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语“施设”的词汇史比较
中日古代律令语言中的词汇比较
中日古代律令语言中的词汇比较江西农业大学肖遥(江西南昌330045)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一苇可航”,两国有文字记录的文化交流,也至少有两千多年历史。
最初主要是中国移民迁居日本,以后有了中日两国之间的使节往来,奈良,平安时代的遣隋史,遣唐使,以及中国的聘日使。
此外还有各种留学人员,如入唐的留学生,学问僧。
到了近代,两国间的交流途径就更加的多样化。
中日之间法律的相互学习和吸收,古代日本通过学习中国的法律制度,加快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向封建法制社会的过渡。
近代中国通过向日本和西方先进思想的学习,促使了民族的觉醒,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清王朝统治,使得民主自由的思想深入人心。
随着现代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法治社会的日益成熟,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确实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法治是保障社会和谐的制度手段和关键因素,本文将以法律词汇为切入点,比较古代中日法律语言的异同。
公元646年(日本大化2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革新。
大化革新的主要内容就是仿效中国唐朝的各项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同时也引进了中国法律语言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律令语言都是文言的,以书面文语词汇为主。
日本的古代律令主要是从中国引进,为了凸显律令的庄重性和严肃性,律令文本都通过汉字来表述,而极少使用假名符号。
因此,大部分都与母体相类似,但由于日本又有着自己特定的社会现实和国情特点,文本具体的地方略微有所修改,本文会截取这些不同点,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较的分析作出适当的阐释。
案例一中国律令:在官司,谓近關州縣,即准状尚书省,仍蹏送至京。
若勘无徒以上罪而妄诉者。
诉徒流,还得徒流。
妄诉死罪,还得死罪。
妄诉除免,皆准比徒之法。
日本律令:在官司,谓近關國郡,即准状太政官,仍蹏送至京。
若勘无徒以上罪而妄诉者。
妄徒流,还得徒流。
妄诉死罪,还得死罪。
妄诉除免,皆准比徒之法。
在这段材料中,中文的州县在日语中变成了国郡。
日语教学中的中日汉字词汇类比
20 1) 10 3
分 、 以 ” 。而作 为 副词 它 有 “ 当 、 好 地 ” 意 思 。 些 词 可 等 相 很 的 有 语 光 看 表 面 意 义 , 能 会 引 起 误 解 。例 如 : 句 出现 在 日本 工 可 这 地 上 的 话 :油 断 一 畴 、 我 一 生 ” 从 字 面 来 看 有 点 让 人 “ “ 怪 仅 丈 二 和 尚 摸 不 着 头 脑 ” 翻译 成 中 文 应 该 是 “ 虎 一 时 , 伤 一 。 马 受 生 ” “ 独 ” 不 是 人 名 , 是 “ 德 ” 个 国家 ; 连 人 ” 不是 通 。 西 , 而 西 这 “ ,
中 1两 国有 着 一 衣 带 水 的 关 系 国 的交 流 源 远 流 长 。 3 两 在 两 千 多年 的文 化 交 往 过 程 中 ,两 国 的 文字 更是 有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 日本 曾大 量 引 进 中 国文 化 , 引 进 汉 字 的 同时 , 利 用 汉 在 还 字创 造 了 自己的 假 名 文 字 。日语 中大 量 的 1 文 汉 字 . 中国 学 3 对 习者 来 说 既 熟 悉 又 陌 生 。 可 忽 视 的 是 , 然 中 日两 国都 用 汉 不 虽 字作 为语 言 的标 记 符 号 ,但 日语 和汉 语 是 两种 不 同 民 族 的 语 言, 在使 用 汉 字 的 方式 上却 不尽 相 同 。 在 学 习 日语 的过 程 中 . 对 日语 汉 字 词 汇 的 准 确 把 握 是 学 好 日语 的关 键 之 一 。 本 文 通 过对 中 1汉 字 词 汇 进 行 比较 分 析 .让 学 生 在学 习 日语 的 过 程 3 中 , 解 这些 日汉 汉 字 词 汇 的 异 同 , 而 更 好 地 把 握 1语 中 的 了 从 3 汉字词汇 。 公元七世纪以前 , 日本 民族 没 有 自己 的 文 字 。 约 在 七 世 大 纪 后 ,也 就 是 在 我 国的 南 北 朝 至 隋 唐 时 期 ,来 自 日本 的 遣 隋 使 、 唐使 将 先进 的 中 国 文 明 带 到 日本 。 中一 部 分 就 是 语 言 遣 其 文字 , 日本 从 此 才 正 式 开 始 利 用 汉 字 记 载 自己 的语 言 日语 中 的 当用 汉 字 有 的 是 直 接 采 用 了我 国的 汉 字 ,有 的是 在汉 字 的 基 础 上 加 以变 化 发 展 而 来 , 的 是 他 们 自 己创 造 的 一 些 汉 字 。 有 但 数 量 较 少 。 其 他 国 家 1语 学 习 者 相 比 , 和 3 中国 学 生 学 习 日语 确 实 有 着 便 利 的 条 件 。 在 日语 教 学 中 , 发 现 学 生 将 日语汉 但 常 字 和 中 国 文 字 互 相 误 用 的 情 况 。 日语 汉 字 词 汇 和汉 字有 的形 同义 同 ; 的却 形 同义 不 同 ; 的 形 异 义 同 。 由 于受 母 语 的影 有 有 响 , 习 者 面 对 众 多 的 日语 汉 字 , 先 想 到 的 是 汉 语 词 汇 . 学 首 经 常 会 发 生 对 日语 词 汇理 解 上 的错 误 。 日语 入 门伊 始 , 学 者 从 教 应 该 把 中 日汉 字 对 比规 划 到 教 学 的 每 个 环 节 中 。如 果 不 进 行 中 日汉 字 词 汇 比 较 , 生 在 学 习 的过 程 中 , 往 会容 易 望 文 生 学 往 义 , 实 际 运 用 中 误 用 汉 字 , 至 闹 出笑 话 。 以 . 这里 有 必 在 甚 所 在 要 就 中 日汉 字词 汇 的 异 同 做 归 纳 探 讨 ,并 阐 明在 今 后 的 日语
汉日汉字倒置词的来源及其构词法比较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日汉字倒置词的来源及其构词法比较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迟永长20040405V坚旦坚=兰型塑型竺鲞鎏丝!!塑塑鲨些墼兰S旦Q.t93汉日汉字倒置词的来源及其构词法比较孑帝完芏:风哼雷孑百寺教啼:邑私畏专世:i耳语誊唁曾摘要:现代汉语与曰语在词汇上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汉字倒置词的使用就是其中之一,然而汉语与日语中汉字倒置的来源和用法上有其差异性,这反映出两国语言习惯上的差异,和两国语言在交流过程中的变化。
为在现代汉语和日语词汇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汉字倒置在两国语言上的异同进行研究,本文借助辞典等工具对其出典及应_【{=i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构词法上找出其差异的原因,希望本文的工作能对汉日语言词汇研究起到参考、补充和衔接作用。
关键词:汉字倒置词构词法出典一、刖罱中目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源远流长,其中以汉字为中心的语言文字的交流有着漫欧的历史,它在今天两国的文化传承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不仅经济上需要加强与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长处。
因此,加强双方语言的比较研究有其重要意义。
中日两国的现代语言中词汇的相似性非常明显。
特别是众多以两个字(语素)组成的合成词中,对于中日双方的人们来说,其中有很多是具有共通性的。
说到现代曰语中的汉语词汇,其中多数是历史上从中国传入到日本的。
这是由于中国古代文明在东方的先进性所决定的,其过程不言而喻。
而在现代,中日两国词汇却都有区别于古代的一些特征,这要追溯到两国的历史。
近代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急速地发展了它的近代资本主义。
为吸收西洋文明,日本人创造了许多词汇来翻译西洋文字。
而十九世纪末的中国也加深了西洋文明的学习,当时的洋务运动就是以清朝政府派遣的留学生为开端的。
近代著名学者粱启超说过“学日本文而论益”,提出以翻译为中心的学习日本语言的学说。
到了“五·四”之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了中国现代语言的改革,其领导人是一批由日本留学归米的知识界人士,如鲁迅、陈独秀等,他们在改良中国的文字和语言的过程中,积极地引进了许多日语中的新词汇,使之成为现代中国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日语教学中的汉日词汇比较研究_以汉语_加以_和日语_加_为例_黄燕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14卷 总第66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No.6 2012(Vol.14 Sum No.66)日语教学中的汉日词汇比较研究———以汉语“加以”和日语“加える”为例● 黄燕青(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 要:自从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后,福建的经济发展态势迅猛,而作为龙头城市的厦门更是日新月异。
文章主要从厦门对日贸易及旅游酒店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着手,结合高校日语人才就业现状,探讨目前如何培养商务日语人才,以适应厦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商务日语;就业;教育DOI:10.3969/j.issn.1009-4458.2012.06.053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12)06-0134-02一、引言 厦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一直呈增长态势,但对此要求也不断提高。
过去那种单一的以语言技能为主的日语人才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既有较强日语能力,又了解日本人思维习惯,理解日本企业文化且熟悉国际商务惯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成为人才市场的宠儿。
在此情况下,高校面临着如何改变传统的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的单一培养模式,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课题。
本文主要从厦门地区的实际状况入手,结合高校外语人才就业现状,探讨目前如何培养商务日语人才,以适应厦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厦门地区日语人才的供需状况 厦门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导游的需求量是与日俱增。
随着厦门知名度的提高,到厦门旅游的海内外旅客越来越多。
2010年,动车开通后不到8个月时间,厦门全年共接待境内游客就有3026.09万人次,比增19.85%;实现旅游总收入383.89亿元,比增16.89%。
常用日语词典介绍及对比
常用日语词典介绍及对比初级水平适用日语辞典介绍:1.《精选日汉汉日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词典优点在于其小巧轻便,可以随身携带。
特别推荐给初学者。
该词典采取了日汉、汉日合编的形式,有汉语词条和汉语释义加繁体字体和汉语拼音。
日汉是以50音作为索引和编排顺序,汉日以拼音作为索引和编排顺序。
新版补充了新词,增补了例句。
删除了某些生僻词和已经基本不用的词意。
日语释义和日语例句里读音较难的汉字加注假名,并在释义、读音、翻译上适当加注语法、用法、搭配关系、词义辨析,有些还附加成语、熟语,以便扩展学习。
2.《新日汉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该辞典由大连外国语学院《新日汉辞典》编写组编写,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目前已经更新至第30多版,在北方的认可度很高。
该辞典收录6万余词条。
书末附有《汉字音训读法》等13项附录。
正文按50音图顺序排列。
如果是中国普通的日语学习者用这一本来查询日语单词意思和用法,基本上就够了。
可惜的是没有标注语音语调。
不过单词解释比较简单、实用,适合初学者。
3.《外研社日汉双解学习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这本词典是以《旺文社标准国语辞典》(新订版)为蓝本,由外研社引进以双解形式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
首版是2003年,2005年出版了“增补版”。
本词典收录约4.5万词条,精而广。
日文释义通俗易懂,中文对译准确、规范、地道,例句精确恰当且实用性强。
词条都有语音语调标注(参照《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辞典》标注),例句例词中的难读汉字还有假名标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词典中穿插的“学习”栏目,有语法应用、用词区别比较,因此特别适合初学或者自学日语的学习者。
附录中还有“古语便览”、“和歌、短歌便览”、“俳句便览”、“敬语的使用方法”等,可以籍此对日本文化有所了解。
购买请入内>>>4.《详解日汉辞典》(北京出版社)本辞典有音型,所以特别合适初学者。
该辞典以下几个特点:1、选词齐全,覆盖率高。
中日词汇对比(课堂PPT)
中国公布的简化字与日本的新字体有不少是完全 相同的,如:
旧 号 礼 台 回 状 乱 体 担 宝 点 胆独麦
中国公布的简化字与日本的新字体有一部分是非 常接近的,如:
厅(庁) 应(応) 稳(穏) 盐(塩) (写)
处(処) 压(圧) 团(団) 艺(芸) 将(将) 带(帯) 隐(隠) 两(両) 图(図) 边(辺)寿(寿) 与(与) 写
9
例1 “我家闺女还没找 到人家,你能不能给说 个媒?”
例2 “你总拿这些话来 气我,只顾自己痛快, 一点儿也不问人家心里 是什么滋味儿。”
译文:「うちの娘はま だ、嫁入り先が決まっ ていないから、仲人を つとめてくれない?」
仲人(なこうど)
译文:「きみはいつも その話で私を怒らせて 自分だけ痛快がってい るが(喜んでいやがる が)、こっちの気持ち がどんなものか全然か まってくれないんだ な。」
日语中的汉字词并非都是源于中国的,其中一部分是日本 人创造的汉语词汇,这类词叫“和制日语”。“和制日语” 主要出现在近代,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全盘西 化,推崇“和魂洋才”。随着西方文明的流入,日本人利 用汉语的造字规律创造了大量的汉语词来表达西方的人文 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事物和概念。如:
哲学 弁証法 現象 心理 抽象 伝統 現実 主観 客観 元素 有機物 重心 硫酸 特務 情報 癌
麿、辻(つじ)榊(かさき)、働、込、笹、丼、鰯(いわ し)等等。
鉴于以上诸原因,汉语词汇和日语的“汉字词”之间存在种种 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类进行比较。
2
一 汉日语同形词
日语汉字词大多是以汉语的词汇为母体的。语言是文化的 载体,这些词汇反映了当时中国先进的文化制度、生产方 式、哲学思想等等。汉语词汇的引进,填补了日语词汇体 系上的空白领域,丰富了日语的表现手法,其中的绝大部 分在现代日语中还在沿用,这就是汉日语中存在着大量同 形同义词的原因所在。
中日词汇对比
同形汉字词中还有一部分是形同义不尽相同的,这主要是它 们在两国语中词义范围不一。其中有两种情况,同一个词, 有的日语词义多于汉语,有的汉语词义多于日语。比如汉语 比日语词义范围广的有:
健康 对象 分配 简单 紧张 灵魂 营造 东西 便宜 人家
如“健康”一词,汉语中的词义比日语广。它除了表示(人 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外,还引申为事物情况 正常,没有缺陷。而日语的词义为“日常の社会的生活や積 極的な行動に堪え得るからだの状態;体の各部分に具合の 悪い所が無く、気力の充実している状態”可见语义只局限
日语中的汉字词并非都是源于中国的,其中一部分是日本 人创造的汉语词汇,这类词叫“和制日语”。“和制日语” 主要出现在近代,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全盘西 化,推崇“和魂洋才”。随着西方文明的流入,日本人利 用汉语的造字规律创造了大量的汉语词来表达西方的人文 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事物和概念。如:
哲学 弁証法 現象 心理 抽象 伝統 現実 主観 客観 元素 有機物 重心 硫酸 特務 情報 癌
第一节 中日词汇的对比
• 汉字传入日本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汉语 的词汇和日语的汉字词两者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古汉语 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使用或很少使用,或词义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日语的汉字词虽然大部分保持着原意,但是其中一 部分发生了词义、使用范围、形态等方面的变化。此外日本人 还发明了不少独特的汉字词,如:“見習” “便所” “但し書” (ただしがき) “取締”(とりしまり) “引渡”(ひきわたし),再者,由于 日语中的某些概念找不到适当的汉字来表达,日本人运用汉字 造字法创造了一部分汉字,即日本的“国字”、“和制汉字”, 如:峠(とうげ)、畑、
克服 結核
HSK词汇大纲中汉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与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_刘富华
于 我 们把 握 这 些 词 与 汉 语 的 内在 联 系 与 区 别
,
从 而 更 准 确 更 深 刻 地 认识 和 领 会 词 义 使 汉 语 词 汇 教 学 不 仅是 词 汇 量 的 增 加 而 且 深 入 到 汉 语 的 构 词 特 点 汉 语 与其 母 语 的 联 系 与 区 别 的 层面
D
打 拍 子 / 敲 击 挥 打 官 司 / 诉讼 打草 / 割 打 洞 /
·
,
,
,
除 了 S 类词 和
类 词 之 外 还 有 一部 分 同
19 98
,
42
·
年
12
月
形 词 既有 相 同 语 义 内容 又有 不 同语 义 内容 在 语 义 上 呈 现 一 种 同 中 有 异 异 中有同 异 同 交 错 的复杂情 况 方面
,
。
就不 可 能 在语 义 上 完 全 对 等 就 必 然 存 在 着 同 中之 异
。
我 们 应 当 求 出这 些 同 中 之 异 并 将其 作
, ,
。
为 重 点 在 教学 中 加 以 强 调 不 应 以 为 两 个 词 同
义 或近 义 就简 单地 以 此 代 彼 或 以 彼 代 此
A
:
、
圣l
同形词 的语 义分 类
,
“ 用 外 来语 二 又 ( e n
)
,
”
表示
。
此外 还 有③ 整
、
l 打 。 / 测 量 土 地 非 含打 。 / 指 责 错 误 ’,
, , ,
<乌 含
,
体 ~ 按摩 颜色 一 脸 色 勉 强 一 努 力 用 功 觉 悟
~ 豁 出去 丈夫 ~
汉日指示代词对比研究
汉日指示代词对比研究
,论述要点清楚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通过语言的使用,人们可以方便地交流信息。
汉语和日语是常用的两种语言,也是两种重要的尖端语言,本文将对汉语和日语指示代词进行比较,旨在加深我们对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的认识。
首先,从汉语和日语指示代词的数量上来看,汉语指示代词更加丰富,其中包括这、那、这儿、那儿、此、彼、其中、余以及其转换形式。
而日语指示代词仅有六个,即此、彼、何、彼等、其他以及后者。
其次,从指示代词的表达方式上来看,汉语指示代词的表达方式比日语指示代词更为多样,如这里、那边等等,具有复杂性。
而日语指示代词显得更加简单,表达的形式主要集中在此、彼以及同义词中,着重角度的改变。
综上所述,汉语和日语指示代词在数量、表达方式以及隐含的文化内涵上存在明显差异。
从比较中可以发现,汉语指示代词更加丰富,而日语指示代词更加简洁而富有深意。
对于要学习文化底蕴的人来说,理解并会用这些代词,能够有助于更好的掌握文化的历史、特点和内涵。
现代日语汉字与古汉语对比的语义探析
现代日语汉字与古汉语对比的语义探析语言是人类通过语音传递意义的符号体系,而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本文运用语言对比的理论与方法,对现代日语汉字与古汉语之间的语义关联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发现,一部分日语词汇意义仍然保持着古代汉语的色彩,呈现出与中国古代汉语词汇意义相同或者接近的趋势;同时,部分日语词汇与中国汉语词汇的意义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通过对这些现象及其演变轨迹的考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某些语言理论,而且可以从中认识中日两国语言发展和相互影响的规律。
标签:日语古代汉语语义对比一、中日两种语言的历史性渊源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
早在《汉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而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
中日文化有着两年多年的交流,中国文化对日本的语言、汉字、宗教、思想、艺术、风俗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仅从语言文字方面就可以看出两国文化的渊源之深。
汉字大约是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发明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古代日本并没有自己的基础文字和书面语言。
一般认为,直到平安时期(794~1192),日本才创造出片假名和平假名,从而慢慢有了自己的文字。
中国的汉字大约于公元三四世纪传入日本,其形成过程是漫长和曲折的。
最初,日本民族借用汉字的形和音,而不直接沿用其义来表示日语语义,即出现了现在的“万叶假名”,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日本的一些贵族、文人、商人也开始具有了汉字、汉文的书写和阅读能力。
同时,汉文典籍不断地传入日本,中国不同时代的汉字、汉语、文化知识不断地被日本人吸收,并与日本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汉字逐渐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中日两种语系的历史性关联现代日语汉字主要是由汉字、假名、罗马字组成。
试论日语词汇与汉文化的关系
中日敬语对比剖析
摘要本篇论文旨在研究中日两国敬语的异同,并从两国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书信敬语、称谓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全文共由四章构成。
第一章主要是对中日两国敬语产生的历史原因及文化背景进行简要分析,并列举了一些例子。
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中日两国书信中的敬语形式进行分析,并从问候语、头语、结语等固定表达词语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第三章则是从人称和称谓两大方面来进行对比,在人称中分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三类来具体分析。
称谓则分为一般称谓以及亲属称谓两类,并通过举例和列表的形式来加以分析。
第四章主要研究词汇上的异同,从接头词和专有词汇两方面来进行了解,并举例分析。
经过全面的举例分析,我们发现中日敬语因历史原因而有许多相同之处,又因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许多不同。
比如接头词的使用,敬语的谈话范围等。
总的来说,汉语只有谦敬词汇,日语敬语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体系。
本文在研究中日敬语异同上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敬语;汉语;日语;敬意AbstractThis thesis aims to study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honorific, and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ppellation honorific, letters and other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research, th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background in both Chinese and Japanese honorific, and some examples are give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through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letter honorific form analysis, and carries on the contrast research from the greeting, head of language, the fixed expression of words. The third chapter is carries on the contrast from the person and address two aspects, in person is divided into first person pronoun, second person pronoun, third person pronouns three specific analysis. The title is divided into general appellation and kinship terms in two categories, and through examples and the list in the form of analysis. The fourth chapter studi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vocabulary, to understand from two aspects of joint words and terminology, and example analysis. Through the exampl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we found that Japanese honorific owing to the historical reasons and have many similarities, but also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produced many different. Such as joint use of the word, honorifics conversation range. In general, Chinese only modest words, Japan Japanese honorific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This paper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in the study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Japanese honorific.KeywordHonorific;Chinese;Japanese;respec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第一章中日敬语产生的历史原因以及文化背景 (2)第二章书信中的敬语异同 (3)第三章中日人称、称呼的异同 (4)第一节人称的异同 (4)(一)第一人称代词异同 (4)(二)第二人称代词异同 (5)(三)第三人称代词异同 (5)第二节称谓的异同 (6)(一)一般称谓异同 (6)(二)亲属称谓 (7)第四章词汇的异同 (8)第一节接头词的异同 (8)第二节专有词汇的异同 (9)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日法令用语比较研究
中日法令用语比较研究笔者来中国留学之前,由于工作关系,曾从事过与中日海事法令相关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常遇到一些翻译难题。
依据笔者的工作实践,将本文的研究方向选定为:日本法令用语中的指示代词和连词的中文翻译研究。
法律条文一般都具有一个特征,就是经常使用模糊性词汇(或被称为“模糊词语”)。
即通过刻意使用这类词汇以应对各种案件,这可以说是立法上的一种技巧。
日本法令条文中经常使用的“その他の”就是一个典型词例。
“その他の”等作为日语的法令用语,有着不同于其作为日常词语的特殊用法和规定。
日本的法令正是严格按照这些规定编写的。
中国的法律条文中,与“その他の”相对应的词语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特殊用法和规定呢?以解决此问题为目标,笔者开始了此项研究。
在研究方法方面,为增强文本的可比性和提高比较的可操作性,笔者选取了两国基于同一国际条约~1而制定的两个法令~2作为文本。
以日本法令用语中的“その他の”为切入点,在分析法律的形成背景和累积判例的基础之上,对两者的相应条款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对12个例文的定量分析,笔者发现:与日本条文中出现的“その他の”这一词汇相对应的中国条文中的表达方式有“或”、“或其他”、“和其他”、“特别是”等4种类型,以及第五种特殊类型。
经过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如下:1.在日本条文中使用法令用语“その他の”的部分,在中国条文中,如下图所示,有4种规律性的表达方式。
2.中国条文表述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修改意见。
【例文1】中国条文中的“从事疏浚、测量或水下作业的船舶”的“水下作业”不能看作是“模糊词语(模糊表述)”,它作为一个具体作业名称可能会引起误解。
笔者建议修改为:从事疏浚、测量或其它水下作业的船舶(双重下划线部分是笔者建议修改的部分)。
【例文10】中国条文中的“某种异常情况”的表达方式,因为在条文中没有出现具体的示例而直接使用“模糊表述”来表达所有的异常情况,会给读者造成突兀的感觉,让人很难想象什么是“异常情况”。
中国成语和日本四字熟语之SDTN比较法
中国成语和日本四字熟语之SDTN比较法语言是文化最直接的产物,成语则是人们在长期生产活动中逐渐创造并丰富的语言精华,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它的特点是语言典雅、简洁凝练、富有概括性,能够生动地反映人们的社会习俗、生活情感及思维方式。
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说,会不自觉地会受到母语影响,仅从字面意思来判断日语的含义,从而产生误解。
为了使读者能够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本文就中日两国的成语(熟语)方面,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以SDTN的比较形式来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标签:成语;SDTN比较法;中日成语异同众所周知,早在公元三、四世纪汉字便传入了日本,在日本文字中,存在大量汉字。
语言是文化最直接的产物,成语则是人们在长期生产活动中逐渐创造并丰富的语言精华,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成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成语单指四字成语;广义的成语则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熟语。
中日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成语。
在日本,成语也被称之熟语[1],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汉字组成固定的组合词形式。
日本的熟语大部分是受中国成语影响而形成的,因此,形同意同者居多;另外一部分则是在长期历史生活中自己总结而产生的,这部分还包括一些汉字和假名的混合体。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中日两国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中国日语学习者也在与日俱增。
由于两国都使用汉字,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存在有利因素,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日本民族不仅擅长吸收、模仿其它国家文化,更加擅于创造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因此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说,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母语的影响,仅从字面意思来判断日语的含义,从而产生误解。
本文就中日两国的成语(熟语)方面,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以SDTN的比较法来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为便于读者阅读,以下我们把中日两国的成语(熟语)统称为成语。
一、SDTN比较法SDTN(Same,Different,Transpose,Nothing)比较法是通过对中日成语的表达形式异同、语序结构以及是否为日语特有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
汉日语“施设”的词汇史比较
汉日语“施设”的词汇史比较作者:王益萍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10期摘要:古代汉语中“施设”主要表示“实施、安置、陈设”之意;现代日语中“施設”主要表示“设施、设备”之意。
从词汇史的角度比较“施设”在汉语和日语中的演变,可以厘清二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古代汉语中,“施设”一词又广泛用于佛教文献,成为佛教专业用语,而其原义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
古代日语中“施設”一词只用于佛教领域;明治以后,“施設”产生新的含义并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
关键词:施设;施設;词汇史;佛教一、古汉语“施设”①溯源根据《汉籍全文检索系统》②可知,“施设”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
《史记》、《汉书》、《论衡》中均可查得“施设”一词。
例(1)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
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例(2)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
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
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汉书·尹翁归传》)例(3)或曰:“通人之官,兰台令史,职校书定字,比夫太史、太柷,职在文书,无典民之用,不可施设。
(王充《论衡》)例(4)出口为言,集札为文,文辞施设,实情敷烈。
(王充《论衡》)从词义角度分析,例(1)中“施设”为“实施、施行”之意;例(2)、例(3)中“施设”为“安排、安置”之意;例(4)中“文辞施设,实情敷烈”可理解为“文辞书写出来,真实的情感就显现了。
”此处“施设”可理解为“建立起来”之意。
从句法角度分析,例(1)、(2)均以“所~”句形式出现,且《前汉纪》中有两例“施设”,也均以“所施设”形式出现。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施设”一词在汉代多以“所施设”这一句法形式出现。
以上四例,“施设”均作动词用,即其前可加“所”、“不可”之类的虚词。
根据以上分析,汉代的“施设”作动词用,主要有如下含义:①实施、施行。
中日文词汇比较——以外来语使用为中心
502019年/第3期/1月(下)中日文词汇比较——以外来语使用为中心马云升(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在我们学习一种外语时,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造成种种错误的原因各不相同,有语法方面的错误,也有词汇方面的错误,也有翻译或特定文化背景理解的缺乏。
在学习外语时,最难的就是难以摆脱母语思维习惯的影响和束缚。
同时,中国语在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也越来越受欢迎。
外国人在学习中国语时也会在所难免受其母语影响出现错误。
其中,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外来语词汇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文和日文里的外来语词汇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汉语假名外来语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9.01.022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V ocabulary——Take foreign language usage as the centerMA Yunshe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nxiang University,Xinxiang,Henan 453003)Abstract When we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it is inevitable that various errors will occur.The reasons for the various errorsare different,there are grammatical errors,vocabulary errors,and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on or specific cultural back-ground.Whe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is to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and restraint of the thinking habits of the mother tongue.At the same time,Chines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Japan and som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When foreigners learn Chinese,they will also be mistaken in their mother tongue.Among them,for lan-guage learners,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is a key point of learning language,but also difficul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use of foreign words in Chinese and Japanese.KeywordsChinese;pseudonym;foreign language1日语中的外来语所谓外来语,是指从外国语中进入日语的词汇,即外国语词汇的日本化。
中日汉字形容词词义异同比较
中日汉字形容词词义异同比较形容词词义的比较,是比较汉日两种语言中形容词词义的异同。
近年来,汉语和日语都在发展,从普及到千家万户,其实是因为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同,如语言形式和文字。
深入探讨这些不同之处,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两种语言,以及他们之间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使用上的差异。
汉日两种语言中,形容词最为常见,是两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许多学者都在进行两种语言中形容词词义的异同比较。
首先,形容词的词义在汉日两种语言中也是不一样的。
两种语言的形容词的词义有些是相同的,但有些也是不同的。
比如,日语中形容词“かわいい”表示“可爱”,而汉语中则表示“可怜”。
又如,日语中形容词“おおきい”表示“大”,而汉语中则表示“大大”。
在这些汉日两种语言形容词的异同比较中,也可以看到,形容词有时可以跨越语言的界限,在汉日两种语言中都有类似的词义。
其次,在形容词的词义比较中,也可以发现,汉日两种语言形容词有着不同的文字形式,从而导致形容词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比如,汉语中有“美丽”这一形容词,日语中则表示为“美しい”,而“美しい”本质上是“美”和“丽”两个意思的结合,其词义也是有所不同的。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形容词,汉日两种语言都有,但它们的文字形式和意义都不同。
比如,汉语中的“高兴”,日语中表示为“嬉しい”,“嬉しい”的意思为“高兴得跳起来”,表达了一种更加热情的心情,而汉语中的“高兴”则更加普通化。
另外,汉日两种语言中,形容词也有着不同的搭配方式。
比如,汉语中形容词一般要搭配名词,但日语中则可以与动词搭配。
比如,汉语中的“美丽的”要搭配“女孩”,但日语中的“美しい”可以搭配动词“る”,表示“看起来很漂亮”的意思。
总之,汉日两种语言中形容词的词义,以及在文字形式、词义和搭配方式上的差异,都可以通过词义比较来体现。
汉日汉字形容词词义的异同比较,对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有重要意义,从而促进汉日两种语言的交流与学习。
中日词语比较
200个与汉语意思不同的日语词汇来源:金萍❀Pinko的日志1 お得意さん(おとくいさん)顾客2 愛人(あいじん)情人3 愛想(あいそ)会应酬,恭维话,招待4 案内(あんない)指导,通知5 暗算(あんざん)心算6 彼岸(ひがん)春、秋分的前后三天7 不審(ふしん)可疑8 不時(ふじ)意外9 残高(ざんだか)余额10 残念(ざんねん)可惜的,遗憾的,失望的11 茶房(さぼう)红茶、咖啡店12 差別(さべつ)歧视13 朝飯前(あさめしまえ)简单14 成敗(せいばい)惩罚15 痴漢(ちかん)色情狂16 痴漢(ちかん)色狼、流氓17 馳走(ちそう)好吃的18 出力(しゅつりょく)输出19 出世(しゅっせ)出人头地20 出頭(しゅっとう)自首21 出張(しゅっちょう)出差22 初心(者)(しょしんしゃ)初学者,新手23 処分(しょぶん)整理24 床(ゆか)地板25 床屋(とこや)理发店,理发师26 春雨(はるさめ)粉丝27 粗筋(あらすじ)梗概28 粗品(そしな)礼品29 大柄(おおがら)大花纹30 大方(おおかた)大众31 大根(だいこん)萝卜32 大根役者(だいこんやくしゃ)拙劣的演员33 大黒柱(だいこくばしら)中心人物34 大家(おおや)房东35 大袈裟(おおげさ)夸张/浮夸36 大名(だいみょう)各地诸侯37 大手(おおて)大型厂商、企业38 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没问题、没关系39 得体(えたい)来历、身份40 地道(じみち)脚踏实地41 都合(つごう)事情;便宜;機会;全部42 耳朶(みみたぶ)耳垂、有福43 二枚目(にまいめ)美男子44 翻訳(ほんやく)笔译45 放心(ほうしん)精神恍惚46 分家(ぶんけ)旁系47 風船(ふうせん)气球48 服役(ふくえき)入狱49 浮気(うわき)见异思迁50 改行(かいぎょう)作文时换行51 肝心(かんじん)关键52 高校(こうこう)高中53 怪我(けが)受伤害54 合同(ごうどう)合并55 合意(ごうい)同意56 胡散臭い(うさんくさい)狐疑57 華奢(きゃしゃ)苗条58 還暦(かんれき)六十岁大寿59 火の車(ひのくるま)经济状况不好60 機嫌(きげん)气氛,心情61 急須(きゅうす)茶壶62 家内(かない)老婆63 検討(けんとう)讨论64 见事(みごと)精彩65 見方(みかた)看法、见解66 講義(こうぎ)上课、课程67 交代(こうたい)轮班的人68 交番(こうばん)派出所69 階段(かいだん)楼梯70 結構(けっこう)足够71 結束(けっそく)团结72 節目(ふしめ)转折点73 謹慎(きんしん)闭门思过74 経理(けいり)会计75 精進(しょうじん)素食76 具合(ぐあい)情形,状态77 勘定(かんじょう)算帐78 快報(かいほう)好消息79 老廃物(ろうはいぶつ)废弃物80 老婆(ろうば)老太婆81 楽勝(らくしょう)轻取82 冷房(れいぼう)冷气83 蓮華(れんげ)瓷饭勺84 寮(りょう)宿舍85 料金(りょうきん)学费,费用,税86 留守(るす)不在87 旅券(りょけん)护照88 落第(らくだい)留级89 麻雀(ま―じゃん)麻将90 買手(かいて)买方91 夢中(むちゅう)浑然忘我92 迷惑(めいわく)困扰93 米国(べいこく)美国94 勉強(べんきょう)学习、便宜95 勉強(べんきょう)学习96 面白い(おもしろい)有趣的97 面倒(めんどう)麻烦的(事);帮助98 納品(のうひん)交货99 南米(なんべい)南美100 難聴(なんちょう)重听/耳背101 泥棒(どろぼう)盗贼102 年寄り(としより)老人103 娘さん(むすめ)少女104 女将(おかみ)老板娘105 暖房(だんぼう)暖气106 批評(ひひょう)评论107 皮肉(ひにく)讽刺108 気持(ち)(きもち)感觉,气氛,心情109 気分(きぶん)感觉,气氛,心情110 気色(けしき)情形111 汽車(きしゃ)火车112 汽水(きすい)淡水和海水混在一起113 恰好(かっこう)穿着114 前年(ぜんねん)去年115 強力(ごうりき)脚夫116 情報(じょうほう)资讯、消息117 取締役(とりしまりやく)董事、股东118 趣味(しゅみ)嗜好119 人参(にんじん)胡萝卜120 人間(にんげん)人类121 冗談(じょうだん)开玩笑122 入力(にゅうりょく)输入123 焼餅を焼く(やきもちをやく)吃醋、妒忌124 焼飯(やきめし)炒饭125 蛇口(じゃぐち)水龙头126 生甲斐(いきがい)人生的意义127 勝手(かって)(1)台所。
《日汉语法词汇比较》
《日汉语法词汇比较》
课程名称 日汉语法词汇比较 课程编号 2130104
英文名称 Comparison of Japanese-Chinese
Grammar and Lexicon
课程类型 本专业推荐选修课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学分 2 预修课程 中级日语 适用对象 日语专业三年级
课程简介
重点对比日语和汉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找出规律,分析不同点,并讲解有关语言学方面的理论。
在课堂上,依据有关日汉语法词汇比较相关教材,讲解日汉语法词汇主要的异同点。
并且利用网络,吸收该领域研究的前沿成果,适当地增加新的专题,重点培养语法词汇比较这种学习方法,并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
在课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并通过查阅图书馆的资料,利用网络资源,写出课程论文,锻练学生科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日语“施设”的词汇史比较作者:王益萍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10期摘要:古代汉语中“施设”主要表示“实施、安置、陈设”之意;现代日语中“施設”主要表示“设施、设备”之意。
从词汇史的角度比较“施设”在汉语和日语中的演变,可以厘清二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古代汉语中,“施设”一词又广泛用于佛教文献,成为佛教专业用语,而其原义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
古代日语中“施設”一词只用于佛教领域;明治以后,“施設”产生新的含义并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
关键词:施设;施設;词汇史;佛教一、古汉语“施设”①溯源根据《汉籍全文检索系统》②可知,“施设”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
《史记》、《汉书》、《论衡》中均可查得“施设”一词。
例(1)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
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例(2)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
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
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汉书·尹翁归传》)例(3)或曰:“通人之官,兰台令史,职校书定字,比夫太史、太柷,职在文书,无典民之用,不可施设。
(王充《论衡》)例(4)出口为言,集札为文,文辞施设,实情敷烈。
(王充《论衡》)从词义角度分析,例(1)中“施设”为“实施、施行”之意;例(2)、例(3)中“施设”为“安排、安置”之意;例(4)中“文辞施设,实情敷烈”可理解为“文辞书写出来,真实的情感就显现了。
”此处“施设”可理解为“建立起来”之意。
从句法角度分析,例(1)、(2)均以“所~”句形式出现,且《前汉纪》中有两例“施设”,也均以“所施设”形式出现。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施设”一词在汉代多以“所施设”这一句法形式出现。
以上四例,“施设”均作动词用,即其前可加“所”、“不可”之类的虚词。
根据以上分析,汉代的“施设”作动词用,主要有如下含义:①实施、施行。
②安排、安置。
③建立起来。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设”一词的使用量有明显增加,而其含义和用法也开始出现多样化。
例(5)到郡亲率将士,施设方略,旬月之间,克破星等。
(陈寿《三国志》)例(6)孤乃然之,使为屯田都尉,施设田业。
(陈寿《三国志》)例(7)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埽施设,在听事坐相待。
(刘义庆《世说新语》)例(8)太祝令以案奉玉璧牲体爵酒黍饭诸馔物,登,施设之。
(沈约《宋书》)例(9)无赖子弟,惰营产业,致于贫窭,无可施设,此何益于天下?(姚思廉《梁书》)例(10)又已守要害之处,兵将意动,且当自定以安之,施设变术,然后出耳。
(陈寿《三国志》)分析以上6例可知,例(5)“施设”表示“实施;施行”之意,例(6)“施设”表示“安排、安置”之意。
此二种含义延续了汉代“施设”一词的含义,但在用法上增加了其后可续宾语的形式。
例(7)、例(8)中“施设”均表示“陈设、布置”之意。
例(9)、例(10)中“施设”均表示“施展”之意,此二种意义均未出现于汉代文献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新增的含义。
也就是说,“施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中不仅在词义上有所扩展,在句法上也增加了后续宾语的形式。
根据以上考察,“施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新增如下2种含义:①陈设、布置。
②施展。
进而,经检索隋唐至民国的非佛教类文献发现,“施设”一词的使用尽管相当普遍,但是无论在词义或句法上都没有进一步发展。
至于到了现代汉语阶段,“施设” 一词已几乎不再使用,而其各类含义的表达则逐渐被其他同义词所替代。
二、汉语佛教文献中的“施设”我们知道,佛教自东汉开始逐步由印度传入中国,其不仅对中国宗教的建设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即除了给汉语词汇增添了大量具有佛教色彩的新词外,也创造了许多双音词或多音词,并且使一些汉语原有词汇在词义上有所扩展。
本节将通过分析汉语佛教文献中的文本对汉语佛教文献中的“施设”一词加以考察。
通过检索《汉籍全文检索系统》发现,“施设”一词在《大正新脩大藏经》文本中有较高的出现频率,也就是说,“施设”一词在佛教文献中有较为广泛的使用,以下将以时间次序推进考察。
例(11)施设甘露饮食已即敷坐具。
(后汉·安世高译《阿那邠邸化七子经》)例(12)行人答曰:“锭光佛今日当来,施设供养。
”(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以上为佛经翻译的早期即后汉佛经中出现的2例,而例(11)“施设甘露饮食”、例(12)“施设供养”中的“施设”均表示“陈设、布置”之意,作动词用。
根据后来的用例可知,此种用法的“施设”在佛经中多后续“肴馔、饮食、供具、法会”之类的名词。
进而,经检索三国时期的佛教及非佛教文献,均未发现“施设”用例的出现,而到了魏晋时期,例(13)般若波罗蜜有是教说、有是施设、有是分别分部、有是宣示分流。
(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例(14)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想是梵行;施设是梵行;寒、热、饥、渴、苦、乐、忧、喜等悉是梵行。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例(15)重说曰。
处施设相是色相。
重说曰。
有障阂相是色相。
(符秦·僧伽跋澄译《鞞婆沙论》)例(16)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名假施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如是应当学。
(姚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例(17)我当正勤修身善行修语善行修意善行。
我当施设种种方便修行布施调伏寂静。
(唐·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例(18)菩萨智风亦复如是。
于一切处亦无所著。
而能施设蕴处界等彼一切法。
(宋·法护等译《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经分析以上例(13)至例(18)发现,魏晋至唐宋,“施设”在佛教文献中更偏重形而上意义的用法,其含义不再像之前一样表示具体的某个动作。
根据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有关的解释,“施设”在佛经中的含义为:“安立之义,建立之义,发起之义。
唯识述记三末曰:…言施设者,安立之异名。
建立发起者,亦名施设。
”另根据日本佛教学者水野弘元在《施设》③一文中的论证,得知汉译佛典中出现的“施设”一词,其原语对应于巴利文的“pabbatti”。
如《长部》经典中有使用ayatana-pabbatti(处施设)、puggala-pabbatti(人施设)之语,此场合的施设是“设定教示”之意。
根据以上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和水野弘元《施设》一文对佛教文献中“施设”一词的解释可知,例(3)至例(6)的“有是施设”、“施设是梵行”、“处施设”、“名假施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中的“施设”都可以理解为水野弘元所说的“设定教示”之意。
根据句意,所谓“施设”,大体相当于现代学术上的“分类”、“事项”等。
佛陀出于说法的方便而对世间一切事物进行分类,于是出现了各种“施设”。
例如“处施设”即“处类”。
如上所示,此含义的“施设”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的佛教文献。
分析例(7)“我当施设种种方便”、例(8)“施设蕴处界”发现,此2例“施设”均可用“建立、安立”来解释。
此含义的“施设”始用于唐代。
综合以上考察与分析发现,“施设”在佛教文献中含义丰富,归纳如下:①陈设、布置。
此含义出现于后汉时期,魏晋时期被“俗化”,用于非佛教文献。
②分类、事项。
此含义出现于魏晋时期。
③建立、安立。
此含义出现于唐代。
三、日语佛教文献中的“施設”佛教于6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不仅融入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之中,而且给语言本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通过对日语词汇的研究可以发现,佛教文化对日语词汇具有深远影响。
本节将通过分析日语佛教文献中的文本,对日语佛教文献中的“施設”进行考察。
通过检索《大正藏》日僧所撰述的佛教文献部分,发现其中有大量的“施设”出现,现举出其中若干用例如下。
例(19)先破不成。
何得破已。
若言是事。
现有施设。
亦有安立。
(平安·最澄撰《守护国界章》)例(20)若诸菩萨已于戒师所三说求受菩萨金刚宝戒竟。
若自杀。
若教人教。
若作坑岳。
与人非人毒药。
施设方便。
非真菩萨。
假名菩萨。
无惭无愧犯波罗夷。
(平安·最澄撰《授菩萨戒仪》)例(21)理实佛在世小乘亦执化身以为极。
然广建立施设差别。
(平安·贞庆撰《法华开示抄》)例(22)亦复三业修处施设供养。
或复于一句未曾闻法。
假说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盛火。
(平安愿晓等集《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例(23)对向明星出现之时。
施设香华二瓶。
烧香发誓愿云。
(镰仓·赖瑜撰《秘钞问答》)例(24)进云。
只如大檀越台旆亲送和尚入院。
未审有何施设。
(镰仓·高锋显日语侍者妙环等编《佛国禅师语录》)例(25)理世俗者是假施设。
故今云一往而论也。
(江户·基辨撰《大乘法苑义林章师子吼钞》)以上例(19)、例(20)、例(21)、例(24)的“现有施设”、“施设方便”、“建立施设差别”、“有何施设”中“施设”一词均表示“建立、安立”之意。
例(22)、例(23)的“施设供养”、“施设香华”中“施设”均表示“陈设、布置”之意。
例(25)“理世俗者是假施设”中“施设”应为“分别、分类”之意。
换言之,通过以上7例可以大体推知,日语佛教文献中的“施设”一词主要有三种含义。
即其一,表示建立、安立;其二,表示陈设,布置;其三,表示分别、分类。
对比以上汉语佛教文献中“施设”一词的含义可发现,两者含义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施设”一词通过佛教文献传入日本,而日僧在撰述佛教论典时基本沿用了汉译佛典的含义。
以上所举之例均为有日僧撰写的纯汉文文献,又经查阅岩波书店《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中的和汉混淆以及和文文献发现,在《正法眼藏》、《正法眼藏隨聞記》等文献中也有如下用例出现。
例(26)引導の發願すべし、「汝是畜生、發菩提心。
」と施設すべし。
(镰仓·道元撰《正法眼藏》)例(27)是コソ惡事ト見へタレドモ、是モ一段説法施設也。
(镰仓·道元撰《正法眼藏隨聞記》)以上2例中“施設”均表示“建立、设立、假立”之意。
此二书为佛教思想著作,其中“施設”的用法也未脱离汉语佛教文献中“施设”的用法。
进而,《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中其余著作中均无“施設”一词的出现。
由此可知,至江户时代后期,“施設”一词并未脱离佛教文献而用于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
四、现代日语中的“施設”根据“近代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ー”,“施設”一词在明治以后较多出现于社会科学类及产业类文献中。
例(28)明治二十三年十月勅令第二百十五号小学校令施行ノ為メ要スル所ノ諸規則ハ今回悉ク之ヲ発布シタリ依リテ茲二普通教育ノ施設二関スル本大臣ノ意見ヲ表示スルコト左ノ如シ。
(《改正学令彙纂》1890年)例(29)山県内閣は、今後如何なる施設に出つべき乎、吾輩豈之をいふを得んや、然れども獅子の為す所は獅子之を為し、猫の為す所は猫の為す所なり、今後山県内閣の性質を知らば、且つ今日政事家の識見伎倆を知らば其の施設も亦略々忖度して違いざるを得べ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