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地陷阱”到“反公共地悲剧”——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旅游资源经营行为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分析

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分析

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分析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分析视角,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根本在于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

文章分析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指导区域旅游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利益主体理论区域旅游政府政策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有效实现旅游资源整合,适应旅游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旅游业对外开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要参与竞争,除了引进国外先进旅游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之外,还需要“走出去”,主动出击,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的战略,都需要将旅游企业做强做大,需要区域旅游一体化。

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通过区域联合一致对外,是增强我国在开放环境下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

大力发展区域旅游模式第一,通过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模式,能够有效避免旅游企业“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局面。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是一种协作式的经营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强调协同发展的理念能够优化旅游业发展的整体环境,促进旅游企业更好的发展。

梳理旅游产业链,可以发现旅游业具有众多的参与主体,包括当地政府、旅游资源开发商、政府、旅行社以及当地居民等。

这要求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充分强调整体发展理念,在树立形象、人才交流、宣传促销、开发产品、经营管理、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在区域发展总目标下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第二,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是实现多区域协同与联动和旅游业发挥地区优势和特色的必然要求。

我国具有地域辽阔、旅游资源多样性和差异性等特点,这为由于地区资源互补性的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客观基础。

伴随着国内旅游产业范围以及领域的不断拓展,规模的不断增大,区域内外整体层面的联系显得愈加紧密。

传统的地方发展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要求,区域合作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各地区只有合理认识到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要求,实施积极的旅游发展战略与营销策略,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旅游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并带动区域整体实力的提高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旅游景区管理的和谐共生机制探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旅游景区管理的和谐共生机制探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旅游景区管理的和谐共生机制探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作者:孙建平张春阳田文红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2期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尝试着以九寨沟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管理模式进行研究。

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文献的综述,标示九寨沟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从中分析九寨沟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点和关注点,构建了九寨沟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谐共生机制模式,以期实现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达到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引言在管理实践中,为了实现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在遵循景区实际情况下,扬弃传统的依赖政府主导管理模式,引入“利益相关者共生”的崭新机制,使景区不仅能保证景区管理局的权益,而且也能保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不仅要强调旅游企业的参与,而且还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重视利用他们的权益;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九寨沟景区为例,探讨旅游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之和谐共生发展模式。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概述随着旅游景区管理和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利益相关者在旅游旅游景区管理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关注,利益相关者理论也逐渐成为旅游景区管理和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一个源自于管理学的概念,该理论起源于 20 世纪60 年代,1963 年斯坦福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首次使用了利益相关者这一术语。

弗里曼(Freema,1984)对公司利益主体提出如下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的目标达成,或者在企业达成目标中受到影响的个人和群体”。

该理论的研究早期,企业一直处于研究主体地位,直到20 世纪 80 年代才被国外旅游研究领域所重视。

我国旅游学界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则始于本世纪初,随后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1987 年 Marsh 和 Henshall 针对旅游者——居民的期望及相互影响在旅游发展规划中的战略价值进行了探讨,Bramewell(1999)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当地旅游政策制定的合作问题以及参与的机制与决策流程问题, Burns 与 Howard(2003)在实践中通过对具体旅游地的利益相关群体进行实证调查研究,认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对规划和管理都有着不同观点,他们的观点常常富有建设性意义,国外这些理论研究成果无疑对旅游规划和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和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018年1月下半月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汪星星 陈丽丹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国内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文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

目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研究过程中普遍关注利益相关群体的“利”,今后的研究可以更多地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和“责”,以及村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心理镜像研究。

旅游业作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以及对社会综合就业贡献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在优化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拓宽农民收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等文件,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乡村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较多,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探讨乡村旅游发展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学者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乡村旅游所进行的研究,揭示其研究现状并提出展望,对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美等西方国家,最开始主要用来解决公司的治理模式问题。

1984年,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时,综合考虑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都是利益相关者的联结体,企业关注的是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某些主体的利益最优化。

(一)乡村旅游模式选择研究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模式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发展模式、经营模式以及组织模式等。

陈志永、李乐京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深入剖析了贵州天龙屯堡“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指出其社会经济意义和现存缺陷并提出完善建议。

高职学院实训资源“反公地悲剧”现象解析

高职学院实训资源“反公地悲剧”现象解析

高职学院实训资源“反公地悲剧”现象解析公立高职学院实训资源“反公地悲剧”现象解析朱红斌庄三舵一、“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1.公地悲剧产权经济学家认为,当产权不存在或产权作用受到限制时,就会出现资源配置低效甚至无效现象。

“公地悲剧”的根源在于产权问题,在于公共资源产权范围不明或虚置,在于公产的私人利用方式和有效制度约束机制的缺失。

此时,“公地”有有效的使用权,但没有有效的监督权;有平等的收益权,但没有明确的处置权。

任何人都无权排斥他人使用,只能通过自己对公共资源尽可能多地利用而避免自己利益受损。

因此,处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善、约束机制缺失的公共资源,极易受到侵害、过度利用而沦为“公地悲剧”。

但“公地悲剧”并非绝对不可以避免,其中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明晰产权,将责任和利益明确到团体及至个人。

2反公地悲剧“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于产权分离特性所引起的公共物品被闲置而造成的浪费。

“反公地悲剧”的根源也在于产权问题,在于公共资源产权的支离破碎。

此时,“公地”有有效的监督权,但只有无效(或低效)的使用权;有明确但不完全的处置权,但没有平等的收益权。

产权过度分散的公共资源,极易被小集团乃至个人独占,或者被设置排他性障碍,造成有效使用权不足,引起资源的闲置、浪费。

解决“反公地悲剧”有效办法是整合产权。

稀缺的公共资源既可能因过度利用而发生“公地悲剧”,也可能因利用不足而发生“反公地悲剧”。

所以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防范“公地悲剧”,也要防范“反公地悲剧”。

二、实训资源“反公地悲剧”现象分析近年来,公立高职学院的实训仪器设备的种类、台套数、技术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一方面实训仪器设备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实训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偏低,存在重复购置、设备闲置的现象。

在实训资源的利用方面,几乎同时存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现象。

在“公地悲剧”情况下,实训仪器设备有人用没人管,或者被粗放式管理、掠夺性使用,造成仪器设备有效使用寿命的缩短。

解读_公地悲剧_与_反公地悲剧_以农村旅游资源为例

解读_公地悲剧_与_反公地悲剧_以农村旅游资源为例

— 92 —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是,由于许多居民家庭开办农家乐或者从事相关的旅游接待活动,制造 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其它废弃物,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严 重的损害。
第二,乡村旅游的重要竞争资本—— —品牌特色受损。 农村旅游的品牌特色是一地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旅游特色,它是 通过相关集体推广及集体努力创建起来的。品牌特色作为一种无形资 产,在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注重维护整体品牌,致使其在发展 过程中不断受损甚至贬值。比如农村特色的减弱易使游客对当地的整 体印象产生负面的联想;有些村民拉客、宰客,农家土菜的卫生质量没 有保障,菜品种类减少或重复等问题容易引起整体特色品牌的美誉度 和忠诚度下降;多数村民在特色品牌的经营和维护过程中会存在搭便 车心里,加之农村旅游的进入门槛很低,容易被代替。因此,品牌受损极 易导致该地区的农村旅游发展举步维艰。 (二)“反公共地悲剧”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农村旅游资源的低效利用。 在农村旅游开发过程中,除了存在有形资产流失的问题之外,实际 上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严重的低效利用的问题。由于产权的支离破 碎,如当地政府虽然拥有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但却没有使用权等,没有 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产权主体,造成许多农村旅游资源的显性或是隐 性的闲置,这也就是我们所了解的为什么“掉在地上的钞票没人捡”的 最好例证。 第二,行政审批手续复杂。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符合市场经济 要求的行政审批项目。有些地方还因此出现了地域封锁和部门壁垒,不 利于农村旅游经济的一体化开发和规模化发展,很难通过市场调节来 实行资源配置,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郑州市的“馒头办风波”就是一 个典型的“反公共地悲剧”的案例。由于郑州人喜欢吃馒头,所以郑州市 的馒头消费量很大,并且本市也有几个在全国比较出名的馒头品牌。为 了规范郑州市馒头的生产秩序,换句话说是为了分享馒头生产的利润, 于是郑州市成立了全国唯一的“馒头生产管理办公室”(包括一个“市级 馒头办”和四个“区级馒头办”)。2001 年 6 月份,得知一家馒头生产商正 在无照生产,于是“区级馒头办”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实施处罚,随后 “市级馒头办”也闻风而至,并且也开具了罚单。但生产商拒绝双份罚 单。于是“区级馒头办”和“市级馒头办”为争夺监管权和处罚权发生冲 突,并且引发“馒头办风波”。[8] 四、两种“悲剧”理论对农村旅游的启示和对策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都是因为产权不清晰所引致的资源配 置不当的问题。对此,我们要特别注重两种“悲剧”的研究,积极寻找有 效对策,避免发生在农村旅游这块公地上的“悲剧”,实现资源优化配 置。 (一)“公地悲剧”理论对农村旅游的启示与对策 农村旅游中的“公地悲剧”说明的是产权的界定不清晰,使得单个 家庭或是村民使用农村本地的旅游资源的直接成本小于社会需付出的 成本,从而使农村旅游资源以及相关资源被过度使用。由于农村旅游资 源的产权高度模糊和抽象,村民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没有产权 意识,没有行使产权的内在动机。其结果是,产权流于“人人所有,又人 人没有”,以及“人人所有,人人没有,谁都应该负责,谁都不负责任”的 状况,因而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方面,村民对当地的旅游资源不关心 不爱护;另一方面,短期思想严重,急功近利,只想分光吃净,竭泽而渔, 却不愿进行深度开发和规模化发展。前者导致资源利用不足,后者导致 资源滥用。应对之策: 第一,确定明晰和稳定的产权。尽可能地将资源或从业者的所有权 明晰,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科斯的产权理论证明, 一旦产权界定明确,并且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谈判、协商、签约等 等的成本又足够低的话,则无论将产权划归给谁,最终总是能达到该种 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使用。实践证明,产权清晰了,权责明确了,利益相关 者的责权利意识加强了,能有效的推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村旅游资 源的保值和增值。同样,农村旅游开发中,只有做好相关的产权安排才 可能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产权稳定和产权明晰同样 重要,如果产权不稳定,即便产权很明晰,也会对资源进行掠夺性的使 用,这就需要法律或相关制度来保证产权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 第二,结合各地实际,寻找适合的开发模式。 目前对农村旅游中公地悲剧的解决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政府经营、 私人投资者经营和社区自主经营三种模式。各地区应该结合自己的实 际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 一是地方政府经营模式。采用地方政府经营模式,可以通过当地政

我国乡村旅游中的“公地悲剧”及其对策探究

我国乡村旅游中的“公地悲剧”及其对策探究

我国乡村旅游中的“公地悲剧”及其对策探究【摘要】乡村旅游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由于乡村旅游资源在消费和使用上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权属性,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虽然一方面能大力推动资源所在地经济的发展,但往往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公地悲剧”现象。

本文依据公共财政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实例,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公地悲剧”现象的深入分析和系统思考,提出了解决乡村旅游“公地悲剧”的相关对策和治理措施。

【关键字】公地悲剧乡村旅游公共财政公共产品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乡村旅游由于满足了城市居民寻幽访古及休闲体验的需求而成为发展最为迅猛的旅游业态之一。

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①。

但随着开发的深入,村民个体利益之间以及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易陷入“公地悲剧”的困境,从而严重影响乡村旅游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和规范性等特征和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监督管理等重要职能,发展乡村旅游亟需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

本文试图运用公共财政学相关理论,从“公地悲剧”的本质原因和乡村旅游这一新型公共产品的属性角度出发,寻求摆脱这种困境的模式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一、“公地悲剧”的内涵和原因1968年,英国科学家哈丁(Garrett Hardin)在《科学》杂志上发表《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②一文,首度提出了“公地悲剧”理论。

其中引用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片公共牧场,可无偿地向所有牧民开放。

在没有使用限制机制的情况下,每个牧羊人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在这片牧地上放养尽可能多的羊或延长放牧时间,直至牧地的容量达到了极限,草地逐渐耗尽,而牧民也无法继续在该公地上放牧并得到更多收益,这时便发生了“公地悲剧”。

乡村旅游“公地悲剧”问题的探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乡村旅游“公地悲剧”问题的探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乡村旅游 公地悲剧 问题的探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鲍㊀青摘㊀要:乡村旅游作为我国热门的旅游形式之一ꎬ虽然近年来发展势态良好ꎬ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ꎮ而乡村旅游产生的问题主要是源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共有性ꎬ因此ꎬ对乡村旅游中 公地悲剧 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ꎮ本文试图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乡村旅游 公地悲剧 问题的研究中ꎬ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 公地悲剧 的成因ꎮ最后ꎬ就缓解乡村旅游 公地悲剧 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ꎬ以期乡村旅游能够更好地发展ꎮ关键词:乡村旅游ꎻ公地悲剧ꎻ利益相关者理论中图分类号:F590.75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8-0130-02一㊁引言乡村旅游火爆的背后ꎬ也存在着不少的负面新闻ꎮ如环境恶化㊁过度或不合理开发㊁商业气息浓厚㊁村民宰客以及文化商品化等问题屡见不鲜ꎬ使得旅游地的形象严重受损ꎬ阻碍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ꎮ究其原因ꎬ还是乡村旅游中各利益相关者为了获得自身效益的最大化ꎬ对乡村共有资源的过度使用ꎬ导致 公地悲剧 问题的产生ꎮ二㊁研究综述目前ꎬ针对乡村旅游 公地悲剧 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ꎬ研究内容主要是探究 公地悲剧 发展阶段的演变及其产生的原因为主ꎮ孟凯等人在研究云台山乡村旅游 公地悲剧 的演变过程中ꎬ发现 公地悲剧 是在旅游地生命周期规律的作用下呈现周期性变化的ꎬ并针对不同演化阶段的 公地悲剧 现象ꎬ提出了转换主导力量和改变制度安排等治理模式ꎻ池静具体分析了杭州梅家坞㊁龙坞茶村和山沟沟景区 公地悲剧 的演变阶段ꎬ总结出了地方政府主导型㊁外来投资者主导型和农村集体组织主导型的制度模式ꎻ朱逸涵以太湖古村落为研究对象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法ꎬ分别运用了 马太效应 涟漪效应 破窗效应 以及 羊群效应 阐述了 公地悲剧 的成因ꎬ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ꎮ总而言之ꎬ已有研究对造成乡村旅游 公地悲剧 问题的主体并未达成共识ꎮ因此ꎬ本文试图从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ꎬ来探究乡村旅游 公地悲剧 这一问题ꎮ三㊁乡村旅游中的公地悲剧问题(一)公地悲剧的概念公地又称公共地㊁公共资源ꎮ美国学者哈丁(Hardinꎬ1968)提出ꎬ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ꎬ而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ꎬ因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ꎬ即为 公地悲剧 ꎮ换而言之ꎬ就是指一种不具备排他性的公共品或资源ꎬ容易导致过度使用的现象ꎬ从而损害公共利益ꎮ而在乡村旅游中ꎬ公共资源的占比较多ꎬ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 公地悲剧 问题ꎮ 公地悲剧 问题在乡村旅游中主要体现为乡村旅游环境㊁基础设施㊁文化㊁旅游形象的破坏等ꎮ(二)乡村旅游 公地悲剧 问题的体现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旅游市场的火爆使得乡村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ꎮ首先ꎬ旅游经营者只注重眼前的利益ꎬ每到旺季毫无节制地接待旅游者ꎬ并不会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ꎮ其次ꎬ部分旅游者素质低下ꎬ乱扔垃圾㊁破坏文物古迹㊁随地吐痰㊁乱涂乱画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层出不穷ꎬ容易产生 破窗效应 :如果放任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存在ꎬ会诱使人们仿效或变本加厉ꎮ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ꎬ应当及时止损ꎬ避免乡村旅游中赖以发展的环境要素再度恶化ꎮ2.公共设施供给不足公共设施的供给不足在乡村旅游中也是不足为怪的ꎬ主要还是因为各利益相关者计较 投入 产出 或为了降低边际成本而忽略公共设施的投入ꎮ因此ꎬ公共设施的建设通常易产生占便宜㊁ 搭便车 及免费享受他人成果的念头ꎬ每个理性人最优的选择均是不付出ꎬ自然会导致公共设施供给不足这一现象ꎮ若各利益相关者能积极主动地关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更新问题ꎬ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将会增加ꎬ吸引的游客也越多ꎬ旅游乘数效应也越大ꎮ3.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我国大多数乡村旅游的开发较少遵循与其自然环境㊁人文环境相协调这一原则ꎮ近年来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过度商业化ꎬ毫无特色的旅游商品泛滥成灾ꎬ各大旅游纪念品所兜售的产品绝大部分源于义乌小商品市场ꎮ商业气息浓厚ꎬ如凤凰古城㊁周庄㊁西塘㊁乌镇等地景区内部店铺㊁酒吧遍布ꎬ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乡村旅游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ꎬ使得乡村旅游中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乡村性 逐步弱化ꎮ4.市场竞争杂乱无序乡村旅游以小农经营为主ꎬ大多缺乏引导和监管ꎬ具有自发性㊁盲目性等特点ꎮ在乡村旅游开发初期ꎬ农村个体经营户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及盲目的模仿ꎬ导致乡村旅游地的市场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ꎮ此外ꎬ乡村旅游经营缺乏准入门槛和产权约束ꎬ缺乏诚信经营的理念ꎬ易出现诸如欺客宰客㊁强制消费㊁假冒伪劣㊁以次充好㊁缺斤少两等现象ꎮ杂乱031热㊀㊀点Һ㊀无章的市场秩序背后ꎬ实质上的是 公地悲剧 的体现ꎮ5.旅游地形象受损在 公地悲剧 问题发生后ꎬ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恶化㊁公共设施供给不足㊁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市场竞争杂乱无序等现象使得乡村旅游的自然环境㊁人文环境㊁民风民俗遭到破坏ꎬ 乡村性 这一最大优势特点丧失ꎮ难以满足旅游者在乡村中回归自然㊁放松身心的旅游需求ꎬ使其旅游体验大打折扣ꎬ而导致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受损ꎮ四㊁乡村旅游中的利益相关者(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最早是由Freeman提出的ꎬ它是指 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 ꎮ而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乡村旅游涵盖了众多的利益相关者ꎬ主要包括了地方政府㊁乡村旅游企业(经营者)㊁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ꎮ(二)乡村旅游中的利益相关者1.政府政府是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利益相关者ꎬ是公共旅游资源的整合者和调配者ꎬ也是旅游行业的立法者ꎮ政府也是公众利益的维护者ꎬ在乡村旅游中担任多种重要的角色ꎬ包括开发者㊁规划者㊁立法者㊁引导者㊁协调者㊁监督者等ꎮ其职责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㊁乡村旅游开发的规划及政策制定㊁合理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㊁监督旅游经营者的行为等方面ꎬ在缓解乡村旅游 公地悲剧 问题中的地位至关重要ꎮ2.旅游企业首先ꎬ企业的性质决定其主要的目的是营利ꎮ同理ꎬ乡村旅游企业在旅游开发中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ꎬ会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做出最有利于本企业发展的决策ꎮ因此ꎬ旅游企业的决策也是缓解 公地悲剧 问题的关键ꎮ倘若各大旅游企业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过程中ꎬ把社会效益也纳入企业决策中ꎬ将会对缓解 公地悲剧 问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ꎮ3.当地居民当地居民是旅游地形象的主体ꎬ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优劣以及当地居民的态度ꎬ也是旅游者需要考虑的因素ꎮ旅游目的地形象受损ꎬ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当地居民不合理的行为及态度导致的ꎬ因此维护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当地居民的职责之一ꎮ此外ꎬ当地居民也是当地传统文化的载体ꎬ应主动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的责任ꎮ同时ꎬ当地居民也应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ꎬ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可持续化ꎮ4.旅游者旅游者选择乡村地区作为其旅游目的地ꎬ最大的诉求是回归田园生活ꎬ或者是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解放身心压力ꎮ为避免 破窗效应 ꎬ每一个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都应该时刻保持保护环境以及文物古迹ꎬ争做文明旅游者的思想态度ꎮ同时也要尊重当地文化ꎬ避免给当地居民带来负面的 示范效应 ꎮ五㊁结论与建议(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公地悲剧 发生的原因也包括制度的缺失和政府职能的缺位ꎮ政府是掌握着公共权力的部门ꎬ应该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ꎬ完善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㊁规划㊁监督中的职能ꎮ适当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ꎬ改变不同主体的行为ꎮ譬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ꎬ制订标准体系ꎬ包括环境卫生㊁服务水平㊁食品安全㊁污水处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ꎬ以减少乡村旅游 公地悲剧 的发生ꎮ(二)加强生态保护意识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ꎬ尤其是乡村旅游ꎮ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ꎬ尤其是 乡村性 这一特点ꎬ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ꎮ各利益相关者应该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可持续发展理念ꎬ当保护环境与经济效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时ꎬ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ꎬ要懂得 留得青山在ꎬ不怕没柴烧 这一道理ꎮ(三)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乡村旅游中各利益相关者都想要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ꎬ而忽略了其他主体的利益ꎬ是 公地悲剧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ꎮ因此ꎬ各利益相关者应该树立 命运共同体 的意识ꎬ站在对方的角度上互相考虑ꎬ平衡各方利益ꎬ共同做出最有利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实现的决策ꎬ以便达成共识㊁加强合作ꎬ减少 公地悲剧 现象的发生ꎮ(四)加强法制教育乡村旅游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ꎬ因此很有必要通过法律规制及第三方监管ꎬ使各方利益得到保障ꎮ同时ꎬ加强法律法规教育也是必要手段ꎮ其作用包括:有助于旅游企业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ꎬ减少企业偷税漏税或污染物排放等违法行为ꎻ有助于当地居民在遵纪守法的同时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ꎻ有助于减少旅游者的不文明旅游现象ꎬ减少其给乡村地区带来的负面 示范效应 ꎬ进一步减少乡村旅游 公地悲剧 问题的产生ꎮ参考文献:[1]孟凯ꎬ李佳宾ꎬ陈险峰ꎬ等.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 公地悲剧 的演化与治理[J].旅游学刊ꎬ2018ꎬ33(8):23-32. [2]池静ꎬ崔凤军.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 公地悲剧 研究 以杭州梅家坞㊁龙坞茶村㊁山沟沟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ꎬ2006ꎬ21(7).[3]朱逸涵ꎬ唐晓岚.古村落保护发展中的公地悲剧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太湖古村落为例[J].中国名城ꎬ2017(5). [4]李正欢ꎬ郑向敏.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ꎬ2006ꎬ21(10):85-91.[5]王纯阳ꎬ黄福才.村落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界定与分类的实证研究 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J].旅游学刊ꎬ2012ꎬ27(8):88-94.作者简介:鲍青ꎬ女ꎬ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ꎮ131。

(完整word版)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的原因及对策

(完整word版)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的原因及对策

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

如草场过度放牧、海洋过度捕捞等。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

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

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

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

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

反公地悲剧【Tragedy of Anti-Commous】1998年,美国黑勒教授(Michael·A·Heller)在《The Tragedy of Anti-Commous》一文中提出“反公地悲剧”理论模型。

他说,尽管哈丁教授的“公地悲剧”说明了人们过度利用(overuse)公共资源的恶果,但他却忽视了资源未被充分利用(underuse)的可能性。

在公地内,存在着很多权利所有者。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每个当事人都有权阻止其他人使用该资源或相互设置使用障碍,而没有人拥有有效的使用权,导致资源的闲置和使用不足,造成浪费,于是就发生了“反公地悲剧”。

二者的区别概述公地与反公地“悲剧”的本质在于产权问题。

产权一般具有两种形态:公共产权和私人产权。

当某种资源为某个人单独所有时,该资源为私人财产,其产权为私人产权。

它具有产权制度边界清晰、产权归属明确,所有权效率高的特点。

当某种资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所有时,称为公共财产,其产权为公共产权。

它具有以下特点:在消费规模上没有限制,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这项资源的权益,所以存在收费困难;每个当事人天然享有资源权益,无需采取交费申请加入的方式;每一当事人在使用该资源时,会影响和损害其他成员的利益,即存在外部性。

公共资源管理中克服公地悲剧的轻微利他博弈分析

公共资源管理中克服公地悲剧的轻微利他博弈分析

公共资源管理中克服公地悲剧的轻微利他博弈分析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公共资源,如公园、森林、公共交通等等,这些资源都是每个人可以享受的。

但是,由于资源的无限消耗和财富的有限分配,导致了公共资源管理中的“公地悲剧”。

在这种情况下,克服公地悲剧的轻微利他博弈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

公地悲剧指的是,由于公共资源的无限消耗和财富的有限分配,每个个体都会选择尽可能多地使用资源,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最终导致资源的破坏和消失。

这个问题在社会经济中非常普遍,如森林采伐、渔民捕鱼、城市交通等等。

为了解决公地悲剧,我们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协调和合作来保护公共资源,而不是单纯地相互竞争。

轻微利他博弈便是一种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轻微利他博弈。

在轻微利他博弈中,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利他主义倾向,会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但同时也会追求自己的最大收益。

这种博弈的特点在于,当其他个体采取配合合作的策略时,个体也会选择合作,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意味着,如果多个个体都能采取该策略,那么整个群体都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达成合作。

在公共资源管理中,轻微利他博弈的策略有多种,如合作、信任、共享、妥协等等。

这些策略在长期的使用中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们不仅可以保护资源,还可以促进公共资源管理的发展。

例如,在森林管理中,每个个体都可以选择最大化自己的木材采伐量,或者遵守保护森林的规定。

如果大多数人选择合法采伐,那么森林就能得到保护,从而维持可持续发展。

这就是轻微利他博弈的一种实现。

另一个例子是城市交通中的拥堵问题。

如果大多数人单独使用私人交通工具,那么城市的拥堵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但如果个体能够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那么整个城市的拥堵问题将减轻。

这就需要一个全民共享的理念,遵循轻微利他博弈的策略。

因此,克服公地悲剧的轻微利他博弈不仅可以解决公共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积极推广这种博弈策略,鼓励个体之间的合作和信任,从而保护和管理好我们的公共资源。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作者:胡江川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点击数:86 更新时间:2010年08月12日摘要: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浙江仙居公盂岩农村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利益相关者属性分析研究当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结合现有景区管理模式探索出适合此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思路。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农村社区;管理模式1 利益相关者理论介绍以及对应分析理论框架构建1.1 利益相关者理论文献综述目前对旅游领域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大类: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与目的地(或旅游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与目的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979年Rosenow 在其著作《Tourism: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中强调旅游目的地发展和管理中需要“公众参与”;此后,Freeman、Butler、Murphy等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目的地或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协作与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等主题;2003年,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Erick.T.Byrd 博士研究了在社区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对旅游的参与程度、“支持”和“反对”的态度对社区旅游发展的影响;2002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Yooshik Yoon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是旅游成功运作、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研究暂停留于理论引入阶段,保继刚和吴必虎等少数学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旅游规划当中。

1.2 分析框架(1)社区居民。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主要体现在于参与旅游管理决策和利益分配两个方面,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双重满足。

一方面,在以正当途径和渠道获取经济利益的社会背景下,村民会通过为旅游者提供初级旅游消费品及各种原材料、承包或开办家庭旅馆等旅游企业、从而实现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的目的。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的原因及对策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的原因及对策

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

如草场过度放牧、海洋过度捕捞等。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

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

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

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

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

反公地悲剧【Tragedy of Anti-Commous】1998年,美国黑勒教授(Michael·A·Heller)在《The Tragedy of Anti-Commous》一文中提出“反公地悲剧”理论模型。

他说,尽管哈丁教授的“公地悲剧”说明了人们过度利用(overuse)公共资源的恶果,但他却忽视了资源未被充分利用(underuse)的可能性。

在公地内,存在着很多权利所有者。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每个当事人都有权阻止其他人使用该资源或相互设置使用障碍,而没有人拥有有效的使用权,导致资源的闲置和使用不足,造成浪费,于是就发生了“反公地悲剧”。

二者的区别概述公地与反公地“悲剧”的本质在于产权问题。

产权一般具有两种形态:公共产权和私人产权。

当某种资源为某个人单独所有时,该资源为私人财产,其产权为私人产权。

它具有产权制度边界清晰、产权归属明确,所有权效率高的特点。

当某种资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所有时,称为公共财产,其产权为公共产权。

它具有以下特点:在消费规模上没有限制,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这项资源的权益,所以存在收费困难;每个当事人天然享有资源权益,无需采取交费申请加入的方式;每一当事人在使用该资源时,会影响和损害其他成员的利益,即存在外部性。

我国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悲剧的博弈论探讨从使用者角度剖析

我国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悲剧的博弈论探讨从使用者角度剖析

本次演示通过对旅游景区网络营销策略的探讨,分析了不同类型策略的优缺点 和实施方式。以社交媒体营销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制定和实施网络营销策略。 最后,提出了评估策略效果的常见标准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旅游景区在网络时 代更好地开展营销推广有所帮助。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旅游景区 的网络营销策略将不断创新和发展。
其次,陆游的诗词中充满了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在《关山月》中,他写道: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这首诗揭示了南宋朝廷的腐败和无能,表达了诗人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和对国家 危机的忧虑。这种对民族精神的颂扬,体现了陆游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
再次,陆游的诗词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心和期望。在《冬夜读书示 子聿》中,他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是陆游在冬夜读书时写给儿子的,他鼓励儿子要努 力学习,为国家做出贡献。这种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心和期望,体现了陆游 对后代的期望和鼓励。
我国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悲剧的博弈论 探讨从使用者角度剖析
目录
01 引言
03 博弈论分析
02 文献综述 04 使用者行为分析
目录
05 对策建议
07 未来研究方向
06 结论 08 参考内容
我国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悲剧的博弈论探讨:从使用者角度剖析
引言Biblioteka 近年来,我国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悲剧屡见不鲜,给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 严重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本次演示旨在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运用博弈论的 方法,探讨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悲剧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使用者行为分析
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悲剧的使用者行为包括无意识违规和机会主义行为。无意 识违规通常是由于使用者的无知或疏忽,如随意丢弃垃圾、过度开采水资源等。 机会主义行为则是使用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采取的违规行为,如非法采 矿、砍伐森林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导致景区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增加 景区悲剧的发生概率。

乡村旅游开发中反公地悲剧的治理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中反公地悲剧的治理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中反公地悲剧的治理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近年来,乡村旅游开发在我国愈发兴盛,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纷纷踏上走进乡村、感受田园风光的旅程。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为农村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希望,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方式。

然而,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着反公地悲剧的现象,亟待我们采取治理机制来解决。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反公地悲剧是指当多个村庄或居民共享同一片资源,但由于过度开发和管理不善,导致资源逐渐减少,最终使得所有人都无法从资源中获得利益。

扎根理论提供了思考反公地悲剧背后问题的途径,它关注人与自然资源互动的动态平衡,也强调了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通过对多个乡村旅游开发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机制。

首先,治理机制需要建立在对资源的科学评估基础上。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明确资源的数量、品质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情况。

只有了解资源的真实情况,才能制定出相应的限额开发政策,以防止过度开发和过度竞争,从而避免反公地悲剧的发生。

其次,治理机制应该明确共同利益方之间的权责。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关系,如政府、农民、旅游企业等。

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益,加强合作与协商,建立起可行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促进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治理机制还需要加强对资源的监管和管理。

通过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落实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监管,避免开发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及时处理各类纠纷和问题。

更进一步,治理机制还需培养共同利益的意识和理念。

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多方合作,需要各方共同认识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各方的利益都具有积极意义。

在推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增加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参与者的环保意识、合作意识和共享资源的观念。

最后,治理机制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

乡村旅游开发的利益相关方众多,领域广泛,需要定期召开座谈会、沟通会等形式,使各方都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并达成共识。

“公地悲剧”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悖论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公地悲剧”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悖论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出一系列棘手 的问题 :在 此背景下 ,研究我 国乡村旅游 的现 获得利 益 , 却在长 期发 展中造成 反向结果。乡村旅游产业 “ 公 状 及公 地资源与 乡村旅游 发展背道而驰的表现从 而制定合理 地悲剧 ”背 景下的表现主要有 以下几点 : 的治理 机制是当前重要 的任务 ,也是促进乡村旅游产 业可持
乡村旅游产 业公地隶属于 国家 及当地政府 ,其处于 乡村 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根 据国家旅游局最新 公布数据 ,中国 市场且附加有 乡村 性的特殊属性 ,该属 性决 定个体的利用及 的乡村旅 游量额度 占据整 体旅游 量额度 的 2 / 3 ,尤 其在国家 享受成本远远低 于其个体营运成本 ,旅游 当地居民趋于此种 法 定节 日期 间 ,乡村旅游 人次 超过 6 o ∞ 万 ,这 在很大 程度 低 成本的效应最大化 的利用 、争夺旅游 产业公地 ,以力求达 上 带动了所在 区域 的经济 发展。与此 同时 ,乡村旅游也表现 到 人们 自身视角 中的最优纳什平衡 ,但这种 行为只在短期 内
] g 9 4 H e a l y以瑞士一望无际的高 山草原景致 为例将 公共 区域 内的管理人员技能也是很 大的影响 因素 。尤其在 一些公 资源概念 引入旅 游研究 ,研究 中指 出瑞士高山草原 景致 的旅 益性的公 园中 ,大到停车场和 健身设施的滥用破 坏 ,小到草
游 取决于当地居 民生生不息的持续循环耕 作 ,但随着旅游规 坪的随意践踏 ,垃 圾的不合理规制 都体 现出个人私利行 为的 模 的不断扩大 ,当地 人群习惯于直接性 的旅游收入 而忽 略耕 释放 ,而忽视公 共资源的保护与共 享 ,这些都是个体对公 共 作的持续经营 或者持续经营规模减 小 ,旅游业及其景致 也会 资源的掠夺 。究 其根本是教育水平 低下的间j 妾J i 生表现 ,一 是 因为此种行为失去原有性质 。H e a [ y昕提 出的观 点与 ,二是旅游人 员个 人素

“反公地悲剧”与我国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改革

“反公地悲剧”与我国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改革

“反公地悲剧”与我国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改革胡北明;雷蓉【摘要】我国遗产旅游地几乎同时存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现象.“公地悲剧”现象造成了遗产资源的极大破坏,使得遗产资源的保护目标没得到更好实现.“反公地悲剧”现象的存在是造成我国遗产旅游地开发不足、资源利用受限,遗产资源展示价值的目标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本文分析了我国遗产旅游地“反公地悲剧”表现形式,并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提出了改革建议.【期刊名称】《商业研究》【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6页(P183-188)【关键词】产权;反公地悲剧;遗产旅游地;改革【作者】胡北明;雷蓉【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自贡6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一、一场多个产权主体的利益博弈[1]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州市北部,博罗县境内。

保护区生物种类丰富,同时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目前,象头山自然保护区存在着两个具有明确意义的产权主体:一个是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象头山的林地及林业资源拥有所有权 (使用意义上的产权);一个是象头山小金河电站管理处,拥有小金河流域的水资源以及济公田水库等资源。

在行政管理体制上,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隶属于惠州市林业局,而小金河电站管理处隶属于博罗县政府,在行政级别上二者是一致的。

早在21世纪初,象头山小金河电站管理处就希望依托于象头山的生态植被以及小金河迷人的水域风光发展旅游,然而,当小金河电站管理处沿小金河投入修建步行道时,遭到了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阻止,因为步行道的修建占用了保护区管理局的自然林地。

以电站管理处为主体的旅游开发随即夭折。

近年来,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也萌生了发展旅游的思路,并与电站管理处进行了协商 (主要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然而,电站管理处在博罗县政府的授意下,不同意进行合作开发,以至于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发展旅游时,游客却被象头山电站管理处堵在了公园的大门外 (公园的入口大门和进山道路由电站管理处修建并进行管理)。

供给侧改革理念下我国旅游购物陷阱分析r——基于利益分配链主体的博弈视角

供给侧改革理念下我国旅游购物陷阱分析r——基于利益分配链主体的博弈视角

供给侧改革理念下我国旅游购物陷阱分析r——基于利益分配链主体的博弈视角王家庭;毛文峰;臧家新;卢星辰【摘要】旅游购物市场的购物陷阱一直是制约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作为利益链分配主体的旅游中介、旅游购物商店和旅游者的非均衡博弈是此类陷阱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文章基于供给侧改革,运用博弈一般均衡分析和信息经济学理论,对旅游购物商店之间以及旅游中介和旅游者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最后就博弈产生的恶性价格竞争和代理成本问题提出诚信进化和旅游中介创新的相关建议.【期刊名称】《创新》【年(卷),期】2017(011)003【总页数】10页(P10-19)【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旅游购物陷阱;恶性价格竞争;代理成本;博弈【作者】王家庭;毛文峰;臧家新;卢星辰【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天津,300071;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天津,300071;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天津,300071;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6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关联性的行业,它涉及食、住、行、游、娱、购等不同部门,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国民经济的催化剂”。

中国旅游业在近30年以来,逐渐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不少专家学者依然看到我国旅游购物市场不规范问题[1-4],这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薄弱的一环[5]。

世界旅游消费市场调查中的数据显示,41.59%的游客将生活总支出的20%以上用于旅游①数据来源于《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2014—2015)》。

在旅游消费需求扩张的同时,旅游315投诉平台2015年发布的《旅游投诉舆情报告》显示,暑期旅游游客投诉内容主要围绕旅游购物和旅游服务态度问题,其中21.8%的投诉涉及旅游购物问题,20.6%投诉涉及旅游服务态度问题。

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旅游地管理的启示

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旅游地管理的启示

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旅游地管理的启示[论文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地管理启示[论文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本文在剖析该理论及其在旅游领域应用现状的根底上,参照旅游地现有管理特点,探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旅游地管理的一些启示。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lderThery)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开展起来的。

利益相关者理论既不同于只考虑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生产观念,也不同于只关注所有者、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传统管理观念,而是将政府、社区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乃至非人类的因素如自然生态环境等纳入其中,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1]。

该理论奉行的核心思想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任何一个企业的开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

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企业管理层在经营决策中妥善处理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平衡他们正当的权益要求,抵抗他们的非分要求,争取利益相关者最大程度地合作以便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旅游地〔景区〕也可看作为一个企业[2],其涉及的利益主体也很多,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关注、协调和整合,从而实现旅游地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因为旅游地依赖其利益相关者的通力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时机主义行为都可能使他方的利益遭受损失,甚至危及旅游地开展;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旅游地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承担起超越经济目标的更广泛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二、旅游领域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背景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社会责任出发,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正好与20世纪末旅游业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问题相照应,一些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该理论的指导价值。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
夏赞才
【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3(032)003
【摘要】近年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已经运用到西方国家的旅游研究和实践中,并开始运用到我国旅游规划中,但在我国旅行社管理研究中尚未得到应有的响应.旅行社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首先要确定谁是利益相关者,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分为核心层、战略层和外围,每一部分都包含着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旅行社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运用基本图谱来构建模型,并进而根据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基本原则进行有效的管理.
【总页数】6页(P72-77)
【作者】夏赞才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
【相关文献】
1.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旅行社激励机制构建 [J], 陈爱兰;李明骞
2.体育旅行社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J], 何迎花;吴磊
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旅行社企业竞争优势培育分析 [J], 徐斌
4.利益相关者视域下的研学旅行社会支持系统构建 [J], 陈慧婷
5.浅议旅行社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均衡发展 [J], 朱云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第3 5卷 第 2期
20 0 8年 3月
四川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n l f i u n N r a U i r t S ca S i c s dt n o r a o c a om l n es y( oi ce e io ) S h v i l n E i
且会 由于 开发 者 的不 完 美 预 期 , 一步 导 致 旅 游 资 源 开 发 过 程 中 出现 “ 进 反公 共 地 悲 剧 ” 象 。 现
关 键 词 : 游 资源 开发 ; 游 资 源 经 营行 为 ; 益相 关者 ; 公 共 地 陷 阱 ” “ 公 共 地 悲 剧 ” 旅 旅 利 “ ;反
V0. 5. J3 No. 6 Mac 2 8 r h, 00
从 “ 共 陷 阱 到 “ 公 共 悲 剧 ’ 公 地 ’ ’ 反 地 ’ 的 旅 游资 源 经营 行 为 分 析
杨 勇
( 东师范大学 商学院 , 海 204 ) 华 上 02 1
l3 3
维普资讯
中的过 度捕 捞 、 河流 的 过度 污 染 以 及旅 游 资 源 的过 度 开发 等 ’ 。 H ay 率 先 在 旅 游 研 究 中 引入 el
公共 资源概 念 , 以瑞 士 高山草 原为 例 , 析了旅 游资 分
源开发 过程 中 由于 过度 利用所 导致 的与 H ri… 提 a n d
中图 分 类 号 : 5 2 6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0 5 1 ( 0 8 0 - 1 30 F9. A 1 0 -3 5 2 0 ) 20 3 -7

引 论
资源属 性界 定上 , 尽管 大家所 持立 场不尽 相 同 , 但基 本 同意 旅游 资源 , 论是 国家 风 景名 胜 区 还是 世界 不 自 然 文 化 遗 产 资 源 ,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公 共 资 都 源 。正是 由于 旅 游 资 源 的 “ 共 品 ” 性 , 公 属 导 致 了旅 游 资 源 开 发 过 程 中 的 “ 共 地 悲 剧 ” 象 。 公 现 李雪 峰借 用科斯 定 理 的外 部 性 理 论框 架 , 析 了旅 分
收稿 日期 :0 7 1 -5 2 0 -2 0
的使 用状 态 呢 ?在 H ri… 提 出 “ 共 地 悲 剧 ” adn 公 之
后 , 者 们 开 始 探 讨 相 反 的 情 况 , “ 公 共 地 悲 学 即 反 剧 ” Taeyo eA t o m n ) 并 用 “ 公 共 地 ( rgd f h ni m o s , t c 反 悲剧 ” 解释 和分 析 了许 多经 济现象 , 包括 专 利¨ 经 、
游 区环境 容量 日趋 饱 和甚 至 出现 超 载现 象 , 为在 认
“ 共地 悲剧 ” Taeyo eC mm n ) 公 ( rgd f h o o s 表示 , t
如果一 项资 源的产 权 界 定不 清 , 终 将 会导 致 对 这 最 种 资源 的过 度 使 用 … 。该 理 论 模 型 可 以解 释 和分 析 很多经 济现象 , 比如公共 牧场 中的过度 放牧 、 公海
出 的“ 共地 悲剧 ” 似 的结 果 。H a 的研 究 引 公 相 el y
纯粹 市场 调节之 下 , 游 资 源客 观 上存 在着过 度 利 旅
用 的现象 。
根据科 斯定 理 , 立排 他性 的产权 , 确 或许能 够解 决公共 产权 带来 的 效率 问题 , 因为 明晰 产权 能 够 激 励 人们 积极 的动用 其财 产和知 识并且 能够诱 导产权 所 有者节 约资 源 。但是 , 如果 大量 利益 相关 者 同
济体 制变迁 企业 管理 ’等 。在资 源 利用 方 面 , 引、
基 金 项 目:0 6年 “ 海 高 校 选 拔 培 养 优 秀 青 年 教 师科 研 专 项 基 金 ” 目( 目编 号 :9 03 1 。 20 上 项 项 7 0 10 )
作者 简介 : 勇 (9 4 )男 。 东 东 平 人 , 师 、 杨 17 一 , 山 讲 经济 学 博 士 , 主要 从 事 旅 游 经 济 学 研 究 。
时对一 项公共 品拥 有 排 他 性 的所 有权 , 会导 致 怎样
发 了全球 范 围 内对 公共旅 游资 源研究 的热潮 。 国外 学 者进行 了大 量的 实 证研 究 , 公 共 资 源理 论 的角 从 度 解释公共 旅 游资 源 悲 剧 儿 国 内学 者 则 结合 中 ; 国旅 游景 区经 营权 和所 有权 分离 问题重 点探 讨 了公 共旅 游资 源 中的遗 产 类 资 源管 理 问题 】 池静 等 【 引, 还 以杭州梅 家坞 、 龙坞茶 村 、 山沟沟 景 区为例探讨 了 乡村旅 游地发 展过 程 中的“ 公共 地悲 剧 ” 问题 】 。 旅 游资 源 的 属 性 是 其 开 发 过 程 中 “ 共 地 悲 公 剧” 产生 的深 层 原 因。从 现 有 的文 献 来 看 , 旅 游 在
摘 要 : 文 引入 利 益 相 关 者 , 考 察 了利 益 相 关 者数 目完 全 信 息 条 件 下 和 不 完 全 信 息 条 件 下 旅 游 资 源 开 发 者 本 井 的 行 为 。通 过 对有 关合 约 结 构 的分 析 , 文 认 为 , 本 完全 信 息 条 件 下 固 定 合 约 和 分 成 合 约 并 不 会 影 响旅 游 资 源 开 发 者 的 行 为 , 是 , 不 完 全 信 息 条 件 下 , 游 资 源 开 发 者 却 会 由于 利 益相 关 者 的序 贯 介 入 而 掉 入 “ 共 地 陷 阱” 并 但 在 旅 公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