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宫殿、坛庙与陵墓建筑(录课)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宫殿、坛庙、陵墓 ppt课件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宫殿、坛庙、陵墓 ppt课件
3、坛庙组群中的建筑小品:亭、台、楼、阁、牌坊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二、坛庙 3 实例分析:北京天坛 、曲阜孔庙 群体分析注意建筑环境、布局特色等,一般需要总平面图 辅助说明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三、陵墓
1. 墓
墓。形声。从土,莫声。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称 墓。泛指坟墓。
意义: 1 纵深序列的重视 2 空间和仪式的关系 3 门-堂单位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二、宫殿
3、注意:
-三朝五门
宫殿平面秩序的变化:高台中心-纵向“三朝”
-宫阙 -工字形殿 -千步廊 -宫殿和宫苑关系 -宫殿和宫城、都城的关系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三朝五门”的传统
周朝诸侯、王的宫室制度,有关“朝”、“门”的记载散见于先秦和秦汉古籍中,以 《三礼》之中为多。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紫禁城 明朝原定都南京.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为了防御蒙古南扰,把首都迁到北京。 永乐四年(1406年),决定营建北京宫殿。曾一度停止,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底,规模宏大的 北京紫禁宫殿就基本上建成了。第二年明朝正式迁都于北京。 紫禁城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周长3420米,墙高10米。 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8千多间,多是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 的彩画。 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皇帝和官员们举行各种典礼和政治活动的地方,内廷是帝、后 居住的地方。 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简称前三殿,是外朝的中心区域。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初称奉天殿,后称皇极殿,清称太和殿,是明清皇帝举行典礼的大殿 后三宫: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乾清门内中轴线上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简称后三宫。 乾清宫的“乾”代表天,坤宁宫的“坤”代表地,乾清、坤宁,表达了历代皇帝的愿望陵墓

坛庙,陵墓和宗教建筑

坛庙,陵墓和宗教建筑

授课内容坛庙,陵墓和宗教建筑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了解掌握历代、坛庙、陵墓及其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营建教学重点坛庙,陵墓形制演变教学难点陵墓形制演变教材教具教学内容(含教学步骤、时间分配、教法学法、作业布置等)一、新课导入宫殿、坛庙、陵墓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建筑物。

历代朝廷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使用当时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营建这些建筑。

因此,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时期的建筑成就。

中国古代这些纪念性的建筑物,以群体布局的空间处理见长,在基址选址、因地制宜塑造环境以及空间、尺度、色彩处理等方面都富有特色和创造性。

二、坛庙1、概述坛庙的出现起源于祭祀,祭祀是对人们向自然、神灵、鬼魂、祖先、繁殖等表示一种臆想的活动仪式的通称,它的出现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后期。

坛庙主要有三类:1。

祭祀自然神,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等。

2、祭祀祖先,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3、先贤祠庙,孔子庙、诸葛武侯祠、关帝庙等。

2、实例北京天坛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每年冬至日祭天与祈祷丰年的场所。

天坛面积约270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

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米半、宽28米、长360米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

圜丘坛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坛周长534米,坛高5.2米,分上、中、下三层,坛面用艾叶青石砌就。

坛面除中心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也是阳数。

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板望柱,均为9的倍数。

顶层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做太阳石或者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击,声波会被近旁的栏板反射,形成显着的回音。

圜丘坛以北是皇穹宇,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

祭天时使用的祭祀神牌都存放在这里。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围墙。

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也称为祈谷坛,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的宫殿、坛庙、陵墓84页PPT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的宫殿、坛庙、陵墓84页PPT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筑史——中国古代的宫殿、坛 庙、陵墓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课堂PPT)

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课堂PPT)
孔庙是祭祀春秋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地方。是明清修建的一组规模宏大 的古建筑群。
孔庙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
布局:孔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奎文阁、碑亭、 杏坛等。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顶, 覆以蓝色琉璃瓦。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三大碑林:昭陵碑林、西安碑林、山东曲阜碑林。
• “右社”:是在宫殿右前 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 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 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图二:太庙
图三:社稷坛
4
• 3、前朝后寝

• “前朝”,即为帝王 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
• “后寝”,即帝王与 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图四:太和殿室内图片
图五:乾清宫室内图片
5
(三)宫殿陈设
1、室外陈设
11
(5)吉祥缸(门海):置于宫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 水缸,古代称之为“门海”,以比喻缸中水深似海可以扑 灭火灾。
12
(6)鼎式香炉:用来 燃檀香和松枝(有盖为 鼎,无盖为炉)
13
(7)铜龟、铜 鹤:象征长寿 (龙头龟、仙鹤)
14
(二)室内陈设
• 屏风 • 太平有象—天下太平、
五谷丰登 • 甪端仙鹤—圣明永久 • 盘龙香筒—天下大治 •生:帝 王陵墓前安设的 石人、石兽统称 石像生,又称" 翁仲"。 石像生 的作用,主要是 显示墓主的身份 等级地位,也有 驱邪、镇墓的含 义。
72
明孝陵神道石象生——蹲驼73
明孝陵神道石象生——立74象
定 陵 神 路 石 像 生 文 臣
75

定 陵 神 路 石 像 生 武 将
(1)华表:皇家建筑 的特殊标志。
6

3-旅游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宫殿、坛庙、陵寝

3-旅游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宫殿、坛庙、陵寝

二、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3、“天人合一”的思 想 内外两重围墙 ,南方 角,北圆角,“天 圆地方”
古代宫殿的崇高、雄伟、辉煌、灿烂的外观
特征,内涵象征了古代典章制度的等级秩序, 和应天承运的阴阳术数,表现为森严、肃穆 的特色。 中轴对称布局,神秘形象和神秘数字的应用, 与崇高、雄伟、辉煌、灿烂互为表里,共同 构成了体现皇权至高无尚的宫殿,展现了中 国古建筑的营造观念。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China
一、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件
中国古建筑外形上分为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 常用的基本构建有台基、屋顶、圆柱、横梁、开间、斗拱、藻井等
1、台基-基座
普通台基:素土、灰土、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 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在上面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型建筑 或宫殿建筑的次要建筑。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纵轴方向的陪衬手 法。全宫自南端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 为长达约1600余米的中轴线,轴线上排列全宫的主 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轴线两侧采取 大体对称的布局。如不计入内苑部分,从丹凤门到 紫宸殿也约1200米,这个长度略大于从北京故宫天 安门到保和殿的距离。含元殿利用突起的高地(龙 首原)作为殿基,加上两侧双阁的陪衬和轴线上空 间的变化,造成朝廷所需的威严气氛。
斗拱
雀替
雀替: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 构件,可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落挂 下,为纯装饰性构件。能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 梁枋间的跨距。
藻井:室内天花板上一种装饰,是平顶的凹进部分,含有 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意。常位于寺庙佛座或宫殿 的宝座上方。
挂落

《中国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3)

《中国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3)

第三节陵墓人类的生与死——大自然的困惑世界各地对生命起源及死亡归宿的解释不同,因此,陵墓建筑的构思也不同。

•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有朝一日要回归肉体而复生,因此,精心保护尸体,制成木乃伊,用巨石创造的金字塔象征永恒不灭。

•天主教国家的人:相信人是上帝的奴仆,人死后回到上帝身边,过圣洁的天堂生活,因此人间不太重视墓室的建设,仅留下一个标志而已。

•古代藏族地区:相信人死后会升天,采用由猛禽叼食的办法实现肉体升天的愿望,即所谓的天葬。

因此,在土地上就不必要保留痕迹了。

中国人视死如生的观念认为人死后是去另一个世界生活,不仅灵魂不死,而且肉体形象依然存在。

在另一个世界人们可以过着世间一样的生活。

殉葬、陪葬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直盛行着厚葬的制度,因此修建了工程浩大的坟墓,把大量的财富带到地下去。

尤其是奴隶主和封建帝王们的陵墓工程更为宏大,耗费人力物力之巨,难以胜计。

他们的陵墓建筑之精美,宝藏之丰富,不亚于地上宫殿,因此,被称之为地下宫殿。

例如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

从墓而不坟到高封巨冢早期的墓葬在地面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特殊的标志。

《礼记·檀弓》上记载:“古也墓而不坟。

”《周易·系辞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这里所说的树、封,指的是在地面上树立标志和堆起封土坟头。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研究,封土坟头和地面建筑(享堂等)的出现,大约自奴隶社会中期,也即是殷、周之间开始。

这可能与奴隶主需要经常向祖先鬼神祈祷、祭祀有关。

从今天保存的帝王陵墓来看,封土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方上,就是在地宫之上用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尖锥体,而锥体的上部好像截去尖顶成一方顶,故名之为方上。

陕西的秦始皇陵和汉代诸陵大都是这种封土形式。

•依山为陵,就是利用山丘作为陵墓,把地宫掘进山里去,如像西安附近的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就都是这种形式。

•宝城宝顶,就是用砖石砌筑成圆形或长圆形的城墙,里面垒土封顶,使之更加明显突出。

中外建筑史4中国宫殿陵墓坛庙宗教民居建筑PowerPoint演示文稿

中外建筑史4中国宫殿陵墓坛庙宗教民居建筑PowerPoint演示文稿
• 南三所——南——火——长——皇太子居 住
42
3.故宫的人力物力消耗
1406年准备,1420年建成,前10年备料,四 年施工. (1)工 (2)木 (3)砖 (4)石
43
5.几处重点庭院的设计手法 (1)太和殿庭院 (2)太和门廊院
44
(1)太和殿庭院 • 位于组群中最重要的位置,突出、显要。 • 最大的廊院尺度,可容纳万余人举行仪式。 • 单体建筑的最高等级——太和殿,九开间,
• 商代,宫殿建筑由单体变为群体。 • 西周,从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的
宫殿也应采用合院的形式,且已由前堂后室演变为前朝 后寝。
6
7
(2)、发展中的宫殿形制(春秋至南北朝) 使用高台建筑 前朝后寝(汉) 东西堂制(汉) 宫殿前设阙
阙,最初是供守望、显示威严的建筑。 春秋时宫殿正门开始建阙。
渎,建庙祭之
61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镇:东镇山东沂山、西镇陕西吴山、北 镇辽宁医巫闾山、南镇绍兴会稽山、中镇 山西霍山 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四渎:江渎/淮渎/河渎/济渎
62
第二类 祭祀祖先 太庙:皇帝祭祖 家庙:平民祭于“祠堂”
· 北京太庙(“左祖右社”,规定布置的) ----似为宫寝建筑的原型,等级高,用色 简单。 实例: A.北京历代帝王庙(最多时100余位帝王) B.其它
·凶礼:对丧葬的有关礼制------陵墓建筑 ·军礼:指出征、命将、狩猎、行军等方面的礼仪规定 ·宾礼:指朝觐、聘使、君臣相会时的礼节 ·嘉礼:日常服饰、车仗等规定
54
②吉礼建筑分为两大类:坛与庙----“敬天 法祖”思想的具体体现:
· 属于祭祀自然保护神的称之为坛,祭 坛

2第二章 宫殿、坛庙、陵墓-1

2第二章 宫殿、坛庙、陵墓-1

3 供皇帝及家族进行 佛堂、斋宫、藏书阁、骑射场等 宗教、祭祀活动与 念书习武的场所
4 辅助部分
膳房、作坊、库房,大量服务人员的生 活用房等
• 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 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种类型。它们是历代 奴隶主和封建帝王把大量的财富、最好 的建筑材料、最高级的匠师、最精湛的 技艺集中起来建造的,代表了当代建筑 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平。
多是木结构、黄 琉璃瓦顶、青白 西华门
东华门
石底座,饰以金
午门
碧辉煌的彩画。
前三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简称前三 殿,是外朝的中心区域。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供天子登基、 颁布重要政令、元旦及冬至大朝 会及皇帝寿庆等活动之用。
殿高26.92米,下面的三重台基高 8.13米,通面阔63.93米,通进深 37.17米,殿座面积2370多平方米, 内外装修都十分豪华,一切构件规 格均属最高级。上檐十一踩斗拱, 下檐九踩斗拱,二样琉璃(头样从 未使用),3.4米高正吻。
第二章 宫殿、坛庙、陵墓
第一节 宫殿
• 问题1:宫殿应该具备哪些功能? • 问题2:对宫殿建筑有什么直接的感觉?
任何一幢或一组建筑,决定其规模和 内容的自然首先是它们的功能需要。
宫殿建筑也是如此。
功能
对应的空间
1 办理政务
需要有举行各种礼仪和处理日常政务的 殿堂、衙署、官府
2 生活起居
包括皇帝、皇后、众多皇妃和太祖、太 后生活、休息用的寝宫、园林、戏台
永固的陈设品。
• 中和殿为三开间正方形 殿,单檐攒尖顶,体量 甚小。是皇帝在大朝前 的休息处。
• 保和殿为重檐歇山九间 殿。是殿试进士、宴会 的场所。
太和殿前,向北的石阶 中道下层的一块云龙石 雕,是故宫中最大的一 块。石长16.57米,宽 3.07米,厚1.70米,重 200多吨,原为明代雕制, 清乾隆时重雕。据明 《两宫鼎建记》记载; 有一次运这样一块大石, 动用了顺天府(包括北 京和周围很多州县)民 夫2万人,用旱船拽运, 自房山至北京约为100多 华里,走了28天,耗银

《中国古建筑赏析》学习指导书(必修)

《中国古建筑赏析》学习指导书(必修)

《中国古建筑赏析》学习指导书一.关于本指导书在学习本课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指导书。

本书专门针对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方法与学习进度建议,介绍作业、考试安排,有利于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二.课程简介《中国古建筑赏析》为本学院开设的通识课程,介绍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并带领学生欣赏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园林、楼阁、住宅民居、桥梁等九大类古建筑的经典之作。

本课采用师生对话体讲解中国古建筑知识,同时深度展现其人文内涵。

是一套凝结了学科指导老师、课程设计师和制作者的集体心血的精品课程。

本课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包括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形式;视角独特、难度适中、逻辑严谨、语言准确,完全符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节奏;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插入大量交互式学习活动,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此外设有展厅、词典和本节小结,便于学生查阅知识点。

三.学习材料《中国古建筑赏析学习指导书》一册《中国古建筑赏析》光盘一张四.学习及考核方法1.本课程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适合线上自学。

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线下拓展学习,如有问题可随时通过网络提问;2.本课程设有随堂游戏练习,可以随时检验学习效果;3.本课程建议学习周期为一学期(10周)。

其中前8周进行新课学习,每周2课时,共16课时;考前复习2周;4.本课程不设实习。

考核及考前答疑方式请关注教务统一安排。

《中国古建筑赏析》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包括以下两方面:1.言语信息和智慧技能目标•掌握中国古建筑的基本分类、功能以及简单的术语,能够看懂景点介绍的文字说明;•理解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以及和西方古建筑、现代建筑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中国古建筑中所涉及的简单的文学、历史、地理及科技知识;•积累中国古建筑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学、建筑学、宗教、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知识;•掌握至少三十座知名古建筑的名称、位置、建造背景、技术特点、历史地位及其他相关知识。

中外建筑史讲义

中外建筑史讲义

中外建筑史讲义第⼀讲中国古代宫殿,坛庙,陵墓⼀、古代宫殿·周制三朝五门:三朝:外朝——决定国家⼤事。

治朝——王视事之朝(平时办公)内朝——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宴会。

五门: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隋唐的三朝五门是: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露门。

外朝承天门、中朝太极门、内朝两仪殿。

紫禁城宫殿——中国仅存的⼀处宫殿。

⼆、坛庙1坛庙建筑的产⽣与作⽤(1)产⽣:源于祭祀;(2)作⽤:助⼈伦、敦教化、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权威的作⽤——礼制建筑。

2类型(1)祭祀⾃然神皇帝亲祭:祭天(天坛)地(地坛);(⼤祀)祭⽇(⽇坛)⽉(⽉坛);祭农(先农坛)桑(先蚕坛);祭国⼟政权(社稷坛)(2)祭祀祖先:太庙、祠堂、家庙;(3)祭祀圣贤:⽂庙(孔庙)、武庙(关帝庙)等。

3实例(1)北京天坛天坛的环境艺术设计:1)为衬托天坛祈年殿⾼耸近天之势,殿周全组建筑建于4m⾼的⼤平台上,平台四周遍植4m⾼的常青松柏等;2)天坛庭院及丹陛桥,皆⾼出地⾯4m,⾏如步云;3)附屋建筑,皆掩没于林海之下;4)皇乾殿隐于祈年殿之后;5)祈年殿两侧配殿,皆半途⽽⽌,不⼊视野,以全祈年殿之孤傲突兀之势;6)环丘四周以矮墙环护,反衬丘坛近天之势;7)附属建筑全隐蔽于树林之下。

(2)北京社稷坛(3)北京太庙(4)太原晋祠(5)曲⾩孔庙三、陵墓1墓葬的等级及名称林——孔⽒宗族陵——帝王墓葬墓——王侯将相坟——⼀般百姓2基本形制及沿⾰(1)基本形制——地下墓室:存放棺椁之处——地⾯纪念性建筑:供后⼈凭吊(2)发展历史1)上古:地下——⼟坑⽊椁地上——不封不树2)商周时期地下——⼟坑⽊椁地上——坟丘、⽊构建筑3)秦汉:地下——砖⽯墓室地上——“⽅上”(⼈⼯封⼟)⼗字中⼼式布局4)三国、两晋、南北朝:神道柱、⽯兽、⽯碑等。

5)唐:因⼭为陵墓;⼗字中⼼式布局,发展了南向⼊⼝前的引导空间6)宋:承上启下—北宋:陵区更加集中;规模较⼩;北低南⾼——南宋:上、下宫在⼀条轴线上;攒宫7)明:有多处,南京孝陵,葬太祖朱元璋;风阳皇陵,葬明太祖⽗、母及亲族;北京⼗三陵,葬成祖以下⼗⼆帝,占地40平⽅公⾥。

中国建筑史四宫殿坛庙陵墓PPT教案

中国建筑史四宫殿坛庙陵墓PPT教案
牛牛文档分享(二)明清北京宫殿
吸收前朝各个时期优 秀做法形制集大成者
用连续对称的封闭空 间,形成逐步展开的 建筑序列
建筑处理上,采用以 首都是1153年,称 为“金中都”,完全按汉族 文化建造。
“元大廊院——太和殿庭院的前奏 前三殿: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文华殿(后有文渊阁)——太子读书处。 武英殿界,前为“外 朝”,后为“内廷”。
午门前广场:130米×600 米
设端门(重檐庑殿顶) 天安门(重廊庑及四角亭组成的复合式建筑,是中 国宫城标志的阙门。
在“凹”字形城台上正面开三座门洞,两翼又各开一 掖门,形成明三暗五的五座门洞。城台上正面有一座九开 间重檐庑殿式城楼,左右两翼各设明廊十三间,四隅各设 重檐四角攒尖顶的角亭。
1.朝与寝 2.宫我国现知最早的宫殿。
特征: 封闭庭院(廊院) 夯土台 基
轴线:大门轴线在主殿轴线偏东
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牛牛文档分享牛牛文档分享中 期宫殿遗址F1、F2、F3
首次发现的前朝后寝分立的宫 殿遗存。
F1、F2、F3三块建筑遗迹南北 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
F1、F2为宫殿,F3为北廊庑。 F1:一座檐廊环绕的四室寝殿。 F2:一个大空间的厅堂,为处
朝” 以三 殿来 表示
殿前 有五 门明南京故宫复原平面牛牛文档分享总结: 1.朝和寝:
前朝后寝 朝:东西堂制—三朝前后相重
2.宫殿和官署:
骈列制--中央官署从宫内移至宫外
3.宫殿和城市
从偏居一侧到位居中央,轴线贯穿城市轴线牛牛文档分享陕西咸阳宫遗址1号复原
牛牛文档分享牛牛文档分享牛牛文档分享
出土当时这座陵园的规划图——《兆域图》 《兆域图》是具有时代典型意 建筑群的处理:

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课件 (一)

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课件 (一)

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课件 (一)
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风格和文化特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

一、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实现政治、仪式和居住需要的场所。

宫殿分为主殿和辅殿,主殿是皇帝居所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辅殿是功用性建筑如厨房、仓库等。

宫殿建筑多采用“三进院落”式,即门楼、正殿、后殿相互呼应,分布在不同的院落里。

宫殿的建筑布局考虑到建筑环境和气象特点,如潮汐、神话和风水等。

在宫殿建筑中,动物和花卉是非常常见的装饰元素。

其中,黄色是皇家色彩,因此,许多宫殿建筑都以黄色为主色调,黄色琉璃瓦也是皇家建筑的标志之一。

二、坛庙建筑
坛庙建筑是中国古代供祭祀的宗教建筑,具有宗教和文化意义。

坛庙主要由殿堂和附属建筑组成,殿堂设置神位和供品。

坛庙建筑的布局和元素与宫殿建筑相似。

它们都使用木结构、砖瓦和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坛庙建筑的特点是色彩鲜艳,使用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的动物和花卉图案作为装饰。

中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代表作品是北方的天坛和南方的岳阳楼。

天坛建筑完美地演示了中国古代严谨的追求和天文学知识。

它的设计考虑了天文学特点,撑起了一个有意义的宗教场所。

岳阳楼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代表之一,是一座优美的建筑群,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其建筑美术设计和技术创新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

其流传至今至列国的学术不断的称赞与表扬,证明其巨大地影响。

【2024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2024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制定〔〕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是职业资格证考试——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之一。

(2)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针对导游人员、讲解员、计调人员等岗位开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形成符合导游服务、讲解服务、计划调度等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并能够为专业实习和职业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旅游地理》、《旅游学概论》、《中国历史文化概论》等,后续课程有《旅游线路见习》、《导游见习》、《旅游行业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

2.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旅游服务意识和旅游职业道德,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形成规范的旅游岗位服务能力和职业能力,具有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服务于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旅游人才。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全国旅游基础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形成规范的旅游服务岗位操作技能和服务技能,形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旅游职业服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4.教学设计表3学习情境设计5.课程考核(1)考核方式: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过程性考核(2)考核内容:包括三方面,即总成绩=学习态度10%+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40%。

学习态度包括日常出勤、课堂表现、课后自我学习情况等。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学习(3)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对应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任职条件,与全国导游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

宫殿与庙坛建筑公开课教案

宫殿与庙坛建筑公开课教案
6.盘龙香亭7.如意
任务四:坛庙建筑
(一)祖庙与社稷坛
1.北京太庙2.北京社稷坛
(二)天、地、日、月潭
1.天坛2.地坛
3.日坛4.月坛
(二)其他庙坛建筑
1.岳庙、镇庙和渎庙
2.名人祠庙3.家庙
利用图片
讲解知识点
组织、引导、
点拨组织、引导、点拨、 Nhomakorabea励组织、引导、
点拨、鼓励
学习、理解知识点
第一组派学生代表利用图片讲解知识点;其他学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宫殿建筑与庙坛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讲解相关类型景点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讲解相关类型景点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模拟实践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和媒体资源




1、古长城修筑理实?
2、近代乡土民居的类型?
提出问题
思考
回答问题





任务五:模拟讲解
1.北京故宫
2.北京社稷坛
组织、引导、
点评、鼓励
第四组组长派学生代表利用视频进行模拟讲解
学生利用视频模拟现场讲解把学习的热情推向高潮
新课
小结
宫殿建筑与坛庙知识相关点
布置
作业
模拟讲解岱庙、曲阜孔庙、孔府及孔林
认真思考。
第二组派学生代表利用图片讲解知识点;其他学生
认真思考。

第三组派学生代表利用图片和视频讲解知识点;其他学生认真思考。
结合图片讲解知识点,使知识点形象生动的呈现,便于理解。

旅游专业《文本三:坛庙及陵墓》

旅游专业《文本三:坛庙及陵墓》

〔二〕坛庙坛庙是一种祭祀建筑,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遵从“礼〞的要求而产生的建筑类型,也称为礼制建筑。

古代非常重视坛庙的建造与祭祀,历代都有礼官设立,专门从事祭祀活动。

古人由于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产生对大自然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以及山川草木的神秘崇拜。

在崇拜自然和祭祀祖先的下,人们要进行多种多样的祭祀上天、土地和祖先的活动,修建与此相关的礼制性建筑来供奉和参拜这些神灵,以求保佑和赐福。

坛,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

北京城内外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祈谷坛、社稷坛等。

坛既是祭祀建筑的主体,也是整组建筑群的总称。

坛的形式多以阴阳五行等学说为依据。

例如天坛、地坛的主体建筑分别采用圆形和方形,的件数和尺寸都采用奇数,是采用古人以天为阳性和以奇数代表阳性的说法。

祈年殿有三重檐分别覆以三种颜色的琉璃瓦:上檐青色象征青天,中檐黄色象征土地,下檐绿色象征万物。

至乾隆十六年改为三层均蓝色,以合专以祭天之意。

庙,?礼记·曲礼?:“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可见其重要性,皇家宫殿“左祖右社〞的建筑布局,将祖宗置于社稷之上,以强化“宗法血缘〞礼仪的家天下文化传统。

庙是古建筑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建筑,主要用于祭祀祖宗、圣贤、山川,其建制类似于宫殿,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帝王诸侯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宗庙,也称太庙。

祖庙开展到明朝才允许庶民设立宗祠,从此就大量出现,普及各地,形式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古代帝王亲自参与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

最隆重的祭祀活动是祭天,皇帝例行于每年冬至祭天,皇帝登基也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

祭天的起源很早,但真正采取周制祭天那么是魏晋以后的事。

是明清时期的祭天建筑。

〔三〕陵墓陵墓建筑作为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国,是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局部。

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因此,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开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大的古代帝、后墓群;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陵墓建筑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等诸艺术门派融为一体,成为反映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3 陵墓建筑
帝陵
西汉陵邑 文帝霸陵 白鹿原 宣帝杜陵 少陵原 武帝茂陵等9陵 咸阳原
长安汉陵
4-2-3 陵墓建筑
汉武帝茂陵
4-2-3 陵墓建筑
汉宣帝杜陵
4-2-3 陵墓建筑
汉宣帝杜陵
4-2-3 陵墓建筑
老山汉墓动画演示
4-2-3 陵墓建筑
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
4-2-3 陵墓建筑
陵墓的由来
4-2-3 陵墓建筑
4-2-3 陵墓建筑
3、墓葬制度的完善-- --“事死如生”的陵寝观
基本形制 地下墓室:存放棺椁之处 地面纪念性建筑:享堂、牌坊、石像生 殉葬及陪葬制度 人殉制度到了殷商时期最为鼎盛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曾下令废止人殉 西汉初年,制度性的人殉正式被废除 明代帝王的人殉制度在明英宗朱祁镇临死前被废止 康熙皇帝即位后发布了禁止殉葬之令 陵墓的由来
战国 形制: 传统竖穴墓---横穴墓 木椁室---空心 砖椁室 封土堆、享堂 积石、积碳、屯沙、石膏泥 漆器、礼器、乐器随葬
湖北 九连墩楚墓群
4-2-3 陵墓建筑
虎座飞鸟 木雕明器 祥兽和瑞鸟,虎、凤、鹿,威严与祥和的象徵 古代凤神飞廉的造像或者是楚人灵魂升天的引导神
湖北 江陵李家台楚墓
4-2-3 陵墓建筑
4-2-3 陵墓建筑
秦始皇陵
4-2-3 陵墓建筑
2、汉 形制: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 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 崖墓、土洞墓、西汉空心砖墓、砖室墓、画像砖墓 砖椁、石椁、有棺无椁、黄肠题凑 随葬漆器、陶质明器、车马 坟丘、祠堂、寝殿、石阙﹐石像生、石碑
4-2-3 陵墓建筑
崖墓
4-2-3 陵墓建筑
陵墓的沿革
4-2-3 陵墓建筑
(8)清:· 承明制 · 神道分立 · 空间层次更多 清陵:入关前有三陵,辽宁新宾县永陵,葬肇祖蒙特 穆、兴祖福满、景祖觉昌安、显祖塔克世及其他皇室祖先, 规模最小;福陵,在沈阳东郊,俗称东陵,占地19万平方 米,葬太祖努尔哈赤;昭陵,在沈阳北郊,俗称北陵,占 地18万平方米,葬太宗皇太极;定都北京后分设两个陵区, 河北省遵化县东陵、易县西陵分葬九帝。 二、墓葬的等级及名称 林——孔氏宗族 陵——帝王墓葬 墓——王侯将相 陵墓的沿革 坟——一般百姓
一、葬与墓
陵墓的由来
4-2-3 陵墓建筑
2、墓葬制度的产生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裴李岗文化 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 单身葬、合葬、二次葬,血缘与殉葬 木椁的出现,瓮棺葬 随葬:陶器、工具、谷物、家畜 从选址到整体布局到地下建筑开始效仿住宅制度 陵墓的由来
4-2-3 陵墓建筑
4-2-3 陵墓建筑
一、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产生及其陵寝观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基 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 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 大的古代帝、后墓群; 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陵墓建筑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 等诸艺术门派融为一体,成为反映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
崖墓
4-2-3 陵墓建筑
砖石墓
汉代筒拱墓与穹隆顶墓
4-2-3 陵墓建筑
砖石墓
山东沂南汉墓
4-2-3 陵墓建筑
画像砖石板墓
4-2-3 陵墓建筑
题凑:天子椁制,也赐用于大臣。椁室用大木 累积而成,木头皆内向为椁盖,上尖下方, 犹如屋檐四垂。 《汉书音义》:题,头也。头凑,以头内向,所 以为固。” 《吕氏春秋· 节丧》:“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 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 黄肠题凑:柏木题凑
秦始皇陵
《史记· 秦始皇本纪》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 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 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 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 者久之。
秦始皇陵
4-2-3 陵墓建筑
秦始皇陵
第一个帝陵 设寝殿 陵园平面成长方形﹐有内外两重围墙。 坟丘在陵园的南部﹐平面成方形。
秦始皇陵
4-2-3 陵墓建筑
二、基本形制及主要历史沿革
1、商周战国秦 形制: 竖穴(无墓道)、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 地上有享堂 木棺木椁 人畜殉葬 腰坑
殷墟 妇好墓
4-2-3 陵墓建筑
竖穴(无墓道)
4-2-3 陵墓建筑
武官村 司母戊鼎
商代安阳殷墟武官村陵墓
4-2-3 陵墓建筑
中字形、甲字形墓
4-2-3 陵墓建筑
4-2-3 陵墓建筑
黄肠题凑
“六安王”刘庆 墓室内黄肠题凑南西北三面 东面为门正对墓道 题凑内有木椁石椁各一 石椁内双层木套棺 题凑外一方木构筑外藏室
安徽六安双墩汉墓
4-2-3 陵墓建筑
随葬器物
4-2-3 陵墓建筑
石阙
汉四川雅安益州太守高颐墓石阙
4-2-3 陵墓建筑
石阙、石像生
高颐墓石阙、满城汉墓石像生
长陵祾恩殿及内景
4-2-3 陵墓建筑
长陵方城明楼
4-2-3 陵墓建筑
明定陵地宫内景
4-2-3 陵墓建筑
(5)唐:· 因山为陵墓 · 十字中心式布局,发展了南向入口前的引导(6) 宋:承上启下 ——北宋:· 陵区更加集中 · 规模较小 · 北低南高 ——南宋:· 上、下宫在一条轴线上 · 攒宫 (7)明:有多处,南京孝陵,葬太祖朱元璋;风阳皇陵, 葬明太祖父、母及亲族;北京十三陵,葬成祖以下十二帝, 占地40平方公里。 神道:石牌坊——大红门、碑亭、石象生——龙凤门 陵区:陵门——祾恩门——祾恩殿——内红门——牌坊 ——五供座——方城明楼——地宫、宝顶
亚字形墓葬
4-2-3 陵墓建筑
商代安阳陵墓平剖面
4-2-3 陵墓建筑
周、春秋承商制,不封不树 形制: 长方形墓室(无墓道)、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 棺椁制度: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青铜礼器随葬,天子九鼎 车马坑 异穴合葬
周公庙大墓
4-2-3 陵墓建筑
车马坑
4-2-3 陵墓建筑
4-2-3 陵墓建筑
四出羡道——商,周陵墓的形制。由东西南北四方有斜坡 道由地面通向室。 封土——帝王陵墓地表以上的陵体。 黄肠题凑——汉代帝王陵制,用柏木垒成墓室。柏木心为 黄色,木段皆朝内,故称。 2、发展历史 (1)上古:地下——土坑木椁 地上——不封不树 (2)商周时期 :地下——土坑木椁 地上——坟丘、木构建筑 (3)秦汉:地下——砖石墓室 地上——“方上”(人工封土) 十字中心式布局 (4)三国、两晋、南北朝:神道柱、石兽、石碑等。
陵墓的由来
4-2-3 陵墓建筑
一、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产生及其陵寝观 1、产生——葬与墓、灵魂观念
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 距今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墓葬, 只是简单地埋葬死者的意识。 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 赤铁矿粉,灵魂不灭。
陵墓的由来
4-2-3 陵墓建筑-2-3 陵墓建筑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 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 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 庞大的古代帝、后墓群。 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陵墓建筑逐步与绘画、书法、 雕刻等诸艺术门派融为一体,成为反映多种艺术成就 的综合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