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不倒》观后感及七个核心问题的思考
大而不倒 观后感
大而不倒观后感前几天看了《大而不倒》这部电影,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呐!影片一开场,那种紧张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那些大人物们焦头烂额的模样,一下就把我给吸引住了。
在这部片子里,我看到了那些所谓的金融巨头们,在危机面前的种种表现。
他们平日里趾高气昂,觉得自己掌控着世界的经济命脉,可一旦危机来临,却也慌了手脚。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
就说咱们身边常见的那些小店铺吧。
有时候一家小小的面馆,生意好的时候,老板春风得意,觉得自己找到了赚钱的门道。
可要是突然周围开了几家竞争对手,或者遇上什么原材料涨价之类的问题,那老板也得愁得睡不着觉。
这和电影里那些金融大鳄们面临危机时的焦虑,其实本质上也没啥太大区别。
电影里,政府官员们为了挽救局面,四处奔走。
那着急的样子,让我觉得既无奈又好笑。
他们就像一群消防员,到处扑火,可火势却似乎越来越大。
这让我想起了我家小区里那次停水的事儿。
物业一开始以为只是个小管道破裂,派了个师傅来修修就好。
结果越修问题越大,最后不得不请了外面的专业团队,折腾了好几天才解决。
这和电影里政府一开始对金融危机的估计不足,有点相似呢。
还有那些银行家们,平时西装革履,满口专业术语。
但在危机中,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争得面红耳赤,什么风度都顾不上了。
这让我想起过年的时候,家里亲戚一起打牌。
一开始都嘻嘻哈哈,可一旦涉及到输赢,尤其是金额大了点,那气氛可就紧张起来了,有的人甚至声音都提高了八度。
影片中有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就是那些普通民众,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房子。
看着他们迷茫又无助的眼神,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这让我想到了我认识的一个大哥,原本在一家工厂里干得好好的,收入也不错,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可突然工厂效益不好,裁员了,他一下子没了工作。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全指着他呢。
那段时间他整个人都憔悴了,到处找工作,可合适的机会哪有那么容易找啊。
这和电影里那些被金融危机影响的普通人,是多么相似啊。
《大而不倒》观影感
T973-2 陈亮《大而不倒》观影感看完《大而不倒》,我们应该解决六个问题:1、鲍尔森为什么当财长2、高盛与雷曼兄弟的历史恩怨3、为什么盖特纳成为奥巴马政府的财长?近期对中国发表什么言论?4、伯南克近期有何言论?会产生什么影响?5、富尔德有什么很了不起之处?美国政府为什么不救雷曼兄弟?6、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说格林斯潘有运气?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解释:1.鲍尔森具有经济头脑。
1970年从哈佛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随后进入高盛公司,开始了在华尔街摸爬滚打的生涯。
并使高盛已成为全球并购业务当之无愧的老大。
在金融业鱼龙混杂、声势日盛的今天,鲍尔森仍保持着难得的清醒。
鲍尔森在华尔街渡过了自己大半的职业生涯,对美国经济非常了解。
物色像鲍尔森这类有才华的华尔街金融界人士入内阁,将有助制订经济政策。
2.鲍尔森与布什关系密切。
鲍尔森是美国共和党主要的捐款人,同时还是该党的筹资者。
2004年美国大选,鲍尔森曾为布什筹集了至少10万美元用于竞选资金,从而赢得了共和党竞选“先锋”的称号。
除此以外,2005年到2006年期间,鲍尔森还以个人名义为共和党及其竞选委员会捐赠了6万8千美元,其中捐给共和党参议院委员会2万5千美元,捐给共和党众议院委员会1万5千美元。
3.鲍尔森与中国关系密切。
在过去15年里,鲍尔森曾70多访问中国,被认为是处理美国商界面对的中国问题的专家。
而布什在任命会上,也曾暗示了新财长可能面临的三大挑战。
除了维护目前的共和党政府低税政策外,鲍尔森还必须“确保美国的贸易伙伴遵守规则行事,尊重知识产权”,“并保持弹性、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制度”。
布什所提到的这三点议题均是美中经贸关系之间最重要的议题。
与中国的关系将是鲍尔森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第二个问题。
我找出来两点:一是1906年,雷曼公司从一个贸易商真正转变成为证券发行公司。
同一年在菲利普·雷曼的掌管下,雷曼公司与高盛公司合作,将西尔斯·罗巴克公司与通用雪茄公司上市。
《大而不倒》读后感
《大而不倒》读后感1.Dilemma. 个别金融集团的庞大已经达到可以影响系统性风险的程度。
因为把自己的企业和整个行业绑在了一起,所以让整个国家的纳税人来为这样的企业承担。
整本书其实都是在描写这样的困境。
拯救这样的企业会让决策者面对道德风险,即让无辜的纳税人为贪婪的人性和失败的商业模式承担后果,并且也潜在地鼓励了创造冒巨大风险去赚取巨额收益的衍生工具,因为如果赌输了,也会有政府出来收摊。
一开始,为了避免这样的处境,保尔森选择牺牲掉雷曼,向华尔街泼一盘冷水,让那些大佬们清醒下来,让他们意识到政府会选择让他们自生自灭。
但后面的事态发展让保尔森也无法再旁观下去了。
如果不选择政府干预,那么也许整个金融产业包括那些已经有一二百年的美国公司都将面临面顶之灾。
最危急的关头,市场上已经没有了流动性,这意味着市场已经接近瘫痪。
而一旦金融行业瘫痪,由于它的行业属性,瘫痪将会影响到所有行业,失业率将会上升到历史上罕见的高度。
这样的风险,没有任何一个人付得起责任。
所以政府选择了直接干预企业的兼并,维护市场的稳定。
这样的选择很难判断是对是错。
就像这本书最后一段讲的那样:“他们的功过将留给历史来评判。
”因为根本无法去模拟和想象另一种选择和结果,所以也许永远也无法给出公允的判断。
联系到中国的处境,许多行业也存在着类似“大而不倒”的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
这样的垄断企业,你从财务报表根本无法得出企业的效率和利润,因为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操纵财务报表上的项目。
因为绑架了整个国家,它可以通过在某些地区不供应石油来要挟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却在同时向国外以更低的价格出口石油。
某种程度,这样的国有企业都已经成了“独立王国”。
在未来,中国经济改革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把这些国有企业妥善地私有化,安置其庞大的职工,这将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2.Politics.这本书揭示的另一本质是,经济与政治两者不可分离。
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财政部长保尔森、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和纽联储主席盖特纳都曾经直接命令企业(高盛、摩根史坦利、雷曼、花旗、美联等等)并购另一企业,以此来缓和金融危机的萧瑟市场气氛和悲观情绪。
大而不倒 观后感
大而不倒观后感
我曾在电影《大而不倒》中看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以及一种永不放弃的勇气。
电影中的主人公面对逆境和挑战,始终坚守初心,不畏艰险,不惧困难。
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境,他都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不断努力拼搏,直至最终获得成功。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电影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每一场戏都让人信服,每一个人物都让人动容。
尤其是主人公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他面对逆境时不言放弃,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这种对抗命运的顽强意志,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喝彩。
电影中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画面和情节,让我对人性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往往陷入迷茫和困惑,但只要我们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勇敢拼搏的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电影《大而不倒》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坚持、奋斗和追求。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只要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就一定能走出困境,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大而不倒的人,创造一个大而不倒的未来。
电影《大而不倒》观后感
《大而不倒》观后感在观看了电影《大而不倒》后,我对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有了很多的了解。
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经济是如此脆弱,它的发展与决策者的判断和决策息息相关,决策者一不小心的错误就可能引起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经济危机。
电影着重于美国政府行政分支的决策者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以剧情片的方式聚焦了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及其引发的金融动荡,以及此后美国政府为避免金融动荡为国家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所做出的救市努力。
影片放大了决策的艰难和阻力以及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性,使得全片以一个高节奏的商战对抗的情节模式向前推进,尤其是前半部分雷曼破产经过的段落,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后半段美国政府通过给各大银行注资的方式购入有毒资产,向中小经营者放贷的决策和实施过程。
以美国财政部长亨利-鲍尔森、雷曼兄弟公司CEO迪克?富尔德、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摩根大通银行CEO詹姆斯·迪蒙、纽约联储银行行长蒂莫西盖特纳、前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股神巴菲特为中心,打造了一个包括美国政界精英及华尔街巨子在内的群英会,其中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在国会动员通过援救提案时说的一段话尤为惊心动魄:“信贷支撑着现代经济,缺乏信贷也能摧毁经济,如果不能大胆快速地行动,就会重演30年代的大萧条,只不过这次会更严重,如果不通过方案,下周一就没有经济秩序可言了。
”下面是我对于几个问题的看法:一:亨利·保尔森为什么会当上美国财务部长?年从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后,保尔森一脚迈进五角大楼,担任国防部1970长幕僚助理,尼克松总统在任期间,出任总统幕僚助理和白宫内务委员会成员。
水门事件后,他加入高盛芝加哥分部,在芝加哥分部担任银行业务助理,197419931988年他获委任成为高盛芝加哥分部的主管合伙人,1982 年升为合伙人,年被任命为总裁兼1996年升任为公司在美国中西部投资银行地区主管合伙人,首席运营官。
大而不倒 观后感
大而不倒观后感《大而不倒》是一部由鲍勃·道许执导的纪录片,讲述了濒临破产的大型企业如何在逆境中苦苦挣扎、不屈不挠、最终重新崛起的故事。
观影之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影片的开篇,展示了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的破灭景象。
那些昔日的巨头们面临债务危机、股价暴跌、市场份额严重萎缩,甚至有的企业陷入了破产边缘。
面对眼前的困境,外界对这些曾经的“霸主”充满了质疑与嘲笑。
如此巨大的企业,怎么会陷入如此狼狈的境地呢?然而,影片并未局限于陈述灾难的来龙去脉,而是展示了这些企业的自救行动。
企业家们不畏艰难险阻,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击战。
他们调整经营策略、进行组织变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用自己的定力与信心抵御着巨大的经济风暴,一次次地闯过了生死线。
影片中的许多企业家都曾经历过无数的失败和挫折,但他们并未被这些所击垮。
相反,他们通过总结教训,反思自身经营理念和战略,重新审视市场需求,不断创新。
他们用坚定的意志和无限的智慧,找到了突破困境的途径。
这些企业家们敢于正视问题,善于把握机遇,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止,他们的决心从未改变。
正是这样的努力和勇敢才造就了他们今天的辉煌。
在我看来,《大而不倒》不仅仅是一部记录企业起伏沉浮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展现人性坚韧面貌的影片。
这些企业家们,在如临巨敌时并没有失去斗志,反而在逆境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他们的坚持、勇敢与智慧,在看似无望的境地中燃起了一丝光亮。
他们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在逆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力量。
影片还展示了这些企业家们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在之前的辉煌时期,他们或许并未真正了解自己的员工,忽视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但在面临生死时刻,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员工的重要性。
经过改革和重组,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平等和紧密。
他们致力于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体现了人性关怀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
这些企业家们所展示的智慧与勇气,让我深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境。
《大而不倒》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大而不倒》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优秀《大而不倒》观后感优秀《大而不倒》观后感一、保尔森为什么出任财政部长?1988年他获委任成为高盛芝加哥分部的主管合伙人,1993年升任为公司在美国中西部投资银行地区主管合伙人,1996年被任命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1999年5月,他正式出任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在保尔森的领导下,高盛集团成为华尔街最赚钱的投行。
成为商品期货的最大炒家之一,高盛去年的营业收入中,商品期货交易的收入已经超出了投资银行业务。
作为高盛的掌门人,保尔森发挥的影响力远远超越高盛公司本身。
除掌管高盛,保尔森还承担起公共职责,在华尔街发起公司治理运动。
2014年在美国媒体评选的“华尔街权力排行榜”上,他曾高居榜首,而被冠以“华尔街权力之王”的头衔。
布什称赞保尔森有丰富的商业经验,对金融市场有深入了解,且具有清晰解释经济问题的能力,于是盛情邀请保尔森布什于2014年5月30日正式提名保尔森出任财政部长,接替当天早些时候宣布辞职的约翰·斯。
二、高盛与雷曼兄弟的历史恩怨?雷曼兄弟公司创立于1850年,高盛成立于1869年。
1906年在菲利普·雷曼的掌管下,雷曼公司与高盛公司合作,将西尔斯·罗巴克公司雨通用雪茄公司上市。
随后的二十年间,差不多有上百家新公司的上市都由雷曼兄弟协助,其中多次都和高盛公司合作。
在雷曼的帮助下,高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1885年,高盛采用现在的名称:马库斯退休后,他的儿子亨利掌管公司。
凭着高盛的声誉,亨利有能力赢得客户,而亨利的好友雷曼兄弟公司创始人之子菲利普?雷曼有的是钱,于是,亨利与菲利普很快联手,共同包销股票的发行,所得利润对半分成。
在20世纪初的近30年中,高盛与雷曼兄弟的成功合作让它们占据了ipo市场的绝大部分。
然而,20世纪20年代末,两家公司关系恶化,因为高盛觉得自己带来了客户,理应得到更高的声誉与超过50%的利润。
1936年,两家公司公开决裂;此后,虽然表面上相互尊重,但两家公司之间的敌对关系一直持续到2014年操纵雷曼兄弟破产。
《大而不倒》观后感以及七个核心问题的思考
从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来看,通过同业及其他行业的传导,大型金融机构的破产会产生巨大的外部效应。监管当局从稳定金融业、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广泛利益的角度出发,往往对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持十分审慎的态度,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大而不倒的状一旦对一家金融机构实施了救助,那么救助规模更大的机构也就自然成为选择,于是政府在无形中鼓励了数量更多、层次更深的风险经营行为,因为金融机构不仅可以据此获得巨额收益,而且通过自身规模的扩大,可以博取更多获得救助的筹码;另一方面,政府的救助行为将给普通大众带来强烈的信号,这种隐性担保极可能刺激针对这些机构或相关金融产品的投资,危机再次出现时,政府所面临的救助压力也将更大,否则预期的覆灭往往会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害。
“杠杆”是用借贷来扩大交易收益的手段,它是这样来操作的,某人的一笔普通交易,用自己的1万美元,买了一个箱子,然后以1万1千美元卖给其他人,净赚1千美元,这桩买卖还不错,但是如果用杠杆操作,一个有1万本金的人,会去再借99万美元,现在他手里有100万美元,可以买100个箱子,用掉那100万美元以后,再以110万卖给其他人,还掉99万贷款本金和1万利息,除开最初的1万,他净赚9万美元。而另一个人只能赚1000美元。
因此,单从理论角度看,考虑到控制金融业的道德风险,大而不倒的救助策略应深刻反思。然而,现实往往比抽象的逻辑复杂得多,在道德风险与经济崩溃之间,政府往往优先选择前者。
要真正理解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之间及其与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和美国财政部之间的关系,不得不从这场危机的根源——次贷危机讲起。
大而不倒 观后感
大而不倒观后感电影《大而不倒》是一部展现了企业家精神和人生奋斗的励志片。
该影片通过细腻的故事情节和真实的人物塑造,向观众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观影之后,我深受触动,对于人生和事业的追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在面对一系列挫折和困难的情况下,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成功的故事。
主人公梁大培是一个富有激情和创业精神的年轻人,他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乡创业。
然而,他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资金不足、竞争激烈以及生活的艰难等等。
在梁大培的经历中,我看到了一个坚持不懈的精神。
尽管遭遇了许多困难,梁大培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和奋斗,最终战胜了困难。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不怕失败的勇气和信念,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外,影片还向我展示了一个成功企业家所具备的一些重要品质。
梁大培不仅有坚定的信念,同时也具备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出色的管理才能。
他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产品定位,最终使自己的企业脱颖而出。
这让我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要想成功,不仅需要勇气和毅力,还要具备深入思考和敏锐的洞察力。
此外,影片还展现了成功的背后,常常是不可避免的牺牲和付出。
梁大培在努力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与家庭的矛盾和牵挂。
他为了事业不惜放弃了与家人的交流,付出了很多。
这引发了我对于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问题的思考。
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固然重要,但是过分专注事业往往会忽视了家庭,从而在成功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遗憾。
因此,我们应该在事业追求的同时,也要重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努力维护好家庭的和谐。
总的来说,电影《大而不倒》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表演,展现了企业家精神和人生奋斗的重要性。
它激发了我对于梦想的追求和全力以赴的勇气。
同时,影片也让我意识到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坚持不懈和不怕失败的精神。
《大而不倒》观后感
大而不倒观后感《大而不倒》是一部由导演王华执导,讲述了一个企业家在困境中咬牙坚持,最终走出困境的励志电影。
影片以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经历的挫折和困境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坚持和努力,向人们传递了一种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的正能量。
主人公的坚持与困境影片以李云飞为主人公,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企业家。
尽管起初非常成功,但随着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他的企业遭遇了重大困境。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和挫折后,他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和沮丧之中。
困境让李云飞处于人生最低谷,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并没有选择逃避或放弃,而是选择了勇于面对问题。
他深知只有积极应对,才能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
拒绝放弃的积极态度李云飞在经历挫折后,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并做出了艰难的决策,包括裁员、改进产品和拓展市场。
他努力地寻找机会和解决方案,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
无论是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还是经历身边人的离去,李云飞都没有放弃对成功的追求。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困境,最终带领企业重新崛起。
坚持与困境的深刻启示《大而不倒》这部电影给予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
首先,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和挫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向前,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积极的态度非常重要。
正如李云飞所展示的那样,乐观向上的心态能够让我们更加积极地应对压力和困境。
只有积极地面对困境,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走出困境。
最后,这部电影还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支持和信任至关重要。
在影片中,李云飞的追求成功的道路并不是孤独的,他得到了家人、朋友以及员工的支持与帮助。
正是这种团结和信任,使得李云飞在困境中能够坚持下来。
结语《大而不倒》给予我们很多深刻的思考,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励志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和团队的故事。
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普通人,我们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积极面对困境,相信自己并获得他人的支持和信任,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我们的梦想。
大而不倒观后感通用
大而不倒观后感通用大而不倒观后感通用1看《大而不倒》,我有了很大的收获,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让我受益匪浅的影片,它让我明白了很多。
一个国家有强大的综合实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如果一个国家内部的实力差一些,那么他国的综合实力就会弱一些。
一个人,要是一辈子都在学习,一辈子都没有学上文化课,而且一辈子只上一堂课也不能成为真学问,那就会被别人嘲笑,被人嘲笑的。
一个民族不能在被别人欺辱的时候就会被别人当成不可超越的对手,所以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去学习,而是要去努力地学习,去努力地学习。
就像电影中的老师所说的:“你要是一辈子都在学习,一辈子都不会有学上文化课。
”一个人要是一辈子都在学习,一辈子只上一堂课也不能成为真学问,就会被别人嘲笑的。
所以我们要做一辈子都在学习的人,去努力地学习,去努力地学习,去努力地学习。
大而不倒观后感通用2今天我们在学校看了电影----《大而不倒》,看完这部片子,我深有感悟。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在我们国家的一个贫困村里,有一个小村庄叫“大而不倒”的人,他就是。
__年,中国工农运动爆发了,的父亲在的父亲手里就诞生了。
的父亲在那年参加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上了中国党,并在党的领导下,率领全村,在的`带领下,全村人一起参加了,在的领导下,农村的,都发挥了巨大的创造能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的父亲终于可以自己种田,在自家的田塘边建了一个庄稼摊。
的父亲在那以后,在他的父亲手里,就开始了他的农村。
的母亲在的父亲的父亲的帮助下,在父亲的带领下,全村人,一起参加了这场伟大的。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缓解。
那为了党而付出生命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党人的坚持不懈,无私无畏。
父亲的精神永远值的我们学习。
大而不倒电影观后感
大而不倒电影观后感《大而不倒》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探索。
该片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深刻的思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观影后,我深深被这部电影所触动,思绪万千,下面我将就该片进行展开分析。
首先,影片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通过描绘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主人公不仅是一个矛盾而有血有肉的人物,他的内心世界也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的过程中,他被迫与社会黑暗面交手,面对利益的诱惑和道德的困境,他始终坚守内心的正义和原则。
他的选择和决定让人深思,引发观众对自己内心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
其次,电影刻画了一个更广阔的人生舞台,重新定义了成功和失败的概念。
在这个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和不同的价值观。
主人公在不断经历挫折和困难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和成功之路。
与此同时,电影也揭示了那些被社会所遗忘和边缘化的人们的故事,他们在生活中经历了各种挫折和打击,但仍然怀揣着希望,积极面对生活的困境。
这些故事让我们思考成功和失败的定义,重新审视社会对人的定义和评判标准。
再次,电影引发了观众对社会中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的思考。
通过展示主人公与社会黑暗面的斗争,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不公正和不平等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片中的虚拟世界中,也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电影利用鲜活的形象和情节引发观众的思考,引发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最后,电影在影像和音乐上的运用技巧也值得称道。
该片运用了细腻的画面和声音,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的波动。
无论是细腻的景别刻画还是紧张激烈的音乐,都让我深深沉浸在故事中。
这些技巧为电影增添了许多亮点,使故事更加生动和真实。
总的来说,《大而不倒》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它通过讲述主人公的生活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重新定义了成功和失败的概念,引发观众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思考,并通过优秀的影像和音乐技巧深入人心。
大而不倒 观后感
大而不倒观后感《大而不倒》观后感观看电影《大而不倒》后,我对于这个社会巨头的崛起与垮塌之间的故事感受颇深。
电影通过细腻的情节展现出商界的残酷和无情,也让我思考到成功与失败的真正含义。
片中的主角是一位商业巨子,他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起步,经过努力与拼搏,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业界的领军人物。
然而,随着他企业的壮大和权势的获取,他开始变得自负和盲目自信。
他不再关注细节,也不再顾及员工的权益,只是要不断扩张和获取更多的利益。
这种成功的追求,让他忽略了身边的风险与挑战。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他的公司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而他自己也被四面楚歌的局势所围困。
他在事业上的失败,让他一夜之间从风光无限变成了失败者。
他的财富消失殆尽,生活陷入困顿和坎坷。
这一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成功并非一劳永逸,它需要不断地维护和经营。
电影中的故事情节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成功并非只有积累财富,更重要的是在成功的道路上保持谦卑和清醒的头脑。
我们不能只盲目追求利益,而忽略了身边的一切。
企业的成功需要靠团队的努力和共同的目标,而不是只依赖个人的力量。
此外,电影也揭示出商界的残酷和无情。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与此同时,诚信和道德也是成功的关键。
在电影中,主角企业的覆灭正是源于他个人的道德沦丧和失信于人。
通过观看《大而不倒》,我对于商业成功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
成功并非机遇的赐予,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谦虚的态度去追求和维护。
电影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相信它也能给更多的观众带来启示。
在结束观影后,我感叹于电影所展现的商业世界的残酷,也警醒自己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保持谦卑和诚信。
电影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电影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让我们能够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大而不倒观后感
大而不倒观后感《大而不倒》是一部非常令人深思的电影,通过讲述一位实力雄厚的企业家从辉煌走向衰落的故事,引发了我对于商业世界中巨大企业的思考。
影片中的主角,我们可以称之为杰克,是一个非常成功并且备受尊敬的企业家。
他的企业是行业的巨头,市值高企,业务范围广泛,在许多人眼中,这家公司简直是无坚不摧、大而不倒。
然而,故事的发展却给我上了一课。
随着时间的推移,杰克在筹备一项重大决策时,却未能考虑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
这个决策最终使得杰克的企业陷入了危机之中。
之前那座巍峨的帝国开始摇摇欲坠。
电影中的情节让我深思,一个企业再强大也不是永恒的,没有在竞争中不断进化和适应的企业,最终都将面临衰退和倒闭的风险。
所谓的“大而不倒”,也只是一种暂时的表象。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深深触动了我:杰克站在公司的高层办公室中,俯瞰着楼下的繁忙场景,但却感到了孤独和无能为力。
这种孤独感源于他与时代的脱节和公司内部的官僚机构。
这也是许多大型企业存在的通病之一。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层级越来越多,决策流程复杂而且缓慢。
这使得企业无法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错失了许多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再强大,也难以保持持续的创新和竞争优势。
影片还揭示了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问题。
在杰克的企业中,高级管理层之间存在着明争暗斗,每个人都希望争夺更多的权力和资源。
这导致了内部协作的困难和决策的缺乏效率。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团结和谐、高效协作的团队。
所有成员都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超越个人利益,将企业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与此同时,电影也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控制着巨型企业的巨头们。
他们往往拥有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甚至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
然而,他们也是容易迷失自我的,盲目追逐权力和利润的。
在这种追逐中,他们可能忽视人性和道德,给整个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电影中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却鲜活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商业现象。
大而不倒 观后感
大而不倒观后感电影《大而不倒》是一部以金融危机为主题的影片。
影片通过展现企业管理上的困境和职业道德的考量,向观众传达了许多深刻的思考。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以下是我对于电影《大而不倒》的观后感。
影片以一个金融巨头公司的崩溃为背景,通过主要人物的经历展示了金融危机背后的种种问题和困境。
主人公麦克首先被描绘为一个聪明、成功的创业者,他的公司也一度在金融行业占据主导地位,符合“大而不倒”的形象。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公司迅速陷入困境,麦克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家庭也面临巨大考验。
电影中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是金融行业的职业道德问题。
在追逐利润、短期回报率的同时,这个行业往往忽视了对风险的审慎管理。
影片中,公司高管们追求高额奖金和个人利益,无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风险管理。
这种职业道德上的缺失最终导致公司的倒闭和员工的失业,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反思。
此外,影片也对现实社会中的金融巨头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在片中,政府官员和金融企业高管们之间的勾结和相互利用使得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恶化。
这种社会体制下,金融巨头们几乎没有任何监管和制约,可以肆意追逐个人利益,而政府则没有能力或意愿去保护普通民众的权益。
在我看来,电影《大而不倒》用深刻的故事和细腻的人物塑造揭示了现实金融世界中的许多问题。
影片透露出的思考和反思,让人们停下来反思金融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每个人在职场与家庭中的道德选择。
同时,影片也提醒我们要警惕权力滥用和无视风险的现象,呼吁建立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金融体系。
总的来说,《大而不倒》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
它不仅仅是一部反映金融危机的电影,更是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和拷问。
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对现实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这部电影提醒我们,无论是作为企业家、职场人还是普通公民,我们都应该保持职业道德,注重长远利益,同时对金融体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监督。
通过观看《大而不倒》,我深刻认识到了金融行业背后的巨大挑战和道德困境。
《大而不倒》的读后感
《大而不倒》的读后感《大而不倒》是一本令人深思的经济学名著,深入解析了大企业在经济波动时期的生存之道和破产的原因。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对于大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分享我的读后感。
首先,书中明确指出了大企业所面临的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
在市场经济中,大企业由于规模较大、市场份额占比高,一旦遭遇经济危机或市场需求下降,所面临的风险将远远大于中小企业。
本书通过详细的数据和案例,展示了多个大企业在经济周期变动中的生死存亡,揭示了大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破产的原因。
这让我意识到,大企业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并与市场紧密联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
其次,书中也分析了一些大企业在经济波动中的生存之道。
对比生存下来的大企业案例,我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灵活的经营策略。
这些企业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产品组合,迅速适应市场需求。
此外,它们也注重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来增加竞争力。
这些成功的案例让我认识到,大企业在面对经济波动时,应该持有开放的心态,敢于尝试新的经营模式和策略,保持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然而,我也发现一些大企业在面对市场挑战时犯下的错误。
例如,有的大企业过于依赖某一行业或某一产品,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就会走向破产。
还有一些大企业过度扩张,盲目追求规模而忽视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最终造成企业破产。
这些错误让我认识到,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仅仅看重规模的增长,而是应该注重盈利能力、风险控制和战略规划。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大企业所面临的制度性问题。
例如,某些大企业过于依赖政府关系,通过政府资源获取利益,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企业的权益,也会给国家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大企业的垄断行为也容易导致市场扭曲,阻碍了其他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这些制度问题让我认识到,政府应加强对大企业的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同时也应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大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大而不倒 观后感
大而不倒观后感《大而不倒》观后感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部电影,影片名为《大而不倒》。
故事以一家重要的跨国企业为背景,揭示了当今商业世界的丑恶和角力。
影片让我深思,对于大型企业的发展究竟应该如何平衡利益和道义,以避免崩溃和失去社会价值。
在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邦威集团”,一个经营历史悠久,业务遍及全球的企业巨头。
邦威集团在这个故事中被描绘得如此强大和不可战胜,几乎掌握了整个商业世界的核心。
然而,强权并不意味着永远的无敌。
凭借着其权力和财富,邦威集团一直摧残和剥削其他小型企业,使其丧失竞争力。
然而,这种无尽的追逐利益的方式使得邦威集团本身也非常脆弱。
他们缺乏道义和社会责任感,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经营理念让邦威集团面临着各种问题,包括产品质量问题、人才流失以及公众信任度下降。
影片中,一位名叫杨洛的年轻企业家成为了改变邦威集团命运的关键人物。
杨洛年少时曾是邦威集团的员工,深知其中的黑暗和腐败。
他意识到,只有平衡利益和道义,才能使企业获得真正的成功。
于是,他辞去了邦威集团的高薪职位,创建了自己的企业,并以正直、公平的方式与邦威集团竞争。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它让我意识到,一个企业不仅仅是为了盈利而存在的,它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和社会公益。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持久的成功。
其次,这部电影也给了我启示,即一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格局。
杨洛作为一个普通人,凭借他的勇气和正直,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改变了整个商业世界的态势。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只要我们敢于行动,坚守我们的信念。
最后,这部电影也警示我们,大型企业只有保持谦逊和灵活性,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生存下来。
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永远的强大,只有不断创新和适应变化,才能保持生机和长久发展。
《大而不倒》这部电影深入挖掘了商业世界的种种问题,呼吁人们思考企业的意义和价值。
大而不倒 观后感
大而不倒观后感《大而不倒》这部影片基于 2008 年的金融危机,真实地展现了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在危机中的挣扎与决策。
影片中的情节跌宕起伏,让我对金融世界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那些看似风光无限的金融巨头们,在危机面前的惊慌失措和无奈。
他们曾经凭借着高风险的金融操作赚取了巨额利润,然而当危机来临,他们所构建的金融帝国却面临着崩塌的危险。
那些曾经被视为聪明绝顶的决策,如今却成为了将他们推向深渊的罪魁祸首。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些金融高管们在面对危机时的自私和短视。
他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公众的利益。
这种自私的行为,不仅加剧了危机的程度,也让人们对金融行业的信任度降到了冰点。
从另一方面来看,政府在这场危机中的角色也引人深思。
政府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任由这些“大而不倒”的金融机构破产,从而引发更大的经济危机;还是出手救助,让纳税人承担巨大的代价。
最终,政府选择了救助,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局势,但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
人们质疑政府为何要用纳税人的钱去拯救那些贪婪的金融机构。
这部影片也让我思考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在危机爆发之前,金融监管的缺失使得金融机构能够肆意进行高风险的操作,从而积累了巨大的风险。
当危机爆发时,监管部门才发现已经难以控制局面。
这让我明白,有效的金融监管是保障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不能让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失去了底线。
同时,影片还反映了金融行业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巨大差距。
当金融巨头们在豪华的办公室里为自己的利益争斗时,普通民众却在为失去工作、失去住房而痛苦挣扎。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感到愤怒和无奈,也让我们意识到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公平是多么的重要。
此外,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十分丰满。
比如那些在危机中坚守职业道德的金融从业者,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下依然试图做正确的事情,为稳定局势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而不倒》观后感及七个核心问题的思考《大而不倒》揭密了金融危机幕后的重重阴谋,也提供了很多在最动荡无序、最让人绞尽脑汁的特殊历史时期如何进行有效领导以渡过难关的案例。
在这场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中,全球经济岌岌可危。
《大而不倒》不仅讲述了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发生的故事,更讲述了华尔街和华盛顿精英们的故事,这些精英们自认为拥有巨大的权力和无穷的手段,可以决定这场游戏的胜负,但他们看不到抑或不愿意接受这场游戏的真正结果:最糟糕的时刻正在到来。
这是一个关于冒险家们的故事:他们敢冒一切风险,并已承受着巨大的风险,但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有冒任何风险。
这也是一个关于华尔街文化的故事,现在这种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世界各国。
华尔街上人们总说:“还可以去做另一桩交易,还可以去打另一张牌”。
但是,在这场危机中,他们已经无牌可出了,这场金融危机真的是一场“想象力的失败”。
从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来看,通过同业及其他行业的传导,大型金融机构的破产会产生巨大的外部效应。
监管当局从稳定金融业、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广泛利益的角度出发,往往对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持十分审慎的态度,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大而不倒的状况。
这将带来两个后果,一方面,从大而不倒的内在逻辑看,一旦对一家金融机构实施了救助,那么救助规模更大的机构也就自然成为选择,于是政府在无形中鼓励了数量更多、层次更深的风险经营行为,因为金融机构不仅可以据此获得巨额收益,而且通过自身规模的扩大,可以博取更多获得救助的筹码;另一方面,政府的救助行为将给普通大众带来强烈的信号,这种隐性担保极可能刺激针对这些机构或相关金融产品的投资,危机再次出现时,政府所面临的救助压力也将更大,否则预期的覆灭往往会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害。
因此,单从理论角度看,考虑到控制金融业的道德风险,大而不倒的救助策略应深刻反思。
然而,现实往往比抽象的逻辑复杂得多,在道德风险与经济崩溃之间,政府往往优先选择前者。
要真正理解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之间及其与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和美国财政部之间的关系,不得不从这场危机的根源——次贷危机讲起。
次贷危机是什么?是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溃败,意味着这些你听过的名词,次级贷款,债务抵押债券,信贷市场冻结,以及信用违约掉期。
那么谁会受到影响?回答是所有人!这是怎样发生的?是这样的。
次贷危机拉拢了两群人,房主和投资者。
由于互联网泡沫破灭和911事件,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将利率降低到1个百分点来维持经济增长。
投资者说,一个百分点的回报率太低了,不用,谢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意味着银行能够以1%的利率从美联储借款。
再加上贸易顺差从日本,中国,中东不断涌入,所以有大量的低息贷款,使银行借贷轻而易举,于是他们疯狂地使用“杠杆”。
“杠杆”是用借贷来扩大交易收益的手段,它是这样来操作的,某人的一笔普通交易,用自己的1万美元,买了一个箱子,然后以1万1千美元卖给其他人,净赚1千美元,这桩买卖还不错,但是如果用杠杆操作,一个有1万本金的人,会去再借99万美元,现在他手里有100万美元,可以买100个箱子,用掉那100万美元以后,再以110万卖给其他人,还掉99万贷款本金和1万利息,除开最初的1万,他净赚9万美元。
而另一个人只能赚1000美元。
杠杆能把不错的买卖变成不凡的交易,银行也就是这么赚钱的。
因此,华尔街借入大量的信贷,做了很多大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最后还掉本金。
投资者们看到以后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华尔街就想到了,他们可以拉拢投资者和房主,通过利用房贷。
是这样的.,有家人想买房子,他们要存足足够的首付,和房贷经纪人联系,这家人通过房贷经纪人找到房贷公司,房贷公司给他们房贷,经纪人拿到佣金,这家人买到房子,成为房主。
这对大家都很好,因为房价事实上永远在上涨。
一切都太完美了!有一天,房贷公司接到投资银行的电话,他想买下房贷。
房贷公司用一个不错的价格卖给他。
投资银行家借到数以百万计的资金,然后买了成千上万的房贷,放到一个漂亮的小盒子里。
于是乎,每个月,他就可以拿到盒子里房主还的房贷。
然后他呼唤银行“巫师”,施展金融魔法,把房贷分成三部分——安全、还行、有风险。
分别放到盒子里。
取个名字叫债务抵押债券,简称CDO。
CDO像三个小瀑布一样工作,当资金回笼的时候,最上面的盒子先装满,再流到中间盒子,剩下的装到最底层。
资金来源于房主偿还的房贷,如果有人欠债不还的话,那回笼的资金就少了,最底层的盒子就装不满了。
所以最底层的盒子风险最大而最上层则更安全。
为了弥补高风险,底层盒子的收益会更高一些。
而顶层盒子的收益最低,但也还不错。
银行还给顶层盒子套上保险,这叫信用违约掉期。
做这一切是为了让信贷评级机构,把顶层认证为三A安全投资,安全性最高的评级。
中间盒子评为三B,也还行。
风险最高的部分就懒得评级了。
有了三A评级,投行的银行家可以把最安全的部分卖给承担低风险的投资者,还不错的部分卖给其他银行家。
把最有风险的部分卖给对冲基金和其他风险投资者,投行银行家赚了几百万,最后还掉贷款,投资者终于为资金找到了好的出路。
这可比1个百分点的短期国债好多了。
投资者很满意,想买更多的CDO,于是,投资银行家找到房贷公司,想买更多的房贷,房贷公司找经纪人要更多房主,但经纪人再也找不到买房的人了。
能申请房贷的人都已经有房子了,但他们有个主意,在房主付不起房贷的时候,房贷公司就收回房子,而房子总是在升值,因此房价已经覆盖了断供的风险。
房贷公司只需提高新房贷的风险,而不要求首付。
不需要收入证明。
他们也真就是这么干的,不是借款给值得信赖的房主,也就是所谓的优级贷款。
他们开始找那些不那么可靠的人。
于是就出现了次级贷款,转折点出现了,经纪人和往常一样,用房贷拉拢了这家人和房贷公司,拿到佣金。
这家人买了一所大房子,房贷被房贷公司卖给了投资银行家,又被包装成CDO,卖给了投资者们。
一切都很顺利,大家都发财了!只要能把房贷卖给下家,自己就不用担心了,让大家去操心好了。
如果有房主还不起房贷。
没关系,只要能把风险转嫁给下家,自己就能赚几百万。
这就像在抱着定时炸弹玩击鼓传花。
由于次级贷款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低信用和低收入者凭贷款买了房,毫无悬念,房主还不起房贷了。
而房贷在银行家手中。
这就意味着,他无法偿还月供,房贷变成了房子。
没关系,他还能选择卖掉房子。
但是越来越多的月供,变成了房子。
市场上待售的房子越来越多。
供应远远大于需求,房价就再也不会上涨了。
事实上,房价开始下挫。
这对仍在还月供的人来讲,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局面。
他们邻居的房子都挂牌出售的时候,自己的房子也跟着跌价。
那为什么还要偿还30万的房贷,而自己的房子只值9万美元。
他们觉得继续还贷毫无道理,即使他们还得起房贷,他们也弃房而去。
断供潮横扫全国,房价跳水。
现在投行银行家手里,只是一批跌价了的房子。
他给投资者打电话推销CDO,但是投资者也不傻,他们答道“不用,谢了”。
他也知道,一滴资金流也没有了。
银行家开始向所有人推销。
但谁都不愿意买他的炸弹。
他现在惶惶终日,借了数百万。
甚至借了数十亿才买下这些炸弹,现在却还不起了。
不管他怎么折腾,就是无法脱手。
但他并不孤独,投资者们自己也买了成千上万的炸弹。
房贷公司在打电话想卖掉炸弹,但银行家根本不会买。
经纪人则被炒了鱿鱼,整个金融系统被冻结了。
黑暗时代到来了——大家都破产了。
这还没完,投资人找到房主,告诉房主他的投资已经一文不值了。
现在你看到危机是如何轮回的了。
我们就是这样进入次贷危机时代的!格林斯潘是幸运的,他将利率定到1%,成功将美国经济从信息泡沫和911事件的阴影中带了出来,受到民众的追捧和政府的嘉奖。
但他却制造了一颗定时炸弹,那就是持续的低利率会让金融泡沫被越吹越大。
而他幸运的地方在于这颗定时炸弹爆炸的时间在他卸任以后。
(为什么说格林斯潘有运气?)相比格林斯潘,亨利·保尔森似乎很不幸。
他早就声名鹊起。
他已经拥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在华尔街最受尊崇的机构——高盛担任首席执行官。
作为公司行政总裁,保尔森周游世界。
他把大部分注意力投向中国,在中国,他已经近乎是非官方的美国资本主义大使,与包括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在内的华盛顿任何一位官员相比,他与中国领导人建立的关系都更为深厚。
布什总统新任白宫办公厅主任博尔滕竭力促使保尔森加入总统班子。
博尔滕说服总统,使之确信保尔森与中国之间的紧密联系会成为巨大优势,因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在地缘政治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博尔滕曾效力高盛,并与保尔森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他的强力推荐,是保尔森出任财长的直接原因。
保尔森在正式担任财长之前,曾两度拒绝了出任财长,这时保尔森认为自己之所以拒绝,实际上是出于对失败的恐惧。
他在高盛一向以“直面困难”著称,现在是不是想在困难面前当逃兵呢?保尔森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科学派信徒。
与大多数信徒一样,认为“恐惧是疾病的根源,”信奉“必须驱散恐惧,为上帝重建平衡。
”所以保尔森抛弃高盛CEO的职位,抛弃比财长高几十上百倍的薪酬而去接管当时的金融烂摊子,根本原因是自己的性格和个人信仰。
(保尔森为什么当财长?)保尔森最初制定救市政策时有三个主要原则:流动性可救;政府不可直接购买而只能辅助交易;公司持有者不能从救助中获益。
这就解释了保尔森为什么决定挽救贝尔斯登却放弃雷曼。
当雷曼融资无望时,巴克莱银行曾试图进行收购,却被英国监管部门坚决制止。
在此期间,美国政府并没有为促成交易而做出任何努力,一切均因雷曼资本金不足,首先就不符合流动性可救原则。
但随后形势的发展大大超越了保尔森和美国的金融决策者所能预见和控制的范围,他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些原则,美国联邦政府也随即在危机中变身为大而不倒的忠实践行者:先后斥资4 000亿美元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针对全美大型金融机构推出7 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拨款2 000亿美元救助AIG,甚至为三大汽车巨头提供800亿美元融资,等等。
这就解释了美国政府为什么不救雷曼的疑问。
(美国政府为什么不救雷曼兄弟?)当然连美国政府都不救的企业,巴菲特更不会去搅这团浑水。
巴菲特有句非常著名的投资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足够湿润的雪和足够长的雪坡。
他说你只需要知道如何评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虑市场价格就可以去投资了。
其实他的“足够湿润的雪”就是低廉的股票价格,“足够长的雪坡”就是有长期盈利潜力的企业。
简而言之,只要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它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或者长期来看它将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该公司的股票价格现在又足够低,那你就可以考虑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了。
“股神”的投资方法就这么简单。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是什么?)很明显,雷曼不符合这两个条件,所以当电影情节中,雷曼CEO富尔德向巴菲特寻求融资时,巴菲特拒绝了。
雷曼之所以被众人抛弃,其实跟它的掌门人富尔德的个人性格以及工作作风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