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 课件PPT(精品)

合集下载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9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9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 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 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 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 吾知免夫,小子!”
•子日:“刚、毅、木、讷,近仁。 •刚:刚强。毅:果敢。木:质朴。讷:钝于言。
课文释义
•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 篑,进,吾往也。”(《子罕》)
为:堆积。
•子日:“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硁(kēng)硁然:浅薄固执的样子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中国儒生过于懒散,喜欢怀疑;而日本人教育出的学生则过于 勇武,恪守教条,无论是喜欢怀疑还是恪守教条,都不是教育应当造 就的品质。教育应当造就的是一种信念,他确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来, 知识是可以获得的——尽管获取知识需要克服困难。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
铎”。更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修订了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等。后来《乐》
亡佚了,便成为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人教版 七年级上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章 课件(70页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上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章 课件(70页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上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 章 课件(70页PPT)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人教版 七年级上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 章 课件(70页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上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 章 课件(70页PPT)
⑴ ——《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⑵ ——“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 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是“在一定的时候” 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 ⑶ ——一般人把习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 “实习”、“演习”的意义。”这一“习”字,更是演习 的意思。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 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 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 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 ⑷ ——音读和意义跟“悦”字相同,高兴、愉快的意思。
第二章释义
人教版 七年级上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 章 课件(70页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上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 章 课件(70页PPT)
我 泛指多次 自己 曾子曰:“吾日 三 省吾身:
每天名词作状语
反省
wèi 为人

谋划,商量办法 谋 而 不 忠 乎?
忠心,尽心
人教版 七年级上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 章 课件(70页PPT)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ppt课件(7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ppt课件(73页)

作者简介
孔子墓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 认识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 “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 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 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 副其实;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 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 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 极大。
而: 然后,表示承接
时: 按时。
习: 温习。 之: 代词,它,学过的知识。
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 同“悦”,愉快。 乐: 快乐。 而: 却,但是,表示转折。 愠: 生气,恼怒。 君子: 指有才德的人。
疏通文意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
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 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 解我,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 的人吗?
课文朗读
注意朗读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课文朗读
注意朗读节奏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课文朗读
注意朗读节奏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1 ) 子 夏 曰 : “ 博学而笃志
, 切 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
( 2 ) 子 曰 : “ 三 军 可 夺 帅 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
9
O
(3)当别人不理解 自 己时,我们不应恼怒,保
持应有 的风范 ,正如《 <论语>十二章》 中
所 说 的 : “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镜 ,可 明得 失 。 ”由此我们可 以联想到《 论语》 中孔子
·——课文解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三人 几个人 焉 在其中
善者 优点
而就
整段翻译
孔子说:“几人同行,必然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学习,将他们的不 足引以为戒,作为借鉴而改 正。”
— — 课文解读 —一
请简单分析“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
我认为孔子并不排斥富贵,但 富贵的来应该是正义的,以不 义的手段获取富贵是不可取的。 孔子认为如果不能获得富贵, 就应该学会安贫乐道,着重在 贫困中修养身心,提高自身的
道德品质
—— -结构梳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态度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一箪食 (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曲肱而枕之(
)
)
)
2.文学常识填空。
《论语》,
(学派)经典著作,是一部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体裁)著
作,共20篇。它与《
》《
》合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
(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1张PPT)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普通的人,男子汉。
翻译: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 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笃,忠实,坚守。
仁德。
翻译: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 出疑问,思考当前情况,仁就在其中了。”
(3)品德修养: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宽以待人)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 实守信)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 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 强去做。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 的学习,循序渐进。
④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每天;今义:日子
)
词类活用
①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
②温故而知新 ( 形容词作名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
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1 《论语》十二章 精品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1 《论语》十二章 精品课件(共29张ppt)

第十一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 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 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子夏曰:“博学 而
广泛 表并列
仁德
思,仁在其中矣”
笃志,切问 而近
坚守 恳切 表并列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 遇不明白的事情能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 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 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 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尊为 “至圣”,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代词,学问和事业
❖子曰:“知 之
……的人
者 不如 好之
以……为快乐 名词的意动用法
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喜爱.爱好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 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 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 补短,弥补不足。
❖ 子曰:“饭
疏食 饮水,曲肱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注意朗读节奏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其不善者而改之。

12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0张PPT).ppt

12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0张PPT).ppt

(15)文中有许多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的主张,就其中的一 点谈谈你的体会。 体会:
(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 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努力学习这些有利于自 己成长的优点。而当发现别人的短处和缺点时,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也 有同样的问题。以人为镜,不要再次犯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书 读 其百 义遍 自 见
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广 坚定 恳切 仁德,高尚的道德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 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第12章讲
学习方法:要勤学多问、联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个人修养的提高:要坚定志向
4、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之) 为 师 矣。”(《为政》)
学过的(知识) 领悟
可以 凭 (这一点)做 结尾语气词,了 借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 一点)做老师了。”
第四章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转折连词,
迷惑,感到迷茫而无
“却”“可是” 所适从而无所得
第十章:
正确的学习态度: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名作动,
使动用法
吃 8、子曰:“饭
疏粗食粮,饮水,使…曲…肱弯而曲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 如浮云。” (《述而》)
正当的行为
对,对于 好像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使胳膊弯曲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表转折关系 , 诚信 但是

4.1《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9张PPT)

4.1《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9张PPT)

了解孔子思想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 “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 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 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的精神。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文 化 常 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了解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 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 修《诗》、《书》,定《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 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文本探究
【思考2】研读第二章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活动一:解释红字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而:表假设,如果 ②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 释义: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会怎样对待礼制呢?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 会如何对待乐制呢?
文本探究
【思考2】研读第二章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了解《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 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内容上 以教育为主,也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 面,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 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 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 《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 《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旧注 本有《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和宋朱熹的《论 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等。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3.11《论语》十二章(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3.11《论语》十二章(共19张PPT)
• 【交流点拨】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 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 【交流点拨】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 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 样。”
字词:
• 1.字音识记。
• 论语(lún)
愠(yùn)
曾子(zēng)
• 三省(xǐng)
传不习乎(chuán) 逾矩(yú)
• 罔(wǎng)
殆(dài)
箪(dān)
• 好之者(hào)
曲肱(gōng) 笃(dǔ)
• 2.通假字。
•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字词
3.一词多义。
知人 温不 故知 而.而 知.不 新愠 (( 动动 词词 ,, 得了 到解 ))
介绍孔子:
公元前522年,孔子开始收徒讲学。主张“有教无类”:不分 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四方弟子云集。庄子 的一则寓言里说,孔子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 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 也代指教育。关于“杏”有两个不同说法,一指杏红飘香;一 指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 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 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
《论语》十二章
得力其尔中学
介绍论语:

《论(lún)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
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
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1.《《论语》十二章》课件(8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1.《《论语》十二章》课件(86张ppt)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正当手段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 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 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 天上的浮云一样。”
•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几个 走 一定
选择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跟从,学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体会其与现代文的不同,掌握一些重 点词语和句式。 2.结合对孔子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 的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 3.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的胸怀,提高处世的能力。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 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 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诵读课文,划分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 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积累卡三:蕴含传统文化的几个核心概念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二义:一指身份,即出身贵
族的人;二指修养,即有德行学问的人。这里用第二义。 2、“忠”指尽心尽意,是与他人相处的道理,不仅臣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忍受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
乐于学
贤哉,回也!”
第七章
代词,学问 ……的人 喜欢、爱好
❖ 子曰:“知 之
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
以……为乐趣 名词意动
者不如乐之者。”
第八章
吃饭
名词作动词
冷水 弯着胳膊 顺承
❖ 子曰:“饭 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
当做枕头
粗粮(糙米)
名词作乐动亦词在乐其趣中矣。不义
表承接 对于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正当手段
云。”
第九章
几个
在其中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顺承 跟从、学习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十章

流逝 这
舍弃(停留)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夫,不舍昼夜。”
句尾语气词,表感叹
⑴舍——三声,同舍;四声,也作动词,居住, 停留。孔子这话不过感叹光阴之奔驶而不复返吧 了,未必有其它深刻的意义。
复习 知道 改正 舍弃
2、通假字
不亦说乎:通“悦”,喜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通假字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
3、古今异义
时:常常,经常。按一定的时间
三:多次
水:冷水
可以:可以凭借
匹夫:普通人,男子汉
善者:优点,长处 不善者:缺点
这类词要多比较,留意,记忆
3、词类活用 ❖ 学而时习之 ❖ 时:名词-状语,按时
复习(练习)
第三章
同“又”顺承
顺承
❖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站立,站得住 顺承 迷惑 顺承 自然规律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35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35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的人吗?
13
曾子曰:“吾日三省(xĭng)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 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 事情是不是不尽心竭力了? 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温习 过呢?”
重点词语 日:每天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 谋:办事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耳顺 :指能听得进不同 意见。
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 逾 :越过,超过。
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矩 :规矩,规范。15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ɡ),
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译文:孔子说:“能够通 过温习旧知识,进而悟出新知 识,就可以凭此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 考,就会迷茫而无所得;只是 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对
• (3)50—55岁,在鲁从政。
• (4)55—68岁,周游列国, 历尽艰辛。
• (5)65—73岁,安居鲁国, 办教育,理六经。
4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创始人。孔子还是一 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 《诗》、《书》,定 《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孔子 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 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十二章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PPT课件

《论语》十二章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PPT课件

命题点
结合作者观点谈体会
(1)考点解说
“结合作者观点谈体会”是指在把握作者观 点态度的基础上,进行有创意的解读,拓展研究, 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
(2)考查形式 ①文中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②文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③结合作者的观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④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近学堂。育常有 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 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 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 官至太傅。
(节选自《太平御览学部》)
【参考答案】
关键: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勤奋好学。 宋濂、王育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 遇到困难,只有勇于面对,坚持不懈,勤奋好学,才能学有所 成。
方法拓展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 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 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 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 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 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3)方法技巧
解答“结合作者观点谈体会”这一类试题时,可在正确理解文 本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然后在阐述自己的理解体会。 具体答题步骤为:①明确作者的观点。②阐述自己的理解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知
孔子的弟子
自己 谋划,商量办法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诚信
多次进行检查
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竭尽自己的心力
交往 动做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 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 否复习过了呢?”
整体感知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能忍受
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孔子说:“颜回贤德啊!一小竹筒饭,一瓢冷水,住在 偏僻狭窄的街巷里,别人不能忍受那种生活的忧苦,颜回却 一直乐观并无改变。真正的贤明之士啊,颜回!”
精读细研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 问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继而“朋友”,最 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及己的关系,体现了曾子先 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后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也不能 很好地体现曾子这种高尚的品格。
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预习检查
读一读
lún
论语
yùn
xǐng wǎng dài
愠 三省 罔 殆
一 箪dā食n


kān
不堪
huò
不惑
xiàng
陋巷

逾矩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 体会。温,温习。故,旧的知识。
整体感知
方法指导 断句读方法归纳
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介词,对,对于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整体感知
几个人
好的方面,优点
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 不学习就会因不能深刻理解而无所得。”
精读细研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了什么学习方 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表明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这两句话阐明 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 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这个见解是很精辟的。

连词, 温习,复习
志同道合的人
表顺接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了解 生气,恼怒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按时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 自己又不生气发怒,什么内容? 第一章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涵养。“时习”是
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是学习乐趣;“人不知而不 愠”是为人态度。
2.你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
“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 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 学了知识,时常去复习它,这是愉快的事。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 新的理解和体会。
④子曰:“温 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为政》)
形容词用作名词, 凭借 做 学过的知识
译:孔子说:“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的理解与体 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精读细研
“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说说你的看法。 不是。孔子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只“温故”而不独立
合作探究
品德修养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④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合作探究
1.你认为孔子所讲的内容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示例:
译:孔子说:“几人同行,其中必然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 长处而学习,将他们的不足作为借鉴而改正。”
精读细研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
人的短处。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整体感知
代词,这,指河水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常 见虚词的用法,熟练背诵课文。(重点)
3.结合对孔子的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为学之道。(难点)
4.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 改进学习方法,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素养)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晚年致力于教 育,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 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 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河边。川,河流。 流逝的时光
舍弃、放弃
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 一样,日夜不停。”
精读细研
怎样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里指孔子勉励弟子要珍惜时光。说流逝的时光如河水 一样不分昼夜地流去,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一去不复返的特 点,表达了惜时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励弟子一定要加倍珍惜 时间。 ②这里是孔子用积极的心态来看人生,勉励人们要不断进 步。人生如河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流动。孔子告诉人们:“ 注意呀!你们看这水,过去的都像这样,向前去!向前去! 而且是昼夜不停地向前去。”人的一生中,思想、观念都要 不断地进步。如果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就会落伍。
上天的意旨
能听得进不 同的意见
遵从
越过 法度
(《为政》)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 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
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又不会越出规矩。
精读细研
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从本章来看,学习 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知识备查 山东曲阜“三孔”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大成殿 祭祀孔子的地方
知识备查
孔林 孔子墓地
知识备查
关于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 言行的一部书。全书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 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 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孟子》《大学》 《中庸》并称“四书” 。
其次,《论语》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着重要 的位置,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学习《论语》,有助于 我们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文化传统。
合作探究 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合作探究 古今异义
整体感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整体感知
1. 根据语意断句读 2. 根据语录体的特点断句读。 3. 通过分析句式特点(如固定句式、句式短小、
句式工整)断句读 4. 通过“之乎者也矣”等语气词断句读。
整体感知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环境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整体感知
温习,复习
整体感知
广泛 坚定
仁德
⑫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的弟子
恳切
(《子张》)
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 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 了。”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 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探讨 《论语》给我们讲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 相应的句子。
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学习态度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合作探究
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传不习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 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过去的 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