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的PLE结构模型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Web2.0环境下ERP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Web2.0环境下ERP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2011届)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Web2.0环境下ERP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学院:商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一、前言部分1 主要概念概述ERP英文为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它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写。

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

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blog的全名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

从理解上讲,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论坛又名网络论坛BBS,全称为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或者Bulletin Board Service(公告板服务)。

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

它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即使的Internet电子信息服务系统。

用户在BBS站点上可以获得各种信息服务,发布信息,进行讨论,聊天等[1]。

2 ERP资源平台ERP模拟体验平台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和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该模拟体验平台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企业结构设计和管理操作全面展示在ERP模拟沙盘上,每名学生可通过ERP沙盘体验角色(CEO、CFO、市场总监、生产总监等)组成管理团队直接参与模拟企业运作,体验复杂的、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信息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培养社会急需的创业型人才的任务日益紧迫。

Web2.0支持下的远程教学系统架构分析

Web2.0支持下的远程教学系统架构分析

Web2.0支持下的远程教学系统架构分析——关于Web 2.0之远程教学应用的再认识【摘要】:Web2.0已经对瓦联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各类Web2.0的应用也开始逐渐应用于远程教学的实践当中。

本文首先从Web2.0的系统架构、核心理念以及开发技术的角度分析了Web2.0的概念和内涵,结合目前远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对Web2.0支持下的远程教学的系统架构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分别从教学资源组织和管理、教学交互系统和开发技术等三个方面分析厂Web2.0对远程教学的影响和意义。

文章充分肯定J,Web2.0在远程教学中应用的积极意义,并且结合案例,分析了目前Web2.0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开发的角度指出了Web2.0的设计开发过程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Web2.o;远程教学;系统架构;LSOA;交互系统【正文】:Web2.0已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Blog、Wiki等形式的互联网服务也让用户切实体会到了Web2.0的力量和优势。

目前,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在逐渐把Blog、Wiki等Web2.0的典型应用引入到远程教学中,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

Web2.0为一种新事物,我们首先应该理清其本质和内涵,否则不假思索地从一般互联网应用照搬到远程教学当中可能只是做到了“形似”。

并不能达到充分促进教学的目的。

本文从Web2.0的本质和内涵的研究入手,试图从远程教学系统架构的角度着重分析其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Web2.0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Web2.0的概念和内涵早期WEB(www)是以超文本和超媒体链接的形式向用户提供大量的文档和数据资源。

以服务器一客户端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服务形式。

2000年互联网的泡沫开始破灭。

人们开始质疑In—ternet的前途和发展,Web2.0的概念就是0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公司在一次头脑风暴活动中分析那些新兴公司的成功案例和他们在技术、产品和服务上的特点之后提出的。

云计算模型下的PLE构建初探

云计算模型下的PLE构建初探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有效地促进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

结合云计算与PLE的特点,笔者提出了以下的概念框架,目的是在云计算技术的影响下,对个人学习环境的研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图2)。

图2云计算模型下的PLE图中的个人学习环境由校园管理学习环境、网络教育服务供应商、提供云计算服务的网络公司及个人终端设备组成。

由线上学习环境、图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及身份识别系统组成的校园管理学习环境与提供云计算服务的网络公司合作向学习者提供服务。

学习者定期地从校园管理学习环境获取学习内容,这种学习内容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本校的课程内容,包括选修和必修的课程:另一种是其他院校的课程内容,云计算使学习者可以跨校际选修课程,所以学习者不仅能通过本校的校园管理学习环境来接收其他院校的课程,而且他们能够随时享用提供云计算服务的网络公司来获取课程内容,前提是网络公司与院校之间建立一定的关系。

校园管理学习环境中身份识别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为学习者分配唯一的用户名,当获得认证后,学习者就可以享用任一服务,不论是查询图书、学分等信息还是登入电子邮件系统,学习者只需用同一用户名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转换。

身份识别系统与存储器的身份认证是建立在同一标准下的,这样就实现了校园管理学习环境与云端的整合,极大方便了学习者构建个人学习环境。

当学习者向学生管理系统提交作业时,校园管理学习环境会根据学习者的设定向云端的存储器发送备份,这样学习者就可以实时地修改并接收教师的反馈,而不用担心他们是在家中还是在郊外野游。

由Google、微软、IBM等网络公司提供的云端整合了网络教育服务供应商和其他的站点资源,各网络公司根据自身的优势向学习者提供服务。

如果学习者想在线编辑文档或电子表格,只需通过身份认证后进入微软的云端调用LiveWorkspace;当学习者想进入k012网校看看自己的成绩或者登入洪恩教育网学习电脑知识时,只需一次性的登入Google的云端享用服务,而不用多次的在不同的教育供应商之间转换。

Web2.0环境下构建PLE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Web2.0环境下构建PLE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 We . b2 0及 P E的 内涵 L
We . b2 0在某 种 程 度 上 不 依 赖 于 技 术 , 是 一 而
种态 度 ( 户 体 验 、 源 共 享 、 体 思 维 、 台 开 用 资 集 平 放 )但 其要 以一 系 列 网络 技术 和社 会 软件 为 基 础 。 , 这些 网络技 术 的应 用 和社 会 软 件 的使用 是 便 利 的 、 草根 化 的 、 傻瓜 化 的 , 它们 转变 了人 们对互 联 网认 识
I p o o e h t e r t a d l f P E, t e p a t e p o e u e n ds u s s t e inf a c f t r p s s t e h o e il mo e o L c h r c i rc d r a d i s e h s i c n e o c c g i
(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 学院, 江苏 徐州 2 10 ) 20 9
【 摘要】在介绍 We . 及 P E内涵的基础上 , : b20 L 从理论和技术方面分析 了We . b 0环境下构 2
建 P E的 可行性 , 出了 We . L 给 b2 0环境 下构 建 P E的理论 模 型、 L 实践流程 , 同时探讨 了 We . b2 0环 境 下构 建 P E的意 义。 L
c nsr ci g P o t tn LE a e n W e 2. u b s d o b 0.
【 y w r s : b . proa lann n i n e t( L ;t oycnt c o ; Ke od 】 We2 0; e n lerigevr m n P E) h r os ut n s o e r i
于 We . , b2 0具 有 分 享 、 准 、 中心化 、 b10 We . 标 去 开

用Web 2.0技术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平台

用Web 2.0技术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平台

用Web 2.0技术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平台摘要:本文以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Web 2.0的理论为起点,探讨Web 2.0技术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技术应用,搭建了用Web 2.0 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平台的模型,最后把教学平台模型付诸于实践,并研究了其在真实教学环境下的运行情况。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Web 2.0;网络教学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23-0083-04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Web 2.0建构主义提倡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习过程帮助建构者;教材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而是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

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都有了不同的作用和关系。

这些作用和关系形成了教学活动的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1]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自从2004年3月O’Relly公司提出Web 2.0的概念短短几年来,Web 2.0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流技术。

Web 2.0的最大特点就是个人化、去中心化,同时强调社会化,强调开放和共享,强调参与和创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Web 2.0模式都采用了同一理念――“以个人(学习者)为中心”,这就为利用Web 2.0技术完美地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环境创造了坚实基础,也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二、用Web 2.0技术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平台的技术应用探讨1.教学Blog系统Blog即网络日志,在教学中的应用已很广泛。

博客中国的董事长方兴东是最早的Blog倡导者,他提出将Blog作为一个学习工具并推出了Blog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型。

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作者:俞立芸陈丽娟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5年第07期摘要:随着Web2.0范畴内的理念和技术不断推广,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也越来越多。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多角度对2004到2014年间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进行梳理,详述了当前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已有研究成果及其共同点,分析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今后研究的趋势,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Web2.0应用;大学英语;综述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4-0046-04Web2.0的概念于2004年3月明确提出,迄今为止已有十余年。

其间这一概念范畴内的许多理念和技术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尽管目前国际上对Web2.0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相较于Web1.0, Web 2.0的特点显而易见:参与性,协同性,集体性,整合性,平台独立性,持续更新性等[1]。

包括Wiki, Blog, RSS, SNS, Podcasting在内的各项Web2.0应用则体现了Web2.0技术的鲜明特点与优势。

Web2.0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带来了全新机遇。

Web2.0应用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

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也在不断探索怎样合理地将Web2.0应用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已有研究者对博客、微博等单项Web2.0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思考,但将众多Web2.0应用全部包含在内的全面回顾与思考尚属空白。

笔者尝试对已有的基于各项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和内容分析,以期促进新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

一、国内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内容分析1.文献收集本文所考察的文献是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论文,大学英语在此指针对我国大学本科阶段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课程。

Web2_0时代的PLE建构初探

Web2_0时代的PLE建构初探

2008年第1期总第184期随着社会性网络和虚拟学习环境的兴起,计算机网络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正在上演一场为学习者的合作探索、协作学习提供交互工具和交互平台的革命。

然而,教育技术学界在学习环境设计上也从过去的“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人们正在寻找更能显著改变以E-learning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因此,PLE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PLE的介绍(一)PLE的概念PLE,是PersonalLearningEnvironment(个人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环境)的缩写,关于PLE仍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目前使用较多的概念是被Stephen描述为“一种工具、服务、人和资源的松散集合体,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

学术界人士还有类似这样的说法,比如“PLE是自由收集、发布、基于网络工具,通常以Blog为中心,使用Rss阅读器和简单的Html组成自我引导学习方式的集合”、“PLE应该被视为力量工具(PowerTools)”、“PLE能使学习者在学习中自我引导,支持个人和专业发展”、“PLE像是各种应用和服务的‘混合体’”等等。

个人学习环境趋向于使用“小块松散组合”的方式,把看似分离却能相辅相成的工具和网络服务联合起来支持专业的学习。

笔者认为理解个人学习环境可以抓住以下四个要素:第一,人,学习者要知道如何学习才能获得成功,并且具备一些关键的技能,如搜索和加工信息。

第二,工具,基于个人的兴趣,学习者必须有能力选择和使用适合自己学习风格和需要的工具。

第三,资源,资源的获取应该多渠道,不仅要求学习者消耗学习资源,还要求他们创造新资源。

第四,服务,环境必须支持工具的使用,学习者可以把自己认为合适的工具聚合在一起,互联网中人与人之间有多种互动的通道,以便使学习在互联网中流动起来。

从以上要素可以看出,PLE是运用工具,允许学习者(任何人)融入到一个分布式的环境中去,这个环境包括一个人的网络、服务和资源,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

基于Web2.0的教育实习交流综合平台构建研究——以商洛学院2007级教育实习为例

基于Web2.0的教育实习交流综合平台构建研究——以商洛学院2007级教育实习为例

1 学习者特征差异 ,影 响教 育实 习管理和 交流方 式选择 . 3
学习者特征涉及智力 因素和 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与智力 因素有关 的特征主要 包括知识基础 、认知能力和
认知结构变量 ;与非智力 因素有 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 、动机 、情感、意志和性格 .可见 ,学习者不仅具备生理
特 征 ,而且具有学 习的特征 ,在 实习期间 ,整个过程 围绕 实习生的教与学展 开,其 性格特 征 、人格特征 、专业
第 1 2卷 第 4期 21 0 0年 8月
衡 水 学 院学 报
J u n l f n s ui i e s y o r a g h o He Un v r i t
V o .1 NO. 1 2. 4
Au . 0 0 g 2 1
基 于 We20的教 习交流综合 平 台 建 研 究 b. 育实 构
以商洛 学院 2 0 0 7级教 育 实 习为例
杨 小 锋
( 商洛学院 现代 教育技术中心 ,陕西 商洛 7 6 0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技 术与传播学院 ,甘肃 兰州 7 0 7 ) 2 00 30 0 摘 要 :在分析现今教育 实习交流面临的 问题和实习对 网络环境需求基础之上 ,以 We20核 一 b . 心理念为指导思想和依据 ,整合 不
出多样化 ,致使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面 临:依据不 同学生 ,如何选择 不同交流方式 .
同的交流软件 、平台的技术和资源,创建 了以商洛学院 2 0 0 7级教育 实习师生交流和指导服务为主的交流综合平台,并提 出了建
立 该 平 台的依据 、结 构 .
关键词 :We .;教育 实习;协作 ;交互;信息 交流 b2 0
中 图分 类 号 :G2 3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06 (0 00 —0 50 6 32 52 1)40 6 —3

Web2.0环境下高职大学生《网页设计与制作》构建个人PLE的研究

Web2.0环境下高职大学生《网页设计与制作》构建个人PLE的研究

Web2.0环境下高职大学生《网页设计与制作》构建个人PLE的研究作者:饶志凌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第06期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页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的赋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当代高职大学生本文提出了基于web2.0环境下利用相关的社会性软件构件个人的PLE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页设计与制作;web2.0;PLE中图分类号:TP393.0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6-0000-021web2.0,PLE的简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2.0技术的兴起,互联网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用户从简单的只是浏览网页,变成一个网站的参与者,交流者。

Web2.0的本质就是注重以人为主,希望更多的网络用户成为参与体验网络服务。

从而使网络变成可以相互交流,互动,相互分享。

Web2.0中经常使用到的服务有维基,博客,播客,社区等。

PLE是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个人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环境)的缩写。

个人的理解就是学生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构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平台。

随着web2.0的流行,它的潮流也会影响到教育。

那么PLE的发展将会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产生新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利用web2.0的相关社会性软件构建一种相互的交互的学习平台。

2web2.0,PLE符合当代高职大学生《网页设计与制作》的个性化学习特点在web2.0环境里利用各种相关的社会性软件组成的平台上高职大学生可以自由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构建符合自己个性的学习平台。

2.1互联网的出现对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教育而言互联网的渗透力也很大,比如可以从互联网这个大图书馆里获得各种各样更多的知识,传统的单向的教学方式发生着改变。

通过互联网学习教育的双向互动性增强,学习也变得更加有趣活泼随意。

网络环境下PLE建构工具及整合分析

网络环境下PLE建构工具及整合分析
后 进 行 分 析 及 优 化
关键词 : 个人 学 习环境 P L E 建构 工具 整合 We b 2 0 中图分类号 : T P 3 9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l 0 0 7 — 9 4 1 6 ( 2 0 1 6 ) 1 1 - 0 环 境 及 接 触 到 事务 都 可 以给 我 们 带来 直 接 或 间 接的知识( 包括学科理论和实践经验等) , 所 以, 从广义上 讲 , 我 们 生 活的环境 即学 习环境。 把我们所处的环境抽象为客观环境( 包括 自然 环境 和人 文环 境 ) 、 人 际关 系 网 络 和互 联 网 。 以上 几 个环 境 中 , 客 观 世 界 可 以 靠 感官 刺激 给人 知 识 ; 人 际 网络 可 以通 过 交 流 和讨 论 给 学 习 者直接 或间接的知识 ; 网络环境 , 包 括 数 码 通 信 和 电 子 存 储 处 理 设 备( 比如智能手机、 平板 电脑等) , 则使得学 习者能够主动或被动地获 待研 究 。 取到各种 知识。 而处在这样一个环境 中的学习者能够触及到的各个 2 P L E 的构 建工 具 部 分 的合 集 , 就是他们的学习环境 , 即广 义 的P I E 。 理论上讲 , We b 2 . 0 的 所有 应用 都 可 以用 来 构 建 个 人学 习 平 台 , 1 . 2网络环 境 下 的P L E 下 面就 按 照 功 能 分 门 别 类 地 加 以简 要 介 绍 。 按 照S t e p h e n 的描述 , P L E 是“ 一 种 工具 、 服务 、 人 和 资 源 的松 散 2 . 1个人 出版 和 聚合 工 具 集合体, 是 利用 网络 力量 的一 种 新 方 式 " [ 3 1 o 这 里 的P L E 下 的学 习 也就 ( 1 ) B l o g 。 B l o g 的主 要 特 点 是 : 1 ) 它 是 以时 间 顺序 为根 据 , 个 人 或 自然 而然 地 特 指 基 于 网 络 的一 个数 字化 的学 习形 式 ,  ̄E - l e a ni r n g 。 者 群 体 所 作 的一 种 不 断 更 新 的 记 录 ; 2 ) 它 是 通 过 留言 、 评论 、 回复 等 所 以, P L E 也就可 以简单地理解为有机地组合了常用的各 种形式的 方式进行交流; 3 ) B l o g 的操 作 用 语借 鉴 了档 案 管理 用 语 , 所 以也 可 以 学习工具 , 也就 是 一组 基 于we b 的、 分布 式 的 、 免费的工具集合 。 被看 作档案或卷宗 。 B l o g 为知 识 管 理 和 创 造 提供 了新 的 形 态 和 途

基于Web2.0的NPO运行模式探索

基于Web2.0的NPO运行模式探索

延伸 的范 围, 即如 果非 营利组织 没有一 个完善 的品牌 营销机制 , 由
于 社 会 资 源 及 公信 力 的 缺 乏 , 其 自身 价 值 的提 升 也 会 受 到 限 制 。
常见 的研究 方式是 以静态 的角度 ,分别 针对这 五个模 块进 行分析 。
但 是 , 这 样 的 分 析 方 式 缺 少 对 各 模 块 之 间 联 系 的 关 注 ,缺 乏 对 各 模
受助 对 象 的需 求直 接 反映 给 捐赠 者 ,省 略 繁琐 的归类 、删 选 等 环
节。
W b . 的应用极大 地加强 了N O 行中各模块之 间的联系 ,提 高了组 e2O P运 织效 率。在W b . 的支 持下 ,完善参 与者信息 库,构建 “ e2 O 参与者 管
理 环 ” , 形 成 参 与 者 与 受 助 者 的 P P 务 模 式 ,提 高 N O 源 整 合 能 2服 P资
N O服 务体系 P
N O 资 源 管 理 P
图2 W b . 3 的新型B C R S e20: — O P 模式
组织 的志愿 者资源 整合 在一起 ,同 时每 个用户 都可 以为这个数 据库 贡献 数据 ,不断扩 大志愿者 数据库 的总量 。另外 ,利用W b . 的信 e2O 息 串联并通 过 网络进 行 宣传和招 募 ,可 以扩大 受众范 围 ,使得 参与 者 的组成 从 目前 的 以青 少年群 体为主转 向包 括社会 各阶层和 各工作

W b . 的 特 性 , 能 基 本 达 到 以 下 共 识 : ① 用 户 的广 泛 参 与 , 即 网 站 e20
部 价值 的增长幅 度会大 于 内部 价值 的增长幅度 。这 一增长 幅度的差

基于Web2.0立体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

基于Web2.0立体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

基于Web2.0立体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作者:张芸潇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5年第20期张芸潇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摘要:课题组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也进行积极地尝试与实践,从而提出“基于Web2.0立体式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索一种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术手段、载体选择相协调相匹配的教与学的模式,可操作性强,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旨在深度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观念与行动,逐步培养专业素能全面、思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Web2.0技术;立体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436-01一、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

二、价值与意义1.推动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之所在,也是研究性学习所要达到和追求的教育目标。

研究性学习主要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

一般来讲,凡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调查、访谈、试验、设计、制作、评估等)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形成产品,而不是由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结论通过传递式教学直接教给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属于研究性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获得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与灵魂——知识的自主建构。

2.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教师在实施研究性教学过程中,不仅在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身也在不断补充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专业实践能力,通过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性教与学,即识别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研究计划-按计划行动-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各步骤,拓展知识面,提升自身教研水平。

Web2.0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功能结构设计研究

Web2.0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功能结构设计研究

人 们 对 网 络 所 提 供 服 务 的 理 念 随 着 W e20时 代 的 到 柬 b.
提 供 者 , 得 每个川 户郜 成为 网络 中的信息 节 点 , 使 也就 是信 息 提 供 者 。个 体之 间是平 等 助的关 系 , 每个用 户在接 受信 息 的
同 时 也 创 造 千 分 着 信息 。 因 此 , 见 去 中 心 化 实 际 上 也 就 ¨ 可 是 以 月 户 为 中 心 . 满 足 用 户 个 性 化 的 需 求 的 同 时 , 能 够 使 】 在 还 川 户 充 分 展 示 自 己 的 个 性
因此 结合 时代 特点 , We20的理 念 和技 术 为指 导来 设 计网 以 b.
络 辅 助 教 学 平 台 的 功 能 结 构 , m 发 挥 网 络 学 习 的 优 势 . 终 从 最
达到提 高学 习效果 的 日的显得 愈发必 婴 。
1 W e 20的概 述 及 特 征 b.
个 体 狱 得 更 好 的 发 展
新 一 代 互 联 网 应 用 的 统 称 We 20是 以 Fik , ris s. b. l rC agl t e i
Ln ei ,r e , ye Fin s rD 1co S4 T ig. n ik dn Ti s R z ,r dt , e. i. ,3 hns ol等 网 b e e i U c
() 4 可重 用 与 开放 性 We 2 b . 件 的 一 个 明 显 特 征 是 永 远 0软 的 测 试 版 , 就 要 求 软 件 有 可 重 用 性 与 开 放 性 。不 仅 是 软 件 , 这 We20的 数 据 皆 是 如 此 。 这 就 需 要 把 它 们 分 为 功 能 独 立 的 小 b. 单 元 , 任 何 时 候 都 可 以埘 这 些 小 单 元 进 行 聚 合 、 理 、 享 或 在 管 分 者 迁 移 , 后 呵 进 一 步 组 合 成 个 性 化 的 多 种 应 用 , 种 小 单 元 然 这 就 是 微 内 容 ( coo tn) 微 内容 的 开 发 和 制 作 应 遵 循 一 定 Mircne t。 的标 准 。 通 过 以 上 埘 We 20的 分 析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 b . 出 以 b. We20突 用 户 为 巾心 , 时 还 注 重 片 户 之 间 的 协 作 与 交 流 , 调 以 个 性 同 】 强

Web2.0环境下组织知识共享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Web2.0环境下组织知识共享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Web2.0环境下组织知识共享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Web2.0技术的出现引领着一股知识共享的新浪潮。

Web2.0技术是基于用户参与、交互、分享和协作的开放式网络应用模式,它不仅拓展了互联网的内涵,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其中。

在这个浪潮的推动下,如何有效利用Web2.0技术来组织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协作和创新,成为了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Web2.0环境下的知识共享机制,分析现有的知识共享模式的弊端和不足,寻找新的知识共享的途径和方法,为实现知识共享和协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思考角度。

三、研究内容1. Web2.0技术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探讨Web2.0技术的特点对知识共享的作用和影响。

2. Web2.0环境下的知识共享机制。

分析现有的知识共享机制的弊端和不足,提出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思路和方法。

3. 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

基于Web2.0技术和新的知识共享机制,构建一个适应当前知识共享需求的平台,并进行实践探索和调研。

4. 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

对知识共享平台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验证,并提供解决方案和建议。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促进知识共享和协作、提高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本研究还将探索一种基于Web2.0技术的知识共享平台构建方法,为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提供参考。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践探索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六、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4 论文结构第二章 Web2.0技术对知识共享的影响2.1 Web2.0技术的概念和特点2.2 Web2.0技术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第三章 Web2.0环境下的知识共享机制3.1 现有知识共享模式的弊端和不足3.2 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思路和方法3.3 实践案例探讨第四章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4.1 知识共享平台的设计和开发4.2 知识共享平台的测试和调整4.3 知识共享平台的应用和推广第五章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5.1 知识共享平台的安全性分析5.2 知识共享平台的可行性分析5.3 解决方案和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 研究结论6.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

Parity-Web2.0_WhitePaper

Parity-Web2.0_WhitePaper

Web 2.0 –More than Social Networkinga white paper from PARITYContents Management Overview Research Findings •Resistance to Change •Dispelling Myths •Benefit by Default •Achieving the Vision Company Profile BiographiesWeb 2.0 was meant to revolutionise the way people interact both at home and at work. Yet to date the technology appears to be firmly ensconced in the consumer marketplace where individuals are now highly familiar with the ease of collaboration via Facebook and the value of wikis and blogs.Just how receptive is the corporate market to this new way of working? For the last 10 years technology has done little more than replicate the working practices of the past 30 years, simply adding speed and convenience. But users now want and need to see this consumer Web 2.0 style technology deployed in the corporate workspace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collabo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But are businesses buying in to the concept of the new office environment based upon less hierarchies, team oriented working and cross functional contribution? Are they attracted by opportunities for interacting online with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Do they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cost savings associated with web based technology delivery that drives out the need for desktop based applications, hence reducing support and maintenance costs?Or is the continued media focus on Web 2.0’s role as a consumer facing tool undermining its corporate credibility? Web 2.0 – More than Social Networking is a research study that looks at current levels of Web 2.0 adoption and understanding across the UK. On behalf of Parity, Bournemouth University asked businesses whether or not they had invested in Web 2.0, and the business reasons behind the decision making.The results reveal endemic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perception amongst both senior managers and IT personnel that has deterred investment. Indeed, only one third of businesses have made any investment in Web 2.0 and the majority of these have done so to attain tangible benefits from enhanced content management rather than embrace the benefits of collaborative working that Web 2.0 can deliver.As a resul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use of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at home is far outstripping that in the office. Given the much lamented information overload being experienced in offices across the UK, it is time for the IT industry to ask why so few organisations understand the role Web 2.0 can play in transforming working practices.Management Overview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Internet-led information explosion has transformed working practices. Yet whilst the 24x7, always available culture is now endemic, standard business processes still rely predominantly on individuals working alone. Whilst information sharing may today be far more timely, few organisations have truly evolved towards effective collaborative working either internally or with partners, customers and suppliers.Furthermore, organisations are overwhelmed by theexplosion in unstructured data, from web and Instant Messaging to text and emails. There is a very clear need to understand how this data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valuable information, how the dispersed user base can operate effectively and which areas of the business would benefit most from increased collaboration.Yet, whilst businesses continue to wrestle with poor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a lack of viable collaboration, at home individuals are happily collaborating online via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y want to replicate this rich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i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to break down operational boundaries.So why are more organisations not proactively looking to implement solutions that enable the vision of true collaborative working?There appears to be huge cultural resistance to operational change. Much has been written about Adhocracy, a form of decentralisation and an alternative to the bureaucratic organisation. Amazingly, academics such as Mintzberg, as far back as 1979 were talking about ‘work constellations’. Yet most organisations are used to managing processes through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 are they ready to embrace a Web 2.0 environment that can break these down into more fluid structures where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s networked depending on skill?According to the Parity research, almost one third of respondents (32%) currently use Web 2.0 within their organisations. Of the rest, the primary reason for not using Web 2.0 is Senior Management’s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business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embracing these technologies (47.1%). This problem is exacerbated by IT’s open admission of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about Web 2.0 (32.4%).Resistance to ChangeAdhocracy is a type of organisation being an oppositeof bureaucracy. The term was first popularised in 1970by Alvin Toffler, and has since become often used inthe theory of management of organisations(particularly online organisations), further developedby academics such as Henry Mintzberg.WikipediaAdhocracy is “any form of organisation that cutsacross normal bureaucratic lines to captureopportunities, solve problems, and get results.”Robert H. Waterman, Jr.In fact, the responses to why Web 2.0 has not been adopted were extremely robust. These include:“Entirely irrelevant to our business. As a retailer there are no clear tangible hard benefits(or studies to identify benefits) to implement Web 2.0 technologies either for our customers or internally.”“It's a nebulous concept of little perceived valueto us at the moment.”“This is not appropriate at present to our business model as a Foundation Trust Hospital.”These responses demonstrate more than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they indicate a very strong negative perception about the role Web 2.0 can play within organisations. These companies are not simply postponing adoption until budgets are available or timing is right; they are fundamentally dismissing the entire technology. This is, or should be, a major concern for an IT industry that is increasingly backing Web 2.0 for the future. From application vendors onwards, the industry is fast developing a range of solutions that leverage the web based delivery model to reduce the desktop software overhead and exploit Web 2.0’s rich media functionality.Add in the other major concern about the role of Web 2.0, namely the 41.2% of respondents that cite security as a key issue, and the expected wave of new, web based technology adoption could be short lived.So where is this confusion coming from? This technology is far from complex – as its widespread consumer adoption attests. New Web 2.0 office tools enable the creation of websites that support content publishing, content management, records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They also offer powerful search features, enabling organisations to search across valuable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data sources, including email.Critically, they have been designed with collaborative working at the heart. In addition to facilitating Web 2.0 features such as wikis and blogs, content can be distributed across various channels. Furthermore, file sharing features such as document history, comments, discussion and alerts, as well as advanced search, are standard.The inclusion of configurable approval workflow processes supports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cess cycle, taking information from its raw state through authoring, amending and publishing – roles undertaken effectively by multiple individuals within a secure, audited and tracked environment.Furthermore, security concerns, while being fuelled by huge amounts of media speculation and scaremongering are overstated. The prospect of user generated content and more openness in organisations is clearly causing concern, as is the additional vulnerability caused by offering web based collaboration with customers and suppliers.However, standard security practices still apply and technology exists to impose control, limit information views to authorised personnel, protect document libraries and provide a full audit trail. As long as security is built in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can be inherently secure, whether within or outside the corporate firewall.Dispelling Myths CapacitybuildersWeb 2.0 technologies are already delivering tangible benefits in enhanced information sharing, especially across distributed organisations. Established in April 2006 to manage the £70million ChangeUp programme, Capacitybuilders’ remit is to help to develop the infrastructure for voluntary and community organisations. This includes physical facilities, systems and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the people, knowledge and skills needed to provide services to local communities.With a highly distributed workforce, Capacitybuilders needed to be able to store and distribute information to all their staff in a consistent manner irrespective of location. Using Web 2.0 technology, Capacitybuilders is already seeing the benefits of improved communication throughout the organisation. Gilbert George, Director of Resources and Planning, Capacitybuilders, says, “As we load more content and information onto the intranet, it will become an increasingly valuable resource that can help us all work together more effectively.”In the future, the organisation will deploy a CRM and grants management solution which will also enable multiple staff to work together on campaigns or events to target VCOs and further improve communication throughout the organisation and the services delivered to Capacitybuilders’ clients.Yet even where Web 2.0 has been adopted, only a small number of these companies have actually responded to the marketing message of vendors, namely the benefits of collaboration, process change and streamlining systems (11%). Instead, the primary business reasons for the technology’s adoption are content and document management (44%), followed by search (27.8%).This would suggest that the majority of organisations are simply buying what they perceive to be the latest document management and search technologies, rather than adopting an entirely new way of working that can transform business practices.The good news, however, is that when it comes to assessing the benefits derived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b 2.0, the initial objectiv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barely score. Indeed content and document management are cited by less than one fifth (16.7%) and search 11.1%. In fact, the biggest benefits being derived from Web 2.0 are around the way worker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Over half of respondents cited working together more efficiently (55.6%) and uniting workers across different locations (52.9%), whilst 50% rated more openness in the organisation.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very nature of a Web 2.0 implementation will ensure collaborative benefits are attained by default. Simply providing a Web 2.0 based document and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enables users to work together in teams, collaborate on content production and effectively streamline processes in a way that enables fundamental changes across an organisation. Yet it is clearly apparent that businesses cannot justify the investment in Web 2.0 on such intangible measures, opting for the tangible content management and search options instead. Organisations are simply not prepared to buy in to the concept of an open, collabora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either through misunderstanding or disbelief in the potential benefits.Benefit by DefaultIndeed, many of the actual benefits cited by Web 2.0 users were not part of the initial business case. These include:“Administration of IT Infrastructure has become easier to manage due to enabling users.”“The use of a web front end on rich applications allows good portability.”“We're better at communicating.”“We have improved our marketing to our target audience.”Whilst these benefits will deliver business value, it is intangible. Creating a return on investment based on the expected benefits of improved communication or enhanced collaboration is impossible. So just how is the industry to overcome this challenge and achieve a far more widespread understanding of the benefits of Web 2.0?OfgemOfgem wanted to redevelop their website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s to their customer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ow they published content to the web. They also wanted staff to gain the benefit of using a new intranet that would enable them to efficiently share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 and collaborate more effectively. Ofgem were also looking to promote better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between their staff and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do this was through redeveloping their intranet to meet these needs.Implementing a Web 2.0 solution, Ofgem’s users are now able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they are looking for more intuitively as well as providing a fast and comprehensive search facility that retrieves relevant information quickly. Ofgem is streamlining the web content and document publishing processes and can now electronically track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The end result is that everyone can find the information and navigate around the website far more effectively and Ofgem feel there is no doubt that SharePoint 2007 will underpin the organisation’s effectiveness going forward.This research makes it patently clear that simply selling Web 2.0 as a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for sharing information and generating user content is not engaging senior management when it comes to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create business efficiencies and for IT investment decision making.It is high time that IT suppliers start talking in everyday language that reflects business needs and expectations. Businesses are not inherently opposed to collaboration; certainly when it occurs by default, the benefits are considered to be great. However, as a primary reason for changing the IT architecture, collaboration is seen as a frivolous benefit destined to be more appropriate for the HR department.In fact, Web 2.0 now enables organisations to deliver on the vision laid out by academics for over 30 years, with a division of labour based on situational expertise, an absence of hierarchy, and a strong achievement ethic. In the‘adhocratic’ organisation, work methods can be driven by the nature of the task and take the form of ad hoc problem solving that draws upon acquired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Web 2.0 this is enabled by discussion forums, Blogs, RSS feeds and Wikis.The vision of adhocracy is being delivered by default; as organisations increasingly embrace flexible and distributed working practices and cooperation with partner organisations, the desire and opportunity for fast, effective yet secure collaborative working is growing. People are no longer working in isolation; huge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information resources are dispersed across the business and must be harnessed to deliver corporate value via secure sharing and collaboration.Web 2.0 based technologies allow the rapid and cost effective achievement of that vision. But successful realisation will demand a true understanding of end to end business processe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The demand is clear and the solutions are not only in place but in widespread use, albeit outside the office community. If organisations globally are to truly embrac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working practices and evolve towards community based working, the IT industry has got to change its approach, its messaging and attitude. This product based ‘collaboration suite’ message is not hitting the mark, indeed it is clearly adding to the confusion and misconceptions in the marketplace.Unless the industry wakes up to this problem and starts dispelling the myths, Web 2.0 looks set to remain a consumer-only tool – at a significant cost to business.Additional notesFor Henry Mintzberg, an adhocracy is a complex and dynamic organisational form. Mintzberg considers bureaucracy a thing of the past, and adhocracy one of the future. When done well, Adhocracy can be very good at problem solving and innovations and thrives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It requires sophisticated and often automated technical systems to develop and thrive.Achieving the VisionCompany ProfileParity is an IT and Business services organisation delivering technical, recruitment and training solutions to the UK and Irish markets.We differentiate from our competitors through the high quality of the people who we employ and the service that they deliver. Our focus on these higher level IT andIT-related skills allows us to be masters of these domains and offer best in class services. Our company culture enables us to work with our clients and partners in a cooperative and collaborative way so delivering consistently better results.Parity was one of the first companies to specialise in developing Web 2.0 based solutions for clients in the UK.Dave Conkleton – Managing Director, Parity Solutions Dave Conkleton, 47, took on his current role as Business Unit Director of the Solutions business in February 2006, having joined Parity in late 2004 as Managed Services Director. He joined Parity from EDS, where he has served in a variety of senior roles from service delivery and project management through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significant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David has 20 years experience in the IT services industry, with deep experience in Managed Services and Outsourcing with Energy, Telecommunication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ies. David’s broad experience spans sales,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planning for large scale IT engagements, with an emphasis on business and programme management and managing client relationships. H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ongoing relationships of some of Parity’s largest accounts. Rick Firth – Managing Director, Parity TrainingRick, 54, was appointed as Managing Director of Parity’s Training business in October 2006. He has a track record of over twenty years experience of leading business units within major plc’s and other organisations involved in the global education, training and publishing market. From an early career as an IT consultant and trainer, he has held a number of senior management and board positions. As a Board Director with the National Computing Centre (NCC), Rick was head of the consulting, training and sales and marketing divisions before gaining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s Managing Director of NCC Education, the European subsidiary of the glob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vider Informatics.BiographiesParity Group plc Wimbledon Bridge House1 Hartfield Road WimbledonSW19 3RUVisit Call0845 873 0790。

PLE--个人学习环境

PLE--个人学习环境

PLE--个人学习环境作者:佚名厚朴教育来源:sociallearnlab 点击数:504 更新时间:2009-11-25PLE,是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个人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环境)的缩写,被Stephen描述为“一种工具、服务、人和资源的松散集合体,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

我理解中的PLE并不一定局限于网络之中,实际其反映出的一种理念是人对环境的能动性,我们以往总是在别人安排的场所或条件下进行学习。

个人学习环境概念的提出使学习者自主设计环境成为可能。

那人如何构建自己的PLE呢?1 PLE技术工具PLE(个人学习环境)可以大致分为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这里我们主要先讨论网络环境。

在Web2.0时代,由于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可以辅助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社会性软件大量涌现,如何根据个人学习需求,有效的把这些社会性软件纳入到个人学习环境要素中,有效的辅助学习,成为个人学习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

PLE技术环境的介绍与研究就是要讨论和解决这一问题的。

PLE技术环境可以称之为个人网络学习环境,它是个人在网络上为自己寻找和开辟的学习场所。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在终身学习成为普遍共识的当代,P LE环境的确立对于我们具有深刻的意义。

从这一环境中,我们可以避免费劲周折才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可以更快更及时地获得书本以外的更多的资源,只要你愿意,并且条件具备,我们可以很好地提高效率.1.1 PLE必备工具社会书签RSS阅读1.2 PLE工具组合运用法则2 PLE实施中的PKMPKM行动学习策略案例3 PLE实施案例•/davidds/weblog/category/ple每个人在构建自己的PLE时思考的角度和出发点都是不同的。

以下是我通过d 查找到一些人他们所构建的自己的PLE。

•Ray所构建的自己的PLE概念图,/ple /ray_ple.html 在Ray的PLE中,他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的:o Text文本,o Audio音频,o Writing and Drawing写作和画图,o Formal Training正规培训,o People人物,o Data and Information Hacks数据和信息,o Physical Space物理空间,o Reflection反思。

P2P环境下Web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P2P环境下Web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P2P环境下Web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用户为中心,个性化、分布式的Web 服务时代。

P2P(Peer-to-Peer)技术,在分布式环境下,能够有效解决资源分散、性能瓶颈等问题,成为构建分布式Web服务平台的重要技术之一。

此外,服务化编程也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编程模式,它将应用程序的开发、部署和运行进行集中管理,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基于此,本文将研究P2P环境下Web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旨在探究分布式环境下如何高效地集成和管理Web服务。

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将以Java语言作为研究开发平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P2P环境下Web服务平台的架构设计;(2)Web服务的自动发现与管理机制;(3)实现Web服务的动态组合与调用。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研究,了解P2P技术、Web服务平台以及相关技术;(2)需求分析,明确功能和性能需求;(3)架构设计,综合考虑系统功能和性能,设计相应的架构;(4)代码实现,将设计的架构转化为具体的代码实现;(5)测试与评价,通过实验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价和功能测试。

3.论文结构安排本文总共分为五个章节:(1)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2)相关技术与研究现状,对P2P技术、Web服务平台以及相关技术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分布式系统、服务化编程、Web服务标准、Web服务平台等;(3)P2P环境下Web服务平台的架构设计,提出实现P2P环境下Web服务平台的架构设计方案,包括Web服务发现与管理机制、Web服务动态组合与调用机制等;(4)系统实现,针对设计的架构方案进行具体的代码实现;(5)实验与评价,通过实验对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进行评估和测试;(6)总结与展望,针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于Web2.0的英语教学结构的构建(全文)

基于Web2.0的英语教学结构的构建(全文)

基于Web2.0的英语教学结构的构建0 引言教学结构(teching structure)是遵循一定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并在一定教学环境中实施的教学活动形式,是“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ZG的英语教学一直不乏西方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渗透,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techer-centered)的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是班杜拉的新行为主义,以学生为中心(lerner-centered)的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

前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外界刺激,其学习行为是迫于压力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一教学结构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该发挥的作用;而后者则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因此这两者都已经适应不了现代教学的要求。

“一场全国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其改革的重点在于构建一种新的教学结构,还原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及教师的教学主导角色,体现教与学的和谐并重。

我们可以把奥苏贝尔的发现主义的“学与教”理论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作为“学与教并重”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XX的进展进入了Web2.0时代。

诺丁汉大学的GordonJoyes教授认为,Web2.0技术将为教育教学提供能够实现协作性学习的环境和打造个性化的学习工具,“使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改变”。

我们可以把Web2.0技术作为“学与教并重”教学结构构建的实践环境。

因为Web2.0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增强互动学习体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的猎取方式,体现以个性化和参与性为特点的学生学习主体作用;Web2.0为教学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交流环境,体现了以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为特点的教师主导作用;Web2.0的应用也为英语教学资源的共享、课后交互学习等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些都有助于“学与教并重”教学结构的构建,并使这一教学结构成为英语教学新的主流教学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Web2.0的PLE结构模型构建研究[摘要] 个人学习环境是近几年随着Web2.0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虚拟学习环境新取向。

本文在分析PLE国内外文献及PLE网站的基础上,阐述了PLE的概念和产生背景、基于Web2.0的个人学习环境结构模型构建,并在该模型指导下开展基于iGoogle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和课程教学应用实践。

[关键词] 个人学习环境;PLE;Web2.0;结构模型;iGoogle《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的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

”[1]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支持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学习环境。

加拿大在线学习环境研究者Stephen Downes 认为:“社会学习网络正在逐渐成为学习的核心要素。

这样的社会来临时,个人面对的是一个多种网络组成的学习环境,它更加不确定。

但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建立自己身边的学习环境,也就是个人学习环境。

”[2]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ing Environment,PLE)是指在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理念指导下,支持学习者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聚合学习内容、服务、工具和关系,管理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绩效,实现学习者个性化和终身发展的新一代虚拟学习环境。

一、个人学习环境的产生背景——三个需求和一个支持(一)PLE是学习者在信息社会中实现终身学习的需求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中,知识成为人类的核心资产,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源泉之一。

知识产生、传播、利用和消亡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总量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面对知识时代的挑战,学习者需要具备的最为重要的技能就是持续学习的能力。

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教育场所,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泉,知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传统界线逐渐消融,学习者从知识的消费者(Consumer)变成与知识生产者(Producer)相结合的“产消者(Prosumer)”。

[3]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需要一个比学校更大的平台,在内需的驱动下,通过个性化的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善于解决问题、善于学习的人。

个人学习环境的建立正是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的迫切需求和重要途径。

(二)PLE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各异。

其中的“异”不仅存在于不同的人,还存在于学习者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即在不同情境、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领域、不同层次的学习和思考方式也有所差异。

个性化学习需要发现并尊重每一个学习者的个性,根据学习者的特质来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学习工具和服务,而这正是PLE的关键研究热点。

(三)PLE是虚拟学习环境自身发展的需求从总体上看,虚拟学习环境主要服务并受制于传统授课和知识结构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学校教育及虚拟学习环境的应用倾向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均码”模式[4]。

然而,这样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知识创新时代的学习需求,对更高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的追求共同推动虚拟学习环境发生根本性变革。

因此,学习环境本身需要考虑学习者的个性化和终身学习的流动性,延续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轨迹,搭建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桥梁。

虚拟学习环境走向“个性化、非正式和终身化”的发展需要催生了“个人学习环境”这一新取向。

(四)Web2.0对个人学习环境理念和技术的支持基于Web2.0的PLE是一种理念上的变革,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微内容为基础。

同时,也是技术上的变革,参与性的系统架构能更好地体现理念上的变革;博客、Wiki、SNS社会网络、社会书签、RSS、社会聚合器等Web2.0技术的单一应用或多个聚合有效支持个性化知识库和个人学习网络的建立。

因此,需要思考在这种新理念、新技术支持下的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以及在这样的新环境支持下的教与学活动。

使学习者通过自主构建和应用PLE,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终身学习。

PLE的出现引起了教育技术学界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

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PLE展开探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例如对于PLE的概念界定日渐清晰,理论基础研究得到重视,结构和功能越来越明确,实现技术趋于成熟,应用案例日益增加……但是,对PLE的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研究者从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对其进行深入探索,包括PLE结构模型的理论建构、PLE的技术实现和应用效果等方面。

二、基于Web2.0的个人学习环境(W-PLE)结构模型构建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事物、现象、过程或系统的简化描述,或是对其部分属性的模仿。

[5]结构模型是模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用于反映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因果关系,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

对于PLE的建立和应用而言,其结构模型是研究PLE的逻辑起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PLE结构模型研究过程中遵循的是“解构—重构”的原则和方法,即从“功能”分析入手确定“结构”,从“结构”解构形成“要素”,从“要素”重新整合建构新的PLE“结构模型”;遵循的技术路线是PLE功能分析→PLE核心要素分析→PLE结构模型建构。

(一)PLE的功能分析1. PLE能够支持学习者自主制定和管理学习目标Jonassen指出,学习是一种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和完成意义建构的实践。

[6]该实践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

学习者在PLE 的学习,是在内需驱动下以目标为导向,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并开展以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和社会化的协作学习为主要学习策略的学习活动,在社会化网络中开展协作对话,对学习环境进行参与性设计和知识的社会建构,以知识管理活动为表现,积累学习经验和人际联系,把“个人认知放在更大的物理和社会的情境脉络中”,[7]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

因此,支持学习者自主确定学习目标是设计PLE的关键。

学习者还需要在PLE的支持下管理学习目标,通过反思修改学习目标,指导学习活动,促进意义制定过程。

因此,在个人学习环境中,“意图—行动—反思”这一三角模型可改为“目标—活动—反思”的意义制定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2. PLE能够支持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PLE支持的学习主要是知识管理活动,是在知识的“获取与集成”、“共享与传播”和“应用与创新”过程中建立以微内容为主的知识库和以人际网络为主的学习社区(如图2所示)。

PLE不同于学校LMS,更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PLE中的学习活动更注重学习者对知识的管理和其在PLE中的流动。

为了便于对学习流程的设计和体现学习者内部的学习活动,很多学者把知识管理流程化并归纳为几个核心流程,[8][9][10]用于分析学习活动:知识获取→知识保存→知识共享与传播→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知识获取与集成、共享与传播、应用和创新的过程。

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提出SECI模型,认为知识创造包括群化(也称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融合(也称综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等四个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动态过程。

[11]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管理过程,学习活动实际上是知识管理活动,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转化,而学习的效果正是在这种螺旋上升的转化过程中得以呈现。

3. PLE能够支持学习者建立学习网络(共同体)学习者在个人学习环境中担任多重角色,具有不同的联系度,构成个人学习网络。

个人学习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社会网络,这些社会网络基本上属于符合幂律分布的无标度网络(Scale-Free Network),少数节点往往是拥有大量连接的强联系;而大部分节点却属于很少连接的弱联系,但由于包含了更多的结构洞,故能更好地利用多样化资源的优势,综合各种异质知识,实现知识的创新。

4. PLE能够支持学习者主动配置学习资源、工具和服务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资源、工具和服务来加以支持,PLE支持下的知识管理活动也是如此。

大多数传统的学习环境只注重提供教师预先形成的相对静态、孤立和封闭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无法主动配置和管理,以便更好地使用,难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还缺乏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服务。

这些不足需要在PLE设计、建构时得到修正,以支持学习者回归学习的本源,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PLE的基本要素分析通过对乔纳森提出的30个传统教学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关键字、[12]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局提出的学习环境的个性化结构[13]等文献,以及Future PLE模型、[14]“Ray’s PLE”模型[15]等二十多个国内外PLE应用模型的分析,形成PLE区别于其他虚拟学习环境所应具备的六个特征:个性化、自主性、社会性、分布性和聚合性、动态性。

[16]活动理论认为活动系统包含三个核心成分(主体、客体和共同体)和三个次要成分(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17]次要成分主要体现在学习环境与核心成分的支持和联结上。

在对国内外PLE应用模型的分析中发现,尽管模型不同,但从活动系统角度考虑,基本上都包括学习共同体、学习资源、服务和工具等四大要素(如图3所示),普遍缺乏对PLE中的学习工具、资源、服务支持下包括构建学习环境本身在内的学习活动的考虑。

(三)基于Web2.0的个人学习环境结构模型建构1. PLE的R-A-E模型PLE属于虚拟学习环境的一种,可以看作是一个学习系统,荷兰学者D.Kooper提出的学习系统R-A-E模型认为学习系统由角色(Role)、活动(Activity)和环境(Environment)等三个要素组成。

结合前面的分析,参考IMS 的LD标准[18]中关于学习单元模型[19]的定义,PLE中的角色、活动和环境的组成如下。

(1)PLE中的角色,主要包括学习者、教师、同伴/学习群体,构成学习共同体。

(2)PLE中的活动,主要是知识管理活动,包括知识的获取与集成、知识的共享与传播、知识的创新与应用。

(3)PLE中的环境主要包括工具、资源和服务。

2. 基于Web2.0的PLE结构模型在图1至图3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演基于Web2.0的PLE(以下简称W-PLE)结构模型(如图4所示)。

W-PLE结构模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1)外围的大圆形:表示个人学习环境的支撑和基础,由工具、服务和资源等三个核心部分组成,围绕着学习者及其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必需的资源(以微内容为主)、服务和各种学习工具,通过聚合使学习者可以专注于个人所整合的PLE中学习。

(2)核心的圆形:表示个人学习环境中的学习共同体,主要由学习者、教师和包括学习伙伴、学习群体在内的同伴等三个核心部分组成,由他们构成了PLE中的主要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