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综合征的病理改变

合集下载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11-03-30 15:01:00 ] 作者:王一品,谢斌编辑:studa20【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诊断外科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指脊髓末端因附着在脊椎管硬脊膜管盲端,停留在正常位置的下方,受到力学的伸张,扭曲,缺血等不良影响的病理状态。

这种病理状态可致局部神经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下肢瘫痪、足部畸形及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TCS于1953年首次报道,1981年Yamada等首次命名由牵拉张力对脊髓的生理影响而引起的病症为脊髓栓系综合征[1]。

1 脊髓的生长发育及TCS发生机理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椎管与脊髓的生长速度不一致。

胎儿在3个月时脊髓与椎管等长,以后椎管生长较快,新生儿脊髓终止于第3腰椎下缘,成人则在第1、2腰椎之间,由于不等速度生长,腰骶神经根经脊髓圆锥发出后需斜向下行才能到达相应的椎间孔及骶孔,下行的神经根形成马尾,且随着脊椎的弯曲伸展运动,脊髓圆锥的位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马尾和终丝则不致与硬脊膜粘连[2]。

如果脊髓生长的速度过慢,椎管发育速度过快,终丝的张力过大,加之终丝发育异常、变短、增粗、紧张,并常伴发脊柱畸形(包括脊柱侧弯、后凸)、椎管闭合不全(隐性脊柱裂或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纵裂及椎管内畸胎瘤、脂肪瘤等,统称为原发性脊髓栓系(Primary Tethered cord syndrome),同时也是TCS的先天性致病因素。

后天因素多见于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或其他椎管内手术后,脊髓与硬脊膜粘连、或瘢痕形成,称为继发性脊髓栓系(Second Tethered cord syndrome)。

当患者椎管不断快速生长及每天的弯腰、走路等各种运动,特别是屈髋、截石位分娩、芭蕾舞演员伸腿动作、外伤等将会对粘连的脊髓造成牵拉,使得脊髓缺血、缺氧,产生神经损害症状[3]。

2 TCS的诊断要点TCS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应的辅助检查进行,同时可采用肌电图、尿流动力学和肛肠测压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颈椎病、腰椎病

颈椎病、腰椎病

颈椎病、腰椎病颈椎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

病因1.颈椎的退行性变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

①椎间盘变性;②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③椎体边缘骨刺形成;④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⑤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

2.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近年来已明确颈椎管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与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选择以及预后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有些人颈椎退变严重,骨赘增生明显,但并不发病,其主要原因是颈椎管矢状径较宽,椎管内有较大的代偿间隙。

而有些患者颈椎退变并不十分严重,但症状出现早而且比较严重。

3.慢性劳损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

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

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1)不良的睡眠体位不良的睡眠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

(2)不当的工作姿势大量统计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包括家务劳动者、刺绣女工、办公室人员、打字抄写者、仪表流水线上的装配工等等。

颈椎病

颈椎病

颈椎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基本概述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病头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

病人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而改变体位诱发眩晕症状。

前庭神经核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发病时病人可有轻度失神及运动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不伴意识障碍。

前庭神经病变引起的眩晕属中枢性眩晕症;迷路缺血性病变属周围性眩晕症。

部分病人有恶心感,急性发病时病人不能抬头,少数病人有复视、眼颤、耳鸣及耳聋等症状。

在体征方面,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受限,作颈部旋转或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或心慌等症状;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听诊检查能听到椎动脉因为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杂音。

后颈部拇指触诊能摸及患椎向一侧呈旋转移位,同时棘突及移位的关节突关节部有明显压痛。

症状常见症状1、眩晕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

颈椎病的自愈方法

颈椎病的自愈方法

颈椎病的自愈方法一、概述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的颈椎组织病理变化累及颈部肌肉和筋膜、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二、病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其中以椎间盘的退变为主,是颈椎诸多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椎间盘变性、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椎体边缘骨刺形成、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

三、颈椎病的分型及特点1、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临床表现: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板,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

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以颈项酸痛僵硬为主症转头活动失灵,肩背区不适,经常“落枕。

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

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

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年轻女性好发。

2、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盘突出、关节突移位、骨质增生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颈5~6和颈6~7间隙。

多见于30~50岁者。

患者颈痛、发僵,患肢沉重、疼痛、麻木、肌肉萎缩。

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

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以上肢麻痛无力、或持物无力为主症,有或无明显颈项疼痛,上肢麻痛与颈部活动有关3、椎动脉型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而造成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

患者以慢性或突发性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视力不清、听力障碍猝倒、持物坠地等脑缺血病症为主。

轻者仅有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头晕与颈部活动有关,老年人可见晨起(起床)时突发或加重,可伴有颈项不适,头晕、头痛、颈项转侧时眩晕加重,并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模糊等,甚则猝倒等症状。

专家谈颈椎病与启梦睡枕

专家谈颈椎病与启梦睡枕

专家谈颈椎病与启梦睡枕作者:张明来源:《科学养生》2014年第09期颈椎病又称脊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伴随人均寿命的延长,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有资料表明,4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正患有此病,50岁左右则达到50%,60-70岁左右几乎100%,可见此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颈椎病潜伏期很长,起初都不易被患者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会产生各种临床症状: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手指发麻,更有甚者,可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治疗原则是消除颈肌痉挛,恢复颈椎前屈,缓解颈神经,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牵引、物理治疗、推拿、针灸和中草药,病情严重还可以手术治疗。

但这些方法比较复杂,患者也痛苦,且容易复发。

专家提倡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健,自我治疗,西安瑞梦科贸有限公司与专家教授研制的“启梦”透气健康睡枕,是完全根据人体颈椎的生理曲度设计的,既有合理支撑头、颈部的作用,又有其独特的棒状结构,给头颈部以有效按摩,加之有良好的透气性,是颈椎病患者的首选辅助治疗产品。

传统睡枕更新换代的重大突破触目惊心的药害已使人们对药物的副作用有了清醒的认识。

在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潮流中,国际医学界正酝酿着一场绿色革命,寝具疗法。

启梦透气健康睡枕正顺应这种潮流,属于纯物理疗法,免去了是药三分毒的副作用,使那些崇尚自然疗法的人们实现了不药而治的夙愿。

王培英女 20岁学生2000年4月,我女儿面临高考冲刺的关键阶段时,由于学习紧张,压力大,女儿感到头晕、头痛晚间也难以入睡,还经常做噩梦,第二天起床后精神萎靡不振,学习的效率明显下降,我们全家都非常着急,想给她吃镇静药,又怕副作用太大,耽误学习,正在为难之际,朋友向我推荐了“启梦”透气健康睡枕,我抱着试试的心理让女儿使用它,半个月后,女儿的症状明显减轻,且睡眠也改善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如今女儿已经上了大学,可她仍在用“启梦”,还向同学们推荐“启梦”,“启梦”已经成为她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

1、脊髓损伤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口头,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椎体束征,胸端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驰缓性瘫痪,下肢仍以痉挛性瘫痪。

脊髓半切综合征:又名Brown-Sequard征。

损伤平面以下同侧的躯干及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脊髓前综合症: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有时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但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臵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症多数发生于颈椎过伸性损伤。

颈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溶剂变化,脊髓受皱褶黄韧带、椎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预后差。

2、脊髓圆锥损伤正常人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体的下缘,因此第1腰椎骨折可发生脊髓圆锥损伤,表现为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致大小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碍,两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仍保留正常。

3、马尾神经损伤马尾神经起自第2腰椎的骶脊髓,一般终止于第1骶椎下缘,马尾神经损伤很少为完全性的。

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驰缓性瘫痪,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及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没有病理性椎体束征。

4、脊髓损伤后各种功能丧失的程度可以用截瘫指数来表现‚0‛代表功能完全正常或接近正常。

‚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

‚2‛代表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失。

一般记录肢体自主运动、感觉及两便的功能情况。

相加后即为该病人的截瘫指数,如某病人自主运动完全丧失,而其他两项为部分丧失,则该病人的截瘫指数为2+1+1=4,三种功能完全正常的截瘫指数为0,三种功能完全丧失则截瘫指数为6。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

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

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

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发病机理】颈椎病发病机理:1、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不同阶段发展,颈椎及椎间盘可发生不同的改变,在颈椎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同时,椎间盘也发生相应改变。

2、外伤因素: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进行剧烈活动或不协调的运动。

3、慢性劳损:长期处于不良的劳动姿势,椎间盘受到来自各种方面的牵拉、挤压或扭转。

4、寒冷、潮湿:尤其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寒冷、潮湿因素的影响,可造成局部肌肉的张力增加,肌肉痉挛,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引起纤维环损害。

【疾病分类】(1) 颈型:即局部型,由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局部或反射性地引起枕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

(2) 神经根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者,又分为急性、慢性两种(3) 脊髓型:颈椎间盘迟行性改变造成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又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

中央型的发病是以上肢开始,向下肢发展;周围型的发病是以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

此两型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髓栓系综合征【概述】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系脊髓圆锥以下终丝或马尾固定于椎管,于脊柱生长期中,牵拉脊髓圆锥不能向头侧移动而产生脊髓或圆锥牵拉损害症状之综合征。

而脊髓纵裂(diastematomyelia)则系脊髓被椎管内骨性纵隔分为两半并产生脊髓压迫症状之疾病,部分病人脊髓纵裂与脊髓栓系综合征同时存在,故二者分两节描述。

【病理与病理生理】1.终丝粗大并固定于骶椎者病理改变是终丝拉紧脊髓成低位,圆锥位于腰2水平或以下,部分马尾纤维可能粘连于终丝之上。

2.先天性疾病主要是脊髓脊膜或马尾脊膜膨出,手术后局部粘连将马尾固定于椎管内手术区,因脊膜膨出大多在幼儿时行手术治疗,在发育成长中,马尾固定脊髓不能正常向上移位,而致脊髓低位,脂肪瘤在腰骶部分布非常广泛,向上可至圆锥,向下至骶尾部,向外至皮下,硬膜外、硬膜下与马尾神经广泛粘连,马尾分散在脂肪瘤之中,分离甚为困难。

3.椎管内肿瘤主要是皮样囊瘤和畸胎瘤,多发生在腰骶部,亦有在枕颈部,在腰骶部者,于长大过程中,逐渐压迫马尾,产生症状,马尾神经可深深粘连于肿瘤壁或包膜上。

【病因与发病机制】1.终丝(filum terminale)肥大增粗固定于椎管壁栓住圆锥(conus medullaris)不能向头端移动。

2.先天性疾病如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或脂肪脊髓脊膜膨出(lipomyelomeningocele),病变可以固定终丝或马尾,而于病儿生长过程中产生脊髓栓系综合征,或是于幼儿时期做脊髓脊膜膨出手术,术后局部粘连而固定圆锥产生脊髓栓系综合征。

Kanev与Bierbrauer报道一组177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观察到脊髓神经功能与年龄的关系,在初检时没有神经症状占37%,于年岁增长中发生神经症状,于脂肪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手术与栓系综合征松解后神经症状缓解。

3.先天畸形或椎管内肿瘤如脊椎闭合不全(dysraphism)的先天性皮肤瘘道,可有纤维索条或瘘道连通至椎管内,产生脊髓栓系综合征,Wang等报道5例,先天性皮肤瘘道(congenital dermal sinus,CDS)与椎管内相连,椎管内病变为皮样或表皮样囊肿(dermoid or epidermoid cyst)亦可为畸胎瘤(teratoma),多发生在腰骶部,亦在枕颈部,极少在胸椎,脊髓皮肤瘘道常是此病的提示。

AS的病理特点是脊柱骨性强直

AS的病理特点是脊柱骨性强直

AS的病理特点是脊柱骨性强直、椎体骨质疏松及脊椎骨的脆性增加,因此,无外力或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脊柱骨折;再者,AS病史较长的患者,常形成僵硬、固定的脊柱畸形,脊柱的生物力学性能发生改变,这些病理特征决定了AS脊柱骨折的发生机制、临床特征及预后均有别于一般的外伤性脊柱骨折。

由于AS的隐匿性较强,很多患者发现病情时往往已经到达疾病的中期或晚期,而且这种疾病的致残率较高,因此,AS常见的关节症状是需要大家进一步了解一下的。

腰椎病变:患者会出现腰部前弯、腰部僵硬、活动受限,尤其是弯腰受限。

体检时多发现腰椎棘突压痛与腰椎旁肌肉痉挛,时间久了还会伴有腰肌萎缩。

胸椎病变:背痛、前胸和侧胸痛是患者胸椎病变的主要表现,驼背畸形最为常见。

患者呈束带状胸痛,胸廓扩张受限,在吸气、咳嗽、打喷嚏时会加重胸痛。

病情严重者只能靠腹式呼吸辅助。

颈椎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颈椎炎,颈椎部疼痛会沿颈部向头部臂部放射。

随后,颈部肌肉痉挛、萎缩,病变发展为颈胸椎后凸畸形。

头部活动只能固定于前屈位,病情严重者不能抬头平视。

骶髂关节炎:患者的腰痛和腰骶部僵硬感反复发作,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间歇或交替发生,疼痛可放射至大腿,伸直抬腿试验呈阴性。

按压或伸展骶髂关节会出现疼痛,虽然没有骶髂关节炎的症状,X线检查有异常改变。

您的腰背疼痛符合下列的特点时,请及时到风湿病专科门诊就诊:1.背部不适发生在40 岁以前;2.缓慢发病;3.症状持续至少3 个月;4.背痛伴发晨僵;5.背部不适在活动后减轻或消失。

以上5 项有4 项符合则支持炎性背痛,请高度警惕强直性脊柱炎和其他脊柱关节病,及时向风湿科医生咨询。

对于一般的风湿免疫性疾病而言,及早诊断和正确治疗较之晚诊晚治往往更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因此,请慢性腰背痛患者请警惕强直脊柱炎!。

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

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

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一概述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OA VS),又称Goldenhar综合征、下颌面骨发育不全-眼球上皮样囊肿综合征、眼-脊柱发育不全、耳-脊椎综合征、眼-耳-脊椎发育不良综合征、颜面-听-脊柱异常等。

是一种以眼、耳及颜面、脊柱畸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先天性症候群。

本综合征60%~70%的病例发生于男孩,其临床表现较复杂,约10%的病例智力迟钝,而大多数病例只显示部分体征。

二病因病因不明,多数人认为主要是先天性遗传。

亦有可能系第一和第二鳃弓以及脊椎和眼的血管异常引起的胚胎畸形。

三临床表现1.发病人群本综合征60%~70%的病例发生于男孩,其临床表现较复杂。

2.特征性症状(1)面部畸形如小颌畸形、唇裂、面横裂、颧骨发育不全、牙齿排列不齐等。

(2)耳部畸形可出现副耳、耳前瘘管和外耳道缺如等,严重者亦见合并耳聋。

(3)眼部异常患儿可见有眼角膜皮样瘤、眼睑缺损、上睑下垂、小角膜及小眼球、眼裂歪斜、白内障等,其中先天性角膜皮样瘤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4)脊柱畸形临床表现形式不一,病变主要影响脊柱的侧弯及骨质愈合,也可有肋骨异常、头颅骨畸形、肢体和足畸形。

一般的脊柱畸形,临床特征明显。

若病情较轻或疾病初期,特征性畸形常呈隐性,需进行影像学检测。

患儿X线可见胸椎侧弯、骨质呈楔状愈合。

3.其他症状约10%的病例智力迟钝,但大多数患儿只显示部分体征。

部分患儿尚可见有心血管畸形,肺、肾、牙齿及智能异常等。

四检查1.实验室检查(1)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可排除部分因素引起的类似病例。

本病征少见异常。

(2)组织病理学检查取畸形部位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可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的病理改变,排除肿瘤引起的畸形。

(3)染色体的检查患儿多数为正常,但亦有少数可见不明显异常。

2.影像学检查(1)X线检测早期检测可及时发现骨骼的异常。

X线可见患儿胸椎侧弯、骨质呈楔状愈合。

(2)其他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状。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位于脊椎管中,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椎管的生长速度大于脊髓,因此脊髓下端相对于椎管下端逐渐升高。

脊髓栓系即脊髓下端因各种原因受制于于椎管的末端不能正常上升,使其位置低于正常。

它是多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神经症状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由此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即称为脊髓栓系综合征,又称脊髓拴系综合征。

【病因】脊髓和脊柱末端的各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均可导致脊髓栓系,如隐性脊柱裂、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终丝紧张、腰骶椎管内脂肪瘤、先天性囊肿及潜毛窦等。

除了前述各种先天性因素外,腰骶部脊膜膨出术后粘连亦可导致脊髓再栓系。

一般认为,脊髓栓系使脊髓末端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的相应的神经症状。

【临床表现】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脊柱裂有相似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腰骶部皮肤改变腰骶部皮肤隆突或凹陷,可能伴有分泌物或感染;多毛;隆起的大包块……。

这些预示存在隐性脊柱裂、潜毛窦、脊膜膨出等,可能合并脊髓栓系。

右图所示为常见皮肤异常表现之一。

下肢的运动障碍表现为行走异常,下肢力弱、变形和疼痛,还可合并脊柱侧弯。

下肢的感觉障碍表现为下肢、会阴部和腰背部的感觉异常和疼痛。

大小便功能障碍常见表现为尿潴留,排尿困难,尿失禁,小便次多,每次量较正常少等等;大便秘结、便秘,或失禁。

【诊断与检查】磁共振(MRI)是诊断脊髓栓系的主要方法,它不仅可以明确有无脊髓栓系,还可以了解并存的其它病理改变,如脂肪瘤、脊髓纵裂等。

X线平片可以确定有无脊柱裂。

结合大小便功能情况行泌尿系B超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评价泌尿系受累程度和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右图为一例脊髓栓系患者的MRI图像,正常脊髓末端约在第1腰椎椎体下缘,此患者脊髓末端降至近腰5椎体水平。

图中①指脊髓末端;②指脊髓被拴系的部位。

【治疗】手术松解栓系,切除脂肪瘤等病灶。

【我们对于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原则】脊髓栓系到出现症状时已经发生器质性改变,我们无法使之恢复正常,只能予以适当的矫治,使其不继续发展。

颈、背部病症 一、颈椎病

颈、背部病症 一、颈椎病

颈、背部病症一、颈椎病颈、背部病症一、颈椎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是由于损伤或颈椎及其椎间盘、椎周筋肉退变引起的脊柱平衡失调,挤压颈部血管、交感神经、脊神经根和脊髓等,产生颈、肩、背、上肢、头、胸、部疼痛及其它症状,甚至合并肢体功能丧失等。

是一种中年以上年龄的慢性疾病。

颈椎病病因病理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症候群、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症候群。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症候群。

【解剖生理】1、正常人有7个颈椎、6个椎间盘(包括颈7与胸1椎体之间的椎间盘)、8对颈神经和一部分胸神经。

2、枕、环和环、枢椎之间无椎间盘和椎间孔。

第1、2对颈神经根不受椎间孔的保护,易受直接外伤。

3、颈椎的横突与棘突:颈椎横突有孔,由维持生命和脑力活动的重要血管—椎动脉、静脉和交感神经通过,并受其保护。

颈椎横突较小,与颈部肌肉的不发达相一致,有利于颈部的灵活运动。

颈椎棘突分叉、由项韧带附着。

4、颈椎的关节(1)颈椎的关节突间关节颈2以上关节面近乎水平位,颈2以下关节面与水平面呈四十度的前后斜坡。

有利于颈部的灵活运动;不利的一面是稳定性较差,当颈部突然受到挥鞭式扭转外力时,易产生脱位,而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出现临床症状。

(2)钩椎关节位于椎体两侧偏后(椎间孔的前壁),由下位颈椎向上凸起的钩突与上位颈椎向下的斜坡形缺面合成的半椎体关节,即为钩椎关节。

此关节从左右增强了颈椎的稳定性,防止颈椎间盘从侧方突出。

当颈椎间盘因退变而变薄时,该关节间隙变狭窄,上、下椎体缘易发生触撞或磨损而增生,致椎间孔呈哑铃形改变,挤压该处神经根及侧方椎动脉,产生临床症状。

椎间盘突出与脊椎退行性改变的影像诊断

椎间盘突出与脊椎退行性改变的影像诊断

椎间盘突出与脊椎退行性改变的影像诊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唐光健概述Introduction椎间盘退变开始于20岁,36% 20到40岁的人群MR可见有椎间盘的退变。

其病理改变包括髓核脱水、胶元纤维á, 弹性â,高度â,冲击吸收能力â;纤维环承重á, 膨出进入椎管; 纤维环变脆, 裂纹, 与髓核分界不清, 髓核碎片侵入纤维环.导致纤维环撕裂, 髓核物质移向椎管或椎间孔。

椎间盘突出时突出部分包括髓核, 纤维环, 部分软骨终板组织。

根据成份,又将突出分为:软突-退变的间盘物质通过撕裂的纤维环硬突-软突部分或全部吸收转化成为附着于椎体的纤维性结节, 可钙化椎间盘突出Protrusion?影像检查方法:平片, 体层¾筛选价值, 除外其他椎管狭窄原因。

阳性表现包括椎间隙窄(退变可无突出), 真空间盘,骨赘;椎间隙后部增宽的表现有特异性, 但不常见。

椎管造影¾微创性, 观察全面,可显示神经根病变, 硬膜囊梗阻, 静脉丛曲张CT与CTM ¾优于造影MRI ¾可显示后纵韧带, 脊髓病变。

T1WI, T2WI, 梯度回波, 心电门控技术椎间盘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优缺点优点缺点脊髓造影显示硬膜囊, 脊髓, 神经根全貌显示间盘突出与神经根病变好可动态观察(屈, 伸位) 侵害性,潜在造影剂副反应不能显示硬膜外间隙与神节, 梗阻以上不能显示CT 无创, 不需造影剂, 显示突出的位置, 大小, 移行好, 骨软组织对比好, 可观察相邻病变, 可测量, MPR观察不能动态观察, 硬膜囊内容显示差, 硬化伪影干扰(肩)CTM 造影剂量少, 显示硬膜囊内容好梗阻硬膜囊敏感度高腰穿, 须临床或造影病变定位, 硬化伪影MRI 无创, 无放射, 多切面观察, 不需造影剂, 对比好, 直接观察脊髓内改变与间盘退变空间分辨率仍低于CT, 骨赘与马尾神经显示不如CTM磁场禁忌正常影像表现Imaging Findings of Normal Disks平片:顺列, 正常生理曲度, 椎间隙自上至下逐渐增宽(L5-S1除外),CT:间盘密度均匀, CT值70±30HU, 不能分辨髓核与纤维环, 外缘不超过相临椎体外缘2-3mm;硬膜外脂肪对比好, 硬膜外静脉丛与根袖静脉丛(颈)增强好MRI:矢状切面, 质子密度WI, T2WI, <T1WI +Gd>间盘-后纵韧带` 硬膜囊神经根-CSF 对比好正常间盘长T2(髓核与内纤维环含水), 中央低信号强度线(纤维组织, 30岁以后常见) 轴位T1WI-脂肪高信号腰间盘突出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Herniation30~45岁常见, >55岁脱出罕见. 儿童突出多大, 少见主要症状包括坐骨神经痛, 坐/站时减轻, 仰卧加重. 直腿抬高(+),可有诱因按病理改变可分为(影像依外形判断):膨出-椎间盘径线增大, 髓核保持原位突出-椎间盘限局性膨隆, 纤维环保持完整, 髓核移位脱出-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间盘(髓核)物质疝出按突出位置又分为中央型、旁中央型、椎间孔型、外侧型与前突腰间盘膨出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Bulging平片-常阴性, 可有椎间隙变窄(间盘变性)脊髓造影-椎间隙水平硬膜囊前缘压迹, 可引起硬膜囊狭窄à梗阻CT/CTM-椎间盘增宽, 后缘平滑, 弥漫性膨隆, 对称硬膜囊前缘变平硬膜外脂肪消失严重时可有椎管狭窄, 可累及椎间孔下部MRI-椎间盘高度â,T2信号减低(脱水, 胶元纤维替代纤维软骨)相邻椎体改变-椎体终板裂隙, 肉芽组织增生(长T1, 长T2)骨髓退变性脂肪化(短T1, 略长T2)终板骨硬化(T1 T2均无信号)腰间盘突出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Protrusion平片-椎间隙变窄, 可有后部增宽.髓核压迹(青年, 少见)脊髓造影-椎间隙水平硬膜囊前缘压迹, 可引起硬膜囊狭窄à梗阻, 根袖不充盈, 神经根增粗CT/CTM-间盘后缘局灶性, 弧形规则突出, 与间盘等密度-部位, 大小;硬膜囊受压/移位, 硬膜外脂肪消失神经根袖受压, 显示不清, CTM不充盈MRI-轴位与CT/CTM同, 突出部分信号不一(T2低于CSF, 高于椎间盘)矢状断面显示突出与后纵韧带, 硬膜与硬膜外间隙的关系腰间盘突出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Protrusion中央型突出相对少见, 约占5% ~ 12%,与后纵韧带较强相关临床症状依突出大小而不同,主要有-下腰痛伴间断感觉过敏, 单侧/双侧, 持续/间断交替性根痛- 轻度运动障碍影像表现:CT/CTM-椎间盘后缘中部弧形突出, 与椎间盘等密度, 硬膜囊前脂肪消失MRI-无更多发现旁中央型与椎间孔型突出多见; 约12%为椎间孔型. 发生于L3-4 ` L4-5的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占: 85%男:女约为2~3:1 老年多见, 平均发病年龄53岁。

脊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及恢复治疗

脊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及恢复治疗

脊椎小关节紊乱的病症及恢复治疗脊椎小关节综合征又称脊椎小关节紊乱,系指脊椎小关节在扭转外力作用下,超出正常活动范围而发生侧向滑移,造成其周围韧带肌肉损伤和超出生理活动范围,且不能自行复位而导致脊椎功能障碍者。

临床较为常见,本病的出现,既有脊椎构造上的内因,又有脊椎不能承受负荷失稳的外因。

包括:颈椎小关节错位、胸椎小关节错位、腰椎小关节错位、骶髂关节错位。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假设治疗不当,或耽误治疗,可引起持续性的颈、胸、腰、骶部的疼痛。

其中腰椎小关节错位又称腰椎滑膜嵌顿综合征最为常见及严重,另节表达。

本节主要讨论颈、胸及骶髂关节错位。

【病因及发病机制】人体颈、胸、腰、骶髂关节面存在一定差异。

颈椎小关节几乎呈水平位排列、胸椎小关节呈冠状位排列,而腰椎小关节变为互相呈直角的两个小关节面,一个呈冠状位,一个呈矢状位,骶髂关节是指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骶髂关节构造稳定,活动范围微小,没有强大的外力作用是不易产生错位的。

1.脊椎小关节错位主要是间接暴力所致。

如突然跌倒,臀部或单侧肢体着地,地面的作用力通过脊柱向上传导,而躯体向下的冲击作用力也通过脊柱向下传导,两作用力在脊椎小关节处集合,那么可引起该处小关节的错位。

同样,单侧肢体着地、下蹲位持重站立时的扭伤、“挥鞭样〞损伤等,肢体受到扭转、牵拉、碰挫、滑跌等而产生错位。

2.脊椎局部肌肉扭伤、挫撞或受风寒侵袭发生痉挛;睡眠或工作中姿势不良,脊椎呈慢性劳损;舞台表演或特技动作,均可使脊椎小关节超出正常活动范围而发生侧向滑移。

3.假设有先天性关节突不对称,一侧关节突更易发生斜向运动,使滑膜更易嵌入,或关节突错位。

严重的脊椎关节错位,可使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撕裂,使关节的稳定性降低,负重或活动时有加重错位的可能。

轻微的错位,有自行恢复的可能。

如脊椎关节反复的发生错位损伤或关节错位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局部出血,机化,瘢痕形成充填关节的空隙,造成复位困难和关节不稳,久之那么引起顽固性的持续性的颈、胸、腰、骶部的疼痛。

脊髓栓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脊髓栓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2020/6/21
3
病因
仁爱|精诚|融汇|卓越
造成脊髓栓系的原因有多种,如先天性脊柱裂, 硬脊膜内、外脂肪瘤,脊髓脊膜膨出,腰骶手 术后脊髓粘连、脊髓纵裂畸形等原因。脊髓栓 系的部位,多数是脊髓圆锥或终丝末端。共同 特点是病变对脊髓远端和神经根的固定效应。
2020/6/21
4
仁爱|精诚|融汇|卓越
2020/6/21
9
仁爱|精诚|融汇|卓越
影像表现
MRI是诊断TCS的首选方法,MRI能清晰显示脊髓 圆锥的位置和增粗的终丝,一般认为,脊髓圆 锥低于腰2椎体下缘和终丝直径>2mm为异常, 对脂肪瘤和终丝脂肪浸润的分辨率高,它们在T 1加权像和T2加权像呈高信号,矢状面成像可确 定圆锥与脂肪瘤的关系,MRI还能发现脊柱裂, 分裂脊髓畸形,脊髓空洞等其他异常。
2020/6/21
19
总结
仁爱|精诚|融汇|卓越
当患者腰椎MRI提示脊髓圆锥低位(L2椎体以下), 终丝直径增粗(大于2mm),伴有神经损害的症候 群或其他畸形的存在,应高度考虑脊髓栓系综合征。
2020/6/21
20
仁爱|精诚|融汇|卓越
谢谢聆听!
2020/6/21
21
男,9岁患者,MR表现为L4椎体左侧椎板、椎弓骨 质不连续,形态不规整,椎体后缘脂肪局限增厚, 诊断为脊髓脊膜膨出并脂肪瘤
2020/6/21
12
仁爱|精诚|融汇|卓越
囊性肿块内见脊髓或神经,椎管脂肪瘤,脊髓低位, 脊髓栓系,终丝粘连
2020/6/21
13
2020/6/21
仁爱|精诚|融汇|卓越
(红箭);骶尾部神经管闭合不 全,合并脊髓脊膜膨出,终 丝迂曲呈团块样粘连 (黄箭);脊髓被栓系、固定后, 引起脊髓或神经的血液循环 障碍,脊髓缺血、缺氧出现变 性、坏死、软化、萎缩和脊 髓空洞等改变 (蓝箭):粘连的马尾神经在增 强扫描时,发生强化,考 虑为长期慢性炎症所致

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的病理病因,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综合征的病因不明,多数人认为主要是先天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学者说法不一。

2、多数学者认为本综合征可能具有家族遗传性,属于遗传性疾病。

Henkincl报道的2例是姨表兄弟,同时患先天性角膜皮样瘤。

张焕报道2例兄妹患先天性角膜皮样瘤合并副耳生长,因此推测本病征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3、但高保清等报道1例,体征齐全但染色体检查属正
常;1987年周道伐等报道5例,均无先天遗传的家族史。

因此学者提出本病征与后天因素有关,如胚胎期的药物影响、第一和第二鳃弓以及脊椎或眼的血管异常、胎儿期接受辐射等引起的胚胎畸形。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病因,小
儿眼-耳-脊椎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椎综合征的病理改变
脊椎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与病因有密切关系,与脊椎退化性改变有关,与外伤劳损有关,也与先天性畸形有关。

一.椎间盘变性及突出
椎间盘从20—30岁开始发生变性,若受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则可加速变性。

椎间盘的高度降低,椎间隙狭窄,如发生椎间盘突出则椎间隙更加明显狭窄。

因后纵韧带在后外侧较薄弱,故椎间盘突出以向后外侧突出者居多。

突出的椎间盘初期为较软的纤维组织,以后可逐渐钙化及骨化;椎间盘突出后可对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甚至对脊髓造成压迫或刺激症状。

二.关节突关节的改变及脊椎错位
由于椎间盘的退变椎间隙变窄,关节突的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均松弛,椎间孔的纵径势必缩短,如遭受外伤或椎周软组织劳损,即可发生脊椎错位,椎间孔横径(前后径)及椎管的矢状径均缩短。

根据我们做尸体解剖所见,椎间孔横径缩小三分之一时,神经根即受到刺激,如缩小到二分之一时,神经根则受到压迫。

椎管矢状径变小,如已有椎管狭窄或椎体后缘有骨质增生的骨嵴时,则可对脊髓产生压迫。

三.椎周软组织改变
1.黄韧带肥厚:黄韧带可能由于长期被过度牵扯(低头工作、睡高枕、长期弯腰工作等),或因脊椎失稳活动度加大,使黄韧带负担增大,久之则增生肥厚,甚至钙化、骨化,从而压迫神经根出现症状;也可能在脊椎后伸时,肥厚的黄韧带发生皱折突入椎管内而压迫脊髓。

2.前、后纵韧带改变:前后纵韧带可能遭受急性外伤,也可能由于脊椎失稳长期过度活动而受损伤。

发生出血、水肿、机化而钙化、骨化,对脊髓或神经根产生压迫。

3.项韧带钙化
4.椎旁有关肌肉改变
四.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的好发部位在颈、腰椎,这与活动度较大有关,骨质增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但不一定致病,只有骨刺突入椎管、椎间孔或横突孔时才可压迫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而出现症状。

我们随机抽样100例颈椎病人进行神经定位诊断及X线照片对照,发现有骨质增生者69例,而骨刺突入椎管、椎间孔造成症状者只6例。

五.神经根改变
六.椎动脉改变
椎动脉可因颈椎错位或钩突关节增生的骨刺压迫,而出现受挤压或扭曲。

椎动脉受压后可产生血循障碍,一侧椎动脉受压尚不致出现脑动脉缺血症状;若一侧已有病变,而做向健侧转头使健侧椎动脉也受压迫后,则可出现症状。

枕环关节及环枢关节错位,常加大椎动脉第三段的扭屈,极易引起双侧椎动脉供血不全而发生眩晕或晕厥。

七、脊髓改变
1972年Hukuda及Wilson用狗做实验,阻断椎动脉、根动脉和脊髓前动脉后,未出现神经症状,如再加上在颈5旋入一枚螺丝钉起到机械压迫后,则出现症状。

因此,他们的结论是脊髓供血不足和局部机械压迫两者起相加作用。

八、交感神经改变
如因脊椎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刺等造成压迫或牵扯而损害交感神经时,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出现很多器官、内脏症状。

如颈椎病可以引起头、眼、耳、鼻、喉部症状,因椎动脉供应脑干和枕叶视中枢的血循环。

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于眼部及颈动脉丛,调节眼循环和瞳孔扩大肌、眼睑肌。

颈上交感神经节是位于C1—3横突
前方,当上位颈椎错位后,横突亦随之偏移.即可牵扯、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时,即可引起眼部或其他五官器官出现症状。

三叉神经脊髓束在颈髓中亦可因枕环关节错位而受到刺激,引起眼周神经痛或前额痛。

颈动脉丛的损害可导致眼循环障碍而造成视网膜病损。

颈交感神经节有心支而支配心脏,颈交感神经节又来源于第1、2胸交感神经节的白交通支。

根据我们观察功能性心律紊乱者,由于上位颈椎错位时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心悸;C4—6错位时常可出现心动过缓;心房纤颤者多为c7一T2有错位;室性、房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者,常见于T3—5错位。

C7、8神经根受刺激时,可引起胸大肌痉挛。

从生理解剖方面是右侧交感神经纤维大部分终于窦房结,而左侧纤维大部终于房室结和房室束。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受压,功能低下后,副交感神经则相对兴奋,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性收缩,则可出现心绞痛发作。

如果脊椎发生旋转式错位,这种骨性刺激偏于某侧,将会导致心脏异搏点出现而发生心律失常。

关于有胸闷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椎间关节错位,椎间孔变窄刺激神经根所致。

从脊髓发出的肋间神经只有一级神经元,骨关节一旦复位,神经根刺激去除后,肋间肌痉挛即可解除,胸闷、胸痛即可消失。

心律失常有时恢复较慢。

交感神经功能恢复要比周围神经慢一些。

我们曾用正常家兔做实验,术前先录取正常心电图像,然后手术暴露C6一T5棘突,人工造成上述脊椎错位,此时立即出现心律紊乱,当即录下心电图像,为室颤、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然后使错位的脊椎复位,心律紊乱现象亦随之消失。

腰骶丛神经根如受到刺激或压迫亦出现该神经分布区的运动、感觉障碍;如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可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排尿障碍等改变。

内脏本身的病变(如异常运动、通过障碍、循环障碍或炎症)亦可通过同一脊髓节段出入的神经传导到体表部出现腰腿痛,例如慢性前列腺炎可出现下腰痛。

卵巢、子宫、输卵管疾病亦可引起腰痛,肾脏病变有腰痛,有些消化系疾病也可牵涉到上腰段或背部疼痛,如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的炎症或肿瘤等。

故在进行诊断工作中应注意鉴别诊断.方可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

(摘自龙层花脊柱病因治疗学)龙氏正骨手法交流微信群:fy519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