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酶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归纳及巩固提升练习题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 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 和3 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1 和2 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2 和3 都能产生大量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1是细胞质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2是线粒体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3是线粒体内膜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甲是丙酮酸,乙是[H],故A错误,D正确;1,2功能不同,所含酶种类不同,故B错误;只有3能产生大量ATP,故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如图表示玉米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I、ⅢB.阶段I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D.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阶段Ⅰ、Ⅱ、Ⅲ分别代表光反应、暗反应、细胞呼吸,①表示光反应产生ATP和[H],②表示C3的还原,③④⑤分别表示CO2的固定、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光反应发生于类囊体薄膜)、Ⅲ中的⑤(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故A正确;阶段Ⅰ生成的[H]将作为还原剂还原C3,而不能用于⑤过程,故B错误;过程④和⑤都合成ATP,为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过程①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故C错误;过程③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过程④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⑤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表示生物细胞内[H]的转移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过程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DP的产生B.②过程一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C.真核细胞的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D.真核细胞的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且必须有水参与反应【答案】C【解析】①过程是光反应,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TP的产生,A错误;②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也可发生在没有叶绿体的原核细胞,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B错误;真核细胞的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C正确;④过程如果发生在细胞基质中,不需要水参与反应,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
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装置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A.向锥形瓶中充入N2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答案】B【解析】向锥形瓶中充入N2可以制造无氧环境,避免有氧呼吸的发生,A正确;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说明没有二氧化碳产生,则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不是是酒精发酵而是乳酸发酵,B错误;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可以用来鉴定二氧化碳,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在有氧呼吸作用过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A.第一、二阶段B.第二、三阶段C.第三、一阶段D.第三、二阶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把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ATP、[H];,同时产生少量的ATP、[H];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产生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的[H]与O结合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归纳呼吸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对于我们了解生物体的生存方式、代谢过程以及能量获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一生物课程中所学的呼吸作用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一、呼吸的概念和分类呼吸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种生命活动。
根据其进行的场所不同,呼吸可以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
1. 外呼吸外呼吸指的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在外呼吸中,氧气从外界进入生物体,二氧化碳从生物体排出到外界。
外呼吸主要是通过呼吸系统实现的,包括呼吸道、肺、鳃等。
人类是通过呼吸道进行外呼吸的。
2. 内呼吸内呼吸指的是细胞内与气体交换的呼吸过程。
在内呼吸中,氧气由呼吸系统通过血液运送到细胞,供细胞进行代谢反应。
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逆向流通,通过血液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相关器官呼吸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涉及多个器官的协同工作。
1. 呼吸道和呼吸肌肉呼吸道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空气从鼻腔进入,经过喉、气管和支气管到达肺部。
呼吸肌肉包括膈肌和肋间肌,它们的收缩与放松使得肺腔容积发生变化,实现外呼吸的进行。
2. 肺和肺泡肺是外呼吸的主要器官,其内部包含许多小囊泡状结构,即肺泡。
肺泡具有巨大的表面积,便于气体交换。
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其中的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进入肺泡并排出体外。
3. 呼吸色素血红蛋白是一种具有携氧功能的呼吸色素,在内呼吸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血红蛋白通过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合血红蛋白,将氧气运送到细胞进行代谢。
在细胞内,氧合合血红蛋白释放氧气并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脱氧合血红蛋白,再经过内呼吸流通到肺部排出。
三、外呼吸的实质过程外呼吸的实质过程是气体的扩散,包括氧气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扩散、二氧化碳从体内到外界的扩散。
1. 氧气的吸入与运输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然后经由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中。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
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25℃~30℃之间,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大于35℃,故A错误;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故净光合速率大于零,故B错误;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强度后,光合速率不变,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不一定越高,故C错误;阴影部分表示净光合速率,因此温室栽培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之间,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0分)图甲、乙为某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及其发生的生化反应。
图丙是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乙中两种膜的名称分别是、。
(2)图甲、乙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物质外,还均可产生。
(3)甲、乙两种膜上发生的具体的生化反应过程分别是和。
(4)图甲中的[H]来自于有机物的分解。
(5)图乙膜上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6)在图丙中B~C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7)如果在图丙的C点突然降低CO2浓度,叶绿体内C5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
(8)在图丙D点的光照强度时,植物实际光合量的相对值是(用CO2的吸收量来表示)。
【答案】(1)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2)ATP(3)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反应(4)葡萄糖和丙酮酸(5)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或光能转变为化学能)(6)光照强度(7)升高(8)6【解析】(1)据图分析,甲图是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即线粒体的内膜上;乙图是发生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即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2)因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均有能量生成并储存在ATP中;(3)甲、乙两种膜上发生的具体的生化反应过程分别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反应;(4)图甲中的[H]来自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中有机物葡萄糖和丙酮酸分解;(5)图乙膜上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在类囊体薄膜上,通过色素把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6)据图分析,在图丙中B~C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7)如果在图丙的C点突然降低CO2浓度,叶绿体内C5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由于CO2的固定减弱而C3的还原不变则升高;(8)据图分析,在图丙D点的光照强度时,植物实际光合量的相对值是单位时间从外界吸收的CO2的量和呼吸作用生成的量的总和即4+2=6(用CO2的吸收量来表示)。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练习题
呼吸作用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2. 在 a 、b 、c 、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 CO 2和 O 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弄叙述中正确的 是( )A. a 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CO 2 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 b 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 c 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 d 条件下,产生的 CO 2全部来自线粒体 3.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 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 .丙酮酸B .乳酸C .二氧化碳D .水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 .有氧呼吸产生的【 H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 .无氧呼吸不需要 O 2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 H 】的积累D .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5.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 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2 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6.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 .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 .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 .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7、下列 4 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制备物, 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 不产生 CO 2的试管为( )A .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B .葡萄糖+线粒体C .丙酮酸+线粒体D .丙酮酸+细胞质基质并隔绝空气8.食品罐头的铁盖上印有“若安全钮鼓起,压有响声,请勿购买”,铁盖安全钮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18O 2气体的容器内, 18O 2 进入细胞A .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 CO 2 和 H 2OB .微生物呼吸,产生 CO 2和C 2H 5OH C .乳酸菌呼吸,产生 CO 2和 C 3H 6O 3D .酵母菌呼吸,产生 CO 2和 H 2O9 取适量干重相等的 4 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 (甲)风干, (乙)消毒后浸水萌发, (丙)浸水后萌发, (丁)浸水萌 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2017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的知识点与经典例题以及详答
名师堂学科辅导教案学生教师时间2017年2月15日学科生物星期三授课题目呼吸作用细胞呼吸一、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分解为一些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着能量释放生成A TP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活细胞在有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过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C6H12O6酶2丙酮酸+ [H](少量)+ 能量(少量)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 H2O 酶CO2 + [H] + 能量(少量)场所: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H] + O2酶H2O + 能量(大量)场所:线粒体内膜(注:3个阶段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3、总反应式及元素去向:4、意义:是大多数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注:1mol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后,共释放出约2870kJ的能量,其中约有1161kJ储存在ATP中,可形成约38mol ATP)●无氧呼吸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需氧气(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2、过程: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酶C2H5OH(酒精)+CO2 场所:细胞质基质(高等植物、酵母菌等)或丙酮酸酶C3H6O3(乳酸)(动物、人、乳酸菌等,另外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注意: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1mol葡萄糖→2 mol ATP,第二阶段没有能量产生。
)3、总反应式: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能量C6H12O6酶2C3H6O3(乳酸)+能量4、意义:(1)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
高考生物总复习--酶专题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性)进行。
正是因为酶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不需
要剧烈的条件(高温、高压等)供能便可进行。但也有特例:如
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为 1.5,在偏酸的环境的起作用。
2. 关于酶作用特性的探究实验
实验 1: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
H2O2
H2O+O2↑
(1)实验目的: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2)实验设计:
A.曲线 a 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B.曲线 c 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C.曲线 a、b 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酶处于饱和状态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答案】B 【解析】A 正确、B 错误: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若增加底物浓度, 便会减弱其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增加底物浓度, 对其抑制作用影响不大,所以图乙中曲线 a 表示无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曲线 b 表示 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曲线 c 表示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C 正确: 受酶浓度的影响,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反应速率便不再增加,因为酶已达到饱和状态。 D 正确: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才会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高清课堂:酶专题】 【变式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Tb 时高温已使酶失活,即使温度降至适宜,酶活性也不会恢复。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分析曲线图,并结合数学中导数的
知识得出 A 点麦芽糖增加速率最快的结论。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酶专题】 【变式 1】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
发生变化,如图甲 A 所示。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 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下列有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训练题(带答案)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训练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物质是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被水分解的?A. ATPB. ADPC. 氧气D. 葡萄糖答案:C2.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直接参与三羧酸循环的底物?A. 丙酮酸B. 乳酸C. 柠檬酸D. 葡萄糖答案:B3.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这是因为线粒体是什么的主要场所?A. 胞吐过程B. 有氧呼吸过程C. 蛋白质合成过程D. 脂肪合成过程答案:B4.下列哪个物质是产生乳酸发酵的底物?A. 丙酮酸B. 乳酸C. 酒精D. 葡萄糖答案:D5.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无氧呼吸只能在缺氧条件下进行B. 有氧呼吸只能在有氧气体存在的情况下进行C. 两种呼吸方式的底物和产物不同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通过微生物来完成的答案:C二、填空题1.有氧呼吸是一种_____________的代谢过程,可以将_____________转化为能量。
答案:氧气呼吸,葡萄糖2.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是_____________。
答案:葡萄糖3.有氧呼吸在细胞内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中。
答案:线粒体4.三羧酸循环是有氧呼吸中_____________的重要环节。
答案:葡萄糖分解5.乳酸发酵会使得肌肉组织中的_____________浓度升高。
答案:乳酸三、简答题1.说明有氧呼吸的发生过程。
答: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
在糖解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ATP;在三羧酸循环中,丙酮酸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同时产生少量ATP和氢原子;在氧化磷酸化中,氢原子被运输到线粒体上,和氧气结合形成水,能量被释放,使ADP转化为ATP。
整个有氧呼吸过程共产生38个ATP。
2.简述乳酸发酵的作用。
答:乳酸发酵是一种在缺氧状态下进行的代谢过程。
在运动强度较大时,或组织缺氧时,需要大量ATP来维持正常代谢活动,但由于没有足够的氧气,细胞无法进行有氧呼吸,因此选择乳酸发酵途径来产生少量的ATP。
高中生物酶呼吸作用复习
酶、呼吸作用酶一. 酶的化学本质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二. 酶的产生场所与作用场所酶是在活细胞中产生的,所有的活细胞均可以产生酶.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比如线粒体内的呼吸氧化酶和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酶等,也可以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比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各种消化酶.不仅如此,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酶也具有催化作用,比如可以把唾液淀粉酶加入到试管里,在适宜的条件下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 三. 酶与一般的催化剂(一)共性作为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物质,酶与一般的催化剂具有一些共性:①仅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②只需要微量就可以使相应的化学反应加速进行,而本身的质与量都不会发生变化.(二)特性与一般催化剂相比,酶还具有以下特性:1.高效性:一般而言,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比非催化反应的速率高108--1020倍,比其他无机催化剂催化反应的速率高107—1013倍.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例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对蔗糖不起作用;二肽酶可以催化任何两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的水解反应,但是不能催化多肽的水解.3.易失活:由于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所以凡是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强酸、强碱、高温、重金属盐、X射线、紫外线等,都能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酶完全失去活性而不可恢复.所以,酶一般要求比较温和的条件,比如常温、常压、接近中性的酸碱度等.四.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等.1.温度与酶活性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温度范围内起作用.酶表现最大活性时的温度叫做酶的最适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活性也下降,到一定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为零,但是此时酶的活性仍保留。
温度恢复到最适时,酶的活性逐步增加直至最大.高于最适温度时,随着温度的上升,酶的活性迅速下降,到一定限度时会因为变性而失去活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和呼吸作用过关单6
班级: 姓名: 等级:基础知识过关单(6)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的有机物,作用原理是,其中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少数是。
2、酶的特性:①具有;②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化学反应。
;③作用条件温和。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低温0℃—4℃下保存酶。
3、ATP是生物体能源物质,中文名称叫做。
结构简式:,A代表(腺嘌呤+核糖),P代表,T是三的意思。
~代表(水解时是释放的能量多达 kJ∕mol)。
4、请写出ATP与ADP转化的方程式: 该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原因是。
ATP水解的能量用于,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植物)。
ATP在细胞内含量,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
5、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属于生物(真核/原核),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6、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也可使由蓝变绿再变黄。
橙色的溶液,在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装置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
7、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产生,释放能量,生成大量的过程。
8、有氧呼吸三阶段的比较9、请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请写出无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两个)10、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成,意义是。
11、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
破伤风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这种病菌只能进行呼吸。
高一生物上册酶与ATP细胞呼吸专项练习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上册酶与ATP细胞呼吸专项练习知识梳理经典练习1.(2021年全国甲卷·2)某同学将酵母菌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进行实验,不可能得到的结果是()A.该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繁殖B.该菌在无氧呼吸的过程中无丙酮酸产生C.该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产生乙醇D.该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2.(2021年新高考湖南卷·5)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C.作为能量“通货”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D.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的()A.催化作用B.运输作用C.免疫作用D.调节作用2.2021年10月6日,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大卫·麦克米兰(David W.C.MacMillan)因“对于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的重要贡献”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列关于生物催化剂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其空间结构会改变B.酶的形状只适合与一种分子结合C.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时底物形状未改变D.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蛋白质3.下列关于在人体内起重要作用的一些物质叙述,正确的是()A.酶、抗体、激素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激素、糖原、脂肪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酶、抗体、核酸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糖原、脂肪、核酸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4.图甲表示酶催化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表示的反应过程会释放能量B.图甲中a与b结合后,a的形状会发生变化C.适当升高温度,图乙中的c点位置不变D.增加酶的用量,图乙中的M值不变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B.ATP可以水解为ADP和磷酸C.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相对稳定D.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6.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1能催化甲→ATP的过程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油脂的合成D.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需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7.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肌肉细胞内系列反应的进行,引发肌肉收缩。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酶与细胞代谢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A.淀粉酶B.脂肪酶C.蛋白酶D.麦芽糖酶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RNA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酶催化,而细胞内的其他化学反应不需要酶催化D.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3.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4.将胃液的PH值从10降到2的过程中,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变化是()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5.关于生物学实验中的变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要设置变量B.对照试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C.对照实验中一定存在自变量D.无关变量并不是与实验结果没有关系6.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
7.某学生做了如下实验:他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了深蓝色。
然后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并用本尼迪特溶液(一种用来检验麦芽糖的试剂)检验之,嚼碎的面包变成了红色,(麦芽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的颜色)。
因此,他得出结论,认为当面包被嚼碎时,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这位学生的实验设计不正确之处在于()A.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C.未对干面包做麦芽糖的检验 D.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8.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马铃薯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
在马铃薯片X上出现泡沫,在马铃薯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A、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B、马铃薯片Y是煮过的,因为没煮过的马铃薯片酶能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C、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马铃薯片中的酶D、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马铃薯中含有促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酶,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活二、非选择题1.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专题练(含详答)
2024届高三生物呼吸作用专题练1.小曲白酒的酿造过程中,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关于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O2结合,无氧呼吸产生的[H]不与O2结合B.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有氧呼吸有热能的释放,无氧呼吸没有热能的释放D.有氧呼吸需要酶催化,无氧呼吸不需要酶催化2.农业生产中常进行水稻和油菜轮作,使得3、4月份桂林市区周边的油菜花很多。
其不仅作为应季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轮作通过增加作物密度来提高产量B.中耕松土能增加根系的氧气供应,促进根细胞呼吸C.合理的“正行”种植,有利于通风和充足的光照,促进光合作用D.油菜花作为旅游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或酒精的场所都是线粒体基质B.有氧呼吸产生CO2阶段释放大量能量C.可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是否产生酒精D.食品的真空包装能够抑制厌氧型微生物繁殖从而达到食品保质的效果4.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内膜上[H]的氧化与合成A TP相偶联,研究发现:FCCP作为解偶联剂能作用于线粒体内膜,使得线粒体内膜上释放的能量不变,但不合成ATP;抗霉素A是呼吸链抑制剂,能完全阻止线粒体耗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D+是氧化型辅酶I,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能形成NADPHB.加入FCCP,耗氧量增加,细胞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C.加入抗霉素A,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法产生[H]和CO2D.加入FCCP后,细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动消耗的葡萄糖量增加5.糖酵解时产生大量还原型高能化合物NADH,在有氧条件下,电子由电子载体所组成的电子传递链传递,最终被O2氧化。
如图为细胞呼吸过程中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过程。
高中生物酶、呼吸作用复习
酶、呼吸感化酶一. 酶的化学本质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感化的有机物。
绝大大都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二. 酶的产生场所与感化场所酶是在活细胞中产生的,所有的活细胞均可以产生酶.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感化,比方线粒体内的呼吸氧化酶和叶绿体中的光合感化酶等,也可以分泌到细胞外起感化,比方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各种消化酶.不仅如此,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酶也具有催化感化,比方可以把唾液淀粉酶参加到试管里,在适宜的条件下催化淀粉的水解反映. 三. 酶与一般的催化剂(一)共性作为具有催化感化的一类物质,酶与一般的催化剂具有一些共性:①仅能改变化学反映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反映的平衡点. ②只需要微量就可以使相应的化学反映加速进展,而本身的质与量都不会发生变化.(二)特性与一般催化剂比较,酶还具有以下特性:1.高效性:一般而言,酶催化反映的速率比非催化反映的速率高108--1020倍,比其他无机催化剂催化反映的速率高107—1013倍.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映.例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对蔗糖不起感化;二肽酶可以催化任何两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的水解反映,但是不能催化多肽的水解.3.易失活:由于大大都酶都是蛋白质,所以但凡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强酸、强碱、高温、重金属盐、X射线、紫外线等,都能使酶的空间构造遭到粉碎,导致酶完全失去活性而弗成恢复.所以,酶一般要求比力温和的条件,比方常温、常压、接近中性的酸碱度等.四.影响酶促反映的因素:影响酶促反映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等.1.温度与酶活性每种酶只能在必然限度的温度范围内起感化.酶浮现最大活性时的温度叫做酶的最适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活性也下降,到必然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为零,但是此时酶的活性仍保存。
温度恢复到最适时,酶的活性逐步增加直至最大.高于最适温度时,随着温度的上升,酶的活性迅速下降,到必然限度时会因为变性而失去活性。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最终能源依次是 ( )A .太阳能、糖类、ATPB .ATP 、糖类、脂肪C .ATP 、脂肪、太阳能D .ATP 、糖类、太阳能 2.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 )A .增加室内CO 2浓度B .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 .增加光照强度D .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3、滤纸条上出现的四条色素带中,最宽的一条颜色是( ) A 橙黄色 B 黄色 C 蓝绿色 D 黄绿色4.右图-4为大豆科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的干重和鲜重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鲜重的曲线以及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点分别是: ( ) A .c ,M B .a ,O C .b ,N D .d ,S 5.有一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因为 (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6.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A 摩尔CO2,其植物体叶片在正常生长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产生CO2( )A A/3摩尔B A/6摩尔C 3A 摩尔D 6A 摩尔7.某植物体经10小时光照测得有300mg 的氧气产生。
请推断10小时内植物体积累葡萄糖的量( ) A.281.3mg B.271.3mg C.153.7mg D.280.4mg8.绿色植物在暗室中生长不消耗的物质是 ( )A .ATPB .葡萄糖C .CO 2D .O 2 9.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 .H 2O 在光下分解为[H]和O 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 .CO 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 .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10.区别于无氧呼吸,细胞有氧呼吸特有的分解产物是 ( ) A .二氧化碳 B .酒精 C .水 D .乳酸 11.下列各项应用中,不是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A .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B .稻田定期排水C .光照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CO 2的浓度D .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12.下列生物化学反应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 .胃蛋白酶的合成C .葡萄糖的酵解D .CO 2的固定13、将一株植物培养在H 218O 中进行光照,过一段时间后18O 存在于( ) A 光合作用生成的水中 B 仅在周围的水蒸气中C 仅在植物释放的氧气中D 植物释放的氧气和周围的水蒸气中 14.下列对人体细胞内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线粒体中形成ATP 时,一定同时伴随着氧气的消耗B 、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化成ATPC 、ATP 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D 、细胞内储存有大量ATP ,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15.在新陈代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两种物质是A .有机酸和糖类B .酶和ATPC .核酸和ATPD .蛋白质和核酸 16.下列细胞结构不能形成ATP 的是A .细胞质基质B .叶绿体基质C .线粒体D .叶绿体基粒片层 17.在中,②所代表的酶不存在于 ( ) A 细胞质基质 B .叶绿体基质 C .线粒体基质 D .线粒体内膜 18.下面列举了一些与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有关的生产措施,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班级 姓名B.施足有机肥可直接为植物提供有机营养,同时可以补充大棚内的CO2C.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可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节约成本D.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19.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绿色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先进行光合作用,再进行呼吸作用B.鸡的红细胞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获得能量C.将小白鼠从20℃移至0℃的环境中,小白鼠将出现耗氧量减少、心率加快D.若水稻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3,CO2释放量的相对值0.7时,则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4:120、如果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供应,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A. [H]B. ATPC. C3D. C5选择题答题卡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一)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变化,请据图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一、细胞代谢与酶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最适温度,最适pH)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机理:降低活化能。
实质: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底物浓度。
2、酶浓度。
3、 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2、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缩写,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集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可以水解(高能磷酸键水解),远离A的~易断裂(释放能量);易形成(储存能量)。
3、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酶的作用)ADP + Pi+ 能量能量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时刻不停的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4、ATP水解时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a.ATP的利用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有关。
第三节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呼吸作用的实质: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塘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a.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材料:新鲜的食用酵母菌(生殖快,细胞代谢旺盛,实验效果明显。
)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b.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少量的DNA。
一般地说,线粒体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肌质体是由大量变性的线粒体组成的。
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反应方程式可以简写成:总反应式:C6H12O6 +6O22 +6H2O +大量能量(38ATP)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6H22+大量[H] +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24[H]+6O2 2O+大量能量(34ATP)概括的说,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c.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需要不同酶的催化,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3、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H5OH+2CO2+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产生乳酸:C6H12O6乳酸+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注意: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1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无氧呼吸:能量小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储存于乳酸或酒精中2 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氧气用于和[H]生成水.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2.下面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遇热不起作用 B.酶只能对物质分解起作用C.酶必须在体内合成,并且在体内起作用 D.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5.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哪个图示最确切地反映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数量关系()6.活细胞内酶合成的主要场所和原料分别是()A.细胞核核苷酸B.线粒体氨基酸C.高尔基体氨基酸D.核糖体氨基酸或核苷酸7.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 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 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8.下图表示某有机物中加入相应的水解酶后,置于0℃至80℃环境中,有机物被分解的总量与温度的关系。
根据该图判断把这些物质(包括某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催化剂)从80℃降温处理,其关系图应为()9.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中,调整pH值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10.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A.0℃ B.15℃ C.25℃ D.35℃11.纺织工业上的褪浆工序常用两种方法:化学法,需用NaOH7~9克/升,在70℃~80℃条件下作用12小时,褪浆率仅为50%~60%;加酶法,用少量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时只需5分钟,褪浆率达100%,这一事实说明()A.酶具有多样性 B.酶具有高效性 C.酶具有专一性 D.酶具有溶解性12.淀粉酶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而不能使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这一事实说明了酶的()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生物性 14.(多选)以下对酶的不正确表述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链 B.酶只能在细胞内合成并发挥作用C.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 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15.(多选)一个透析袋中装有物质M和分解它的酶。
此透析袋放在蒸馏水中。
第二天检查水时,发现其中有物质X。
根据这一观察,能作出下列哪些结论()A.酶分解了物质X B.X是物质M的组分,X能穿过透析袋C.酶分解了物质M D.物质M的分子是大于物质X的二、非选择题16.下列A、B、C3张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⑵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⑷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________,乙_________。
⑸图C表示了_____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17.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
⑵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______。
⑶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⑷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二、非选择题10.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 2O 2的分解,产生的氧气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
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________号试管。
11.右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 ℃表示)环境中持续15min ,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的时间。
通过实验记录在不同的温度下凝乳所需的时间,结果如右表: (1)为什么酶和乳汁混合之前在同一水浴环境中保温 15 min ,实验结果更准确? (2)若将酶和乳汁直接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3)比较并解释装置B 和D 的结果。
(4)解释以下两种处理时实验结果有无什么变化。
①将装置A 内混合物加温至40℃______________。
②将装置F 内混合物冷却至40℃______________。
(5)除了温度,再指出一种能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______________。
12.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并完成pH 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新鲜唾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 溶液,清水、碘液。
用正确方法完成实验中的一些步骤:(1)第一步:实验至少要取_______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后分别注入1mL 新鲜唾液。
(2)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步:分别向试管中注入2mL 淀粉溶液,振荡后将试管下部浸入装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烧杯中,这样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步:10min 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H 值 催化效率4.关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可逆的B.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均不可逆C.物质变化可逆,能量变化不可逆D.物质变化不可逆,能量变化可逆5.在夏季夜晚荧火虫尾部会发光,其光能是直接由()A.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 B.由热能转变而来C.由ATP转变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 D.由电能转变而来6.人体和动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是由:()A.太阳能供给的 B.脂肪分解释放的 C.ATP水解释放的 D.维生素供给的7.ATP中大量化学能储存在:()A.腺苷内 B.磷酸基内 C.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化学键内 D.高能磷酸键内8.ADP转变为ATP需要:()A.Pi、酶、腺苷和能量 B.Pi、酶 C.酶、腺苷和能量 D.Pi、酶和能量9.下列对“ATP转化为ADP”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B.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C.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中,伴随有能量的贮存和释放D.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顺利进行11.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O B.[H]A.H2C.P D.Pi13.关于人体细胞中ATP的的正确描述是()A.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B.ATP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很高C.ATP虽然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D.当它过分减少时,可由ADP在不依赖其他物质条件下直接形成14.ATP之所以能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A.ATP在细胞内数量很多B.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C.ATP是生物体内的唯一可以释放能量的化合物D.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15.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的现象,其电能的直接来源是()A.由热能转变而来B.由光能转变而来C.由ATP转变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D.由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16、在绿色植物体内,ADP转化为ATP时,所需能量来源于()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渗透作用C.呼吸作用和渗透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17.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葡萄糖 B.脂肪 C.肌糖原 D.三磷酸腺苷18、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