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与作业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三节有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依照有理数加法法那么进行运算;(二)进程与方式:经历有理数加法法那么的探讨进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样的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活动,学会自我探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进程中来。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依照有理数加法法那么进行运算;难点:有理数的加法中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三、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问题活动1 学校的运动会刚终止不久,咱们明白在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那么,在本次运动会中,咱们学校红队进4个球,失两个球。
蓝队进一个球,失一个球。
请问两队的净胜球数别离是多少?如何表示?红队:4+(-2)蓝队:1+(-1)师:请同窗们观看这两个式子,和咱们小学所学的加法运算有什么不同呢?生:有了负数的参加师:像这种有了负数的参加的加法运算咱们称什么缘故?想明白有理数是如何进行相加的呢?那么咱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有理数的加法(引出课题)。
设计用意:采纳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足球竞赛引入,通过净胜球数说明实际问题中要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试探,能够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
(二)启发探讨,获取新知活动2 看下面的问题1、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咱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若是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8m.写成算式确实是:5+3=8 ①二、若是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8m.写成算式确实是:(-5)+(-3)= -8 ②那个运算也能够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O为运动起点:设计用意: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次运动的实例中,要说明一下几点:1、原点是第一次运动的起点;2、第二次运动的起点是第一次运动的终点;3、由第二次运动的终点与原点的相对位置得出两次运动的结果;4、若是用正数表示向右运动,用负数表示向左运动,就能够够用算式描述相应的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回顾小学里学习的加法运算律。
2.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数学概念,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有理数的加法。
二、探索新知1.归纳法则(1)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内容由几部分组成?(2)和的符号怎样确定?绝对值怎样计算?(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都是什么符号?如果两个数的和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是什么符号?如果出现两个异号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绝对值怎样计算?(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多少?(5)一个数同0相加,和是多少?2.做练习:P19 1、23.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依据是什么?观察图形,根据图意列式计算:(出示图)一人从A点出发,先向东走3m,再向西走2m,到达B点,请用示意图表示。
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20页3、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材第21页5---8题。
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3.计算:(-2)+(-4)+(+3)+(+6)+(-7)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12)+5+(-8)+15;(2)(-5.7)+(0.3)+(-3.2)+6.7;(3)(-4.2)+(-0.7)+(-0.9)+5.7;(4)(-3.8)+(-2.7)+(-5)+(+7)。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运用法则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运算。
在运算过程中,要注意符号问题,如何确定结果的符号。
此外还学习了有关简便运算的问题。
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混合运算。
希望大家在下一节课中能够积极发言、积极思考、积极运算。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之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及加法运算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本质,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为后续学习其他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不深,不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法则。
2.能够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和法则。
2.有理数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实例和练习题。
3.分组合作学习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从家出发,先向正北方向走了5千米,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走了3千米,他现在在哪里?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有理数加法的定义和法则,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加法。
同时,通过实例,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加法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的加法》教案3
问题三:若这支球队第一场比赛输了2个球,第二场比赛赢了2个球,那么它的净胜球是几个呢?算式应该怎么列?
教学难点的解决方法:通过引导正确思维,概括出有理数加法法则,并以练习进行巩固.
教学方式
启发探究式教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设置情境,引出问题;
通过放映足球赛片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可能超出正数的范围,体会学习有理数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2分析问题,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法则,使学生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活动3应用法则,解决问题;
使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养成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的习惯,为熟练运用法则打下基础.
活动4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选取基础性、典型性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有理数加法运算,在确定“和”的符号后,实质上是进行算术数的加减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的加减运算.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同时,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减少两极分化、增强学生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归纳推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运算的法则,以及绝对值的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的法则,但可能对有理数加法的实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质。
2.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有理数加法的实质。
2.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和实质。
2.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用于讲解和巩固有理数加法知识。
2.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和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和实质。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例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的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和实质,结合PPT和板书,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有理数加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运算,并及时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与作业设计
1.3.1 有理数的加法(一)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将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非负数的加减运算.3.掌握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的规律.[知识讲解]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
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一、负数+负数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6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2)+(-4)=-6.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就是如图1所示:二、负数+正数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2米,写成算式就是(—2)+4=2。
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就是如图2所示:探究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一)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二)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三)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
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3+(—5)= —2;5+(—5)= 0;(—5)+5= 0。
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5米。
写成算式就是5+0=5 或(—5)+0= —5。
你能从以上7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三、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之后,进一步探讨有理数之间的运算。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加法,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和基本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如符号的判断、运算顺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加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有理数加法的实例和运算规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加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实例中的有理数加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例题中的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师讲解例题,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并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有关有理数加法的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第一章有理数1.3.1有理数的加法(一)备课时间序号授课时间主备人授课班级七年级课标要求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能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能较为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间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积极地参与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教学重点和的符号的确定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回顾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在足球比赛中,如果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若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则红队的胜球数,可以怎样表示?蓝队的胜球数呢?师:如何进行类似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与大家探讨的问题.如果是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失了两个球,下半场失了3个球,那么它的得胜球是几个呢?算式应该怎么列?若这支球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失了3个球,又如何列出算式,求它的得胜球呢?思考:请同学们想想,这支球队在这场比赛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的什么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与同伴交流。
二、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左运动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学生相互交流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可以把两个有理数相加归纳为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同零相加这三种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可能超出正数的范围,体会学习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再次创设足球比赛情境,一方面与引题相呼应,联系密切,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此情境中感受到有理数相加的几种不同情形,并能将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 m.(1)(小组合作)把我们已经得出的几种有理数相加的情况在数轴上用运动的方向表示出来,并求出结果,解释它的意义.(2)交流汇报.(对学习小组的汇报结果,数轴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算式由教师写在黑板上)(3)说一说有理数相加应注意什么?(符号,绝对值)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如何相加吗?(4)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有理数加法法则.三、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例1:计算(1)(-3)+(-9);(2)(2)(-5)+13;(3)0十(-7);(4)(-4.7)+3.9.请同学们比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与小学时候学的加法有什么异同?(如:有理数加法计算中要注意符号,和不一定大于加数等等)例2a;足球循环赛中,红队4:1胜黄队,黄队1:0胜蓝队蓝队1:0胜红队,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学生活动: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用到有理数加法的例子教师板演,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运算所依据的法则.让学生读数,理解题意,思考解决方案,然后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它分类,渗透分类讨论思想.体现教师的引导者作用.让学生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体现化归思想.这里增加了两道题目,要是让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的1.3节“有理数的加法”。主要内容包括:
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并能在加法运算中灵活运用。
3.通过实例,感受有理数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掌握加法运算中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技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号加法和异号加法是学生们理解的难点。特别是当涉及到负数的加法时,一些学生难以把握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的变化。我尝试通过数轴的移动和具体数值的例子来解释这一概念,但效果并不总是立竿见影。我反思,可能需要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体会和理解这些规则。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通过讨论和实验操作,加深了对有理数加法的理解。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主题不够自信或者小组内部的沟通不够顺畅。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小组内部的平衡,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有理数加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具体内容包括:
-有理数加法的定义及法则
-正数、负数的加法运算
-相反数的加法运算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简便方法及应用
-练习各类有理数加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1《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1《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1)》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的加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材逐步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从而得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后续相关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加减法,他们对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比如对于正负数的加法,他们可能还停留在“正数加正数是正数,负数加负数是负数”的层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有理数加法概念,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能灵活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情,设计好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有理数的加法概念。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温度变化、购物找零等,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和分数的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是正数和负数相加,我们该如何计算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加法。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3.1 有理数的加法》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 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渗透数形结合地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地方法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逐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进行加法运算。
一、自主探究1.情景引入问题1:“我从学校出发沿某条路向东走a米,再继续向东走b米,那么两次我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问题2:既然a,b均是有理数,它们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或者零.同学思考一下:a,b的符号可能有几种情况?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答案,共有四种情况:1.同为正数;2.同为负数;3.一个正数一个负数;4.加数中有一个是0.问题3:请你分别把a、b赋予不同情况的有理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你会有什么样的结论?你能发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吗?情况1:a、b同为正数,设a=+20,b=+15即:(+20)+(+15)=+35情况2:a、b同为负数,o B A201535设a =-20,b =-15即: 情况3:a 、b 一正一负,不防设a =+20,b =-15即: 情况4:a 、b 有一个数为0,不防设a =0,b =-15即: 2. 自主学习学生小组讨论总结,老师引导补充,共同推导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时:(1)若绝对值不相等,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2)若绝对值相等,和为0. 也就是相反数的和为0;3.一个数与0的和仍得这个数.教师通过例题使学生强化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总结做题步骤。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教案1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课程名称: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师:曹秀华时间:指导思想: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绝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的起始部分,也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反作用于实践。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
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有理数范围内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教学难点是:分情况讨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思路的建立;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因此教材始终坚持了两条措施:一是以“归纳式”呈现教材内容,强调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着手。
二是注意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数学生活。
学情分析:大部分同学基础不是很扎实,尤其是他们的运算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夯实基础,对于新初一的同学在自主探究和归纳总结方面及分类讨论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渗透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归纳总结能力及分类讨论思想的锻炼机会。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辅助理解教学,同时让学生掌握有理数运算结果分两步,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
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丢掉符号及绝对值的确定情况。
努力给学生们构建一个“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的数学思维活动过程。
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标题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日期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2.利用加法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经历探究法则的过程,渗透分类讨论、从特殊到一般等研究问题的方法重难点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分情况讨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思路的建立;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1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1节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性质以及运算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将为后续的乘法、除法、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有理数的概念,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激励评价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运用激励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小红购买了3个苹果,小蓝购买了2个苹果,他们一共购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讲解加法法则的内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可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运算的注意事项,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工具和方法: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二、讲授新课:1.发现、总结:2.概括:综合以上情形,我们得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 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4.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意: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 这与小学阶段学习加法运算不同。
3.例题:例1:计算:①(+2)+(―11); ②(+20)+(+12); ③⎪⎪⎭⎫ ⎝⎛-+⎪⎪⎭⎫ ⎝⎛-32211; ④(―3.4)+4.3。
4.课堂练习:课本:P37:1,2,3,4。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今后我们经常要用类似的思想方法研究其他问题. 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时注意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
四、作业: 课本:P40、41:1,2。
第__2课:__有理数的加法___2_________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率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在算法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教学工具和方法: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之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规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以及绝对值不等的异号相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运算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对符号的运算规则不够熟悉,对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掌握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以及绝对值不等的异号相加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计算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以及绝对值不等的异号相加。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绝对值不等的异号相加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讲授法: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掌握程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小黑板等,用于展示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找零,引出有理数加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理数加法》教案优秀11篇
《有理数加法》教案优秀11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篇一(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定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定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三、教学组织与教材处理: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
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定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
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增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在教师用数带正号球的方法得出(+2)+(+3)= +5后,学生按照此思路可以很快得出(-2)+(-3)等其它情形。
又如以口答形式判断几组有理数加法的和的符号和在较后以“挑战老师”的形式判断一句话的正误等等)。
同时本节课在运用“正负抵消”和数轴探讨有理数法则时,教师只对第一个或前两个进行指导和示例,其它的留给学生独立得出或合作完成。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案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1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规律,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概念,对数的加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引导和探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加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其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进行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实例法: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教学PPT:内容包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讲解和实际问题的引入。
3.练习题:包括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加法问题。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甲地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乙地行驶,乙地一辆汽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甲地行驶,两车相向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法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优秀6篇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优秀6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足球赛中的净胜球数,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及关键:重点: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关键:通过实例引入,循序渐进,加强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发现法、归纳法、与师生轰动紧密结合。
四、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章有理数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四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球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
五、教学过程(一)问题与情境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
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
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
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4+(-2),黄队的净胜球为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师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
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
比如,赢3球记为+3,输1球记为-1。
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了4球。
也就是(+3)+(+1)=+4。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3
《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内容: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
二、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模式》。
三、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
2、能应用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能用加法的运算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程序:师: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数都是正整数、正分数、或零,也就是说,这些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这个范围内进行的。
自从引进负数以后,数的范围就扩大到整个有理数。
那么,在有理数范围内,怎样进行四则运算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加法运算。
(教师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两个有理数进行加法运算时,这两个加数的符号有哪几种情况?学生1:加数都是正数或都有是负数;(板书:同号)加数是一正一负。
(板书:异号)师:还有其它的情况吗?生2:正数与零,负数与零或都是零。
[评1]师:举例引导,从一点出发,经过下面两次运动,结果的方向怎样?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1)先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向东走了8米。
师:如果规定向东方向为正,向西方向为负,你能不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生答:表示为(+5)+(+3)=+8(教师画出示意图1)+5 +3 -3 -50 5 8 -8 -5 0图1 图2师:(2)先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结果怎样?生答:向西走了米,式子(-5)+(-3)=-8(教师画图2)师:(3)先向东走后5米再向西走3米,结果呢?生答:向东走了2米,式子(+5)+(-3)=+2(教师画出图3)+5图3 图4师:从上面一组问题中,你觉得两个有理数相加的结果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呢?你能通过观察发现它们的规律吗?(略停一下)为了便于寻找,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支思考:①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有什么关系?②和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关系?现在不忙回答,我们再看一个有理数加法的具体问题,希望大家边做边想,一起来找规律。
从某点出发,规定上升为正,下降为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有理数的加法(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将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非负数的加减运算.
3.掌握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的规律.
[知识讲解]
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不过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
例如,足球循环赛中,能够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
蓝队的净胜球数为
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一、负数+负数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6米.
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2)+(-4)=-6.
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就是如图1所示:
二、负数+正数
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2米,写成算式就是
(—2)+4=2。
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就是如图2所示:
探究
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
(一)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
(二)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
(三)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
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
3+(—5)= —2;
5+(—5)= 0;
(—5)+5= 0。
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 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5米。
写成算式就是
5+0=5 或(—5)+0= —5。
你能从以上7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三、有理数加法法则
1. 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四、例题
例1 计算(-3)+(-9); (2)(-4·7)+3·
分析:解此题要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1) (-3)+(-9)= -(3+9)= -12:
(2) (-4·7)+3·9=-(4·7-3·9)= -0·8.
例2 足球循环赛中,
红队胜黄队4: 1,黄队胜蓝队1 :0,蓝队胜红队1: 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
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这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
三场比赛中,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
(+4)+(—2)=+(4—2)=2;
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
(+2)+(—4)= —(4—2)= ( );蓝队共进( )球,失( )球,净胜球数为
( )=( )。
五、课堂练习1.填空:
(1)(-3)+(-5)= ; (2)3+(-5)= ;
(3)5+(-3)= ; (4)7+(-7)= ;
(5)8+(-1)= ; (6)(-8)+1 = ;
(7)(-6)+0 = ; (8)0+(-2) = ;
2.计算:
(1)(-13)+(-18); (2)20+(-14);
(3)1.7 + 2.8 ; (4)2.3 + (-3.1);
(5)(-
31)+(-32); (6)12
1+(-1.5); (7)(-3.04)+ 6 ; (8)21+(-32). 3.想一想,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每个加数吗?请你举例说明.
4. 第23页练习 1、2。
课堂练习答案
1.(1)-8; (2)-2; (3)2; (4)0; (5)7; (6)-7;
(7)-6; (8)-2.
2.(1)-31; (2)7; (3)4.5; (4)-0.7; (5)-1 ;
(6)0 ; (7)2.96; (8)-6
1. 3.不一定,例如两个负数的和小于这两个加数.
课外作业:第31页1题.
课外选做题
1.判断题:
(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
(3)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
(4)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
2.当a = -1.6,b = 2.4时,求a+b 和a +(-b )的值.
3.已知│a │= 8,│b │= 2.
(1)当a 、b 同号时,求a+b 的值;
(2)当a 、b 异号时,求a+b 的值.
课外选做题答案
1.(1)对;(2)错;(3)错;(4)错.
2.a+b 和a +(-b )的值分别为0.8、-4.
3.(1)当a 、b 同号时,a+b 的值为10或-10;
有理数的加法(1)
【目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