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调脊手法汇编

合集下载

脊柱固定的手法

脊柱固定的手法

脊柱固定的手法
脊柱固定的手法包括多种,下面列举其中的一些:
1.手提法:一种古代的正骨手法,适用于脊椎错位的整复。

患者立于桌前,助手
立于桌上从高处握患者两手臂将患者提起,使患者悬空双脚离地,医者在患处按压整复,给予固定。

这种方法与脊椎悬吊复位法近似。

2.双踝悬吊法:这是一种整复脊柱的方法,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描述
过此方法。

患者俯卧床上,两踝部衬上棉垫后用绳缚扎,两足由床上徐徐悬吊,使躯干
前倾于0°~30°位约15分钟,利用患者体重将压缩椎体拉开。

复位后患者仰卧硬板床,骨折部垫软枕使脊柱过伸,维持整复效果。

此外,对于整复后的脊柱,应予以适当固定。

一般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须仰卧于硬板床,骨折部垫软枕,卧床时间3周~4周。

对于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应采用脊椎骨折夹板或石膏背心、金屬支架固定,固定时间4周~6个月,必要时亦可手术治疗。

对于颈椎骨折脱位者,经整复与持续牵引后,可给予颈托或石膏围领固定。

常用的固定方法还有外固定,如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

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

请注意,上述手法和固定方法都需要在专业的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建议非专业人士自行操作,以免对脊柱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歌诀大全(收藏好了)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歌诀大全(收藏好了)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歌诀大全(收藏好了)说起中医正骨推拿,很多人的感觉就一个字:“神”的确,中医在正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那么关于它的歌诀,你知道哪些吗?中医正骨手法歌诀,值得一看!颈腰椎病定歌一三七颈难前后,二五六椎侧弯难。

唯有颈二旋转难,颈椎有病垂先变,腰一有病前弯难,腰二病难左右弯。

腰三左右难转动,腰五不敢往后弯前后左右都难动。

必是腰四病无疑。

颈椎四牙三耳二睡眠,眼睛突变二造成,偏头疼痛也是它,四连肝胆俞在颈。

触觉不灵在颈五,肩周痛来找六七,负重不一是胸四,三处管定上肢病。

胸椎咽喉肿痛胸二三,耸肩仰头后背疼,感冒咳嗽甲亢肿,失言难咽它造成。

胸五主肺六主心,七为心包八管胃,九主肝胆十主脾,小肠大肠往下推。

气短憋闷胸五椎,咳嗽感冒源在肺,虽是单行也成祸,五脏华盖扰脾胃。

咳嗽原因见五相,张嘴短急气管伤,脾涎肺脓心出血,肾咳空空在晚上。

胸六椎是心之根,血压增高要加肾,血质狼疮是其一,癔病抽风头汗因。

胸七本来主心包,心悸血压往低跑,加上小肠低血糖,头晕缺血是根苗。

腰椎腰二里急鸡鸣泻,消渴之源腿易肿,血压变化必参与,结石无它难形成。

腰三酸软眩晕症,耳鸣脑涨听不清,站起身来天地转,睁眼看事更不行。

阳萎早泄性无能,妇女淤血肚子疼,传宗接代有障碍,胃里返酸秃头顶。

腰四疼痛膝变形,肌肉萎缩单侧重,走路形态罗圈腿,骨桥形成难较正。

腰五坐走蹲起难,髋轴变形生炎症。

上楼难把台阶迈,天气变化更严重。

骶尾椎站走不成蹲着行,咳嗽翻身更加痛,腿长粗细不一样,骨盆不正摔造成。

连接全靠四个一,各司其职更甭提,临到未了尾主足,脊柱一串是枢机,要注意骨桥骨癌加结核,溶合软化与空洞,手法施治应禁止,否则将会憾终生。

需要学习的知识:1、专业基础知识:这方面的知识主要是中医学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初步掌握身体上的主要穴位和人体的经络,因为中医推拿是建立在经络、穴位基础上的,做各种手法都是要重点刺激经络和穴位的。

除了这些还要重点学习辩证的知识,中医里面著名的八纲辨证可以帮助大家掌握基础的辩证方法,从而选择合适的调理方法。

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图文

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图文

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图文)手法在伤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伤科四大治疗方法(手法、固定、药物、练功)之一。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旨要》说:“关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该书还首次把‘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归纳为正骨八法。

并详细阐述了手法的适应症、作用及其操作要领。

一、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一)明确诊断复位之前,医者对病情要有充分了解,根据病史、受伤机制和X 易查结果作出明确诊断,同时分析骨折、脱位发生移位的机制,选择有效的整复手法。

(二)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对多发性骨折气血虚弱,严重骨盆骨折发生出血性休。

以及脑外伤重症等,均需暂缓整复,可采用I临时固定或持续牵弓[等法,待危重病情好转后,再考虑骨折整复。

(三)掌握复位标准骨骼是人体支架,它以关节为枢纽,通过肌肉收缩活动而进行运:当肢体受到外力或肌肉强烈收缩造成骨折后,骨折断端发生移位,肢体就失去了骨骼的支架作用,而不能正常活动。

因此,在治疗骨折时,首先要进行骨折复位,以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折对位越好,支架越稳定,固定也越稳当,骨折才能顺利愈合,功能亦恢复满意。

对每一个骨折都应复,争取达到解剖和接近堡型堂垂婆一若某些骨折不能达到解剖对位,也应根据病人年龄、职业及骨折部位的不同,达到功能对位。

所袒功盛菇啦,即骨折在整复后无重叠移位,旋转、成角畸形得到纠正,肢体的力线正常,长度相等,骨折愈合后肢体的功能可以恢复到满意程度,不影响病人在工作或生活上的要求。

如老年患者,虽骨折对位稍差,肢体有轻度畸形,只要关节活动不受影响,自理生活无困难,疗效还算满意。

儿童骨折治疗时要注意肢体外形,不能遗留旋转及成角畸形,轻度的重叠及侧方移位,在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四)抓住整复时机只要周身情况允许,整复时fl磁呈胁骨折后半小时内,局部疼痛、肿胀较轻,肌肉尚未发生痉挛,最易复位。

伤后4〜6小时内局部瘀血尚未凝结,复位也较易。

一般成人伤后7。

10天内可考虑手法复位,但时间越久复位困难越大。

正骨心法完整

正骨心法完整

骨01、手法总论: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1].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观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

[2].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3].况所伤之处,多有关于性命者,如七窍上通脑髓,膈近心君,四末受伤,痛苦入心者,即或其人元气素壮,败血易于流散,可以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乱施;若元气素弱,一旦被伤,势已难支,设手法再误,则万难挽回矣,此所以尤当审慎者也。

[4].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

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

较之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

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骨02、摸法:[1].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A).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

(B).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

(C).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

[2].先摸其或为跌扑,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依法治之。

骨03、接法:接者,谓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也。

[1].凡骨之跌伤错落,或断而两分,或折而陷下,或碎而散乱,或歧而傍突。

[2].相其形势,徐徐接之,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

[3].或用手法,或用器具,或手法、器具,分先后而兼用之,是在医者之通达也。

骨04、端法:[1].端者,或两手、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或斜端也。

总结79种中医正骨手法

总结79种中医正骨手法

总结79种中医正骨手法1、环枢关节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于低凳上,头稍后仰,术者站于患者侧方,一手拇指顶按住患者第二颈椎的棘突,另一手肘部托起患者的下颌部,手掌绕过对侧耳后,夹住其枕骨部,然后逐渐用力将颈椎向上拔伸。

在拔伸的基础上,使颈椎旋转至有阻力的位置,随即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顶按棘突的拇指同时协调用力下按。

此时常可听到“喀嗒”一声,并且术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动感,表示手法成功.[操作要领]1、先拔伸颈椎,在拔伸的基础上再旋转。

2、向齿状突偏向侧旋转,拇指将第二颈椎棘突向对侧顶按。

3、要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控制旋转的力度,切忌过大。

此法主要用于治疗环枢关节半脱位。

2、颈椎斜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头略前俯,颈部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其后脑部,另一手托起下颌部,两手协同动作,使头向健侧侧偏,向患侧慢慢旋转 (即左侧病变,向左侧旋转;右侧病变向右侧旋转).当旋转至有阻力时,稍为停顿片刻,随即用力再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约5-10度)的快速扳动,此时也常可听到”喀嗒”的声响,一达到目的,随即松手。

[操作要领]1、根据颈椎病变部位,在不同的前屈角度下扳动.2、当颈椎旋转至有阻力时,旋转扳动的范围不能超过5-10度.否则容易造成损伤.本法整复颈椎各关节错缝,间缝变窄,排列紊乱,颈椎周围软组织痉挛.临床常用于治疗颈椎病,颈椎失稳症,颈椎小关节紊乱,滑膜嵌顿,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突出症,落枕,项肌疲劳,痉挛等病症。

3、颈椎侧屈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座位,术者站于其身后,用一手拇指抵住弯颈椎凸侧的横突处,另一手手掌抵住其头对侧颞部,两手协同用力,使颈椎缓缓向颈椎凸侧侧弯,弯至有阻力时,再做一个有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快捷扳动。

[操作要领]1、在快捷扳动的瞬间,双手要同时相对用力.2、术者可用拇指面抵按患者颈椎横突,也可拇指外展,用虎口卡按.3、严格掌握侧屈扳动的幅度.本法有纠正畸形,整复关节错缝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侧弯,如颈椎病,肌性斜颈,落枕,小关节紊乱症等.4、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座位,低头10-15度.术者站在其侧后方,一上肢肘关节屈曲用肘窝将其颌部托住,并用上臂与前臂和手将其头部环抱固定,另一手用拇指面顶住患者颈椎棘突偏患侧的后外侧缘.然后用固定头部的上肢将患者头部向左右方向轻轻旋转.待其放松后,再将其头部向患者颈椎棘突偏歪侧拖转至有阻力时,略微停顿,再做一个瞬间快速的小幅度旋转牵拉动作.同时,另一手拇指向相反方向用力推按棘突,使其复位。

正骨推拿疗法

正骨推拿疗法

正骨推拿疗法正骨推拿疗法的作用手法1.伤骨推拿法手法矫正性旋转摇晃、摇、拔伸、捺正、背、托、斜、扳腿、按压踩乔等。

2.伤科十七法(一指禅伤科推拿整骨法) 旋臂抬举法、对肩法、旋后屈肘法、缩颈牵臂法、足抵上臂法、屈肘牵拔法、缠肘法、双手扣腕法、拔指法、屈髋牵引法、叠膝法、扳踝法、扳颈法、拔颈法、屈膝双提踩伸腰法、抬腿屈腰法、三人牵腰理脊法等。

3.正骨推拿法正骨八法一手摸心会、离拽分骨、旋转捺正、交错捏合、推拉提按、屈伸折顶、抖顺扣挤、理肢顺筋;推拿十二法一捏、弹、按、压、揉(捏揉、按揉)、点、推、疏、摇、牵、搬、盘等。

4.中医正骨手法摸、理、牵、折、旋、摇、扳、拿、挤、合、分、捏筋、拍打等十三种。

5.扳法推拿扳、摇等。

6.伤科背法背。

具体操作方法(着重介绍伤科十七法、正骨八法,其它方法操作从略)介绍如下:1.伤科十七法(1)旋臂抬举法:病人取坐位,医生位于病人侧后方,从其患肢腋下插入医生的同侧臂,利用医生的肱肘和前臂来带动病人患肢,并做被动的由其前方旋上抬举活动,而且逐渐增加其举臂的高度。

与此同时,医生另一手于病人肩部伤处推拿施术,并借推拿施术的力量固定关节和躯干,制约旋上抬举时的力量,使之适度,以免遣成暴力,该法适用于肩关节粘连或肩关节及肩周软组织损伤等疾患。

(2)对肩法;病人取坐位,医生位于患肢的侧前或侧后方,并甩同侧手紧握患肢肘关节(肱髁部),自对侧肩(健侧)进行间歇性推送,使患肢手指尽力探触健侧肩峰及肩背至最大限度活动范围。

医生另一手为患臂疼痛部位进行手法推拿操作。

该法适用于肩关节粘连或肩关节、肩周软组织损伤等疾患。

(3)旋后屈肘法:病人取坐位,医生位于患肢的前侧方,将相对的前臂插入患肢腋下,继而握其患肢腕上部,使其被动旋内向后展伸并屈肘。

同时嘱病人尽力旋背后与伸屈肘相结合,将患者肩关节部作固定制约,并于其疼痛点施以推、捏等结合手法。

该法适用于肩关节粘连或肩关节、肩周软组织损伤等疾患。

(4)缩颈牵臂法:病人取坐位,术者位于患肢之侧前方,将患者手腕置于术者相对肩颈部,术者利用缩颈耸肩的动作夹住其腕;并使患臂做被动的向外牵拔摇动。

进修脊柱保健正骨十八法规范与原理

进修脊柱保健正骨十八法规范与原理
保健原理:此法主要改善腰大肌和内收肌群的等张收 缩肌力,其原理同“夹筋弹拨法”。
第六节 过伸易筋法操作规范与保健原理

操作方法:体位俯卧,下肢伸直,双上肢拉紧床头 (图4-21)。抬起并牵引双下肢,使腹部离开床面, 达到腰椎过伸(图4-22、图4-23),持续1-2分钟,反 复3-5次。
图4-21
图4-59
图4-60
注意事项:摇转时不要过度用力,对老年人慎用此法。 保健原理:此法是利用旋力纠正胸、腰段的关节错缝。
第十四节 胸腰过伸法操作规范与保健原理

操作方法:体位坐位。术者站在其背后(图4-61), 用双手通过其腋下,并用掌背按其胸腰段(图4-62), 然后用力将其拉起(图4-63)。
图4-29 图4-31
图4-30 图4-32
图4-33 图4-35
图4-34 图4-36
图4-37
图4-38
图4-39
图4-40
图4-41
图4-42
图4-43
注意事项:手法应轻揉,以患者舒适为度。 保健原理:脊柱的稳定,竖脊肌和腹肌(腹内压)有
重要的协同作用。此法通过竖脊肌和腹肌的推拿按摩 改善血液循环,恢复肌力。
图4-64
图4-65
注意事项:膝部要顶到上段胸椎,不宜顶在下胸椎; 老年人慎用。
保健原理:此法可矫正上胸椎的骨关节错位。

第十六法 头枕提推法操作规范与保健原理

操作方法:体位坐位。 第一步:术者先用左手抱头,右手拇指和食指摸到两
侧风池穴(拇指在左,食指在右),将头轻轻提起, 然后拇指从左向右轻推2-3次(图4-66)。 第二步:右手托起头枕,左手拇指按压右风池穴,轻 轻提起头,拇指向左轻推3-5次(图4-67)。

正骨整脊的的10个手法

正骨整脊的的10个手法

正骨整脊的的10个手法一、正骨整脊的介绍正骨整脊是指利用手法,以手触及身体的外表,作用于脊柱及其它关节,牵引拉伸和刺激肌肉,以调整或恢复脊椎和关节正常功能的一种手法疗法。

它可以改善人体各部位的状态,达到保持健康、治疗病痛的目的。

二、正骨整脊的10个手法1、按压。

按压是指使用手指、拇指或手掌,以稳定的力度按压脊椎或关节的表面,达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目的。

2、拉拽。

拉拽是指以轻微的拉力,从脊椎或关节的一侧向另一侧施加一定的力量,以调整关节的位置,促进关节的活动和维持关节的正确姿态。

3、拍打。

拍打是指以手掌或手指,以轻到中等的力度,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进行节奏性地拍打,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的弹性,以调整脊椎和关节的状态。

4、摩擦。

摩擦是指以手掌或手指,用缓慢而均匀的力度摩擦脊椎或关节的表面,以改善肌肉的状态,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5、搓揉。

搓揉是指以拇指、手指或手掌,用均匀的力度,沿着脊椎或关节的曲线运动,以刺激肌肉,增加肌肉的弹性,减弱肌肉的紧张状态,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6、拉拔。

拉拔是指以手掌、手指或拇指,以轻到中等的力度,由脊椎或关节的一侧向另一侧施加一定的拉力,促进肌肉的放松,以改善脊椎和关节的状态。

7、捏拿。

捏拿是指以手指或拇指,用持续的力度,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按摩、揉搓或拉拔,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增强肌肉的弹性,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8、滚筒。

滚筒是指以手掌或手指,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以轻微的力度,进行转动滚动,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增强肌肉的弹性,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9、拨动。

拨动是指以手掌或手指,以轻到中等的力度,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进行拨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弱肌肉紧张状态,促进关节的活动,以调整脊椎和关节的状态。

10、抖动。

抖动是指以手掌或手指,以轻到中等的力度,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进行节奏性的抖动,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增强肌肉的弹性,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正骨手法有哪些

正骨手法有哪些

正骨手法有哪些正骨是中医治疗骨伤的手法,属于祖国医学中“十三科”之一,通过推、拽、捺、揉、拽等手法对脱臼以及骨折等进行治疗。

还可搭配针灸、艾灸、敷药等方式增强治疗效果。

以下就带领大家走近中医正骨,对常用的正骨手法进行如下科普。

仰头摇正法这种手法主要用于枕颈、寰枢关节部位的旋转错位。

伤者采取坐位,也可以是仰卧体位,低枕接受治疗。

医师一只手托住患者的枕部,另一只手托住患者下颌,托起患者的头部向上仰,之后再侧转,提醒患者要放松脖颈,缓慢动两三下,当患者头部转动到最大角度的情况下,快速施以有限度的“闪动力”,能够使错位的关节实现复位,这种操作复位时能够听到咯噔一声。

低头摇正法此种手法适合颈椎2-6后关节的旋转复位,伤者可选择侧卧、平枕以及低头的位置接受治疗,医师一只手轻握患者的后颈,通过木质按压到错位部分的横突隆起下端,当成定点,另外一个手托住患者的面部并当成动点,并将枕部当做支点,以此进行头部的转动,当摇动头部到最大角度的情况下,动点部位的手快速施以“闪动力”,与此同时定点部位的拇指压住,形成阻力。

使关节在动点和定点的互相作用下复位,根据这种方法重复约2-3次进行复位治疗。

侧头摇正法适合颈椎2-6钩突关节旋转错位和侧弯与侧摆型错位。

伤者采用侧卧、头前屈,医师一只手扶着患者的头耳区,另外一个手扶着伤者后颈。

拇指置于错位横突的下放,作为定点,将伤者头部抬起呈屈状进行摇头,接下来的操作和低头摇正法相同。

仰头摇正法这种手法适合枕颈与枕寰关节部位的旋转错位。

患者以仰卧、坐位以及低枕的体位接受治疗。

医生一只手托住患者的枕部,另一个受托住患者的下颌,让患者的头部朝上,这能够让患者C2-7颈椎的后关节形成一个定点,之后侧转,嘱咐患者要放松颈部,慢慢转动二三下,当患者头部转为最大角度的情况下,快速施以闪动力,就能够帮错位的部位实现复位,这种方式能够听到咯噔一声。

俯卧摇肩法这种方法适合从第5颈椎到第2胸椎范围的旋转错位。

龙层花正骨手法

龙层花正骨手法
• 推正法 • 摇正法 • 侧按法
9、牵引下正骨法*推正法
• 前后滑脱式错位者,术者双拇指按于其 后突旳棘突旁,
• 左右旋转式错位者两拇指分别置于左、 右偏向不同旳两个棘突旁,
• 当向前运动时双拇指加力推正之。
9、牵引下正骨法*摇正法
• 选用复位角度时先将病人向后拉至某一 角度时,嘱病人双手抓住牵引椅后脚上, 以保持颈椎前屈角度,然后术者选好 “定点”,进行摇头或摇肩手法复位。
2、低头摇正法
• 合用于2~6颈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 病人侧卧、平枕、低头位,(中段颈椎, 前屈约20度,下段颈椎,前屈不小于30 度),术者一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 位横突隆起处之下方作为“定点”,另 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将头转动 至最大角度时,托面颊旳手稍用闪动力, “定点”旳拇指同步加力按压,使关节 复位。
9、牵引下正骨法
• 牵引时前后纵韧带拉直,有利于前后滑 脱式错位关节旳复正,
• 牵引能使早期变窄旳椎间隙增宽,对椎 间盘变性并发关节错位者易于复正。
• 中下段颈椎错位在牵引下正骨易于复位。
牵引下正骨法
• 病人坐于牵引椅上,术者站于其后,双 手扶其双肩缓慢向后拉至一定角度,再 缓慢向前推至垂直位,嘱病人双上肢随 身体摆动而前后摆动,颈肌要放松。约 1~2分钟后进行正骨法。
4、侧卧摇肩法
• 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原理及适应症相同, 只是“动点”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 到达颈胸交界处,可防止上位颈椎受副 损伤。
5、侧向搬按法
• 合用于2~6颈椎侧弯侧摆式错位。病人侧 卧位,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住其后颈 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后侧隆起处,另 手托其下颌并用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 合作将病者头托起作侧屈活动(先屈向 健侧,后屈向患侧),当搬至最大角度 时,拇指“定点”不放松,与“动点” 旳手同步作一搬按闪动力,可听到关节 弹响,术者拇指可触到复位关节旳弹跳 感。

龙氏治脊疗法之——颈椎正骨十法

龙氏治脊疗法之——颈椎正骨十法

龙氏治脊疗法之——颈椎正骨十法正骨推拿的核心在正骨,其它手法可以随症变通选用。

正骨手法的目的是纠正关节错位,消除骨性压迫或刺激。

一般选1-4种正骨手法即可,治疗时间短暂而快捷。

揉法可以贯穿于整个手法治疗的每个阶段(开始、结束及每个重手法之后),故又称调整手法。

病情轻者只用放松手法与正骨手法即可,无颈椎关节错位或关节错位已复正者,可停用正骨手法,加强强壮手法。

颈椎病正骨十法1 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寰、寰枢关节旋转式错位。

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枕部,拇指贴在环椎横突侧方(贴上去不是顶上去,主要是感应力的传导),一手托其下颌。

复环枕和环枢要领不同!复环枕时,a 要仰头到生理极限;b 保持仰头状态转头;c 约转到30°时,停止转动,改为向怀里兜,闪动3-5下。

复环枢时,a 仰头到极限后,低头退回约10°;c 保持这个仰头角度,转头到生理运动极限;c 略带往怀里兜的力继续转头,到生理运动极限,闪动3-5下。

此法也可取坐位操作。

2 低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中段颈椎错位者约屈20度,下段颈椎错位者前屈须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其后颈,以拇指按压于错位的横突后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其余四指并拢轻贴于后颈部(主要限制颈椎转动时发生后伸活动);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转动头部(头始终不要离开枕头),当摇头至最大角度时,动点的手用腕力行有限的“闪动力”,“定点”的拇指按压成阻力,但是定点手不能主动推顶发力,只是限制定点处的横突不后旋,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的阻力而复位。

缓慢复位法根据需要可重复2-3次。

3 侧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侧摆加旋转式错位、钩椎关节旋转式错位。

患者侧卧、低枕、头前屈,术者一手托其耳区头部,另一手轻拿其后颈,拇指“定点”于错位之横突侧方,将头搬起使颈椎侧屈到生理极限,保持侧屈,作摇头活动,在由侧屈到摇头的动作转换时,定点手拇指由错位横突侧方顺势滑到横突后方定住,动点手也相应下滑到面颊部,转头到生理运动极限,闪动2-3下。

正骨调脊手法

正骨调脊手法

正骨调脊手法一、概述正骨调脊手法以中医理论和脊骨神经医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正骨技术,结合美式整脊疗法、现代解剖学、病理病生、肌肉链和筋膜链、生物力学平衡理论、骶髂关节开合理论、脊柱医学新观点等相关理论及临床脊柱矫正手法治疗经验等总结出来的以“稳、准、轻、巧”为特点的矫正脊柱椎体错位、骨盆错位及调整脊柱失衡的生理曲度的一组脊柱矫正手法,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和骨盆等部位的手法。

正骨调脊手法属于中医正骨范畴,是脊柱矫正的方法,主要用于脊柱矫正。

(一)正骨调脊颈椎手法1、正骨调脊颈椎理筋手法:①取俯卧位,双手十指交叉,掌面向上放在治疗床上,前额放双手掌面上;医者站立于患者头侧治疗床前。

医者双手拇指指背相靠,指端放在枕骨粗隆下,其余各手指自然放松扶持颈部两侧,两拇指顶端沿颈后正中线(即棘突顶线)向第7颈椎棘突依次按压,每处逐渐加力按压1~4次,共3遍。

同法按压棘突两侧颈椎后小关节突连线、颈椎横突后结节连线各3遍。

②取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侧治疗床前。

左手托枕部,右手托下颌部,双手合力向上缓慢牵引颈部1min;然后双手抱住枕、颞侧,被动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前屈颈部各1次;继而双手掌向上从颈部两侧插入颈后部,双手掌重叠,右手掌在上,用右手食指桡侧向上托起颈部,靠患者头部自身的重量牵引颈部后伸1~3次。

2、正骨调脊颈椎正骨手法:(1)仰头颈椎定点快速牵引复位法[1]:以寰椎向右旋转错位为例,取仰卧位,低枕,医者坐于患者头侧治疗床前。

患者头部伸出治疗床半个头位,放在医者右膝上,摸清寰椎右侧横突隆起及压痛处,左手中指吸定该处,左手掌托住枕部,右手握持左下颌部,双手合力将头部慢慢向右侧转至弹性限制位,嘱头稍后仰,当力传到左手中指时,双手同时用“巧劲”向右向上快速牵引颈椎一次,多可听到“喀喀”一声或多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或左手中指有关节复位的跳动感,右侧寰椎横突隆起及压痛消失,寰椎向右旋转错位复位成功。

同法复位寰椎向左旋转错位。

孙树椿旋转正骨手法

孙树椿旋转正骨手法

孙树椿旋转正骨手法
1. 预备手法:通过轻柔的按、揉、捻等方法,舒缓颈部痉挛僵硬的肌肉,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2. 施用不定点旋转法:在向上牵引的同时,将颈椎缓慢旋转到最大角度达到弹性固定时,瞬间轻巧发力旋转,这样将各节段颈椎自上而下扳动。

这一步通过消除脊柱的错缝,消除异常集中的应力,纠正力线,从而使“骨合缝、筋归槽”,颈椎的失衡状态得以改善而达到治疗作用。

3. 善后手法:以轻柔的劈法、散法、拿法、归合法进一步放松,进而起到疏风通络、消炎止痛、调和气血之效。

正骨十四法

正骨十四法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52021/5/152021/5/152021/5/155/15/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2021/5/152021/5/152021/5/15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152021/5/152021/5/155/15/2021
整复前
整复后
手法整复2
整复前
整复后
手法整复3
整复前
整复后
手法整复4
整复前
整复后
手法整复5
整复后
整复前
手法整复6
整复前
整复后
“正骨十四法”优点
1、操作简单 2、规范合理 3、副作用小 4、临床疗效好 5、易被广大患者接受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52021/5/15Saturday, May 15, 2021
----提按升降----
把下移的骨折段向 上提、上移的骨折端同 时向下按、矫正骨折端 的前后、上下移位。术 者利用手指、手掌或前 臂的交叉、对向用力, 以达到“突者复平、陷 者复起”的目的。
利用手掌或手指, 分别置于骨折两端的隆 突处,进行向移位的相 反方向内外用力推端, 把侧方移位或成角移位 的骨折复位。
正骨十四法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战 胜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我、 改造自我的过程。在劳动、生活 中、在纷乱战争,创伤骨折是不 可避免的。为了繁衍发展,随着 文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祖先就总 结了一整套有效的治疗方法。
“正骨十四法”概述
佛山中医院的“正骨十四法”是陈渭良院 长继承已故岭南骨伤名家李广海的疗伤技法精 华,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并加以发展、创新 而形成的一套系统完整的正骨诊疗方法。经过 五十二年的临床实践,疗伤数百万例,收到了 良好的疗效。

正骨秘法

正骨秘法

看他高骨方为定, 高骨偏时骱必偏,高骨正时骱必正, 高骨非是诊脉骨, 手骱底边高骨起, 医人看处要分明,
治法无非用拽直, 且将其骨将上抬,活动频频要仰抑, 将他大拇指来伸, 又伸大拇指下骨, 方才筋骨得和平,
要好且须半月日。 近骱臂骨悬半寸,此骨若损如折骨, 治用薄杉板绑之, 扎缚须教他挺直, 近手扎缚莫太紧,
重用气力只一拽,拽上之时痛不凶。 中臂臼出最难识,屈则难伸伸难屈, 且将好臂比别他,骨子若出自然屈,
令人用手捏上臂,我将下臂用拽直, 举手之中要用巧,须向内边略一侧, 随手屈之又要伸,放手叫他自伸屈,
若还肿胀难屈伸,其中消息要详精, 向内向外频转侧,须审骨节无砖声, 无声无碍好之音。 近手骱出也难认,
按其骨节听其声, 按着之时须用绑,绵絮加之急裹身。 臀髀骨出最难看, 坐得平时无大患, 扶他好足平直立,
放下患足自然见, 膀出侧外骨出里,若内里侧出外面, 令他仰卧端正身, 两手举足用一伸, 随将脚按其内踝,
一拽仍须要屈伸。 惟有膝盖骨无臼,跌失之时难依旧, 用药围定用圈箍, 总然成疾也无咎。 膝盖骨下中臼骨,
正骨秘法
正骨秘法 2009-07-11 04:53 P.M.接骨一道手 中出,须看出臼与折骨, 肩骨跌出最易见,上肩骨子自耸出, 举手不能 上至头,疼痛难熬全无力,
若遇此症要医他,手法妙中好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令人两手骑跨抱,坐正其身莫偏侧, 一手将来拽下臂,一手推其肩上骨,
两手一时齐拽动,自然入臼陷充溢。 若用此法未见功,肩下须当用竹筒, 两头随力略抬起,我举两手如上弓,
轻轻拽出向上搀,随用一拽自平复。 如觉指下叽然声,不须放手目暂停, 试看入臼未入臼,妙法无机在性灵。
单落一边用指治,治法无过悉如此, 若医此疾漫心机,心性鲁莽徒然耳。 此诀传来百有年,倭寇烧烬无遗编,

正骨手法歌诀

正骨手法歌诀

正骨手法歌诀
坐卧站立不端正,脊椎偏向一边倾,一三五椎难前后,二四六椎弯曲痛,唯有椎二难旋转,数椎有病柱先变,腰一有病前弯难,腰二病难左右弯,腰三左右难转
动,腰五不敢向后弯,前后左右都难动,必是腰四病无疑,一侧疼痛为腰突,二侧疼痛管狭窄,三点疼痛为膨突,中间疼痛是伤筋,三年以上为增生
,向前弯腰为后突,塌陷后仰为内突,三节一侧为风湿,四五侧痛为肾虚,活动受阻为强直,颈一耳背面麻痺,颈二头痛心不齐,颈三鼻塞眼劳疲, 颈四打嗝肺歪嘴,颈五胃酸肝脏病,颈六咳嗽麻手指,颈七心脏脉硬化,胸一高压血脑溢,胸二抽筋爱感冒,胸三心脏炎腹膜胸四过敏心胆病,胸五肠胃血压低,胸六肝脏有心病,胸七阑尾脚麻痺,胸八寒颤身怕冷,胸九失眠肝头痛,胸十肥胖胃不好,十一寻麻尿病塘,十二前列肾不好,腰一阳
痿肠溃疡,腰二尿床带便秘,腰三腹泻肾炎有,腰四坐骨头痛病,腰五膀痔宮位异,骶一尿频光盗汗,骶二妇科病不轻骶三四五月经多,膀胱痔疮有
炎症,向前弯痛是腰一,左右弯痛二不疑,左右转痛是腰三,四方不敢腰四突,向后弯痛腰五节,椎体偏斜生了病,赶快纠正椎平衡。

推拿正骨歌诀(脊柱篇)

推拿正骨歌诀(脊柱篇)

推拿正骨歌诀(脊柱篇)
这两天在外面讲课,分享整理而来的一部分讲义。

1、脊椎定位歌
环无棘突乳突下,枢椎下颌相平行。

四甲六环七隆突,肩胛上角胸二平。

胸三岗脊水平线,胸四胸角遥相应。

肩胛下角平7肋,胸九前与剑突平。

十一棘下十二根,十二尖端腰二平。

腰三肚脐水平线,髂脊相连腰四行。

骶骨胛旁四对孔,髂后上棘骶二平。

骶骨骶角骶寻孔
2、脊柱相关病歌诀(脊神经与植物神经受影响引发的系列症)2.1、脊髓对肌肉的节段性支配:
14颈膈肌,51上肢肌,
21躯干肌,22下肢肌,
以下会阴肌
2.2、脊神经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脊神经定位诊断):
头项感觉1至4,上臂外侧属颈5,6拇7中8环小;
胸骨角2乳头4,6平剑突10平脐,腹沟中点平12;
股前中二内髁三,3跖背五内踝四;
骶一跟外二腘窝,骶三坐结四肛周。

2.3、综合简易歌诀:
颈三、肩四、肘五、腕六、手七,头部症状一二找;
一四上焦是心肺,五八肝胆胃十二,九一泌尿月经肠;
髋二(臀)、膝三、踝四、足五、跟骶一,泌尿生殖续查骶。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xx年xx月xx日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正骨八法简介手法操作临床应用与其他治疗比较注意事项与预防
contents
目录
01
正骨八法简介
《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著作,奠定了正骨八法的基础。
源自《黄帝内经》
从东汉末年起到明清时期,正骨八法在历代医家和武术家的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发展历程
起源与发展
通过旋转关节的方式,将错位或脱位的骨骼重新对合。
详细描述
旋转复位法适用于颈椎、腰椎、髋关节等部位的错位或脱位。操作时,患者采取俯卧或仰卧姿势,医者双手托住患者的头或臀部,轻轻旋转,使骨骼产生顺应性,逐渐复位。
手法一:旋转复位法
总结词
通过屈伸关节的方式,使骨骼得以重新对合。
详细描述
屈伸收展法主要适用于肘、膝关节等部位的错位或脱位。操作时,患者采取仰卧姿势,医者一手握住关节近端,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逐渐屈曲或伸展,使错位的骨骼复位。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预防骨关节疾病。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合理饮食和营养的摄入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
注意饮食和营养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关节僵硬。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术后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医理论
正骨八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注重气血、脏腑、经络等方面的调理。
筋骨并重
强调在手法治疗中,必须同时调理肌肉、筋膜和骨骼结构。
理论基础
适应症
用于各种因姿势不正、用力不当或意外伤害引起的骨骼和关节损伤。
禁忌症
对于某些特定疾病或身体状况,正骨八法不宜使用或需谨慎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骨调脊手法
一、概述
正骨调脊手法以中医理论和脊骨神经医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正骨技术,结合美式整脊疗法、现代解剖学、病理病生、肌肉链和筋膜链、生物力学平衡理论、骶髂关节开合理论、脊柱医学新观点等相关理论及临床脊柱矫正手法治疗经验等总结出来的以“稳、准、轻、巧”为特点的矫正脊柱椎体错位、骨盆错位及调整脊柱失衡的生理曲度的一组脊柱矫正手法,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和骨盆等部位的手法。

正骨调脊手法属于中医正骨范畴,是脊柱矫正的方法,主要用于脊柱矫正。

(一)正骨调脊颈椎手法
1、正骨调脊颈椎理筋手法:①取俯卧位,双手十指交叉,掌面向上放在治疗床上,前额放双手掌面上;医者站立于患者头侧治疗床前。

医者双手拇指指背相靠,指端放在枕骨粗隆下,其余各手指自然放松扶持颈部两侧,两拇指顶端沿颈后正中线(即棘突顶线)向第7颈椎棘突依次按压,每处逐渐加力按压1~4次,共3遍。

同法按压棘突两侧颈椎后小关节突连线、颈椎横突后结节连线各3遍。

②取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侧治疗床前。

左手托枕部,右手托下颌部,双手合力向上缓慢牵引颈部1min;然后双手抱住枕、颞侧,被动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前屈颈部各1次;继而双手掌向上从颈部两侧插入
颈后部,双手掌重叠,右手掌在上,用右手食指桡侧向上托起颈部,靠患者头部自身的重量牵引颈部后伸1~3次。

2、正骨调脊颈椎正骨手法:(1)仰头颈椎定点快速牵引复位法[1]:以寰椎向右旋转错位为例,取仰卧位,低枕,医者坐于患者头侧治疗床前。

患者头部伸出治疗床半个头位,放在医者右膝上,摸清寰椎右侧横突隆起及压痛处,左手中指吸定该处,左手掌托住枕部,右手握持左下颌部,双手合力将头部慢慢向右侧转至弹性限制位,嘱头稍后仰,当力传到左手中指时,双手同时用“巧劲”向右向上快速牵引颈椎一次,多可听到“喀喀”一声或多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或左手中指有关节复位的跳动感,右侧寰椎横突隆起及压痛消失,寰椎向右旋转错位复位成功。

同法复位寰椎向左旋转错位。

本法还可复位寰椎侧摆错位。

(2)低头颈椎定点快速牵引复位法[2]:以颈椎向右旋转错位为例,取仰卧位,低枕,医者坐于患者头侧治疗床前。

患者头部伸出治疗床半个头位,放在医者右膝上,摸清颈椎棘突右侧关节突关节隆起及压痛处,左手中指吸定该处,左手掌托住枕部,右手握持左下颌部,双手合力将头部慢慢向右侧转至弹性限制位,嘱低头(一般中段颈椎前屈约20度,下段颈椎前屈大于30度),当力传到左手中指时,双手同时用“巧劲”向右向上快速牵引颈椎一次,多可听到“喀喀”一声或多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或左手中指有关节复位的跳动感,颈椎棘突右侧关节突关节隆起及压痛消失,颈椎向右旋转错位复位成功。

同法复位颈椎向左旋转错位。

本法可复位C2~7颈椎侧摆、旋转错位。

(3)颈椎肘牵拇指顶推复位法[2]:坐矮凳上,医者站
立于患者右侧。

左手拇指摸清向后滑移的椎体棘突(一般患椎棘突向后突起),用左手拇指指腹前端固定;右肘部屈曲托住下颌部,右手掌贴左颞部,抱紧头部;嘱低头,用肘部向上牵引颈椎,感到颈椎被牵开时,左手拇指用“巧劲”向前顶推患椎棘突1~3次,有时能闻及“啪”的一声或拇指下有关节复位的跳动感,患椎棘突向后突起变低或消失,手法复位成功。

亦可站立于患者左侧,用左肘部牵引颈椎,右手拇指顶推患椎棘突,方法同上。

(4)拇指推正法:以C7棘突左偏为例,取坐位,嘱低头,医者站左侧,触诊清楚C7棘突偏歪方向,右手拇指定点在C7偏歪棘突左侧,左手拇指放右手拇指上,其余手指并拢自然伸直扶持颈背部,双拇指同时用“巧劲”向右持续滑推患椎约30s到1min,缓慢推正偏歪的C7棘突。

触诊检查C7棘突偏歪纠正,同时肩痛消失或减轻、C7棘突左侧压痛消失或减轻、同侧肱骨结节间沟及喙肱间隙压痛消失或减轻,手法复位成功。

本法主要用于颈胸交界处椎体旋转性错位的矫正。

本法还可以用于胸椎、腰椎等部位椎体旋转性错位的矫正,亦可用豆状骨、掌根、尺骨鹰嘴等代替拇指。

3、正骨调脊颈椎结束手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在患者身后,施点、揉、拿、滚、拍等法于颈肩部,最后分推肩背部,结束手法操作。

(二)正骨调脊胸椎手法
1、正骨调脊胸椎理筋手法:取俯卧位,用揉法、滚法、推法、拍法等施于肩背部,重点施于上位胸椎两侧,放松肩背部软组织。

2、正骨调脊胸椎正骨手法[3]:胸椎定点后扳上提复位法:坐矮凳上,双手十指交叉锁紧抱于枕部;医者站立患者背后。

用一块毛巾或棉布叠成约10cm高的圆柱状,触诊清楚T4棘突,用毛巾柱或棉布柱上端垫准T4棘突。

医者下蹲,用胸部顶住毛巾柱或棉布柱,双手从患者腋下绕过其双上臂,双手十指交叉扣于患者项部或抓握住其双前臂。

嘱挺胸、抬头,双肘部夹紧患者双上臂,然后轻轻后扳、缓缓上提其双上臂,用“巧劲”突然向后上发力,同时胸部向前顶推毛巾柱或棉布柱,可闻及“啪啪”一声或多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手法复位成功。

3、正骨调脊胸椎结束手法:用拍法、揉法、滚法等施于肩背部,最后分推肩背部,结束手法操作。

(三)正骨调脊腰椎手法
1、正骨调脊腰椎理筋手法:用揉法、滚法等手法施于患侧腰骶部,放松腰骶部软组织。

2、正骨调脊腰椎正骨手法
(1)卧位腰椎定点旋扳法[4]:患者取右侧卧位,胸腹部略靠近床边,左手扶枕部,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全身放松,医者面向患者,站在治疗床前,医者左手拉患者左手让患者上半身略后旋,继推患者左肩部向后,医者右手拇指定点在偏歪的第五腰椎棘突左下方,右肘部推患者臀部向前,使骨盆略前旋,先晃动患者腰部2~3次,然后医者左手推患者左肩部向后固定不动,医者右肘部推患者臀部向前,收紧不动时,用“巧劲”有限度地扳动一次,同时医者右手拇指拨正偏歪的棘突,可听到“啪啪”关节复位的弹响声或拇指下关节复位的跳动感。

手法复位成功。

(2)手按肩顶法[5]:患者取仰卧位,用我们创立的某些部位或穴位压痛检查,看脐下一寸(阴交穴)、股四头肌是否有压痛阳性。

俯卧位,检查臀中肌、腓肠肌是否有压痛阳性(左右对比,哪侧痛,哪侧不痛)。

我们观察到一下规律:L1、L2错位,阴交穴压痛(+);L3错位股四头肌、腓肠肌、臀中肌压痛阳(+);L4、L5错位腓肠肌、臀中肌压痛(+);再用拇指触摸清哪个棘突偏歪压痛。

以患者L4棘突向左偏歪并压痛为例,医者站患者右侧,左手拇指按住向左偏歪的L4棘突左侧并按定。

嘱患者右侧卧位,背对医者,头部枕在枕头上,左手放在头部枕后,右手放在左侧腋窝部,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医者右手抓住患者肘部上部,右肘顶住患者的左侧腋窝部,右上肢稍用力将患者的上半身向左后旋扳,当力量传到左手按压偏歪棘突处时锁紧。

接着医者左肩部顶住患者左臀部,同时左手拇指下按偏歪棘突,使其拨正,多可闻及关节复位的弹响声。

同时即感指下跳动感。

复位过程中医者的右上肢是锁紧的力量,没有爆发之力。

复位后再次检查股四头肌、腓肠肌、臀中肌是否压痛,如果压痛消失,说明复位成功。

(3)结束手法:用推法、按法、揉法、滚法、击法、拍法施于患者腰骶部,最后分推患者腰骶部结束手法操作。

(四)正骨调脊骨盆正骨手法
1、俯卧扳腿推髂法:以右侧骶髂关节错位为例,取俯卧位,双下肢伸直并拢,站左侧(健侧),右手经右大腿内侧放大腿前面扳起右下肢,左手掌根推右髂后上棘部,双手同时发力锁紧,左手掌根用“巧劲”向外推右髂后上棘部1~3次,有时可闻及“啪”的弹响声
或左手掌根部有关节复位的跳动感,相关症状、体征消失或减轻,手法复位成功。

本法主要用于骶髂关节后错位。

2、仰卧屈膝屈髋弹压法:以右侧骶髂关节错位为例,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并拢,站左侧(健侧),嘱右腿屈膝屈髋,右腋窝压住右胫骨上端,右手扶右小腿外侧,左手扶右骶髂关节部位,借助身体的力量用“巧劲”向左肩方向弹压1~3次,相关症状、体征消失或减轻,手法复位成功。

本法主要用于骶髂关节前错位。

二、适应症1、颈椎病2、腰椎间盘突出症
3、肩周炎
4、网球肘
5、骨盆错位
6、脊柱侧弯等三、治疗方法正骨调脊手法:正骨、调脊、理筋、按摩等。

四、注意事项正骨调脊手法必须在X光片(CR片、DR片)、CT片或MRI片指导下进行,正骨调脊手法要“稳、准、轻、巧”,防止医源性损伤。

二、适应症
1、颈椎病
2、腰椎间盘突出症
3、肩周炎
4、网球肘
5、骨盆错位
6、脊柱侧弯等
三、治疗方法
正骨调脊手法:正骨、调脊、理筋、按摩等。

四、注意事项
正骨调脊手法必须在X光片(CR片、DR片)、CT片或MRI片指导下进行,正骨调脊手法要求“稳、准、轻、巧”,防止发生医源性损伤。

参考资料
[1]卢大地. 正骨调脊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1例[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2):82.2.
[2]卢大地,胡传明,孙莉等. 正骨调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36例[J].颈腰痛杂志,2012,33(5):393-394.3.
[3]卢大地,卢晓月.正骨调脊手法治疗T4胸椎错位致胸椎源性胸痛1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2):61-62.4.
[4]卢大地. 正骨调脊手法治疗第五腰椎错位致左下腹痛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8):25.5.
[5]潘德金.手按肩顶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2):1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