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股骨骨折临床路径(二)

股骨骨折临床路径(二)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一、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部分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显示股骨颈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年龄65岁以上,骨折为Garden Ⅲ或Ⅳ型,行关节置换手术;年轻患者或骨折无移位或移位较轻微,临床采取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差,或相对高龄患者建议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四)标准住院日10~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00股骨颈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股骨颈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1~5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5)双髋关节正位、患侧股骨中上段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CT扫描;(6)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最全版)

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最全版)

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最全版)一、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肱骨髁骨折(ICD-10:S42.401)行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2/79.11/79.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肱骨髁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42.401肱骨髁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肱骨髁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最新: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

最新: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

最新: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一、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肱骨髁骨折(ICD-10:S42.401-S42.404)。

行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2/79.11/79.31)。

(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肱骨髁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年龄在14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42.401-S42.404肱骨髁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肱骨髁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临床路径】肱骨髁上骨折诊疗常规

【临床路径】肱骨髁上骨折诊疗常规

025肱骨髁上骨折诊疗常规【概述】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2-3cm处的骨折。

多发生于3-12岁的儿童,尤多见于5-8岁,成年和老年亦可发生,但较少见。

男多于女,左侧多于右侧。

临床常用AO分型,分为A、B、C 三折型:A关节外骨折,B部分关节内骨折,C完全关节内骨折。

治疗上应根据骨类型、移位程度等诸多因素决定最佳治疗方案。

对保守治疗无法达到或维持功能复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诊断标准】1、有外伤病史,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触及骨檫音和异常活动。

2、X线片示存在骨折征象和移位。

【纳入标准】简单骨折(AO分型中A型骨折)。

【排除标准】1、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陈旧性骨折。

2、伴有内科疾病或严重骨质疏松。

3、局部皮肤及软组织挫伤严重。

4、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其它外伤。

5、术区有明显感染灶者。

6、肿胀严重,张力性水疱出现,或伴有骨筋膜室综合症。

【治疗常规】1、手术(1)手术指征:手法复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简单骨折(AO分型中A型骨折)。

(2)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3)术后换药拆线:术后第一天拍(DR)X线片,术后第1、3、5、10天各换一次药,术后第10-14天拆线,更换石膏。

2、药物(1)术前:术前0.5-2小时至术后3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应用活血化淤及促进骨折愈合药物。

3、检查(1)术前:血、尿、粪常规,肝功、肾功、凝血四项、电解质、血糖、血脂、全导心电图、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胸部正位及骨折部位正、侧位(DR)X线片。

(2)术中:C臂X光机透视。

(3)术后:血常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骨折部位正、侧位(DR)X 线片。

【出院标准】1、切口Ⅰ/甲愈合。

2、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物牢靠。

3、体温正常、血象正常。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日:17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9%,病死率<1%。

3、切口感染率<0.5%。

股骨骨折临床路径

股骨骨折临床路径

股骨骨折临床路径一、股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骨折(ICD-10:S72.00)行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显示股骨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年龄65岁以上且骨折按Garden分型为Ⅲ型、Ⅳ型的患者。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差,或相对高龄患者建议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四)标准住院日10-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00股骨颈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股骨颈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1-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入路

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入路

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入路
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的入路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外侧切口入路:骨折部位位于股骨外侧髁的前方。

手术切口一般从膝关节外侧远端延伸至胫骨外髁处,然后转向股骨外侧髁处。

通过该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和内固定。

2. 前外侧切口入路:骨折部位位于股骨外侧髁和股骨干之间的前外侧区域。

手术切口起始于膝关节外侧,经过股骨髁前侧肌群,然后向前偏外侧方向延伸至股骨外侧髁处。

通过该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和内固定。

3. 前外切口入路:骨折部位位于股骨外侧髁和股骨干之间的外侧。

手术切口起点在膝关节外侧,向下经过股骨外侧上肌中,再向下经过胫骨外上髁上部,最后延伸到股骨外侧髁处。

通过该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和内固定。

以上是常见的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入路,具体选择入路要根据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决定。

术前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

骨伤科-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骨伤科-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的住院患者。

一、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ICD-10编码:S42.4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肱骨髁上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3周~4周。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3.疾病分型(1)伸直型(2)屈曲型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肱骨髁上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早期:血瘀气滞证。

中期:营血不调证。

后期: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肱骨髁上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肱骨髁上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症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X线片检查;(2)血常规、血型;(3)尿常规;(4)凝血功能;(5)肝功能、肾功能、血糖;(6)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骨折部位CT、MRI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整复和固定2.中药外用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骨折初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肱骨髁骨折(ICD-10:S42.401)
行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2/79.11/79.3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6 天
□ 心电监护、吸氧(根据病情
据病情需要)
要时)
需要)
□ 换药
□ 换药,拔引流管
□ 补液
□ 镇痛等对症处理
□ 止痛等对症处理
□ 胃粘膜保护剂(酌情)
□ 止吐、止痛等对症处理
□ 急查血常规
□ 输血(根据病情需要)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 □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告医师
等相关记录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同前
□ 骨科常规护理
□ 骨科护理常规
临时医嘱:
□ 二级护理
□ 二级护理
□ 术前医嘱
□ 饮食
□ 饮食
□ 明日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
□ 患肢牵引、制动
□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
麻下行肱骨髁骨折内固定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
□ 凝血功能 □ 电解质、肝肾功能 □ 传染性疾病筛查
住院第 4-5 天
住院第 6 天
住院第 7 天
(手术日)
(术后第 1 日)
(术后第 2 日)
□ 手术
□ 上级医师查房
□ 上级医师查房

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入路

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入路

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入路股骨外侧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的入路选择以及相关的手术治疗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您能对这一主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1. 股骨外侧髁骨折介绍股骨外侧髁骨折是指股骨(大腿骨)外侧髁部骨折,通常发生在高能外伤或运动伤害的情况下。

这种骨折会导致股骨关节面的不稳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功能障碍。

2. 手术入路选择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的入路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术后康复情况。

现在常用的手术入路包括内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

2.1 内侧入路内侧入路是通过股骨内侧切开,将髁骨折复位并固定。

这种入路对于较为简单的骨折比较适用,但是手术视野较小,复位困难,对于复杂的骨折可能不太适用。

2.2 前外侧入路前外侧入路是通过股骨前外侧切开,将髁骨折复位并固定。

这种入路手术视野较好,便于复位和固定骨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外侧髁骨折。

3. 手术治疗方法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切开和暴露髁骨骨折部位手术开始时,医生会选择适当的入路进行切开,并暴露髁骨骨折部位,以便进行后续的复位和固定。

3.2 髁骨骨折复位复位是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手术器械和医生的技巧,将髁骨骨折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

3.3 髁骨骨折固定复位完成后,医生会使用各种固定材料(如钢板、螺钉等)将髁骨骨折固定,以稳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我认为前外侧入路相对更加全面、深入。

它能够提供较好的手术视野、方便复位和固定骨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骨折,对于复杂的骨折尤为重要。

然而,选择入路时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伤势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并在手术中注意细节。

在总结和回顾本文内容时,我希望您能全面了解股骨外侧髁骨折手术的入路选择和相关的治疗方法。

对于选择合适的入路和正确的手术技术,这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表

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表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伤口换药
□镇痛等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骨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制动
□抗生素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必要时)
□换药,拔引流管
□镇痛等对症处理
主要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等相关记录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心理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医师
签名
□饮食
□患肢抬高、制动
□停用抗生素(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停用)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必要时)
□伤口换药(必要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痛等对症处理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日后拆线换药(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预约拆线时间)
□一月后门诊复查
□如有不适,随时来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最新: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

最新: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

最新: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一、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股骨髁骨折(ICD-10:S72.401)。

行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5/79.35/79.15)。

(二)诊断依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股骨髁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年龄在14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401股骨髁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股骨髁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或)全身麻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2012年版)
一、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股骨髁骨折(ICD-10:S72.401)
行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5/79.15/ 79.3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股骨髁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骨折分离移位,非手术治疗无法达到解剖复位。

2.首选松质骨螺钉或髁钢板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3.出现继发性神经、血管损伤者,需急诊手术。

4.患肢肿胀持续性加重,有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或局部张力水泡形成者,需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
2.401股骨髁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股骨髁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6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骨科CT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3.消肿药物的应用:甘露醇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
②儿童:平均一日剂量为60mg/kg,严重感染可用到100 mg/kg,分3-4次给予;
③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
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⑤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3)推荐头孢曲松钠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①成人:1g/次,一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②儿童:儿童用量一般按成人量的1/2给予;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1次;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

3.手术内固定物:松质骨螺钉或髁钢板或带锁髓内钉。

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

5.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6.粉碎性骨折或有骨压缩缺损者,可能需植骨。

7.术后建议加用石膏或支具等辅助外固定治疗。

(九)术后住院恢复6-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X光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

3.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其他药物:
①消肿药物:静滴甘露醇;
②预防血栓形成药物: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多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或口服拜阿司匹林;
③其他药物:消肿、补液、促骨折愈合等。

4.保护下功能锻炼。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可伴有其他损伤,应当严格掌握入选标准。

部分患者因骨折本身的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大量出血需术前输血、血栓形成、血肿引起体温增高等。

2.老年患者易有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骨折后合并症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住院时间
延长。

3.内固定物选择: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4.开放性骨折不进入本路径。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
15000-30000元(根据使用内固定耗材的不同,费用存在差异)。

二、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股骨髁骨折(ICD-10:S72.401 )
行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5/79.15/79.3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