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不仅带来了美好生活,也带来了能源消耗量的快速上升。
截至2018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已超过100亿吨。
碳排放量过多也带来了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气候问题,这将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目前,低碳经济己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正在不断改变金融业的格局,金融业在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方面也正在积极完善业务规则,探索建立新时代碳金融长效机制。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我国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一)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实践和新发展理念,步步为营推进经济转型。
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中介,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金融包括金融主体、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
金融主体充当信用媒介,为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融资,促进产业经济的改革。
金融市场为结构性改革提供融资和交易的场所,同时为碳交易提供场所。
通过不断创新,开发出绿色金融融资产品,提高融资效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入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 举全力突破县域经济
·工作研究·深入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举全力突破县域经济垦利县县长 韩利学 垦利地处黄河入海口、胜利油田腹地,是东营中心城的“北城区”,总面积2331平方公里,黄河穿境118公里注入渤海,拥有海岸线142.78公里,在黄蓝两大经济区规划中,处于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主战场的最前沿和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节点,是典型的两大战略叠加、黄蓝经济交汇,位置重要,责任重大。
面对新机遇、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在新一轮竞争与合作的大潮中实现提速发力、率先突破,跨越发展。
一、坚持高点定位,全力搭建发展平台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区域科学规划,产业合理布局,我们确定了全力奋战“十二五”,建设黄蓝经济示范区的目标,坚持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的思路,在县域内重点规划建设了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口现代渔业区、黄河口新型工业区、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黄河水城北城区“五区”为主体的发展引擎。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
重点开发建设黄河口生态旅游核心区和沿海线、沿黄线“两线”。
以“天下黄河、万象垦利”为形象主题,全力突破黄河人家国际旅游度假区;按照“生存环境新坐标、生活理念新创造、文化展示新样板”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蓝湖度假区建设;突出“战略节点、水城亮点、生活源点”特色,高标准建设民丰湖主题公园;结合蓝镇建设,深度开发温泉度假、渔业观光、亲海休闲,着力打造“黄河口百里黄金岸线”。
黄河口现代渔业示范区。
目前,在东部沿海已完成10万亩海水区和10万亩淡水区开发。
下一步,将按照“三产联动、立体开发、区镇一体”的总体发展思路,尽快开工建设烟台问天阁、山东海跃、青岛农大海参育苗场、以色列三文鱼工厂化养殖等几个大的水产品养殖加工项目,全面形成三产联动、立体开发格局。
强力推进中国黄河口蓝色海洋大世界项目,加快旅游地产项目建设,迅速集聚人气,拉开蓝镇建设整体框架。
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建成“湖海相通、水绿共生、产业特色鲜明”的滨海蓝镇。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 年第 6 期
公共经济研究
低碳经济:国外发展的动向及中国的选择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 城市经济研究所, 天津
【摘
300191 )
要 】以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 是中国做负责的大国、 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国外发展动向; 中国选择
低碳经济
导读: 从低碳经济的特点看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
模式研究,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 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
录
一、低碳经济的体系构建 低碳经济_国外发展的动向及中国的选择 1 低碳经济_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_ 9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5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 21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_ 25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 29 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_绿色经济_循环经济之辨析_34 浅谈低碳经济下我国会计体系的构建_ 43 二、战略地位与实践探析 清洁生产在低碳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与实践探析_ 46 生态文明背景下低碳经济运行机制研究 50 试论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跨国经营企业的发展新思路 54 碳锁定_解锁_与低碳经济之路_ 56 我国低碳经济法规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机制 6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 69 三、思路与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_ 7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_模式与政策选择 80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 82 新世纪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动向_ 89 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_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 101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_ 108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 113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_ 120 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过程评价 123 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_ 129
发展低碳经济的区别性价格对策研究
修正 案 、成员围配套 措施任务分配 的决定 、碳捕获 和 能源消费总需求将达 到2 . ' l 标准煤 ;2 3 年将达 9 7L  ̄ 4 f3 0( )
储 存的法律框架 、可 再 响皂 源指令 、汽车二氰化碳 排  ̄4 . { 吨标 煤。在基 情形下 , ̄2 5年 ,一次性 j 4 I2 9L ;00 I ] 放 法规 和燃料 质量 指令等 6 内容 ,最 终形 成 J 盟 能源需 求为6 ' 吨标 } ;在政 策情形 下 ,一次性能 项 , 欧 4L f 俸煤
的低碳经济政策框 架。
源消费为4' 3标 准煤 ; 7  ̄ %1 根据基准情形的计算结果 , 到
在 美罔 ,2 0 午7 1 r ,参 议院提 出了 《 碳 25 年 ,CO, 放量约达到3 亿吨 。如果那样 , 07 门 1] 低 00 排 1 我l 将 k J
概 念产 生 。低碳 经济是 对 于毫无 束 缚的碳 密 集生 产 源 白皮书中 ,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者 ,进
作者简介 萧晓,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 研 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政府管理, 价格理论。
1 场 0辛
l o年 6 { 1 第期 ; o为全 球低碳 经 向低碳 消耗的生态 文明转型。 1
产方式 、生活方式 、 价值 观念和人类命运 的全球性革 碳消费方式 ,实现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迈过 了以使 用高碳 能源为主要动 力的发 命, 又是 全球经济从高碳 能源向低碳 能源转变的一个
现在都在大力推行以高效能 、 低排放 为核心的 必然选择 。 其涉及的行业和领域非常广 , 包括化工 、电 展阶段 , 低碳革命”, 力研发低碳技术 , 尽 并对能源 、产业 、 力、冶金 、 建筑 、 交通 、 石化等多个行业 , 以及在可冉 “ 生能 源及新能源 、 煤炭清 洁高效利用 、油气资源和煤 技术等政 策进行 调整 ,以抢 占先 机和产业制 高点。其 实 ,自工业革命以来 , 随着科技进步 , 人类改造 自然的 炭的勘探开发 、 二氧化碳捕获 与埋存等领域。 能 力愈来 愈大 ,出现了一些 向自然过度索求 的功 利行 低碳经济的概述 逐渐破坏着地球原本 良好的生态 , 由此带来的生态 二氧化碳 其实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低碳排放可 为, 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各种问题 , 也正 日益威胁 以说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经济 发展就是尽量 失调 、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的答案4
单选1.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c)驱动型”发展阶段。
(单选)A生产B消费C要素D技术2. 下列关于低碳模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
(单选)A低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B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C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D在低碳模式内部,不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3.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c)。
(单选)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C仅发展经济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4. (d)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单选)A产业内部结构升级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C技术进步与创新D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5.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c)。
(单选) A发展水平低B长期以煤炭为主C立法保障D技术水平低6 我国能耗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b)倍。
(单选) A0.5 B2.2 C8 D107. 循环经济发展是以(b)为先导的。
(单选) A先进的发展观念B先进的科学技术C 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D完善的市场机制8. 介于基础科技与应用科技之间的应用性基础技术,被誉为“高技术的基础”的技术是指(b)。
(单选)A绿色化学技术B新材料技术C生态农业技术D绿色消费技术8. 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的方式没有(D)。
(单选)A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B大力发展风电C发展核电D发展火力发电9. (A)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
(单选) A1993 B1994 C1995 D199610.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C )种受控温室气体。
(单选) A4 B5 C6 D711. 非洲大陆有世界上最大的旱地,大约是(A)公顷。
(单选) A20亿B30亿C40亿D50亿12. (b)在多种能源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探究
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探究摘要:近年来,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生态省”建设初具规模,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大力开发,各地市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三大产业在低碳技术的支持下不断优化升级。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后,却依然存在诸如:政策更新较为迟缓、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亟需提高、能源结构相对单一、碳市场没有得到足够力度的开发等问题,所以山东省要尽快出台低碳发展战略及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研发清洁能源、可循环、可再生资源来突破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碳市场1 绪论在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福利同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显现,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了大力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被提上日程,并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的潮流。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省虽然在2012的gdp总量突破5万亿大关,然而经济发展的背后是以巨额的碳排量为代价的。
为了保障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山东省政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术改造与创新,使用环保、低碳、高效的科技手段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2 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由传统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转换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山东省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主要存在政策更新落后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及消费结构单一等问题。
2.1 政策跟不上时代要求以往的政策、法律法规适应于传统经济发展,这些政策措施还远远达不到低碳经济的发展的要求,低碳经济要求更为高效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
另外,缺少对全民低碳消费理念的引导,没有形成低碳消费的社会氛围,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2.2 产业结构不合理山东省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重工、化工行业,gdp的增长依赖于高能耗产业的支撑。
2012年,广东、江苏和山东的gdp(见表2-1),山东省的第二产业gdp总量在全国排第三位,第三产业也位居广东和江苏之后,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比2011年增长4.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8%,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最快。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国外低碳理论的研究动向低碳理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依据基本的地球物质循环尤其是碳循环和碳平衡的原理,计算各种公共工程和商业活动的碳排放及碳预算收支,同时,通过衍生产品市场机制和“京都机制”使得碳排放权得以自由交易.简言之,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人类从根源上重新审视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有利于从机制和制度层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使低碳经济理论和模式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从目前的发展看,世界各国及科学界在碳排放的方式、过程及循环状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人类经济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2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3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4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此外,在研究方法上除了简单的相关分析、区域对比分析之外,一些基于大量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碳循环能源模型、动态综合评估模型、能源消费—碳减排经济关联模型等.然而,对于产生碳排放基础的内部各要素间能量转换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进展.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受到不同国家的地理、能源结构和环境资源的影响.对我国而言,煤炭是主要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时与西方国家主要采用石油的做法和形式不同,技术和实现的途径也有差异.降低煤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即使是在资本和科技积累基础非常雄厚的工业化发达国家,也不能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依赖.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热量消耗的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30%,因此,加速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矿种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矿种为主的结构转变是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减少国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正常趋势.虽然国际油价的波动会给我国通过扩大进口方式改善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带来很大风险,但与其他减排方式相比,这种政策成功的风险成本依然是最小的.作为最大的能源矿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一个基本任务.提高能源效率,重点改善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效率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仅对保障能源供给、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而且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世界主要国家都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都将各种新能源的采用、低碳燃料的研发、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以及先进的发电技术等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我国也应注重纤维素乙醇和氢燃料等车用燃料生产技术,清洁煤、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先进节能技术,碳捕获和贮存,可再生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开发.近年来,我国能源强度有所下降,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能源强度的下降仍然有很大的空间.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此外,应根据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需求,将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化燃料供应的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增大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目标投向应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城市的气化水平和高质量燃料供应.在城市及区域交通方面,应更多地鼓励建立高效和快捷的共用交通运输系统.充分发挥碳汇潜力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改进森林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扩大造林面积可增加森林的碳汇潜力,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改进森林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扩大造林面积等措施的成本可能会很高.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每年大量投入资金、劳动力造林,但森林覆盖率仅提高了4%,而且这些造林地段的自然条件还是比较好的.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亿—亿吨碳.考虑到我国1/3的沙漠和1/3的高原土地,未来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困难非常大.但为了减少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必须有效发挥森林碳汇潜力.参与国际减排活动,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碳减排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世界各国的切身利益.未来越来越依赖于对于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环境技术来进行竞争,同时也不应该低估低碳经济在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国际低碳方面的技术交流是发展中国家获取能源新技术的主要途径.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技术市场和碳交易市场,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为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出口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制定清晰的政策目标,依托和整合现有政策体系和手段低碳经济的长期目标,向社会大众表明了政府联合全社会一起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的决心.清晰的政策目标并传递成价格信号,可以促使企业和个人都积极融入到低碳经济的框架中来,长期的政策目标也可以给企业以信号和坚持低碳模式的信心.我国应制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案保持一致的新的能源政策,还应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此外,实施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应多样化和相互协调.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不少促进节能的法律法规,但多数以行政命令方式推行,经济激励措施的作用还有待加强.尤其是要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的协同作用向企业发出明确的信号,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企业决策者从更全面、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其一,通过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激励机制,政府和相关企业将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或者通过对研发资金的重新分配,来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其二,由于对碳排放的限制,排放温室气体较多的企业不得不增加对低碳技术的需求,一个新兴的低碳技术市场将会形成,这将极大地促进低碳技术产业的发展.其三,由于学习效应,低碳技术的性能在应用中将得到提高而成本却会下降,这反过来增强了技术自身的吸引力,使其市场前景变得更为广阔.分阶段有重点有目标地推进推进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应该逐步纳入国家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中,循序渐进,使基础设施的正常更新能够承受,避免对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节约能源、防治污染和减排温室气体之间的政策和措施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例如,如何在有关污染控制治理中考虑到低碳因素,不仅是解决污染排放问题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其次,对现有节能技术需要加强向公众、商业和交通领域推广,这些领域的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期,正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最低成本期.此外,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相当有限,而且这类能源是间歇性的,因此寻找合适的储存方法并实现最终大规模的应用也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信息和稳定的减排环境政府通过设定明确的碳排放上限,可以科学界定哪些行业、哪些领域当中还有减排的潜力.低碳经济是基于自然规律的经济模式,因此通过对企业的减排进行实时的监测,摸清其减排程度,并对其应尽的减排义务进行客观评估,可使企业获得明确的信息.另外在减排过程中设立一些税收等政策激励的措施,促使企业寻求更好的节省能源的技术和方法.此外,稳定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从长远来说非常重要,企业需要长期的稳定感,从而根据政府制定的目标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和重点领域.低碳经济的政策要有时间范围,如英国政府就承诺在2015年之前低碳政策维持不变,这样就能给企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明确的信号可以给企业以稳定感,同时也可以给消费者个人提供更多消费的信心.应最大限度地使用以市场为主的自愿性机制,在完全必要和设计完善的前提下提倡以监管等原则来保障成效.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伴随京都议定书的执行,相应的减排技术产业及其市场将逐步形成.清洁能源技术和高效能源技术将逐渐成为这一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技术,谁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取得突破,谁就能够抢先占领这一市场,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此外,更应注重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的整体战略部署,这不仅会带来非常大的利润,也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领域.低碳经济及其实现方式的若干思考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与重视,“低碳”这一新名词承载着人们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追求,逐渐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发展潮流.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 LCE”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2月24日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但是该书并没有为“低碳经济”提出明确的内涵;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明确表示将走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项决议,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这一决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目标;2009年6月,美国政府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普遍民众也认识到大气中浓度过高的温室气体对正在上演的全球气候变暖有直接的作用,并且认识到这些浓度过高的温室气体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结果,而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又是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低碳经济”也就逐渐成为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了.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认识到发展模式必须向低碳经济转型,这不但源于气候方面逐渐变暖的压力,同时也是源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能源需求以及能源价格的不断上升的压力,此外,国际间形成的共识,如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协议也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当属低碳经济已经毫无疑义.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其实,迄今为止低碳经济没有严格的定义,其概念内涵不是很明确,并且在不断地更新发展.目前被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表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发布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最终将“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经济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低碳经济”的概念已经成为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各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因此,可以说,低碳经济实际上是涵盖到生产生活方式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方式,它以“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三高”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二、中国将迎来低碳经济时代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多国形成低碳发展道路共识的背景之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逐渐提世界各国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毫无疑问将迎来低碳经济的时代.其实,在气候问题上,中国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许多年来一直采取积极的行动加以应对.如1990年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1998年签署并在2002年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7年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年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09年8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 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从立法的高度指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2010年3月中国政府致函联合国批准哥本哈根协议.上述一系列的行动表明,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全球低碳经济的大幕即将拉开,并开始以实际行动布局低碳经济,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的低碳经济,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做到两点,一是逐步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这也是现有产业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首先在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高能耗行业进行试点,通过实施低碳化技术,使这些行业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突破领域.二是发展低碳产业,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逐步达到低碳的标准,这方面一个有代表性的方向就是新能源产业,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对于低碳经济的形成、低碳社会的建设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三、中国国情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思考虽然中国将毫无悬念地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但是考虑到中国本身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有必须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只能是贯彻在消除贫困、推进城市化、实现工业化、节能减排等诸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中一个,而不可能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而简单地使其他目标无条件地服从于低碳目标,而迷失发展的正确方向.其二,在争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实施固碳技术,如碳转化、碳锁定、碳捕捉等,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其三,把着力点放在新能源的发展上,因地制宜科学地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各类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那么,中国的低碳道路究竟该如何走呢笔者认为,在策略上应该循序渐进,从稳碳到减碳再到低碳,其中,首要的任务是稳碳,完成高能耗向低能耗的转变,逐步将碳排放控制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对友好的阶段,然后进一步实行减碳策略,这其中包括碳交易、碳汇等多种可以采用的制度和技术,最终达到低碳的目标.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处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建议如下: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目前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等为数不多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外,我国还没有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因此,制定和完善合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章制度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保障.二是要积极引进和研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一方面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先进技术的转让,另一方面着力研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同时扶持和鼓励开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先进技术,并推广使用.这些重要的技术主要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碳替代技术和碳转化技术,通过立体的减排体系的建立,综合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三是以政策倾斜和利益为导向鼓励发展低碳产业.可以通过一篮子的经济金融政策和制度安排激励相关主体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如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环境税,按不同能源种类的碳排放浓度进行征税,以达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可再生资源进行直接的经济补贴和税收优惠,进行有计划的扶持和培育,使之逐渐成长能源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广碳排放标志认证,从而促进企业努力生产低排放型产品,并引导市场消费;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利用区域间碳源和碳汇拥有量的差异,通过合理的交易制度安排,形成市场化的交易价格,使低碳产业能够获得市场流动性支撑.四是对某些产业或行业进行有重点的扶持.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的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这意味着中国正在快速进入汽车社会,而汽车消耗的能源十分巨大,在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容易见到成效的一个行业;又如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打造“低碳城市”,以建筑节能、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布局、交通方案的优化综合推动低碳发展之路.五是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普及低碳知识.只有全民参与才能真正使经济实现向低碳模式转变,通过公众的行为方式和消费选择的改变引导企业的供给和政府的决策,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行为和的共同认识,从根本上促进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环保生活课题研究方案(精选8篇)
低碳经济环保生活课题研究方案(精选8篇)低碳经济环保生活课题研究方案1活动时间:____x活动对象:三(4)班同学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将低碳、环保等理念,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
2、使学生知道如何从生活点滴做起,走进低碳新生活,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活动准备:1、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明白何为“低碳生活”。
2、制作幻灯片。
3、“横幅”一、预备部分预备部分为:集合列队,整理队伍。
(一)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小队长:刘子霄、沈国铉、义昊宇、金民华,中队长:葛雨豪)小队长向小队队员发出“立正”的口令,然后跑步到中队长面前,敬队礼。
报告:“报告中队长,__小队原有少先队员X名,在这次__主题中队会中实到X 名,报告完毕。
”敬队礼。
中队长还队礼,回答:“接受你的报告!”小队长返回原位,发出“稍息”口令,小队队员稍息。
在小队长返回的同时,下个小队继续报告。
最后一个小队报告完毕,中队长就可以向中队辅导员报告。
(二)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中队队长向全体队员发出“立正”口令,跑步到大队辅导员面前,敬队礼。
报告:“报告辅导员老师,三(4)中队原有少先队员54名,实到54名,低碳、环保,绿色校园主题中队会准备就绪,请辅导员老师参加我们的队会。
”敬队礼。
中队辅导员回敬队礼,回答:“接受你的报告,预祝你们的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
二、正式仪式正式仪式部分,程序如下:1、出旗。
(播放出旗曲。
一人出旗、两人护旗,由后门绕一圈回到讲台旁,全体队员要静立、敬队礼,目送中队旗入会场。
)2、唱队歌。
(播放伴奏曲,全体队员唱队歌共唱两段。
)3、中队长讲话。
中队长:全体请坐。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少先队员们,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绿色校园从学生做起。
我宣布,三4中队“节能、环保,绿色校园”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
掌声请出主持人许嘉琦、胡思源。
(三)、活动内容:(主持人出场)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1:胡思源,都说我们班的三字经背的好,2:那当然,我们班不但三字经背得好,环保三字经也背得很溜哦。
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虑到政 府干 预 的成本 可 能会低 于 社会 交
易成 本 , 因此 , 府 选 择 某 个 最 优 的 初 始 政
的一种特殊 形式 , 公共物品 不能仅仅依 靠
命 令 为 主 的 政 策 工 具 向 主 要 依 靠 市 场 为
市场 力量达 到资源的最优 配置 , 非竞争性 主 的政策 工具 转 变。三 是 发挥媒 体和 公 产 权 安 排 , 就 可 能 使 福 利 在 原 有 的 基 础 使配置 资源的价格机 制失去作用 。例如 , 众 的作用 , 健全 市场 经济道 德体 系 , 建立 上 得 以 改 善 ; 并 且 这 种 改 善 可 能 优 于 其 由于 公 共 资 源和 环 境 的 非 排 他 性 , 何 人 低 碳经 济 信 息披 露 制 度和 举 报 制 度 , 任 强 他 初始 权利 安排 下通 过 交易 所实 现 的福 如果 我们能 明确 都可 能会过 度地 使用 公共 的 资源和 清 洁 化 企 业 家 责 任 和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 有 序 引 利 改善。在低碳 经济 中, 导低 碳消 费 , 力推 进低 碳经 济 教育 , 大 逐 碳 排 放 的 产 权 , 是 可 以 通 过 碳 交 易 实 现 也会使消费 者产 生“ 搭便 车 ” 动机 , 即理性 步 在 全 社 会 普 及 和 推 广 低 碳 发 展 理 念 。 社 会福 利 的优化 。碳 交 易就 是对 温室 气 的个 人降低 或 隐瞒 自己对 集体 消费 品 的 加 强 宣 传 教 育 。 在 所 有 层 面 、 合 的 教 育 体 排 放 权 的 交 易 ,可 以 在 约 定 或 规 定 一 场
最优 的协 议。科斯提 出著名 的科斯定理 , 如果 不存在 交 易成 本 ,在法 律权 力得 到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
如何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梳理,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本文将从政策制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市场机制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本文还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期为中国低碳经济的实际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本文旨在为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系统性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中国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绿色信贷政策、可再生能源补贴等,以推动低碳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在能源结构方面,中国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如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保持快速增长。
同时,中国还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然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的占比相对较低,这使得中国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减少碳排放。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仍在加速推进,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将持续增加。
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一些欠发达地区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和资源 , 因此在发展低 资 , 即使部 分银行实施融 资, 其信贷 放款 发新能源技术, 创造 出具有竞争优势 的新
不能满足低碳 技术 发展 型产 品 ,大力提 高可再生 能源 的研发技 碳经济的漫长道路上, 还面临着许 多困难 数量也非常有限,
和挑战。
的资金需求。当然 , 科研人 才匮乏也成 为 术 。在节能减排的核心 技术 上, 应积极进
升温 , 以庄 贵 阳 为首 的学 者 认 为低 碳 经 济 料 记 载 ,9 6 2 1 1 8 ~ 0 0年 由 于 工 业 迅 速 发 L , - 都协议书》 q 的国家之一 。 国作 为具备 我 是 通 过 技 术 和 制 度 创 新 , 根 本 上 减 少 人 展 , 放 了大 量 的二 氧 化 碳 , 从 排 二氧 化 碳 排
流 、 震 等 灾 难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频 发 , 球 美 国提 出将 于 2 2 地 全 . %,而可再生 能源 消费 比重仅 0 0年开始 对 中 国的造 然气 占 34 气 候 的异 常 迫 使 人 们 愈 来 愈 关 注 环 境 保 纸 、 、 铁 、 泥 、 璃 制 品 等 碳 排 放 密 为 99 . %,在我 国的能源 消费结构中 占较 铝 钢 水 玻 护 问 题 , 碳 经 济 就 是 在这 种 背 景 下应 运 集型产品征收“ 低 碳关税 ” 的计划。 目的是 低 比例 。 国正 处 于对 能源 需求 急剧 上 升 其 我
提要
随着全球气候的急剧 变化,
资源的短缺 , 发展 低能耗 、 低排放 、 污染 低
的低碳 经济已经在世界范 围内达成共识.
本文从我 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出发, 通过 分析 我 国现 阶段低碳 经济发展现状 及面临的 困难 与挑 战,结合我 国国情 , 提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对策研究
6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 、 政府应给予
发展一批跨区域、 辐射能力强的各具特色的产 配送、 销售等一系列环节, 连接国内外两个农 资金支持, 一方面对农村流通 体系的基础设施
区农产 品专业批发市场 ; 积极推进 重点农产 品 产品市场 的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条 。 通过农产 品 建设投入实行财政贴息 ; 另一方 面设立专项资 批发市 场的标准化改造 ; 培育一批全 省性和 区 信息 网络对 市场行情 、 品销量 、 格变动规 金对 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行扶 持;同时, 产 价 域性标准化 批发市场 ,使其成 为流通 的主渠 律 的收集、 整理 、 工、 加 传递 、 发布 、 等 , 咨询 做 应简化连锁企业证照办理手续,放宽市场准
取 减 缓 和 适 应 气 候 变化 的相 关 措 施 。
业 结构 和制度创新 以及人 类生存 发展观 级和 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使 得对 能源 的需
府应该做好相应 的宣传和 引导工 作, 从上到下 等基础设施建 设和改造。 向农产 品销售环节延 要复合型人才,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管理者、 经 加强对农产 品流通 的重视 , 更多的农民重视 伸链条 , 让 利用广交会 、 中博会 、 商大会 、 国 营者要努力提高 自 徽 跨 身文化和业 务素质, 向农业
提要
本文从低碳 经济的内涵入
手 ,在分析我 国低碳经济现状的基础上 , 从政府、 业和 个人三个 方面提 出我国发 企 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关 键 词 : 碳 经 济 ; 展 ; 策 低 发 对
我国 展 碳 济 策 发 低 经 对 研究
口文 /郑少华
在 20 09年 8月 出版 的 《 国至 2 5 念 的根本性转变。也可 以说 , 中 00 低碳经济 是 次重大进步 。
县域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县域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发布时间:2022-11-28T07:40:31.193Z 来源:《教育学》2022年8月总第295期作者:宫本波[导读]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气候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型社会的大势所趋。
目前,全国县域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全国上下已经形成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共识,而有些部门和单位工作积极性不高。
宫本波牟平区委党校山东烟台264100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气候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型社会的大势所趋。
目前,全国县域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全国上下已经形成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共识,而有些部门和单位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是政策扶持不够。
三是规划指导不够。
四是科技支撑不够。
为了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建设,应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进一步加强污染源头管控鉴于污水处理属于末端处理,必须从源头抓起,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环保法规定,“关、停、并、转”一批污染重、能耗高、效益差的企业,实施污染申报和总量控制制度,建立重点排污企业网络监控制度;禁止高能耗、高耗水企业生产,强制进行技术革新;调整市场供水价格,提倡节约用水,减少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防止城市垃圾对水环境的污染;完善城市排污管线,加强雨污分流;积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畜禽排泄物资源化,提倡使用农家肥。
二、进一步推进企业节能减排一方面要着力开展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工作,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建设。
像恒邦股份、牟平金矿、亨通水泥等耗能企业,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型经 济结 构 的任务 十分艰 巨。
1 2 目前 的 能源结 构要 求 山东省 向低 碳经 济发 展 .
传统 化石 能源不 仅 资源 日益萎缩 、 存量 不足 , 而
且能耗过高、 污染严重 、 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山东省
收稿 日期 :0 1 1—1 2 1 —1 5
煤 炭 消费 比例居 高 不 下 , 炭在 一 次 能 源 消费 结 构 煤
又 与人 类 的经 济活 动 程 度 吻合 , 人类 必须 寻 找 一 条
解 决 经济 可持续 发展 的道路 。低碳 经济 的提 出为人
类 解决 这一 问题 提供 了一 种较 好 的经济 模 式 。20 09 年 1 在丹 麦首 都 哥 本 哈 根举 行 的联 合 国全 球 气 2月
候 变化 大会 更是 把低 碳 经济 的理念 推 向 了全 球 。低
近年全 球气 候 发 生 了 重 大变 化 , 这一 切 的加 剧
个 国家 级发 展 战 略规 划 。 以技术 创 新 、 度 创 新 和 制 新 发展 观为 核心 的低 碳 经 济 , 实 施 蓝黄 战 略 的 重 是 要 出发 点 和着 力 点 。因此 , 究 “ 、 ” 济 区低 研 蓝 黄 经 碳 经济 的发 展 , 仅对 于 山东具 有现实 意义 , 不 而且对
济社 会进 一 步发 展 。无 论 从 目前 的经 济增 长 方 式 、 能 源消 费结构 还是 目前 的环境 污 染 状 况来 看 , 迫 都 切要 求 “ 、 ” 济 区经 济 发展 模 式 向低 碳模 式 转 蓝 黄 经 型, 迫切 要求 走低碳 发展 之路 。
1 1 目前 的 经济 增长 方式 要 求 山 东省 向低 碳 经 济 . 模 式转 型
第 l 2卷
21 0 2年
第 1 期
2月
中 国
发
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o _ 2 No. 11 1 Fe b. 2 2 01 7
Chi v lpme t na De eo n
“ 、 " 济 区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对 策 研 究 蓝 黄 经
王 敏 王传 远 ,
(. 1 山东工商学院 , 山东烟 台 2 40 ;.中国科学 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60 5 2 山东烟台 24 0 ) 60 3
1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必 要 性 和 紧 迫 性
山东省 经济发 展 的高 碳 特征 明显 , 阻 碍 了经 这
国家 , 减少 碳排 放量 上 中 国已经 承诺 到 22 在 00年 单 位 国 内生产 总值 二氧 化 碳排 放 比 20 0 5年 下 降 4 % 0
至 4 % 。山东 省 是 中 国人 口、 济 大 省 , 减 少 碳 5 经 在
平。
从 目前看 , 山东 经济 增长 过于依 赖第 二产业 , 低 能耗 的第 三产 业 比重 偏 低 。2 1 末 , 00年 山东 省三 次 产业 比例 为 9 1 5 . : 6 6 . : 4 3 3 . 。而 发 达 国家 第 三 产 业 的 比重 平 均 超 过 7 % 。另外 , 源 型 、 加 工 型 0 资 初
排 放量 方 面应 该 发 挥 应 有 的 作 用 。2 1 00年 山东 省 实 现生 产总 值 ( D ) 94 6 2亿 元 , 续 稳 居前 三 G P 3 1 . 继 甲; 全省 常住 人 口为 959 3 7 .1万人 , 全 国第 二 位 。 居 但是 , 山东省 同时也是 能耗 大省 , 炭在 一次 能源 的 煤 消 费 比重 、 元 G P能 耗等 指标 均高 于 全 国平 均水 万 D
工业 比重 较高 , 对资 源 的依赖 性较大 , 改变 资源 消耗
“ 二 五 ” 局 之 年 , 个 国 家 海 洋 经 济 战 十 开 首 略— — 山东 半 岛蓝 色经 济 区发 展 规 划 落户 山东 , 这 是 中 国第 一个 以海洋 经 济 为 主 题 、 顾 海 陆 统筹 的 兼 区域 发展 战 略 。加 上 同为 国家 层面发 展 规划 的黄 河 三 角洲 高效 生态 经济 区发 展 规 划 , 山东 省 已拥 有 两
摘
要 : 文从 目前 的经济增 长方式 、 该 能源 消费结构 和环境污染 状况分析 了“ 、 经 济区 ( 蓝 黄” 山东半 岛蓝色 经
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 区) 低碳 发展之路 的必要性 。在对 国内外低碳 经济理 论和实 践综述 的基础上 , 走 提出了“ 、 经济 区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的政策措施 , 蓝 黄” 即加强政策引导和建立低碳经济发展 的长效机 制 、 增加 碳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和调 整经 济结 构 、 优化 能源结构 、 增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关键词 : 低碳经济 ; 必要性 ; 策建议 ; 蓝 、 经 济区 对 “ 黄” 中图分类号 : 17 F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1— 4 4 2 1 )8— 07—0 17 2 0 (0 2 4 0 0 4
中一 直 占 7 % 以上 。 0 13 目前 的环境 污 染 状 况 要 求 山东 省 向低 碳 经 济 . 模 式转 型
作者简介 : 王敏 , 师 , 讲 主要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 王传 远 , 副研究 员 , 硕士生 导师 , 博士 , 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
于 理解 中国的低碳 经 济 发 展 也具 有 重 要 意义 , 为 可 未 来 的省级 区域低 碳 经济发 展研究 提供 建议 。
碳 经济 是一 种经 济 发展 模 式 , 的 主 旨是 在 经 济 增 它 长 的 同时 , 缓 人类 活 动 对 自然界 的负 面影 响 即 减 减
少 碳排 放量 。 目前 , 国是 世 界上 碳 排 放 量 最 大 的 中
的研 究 。E — i: agh6 1 @ 13 cm ma w ncy 1 1 6 .o l
山东工商学院青年 科研基 金项 目( 0 1 N 0 ) 中国科学 院 2 1Q O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