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案例教学

合集下载

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案例

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案例

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案例
1. 课题:尊重他人的权利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并且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

教学内容:教师首先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权利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如学校中的欺凌行为,让学生看到不尊重他人权利的后果。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权利。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
2. 课题:诚实守信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

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然后,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如商业欺诈行为,让学生看到不诚实守信的后果。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
3. 课题:公平正义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并在实际生活中追求公平正义。

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

然后,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如学校中的不公平待遇,让学生看到不公平的后果。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追求公平正义。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
4. 课题:法律的作用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并在实际生活中遵守法律。

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

然后,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如犯罪行为,让学生看到不遵守法律的后果。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法律。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别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基本原则和建议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选择合适的案例、创建多媒体案例情境、案例联系生活实际三点建议,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道德法治素养。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运用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推进,实施有效的道德法治教育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初中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也能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但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容易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

而案例教学法能够通过创立生动形象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思考,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一、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意义《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并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有如下作用:首先,从网络环境中分析案例具有直观性,因此可作为辅助内容引入课堂之上,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思考,营造适宜开展课堂教学的氛围[1]。

其次,案例是具有社会化、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在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原则(一)案例教学法必须具有针对性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这决定着教学课堂的质量高低,在案例选择时必须遵循针对性的基本原则。

进行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选取生活中的实例同课堂知识结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的理解知识。

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的时候必须具有针对性,案例要与学生日常的生活紧密相连,最好能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挑选素材,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解不够全面,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有限[2]。

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生活体验相契合的案例,而且在难度的把控上应当谨慎,既不能太复杂,这样学生容易失去探索的兴趣,也不能太简单,这样学生缺乏应有的思考空间,学生的上升空间受到限制,很容易产生自满的情绪,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有阻碍作用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生活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生活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生活案例In teaching moral and legal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using real-life cases to illustrate various ethical and legal principles is essential. These life cases can help students relat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actual situations, foster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empathy towards others. By discussing actual scenarios, students can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ethical dilemma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使用生活案例来阐明各种道德与法律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生活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培养对他人的更深层次理解和同理心。

通过讨论实际情境,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分析道德困境的能力。

One example of a life case that can be used in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scenario of a student witnessing bullying in school. This case can be used to discuss topics such as empathy, standing up against injusti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reporting incidents to teachers or school authorities. By analyzing this cas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the impact of their actions on other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they have in creating a safe and inclusive school environment.一个可以用于课堂教学的生活案例是学生目睹学校里的欺凌情况。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案例一:班级义务劳动背景:某初中一年级的班级,为了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勤劳精神,决定每个星期五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义务劳动。

过程:每个星期五的下午,班主任会提前确定当周的义务劳动任务,并通知学生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然后,在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后,班级全体学生齐集到学校的花坛、走廊、教室等地进行清理、整理和装饰等各种劳动任务。

在进行义务劳动时,班主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任务。

例如,有的小组在花坛清除杂草,有的小组在走廊擦拭栏杆,有的小组在教室整理书籍等等。

同时,班主任会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任务可以顺利完成。

义务劳动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进行,完成后,班主任会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集体整理,鼓励他们互相表扬和感谢。

结果:通过长期的义务劳动活动,班级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们逐渐形成了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勤劳的习惯。

学生们在参与义务劳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和价值。

班级的环境得到了改善,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豪和满意。

案例二: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背景:某初中位于市区繁忙的道路旁边,由于交通流量大、车辆速度快,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学校决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过程:学校安排了一天的时间,组织了交通警察、交通安全专家等人员前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活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上午:交通警察给学生上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包括过马路注意事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规范等内容。

学生们积极参与,并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加深理解。

2.下午:学校组织了一场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每个班级派出代表队参赛,问题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通过竞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3.活动结束后,学校还组织了一次“交通安全文化周”,通过展览、宣传栏、墙报等方式,让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宣传。

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1.1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1.2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案例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了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通过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和精神,进一步加深对道德规范和法治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二、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教学设计2.1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

案例教学要取材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实际环境,选择与学生紧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究。

2.2结合学科特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可以结合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学科的案例,通过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案例,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案例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汇报等形式,主动参与案例的讨论和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4注重案例教学与学生实际经验的结合。

案例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增加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情境性。

3.1案例教学在生活中的例子- 某班级出现了一起同学之间的欺凌事件,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这个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3.2案例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真实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增强教学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性。

3.3案例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以致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生动、实效的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案例通常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社会事件或法律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说服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和重要性。

2、启发性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提出见解,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综合性案例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道德、法律、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互动性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学生在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中分享观点、互相启发,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合作精神。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往往较为抽象和枯燥,而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应对现实生活中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能力。

3、促进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通过对正面和反面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1、精心选择案例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

初中道德与法治真实教学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真实教学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真实教学案例案例一:班级卫生公约的制定与遵守某初中的6年级1班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发现同学们对班级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卫生习惯存在问题。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班主任决定组织学生制定班级卫生公约,并且倡导大家遵守。

1.组织讨论班主任在班会上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大家讨论班级卫生问题,并征求大家对卫生公约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保持教室干净整洁、按时倒垃圾、不随意乱扔纸屑等建议。

2.共同制定公约借助学生们的建议,班主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共同制定班级卫生公约。

学生们一起讨论、修改,并经过多次磋商,最终制定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公约内容。

3.公约宣传班主任在班级内进行公约宣传,向同学们详细介绍公约的制定过程和内容,并强调公约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让学生们签订公约,并鼓励他们将公约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

4.监督执行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监督公约的执行情况。

每天都会对班级进行卫生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进行记录。

同时,班主任还会定期组织班会,让学生分享公约执行的好榜样和不足之处,引导他们互相学习、互相督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班级卫生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同学们意识到卫生对学习的重要性,班级整洁有序,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同学们互相监督,提醒违反公约的行为,并自发组织了志愿者小组,定期对教室进行卫生清扫。

四、反思和总结该案例通过组织学生制定班级卫生公约,使同学们从中体验到了民主决策的过程和维护集体利益的重要性。

通过公约的宣传和执行,让同学们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为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提供了实践基础。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一案例,通过班级卫生公约等形式,促进学生主体参与、增强卫生意识,提高整体素养。

这样的案例教学将道德与法治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及法律素养。

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案例教学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教学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它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养。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的优点1.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

通过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道德和法律对于实际生活、工作的指导和影响。

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行动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教学方式。

通过讲述生动、真实的案例,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道德和法律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互动、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是一种需要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判断来解决每个案例。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增加学生的记忆点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直观、记忆点较多的教学方式。

通过讲解一些真实的案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其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而且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来增加自己的记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分析,从而使学生了解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素养。

例如:通过分析一个偷窃案件,让学生了解偷窃行为的危害性以及对于偷窃行为的处理方式;通过讲解一个涉毒案件,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性以及对抗毒品犯罪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选取一些典型案例,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道德与法律。

三、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1.选择恰当的案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社会背景、群众观念和道德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案例教学法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案例教学法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引言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研究意义和实践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意义1. 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案例教学法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思考和讨论道德与法治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意识。

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道德与法治原则,并且在实践中培养责任感和判断力。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学生需要在案例中扮演不同角色,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和法治对社会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1. 选取适合的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应该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以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参与。

案例不仅要具有道德与法治问题,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通过案例展开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展开讨论,让学生根据案例情境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导,让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

3. 深入课堂引导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案例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适当加入相关的法律知识和道德原则,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案例涉及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4. 引入跟踪反馈教师可以在案例讨论之后,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跟踪和反馈,观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变化和对法律法规的认识。

通过跟踪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在初中教育中,道德和法治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以人为本”教学概念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教育的发展。

相比之下,年轻的初中生更喜欢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是当今教学课堂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教学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师素质。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贴近生活和实践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个人素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教学策略初中生通常处在叛逆时期,这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讲授道德和法治,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对我国法律的了解至关重要。

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使学生在教室里感到无聊,降低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由于这种教学法在许多方面的优势,也受到了许多师生的高度评价。

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政治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现有的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的未来发展中,有必要更加重视政治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和研究性教学,从而为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一、初中伦理学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教师必须根据课程和教学要求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选择案例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真实性原则选择课堂教学案例时,必须坚持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不要随意选择,这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师不应该提出让学生误解的案例。

此外,教师应注意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注意重要案例的积累,吸引学生对目标案例的热情,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代表性原则采用课程案例教学法时,有必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听众案例。

通常,影响较大的事件更具说服力。

同时,教师应将案例与知识结合起来,以使自己充满信心,并对教学案例有整体的看法。

(3)新颖性原则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还应考虑时效性,选择反映道德和法治的案例,并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我国各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工作。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很多教师也开始应用全新的教学方法辅助教学,例如:案例教学法、生活教学法等。

因此,本文以案例教学法为例,详细探究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原则与措施,希望能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推动我国初中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标签: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应用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分析、讲解案例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能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脱离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依托,切实加强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通过分析、探讨案例,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原则开展案例教学的核心与基础是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常见性。

教师要尽量选择学生身边常见或亲身经历的事件,以此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渗透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从生活案例中明白哪些是道德法治提倡的,哪些是道德法治不允许的,从而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第二,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开放性,即选择案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并没有一种完全正确的答案。

这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与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现从课前导入、课堂讲解、课后总结这三个环节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3-01-29T01:24:01.1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8期作者:刘波[导读] 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当中使用更为接近生活和现实,学生掌握知识更为轻松快速。

刘波广元市元坝中学摘要: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当中使用更为接近生活和现实,学生掌握知识更为轻松快速。

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当中,案例教学法一直被推广和应用。

而初中阶段的道德法制这门课程,是对学生德育、品格的塑造课程,但是目前所出现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表现出不感兴趣,学生对其不加以重视。

教师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能够将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真实场景加以形象化处理,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将以墨化的为学生锻造高尚的情操,理性的法制观念,成为合格的中学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分析引言: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属于中考考试内容,实际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十分凸显,要求教师给予充分的重视。

就《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特点来说,一方面有很强的理论性,另一方面则是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现如今,我国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所以思政学科的作用已经无可取代,因此针对思政教学的研究也任重道远。

由此教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革新也被提上日程,广大教师越来越注重利用案例教学等方法来增强德育实效。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现如今,很多教师的课程观点和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教学上为了追求所谓的质量,老师们以"教"为核心,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应考水平,"学"围着"教"转,把课堂教学变为了"一言堂",老师演"独角戏",根本漠视了学生的主体价值。

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既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以及它的作用和优势。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贴近生活、情境化和启发性强。

通过具体的案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

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来进行教学。

这些案例可以涵盖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道德与法治问题,例如欺凌、网络暴力、家庭纠纷、交通安全等。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件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

1.选取合适的案例教师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时,需要选取合适的案例。

案例应该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和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案例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道德素养,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2.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思考,让学生逐步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形成正确的观点和态度。

3.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

通过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应该对案例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形成正确的判断和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结尾,引导学生总结案例的经验和教训,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应对各种道德与法治问题。

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领导能力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 合作,尊重他人的观点,共同解决问 题。
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可能会担任 领导角色,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领导 能力。
沟通技巧
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需要学会表达 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 沟通技巧。
04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 法治课中的挑战与对策
案例选择与设计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选择合适的案例并设计案例教学方案,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
对策
教师应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案例,设计符 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
案例呈现与讨论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如何呈现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环 节。
对策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案例,如PPT展示、视频播放等 ,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 看法。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值得进 一步推广和应用。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一案到底教学 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方式和 技巧,以及如何更好地与其他教学方法
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其 他学科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学 科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该教学方法
背景介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的重要途径。
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提出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一案到底教学法应运而生。
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定义与特点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此时更需要教师做好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则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规范学生行为处事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单一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不利于该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

而案例教学法则具有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将它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则能打破传统教学形式的束缚、丰富课堂内容,同时还有利于拉近该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帮助。

鉴于此,笔者从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与原则入手分析,并提出了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一、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生中正处于青春期,该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往往没有足够的兴趣,甚至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不利于让学生保持持续的课堂注意力,这会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

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以图片、视频为教学媒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具体可感的实际案例更感兴趣。

为此,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应充分了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心理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优化,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则能改变传统说教式教学的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具体形象的、有血有肉的案例故事,以此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图片等方式作为辅助手段,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创设良好条件。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进行案例选择,以符合学生的发展成长需求。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一等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一等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一等奖一、案例背景1.1 案例名称: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1.2 案例背景:该案例发生在某初中学校,在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学校教师们发现学生对法治知识的了解较浅,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较为薄弱,学校决定开展相应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以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1.3 案例目的: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国家法治制度和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使学生能够依法行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二、教学过程2.1 活动一:法律常识知识竞赛参与对象:全体学生活动描述:学校组织了法律常识知识竞赛,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法治观念。

2.2 活动二:参观法院参与对象:初三年级学生活动描述:学校组织了初三年级学生参观当地法院,学生们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法院的工作和程序,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2.3 活动三:模拟法庭庭审参与对象:初中部分学生活动描述:学校在班级内组织模拟法庭庭审活动,学生们扮演法官、检察官、辩护人等角色,通过互动的方式深入了解相关法律程序和规定。

2.4 活动四:法治主题班会参与对象:全体学生活动描述:学校举办法治主题班会,邀请法律专家为学生讲解法治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讨论和交流。

2.5 活动五:撰写法治体会参与对象:全体学生活动描述:学校要求学生撰写法治学习体会,通过对法治教育的反思,使学生对法治教育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效果3.1 教师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法治教学活动后,教师们发现学生对法治知识的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较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

3.2 学生反馈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些法治教学活动,自己的法治观念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法律知识和国家法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意识到自己应当依法行事,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3.3 家长反馈学校收到家长反馈,家长们对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表示肯定和支持,认为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案例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案例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案例分析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案例一:校园欺凌事件在某初中学校,学生小明经常遭到同班同学小刚等人的欺负。

小刚等人会在课间故意推搡小明、抢夺他的文具,甚至在放学后拦住他索要零花钱。

小明因为害怕,一直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导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来看,小刚等人的行为是严重错误的。

首先,他们侵犯了小明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其次,从道德层面上讲,欺凌他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违背了友善、尊重和公平的原则。

对于这样的案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例如,让学生讨论欺凌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以及如何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

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案例二:考试作弊现象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学生小李因为担心自己成绩不好,偷偷携带了小抄进入考场。

在考试过程中,被监考老师发现。

这一案例反映了小李缺乏诚信意识和对考试规则的尊重。

诚信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也是法律所要求的基本原则。

在考试中作弊,不仅违背了道德规范,还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

教师可以以此为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诚信的重要性,以及作弊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真实的成绩。

案例三:网络言论不当学生小王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对同学进行恶意攻击和诽谤。

这些言论迅速传播,给被攻击的同学带来了很大的心理伤害。

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小王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同时也不符合文明上网的要求。

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可以教育学生要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文明上网,不发表伤害他人的言论。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运用的三策

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运用的三策

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运用的三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探索和理解道德和法律规范,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和法律意识。

下面是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三个策略:一、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选取各种类型的案例,例如校园暴力、网络欺凌、失信行为、交通安全等等。

这些案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学生容易理解并能够认真思考,从而使道德与法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例如,对于交通安全教育,可以选取最近的交通事故案例,使学生了解事故原因和责任。

对于失信行为教育,可以选取社会上发生的官员贪污腐败案例,引导学生反思失信行为如何损害社会公信力和信任关系。

二、引导学生分析铁证如山的证据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面向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案例中寻找铁证如山的证据,包括目击证人、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证据等等。

通过铁证如山的证据,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案例中各个角色的情况和责任,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对于网络欺凌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欺凌者与被欺凌者或被侮辱者对话或纪录,了解欺凌者言论的恶意性;对于失信行为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欺诈者的各种欺诈手段和证据链,了解其诈骗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三、启发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法最终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自主思考,通过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度进行交流和讨论,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自己的推断,体现案例教学法的启发性和自主性。

例如,对于一个校园欺凌案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校园中减少欺凌行为。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法,例如加强校园监管、推广公益广告等等。

对于一个失信行为案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防范失信行为的发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尝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尝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尝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生学习道德品质和法律知识的重要课程。

而如何将道德与法治课进行整合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运用道德及法治知识,是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介绍一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尝试。

一、教学背景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都在不断塑造和形成。

而道德与法治课作为校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往往是分开教授的,学生很难将道德品质和法律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

我们尝试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整合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全面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

二、整合案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提高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2. 教学内容选择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情景的案例,结合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教学。

选择“网络欺凌”作为案例,结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展开教学。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单的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网络欺凌”的概念和危害,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2)学习案例:选取真实的网络欺凌案例,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讲解。

通过让学生从案例中了解网络欺凌的危害,以及依法应对网络欺凌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尊重法律的必要性。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案例中的道德问题和法治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展示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就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分享,并进行互动交流。

(5)课堂总结:由教师进行总结,梳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强调法治的重要性和每个人都应当尊重和遵守法律的观念。

三、实践效果经过这样一次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尝试,我们收获了以下几点实践效果:1. 学生积极性高:案例教学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景,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范式。

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很好地契合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学习活动设计为核心的编排特点。

一、明确案例要求1.案例主题化。

部编教材以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

二级标题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活动的主题。

每课主题下的有若干小主题,这些小主题就是学生需要探究的几个核心问题。

为此,教学案例的编写也必须符合教材编排的特点,结合教材主题来确定教学案例的主题,有序展开。

例如:以家庭为主题的学校内容在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几个学段都有所体现。

比如,在三年级以《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为主题的学习,在编写教学案例时可确立《父母爱我》、《我爱父母》、《我的家》三个案例主题。

在确立案例主题后,要走孩子的家庭现实生活,与孩子父母沟通,与孩子沟通,了解不同家庭现状,掌握第一手真实的生活素材,选取典型事例来编写案例。

2.案例活动化。

部编教材是以学习活动为核心设计的,教材的结构呈现的是学习活动的不同部分。

实施德育课程的主要载体是活动,学生道德认识和情感的需要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来实现。

因此,在教学案例的创编时,要想学生获得真实体验,积累经验,获得自我认知的理解,就必须引导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来获得。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8课《安全记心上》。

三年级学生自主活动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却比较淡薄,安全技能和知识教学又显得单调枯燥,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自救和防护的技能,必须通过活动的开展来引导。

比如模拟火灾现场如何正确拨打火警电话,如何正确逃离火灾现场,开展火灾逃生演练。

3.案例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案例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因为每个人都只能基于自己的经验去建构他的道德生活,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活动的逻辑起点,所以,让孩子来分享生活中的经验,让孩子敢说、会说、想说,并遵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创编的案例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案例教学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并从结合国家政策进行教学与结合生活案例进行教学这两方面论述
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道德与法治运用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153-02
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符合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已在大部分学科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案例教学法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其中扮演传授知识者的角色,将真实的生活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分析、讨论的一种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教材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新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做到活用生活案例,并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教学,就能
够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活起来。

本文现谈谈笔者近年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案例进行教学的体会。

一、结合国家政策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其他学科不同,该课重点关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

在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案例应选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看得见、听得到的生活实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自己收集、整理的社会生活事例融入到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中,从而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运用案例教学能使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变高效。

新课标推行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内容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心理,选取的教材内容也尽可能贴近生活,避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枯燥内容产生畏难情绪,让学生喜爱和接纳道德与法治课。

初中思品与法治课的教师要解放思想,解除思想束缚,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提升专业视野,积极观察、思考、收集、整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并将案例有效地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正如笔者教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单元第十八课《东西南北》第二节《合作与发展》的内容时,不仅运用了教材的案例内容,还引入了我国的“一
带一路”战略内容。

在课堂上引入国家当前发展战略内容使学生感到教学案例与时俱进,进而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中有关“经济全球化作用”的理解。

二、结合生活案例进行教学
教师在运用生活中的案例讲解教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有以下方面。

一是教师本身要注重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把握案例信息的能力。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运用各种科技手段进行交流、沟通、收集信息热点已成为现代潮流趋势,教师如果不及时地更新教学案例,或是不主动积极地增加新的知识,那么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就很难富有时代气息,对学生的课堂吸引力将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就会降低。

因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需要掌握新技术,应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学会运用视听设备,掌握接收、筛选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此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把课上好上活,把握上课节奏。

例如,在教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中有关《为什么要尊敬老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运用远程教学手段,播放互联网资源中有关广西河池市都安中学莫振高老师的先进事迹,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内化。

二是在收集、选择运用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把握政治立场的正确。

正确的思想导向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灵魂,选用案例应具有正能量。

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理解老师》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把事先准备好的本县优秀教师那坡县坡荷乡果亮村完小黄志武老师的先进事迹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黄老师的事迹中得到教育,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学会尊师重教,也明白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每个学生应学会尊敬老师,在与老师交往时,要做到谦虚、恭敬、有礼貌,?P心、体谅和帮助老师。

三是注重导入本土实例。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乡土案例作为教学的载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法律初探》中有关“违法犯罪”的内容为例,笔者选取本县典型犯罪案例(原那坡县县长汤某某在2012年到2015年担任百色市平果县委副书记以及百色市那坡县委副书记、县长期间,滥用职权,累次非法接受属下、他人财物万元,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

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终法庭判处汤某某有期徒刑5年)。

将该案例呈现给学生后,笔者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观点分析汤某某犯罪的事实,并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案例中体现哪些方面的犯罪的特征?为什么要惩治犯罪分
子?”本土案例是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选取本土案例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其学科思维和素养。

四是教师授课所选取的案例要尽可能地反映学校生活特色。

只要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有联系,教师就要及时地挖掘、整理并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当中。

如果教师使用的这些事例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学生会感到很新鲜从而充满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有关《少年的权利》内容时,讲解有关“保护隐私权”的知识时,可以引入学生在学校常遇到的情况,如有些学生偷听别人对话、偷看他人手机短信、偷拆别人信件等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不良现象;在学习“维护人格尊严”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校园里普遍存在的给同学安花名、起外号、倚强凌弱欺负人等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现象。

学生通过讨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这样收到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只要选取的案例得当,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果。

(责编周伟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