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检测

合集下载

线粒体功能的检测方法

线粒体功能的检测方法

线粒体功能的检测方法
1.呼吸链酶活性测定:线粒体内的呼吸链酶是线粒体内呼吸过程的关键酶,通过测定这些酶的活性可以评估线粒体呼吸功能。

常用的呼吸链酶活性检测包括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H)、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脱氢酶(BDH)等。

2.ATP产生测定:线粒体是细胞内ATP的主要合成器官,通过测定ATP的产生量可以间接评估线粒体功能。

ATP产生测定可以通过荧光素酶法、火焰光度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

3.膜电位测定:线粒体内的质子梯度和膜电位是维持呼吸链正常功能的重要参数,通过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可以评估线粒体的功能状态。

膜电位测定可以使用荧光染料如JC1、TMRE等来进行。

4.氧化还原态检测: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场所,通过测定线粒体内的氧化还原态可以评估线粒体的功能状态。

常用的氧化还原态指标包括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比值、还原형尼克酸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氧化型尼克酸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比值等。

5.线粒体膜通透性测定: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是线粒体功能损伤的重要标志。

可以通过测定线粒体膜潜规则(MPTP)开关的状态、线粒体膜孔的形成等来评估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

MPT比色法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MPT比色法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友情提醒
IF IT DOESN’T WORK, RECHECK YOUR EXPERIMENT TO SEE WHAT YOU DID WRONG。
订购信息
编号 GMS10095.3 GMS10095.3A GMS10095.3B GMS10095.3C GMS10095.1 GMS10095.2 GMS10095.2 GMS12226
规格 10/50 次 10/50 次
10 次 50 次 50 次 10 次 100 次 20 次 20 次 10 次
3
GMS10014.1 GMS10014.2 GMS10014.3 GMS10014.4 GMS10014.5 GMS10014.6
GMS10015 GMS10016.1 GMS10016.2 GMS10016.3
吸光值比值降低,表明膜通道孔活性(MPTP)增强
9. 构建膜通道孔诱导开放曲线:纵座标(Y)为吸光值比值(A540/Initial A540),横座标(X)为时间(秒)
注意事项
1. 本产品为 20 次操作 2. 操作时,须戴手套 3. 使用时,避免污染母液,尤其是 GENMED 缓冲液(Reagent A) 4. 线粒体样品中忌用磷酸盐、EDTA、钙镁离子等处理 5. 建议使用未经诱导或抑制处理的样品作为阴性对照 6. 建议孵育完成后,即刻进行检测分析 7. 可以使用 540nm 波长的滤波器或者 440nm 波长的滤波器 8. 可以使用分光光度仪检测,0.2 毫升比色皿替代酶标板 9. 540nm 波长的 0 分钟读数通常 0.8 为理想状态;而 540nm 波长的 0 分钟读数通常 0.2 为理想状态 10.样本测定 1 分钟或其它检测时间读数低于 0 分钟读数表明膜通道孔开放 11.如果膜通道孔为瞬时开放(transient),则吸光读数缓慢降低 12.GENMED 诱导液(Reagent B)含有氯化钙,用户可以使用其它诱导剂替代,例如磷酸盐,二氧化钾

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

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

*收稿日期:1999-07-28;修回日期:2000-07-28作者简介:弓景波(1972-),男,陕西周至人,助理实验师,从事心血管研究工作。

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弓景波,钱令嘉(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 300050)摘要目的:线粒体渗透性转换(mitochondria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M P T )是反映线粒体膜完整和功能的重要指标。

它的测定是根据M PT 增大时线粒体膜内外渗透失衡,导致吸光度明显减少的原理。

我们参照国外文献资料,结合本实验室的条件,采用UV -240分光光度计,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

方法:以其在540nm 波长下吸光度减少的幅度及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ΔA /min 值反映M P T 的变化。

结果和结论:通过观察测定体系中不同pH 值,不同线粒体蛋白量,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线粒体PT 的影响,认为pH7.4、0.5mg pro /ml 线粒体以及25℃为最佳条件。

关键词: M P T ; 心肌线粒体; 分光光度法中图分类号:Q 2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0834(2001)01-0097-03 线粒体渗透转换孔(mitochondria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 PTP )[1]是线粒体渗透转换功能的结构基础,MPTP 对细胞内多种离子浓度变化非常敏感[2],特别是对在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有重要作用Ca 2+的浓度变化敏感。

M PTP 的大量开启能引起膜电位的崩解并导致包括细胞的凋亡。

因此测定M PT 在线粒体的研究中至关重要。

有关对M PT 的检测方法有:活性物质标记测定、膜片钳法等[3]。

标记法需要对物质进行标记且测定繁琐,需要特殊的检测方法;膜片钳法需要特殊的电极,工艺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分光光度法简单易用,只需对反应体系的吸光度进行时间扫描,就可获得线粒体渗透转换能力的时相变化,间接反映了M PT 的能力。

最新基础医学-缺血预处理大鼠心肌细胞中的Bcl-2蛋白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基础医学-缺血预处理大鼠心肌细胞中的Bcl-2蛋白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 第三、往往我们一个项目当即将竣工,项目上的后期决算 编制全部由一个预算员来完成,实际上竣工决算的最终编 制和资料装订涉及到很多细节方面,而项目经理恰把所有 的希望都由预算员来完成,同时也希望能够编制一个理想 的数字,但实际这个数字能否满足项目的经营成本,这个 数字是否真实有效,能否经得起审计部门的反复审核?施 工班组和材料商的最终结算数据是否与项目结算数据相吻 合,现在项目上在结算时往往施工班组和材料供应商的结 算数据大于项目部与业主的结算审计数据,在预算员编制 过程中对现场了解不够,在编制过程中也会出现漏编漏算 的现象,我们如何去控制这方面的量和价的问题?
• 这个时候我们的项目经理、施工员和质量员同时 可以来协助预算员编制决算,控制施工班组和供 货商的量和价的二次控制,特别是班组的施工质 量和供货商的材料质量多数在结算送审前被业主 或相关方的投诉造成竣工决算送审的影响,同时 施工签证单、增加工程的确认、主要材料单价确 认和合同专用条款等等受到决算编制的影响。为 了更好的提高决算编制的质量,项目部更应重视 审计前的策划。首先要实事求事的编制一份真实 有效的数据,项目部全员参与决算编制,俗话说, 千做不如一算,只有团队的力量才会使决算编制 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2.将实验动物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穿线但不做结扎处理,持续灌流。 缺血再灌组:结扎30min,再灌注20min。 缺血预处理组:连续3次停灌3min+复灌 5min,然后
缺血30min,再灌注20min。
3.Bcl-2蛋白含量的测定
取心尖以上缺血梗死区横切2mm厚心肌,用免 疫组化sp法测定心肌Bcl-2的含量
4.心肌线粒体的制备
取左前壁心肌组织,转移至分离缓冲液A中冲洗、 剪碎、匀浆。用低温高速离定:线粒体悬液用考马斯 亮蓝法进行蛋白含量测定,以1mg/ml的BSA作为标 准品。线粒体悬液的吸光度:根据蛋白定量的结果 用肿胀液将线粒体混悬液稀释为0.25mg/ml。在线 粒体悬液中加200µmol/ml的 CaCl2,测定加入 CaCl2前后A520吸光度的变化,每隔30s进行一次, 连续观察15min。以到达平衡后的吸光度变化ΔS作 为MPTP开放程度的指标。

线粒体制备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检测

线粒体制备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检测

心肌线粒体的制备
采用差速分级离心法分离线粒体。

取上述处理后的心脏置于预冷的匀浆介质(16ommol/LKCI,10mmol/LEDTA,0.5%牛血清白蛋白,pH7.4)中尽快剪碎,用组织匀浆机制成10%匀浆,在4℃下,以1000*g离心10min,弃沉淀,上清液于4℃,8000*g离心10min;弃上清液,沉淀用重悬液(320mmol/L蔗糖,l0mmol/LTris一HCI,pH7.4)重悬后再次于4℃,8000*g离心10min。

所得沉淀即为线粒体。

线粒体置于重悬液中用考马斯亮兰蛋白测定法测定蛋白含量。

线粒体渗透性转换的检侧
取线粒体用肿胀液t(120mmol/LKCI,20mmol/LM0pS,10mmol/L Tris一Hcl,5mmol/LKH2PO4,pH7.4)稀释至0.25g/L蛋白质,于25℃,200μmol/L的CaC12作用于线粒体,连续观察520nm处线粒体吸光度(A520)的变化15min,30个循环。

该变化反映线粒体肿胀程度,提示MPTP的开放情况。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天麻素抗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天麻素抗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天麻素抗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韩学超;田炜;徐菁蔓;徐森;孙雅涵;何玛莉;李晓东;李心雨;皮佳仪;于睿【摘要】目的探讨H9c2心肌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损伤时,线粒体膜上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在天麻素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分为6组:正常组,过氧化氢组,天麻素+过氧化氢组,天麻素组,环孢菌素A组,环孢菌素A+天麻素+过氧化氢组.通过加入环孢菌素A(mPTP开放剂)观察天麻素的保护作用是否被抑制.用MTT法初步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早期凋亡率,大鼠三磷酸腺苷(ATP)试剂盒检测ATP 的含量,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Jc-1标记的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细胞色素C(Cyt C)含量,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酶活性.结果环孢菌素A+天麻素+过氧化氢组线粒体的相对膜电位低于天麻素+过氧化氢组(1.98±0.18 vs3.08±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环孢菌素A可以阻断氧化应激时天麻素降低细胞内活性氧和相关凋亡因子的含量、抑制相关因子活性的作用(P<0.05),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天麻素的抗凋亡作用(5.77±0.75)%vs(1.97±0.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天麻素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损伤时mPTP的开放,最终通过减少凋亡来发挥一定的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8)011【总页数】6页(P1306-1311)【关键词】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天麻素;环孢菌素A【作者】韩学超;田炜;徐菁蔓;徐森;孙雅涵;何玛莉;李晓东;李心雨;皮佳仪;于睿【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老年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老年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老年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老年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老年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老年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老年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老年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老年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老年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氧化应激是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重要机制之一,而线粒体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又是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主要诱因[1]。

活体细胞线粒体膜通道孔(MPTP)红色荧光(TMRM)检测

活体细胞线粒体膜通道孔(MPTP)红色荧光(TMRM)检测

活体细胞线粒体膜通道孔(MPTP)红色荧光(TMRM)检测试剂盒产品说明书(中文版)主要用途活体细胞线粒体膜通道孔(MPTP)红色荧光(TMRM)检测试剂是一种旨在通过四甲基罗丹明甲酯染料,选择性地聚集在线粒体内呈现荧光染色,一旦释放到细胞浆,即刻发生荧光淬灭,来分析和观察线粒体膜通道孔活性的权威而经典的技术方法。

该技术经过精心研制、成功实验证明的。

其适用于各种活体细胞线粒体(动物、人体、昆虫等)膜通道孔活性(开放状态)的检测。

产品严格无菌,即到即用,活体检测,分辨率高,操作简捷,性能稳定。

技术背景线粒体膜通道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是由线粒体内外膜成分构成的非特异性且钙离子依赖性通道。

在细胞凋亡或坏死时,线粒体内容物通过膜通道孔释放到胞浆中。

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depolarization),导致膜通道孔的开放,显著改变线粒体的通透性,使之线粒体膨胀(swelling),内容物释放。

其中钙离子过度进入、线粒体谷胱苷肽的氧化和活性氧族水平的增加等导致膜通道孔的持续开放,而造成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消失。

四甲基罗丹明甲酯(tetramethylrhodamine methyl ester;TMRM),为罗丹明衍生物阳离子染料,作为电势测定(potentiometric)荧光探针:第一,具有亲脂性的;第二,与线粒体内膜负电极结合而聚集;第三,容易进入细胞及其线粒体。

四甲基罗丹明甲酯进入细胞后,被细胞内酯酶切离,产生四甲基罗丹明。

四甲基罗丹明进入线粒体后,被线粒体俘获,呈现强烈荧光。

一旦线粒体膜通道孔开放,四甲基罗丹明释放出来而在胞浆重新分布,其荧光性显著降低。

线粒体内荧光的变化,表明膜通道孔的开放状态。

产品内容清理液(Reagent A)毫升染色液(Reagent B)微升稀释液(Reagent C)毫升产品说明书1份保存方式保存染色液(Reagent B)在-20℃冰箱里,避免光照;其余的保存在4℃冰箱里;有效保证6月用户自备24孔细胞培养板:用于贴壁细胞染色的容器1.5毫升离心管:用于染色工作液配制和细胞染色的容器微型台式离心机:用于沉淀细胞培养箱:用于染色孵育(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用于细胞荧光分析荧光分光光度仪或荧光酶标仪:用于细胞荧光定量分析细胞流式仪:用于细胞荧光分析实验步骤实验开始前,将-20℃冰箱里的试剂盒中的染色液(Reagent B)置入冰槽里融化,稀释液(Reagent C)放进37℃恒温水槽里预热。

线粒体膜电位测量

线粒体膜电位测量

线粒体膜电位测量线粒体功能状态和不少疾病的密切相关,线粒体膜电位(MMP)则是反映细胞内线粒体功能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

本人整理一下线粒体膜电位测量方法,包括主要测量仪器和常用荧光探针,欢迎补充讨论。

常用测量仪器:(1)普通荧光显微镜;(2)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3)流式细胞仪。

常用荧光探针:JC-1,DioC6,mitocapture,罗丹明123,TMRM等。

JC-1(也称CBIC2(3))是一种广泛用于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的理想荧光探针。

可以检测细胞、组织或纯化的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粒体膜电位较高时,JC-1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matrix)中,形成聚合物(J-aggregates),可以产生红色荧光;在线粒体膜电位较低时,JC-1不能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中,此时JC-1为单体(monomer),可以产生绿色荧光。

这样就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荧光颜色的转变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JC-1单体可采用488或514nm激光激发,发出绿色荧光波长为529nm左右;JC-1聚合物(J-aggregates)的最大激发波长为585nm,发出红色波长为590nm。

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 Rh123)是一种可透过细胞膜的阳离子荧光染料,在正常细胞中能够依赖线粒体跨膜电位进入线粒体基质,荧光强度减弱或消失。

在细胞凋亡发生时,线粒体膜完整性破坏,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 的崩溃,Rh123 重新释放出线粒体,从而发出强黄绿色荧光,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弱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和凋亡的发生,可用于培养的细胞或从组织中提取出的线粒体的膜电位检测。

Tetramethylrhodamine, methyl ester (TMRM)也是一种可透过细胞膜的阳离子荧光染料,单激光激发和单荧光发射峰。

可用543nm激光激发,发射橙红色荧光波长在580nm左右。

检测线粒体通透转换孔开放

检测线粒体通透转换孔开放

检测线粒体通透转换孔开放【方法】活体细胞线粒体膜通道孔(MPTP)荧光检测试剂是一种旨在通过钙黄绿素-钴技术,选择性地聚集在线粒体内呈现荧光染色,而存在于或由线粒体释放到细胞浆的荧光染料,即刻发生荧光淬灭,来分析和观察线粒体膜通道孔活性的权威而经典的技术方法。

钙黄绿素-AM进入细胞后,被细胞内酯酶切离,产生具有极性的荧光性强的钙黄绿素。

钙黄绿素进入线粒体后,被线粒体俘获。

同时胞浆内的钙黄绿素受到其淬灭剂钴离子的淬灭。

一旦线粒体膜通道孔瞬时开放,钙黄绿素释放出来,被钴离子淬灭。

线粒体内钙黄绿素荧光的变化,表明膜通道孔的开放状态。

1μM依托咪酯的培养基预处理HL-60细胞1h,同时设未给药对照组:(1)将细胞悬于含钙缓冲液Hanks’液,调整密度为106/ml;(2)两组细胞样品各分3管,管1仅含钙黄绿素(calcein AM),管2含calcein+CoCl2,管三含calcein+CoCl2+ionomycin;(3)将1μM calcein AM溶液与Hanks’液1:500稀释,制备浓度为2μM工作液;(4)两组管1、管2、管3各加入5μl calcein AM工作液,混匀;(5)两组管2、管3各加入5μL CoCl2溶液混匀;(6)两组管3各加入ionomycin 5μL,混匀;(7)所有样品37℃避光保存15分钟;(8)各管加入3.5ml Hank’s液离心,弃上清;(9)各管加入400μL缓冲液重悬细胞,488nm激发波,流式细胞仪检测。

【结果】对照组与预处理组钙黄绿素平均荧光强度值变化(管2-管3)分别为33.71和49.38,预处理组较对照组荧光强度值变化升高15.68,证明预处理组细胞线粒体通透转换孔开放受到抑制。

(图4)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图3-22)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图3-23)可以看到,空白组中细胞清晰可见,呈明显的亮绿色荧光,表明线粒体膜电位值较高,荧光强度达90.49%;而surfactin处理6 h和12 h后,细胞内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呈微弱的绿色荧光,细胞影像模糊,表明此时由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荧光强度降到69.53%和46.97%。

线粒体膜通透性[细胞生物学]

线粒体膜通透性[细胞生物学]

线粒体膜通透性
很早就认识到线粒体的膜具有半透性,通过对半透性的研究导致线粒体各组分分离⽅法的建⽴。

■线粒体通透性研究
将线粒体放在100 mM蔗糖溶液中,蔗糖穿过外膜进⼊线粒体的膜间间隙;然后将线粒体取出测定线粒体内部蔗糖的平均浓度,结果只有50 mM,⽐环境中蔗糖的浓度低。

据此推测:线粒体外膜对蔗糖是通透的,⽽内膜对蔗糖是不通透的。

左:将线粒体置于含有100 mM的蔗糖溶液中;中:蔗糖穿过线粒体外膜,达到平衡;右:将线粒体从蔗糖溶液中取出,测定线粒体中蔗糖的浓度。

如果测得线粒体的蔗糖平均浓度是50 mM,就可以推测:100mM的蔗糖仅仅穿过了线粒体外膜,⽽线粒体中有⼀半流动的液体在线粒体基质,由于内膜对蔗糖不通透,所以测得的线粒体平均浓度只有50 mM。

■线粒体各组分的分离
由于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内膜⾼,利⽤这⼀性质,Donal Parsons 和他的同事最先建⽴了分离线粒体内膜、外膜及其他组分的⽅法.
⾸先将线粒体置于低渗溶液中使外膜破裂,此时线粒体内膜和基质(线粒体质)仍结合在⼀起,通过离⼼可将线粒体质分离。

⽤去垢剂⽑地黄皂苷处理线粒体质,破坏线粒体内膜,释放线粒体基质,破裂的内膜重新闭合形成⼩泡,其表⾯有F1颗粒。

线粒体制备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检测

线粒体制备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检测

心肌线粒体的制备
采用差速分级离心法分离线粒体。

取上述处理后的心脏置于预冷的匀浆介质(16ommol/LKCI,10mmol/LEDTA,0.5%牛血清白蛋白,pH7.4)中尽快剪碎,用组织匀浆机制成10%匀浆,在4℃下,以1000*g离心10min,弃沉淀,上清液于4℃,8000*g离心10min;弃上清液,沉淀用重悬液(320mmol/L蔗糖,l0mmol/LTris一HCI,pH7.4)重悬后再次于4℃,8000*g离心10min。

所得沉淀即为线粒体。

线粒体置于重悬液中用考马斯亮兰蛋白测定法测定蛋白含量。

线粒体渗透性转换的检侧
取线粒体用肿胀液t(120mmol/LKCI,20mmol/LM0pS,10mmol/L Tris一Hcl,5mmol/LKH2PO4,pH7.4)稀释至0.25g/L蛋白质,于25℃,200μmol/L的CaC12作用于线粒体,连续观察520nm处线粒体吸光度(A520)的变化15min,30个循环。

该变化反映线粒体肿胀程度,提示MPTP的开放情况。

中医药调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调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调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任雪萍;王振涛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22(14)14
【摘要】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细胞凋亡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进程,并且是疾病治疗期间的临床目标。

大量研究表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在细胞凋亡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因此可以通过调控mPTP这种信号传递改善心血管疾病。

中医药作为我国的瑰宝,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随着中医对心血管疾病的不断研究,证实中医药能够通过调控mPTP减少细胞凋亡改善心血管疾病。

文章探讨细胞凋亡与mPTP的关系,以及相关中医在此方面对心血管疾病的新研究。

【总页数】5页(P135-139)
【作者】任雪萍;王振涛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与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大鼠神经元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调控作用
3.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对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调控机制及其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4.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神经退行性
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5.蛋白激酶C在腺苷A1受体调控缺氧心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中的表达和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肝脏再生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相关因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鼠肝脏再生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相关因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鼠肝脏再生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相关因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肝脏疾病的不断增加,特别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肝脏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如何促进肝脏再生和修复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肝脏再生是一种生物学现象,可以通过细胞增殖和转化来恢复肝脏的功能。

然而,人体肝脏再生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需要更好地了解肝脏再生的调控机制,以便更好地治疗肝疾病。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个重要细胞器,对于肝脏再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是线粒体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它在调节细胞死亡、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过去的研究表明,MPT与肝细胞再生和增殖密切相关,但MPT调节肝脏再生的机制尚未被充分阐明。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调节MPT相关因素,探究MPT在大鼠肝脏再生中的作用,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大鼠肝脏再生过程中MPT相关因素的研究,探究MPT在肝脏再生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MPT相关因素的表达变化和MPT的发生情况。

2. 通过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技术,调节MPT相关因素的表达,观察不同条件下肝细胞再生及MPT的变化情况。

3. 利用生化实验方法(例如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探究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4. 总结上述研究结果,探讨MPT在大鼠肝脏再生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并提出相关的治疗策略和建议。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1.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MPT在大鼠肝脏再生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为肝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思路和实验基础。

2. 本研究可以为其他疾病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特别是在了解细胞死亡和增殖方面。

3. 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MPT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此步可去除多余染料以及可能引起荧光淬灭的试剂。
2.8 用 400µl 同时可用于流式检测的合适的缓冲液重悬细胞。
【注】:如果需要,也可进行进一步染色。如用标记的 Annexin V 检测磷酯酰丝氨酸易位(BB-4101 Anneexin V 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用 PI 检测细胞活力;或者用 BBcellProbeTM M11 探针检测 线粒体活力等。注意整个过程均需避光操作。
【注】:① 用于加 Ca2+通透剂的对照样品的缓冲液必须含有 Ca2+; ② BBcellProbeTM CA1 探针加载时不能含有血清; ③ 细胞必须为单细胞悬液。
2.2 按照 500ul 每管将细胞悬液等分,每个样品等分成 3 份,并记录编号。
【注】:后续染色顺序:1 号管仅含 BBcellProbeTM CA1 探针,2 号管含 BBcellProbeTM CA1 探针和淬灭 剂,3 号管含 BBcellProbeTM CA1 探针,淬灭剂和通透剂,另外准备一管不加试剂的细胞样品 用于相应的仪器设置。


-2-
咨询邮箱:bestbio@
电话:021-33921235 400-8363-211
本产品仅供科学研究使用!请勿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化妆品检测等用途!
产品说明书
2、 细胞染色 2.1 将样品细胞制备成单细胞悬液,使其密度为 1×106 细胞/ml。
产品 细胞周期检测试剂盒 JC-1 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 Caspase 3 活性检测试剂盒 Caspase 8 活性检测试剂盒 Caspase 9 活性检测试剂盒 Caspase 10 活性检测试剂盒 细胞凋亡形态学检测试剂盒
产品号 BB-4104 BB-4105 BB-4106 BB-4107 BB-4108 BB-4112 BB-4123
本试剂盒按每个样品 500ul 计算,可供 200-1000 次检测。 CA 最大激发波长 495nm,最大发射波长 515nm。实际检测时推荐使用的激发波长为 488nm 左右,发射波长为 510~530nm。可以使用流式细胞仪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 胞内 mPTP 的变化。
试剂盒以外自备试剂和仪器 ● 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HBSS)或HEPES或PBS ● 移液器及吸头 ● 流式细胞仪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正常的细胞线粒体内膜可维持正常的线粒体电位梯度以保证细胞呼吸作用及能量供应, 随着 Ca2+的摄入和释放,一种低电导渗透性转换孔在张开和闭合中来回切换。当细胞发生 凋亡时和病理性死亡时,线粒体膜电位转换孔渗透性发生改变,Ca2+的过载,线粒体谷胱甘 肽的氧化,活性氧水平的升高,包括后继细胞色素 C 的释放,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等都会导 致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的激活。
产品简介: 贝博 BBcellProbeTM CA1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检测试剂盒采用 BBcellProbeTM CA1 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荧光探针检线粒体 膜通透性转换孔的激活情况。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又称线粒体 巨型通道(magachannel),是存在于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一组蛋白复合体,由多种蛋白质复 合组成,是存在于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一种非特异性高导电性通道,其分子组成尚未完全清 楚,多数学者认为其是由外膜的电压依赖的阴离子通道(VDAC)、内膜的腺嘌呤核苷转位
使用方法:
使用注意事项: ● 螺旋盖微量试剂管装的试剂在开盖前请短暂离心,将盖内壁上的液体收集至管底,避免开盖时液
体洒落。 ● 细胞处理需要小心操作,尽量避免人为的损伤细胞。 ● 染色后立即进行分析。 ● 标记的条件因细胞种类而异,根据不同样本的实际染色结果做相应调整,在每次实验前,请先确
定最佳条件。以下方法仅供参考。 ● BBcellProbeTM CA1 容易受潮,稳定性较差,注意干燥保存。
产品说明书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检测试剂盒
(BBcellProbeTM CA1 法)
产品组成:
产品编号 规格
试剂 A:MPTP 探针 CA1 试剂 B:MPTP 探针淬灭剂 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Ca2+通透剂 试剂 D:10X MPTP 染色 buffer
BB-48122-1 100-500 T 100 ul * 2
Rhodamine 123 染色试剂盒 AO/EB 双染试剂盒
产品说明书
BB-4137 BB-4132


-4-
咨询邮箱:bestbio@
电话:021-33921235 400-8363-211
本产品仅供科学研究使用!请勿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化妆品检测等用途!
相关产品:
产品 Annexin V-FITC/PI 凋亡试剂盒 Annexin V-EGFP/PI 凋亡试剂盒 MTT 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 CCK-8 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 WST-1 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 MTS 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 Hoechst33342/PI 双染试剂盒
产品号 BB-4101 BB-4102 BB-4201 BB-4202 BB-4203 BB-4204 BB-4131
1 ml 1 ml 100 ml
BB-48122-2 200-1000 T 100 ul * 4
2 ml 2 ml 200 ml
组份编号
48122A 48122B 48122C 48122D
储存条件: -20℃避光保存。
有效期: 一年。
注意事项: ● 本试剂盒仅供科学研究使用,不可用于诊断或治疗。 ● 螺旋盖微量试剂管装的试剂在开盖前请短暂离心,将盖和管内壁上的液体离心至管 底,避免开盖时试剂损失。 ● 样品或试剂被细菌或真菌污染或试剂交叉污染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 最好使用一次性吸头、管、瓶或玻璃器皿,可重复使用的玻璃器皿必须在使用前清 洗并彻底清除残留清洁剂。 ● 避免皮肤或粘膜与试剂接触。 ● CA1 探针为 DMSO 溶液,冬季气温较低时在室温时为凝固状态,极易粘附在管壁、 吸头壁。注意需要加热溶解,吸头也需要放在培养箱预热,否者容易再次凝固在吸 头内壁产生损耗。 ● 荧光染料均存在淬灭问题,请尽量注意避光,以减缓荧光淬灭。


-3-
咨询邮箱:bestbio@
电话:021-33921235 400-8363-211
本产品仅供科学研究使用!请勿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化妆品检测等用途!
DAPI 染色试剂盒 细胞存活率检测试剂盒
BB-4133 BB-4122


-1-
咨询邮箱:bestbio@
电话:021-33921235 400-8363-211
本产品仅供科学研究使用!请勿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化妆品检测等用途!
产品说明书
蛋白(ANT)以及亲环素 D 等组成。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可能参与了细胞死亡过 程中线粒体成分的释放,在细胞的生存、凋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涉及缺血/再灌注、肿 瘤、衰老、神经变性等多个领域。
贝博 BBcellProbeTM CA1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检测试剂盒检测原理其是:首先通过被动运输加载 BBcellProbeTM CA1 探针, BBcellProbeTM CA1 探针是一种对活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的细胞染色试剂,能够轻易穿透活细 胞膜,被细胞内的酯酶剪切形成膜非渗透性的极性分子 CA,从而被滞留在细胞内,使胞质 包括线粒体发出强绿色荧光。加入 CA 荧光探针的淬灭剂后,来自胞质的荧光被淬灭剂淬灭, 仅留下线粒体内的荧光。作为对照,可将细胞加载 BBcellProbeTM CA1 和 CA 荧光探针淬灭 剂的同时,对其用 Ca2+通透剂处理,从而使细胞加载更多的 Ca2+,引起线粒体通透性转换 孔的激活从而使线粒体荧光淬灭。
1、 染色工作液的配制: 1.1 1X MPTP 染色 buffer 配制:用纯水 10 倍稀释 10X MPTP 染色 buffer, 配制 1X MPTP 染色 buffer 1.2 BBcellProbeTM CA1 染色工作液配制:根据样品数量用 1X MPTP 染色 buffer 稀释 BBcellProbeTM CA1 探针 500 倍,配制成 BBcellProbeTM CA1 染色工作液,充分混匀。
2.3 向上述每个样品的 3 管中分别加入 3µl BBcellProbeTM CA1 探针工作液并混匀。
【注】:推荐该探针加载浓度在 200-400 倍稀释,具体的使用浓度需根据实验要求进行优化。为了避免 过度加载造成细胞毒性,建议在取得有效结果的基础上尽量使用最低探针浓度。
2.4 向 2 号、3 号管中加入 5µl 淬灭剂,并混匀。 2.5 向 3 号管中加入 5µl 通透剂,并混匀。 2.6 在 37℃避光孵育 15 分钟。 2.7 向每管中加入 3ml 1X MPTP 染色 buffer,离心收集细胞。
2.9 染色后,将样品置于冰上,1 小时内进行流式分析。
3、细胞检测 用 不 含 试 剂 的 细 胞 样 品 进 行 相 应 的 仪 器 设 置 。 用 流 式 488 激 发 器 进 行 荧 光 分 析 , BBcellProbeTM CA1 探针最大激发波长 495nm,最大发射波长 515nm。 1 号管-仅含 BBcellProbeTM CA1 探针:线粒体和胞浆有荧光,荧光信号较强; 2 号管-含 BBcellProbeTM CA1 探针和淬灭剂:仅线粒体呈现荧光,荧光强度居中; 3 号管-含 BBcellProbeTM CA1 探针,淬灭剂和通透剂:线粒体和胞浆荧光均被淬灭,荧光信 号最弱。 2 号管和 3 号管荧光信号的变化说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被不断的激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