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大地构造复习重点
区域大地构造49个复习知识点
区域大地构造49个复习知识点1.区域大地构造学与大地构造学的区别和联系(1)大地构造学是一门研究全球岩石圈形成、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2)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应用大地构造理论进行区域地质特征总结、区域地壳岩石圈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因此区域大地构造学不仅工作范围局限,而且侧重于实际资料的综合分析。
(3)大地构造学侧重于理论分析与建立,具有探索性。
(4)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学科。
首先,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需要先进大地构造理论的指导,第二,大地构造学需要区域构造的研究成果。
只有找出地球岩石圈不同区域的共性与差别,才能将岩石圈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最终分析其形成发展的规律性,建立全球岩石圈构造运动和演化的模式。
因此区域大地构造的研究是大地构造研究的基础环节。
2.大地构造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全球及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价建立动力学模型。
中国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历史一构造分析法、将今论古法、构造类比法3.历史-构造分析法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是物质运动在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它们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岩石圈组成和结构就是研究大地构造的基本方法,即历史-构造分析法或称地质历史分析法。
1.沉积特征分析2.岩浆活动分析3.构造变动分析4.变质作用分析5.成矿作用分析6.地球物理分4.地质建造泛指在地壳发展的某一阶段,在特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岩石共生组合。
按岩石成因类型地质建造可分为: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变质建造等三大类;按大地构造类型则可区分为: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等。
地质建造反映特定的地质环境,有重要实用意义5.地球的圈层结构、大陆岩石圈的圈层结构大陆岩石圈自上而下可分为四个层圈:1.上地壳:由盖层和结晶基岩层两部分组成。
2.中地壳3.下地壳4.莫霍面也是一个过渡层6.地球构造活动的韵律性马宗晋等以不同的时间尺度韵律性的代表性事件为参考,划分出长韵律、中韵律、短韵律和微韵律四个层次,十二个韵律级别。
大地构造复习
1、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大陆、大洋或某一大尺度区域的地壳或者岩石圈的组成、结构和演化历史的学科,目的是了解海洋、大陆、山脉及盆地的成因发展过程,认识地壳和岩石圈的演化规律。
2、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内容:壳幔结构及其动力学机制;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各种地质体的形成与背景。
3、地槽:地槽通常出现在大陆边缘或者两个大陆之间,早期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形成深坳陷,这种深坳陷可以被沉积物所补偿,从而形成巨厚沉积物形成的巨厚沉积带,也可以不被沉积物补偿,形成深海盆地;晚期强烈的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
4、地台:地台是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不再受褶皱变形的地区。
这种地区岩层产状平缓,故称为地台。
地台具有双层结构(基地加盖层)5、地台的基本特征:①地台是块状的辽阔地貌单元,多为平原、高原和台地;②地台具有双层机构:由显生宙岩系组成的盖层,主要为褶皱变质岩组成的基底;③盖层的沉积物成熟度高,多由滨、浅海分选较好的陆源碎屑和碳酸盐组成。
④地台的岩浆活动微弱;⑤地台盖层一般未受到区域变质作用;⑥构造变形相对微弱;⑦地台基底岩系中有各种变质矿产。
6、地盾:是地台上的相对最稳定的部分,处于相对上隆,少有沉积盖层,前震旦纪或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大面积出露的地区,平面形态呈盾状。
7、地质建造:泛指地壳发展的某一阶段,在特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岩石共生组合;可以分为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变质建造8、大地构造单元:是根据地壳运动和地壳构造的基本特点而划分的各种类型的大地构造区,是地壳大型构造的基本单位。
9、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广义上是指地壳内部物质的一切物理化学运动,其中包括地壳的变形、变质和岩浆活动等;狭义上的指:主要是由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壳隆起、坳陷和各种构造形态形成的运动。
10、造陆运动:造成大陆和海洋大型地貌特征,基本上是大面积缓慢的垂直升降运动,表现为巨大的隆起和坳陷。
11、造山旋回:构造旋回、大地构造旋回:指一段时间内,在其中原来的活动带通过前造山幕、造山幕和后造山幕演变称为的稳定造山带。
区域大地构造
1.含煤建造:发育在近海或湖沼地区,也可以出现在海陆交互相岩系中。
由陆相的砂岩、页岩和海相的泥灰岩、泥岩组成。
2.复理石建造: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石(岩性)在剖面上有韵律的交互出现,总厚度很大。
一般出现在地槽下降转变为上升,而上升为主的时期形成的。
3.褶皱幕(造山幕):它是根据两套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关系建立起来的。
褶皱幕实际上就是地壳在相对短期内发生的一次造山运动,构造上表现为岩层的褶皱和断裂。
4.什么叫构造旋回?中国的构造旋回怎么划分的?答:构造旋回:把一个地槽从发生拗陷到最后经过造山作用转化为褶皱带的全部过程称为一个构造旋回,也称大地构造旋回。
地质时代构造旋回代纪新生代(Kz)第四纪(Q)第三纪(E-N)喜马拉雅(H)中生代(J-K)白垩纪(K)侏罗纪(J)三叠纪(T)燕山(Y)印支(I)晚古生代(Pz2)二叠纪(P)石炭纪(C)泥盆纪(D)海西(V)(华力西)早古生代(Pz1)志留纪(S)奥陶纪(O)寒武纪(Є)加里东(C)元古代(Pt)震旦纪(Z)晚元古代(Pt3)中元古代(Pt2)早元古代(Pt1)扬子(A)武陵(U)中条(Z)太古代(Ar)晚太古代(Ar2)早太古代(Ar1)阜平(F)迁西5.蛇绿岩套:是一组由蛇纹石化超镁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
6.区域大地构造学:研究广大区域内岩石圈和地壳上大型构造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7.地台活化:指中、新生代时活动性加强,地壳运动的差异性加强,出现巨厚的陆相沉积建造。
岩浆活动,构造变动也都加强。
8.中国的地台有: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塔里木地台、印度地台北缘的喜马拉雅山台褶带。
9.大陆裂谷:受到巨大张性断裂的破坏、下陷形成的谷地。
边缘海:边缘海是大陆边缘的小型盆地岛弧:指弧形列岛或火山列岛。
海沟:大洋中下陷最深的部分。
10.什么叫深断裂的概念?深断裂的标志有哪些?答:深大断裂规模巨大、切割深、发展时间长,并且多次活动,对沉积构造的岩相、厚度、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方面都起着控制作用。
区域大地构造复习重点
区域大地构造复习重点1.大地构造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全球及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价建立动力学模型。
人类离不开资源,而各种资源都赋存在一定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
2.历史一构造分析法: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是物质运动在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它们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岩石圈组成和结构就是研究大地构造的基本方法,即历史-构造分析法或称地质历史分析法。
六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印度-澳大利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3.按岩石成因类型地质建造可分为: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变质建造4.地质建造:泛指在地壳发展的某一阶段,在特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岩石共生组合。
5.中国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历史一构造分析法、将今论古法、构造类比法6.证据(南北不对称):(1.陆地2/3以上在北半球(北-陆半球,南-海)(2.大洋脊3/4位于南半球(3.1900-2001M>=8级地震共47次,30在北半球大陆M>=7的强震几乎都在北半球(4.热流分布,南高于北(5.大气运动的赤道带略向北偏,大气运动北繁南简(6.洋流的形式与环流带位置南北不对称(7.全球中、新生代造山带3/4集中在北半球(8.根据海陆、地震、大气等不对称的事实,马宗晋(2003)提出构造球的概念,构造球的赤道北偏10度左右(9.全球大的(一级)构造系统不对称。
7. 大陆岩石圈自上而下可分为四个层圈:(1.上地壳:由盖层和结晶基岩层两部分组成。
盖层厚度变化很大,由0一10余km。
其中软弱层构成滑脱面,沿滑脱面常形成重力滑动构造、伸展构造、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
这些没有结晶基底卷入的盖层滑脱型构造常称为薄皮构造。
盖层纵波速度在2.0—5.5km/s。
(2.中地壳:中地壳与上地壳成分相似,平均成分接近花岗闪长岩,但物态不同,为一塑性层。
上地壳的伸展作用、逆冲作用受中地壳拆离面的控制。
高三地理地形构造知识点
高三地理地形构造知识点地形构造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地球上各种地貌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在高三地理学习中,地形构造是一个重点难点,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地形构造知识点。
一、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地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地球的外部由若干个运动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通过构造活动导致地壳的变动。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震、火山、地山脉的分布,对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地质变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地震构造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结果之一。
地震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断层运动和岩石应力积累等。
地震构造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的重要手段。
三、火山构造火山是地球表面岩浆活动通道的一个口岸,它是地球表面火山岩喷发形成的洞口。
火山构造是指火山活动造成的地形地貌特征,研究火山构造可以揭示地球内部岩浆活动的特点和火山岩的形成过程。
四、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部岩石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包括构造断裂、褶皱和隆起等地质现象。
地质构造研究地球的演化过程和构造运动的规律,对于勘探矿产资源,了解地下水的沉积和寻找油气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风蚀构造风蚀构造是指风力作用下产生的地貌形态,主要包括风蚀洞、风蚀壁、风蚀石等。
风蚀构造研究表明,风是地表形成和改变地貌的重要力量,它对风沙的运动和风蚀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冰川构造冰川构造是指冰川形成和变迁过程中的地貌特征,包括冰川谷、冰川疙瘩、冰碛等。
冰川构造研究揭示了冰川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对于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冰川退缩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七、海洋构造海洋构造是指海洋中的各种地貌形态,主要包括海岸线、海底地形、海底火山等。
海洋构造研究对于了解海洋的地质特征、地球板块运动和地政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以上地形构造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貌的形成机制。
这些知识点在高三地理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各种地质构造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地构造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知识点总结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大地构造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形成演化的学科。
在地质学中,大地构造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探讨了地球表面和内部的组成、结构和演化。
本文将围绕大地构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1. 地壳的结构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它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厚度约为20-70公里;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厚度约为5-10公里。
地壳的结构是不均匀的,不同区域的地壳结构和厚度有所差异。
地壳的结构和组成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起着重要的影响。
2. 地壳的运动地壳的运动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原因。
地壳的主要运动方式包括构造运动、地壳的扭转和地震。
构造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地壳变动,主要包括地壳的隆升和沉降、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壳的扭转是指地壳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形变。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现象,它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3. 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构造学的核心问题。
根据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地球的初生地壳和现代地壳。
地球的初生地壳是在地球形成初期的地壳,主要由火成岩构成;现代地壳是在地球形成初期后的地壳,主要由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
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决定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
4. 地幔的结构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800公里。
地幔的主要组成物质是岩石,包括岩浆和岩浆岩。
地幔的结构是由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物质相变形成的,同时地幔中存在着大量的熔岩和岩浆,这些物质对地球的热力和动力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5. 地幔的运动地幔的运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力和动力系统控制的。
地幔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岩石圈的运动和对流运动。
岩石圈是地幔中温度较低的层,它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起着重要的影响。
对流运动是地幔中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物质相变和熔岩岩浆的运动形式,它是地球内部热力和动力系统的重要表现形式。
大地构造复习要点
*地壳分为克拉通(稳定区)和正地槽(活动区)克拉通:克拉通分为高克拉通(大陆地壳)和低克拉通(大洋地壳)1.地盾:大陆地壳上相对稳定的部分,长期相对上隆,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广泛出露地表,缺失或局部边缘有很薄的沉积盖层。
2.地台(或台坪):地壳长期或某些时期相对稳定下降,在前寒武纪基底之上,往往发育1-3公里沉积盖层,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
克拉通:地壳上已经达到稳定并在漫长的地质时期(至少古生代以来)已很少变形的部分。
在板块构造理论里,可以理解为近似刚性的大陆板块部分,是相对稳定的大陆块体,底部为大陆地壳。
正地槽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优地槽:离高克拉通远,有蛇绿岩及火山物质。
冒地槽:离高克拉通近,无蛇绿岩,缺乏火山物质。
地台的基本特征1.形态特征呈椭圆形或等轴形,可达数百至数千km。
2.地貌特征地势平坦,起伏不大,以平原、盆地、高原为主,仅边缘和局部有较高的山脉。
3.盖层地质特征(1)沉积简单;(2)构造简单;(3)岩浆活动微弱;(4)岩层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5)铁、磷、铝、煤、石油、膏盐等外生矿产。
地槽小结:沉积作用:陆屑、碳酸盐、复理石建造等,优地槽具蛇绿岩建造,厚度巨大。
岩浆作用: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变质作用:区域变质十分发育。
构造作用:褶皱、断裂、片理、劈理等十分发育。
地槽褶皱区:位于两个大陆地台区之间或大陆边缘,具强烈活动的地区。
包括不同时期发育的、在空间上连成统一整体的若干地槽-褶皱系及其间的中间地块所组成。
地槽-褶皱系:是地槽褶皱区中相对强烈活动的地带,内部差异活动显著,构造、岩浆活动都很强烈,后期褶皱变质,并上升成为造山带。
造山作用:在挤压性构造体制之下,板块边缘或板块内部发生的所有地质过程的总和,包括断裂、褶皱、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总的效果是形成线形的加厚的地壳(岩石圈)。
造山带:由造山作用形成的地质体,通常出露地表,呈现山脉的形态。
造山带是地壳上的一种带状的构造单元,它以具备强烈的构造变形(线形褶皱和逆冲断层)为特征,而这些强烈的构造变形是侧向挤压作用的产物。
大地构造重点
一、名词解释:1.前寒武地盾Precambrian shields :前寒武系暴露于地表的宽阔大陆区域。
2.大陆台地Continental platforms :平伏于前寒武系之上、相对薄的、未变质的盖层,或显生宙沉积层。
3.基底basement :沉积盖层以下的岩石。
4.克拉通台地Craton:泛指老的、相对稳定的大陆地壳单元。
克拉通地壳至少在数十亿年内未遭受广泛的变形或变质作用。
5.岩石圈Lithosphere:地球最外部的刚性脆性岩层,组成岩石圈板块,包括地壳和地幔上部固体部分。
6.泛大陆Pangaea:早期,地球为一超级古陆。
7.裂谷rift:大陆内部拉张并开始分裂。
8.成功裂谷Successful rift:大陆分裂为两块,之间新的洋中脊形成。
9.威尔逊旋回Wilson cycle:裂谷、海底扩张、板块汇聚、碰撞、在产生裂谷,此一系列连续地质过程称为威尔逊旋回。
10.被动大陆边缘Passive margins:海底扩张形成的大陆边缘,无明显的构造活动。
11.碰撞缝合线:这些出现在造山带内、经历高度剪切作用的基性和超基性岩石碎块称为缝合线,缝合线两侧的岩石代表曾经分裂的的不同大陆。
12.盆地反转:在碰撞过程中,早期正断层重新激活,出现反转断层,褶皱推覆带底部物质推覆至早期的被动边缘之上,被动边缘盆地转换为推覆带。
13.海底扩张理论:地幔物质在裂缝带下因软流圈内的物质上涌,侵入和喷出形成新的洋壳,随着这个作用不断进行,新上涌侵入的地幔物质把原已形成的洋壳向裂谷两侧推移扩张,致使洋底不断新生和更新,由于洋壳不断向外推移,及至海沟岛弧一线,变受阻于大陆而俯冲下插于地幔,达到新生和消亡的平衡,从而使洋底地壳在2-3亿年更新一次。
14.地幔柱:深部地幔热对流运动中的一股上升的圆柱状固态物质的热塑性流,即从软流圈或下地幔涌起并穿透岩石圈而成的热地幔物质柱状体。
15.热点:地幔柱在地表或洋底出露时就表现为热点。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重点
第0章绪论1.大地构造学: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研究大陆、大洋或某一大尺度区域地壳或岩石圈的组成、结构和演化历史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了解海洋、大陆、山脉及盆地的成因和发展过程,认识地壳和岩石圈的演化规律。
在地球科学中,它明显的具有上层建筑性质。
1).隆起说:其主要论点是: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侵入到山体的中央部分,使岩层从中央向边缘倾执并挤压成褶皱和断裂。
它的出发点是:垂直运动是基本的,水平运动是派生的。
后因它不能解释褶皱带的特点和褶皱并非由岩浆侵入造成等缺陷而被摒弃。
2).收缩说:地球由于冷却而收缩引起地壳侧向水平挤压的假说,是在1852年由法国的博蒙特(Elie de Beaumont,1798—1874)提出的。
后来休斯(Suess, E., 1831—1914)在收缩说中加进了关于地壳可分成刚性地段和柔性地段的概念,认为地壳结构是不均一的,在地球普遍压缩过程中,刚性地段揉挤和压缩柔性地段形成褶皱山系。
3).地槽-地台学说:在收缩说的基础上美国的霍尔(HalI, J., 1811—1898)和丹纳(Dana, J. D., 1813—1895)创立了地槽理论。
认为地槽是地壳上的巨大拗陷,是在水平挤压力影响下产生的,拗陷被沉积物补偿充填,而以后的压力就把这些沉积物挤压成褶曲。
2.大地构造学的特点大尺度:研究的对象庞大,而且不均一。
大科学跨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外事件等)涉及学科多, 涉及资料量大,综合性强。
大思维:Suess-地球面貌(6卷)------大地构造学之父,全球见识Stille(二战) 全球观“地球科学观”。
3.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内容•壳幔结构及其动力学机制;岩石圈的变形、变位;岩石圈的演化;造山带和各种地质体的形成背景。
4.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地质学:主要通过地质手段研究深部的地质表现及其发展规律。
地球物理学:主要根据地震、重力、地磁和地热资料研究壳、幔的内部结构。
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壳幔的物质成分、地球内部物质交换等地质作用。
区域大地构造 (第二章 全球构造要点
软流圈:
位于岩石圈之下,与上地幔过渡层之间。大陆区位于100~220km深处,厚度 100~150km,密度小,大洋区位于50~400km深处,厚约350km。软流圈是 地震波速低速带,并具有低阻、低Q值。地震波速下降0.2-0.3km/s,横波 由4.6-4.7km/s下降到4.3-4.4km/s,纵波(Vp)由8.0~8.2下降到7.7~7.8 km/s。 软流圈的低速、低阻和低Q值倾向于认为是由于角闪石、斜长石和透辉石 等低熔点矿物的存在,在软流圈的温压条件下导致局部熔融而成。
超高压变质岩的分异和全球板块构造单元
• 壳内高导低速层的解释
• 显生宙盖层与结晶基底的界面 • 上地壳的低速层与含水和岩石破碎 有关——来自俄罗斯科拉半岛超深 钻的观测资料 • 下地壳中包含的沉积岩层 • 地壳深处水平层状的物质流动层 • 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岩浆
(2)、岩石圈的力学性质—岩石 圈的流变分层性
康拉德界面 莫霍面(Moho)
上地幔固体表层
软流圈(低速层)
洋壳:
传统观点认为,大洋岩石圈包括洋壳和岩石圈地幔, 洋壳与陆壳的不同在于缺硅铝层,只有硅镁层。 目前根据大洋钻探洋壳一般分三层: 沉积层: Vp 2.2km/s 玄武岩层:Vp5.2km/s 辉绿、辉长岩组成的席状岩墙杂岩:Vp 6.7km/s 洋壳厚度5~7km,洋脊洋岛变化在15~20km
玄武岩浆喷发
典型大陆和大洋区岩石圈的特征对比 (岩浆活动与天然超深钻直接取样)
(after Songlin Li et al., U.S. Geological Survey, 1998)
Crustal thickness (km) obtained primarily from seismic refraction/ wide-angel reflection experiments (after U.S. Geological Survey, 1998).
高一地理地球的结构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地球的结构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地球的结构知识点1
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之分。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
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2.不连续面:地球内部的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它们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
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其中莫霍界面位于大陆部分地下33千米处;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
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增加;而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完全消失。
3.圈层划分:
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 特征
地壳(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平均17
1000
2900
5000
6370 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地幔上地幔①固态
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下地幔①可能为固态
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地核外核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内核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高一地理地球的结构知识点2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大地构造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第 1 章:地球的层圈结构1.陆壳与洋壳的差别?厚度:陆壳厚,洋壳薄;陆壳平均33km,最厚达80km(青藏),洋壳平均7km。
组成: 陆壳为三大岩类, 洋壳主要为玄武岩;陆壳上部硅铝层,下部硅镁层,洋壳为硅镁层。
构造: 陆壳复杂(存在褶皱和断裂), 洋壳简单(无褶皱)。
年龄:陆壳老(最老44-45亿年),洋壳新(最老2亿年)。
2.岩石圈、软流圈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盖层)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
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与上地幔过渡层之间,是地震波速低速带。
第 2 章:地槽-地台学说1.地台地台: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岩层产状十分平缓,具有十分平坦的地貌;具有双层结构基底和盖层。
2.地盾地盾: 地台上的相对最稳定的部分,长期处于相对上隆,没有或很少有沉积盖层,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大面积出露,周缘被有盖层的地台所环绕,平面形态呈盾状。
3.克拉通克拉通:地壳上已达到稳定的、并在漫长的地质时代里(至少自古生代以来) 已很少受到变形的部分。
4.地台基本特征1.地台是块状的辽阔地貌单元,一般具等轴状展布的几何形态,多为圆形、多边形的平原、高原或盆地。
2地台具有双层结构,基底和盖层:盖层:由显生宙岩系组成,厚度小,变形微弱,未变质。
基底:时代老,厚度大,主要为褶皱变质岩组成,常伴有岩浆岩。
从这种结构上看,地槽褶皱上升后,再次下降接受沉积,可形成地台;因此,地槽经过造山作用演化形成地台。
3. 地台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主要体现在稳定的盖层沉积上,岩相和厚度比较稳定。
4.地台区有自己的特征沉积建造和建造序列,沉积岩层之间多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5.在其发展过程中岩浆活动微弱、有些岩浆活动主要与深断裂有关。
6.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较弱,常形成一些同沉积的宽缓褶皱,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7.地台基底岩系中有各种变质矿产,盖层中主要为一些外生矿产。
5.构造层构造层: 地壳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构造单元里于一定构造阶段中形成的岩层组合。
地形构造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形构造知识点归纳总结1. 地球表面的形成和变化地球表面的形成和变化是地形构造的基础。
地球表面的形成主要包括地球形成、地球表面的特点和地球表面的形成过程。
地球形成是指地球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地球形成主要包括凝聚、分化和冷却。
在凝聚阶段,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时期。
在分化阶段,地球内部的不同成分分化出地核、地幔和地壳。
在冷却阶段,地球表面逐渐冷却、凝固和形成地形。
地球表面的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和地貌。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山、岭、丘陵、平原、高原等。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整体特征,主要包括大陆地貌、海洋地貌、河流地貌和冰川地貌。
地貌是地形和地貌的总称,包括地势、气候和水文等地表特征。
地球表面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外力和内力。
外力是指外部力量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主要包括风蚀、水蚀、冰蚀和海岸侵蚀等。
内力是指地球内部力量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主要包括构造力和地质力。
构造力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地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抬升、地震和火山等。
地质力是地下岩石物质对地表的作用,主要包结构沉陷、岩溶和地形塑造等。
2.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变化和演化过程,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地壳运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
构造运动是地壳内部的运动和变形过程,主要包括构造抬升、构造沉陷和断层运动等。
外力作用是外部力量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主要包括风力、水力和冰力等。
构造运动是地壳内部的运动和变形过程,是地壳运动的基础。
构造运动主要包括横向作用和纵向作用。
横向作用是指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板块相对运动和板块边界运动等。
纵向作用是指地壳内部的上升和下沉运动,主要包括地形抬升和地形沉陷等。
构造运动是地壳运动的原因和机制,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变化的基础。
构造运动主要包括内力和外力。
内力是地壳内部力量的作用,主要包括地壳构造、地下热力和地震活动等。
外力是外部力量的作用,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球引力和大气运动等。
高考地理基础地球构造基础知识点清单
高考地理基础地球构造基础知识点清单地球的内部结构1. 地球的三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壳:分为陆壳和海壳,陆壳主要由硅质岩石组成,海壳主要由镁铁质岩石组成。
3.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厚达2900公里的固体岩石组成。
4.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地球的板块构造1. 板块构造理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被分为多个大块,称为板块。
2. 板块边界类型:包括大陆边界、海洋边界和大陆-海洋边界。
3. 板块边界的地质现象: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4.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和地球自转的影响。
地球的地壳变动1. 变动类型:包括构造抬升、构造沉降、构造断裂和构造变形等。
2. 构造抬升:指地壳隆起,形成山脉或高原。
3. 构造沉降:指地壳下降,形成盆地或海洋。
4. 构造断裂:指地壳发生破裂,形成断层。
5. 构造变形:指地壳岩石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的过程。
地壳的地貌类型1. 高原:由地壳抬升或侵蚀作用形成的平坦或凹凸不平的地形。
2. 平原:由地壳沉降或侵蚀作用形成的平坦的地形。
3. 山地:由地壳抬升或地壳运动形成的起伏的地形。
4. 盆地:由地壳沉降形成的中部平坦而四周高出的地形。
地球的水体分布1. 海洋:包括大洋和海。
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 湖泊:由地壳抬升或火山喷发形成的淡水或咸水湖泊。
3. 河流:由降雨或冰雪融化形成的水流,汇入海洋或湖泊。
地球的大气环境1. 大气成分:主要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2. 对地球的作用:保持适宜的气候、生物活动和屏蔽宇宙射线等。
3. 大气层:由地球表面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电离层等。
总结:地球的构造是地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地壳变动、地貌类型、水体分布和大气环境等基础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而深入探讨地理学相关的问题。
高三地球构造知识点梳理
高三地球构造知识点梳理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三个基本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1.大气圈:地球表面至大约1000公里高度的空气层。
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2.水圈:地球表面及其下层的所有水体,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等。
3.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是地球最外层的坚硬层。
包括陆地和海底的岩石。
二、地壳地壳是岩石圈的最外层,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
1.大陆地壳:厚度和密度比大洋地壳小,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2.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为5-10公里,主要成分是玄武岩。
三、地幔地幔是地球体积最大的层,占地球半径的84%左右。
地幔的物质主要是硅酸盐,具有较高的镁和铁含量。
1.上地幔:上部由坚硬的岩石构成,称为岩石圈,下部则逐渐软化,形成软流圈。
2.下地幔:从软流圈向下,地幔的物理状态由坚硬的岩石逐渐过渡到流动的岩浆。
四、地核地核分为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由铁和镍组成。
1.外核:呈液态,对地球磁场起着关键作用。
2.内核:由于压力极大,虽然温度非常高,但仍然保持固态。
五、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地球岩石圈是由多个大小不一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移动,形成了地震、火山、山脉等地质现象。
1.板块的类型:–大陆板块:包括陆地及其下的岩石圈。
–海洋板块:主要由洋底岩石构成。
2.板块的移动:–碰撞带:板块相互碰撞,可以形成山脉。
–俯冲带:一个板块下滑到另一个板块下面。
–分离带:板块相互分离,造成地壳拉伸,可形成海洋中脊。
六、地球内部的热力学地球内部的热力学主要研究地球内部的热能如何影响地球的物理状态和地质过程。
1.地球的热源:–原始热:地球形成时继承自太阳星云的热能。
–放射性热: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地热梯度:地球内部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2.地球热流:地热梯度导致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形成热流。
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高中地理必备知识
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高中地理必备知识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地球是一个以地壳为表面的圆球体,而地壳则由一块块相对独立的板块构成。
这些板块之间存在着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是高中地理必备的知识之一,对于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构造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岩石壳体,包括陆壳和海壳。
陆壳主要存在于大陆上,具有较大的厚度,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岩石。
海壳则主要存在于海洋底部,相对较薄,主要成分是玄武岩。
2. 地幔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由较厚的岩石组成。
地幔的温度和压力非常高,岩石处于半固态状态,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的运动对板块运动起着重要作用。
3. 地核地核位于地球的最内部,由铁和镍组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地核的高温高压状态使得地幔和地壳的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推动了板块运动的发生。
二、板块运动的类型板块运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边界运动、内部运动和地壳变动。
1. 边界运动边界运动指的是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
根据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特点,边界运动分为三种类型:接触边界、离散边界和滑移边界。
- 接触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有互相挤压和相互俯冲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板块之间会形成山脉、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现象。
- 离散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脱离连接并相对运动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地震和裂谷等现象。
- 滑移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滑动,但没有压缩和拉伸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断裂和地震等现象。
2. 内部运动内部运动是指单个板块内部的运动,包括垂直上升和下降两种类型。
垂直上升是指板块内部出现上升现象,形成山脉和高原等地形;垂直下降则是板块内部出现下沉现象,形成洼地和海沟等地形。
3. 地壳变动地壳变动是指地壳内部的构造和地质过程的变化。
地壳变动包括隆升、下沉和变形三种类型。
隆升是指地壳内部出现上升现象,主要是由于地壳在地幔和地核的推动下而发生的。
大地构造重点考核内容
大地构造学:一门综合性的地质分科,它研究地壳的大型乃至全球构造的发生、发展、区域的构造组合或变形特征、分布和相互关系、历史演化以及产生这些构造的地壳运动和力源。
(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动力学模式:研究引起构造位移和变形的应力的相对大小、方位及其演变过程,重塑一个地区的构造应力场;进而推断产生构造的动力来源及动力学演变过程。
大地构造和构造地质学的区别与了解: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岩石圈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运动的科学,属于广义构造地质学、传统构造地质学的组成部分。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组成地壳的岩石受地壳运动而变形的各种构造类型。
相同点:1、均涉及对已发生变形的地球外层演化的重建,如地壳的破裂、大洋裂解大洋关闭碰撞等;2.均涉及地壳和上地慢的运动和变形;不同点:1、研究尺度不同:大地构造学主要研究区域或全球尺度的运动和变形,而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亚微—区域尺度岩石变形;2、研究对象不同:《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是“形迹”,而《大地构造学》研究的是大的构造格局、构造运动、构造体系、动力学模式。
了解:对大尺度构造运动的理解的重要来源有赖于于对岩石中变形的观察;相反对大尺度构造演化历史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构造变形的动力起因大地构造学特点:大尺度;大科学跨度;大思维:全球观地球垂向层圈结构的划分:图(ppt 01第8页)岩石圈:指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盖层)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
地幔:指莫霍面之下,古登堡之上的圈层称为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核: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称为地核, 为一个球体,将地核划分外核、过渡层、内核。
外核物质为液态。
过渡层物质为液态。
内核物质是固态,纯铁组成,可能含少量的镍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
解耦:用数学方法将两种运动分离开来处理问题,常用解耦方法就是忽略或简化对所研究问题影响较小的一种运动,只分析主要的运动。
现代地球表层大地水平板块构造单元:现代全球划分为12大板块,包括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澳大利亚—印度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哥哥斯板块、纳兹卡板块和加勒比板块。
2022年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大地构造学旳研究对象、内容、措施、意义研究对象: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过程旳综合学科。
研究内容:①区域或全球尺度旳地壳与岩石圈构造变形特性及圈层互相作用,如:大洋-大陆互相作用、地球内部圈层互相作用、造山带与盆地旳形成过程等;②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旳互相关系;③地壳与岩石圈旳形成与演化过程;④地球表面海-陆旳形成与演变方式及过程;⑤地球深部作用过程及其机制。
研究措施:大地构造学研究措施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其她学科以及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旳研究手段与研究成果。
研究意义:大地构造学研究可觉得结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旳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旳上成因解释。
二、固体地球构造旳重要研究措施重要涉及固体构造几何学与构造运动学旳研究。
固体地球旳构造几何学:重要研究地球旳构成成分及构造。
措施有:①研究暴露在地表旳中、下层地壳乃至地幔顶部剖面,通过地质、地物、地化综合研究,揭示地壳深部物质构成、构造构造、物理性质、岩石矿物及元素旳物化行为、温压条件、地热增温率、有关元素及矿物成分旳聚散规律;②研究火山喷发携带到地表旳深源包裹体,揭示深部物质与构造特性;③人工超深钻探直接取样(目前为止波及最深深度12km);④地震探测:分为天然地震探测和人工地震探测,运用地震波旳折射与反射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特性。
固体地球构造运动学:重要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旳大地构造运动学与现今固体地球表面旳构造运动。
地质历史时期旳大地构造运动学可以运用古地理学(岩相、生物、构造)、古气候分区、地球物理学与古地磁学进行研究;现今固体地球表面旳构造运动可以运用空间对地旳观测与分析技术。
三、大地构造学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可觉得结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旳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旳上成因解释;实际应用意义:①大型成矿集中区(矿集区)等成矿构造背景、资源规划;②大规模破坏性地震产生于形成旳地质构造背景与稳定性评价;③绝大对数大型、劫难性地震都发生在活动板块边沿带(区)上,或与板块互相作用有关旳次级活动构造单元边界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大地构造复习重点1.大地构造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全球及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价建立动力学模型。
人类离不开资源,而各种资源都赋存在一定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
2.历史一构造分析法: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是物质运动在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它们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岩石圈组成和结构就是研究大地构造的基本方法,即历史-构造分析法或称地质历史分析法。
六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印度-澳大利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3.按岩石成因类型地质建造可分为: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变质建造4.地质建造:泛指在地壳发展的某一阶段,在特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岩石共生组合。
5.中国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历史一构造分析法、将今论古法、构造类比法6.证据(南北不对称):(1.陆地2/3以上在北半球(北-陆半球,南-海)(2.大洋脊3/4位于南半球(3.1900-2001M>=8级地震共47次,30在北半球大陆M>=7的强震几乎都在北半球(4.热流分布,南高于北(5.大气运动的赤道带略向北偏,大气运动北繁南简(6.洋流的形式与环流带位置南北不对称(7.全球中、新生代造山带3/4集中在北半球(8.根据海陆、地震、大气等不对称的事实,马宗晋(2003)提出构造球的概念,构造球的赤道北偏10度左右(9.全球大的(一级)构造系统不对称。
7. 大陆岩石圈自上而下可分为四个层圈:(1.上地壳:由盖层和结晶基岩层两部分组成。
盖层厚度变化很大,由0一10余km。
其中软弱层构成滑脱面,沿滑脱面常形成重力滑动构造、伸展构造、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
这些没有结晶基底卷入的盖层滑脱型构造常称为薄皮构造。
盖层纵波速度在2.0—5.5km/s。
(2.中地壳:中地壳与上地壳成分相似,平均成分接近花岗闪长岩,但物态不同,为一塑性层。
上地壳的伸展作用、逆冲作用受中地壳拆离面的控制。
中地壳厚约8-20km,横向分布很不均匀,埋深一般为10-15km。
由于埋藏深、温压较高、放射性元素最集中,而具有塑性性质。
中地壳是上、下两部地壳的过渡层,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速度界面。
(3.下地壳厚10-15km。
上部组分偏中性,波速6.2-6.7km/s。
下部含较多的基性、超基性成分,为角闪岩相—麻粒岩相高温高压变质相。
由上向下,偏脆性变形渐变为偏塑性变形。
其下部与莫霍面一起也构成一个重要的拆离带或调节带,控制着地壳构造的发育。
莫霍面也是一个过渡层,由镁铁质麻粒岩和超镁铁质岩所组成,厚约l一5km,由高速薄层组构成。
纵波速度通过莫霍面由7.6km/s突增至8.1km/s。
但在裂谷区纵波速度为低速,仅7.0-7.8km/s,这是由裂谷带之下有一高温、低密度、低速的异常地幔或地幔垫(枕)塑性物质所致。
(4.上地幔的刚性层:由橄榄岩、辉岩和榴辉岩等组成。
厚度从30-150km,纵波速度为8.1-8.5km/s。
即由于以高熔点的橄榄石为主,故形成密度大、强度高的刚性层.板块构造认为岩石圈驮在下伏的软流圈上滑移。
8.岩石圈又叫构造圈,是地球的刚性外壳,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刚性顶盖,厚20-150km。
大陆区110—150km。
大洋盆地70一80km,洋脊、岛弧区为20一50km。
软流圈在岩石圈一下的弱流变区,下界难确定,一般认为不超过350±30km深度。
顶部有厚约100km的地震低速带,纵波和横波速度均明显降低,横波速度的降低大于纵波速度降低。
解释为在低速带中有部分(小于3%)的熔融。
9.岩石圈纵向结构及特征岩石圈、软流圈、中间圈:包括下地幔的其余部分,厚度通常大于2200km、地核:由古腾堡面至地心,包括液态外核、过渡层和固态内核。
10.岩石圈主要由玄武质层(硅镁铁层)、花岗质层(硅铝层)和沉积岩层所组成11.根据地壳厚度、结构和组成的不同,地壳可以分为三类:大陆型地壳、大洋型地壳和过渡型地壳。
12.克拉通一般认为,克拉通是大陆均衡的正向部分,在构造上,它比邻近的活动带更稳定。
13.地盾是地壳的稳定部分,由前寒武纪岩石组成,其上的沉积盖层很薄,或者完全没有沉积;以变质岩和深成岩为主;所经历的埋藏深度从5km到35km以上。
地盾区表现出地形的起伏很小,而且长期保持构造上的稳定性。
地盾区占地壳总体积的12%左右。
最大的几个地盾分布在非洲北美和南极洲。
14.地台也是指地壳的稳定部分,地形上也仅有小的起伏,其基底也是由前寒武纪岩石组成,但其上覆盖有1-3km厚的相对未变质的沉积岩。
地台的前寒武系基底和地盾一起称为克拉通。
地台上沉积盖层的年龄可从前寒武纪至新生代,局部地区盖层厚度可达5km以上。
地台占地壳体积约35%,占地壳面积约18%。
15.造山带系指造山作用中经受强烈变形的地壳所形成的狭长形山带16.盆地的类型主要有大洋盆地、边缘海盆地、海沟、陆内海盆地及大陆内沉积盆地。
17.从山脉的分布来看,可分四种类型,即:火山弧型(或陆缘型)山脉、岛弧型山脉、碰撞型山脉、陆内型山脉18.最新总结为地球动力学的10个假说:1.地球收缩说 2.地球膨胀说3.地球脉动说4.地球自转说 5.重力分异说和重力作用说 6.地幔分异与地幔对流说7.涌流构造说8.层块构造热涌说9.热点-地幔柱说10.星际作用说19.地球动力学假说至少满足3个条件:1.能对全球的构造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构造演化过程作出解释;2.所依赖的动力因子既有足够的能量,其作用方式又能合理地说明构造变形场的特征;3.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物化性质----以此来衡量,没有一个假说是完善的20.地槽的现代概念: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和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多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窄长条状地带。
早期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形成深坳陷,可以被沉积物所补偿,从而形成被巨厚沉积物所占据的沉降带,也可以不被沉积物所补偿,形成深海盆地;晚期则是地槽的强烈褶皱,并形成褶皱带。
主要特征地槽是地壳上活动的构造带。
其活动性表现在地质构造的各个方面,包括形态、地貌、内部结构、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矿类型以及地球物理特征等。
(1.地槽通常出现在大陆边缘地带,并沿大陆边缘延伸。
(2.发展中的地槽的地貌与近代大陆边缘特征一致。
(3.地槽在沉积上往往表现为长条状的坳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地槽发育阶段沉积物以海相沉积为主,有时还可出现半深海相和深海相沉积,沉积物分选性差,沉积厚度很大,可达上万米或更厚。
岩性、岩相和厚度变化显著。
(4.地槽发展晚期,一般经历了剧烈的构造变动,地槽中的岩层发生褶皱和断裂,形成十分复杂的构造。
(5.广泛而强烈的岩浆活动(6.一般伴随褶皱而具一定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7.地槽有丰富的矿产,以内生矿床为主;(8.地球物理特征21.硬砂岩建造:碎屑岩成分复杂,分选不好,磨圆度差。
多含易于分解的长石、岩屑和暗色矿物,按矿物成分比,分别组成硬砂岩、长石砂岩、复矿砂岩,岩石中出现大量的硬砂岩,则可称为硬砂岩建造。
代表地形起伏比较大、迅速剥蚀、搬运和堆积的条件下形成的沉积。
多出现在地槽形成的初期构造不稳定的环境下。
23.硅质—火山岩建造:在一些地槽中有广泛发育,并成为这些地槽的特殊的建造类型。
24.复理石建造:复理石是—种有规律的复杂互层的巨厚沉积建造,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石在剖面上有韵律地交互出现。
25.磨拉石建造(磨砾层):出现于褶皱回返期后阶段。
磨拉石建造通常分布在地槽褶皱带外侧的边缘坳陷中,这个坳陷是由于地槽褶皱隆起而形成的补偿性坳陷。
岩石组成以砾岩、长石砂岩、复矿砂岩等粗碎屑岩占绝对优势,此外尚夹有粉砂岩、粘土岩。
边缘坳陷是一个不对称的坳陷盆地,近地槽褶皱带的一侧下陷快而幅度大,发育大量砾岩夹砂岩,属快速水流搬运和沉积的河流相、洪积相,具明显的流水层理,沉积厚度大,变化快,自几百米到几千米。
向外它们就迅速变为湖相的红砂岩和泥(页)岩,夹蒸发岩沉积,再向外随着远离山系,颗粒就变得更细.26.变质带出现:一带以高压—低温变质及大量基性、超基性岩为特征;一带以低压—高温变质及广泛花岗岩侵入为特点。
(双变质带27.优地槽:发育火山岩,早期有基性熔岩喷溢和超基性岩的侵位,晚期经造山作用形成山系,并有酸性岩浆岩侵入。
冒地槽:岩浆活动微弱,缺乏火山岩,它是沿稳定的大陆地块边缘延伸的沉降带,其中为沉积物所充填。
28.奥布英把地槽的演化分为三个时期:即地槽期、晚地槽期和后地槽期。
地槽期是地槽演化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并可进一步分为发生阶段(A)、发展阶段(B)与造山或终止阶段(C)。
而发展阶段又分为前复理层期和复理层期。
29.地台的基本概念与沉积盖层相反,结晶基底常为巨厚的变质沉积岩系和火山岩系组成,构造也往往比较复杂,混合岩化、花岗岩化相当普通。
基底岩系的上述特点,表明它形成时曾褶皱上升并经过侵蚀夷平,其上发育起沉积盖层。
换句话说,地台是由地槽演变而来的,地槽由于褶皱作用而失去活动性,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地台。
基本特征地台是大陆地壳上主要的构造类型,相对地槽而言,是地壳上稳定的构造单位,反映在形态、地貌、结构、沉积特征、构造形态、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特点等方面。
1.地台一般具面状展布的几何形态,多呈不规则圆形、菱形、多边形等外形。
与地槽那种长条形的形态不同。
其大小自数十万平方公里至数百万平方公里。
世界上最大的非洲地台面积达二千万平方公里。
2.世界上主要的地台,在地形上大多形成平原(如西伯利亚地台、俄罗斯地台、北美地台)和高原(如非洲地台、澳大利亚地台),地台整体高程比较一致,内部起伏较小,相对高差不大,地台没入海洋的部分往往也出现大陆架和海湾3.地台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其双层结构。
下构造层为基底岩系,由经过褶皱和变质的前寒武系组成,上构造层称盖层,由显生宙岩系组成,以沉积较薄,构造变形微弱和岩石未变质为特点,其间为角度不整合所分。
4.地台盖层的沉积建造是在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中形成的,5地台发展阶段的岩浆活动与地槽相比,无论在规模、活动方式和岩性上都有明显的差别。
6.地台盖层构造变形一般比较微弱,典型的地台型的褶皱构造比较平缓开阔,常常出现各种断续性的褶皱31.石英砂岩建造:是地台上常见的沉积建造,石英砂岩矿物成分单一,极大部分是由石英颗粒组成,分选好,磨圆高。
只有少量长石(不超过5%),极少的重矿物(小于1%),有些海相石英砂岩含海绿石。
岩石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风化、搬运、沉积形成的。
32.铝土—铁质建造:多出现在海侵岩系的底部,与长期风化侵蚀面的形成有重要联系。
建造多由砂质粘土沉积和与之共生的铝土岩,铁质岩,耐火粘土等沉积组成33.石灰岩建造:是地台型沉积建造中广泛分布的一种,主要是由石灰岩或白云岩化的石灰岩组成,成分纯净是其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