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电子教案(现数第12册)

合集下载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范本(3篇)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范本(3篇)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范本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掌握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加减法、数的乘法、数的除法等。

教学内容:第一章:数字的认识(2课时)1. 线段长度的比较2. 数量的认识:个、十、百3. 几位数的认识4. 数的读法和写法第二章:数的大小比较(3课时)1.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2. 数的排列顺序3. 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第三章:数的加法(4课时)1. 横式加法的运算2. 竖式加法的运算3. 列竖式加法的运算4. 精确估算和检验第四章:数的减法(4课时)1. 减法的认识2. 横式减法的运算3. 竖式减法的运算4. 精确估算和检验第五章:数的乘法(4课时)1. 数的重复加法2. 竖式乘法的运算3. 一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4. 精确估算和检验第六章:数的除法(4课时)1. 数的分配律2. 竖式除法的运算3.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4. 精确估算和检验教学方法:1. 混合教学法:结合理论与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练习、实验等;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二册》;2. 多媒体课件;3. 教具(计算器、图形模型等);4. 实物(计算器、图形模型等);5. 练习册。

教学评价:1. 反馈评价: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解决;2.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3. 学习笔记:鼓励学生做好学习笔记,以便巩固知识点和复习;4. 练习与检测:通过课堂练习和小测验等形式,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_2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_2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一、全书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性,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和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

2.让学生认识复合折线统计图,用两条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字的变化,利用复合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和基本性质,知道解比例,看量表,理解正比例和负比例的含义,能够判断两个量是正比例还是负比例,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容易应用的问题。

4.通过系统复习,学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小学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圆柱体和圆锥体: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点;了解气缸的底部、侧面和高度;知道圆锥体的底部和高度。

2.使学生了解圆柱体的侧向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知道如何计算。

3.使学生理解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公式计算体积和体积,并回答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4.结合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和估计。

5.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判断推理的能力。

6.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周围事物物理特征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简单统计:1.使学生认识复合折线统计图,初步了解其特点和作用;制作多张折线统计图时,能够完成画点和连线的工作。

2.让学生根据画出的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3.渗透统计学的思想,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学的意义和作用。

比例:1、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负比例的含义,正确判断正负比例的数量,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容易应用的问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知识,计算出计划的比例,并根据比例计算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教学,学生可以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发。

一般回顾:1.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关于整数与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简单方程、比率与比例的基本知识,具备进行整数、小数与分数四种运算的能力。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3篇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3篇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方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方案精选3篇〔一〕小学数学是学生终身的根底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才能至关重要。

而小学数学第十二册那么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一环,是中高年级的核心内容。

设计一份合理的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方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可以进步老师的授课效果和教育质量。

教学目的:根据小学数学教育的开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教学方案主要目的如下:2. 让学生掌握各种数据的计算方法,学会进展数据比拟和排序;4. 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并且学会进展几何图形的应用;5. 让学生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熟悉各种数学符号及其运用。

教学过程:本教学方案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章:多位数字的组合通过介绍一些特殊数字的规律,让孩子们逐渐对各种数字的组成方式有所认识,掌握多位数字的组合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数码卡片、数字盘等教具进展互动式教学和游戏。

第二章:数据的应用本章将通过分析实际数据,让学生学会对数据进展比拟和排序的方法。

同时,讲解数据的概念和数据搜集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灵敏地运用数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学生关心的话题,如年龄、身高等,进展数据搜集和运用,让学生参与到理论中,进步其学习兴趣。

第三章:度量单位度量单位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根底知识之一,对于进步学生的实际才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本章,我们将教授学生各类度量单位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同时,我们也必须强调思维才能、逻辑推理和判断。

鼓励学生反复理论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第四章:几何图形及其应用在本章,将全面介绍各种几何图形、几何图形的特点与应用,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及其性质,掌握测量、绘制几何图形的方法。

此外,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估:根据小学数学教育的开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评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 考试评估:通过小测验,对学生的根底知识掌握情况进展测试,检查学生对数字、数据等各类知识点的理解和是否确切,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才能。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学校:城北小学班级:63 教师姓名:张仁瑶制定日期:
2006/2/11
4
2002学年第十二册数学教学进度安排学校:班级:教师姓名:制定日期:2006/2/11
十二册数学单元计划
学校:城北小学班级:63 教师姓名:张仁瑶制定日期:
2006/2/11
数学备课笔记
上课日期月日~ 月日总第( 1 )教时
试一试
1观察下面的形体,哪些是圆柱体?再指出圆柱体的地面和高
2指名回答:一亘白头发和一张图形的纸片是不是一个圆柱体?
3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认识
思考:(1)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什么图形?(2)这个长方形分别是圆柱体的哪个地方?
4、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p21(1—3)
2、数学作业本21页
四:课后小结:
这一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新的学习体会?
数学备课笔记
上课日期月日~ 月日总第( 2 )教时
数学备课笔记
上课日期月日~ 月日总第( 3 )教时
数学备课笔记
上课日期月日~ 月日总第( 4)教时
数学备课笔记
上课日期月日~ 月日总第()教时。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_1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_1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一、上学期作业回顾及学生情况分析;上学期期末考试31人,通过率93.5%,平均分86,高分98分X,低分43分X,优生率61%。

总的来说,这个班的学生热爱学习,大部分都能扎实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但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不扎实,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本学期将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有效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本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和xx:教学任务:本教材包括比例、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简单统计、整理和复习四个部分。

教学要求:1、掌握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点,掌握几何体积的计算公式,并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2.学会画双表和图表,能够理解和分析图表中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3.理解比例、解比例的含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比例是正还是负,学会解决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问题。

4.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和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Xx:教学:圆柱体、圆锥体、比例的应用、小学主要数学知识复习。

三.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设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制作具体的图像,再进行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在教学中,还要注意xx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横向关系。

3.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迁移和类比能力。

4.做好弥补师生差距的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四.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班级每周安排一个对比示例1.意义和本质2.正比例和负比例的意义3.比例的应用4.回顾5.活动类别6.单元检测机器运动17四四22一个22第2-5周二圆柱锥体1.圆筒2.圆锥体3.回顾4.单元检测机器运动15四22一个第7-9周三简单的统计表和图表1.统计表2.统计图3.活动类别4.回顾5.单元检测机器运动112四一个一个2一个第10-11周四完全重复25第12周至期末。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十二册是小学数学的最后一册,在这一册中,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本教学计划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知识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一、知识内容:1. 小数的加减法2.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3. 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4. 分数的除法、比较和排序5.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6. 实际问题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和分数的表示和运算规则;2. 掌握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法;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三、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以实例引入新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2. 概念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演示,介绍新概念和相关知识;3. 继续练习: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拓展探究: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5. 合作学习: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6. 实际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7. 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巩固学习成果。

四、评估方法:1. 同课堂评估:通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活动和个人练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2. 作业评估:布置适当难度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3. 检测评估: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水平;4. 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以上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计划,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提高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实用。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2)一、教材目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最后一本教材,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进入初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百分数(二)1.百分数的应用(二)课题一:利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及“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利率”的含意,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将例题写在小黑板上,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存款凭条和取款凭条。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如果你家中有一些暂时不用的钱,将怎么办?”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当有学生说要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时,接着提问:“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呢?”多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指出: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一是国家可以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建设上,所以说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参加储蓄的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说储蓄对个人也有好处。

“你们知道利息是怎样计算的吗?”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利息的知识。

板书课题:“利息”二、新课出示例题:小丽1998年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一年。

到1999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5.67元,共105.67元。

先请学生读题,然后教师再说明:题目中有“存定期一年”表示什么呢?一般来讲。

储蓄主要分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大额存款等方式。

所谓活期存款是指储户可以随时提取的一种储蓄方式,定期存款是有一定期限的一种存款方式。

现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八年的等等。

小丽存的是“定期—年”,即小丽在银行存的100元在一般情况下要在银行存一年;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提前提取。

教师:在银行储蓄要弄清三个概念:本金、利息和利率。

小丽在银行存入100元,也就是说她的本金是100元。

板书:“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存款到期时,小丽到银行取回105.67元,银行多付给小丽5.67元,这是100元定期一年的存款所得到的利息。

板书:“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这5.67元的利息是根据什么给小丽的呢?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据利率计算出来的。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范例(2篇)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范例(2篇)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范例教学计划: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基本知识,包括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与拆分、数的性质等。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巧和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审定级数与读、写数2.亲自写数字和连读数字的不同方式3.构造与追加数的比状态和技艺4.在具体问题中找出相等和比较情况5.作揭示与寻找的事理购买器材6.借助东西中找到“圆形”的特点7.挑选不同形状的方式8.平分策动主义现象购买新策动9.找出与逗留纸的善用形状的方法买东西工具三、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解题方法。

3.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探究、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节:审定数字和连读数字的技能1.通过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讲解数字的基本概念和读写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读、写技能。

3.编写一些数字和连读数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二节:构造与扩展数字的大小和顺序1.通过游戏形式引入,让学生了解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2.讲解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规则,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3.编写一些数字大小比较和排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节:找出与比较物的相等和比较情况1.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物品的相等和比较情况。

2.讲解相等和比较的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等和比较的概念。

3.编写一些相等和比较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四节:探索和发现形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和发现不同形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讲解不同形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不同形状。

小学第十二册教案

小学第十二册教案

小学第十二册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第十二册教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旨、细节和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和总结。

3.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本课话题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于阅读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喜欢阅读的原因。

二、阅读前的准备(10分钟)1. 介绍本课的阅读材料,包括文章主题和背景知识。

2. 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或假设。

3. 教授一些阅读策略,如查看标题、图片和首尾段,以帮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

三、阅读理解(2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文章,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关键信息。

2. 学生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包括理解主旨、细节和推理能力的问题。

3. 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阅读后的拓展(15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个人观点。

2. 引导学生提出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思考。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与他人分享自己最近阅读的一本书。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阅读理解策略和技巧。

2. 鼓励学生继续培养阅读习惯,提供一些建议和资源。

教学资源:1. 小学第十二册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2. 图片或实物相关于本课话题的素材。

3. 问题和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 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表现。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观点的合理性。

3. 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如阅读材料的摘要或与文章相关的问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与本课话题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拓宽知识面。

2. 组织阅读俱乐部或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分享他们喜欢的书籍和阅读体验。

3. 提供一些阅读网站或应用程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

以上是小学第十二册教案的一个简单示例,根据具体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改。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第十二册数学教学总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尺知识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试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能力。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比例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启蒙教育。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 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看到“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个课题,你们都能想到些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适机演示各式地图以及某些精密仪器放大的平面图,让学生知道有关比例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回忆有关比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 什么是比?2.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哪些比的比值相等?(1) ﹕ (2)12﹕16 (3) ﹕ (4)4.5﹕2.7 (5)10﹕6 (6)3﹕2二、自主学习新知(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0﹕6 = 4.5﹕2.7 ﹕ = 3﹕2 2.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1)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写出有意义的比。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2册教案(全)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2册教案(全)

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教案教学内容负数,比例,圆柱与圆锥,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认识负数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

这一册的教材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之前学习的知识,同时为即将到来的初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结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教材的结构。

第十二册数学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涵盖了小数、分数的进一步认识和运算,比例与百分数的应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以及初步的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若干章节,章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册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掌握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理解比例和百分数的概念,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应用;三是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关系;四是具备初步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概率计算;五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重点与难点方面,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小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

其次是比例和百分数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其抽象概念。

再次是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最后是统计与概率的初步知识,这是数学知识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和难以理解。

针对这些重点与难点,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数学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我们还需要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数学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会他们如何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结果等。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电子教案(现数第12册)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电子教案(现数第12册)
(4)一个圆柱底面半径2厘米,高2分米,如果将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求削去部分的面积。
三、练习
1、练习五第8、9题
2、课堂作业本
四、课堂小结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电子教案(现数第12册)
编写者:卢梦鑫
第二单元内容
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练习五
第3教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的圆柱、圆锥知识,能灵活合理地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设想
备注
一、基础练习
判断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
2、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的 ()
3、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等底等高,那么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填空
1、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掉部分的总量是12千克,原来圆钢的总量是()。
2、圆柱的体积比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大()。
球的任意一个切面均为圆形,经过球心的切面面积最大。
三、练习
1、课本练一练
2、课堂作业本
板书:球的表面:一个曲面。
(2)说说球的球心、球半径和球直径。
球半径有多少条?球直径有多少条?球半径与球直径有什么关系。
板书:球心:球的中心。
球半径:球心到球面任意一点的线段。
球直径:连接球面上两点并且经过球心的线段。
(3)怎样测量球的直径?
(4)说说球的任意切面是什么形状?怎样切得到的切面最大?
板书:
备注
一、基础训练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题,并校对。
二、理解表面积的意义
1、说说什么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表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表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是圆柱的表面积。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方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方案来源xx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方案一、全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外表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拟、分析。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拟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稳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拟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开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圆柱和圆锥: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结合圆柱、圆锥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估计.5、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拟、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比例: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拟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总复习:1、使学生比拟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根底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那么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稳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简单变换,能够进行简单的估算或应用。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样本(三篇)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样本(三篇)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样本本修订版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旨在深化数学教育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具体如下:一、教材内容与编写特色概述本册教材涵盖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的基本概念与计算,以及简单的统计方法。

教材编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材修订与调整相较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本册教材进行了以下调整:1. 百分数内容的调整。

原教材中,百分数内容被分为两部分,分别安排在第十一册和第十二册。

鉴于课时与内容衔接的需要,本次修订将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从而优化了学习节奏。

2. 整理与复习部分的优化。

本单元根据前册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删除了成数、折扣等与现代社会实际关联较弱的内容,对涉及带分数加减法、分数与小数混合运算的习题进行了改编,以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 增设数学实践活动。

包括“美丽的校园”和“节约用水”两个项目,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美丽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测量、平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绘制校园平面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实际应用能力。

“节约用水”活动,通过调查、实验、计算等方式,让学生从量化角度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材修订的通用措施在修订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通用措施,如对陈旧题材进行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更新过时数据;重新绘制插图,以增强教材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四、教学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1. 理解比例的意义,熟悉比例各部分的命名。

2. 掌握比例的应用,能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理解并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认识线段比例尺,学会使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并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转换。

4. 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准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 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6. 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运用公式计算。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范文(2篇)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范文(2篇)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范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2. 掌握分数的相加、相减运算;3. 掌握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4. 能够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分数的相加、相减运算。

三、教学难点:1. 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2. 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二册》;2. 教学工具:数学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 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能够观察到不同物体的一部分,引出分数的概念。

2. 提出问题:你们怎样表示刚才看到的一部分呢?3. 介绍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以及分子和分母的概念,并通过实物和黑板演示分数的表示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观察实物并用分数表示出来,带领学生完成练习题。

5. 总结:总结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进行板书。

第二课时:分数的相加运算1. 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两部分的合并,引出分数的相加运算。

2. 提问:两个分数相加,你们怎么做呢?3. 介绍分数的相加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4. 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加运算练习题,带领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思路。

5. 总结:总结分数的相加运算规则,并进行板书。

第三课时:分数的相减运算1. 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两部分的比较,引出分数的相减运算。

2. 提问:两个分数相减,你们怎么做呢?3. 介绍分数的相减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4. 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减运算练习题,带领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思路。

5. 总结:总结分数的相减运算规则,并进行板书。

第四课时: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1. 导入:通过实例引出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

2. 提问:有一个整数和一个分数,你们怎么做运算呢?3. 介绍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4. 练习:让学生完成混合运算练习题,带领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思路。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例文(3篇)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例文(3篇)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例文教学计划:2024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一课:数与代数(60分钟)1.1 数的大小比较1.2 数的读法与写法1.3 加法与减法1.4 乘法与除法1.5 简单的代数表达式第二课:空间与图形(60分钟)2.1 点、线、面2.2 图形的名称2.3 直线、曲线、线段的比较2.4 直角与直线第三课:数据与统计(60分钟)3.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2 数据的表达3.3 数据的分析3.4 图表的读取与制作第四课:时间与变化(60分钟)4.1 时间的表示与读法4.2 时钟与日历4.3 时、分、秒的关系4.4 时长的计算与比较第五课:实际问题解决(60分钟)5.1 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5.2 图形的应用5.3 数据的应用5.4 时间与变化的应用第六课:复习与小结(60分钟)6.1 对前五课内容进行复习6.2 梳理知识点,强化记忆6.3 总结本册内容,进行小结第七课:期末复习(60分钟)7.1 回顾全册内容7.2 强化重要知识点7.3 进行模拟测试题7.4 解答学生提问,澄清疑惑第八课:期末考试(120分钟)8.1 考核本册全部知识点8.2 设置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不同题型8.3 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题能力以上是2024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计划,每课时60分钟,共需要155分钟。

计划中安排了一节复习课和一节期末考试,以加强学生对本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同时,在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计划中还设置了空间与图形、数据与统计、时间与变化等多个模块,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此教学计划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例文(2)教学计划:2024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巩固和拓宽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3.开拓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第12册教案 (2)

小学数学第12册教案 (2)

连除除加除减中山门小学熊晓颖教学内容:P31例10例11,做一做,练习八1~4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机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和小数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幻灯,口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1.首先我们练习一下口算。

(出示口算卡)÷72÷÷+ ×2.复习题出示:先想一想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60÷4÷5 420÷6 +150 750÷5 -80(1)逐题分析如:360÷4÷5 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在草稿本上计算出答案核对。

师:(2)在整数的连除,连加,连减中运算顺序是什么?二、新授1.导入:我们做了连除,除加,除减的题目,师: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与整数是一样的。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

3.出示例10:一只蜜蜂小时飞行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倍。

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1)完整分析一遍例10,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师:要求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必须先求什么?先求出一只蜜蜂的速度。

(2)同桌互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3)汇报,为什么?(4)列式(分布或综合)列综合式(5)板书÷÷A.看式中有几步什么运算?(两步)B.运算顺序是什么?(从左到右依次计算)C.结合例10题目说为什么先算÷呢?(多指人说)(6)板演。

集体订正,有无错误。

3.出示“做一做”432÷ + ÷(1)审题,读题(2)分别问含有哪些运算,怎么算?(同桌讨论)(3)汇报,核对。

小结:仔细观察例10,做一做3题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4.我们再练习几题,它们的运算顺序又是什么呢?÷ + ÷÷÷9 ÷÷ + 1200÷15÷2(1)1200÷15÷2 师:这题除了依次计算还有什么方法?两种方法比较哪种简便?按以前学习的内容这题如何用简便方法?5.出示例11师:我们来看,÷35 能不能用简便计算?如何用?〈讨论〉6.上草稿本7.指着回答集体订正。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点击浏览该文件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8---39页《角的初步认识》,第42页的第1—2题。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和直角”的第一课时。

这节课是在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从观察实物中逐步抽象出所学的角,教材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喜欢做小动作,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因此我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

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电子教案(现数第12册)
编写者:卢梦鑫
第二单元内容
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练习五7-10
第2教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所学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时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设想
备注
一、基本训练
20 15
10
10
第二单元内容
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例4
第教时
教学目标
1、经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极限思想,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问题的特点,利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设想
备注
一、回忆直柱体体积计算方法。
1、长方体、立方体、堤坝的体积
(1)长方体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球的任意一个切面均为圆形,经过球心的切面面积最大。
三、练习
1、课本练一练
2、课堂作业本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电子教案(现数第12册)
编写者:卢梦鑫
第二单元内容
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例题1
第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归纳、想象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圆柱的特征,理解底、高、侧面的意义。2、理解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求侧面积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设想
备注
一、感知旋转体
1、想一想,将课本所示的平面图形按轴旋转会得到怎么样的立体图形?
(2)立方体棱长2厘米
(3)水库堤坝横截面积500平方米,堤坝长80米,求堤坝的体积
小结:柱体的体积V=Sh
2猜想: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能是怎样的?
二、推导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
1、你能将圆柱体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吗?
2、操作演示
3、圆柱体长方体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高等于圆柱体的高。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练一练,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用线连起来。
二、认识圆柱
1、举例生活中的圆柱体。
2、自学课本,了解圆柱的特征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底面:互相平行且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侧面: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高:两底面间的距离,有无数条高。
4、判断下列物体的形状是不是圆柱?为什么?(图略)
编写者:卢梦鑫
第二单元内容
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练习五1-6
第1教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时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设想
备注
一、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1、圆柱、圆锥体的特征
图形
特征
侧面积
表面积
体积
圆柱
上下底面是两个等圆,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两个底面间的距离是它的高
3、一个圆柱的表面积比侧面积大6.28平方分米,高4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二、提高练习
练习五第11、12题
三、作业
课堂作业本
四、课堂小结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电子教案(现数第12册)
编写者:卢梦鑫
第二单元内容
球(选学)
教学内容

第教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球面、球半径、直径等概念,通过测量切削等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球体的特征。
S=C×h
=2∏rh
=∏dh
S=Ch+2∏r²
V=Sh
圆锥
底面是一个圆,顶点到底面圆心间的距离是它的高
——
——
V=Sh
2、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有哪些类型?学生举例并解答。
3、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有哪些类型?学生举例并解答。
二、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五第2、6题
2、完成练习五第1、3、4、5题
3、课堂作业本
三、小结
侧面积
表面积
R=5cm
h=9cm
d=3dm
h=5dm
C=6.28m
h=2m
4出示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24厘米,底面直径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注意:进一法。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3题
2、课堂作业本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电子教案(现数第12册)
编写者:卢梦鑫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设想
备注
一、基础练习
判断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2、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的()
3、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等底等高,那么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填空
1、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掉部分的总量是12千克,原来圆钢的总量是()。
2、圆柱的体积比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大()。
编写者:卢梦鑫
第二单元内容
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圆锥的认识及圆锥的体积计算
第教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的特征,能指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通过猜想验证、理解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设想
备注
一、看课本认识圆锥
1、底面:一个圆
2、侧面:一个曲面
3、高: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只有一条高。
想一想,上面的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后得到怎样的立体图形?这些立体图形你能知道些什么?
二、重点练习
1、完成课本第7、10两题
2、解答
(1)圆柱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米,体积是多少?
(2)将一个棱长40厘米的立方体木块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削去百分之几?
(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比圆锥体体积大60立方厘米,求圆柱的体积。
备注
一、基础训练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题,并校对。
二、理解表面积的意义
1、说说什么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表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表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是圆柱的表面积。
2、出示例2,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图略见课本)
(1)学生独立尝试
(2)交流
3、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填表
圆柱体的已知条件
地面积
2、掌握测量球直径的方法,知道球体的任意一个切面均为圆形。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设想
备注
一、引入
1、将圆以直径为轴旋转可以得到怎样的物体?(球体)
2、说说生活中形状是球体的物体。
二、展开
1、自学课本认识球体
2、交流:
(1)球面是什么形状的?与以前学过的立体图形有什么区别?
球的表面不像长方体、立方体那样有几个平面,也不像圆柱、圆锥那样既有平面又有曲面,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
(4)一个圆柱底面半径2厘米,高2分米,如果将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求削去部分的面积。
三、练习
1、练习五第8、9题
2、课堂作业本
四、课堂小结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电子教案(现数第12册)
编写者:卢梦鑫
第二单元内容
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练习五
第3教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的圆柱、圆锥知识,能灵活合理地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应用能力。
板书:球的表面:一个曲面。
(2)说说球的球心、球半径和球直径。
球半径有多少条?球直径有多少条?球半径与球直径有什么关系。
板书:球心:球的中心。
球半径:球心到球面任意一点的线段。
球直径:连接球面上两点并且经过球心的线段。
(3)怎样测量球的直径?
(4)说说球的任意切面是什么形状?怎样切得到的切面最大?
板书:
(3)课堂作业本第4题
四、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1-3题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电子教案(现数第12册)
编写者:卢梦鑫
第二单元内容
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及其应用
例2、3
第教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合理地处理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设想
三、例4: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5分米,这个油桶的体积是多少?
四、练习
1、求下列圆柱体的体积
(1)S=12.5平方厘米,h=8分米
(2)d=6cm, h=4cm
(3)r=6cmh=1.2m
(4)C=25.12米,h=2米
2、练一练
第3、4题
3、课堂作业本
五、课堂小结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电子教案(现数第12册)
三、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1、想一想圆柱的侧面积怎么计算?
2、小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Ch
3、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2.8米,求它的侧面积。
4、试一试: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高是20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5、练习:求下列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3厘米。
(2)地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高2.5分米。
4、怎样量圆锥的高
二、推导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积的推导方法
1、说说圆锥体积的大小跟圆锥的哪些条件有关?
2、说说的体积计算方法可能是怎样的?
3、实验:利用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容器进行实验。
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Sh
三、应用
1、完成例1、2
2、完成练一练
四、小结
五、课堂作业本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电子教案(现数第12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