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中药鉴定辅导: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黄连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黄连的鉴定
叁
味连粉末:
显
4.中柱鞘纤维:鲜黄色,纺锤形或
微
梭形,壁厚。
鉴
定
中柱鞘纤维
味连粉末图
1.石细胞 2.鳞叶细胞 3.中柱鞘纤维 4. 木纤维 5.导管 6.淀粉粒
PART 3
叁
味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末:
显
5.木薄壁细胞:多类长方形,壁稍
微
厚,有纹孔。
鉴
6.淀粉粒:细小。
定
淀粉粒
味连粉末图
1.石细胞 2.鳞叶细胞 3.中柱鞘纤维 4. 木纤维 5.导管 6.淀粉粒
PART 4
肆
理 化 鉴 定
1.检查小檗碱 取黄连粉末或切片置于载玻片上,滴加乙醇1~2滴及30%硝 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硝酸小 檗碱结晶)。 2.荧光试验 黄连药材横断面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 为明显。
味连粉末图
1.石细胞 2.鳞叶细胞 3.中柱鞘纤维 4. 木纤维 5.导管 6.淀粉粒
PART 3
叁
味连粉末:
显
1.石细胞:鲜黄色,类多角形或类
微
圆形,壁厚。
鉴
定
石细胞
味连粉末图
1.石细胞 2.鳞叶细胞 3.中柱鞘纤维 4. 木纤维 5.导管 6.淀粉粒
PART 3
叁
味连粉末:
显
2.鳞叶表皮细胞:长方形,壁微波
微
状弯曲,或作连珠状增厚。
鉴
定
鳞叶表皮细胞
味连粉末图
1.石细胞 2.鳞叶细胞 3.中柱鞘纤维 4. 木纤维 5.导管 6.淀粉粒
PART 3
叁
味连粉末:
显
黄连的鉴别方法
黄连的鉴别方法【鉴定中药材名】黄连【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毛莨科植物黄连(味连、鸡爪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雅连)Coptis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因其根茎黄色,节与节间常形成间断的结节状隆起,形似连珠,故名黄连。
黄连味最苦,形如鸡爪,主产于四川,故又名味连、鸡爪连、川连。
三角叶黄连主产于四川洪雅、峨嵋,故又名雅连、峨嵋连。
云南黄连因其主产于云南而得名,简称云连。
【药材历史考证】黄连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云:“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采。
”《新修本草》云:“蜀道者粗大,节平,味极浓苦,疗渴为最。
江东者节如连珠,疗痢大善。
今澧州者更胜。
”《四声本草》云:“今出宣州绝佳。
东阳亦有,歙州、处州者次。
”《本草图经》曰:“今江、湖、荆、夔州郡亦有,而以宣城者为胜,施、黔者次之。
苗高一尺已来。
叶似甘菊。
四月开花,黄色。
六月结实似芹子,色亦黄。
二月八月采根用。
”李时珍日:“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
”李时珍又曰:“今虽吴、蜀皆有,惟以雅州、眉州者为良。
药物之兴废不同如此。
大抵有两种:一种根粗,无毛有珠,如鹰鸡爪形而坚实,色深黄;一种无珠多毛而中虚,黄色稍淡。
各有所宜。
”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药材产地和形态特征考证,主要品种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Franch.。
其中《新修本草》所云“江东者节如连珠”者,《四声本草》所云产于宣州、东阳、歙州及处州者,《本草图经》所述产于“江、湖”州及“宣城”者,李时珍所述“一种无珠多毛而中虚,黄色稍淡”者,则与毛茛科植物短萼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var. brevisepala w.T.Wang et Hsiao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1.黄连:多年生草本,高15~25cm。
中药鉴定学重点药物鉴别归纳
1.根及根茎类中药:2.茎木类中药:3.皮类中药:4.叶类中药:5.花类中药:6.果实及种子类中药:7.全草类中药:8.藻、菌、地衣类中药:9.树脂类中药:10.其它类中药:11.动物药类地龙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
前者习称“广地龙”,后三者称“沪地龙”性状:①长片状,腹面剖开,扭曲不直。
(长15-20cm,宽1-2cm)②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至紫灰,腹部浅黄棕③前端生殖环带明显(14-16环),色浅,较光亮,习称“白颈”(闭合,戒指状)④体轻,略呈革质,不易折断。
⑤气腥,味微咸。
水蛭水蛭科蚂蝗、柳叶蚂蝗、和水蛭的干燥体性状:蚂蝗:①扁平纺锤形,体较宽。
前端稍尖,后端钝圆,环节多。
②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
③背部黑棕色,有5条由黑色斑点排成的纵线,体两侧及腹面均呈棕黄色。
④质脆,断面胶质样,有光泽。
⑤气微腥。
柳叶蚂蝗:①长条形(加工时拉长);②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圆大;③背腹面均呈黑棕,5条纵线,中间1条较宽。
④折断面不平坦,无光泽水蛭:扁长圆柱形,体型小,多弯曲扭转,黑棕色,断面无光泽。
石决明:1.椭圆形或卵圆形;2.螺旋部小,体螺部较大,有数个开孔口;3.壳内面具彩色光泽;4.质坚硬,不易碎;5.气微,味微咸。
珍珠:珍珠贝科马氏珍珠贝、蚌科三角帆蚌等多种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性状:表类白、浅粉红等,光滑或微有凹凸,半透明,有彩色光泽(两珠轻擦有砂涩感,可擦出粉;抹去粉后仍光亮);质硬,破碎面有同心层纹,可见珠核;弹性试验 (60cm高,自由落在玻璃):海水珠:15-25cm 淡水珠: 5-10cm牡蛎:①贝壳为左右两片,左为下壳,较大而凹;右为上壳,较小平坦。
②外表面有多层鳞片,灰色,极粗糙;内表类白色。
③质坚硬,断面层状。
土鳖虫:昆虫纲鳖蠊科动物地鳖及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地鳖:①扁平卵圆形,头端较狭,尾端较宽;②背部紫褐色,有光泽,腹面红棕色;③背部有胸背板3节,腹背板9节,复瓦状排列;④头部有触角1对,胸部有足3对,常脱落。
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中药鉴定辅导: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胡黄连
产地:主产于河南省武陟、温县等。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杂,洗净,鲜用者习称“鲜地黄”。
鲜生地缓缓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
性状鉴别:“鲜生地”呈纺锤形或条状。
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
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
木部黄白色。
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
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横曲纹。
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
无臭,味微甜。
饮片“生地黄”中间隐见菊花芯纹理。
“熟地黄”表面乌黑发亮,质滋润而柔软,易粘连。
味甜或微有酒气。
显微鉴别:鲜地黄块根横切面特征为皮层细胞散有多数分泌细胞,含橘黄色油滴,偶见石细胞。
粉末生地黄:薄壁细胞内含类圆形细胞核。
分泌细胞内含橙红色油滴状物。
化学成分:鲜地黄①环烯醚萜苷类,如梓醇。
环烯醚萜苷类成分为主要活性成分,也是其变黑的成分。
②多种糖类,如水苏糖及地黄多糖RPS-b.地黄多糖RPS-b是地黄中兼具免疫与抑瘤活性的有效成分。
中药鉴定技术-黄连的鉴定教学课件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
15.0%。
谢谢您的观看
[传承精华][去伪存真][精益求精]
味连
中药饮片
质地
质硬,断面不整齐。
表面
断面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 或橙黄色,
气味
气微,味极苦。
肆 过
渡 页
显微鉴定
根横切面
这里输入图片 的说明性文本
黄连横切面简图
03
1.鳞叶组织 2.木栓层 3.根迹维管束 4.石细胞 5.韧皮部
6.形成层 7.木质部 8.髓
1 3
粉末特征
1.中柱鞘纤维
黄连的鉴定
传承精华 去伪存真
目录
来
产
性
显
理
源
地
状
微
化
鉴
与
鉴
鉴
鉴
定
采
定
定
定
制
壹
来源鉴定
科名:毛茛科植物 入药部位:根及根茎
■叶片卵状三角形,中央裂片 稍呈菱形
黄连
三角叶黄连
云连
■叶片卵形,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
■叶片卵状三角形,中央裂片卵状菱形
贰 过
渡 页
产地与采制
产地
黄连 三角叶黄连
主产于重庆、四川、湖北、陕西等 地,习称味连。
个子药材
形状
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
表面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顶 端有少许残茎。
经验鉴别术语
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 桥”, “过桥”较长。
3.云连
个子药材
中药鉴定:黄连
• 3、云连C. teeta Wall的根茎,商品名云连。野生,现有栽培。销全国
各地
二、性状鉴别:
• 味连:根茎多簇状分 枝,形如倒鸡爪状, 少有单枝;外表黄褐 色,粗糙,有不规则 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残 迹,有过桥但较短; 质坚硬,折断面不整 齐,皮部暗棕色,木 部金黄色,可见放射 状纹理,中央髓部红 棕色,有时中空,味 极苦。
六、理化鉴别:
•1、取本品细粉约1g加乙醇10ml,加热 至沸腾,放冷,滤过,取滤液5滴,加 稀盐酸1ml与含氯石灰少量,即显樱红 色。 •另取滤液5滴,加5%没食子酸的乙醇溶 液2-3滴,在水浴上蒸干,趁热加硫酸 数滴,显深绿色。
•2、根茎横断面,紫外光灯下显金黄色荧 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3、显微化学反应: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 片上加95%乙醇1-2滴,加30%硝酸1滴, 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显黄色针状或 针簇状结晶析出。
•雅连:多单枝, “过桥”较长, 顶端有少许残 茎。
•云连:多单枝, 常弯曲拘挛呈 钩状,较细小, 质轻而脆,易 折断,折断面 较平坦,黄棕 色。
三种黄连性状比较
四、显微鉴定:
味连横切面
•雅连与味连相似,但髓部有多数 石细胞群。
•云连的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 石细胞
2、粉末:
• 石细胞黄色,壁厚,壁孔明 显;
• 中柱鞘纤维呈纺锤形或梭形, 较粗短,强木化;
• 木纤维较细长,壁薄,微木 化;
• 鳞叶表皮细胞壁薄,呈微波 状弯曲,或呈连珠状增厚;
• 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或不规 则形,壁稍厚,有纹孔;
• 网纹或孔纹导管; • 淀粉多单粒,类圆形。
五、化学成分:
•含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 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等。 •据测定,黄连中小檗碱含量以栽培6年 的最高,一年中以6-7月最高。 •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阿魏酸(ferulic acid)等。
包医大生药学实验指导06根茎类生药——黄连
实验六根茎类生药——黄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的生药学特征。
2、掌握黄连根茎横切面组织特征与粉末显微特征。
3、了解其他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性状特征。
二、实验材料黄连原植物标本、生药(味连)组织切片及粉末。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性状鉴别观察味连性状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支,有时弯曲,形如倒鸡爪。
分枝类圆柱状,长3-7厘米,直径0.3-0.9厘米。
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上有较密环纹,着生须根或须根残基,并有鳞片,顶端常有残留的茎基和叶柄基,根茎中段的节间有时较细,表面光滑,习惯称过桥,长1-4厘米。
质硬,折断面不平整;横断面可见皮部棕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具有放射状纹理。
髓部红棕色,有时中空,气微,味极苦。
2、显微鉴定(1)镜检黄连根茎横切面组织切片自外向内观察其主要组织特征:①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壁薄,其外有时可见麟叶的横切面组织,由上下表皮及多角形薄壁细胞组成。
②皮层较宽,薄壁组织中有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
常可见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
③维管束外韧形,韧皮部较狭窄,外侧有中柱鞘纤维束。
约有10-20个纤维组成,或伴有少数石细胞;形成层细胞扁平,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木纤维较发达。
④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无石细胞。
薄壁细胞均含有淀粉粒。
注:三角叶黄连的根茎皮部、髓部由较多石细胞。
云连的根茎皮部、髓部均无石细胞。
(2)取黄连粉末分别以蒸馏水及水合氯醛试液装片,镜检下列特征:①石细胞群黄色、类圆形、类方形或多角形,有时稍延长,长茎25-75微米,孔沟及纹孔明显。
②韧皮纤维黄色,纺锤形或长梭形,直径20-40-微米,壁较厚,纹孔少。
③木纤维众多,常成束,鲜黄色,直径15-35微米,壁具裂隙状纹孔。
④导管多为纹孔导管,也有具缘纹孔,网纹及螺纹导管。
⑤麟叶表皮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壁薄,垂周壁微波状。
⑥淀粉粒单粒长圆形,肾形或类球形,直径1-10微米,有2-4分粒组成。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黄连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黄连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冷凉、湿润之处,属毛莨科黄连属。
黄连也是一种常用中药,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记载,因其根茎呈连珠状而色黄,所以称之为“黄连”。
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黄连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又称木兰纲。
亚纲:木兰亚纲目:毛莨目科:毛茛科亚科:唐松草亚科族:黄连族属:黄连属种:黄连形态特征黄连属多年生草本。
根茎黄色,常分枝,密生多数须根。
叶全部基生;叶柄长5-12(-16)cm;叶片坚纸质,卵状三角形,宽达10cm,3全裂;中央裂片有细柄,卵状菱形,长3-8cm,宽2-4cm,顶端急尖,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表面沿脉被短柔毛。
花葶l-2,高12-25cm,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有花3-朵;总苞片通常3,披针形,羽状深裂,小苞片圆形,稍小;萼片5,黄绿色,窄卵形,长9-12.5mm;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7mm,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数,外轮雄蕊比花瓣略短或近等长;心皮8-12,离生,有短。
蓇葖果6-12,长6-8mm,具细柄。
种子7-8粒,长椭圆形,长约2mm,宽约0.8mm,褐色。
花期2-4月,果期3-6月。
基本性状1、味连,药材多数聚集成簇,常常弯曲,形如鸡爪,习称“鸡爪连”,其单枝根茎长3-6厘米,直径0.3-0.8厘米。
表面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有须根及须根残基。
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其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
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
气微,味极其苦。
主产中国重庆、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地。
2、雅连,药材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形如“蚕状”,微弯曲,长4-8厘米,直径0.5-1厘米,“过桥”较长,1-3厘米。
顶端有少数残基。
以身干,粗壮,无须根,形如蚕者为佳品。
黄连鉴定新版
黄连鉴定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苦、寒的性味,归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胆、凉血止血等功效。
黄连在中药学中地位重要,然而,市场上的黄连产品繁多,质量良莠不齐。
因此,对于黄连的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黄连的鉴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黄连的外观特征是鉴别的重要方面之一。
正常的黄连应该呈现出棕黄色至黄褐色,块状或不规则片状。
质量好的黄连表面光滑,质地坚硬,无明显的裂纹或破损。
同时,黄连的气味应该有独特的苦味和清新的香气。
如果黄连的外观颜色发黑或者味道异常,可能是质量有问题或者掺杂了其他物质。
其次,黄连的质地和断面也能提供鉴定的线索。
良好的黄连应该质地坚硬,断面有光泽。
而劣质的黄连则可能因为掺杂了其他物质而质地较软或断面无光泽。
此外,黄连的断面可以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
正常黄连的断面应呈现出块状结构,呈放射状排列,纹理清晰。
除了外观特征之外,进行化学鉴定也是评估黄连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黄连中含有黄连苦苷等多种有效成分,因此对黄连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可以鉴别其真伪。
目前常用的化学鉴定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分析法等。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方法,可以用来快速鉴定黄连中的有效成分。
该方法通过将黄连提取液置于薄层色谱板上,经过展开后,根据不同的色带位置和颜色变化来判断样品种类及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则通过利用黄连中不同成分的保留时间和峰形来鉴定。
质谱分析法是一种高级的鉴定方法,通过分析黄连中不同成分的质量和质谱图谱,可以准确鉴别其真伪。
质谱分析法可以通过质谱仪来进行,结合数据库中的质谱信息比对,从而得出结论。
除了化学鉴定方法外,黄连质量的鉴别还可以通过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作用来评估。
黄连作为中药材,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作用。
因此,可以通过对黄连的抗菌、抗病毒、抗炎等生物学活性进行测试,来判断其质量优劣。
总之,对于黄连的鉴定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材介绍黄连
中药材介绍黄连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黄连的学名为Coptis chinensis Franch,是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的云贵高原、陕西、四川、湖南等地,也在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国家有分布。
黄连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领域。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黄连的相关知识。
一、外观特征黄连的根茎直径约 1.5~2.5厘米,外表黄棕色或暗棕色,质硬而脆,断面棕褐色。
黄连的主要性状为呈细长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约5~15厘米,直径约0.3~0.8厘米。
黄连的表面有许多突起的纵皱纹,其纹路整齐,并可看到散在的细根乳头。
黄连的气味苦而涩,味道也十分苦涩。
此外,黄连具有较强的颜色稳定性、光谱性和荧光性,这些特征有助于黄连的鉴别和判断。
二、药理作用黄连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菌消炎、抗氧化、解毒利胆、抗肿瘤等。
黄连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成分,如黄连素、黄连素酮、黄连酮、黄连苦素等。
这些生物碱具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此外,黄连还含有一定的黄酮类成分,这些成分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对改善炎症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三、临床应用黄连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黄连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
黄连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于引起胃肠道感染的病原体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用于治疗腹泻、呕吐、肠炎等疾病。
其次,黄连还可以用于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
黄连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对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咽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黄连还可用于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外科等领域的治疗。
四、用法用量黄连的用法用量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黄连可煎汤服用、研粉外用、制成丸剂、颗粒剂等形式进行应用。
用量方面,成人一次用3~9克,一日用三次;儿童用量减半。
黄连外用时可适量调配或按医嘱使用。
201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辅导:黄连
黄连(《本经》)【异名】王连(《本经》),灾连(《药性论》)。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峨嵋野连或云南黄连的根茎。
【植物形态】①黄连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
根茎黄色,常分枝,密生须根。
叶基生,叶柄长6~16厘米,无毛;叶片稍带革质,卵状三角形,宽达10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菱形,墓部急遽下延成长1~1.8厘米的细柄,裂片再作羽状深裂,深裂片4~5对,近长圆形,先端急尖,彼此相距2~6毫米,边缘具针刺状锯齿;两侧裂片斜卵形,比中央效片短,不等2深裂或罕2全裂,裂片常再作羽状深裂;上面沿脉被短柔毛,下面无毛。
花茎1~2,与叶等长或更长;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生花3~8朵;苞片披针形,3~5羽状深裂;萼片5,黄绿色,长椭圆状卵形至披针形,长9~12.5毫米,宽2~3毫米;花瓣线形或线状拉针形,长5~6.5毫米,先端尖,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数,外轮雄蕊比花瓣略短或近等长,花药广椭圆形,黄色;心皮8~12。
蓇葖6~12,具柄,长6~7毫米。
种子7~8,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褐色。
花期2~4月。
果期3~6月。
野生或栽培。
分布四川、贵州、湖北、陕西等地。
②三角叶黄连多年生草本。
形态与黄连相似,主要特征为根茎不分枝或少分枝。
叶片纸质,卵形,长达16厘米,宽达15厘米,3全裂,裂片均具明显的柄;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基部急缩成长达2.5厘米的细柄,羽状深裂4~6对,两侧裂片斜卵状三角形,不等的2深裂或半裂,小裂片彼此邻接。
苞片线状披针形,近中部3裂或栉状羽状深裂。
花萼狭卵形;花瓣近倒披针形,均较宽;雄蕊约20,长仅为花瓣的1/2左右;心皮9~12。
种子不育。
栽培于四川,野生种已不多见。
③峨嵋野连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
根茎较少分枝,节间短而密。
叶基生,4~11枚,叶柄长5~16厘米;叶片披针形或窄卵形,约与叶柄等长,宽3.5~6.5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长达14厘米,宽达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急缩成小柄,羽状深裂,7~10对,小裂片长椭圆状卵形,缘具尖锯齿;两侧裂片斜卵形,长仅为中央裂片的1/3~1/4,2深裂或偶2全裂,小裂片再作羽状分裂或2深裂;上面沿脉被微柔毛外余均无毛。
中药黄连的介绍
中药黄连的介绍黄连,又称黄柏,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独特的药效。
它是由植物黄连木的根茎经过炮制而成的。
黄连的外观为圆柱形或椭圆形,表面黄褐色,质坚硬。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连的产地、性味、功效和用途等方面内容。
1. 产地黄连主要产自我国江苏、湖北、四川、广东等地。
其中以四川产的黄连最为著名,被誉为“黄金黄连”。
2. 性味黄连味苦,性寒。
寒性味使其能够清热解毒,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3. 功效黄连具有多种功效,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
以下是其主要功效:3.1 清热解毒:黄连能够清热燥湿,具有特殊的解毒功效。
它常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疾病,如口腔溃疡、痈疮肿毒等。
3.2 理气止痛:黄连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它常用于治疗胸胁胀痛、胃脘冷痛等症状。
3.3 抗菌消炎:黄连具有强烈的抗菌和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3.4 收敛止泻:黄连味苦寒,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它可用于治疗腹泻、痢疾等肠胃疾病。
3.5 抗癌抗肿瘤:研究发现,黄连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连素具有抗癌和抗肿瘤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对某些癌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 用途黄连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内服和外用。
4.1 内服:黄连可制成黄连汤剂、黄连素片和黄连口服液等内服药物。
它常用于治疗急性肠胃炎、痢疾、口腔溃疡等疾病,有清热解毒、止泻消炎的效果。
4.2 外用:黄连可制成黄连洗剂、黄连膏等外用药物。
它常用于治疗皮肤病、痈疮肿毒等外伤感染性疾病,具有抗菌消炎、收敛止痒的作用。
总结:黄连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抗菌消炎等功效。
它主要产自我国四川、江苏、湖北等地,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黄连既可以内服,也可外用,常用于治疗疾病如急性肠胃炎、口腔溃疡、痈疮肿毒等。
黄连的丰富药效使其成为中药常用材料之一,受到医药界及广大患者的青睐。
根及根茎类中药(给学生的概要新版)
根及根茎小总论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定义:根及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由于很多中药同时具有根和根茎两部分,两者又互有联系,因此并入在根及根茎类药材。
性状鉴别注意要点•判断确定是根还是根茎。
•判断确定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
•观察和描述的顺序和内容是:外形、大小、色泽、外表面、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的特征。
•性状描述用的术语。
(重点)一、根及根茎的正常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典型代表药材——人参●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典型代表药材——黄连●单子叶植物根的典型代表药材——麦冬●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典型代表药材——石菖蒲二、根及根茎的异常构造:●大黄、何首乌、川牛膝、牛膝、商陆、黄芩、紫草、龙胆。
狗脊别名:金毛狗脊、扶筋狗脊药材的相关资料【来源】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采收加工】秋末冬初采挖根茎,除去泥沙晒干,或削去硬根,叶柄及茸毛。
直接晒干—————————个狗脊趁鲜切片晒干———————生狗脊片沸水煮或蒸后,切片晒干——熟狗脊片狗脊饮片的性状特点生狗脊片:•呈不规则的长条形,或圆形纵片。
•周边不整齐,偶有未去尽的金黄色茸毛。
•外表深棕色。
•断面近外皮处有一条凸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或条纹。
功效:根茎补肝肾,强筋骨,去风湿,——用于寒湿膝痛,腰脊僵硬,屈伸不利。
茸毛有止血作用——对疤痕组织、肝脏、脾脏的损伤出血及外伤出血有止血作用,其作用较明胶海绵迅速。
贯众贯众药材的品种及来源•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带叶柄根茎•蛾眉蕨贯众——蹄盖蕨科蛾眉蕨的带叶柄根茎•荚果蕨贯众——球子蕨科荚果蕨的带叶柄根茎•紫萁贯众——紫萁科紫萁的带叶柄根茎•狗脊贯众——乌毛蕨科单芽狗脊带叶柄根茎•乌毛蕨贯众——乌毛蕨科乌毛蕨的带叶柄根茎•苏铁蕨贯众——乌毛蕨科苏铁蕨的根茎大黄大黄药材的来源及用途【来源】药典收载的大黄有以下三种原植物:掌叶大黄───蓼科掌叶大黄Rheum palamtum根茎及根唐古特大黄──蓼科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根茎及根药用大黄───蓼科药用大黄R.officinale根茎及根【用途】本品为常用中药。
常用中药药性——黄连
常用中药药性——黄连黄连黄连Huanglian《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teetaWall.的干燥根茎。
以上三种分别可称为“味连”、“雅连”、“云连”。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生用或清炒、姜汁炙、酒炙、吴茱萸水炙用。
【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
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
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
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用法用量】煎服,2~5g。
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本品入药,除生用外,还有酒炙、姜汁炙、吴茱萸水炙等特殊炮制品,其功用各有区别。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多用于目赤肿痛、口疮;姜黄连善清胃和胃止呕,多用治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善舒肝和胃止呕,多用治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
黄连的功效作用【性味归经】苦,寒。
人心、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
【功效特点】本品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专治心、胃、肝、胆之实火。
其清热燥湿之性,胜于黄芩,且尤长于清中焦湿火郁结。
【功效作用】1.清热燥湿:①用于湿热病邪困阻中焦所致气机不畅、脘腹痞满、泛恶欲呕等脾胃病症,可配清热燥湿化浊药用。
②用于湿热泻痢,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黏稠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等,可配黄柏、白头翁同用。
③用于湿毒疮痒,多见皮肤潮红,起丘疹、水疱,瘙痒,溃后黄水淋漓等,可配燥湿祛风药用。
2.清热泻火:①用治心经实火,症见心中烦热,焦躁失眠,懊恼颠倒,口苦唇热,口舌生疮等,可配黄芩、山栀、犀角等药同用。
【中草药知识】黄连
【中草药知识】黄连基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植物识别: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黄色,常分枝。
叶全部基生,叶片坚纸质,3全裂,中央裂片有细柄,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地2深裂。
花葶1~2;花序顶生,花3~8,总苞片通常3,披针形,羽状深裂,小苞片圆形,稍小;萼片5,黄绿色,窄卵形;花瓣线状,披针形,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数,外轮雄蕊比花瓣略短或近等长;心皮8~12,离生,有短柄。
瞢葖果6~12,具细柄。
花期2~4月,果期3~6月。
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南部。
生海拔500-2000米间的山地林中或山谷阴处,野生或栽培。
学习更多中医知识药材性状: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
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
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
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lcm。
“过桥”较长。
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药材采集: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除去残留须根,切薄片。
以切面鲜黄、味极苦者为佳。
炮制:黄连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或用时捣碎。
酒黄连取净黄连片,加黄酒拌润,炒干。
姜黄连取净黄连片,加姜汁拌润,炒干。
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
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
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地:味连:主产于重庆市、四川,为黄连的主要来源。
雅连:主产于四川洪雅、峨眉等地。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藏。
产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性状鉴别:“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又叫鸡爪连)。
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或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较长,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有残余的茎或叶柄残基。
质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有放射状纹理,髓部红棕色。
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为单枝,微弯曲。
“过桥”较长。
“云连”多为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
表面棕黄色,有“过桥”,折断面较平坦。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1)味连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②皮层较宽,石细胞鲜黄色,单个或成群散在。
③中柱鞘纤维束木化,或伴有少数石细胞,均显黄色。
④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黄色,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
射线宽窄不一。
⑤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
⑥薄壁细胞含细小淀粉粒。
(2)雅连与味连相似,除皮层、中柱鞘外,髓部也有多数石细胞群。
(3)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粉末
味连粉末黄棕色或黄色。
①石细胞鲜黄色,类方形、类圆形、类长方形或近多角形。
②中柱鞘纤维鲜黄色,纺锤形或梭形,壁厚。
③木纤维鲜黄色,较细长,壁稍厚。
④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细胞长方形或长多角形,壁微波状弯曲,或作连珠状增厚。
此外尚有类长方形木薄壁细胞,细小导管,淀粉粒及木栓细胞;
雅连与味连相似,但石细胞较多,较大;
云连无石细胞和中柱鞘纤维。
化学成分:①三种黄连均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呈盐酸盐存在,其次为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表小檗碱等,由于它们的结构相似,常统称为黄连生物碱。
②酸性成分阿魏酸、绿原酸等。
黄连碱和表小檗碱是黄连的特征性成分。
理化鉴别:取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硝酸小檗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