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零次(9月)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前期,许多历史学家相信,历史研究可以去除主观因素,达到完全客观的境地。

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这种对历史客观性的信心?()①“历史是一门科学,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

”②“并不是我在说话,而是历史透过我的口在说话。

”③“我们只要把材料准备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

”④“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A.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C.法律至上的原则D.统治阶级没有法律特权3.“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苏格拉底受审时的这几句辩辞,表明他高度重视A.公民生存权利的重要性B.思想言论自由原则的重要性C.雅典司法公正的重要性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的重要性4.历史上最后一个控制丝绸之路西段要冲(包括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巴格达、麦加和开罗),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帝国是A.法兰克王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5.十世纪时,一位阿拉伯学者到西欧去考察,他对于西欧的感观,最可能是:A.对西欧落后和民俗鄙陋大加批评B.对统一西欧的强大政权印象深刻C.对西欧经济和城市的繁荣赞赏不已D.对西欧的大学林立感到惊讶不止6.下列对于中国史前传说历史价值的认识,比较科学的是A.集体记忆,真实可信B.口耳相传,无稽之谈C.考古印证,蕴涵历史D.炎黄传说,后人附会7.“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这一主张出自于A.墨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儒家思想8.孝文帝曾颁旨规定:“凡士民三十岁以下者均须屏绝北语,具从正音”。

上海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历史测试一、选择题(共75分)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距今约一万年前后,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农耕生产B.早期农耕聚落时期,先人们实行共同耕作按劳分配C.中国人以炎黄子孙自居,因为炎黄传说已经被证实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透视到社会等级存在2.观察右图,若从历史角度研究,两者都能体现当时人的①价值观念②政治制度③建筑技术④社会经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在会场门口有监察员审查参会者身份,能顺利入会的是A.城郊的男性农民B.来自埃及的富商C.首席将军的夫人D.雅典城内的妇女4.安东尼王朝(96年—192年)被誉为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主要得益于A.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罗马法渊源B.定基督教为国教,帝国价值观统一C.版图囊括地中海,帝国国力臻于极盛D.万民法代替公民法,罗马法实现一统5.中世纪西欧某些地区曾先后出现过大规模农奴化和农奴重获自由的现象,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西罗马帝国灭亡和城市复兴B.查理·马特改革和城市复兴C.君士坦丁堡陷落和伊斯兰教扩张D.封建君主专制形成和大学的兴起6.“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

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

”这个帝国是A.西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7.有学者认为:有制度性保证和民间习惯认可的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

这种现象始于A.新石器时代B.夏商时期C.西周时期D.东周时期8.“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此说若作为主流社会价值观,最早出现在A.秦国后期B.西汉前期C.西汉后期D.宋朝前期9.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2021年高三上学期9月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9月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9月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24.《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写到:皇帝祭天是每年的大典礼,东汉以后规定祭天大典在国都南郊举行,都城布局逐渐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

隋唐以后的中央官署逐步集中在富城附近。

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布局由东向西适应了分封制的需要B.出于都城整齐美观的需要C.为更好地适应皇权统治的需要D.根源于儒家思想内容的不断丰富【答案解析】材料主要论及城市布局调整体现君主专制加强的信息。

分封制在汉朝实行,后来地方管理机构主要是郡县制为主,元代实行行省制,故A项错误;“整齐美观的需要”显然不是中央官署逐步集中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中央官署由国都南郊到集中宫城附近,说明君权的不断加强,显然是适应皇权专制的需要,故C项正确;都城布局的调整是适应皇权加强需要,与儒家思想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故选C25.唐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版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

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

这说明唐代A.各地商品种类繁多交易频繁B.人们可在城市随意买卖日历C.雕版印刷术已经在民间流行D.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答案解析】抓住关键词“刻版印刷日历”“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故C项正确;A不是材料反映主旨;B材料中没有反应;D论述的是技术。

26.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

”其思想主旨是A.提倡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B.继承发展古代传统思想C.希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D.维护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能力,比较容易。

根据所学知识,三纲五常是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象征,朱熹强调三纲五常的地位,正是体现了其维护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维护封建统治的理念。

故选D27、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

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三9月月考(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5小题,总分62分)1.(4分)1.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

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2.(4分)2.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

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A.书法实用性加强 B书法流派的统一C.竹简木牍的应用D.纸张使用的推广3.(4分)3.3845年,唐武宗发布敕书,“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求理道,以尽群情”,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

这表明唐武宗A.强调顺承前制B.反对改制创新 C.意在削弱藩镇D.丧失决策大权4.(4分)4.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

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

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5.(4分)5.1864年,李鸿章在一封信中谈到,西方船坚炮利,中国“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厝火积薪,可危之甚”。

由此可见李鸿章A.深恶朝政腐败B.力图维新救国C.主张强兵御外D.开始了解西方6.6.(4分)民国初期,新的教育流派如平民教育、“工读”教育等纷纷出现,各种教育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育联合会、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等。

这体现了A.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C.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D.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7.(4分)7.1937年4月,天津北宁足球队赴日本参赛。

比赛前,领队结合时局激励全队;比赛中,华侨和留日学生高呼爱国口号。

北宁队迎战四支日本劲旅,获得全胜,归国后受到数万民众热烈欢迎;《大公报》予以连续报道,称“为中华争得无上光荣”。

历史9月月考答题卡及答案.doc

历史9月月考答题卡及答案.doc

□I?□I?倒P6IP车PO IP圭PO IP等东源中学9月月考历史答题卡、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在每小题给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38题24分,39题28分)38.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分)(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分)39.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源中学9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零次(9月)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零次(9月)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零次(9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右边图例保存不善已有模糊,据你判断该图可能反映的是A.希波战争形势图B.丝绸之路沿线图C.佛教传播路线路D.西葡殖民东来图2.希腊发现了古埃及纸草,中国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鲜出土了唐三彩。

以此可以解读下列概念中的A.殖民主义 B.文化传播 C.军事征服 D.宗教扩张3.“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

西欧各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大西洋,试图通过海上探险,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材料分析与判断的视角重在A.文化传统 B.经济状况 C.政治形态 D.自然环境4.下面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A.夏商西周B.春秋战国C.秦汉三国D.两晋南北朝5.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否定血缘在政治中决定性作用 B.完全否定了世袭政治这一传统C.开始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D.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6.一个开国皇帝质问大臣,为何迟迟不肯颁布他下达的命令?大臣回答道:我为了避免重蹈前朝倏亡覆辙,必须谨慎检查陛下的命令,不能与现行法令相抵触,所以延迟。

这个故事最可能发生在A.汉代B.唐代 C.宋代 D.明代7.北魏孝文帝曾被称为“民族融合的推手”,主要是因为他A.支持胡汉通婚 B.具备儒学修养C.全面汉化政策 D.迁都中原洛阳8.张说(667年-730年)有诗云:“青海和亲日,潢星出降时。

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

”文中的“戎王”指的是A.吐蕃赞普 B.匈奴单于 C.鲜卑可汗 D.大食苏丹9.历史上对中国的称谓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此外对中国的称谓还有如:①华夏②神州③中华民国④赛里斯,下列选项中,将这四种称谓按上表分类正确的是A.①是第一类、③④是第二类、②是第三类B.①是第一类、②③是第二类、④是第三类C.③是第一类、①②是第二类、④是第三类D.③是第一类、①④是第二类、②是第三类10.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这样描述:“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附解析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附解析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附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 下列关于唐代开元盛世的表述,正确的是()A. 由唐太宗李世民创造B. 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C. 社会经济空前繁荣D. 出现了“均田制”的衰落2. 西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了()A. 推恩令B. 分封制C. 郡国并行制D. 礼乐制度3. 在清朝康熙年间,下列哪项政策体现了清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A. 实行流放制度B. 推行军屯政策C. 实行八旗制度D. 设立驻藏大臣4. 下列关于古希腊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荷马史诗是罗马文化的代表B.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C.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辩证法”D. 斯巴达以民主政治闻名5.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分封制B. 行省制度和中央集权C. 三省六部制D. 郡县制6. 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寇活动猖獗,其主要原因是()A. 日本战国时代动荡不安B.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C. 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繁荣D. 倭寇装备精良7.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A. 蒸汽机的发明B. 电力的广泛应用C. 内燃机的发明D. 纺织机的改进8. 英国光荣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A. 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 推翻了查理一世的统治D. 颁布了《权利法案》9.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A. 解决社会矛盾B. 抵抗法西斯势力C. 应对经济大萧条D. 推动美国工业化10. 联合国成立后,为维护世界和平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A. 组织集体防卫 - B. 设立国际法庭 - C. 颁布《人权宣言》 - D. 组织多次维和行动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的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此举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也导致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秦史》材料二:“明中期,由于倭寇的频繁侵扰,东南沿海百姓流离失所,明朝廷一度下令关闭海岸,严禁商贸。

2021-2022年高三9月统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9月统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2021年高三9月统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xx年12月,“历史形象史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与会学者认为,以往的历史研究多以文字资料为主体,而形象史学则以形象资料为主体,这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以下对象适用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的是A.岩画、造像B.铭刻、史书C.器具、传说D.服饰、论著2.《汉书》记载:武帝“用主父僵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

武帝这一举措A、分割了王国管辖土地 B.导致了郡国并存C.完善了地方行政体系D.变革了宗法制度3.亚里士多德指出,判别一个城邦,不是以人口、城垣等为标准,而是要看它是否由公民组成,“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

此论述反映了雅典城邦的A.地域性特点B.分散性特点C.独立自主特征D.民主管理特征4.下面是1901年慈禧太后在北京颐和园乐寿堂接见外国公使夫人的合影。

此照片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背景是A.中国大门被迫打开B.社会习俗日益西化C.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加强D.清政府即将推行“新政”5.以下节选自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天津市宜传抵制日货的一首歌谣。

据此判断这一时期应是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6.“二月革命之谜”指的是1917年2月23日一3月1日(俄历),那个曾经看似强大的沙皇制度在短短的八天时间里面土崩瓦解了。

下列结论有助于揭开这个谜底的是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这里的“新篇章”包括①工作重心转人城市②进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③面临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任务④实现全党思想高度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周恩来曾说:“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B. 汉朝设立三公九卿制,形成中央官制C. 隋唐时期废除郡县制,推行州县制D. 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2.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主要是()A. 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B. 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基础C. 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D. 使贵族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3.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高峰期出现在()A. 战国时期B. 汉代C. 唐代D. 宋代4. 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A. 公民大会B. 民众法庭C. 元老院D. 执政官5. 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A. 波士顿倾茶事件B. 七年战争C. 《不列颠权利法案》D. 北美殖民地的税收问题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集中在()A. 政治上割地赔款B. 经济上控制市场C. 文化上进行侵略D. 军事上进行干涉7.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A. 推动欧洲的民主化进程B. 建立法兰西共和国C. 扩大法国的领土和势力范围D. 传播启蒙思想8. 以下关于工业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 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B.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C. 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取代了手工作坊D. 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9. 《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德国承认战败,赔偿战损B. 德国失去所有殖民地C. 欧洲各国签署永久和平条约D. 划定德国的东部和西部边界10. 冷战时期,欧洲两大军事对峙集团分别是() - A. 北约与华沙条约组织 - B. 联合国与北约 - C. 欧洲共同体与华沙条约组织 - D. 联合国与华沙条约组织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具有超过二百亩田地的地主,均被列入征税名单。

农民必须向地主交纳农产品,税负繁重,以至民不聊生。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试卷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试卷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试卷说明:1、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4小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的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考生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

)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3.“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述。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决,良知两字是参同。

”该诗作者的核心主张是A.“克己复礼”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经世致用”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5.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6.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7.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

2021年高三历史9月基础知识测试试题

2021年高三历史9月基础知识测试试题

2021年高三历史9月基础知识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只需交机读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722-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33次,朝周王者3次。

这实质上反映出A.中原地区经济发达B.分封制已开始解体C.三国霸主地位确立D.吴越文化的先进性2.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

“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3.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A.宰相专权 B.皇权独尊C.分层决策 D.三省分权4.读表1。

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②抑商政策被废弃③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④商业经济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5. 有史家提出:在晚唐和宋代定型的艺术、文学类型以及社会、政治制度,一直影响着此后1000年的中国。

下列各项史实及其影响,不能论证其观点的是A.分散相权的三省制度B.重视程序的八股取士C.万口相传的李杜诗篇D.豪放婉约的宋代词苑6.下图为“熊”字书法作品。

按其字体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7.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雅典民主制评价道:“这是一种有趣的统治形式,充满多样性和混乱性,把平等不加区别地给予了平等者和和不平等者。

”他批判的主要是雅典民主中的①妇女没有民主权力②抽签选举③解负令④轮流执政A. ①②B.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8.图1是主题为“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的大事年表。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2016.9.1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2.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3.有学者在谈到唐初的经济政策时,认为唐初不仅轻徭薄赋,更侧重为民制产,通过国家的计划分配,使社会下层能够享受基本水准以上的生活,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B.均田制C.三长制D.方田均税法4.战国时期秦国的青铜兵器出土数量很多,不少带有铭文,如“相邦吕不韦戈”、“相邦义(张仪)戈”、“上郡守戈”、“陇西守戈”等。

这些铭文证实()A.兵器使用者为中央高级官员B.秦国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C.秦兵器分由中央和地方督造D.秦兵器带有显著的地域特色5.两宋时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这种变化说明()A.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转型的趋势B.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湖广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之地D.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6.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

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

”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

”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7.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9月)月考试题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9月)月考试题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9月)月考试题本卷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繁露》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

”这一学说A.旨在维护专制君主统治 B.重视探求自然规律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蕴涵朴素的唯物论2.《古今奇观》第二十一卷《老门生三世报恩》中说:“如今是个科目的世界,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谁说他胸中才学?”这反映了当时A. 科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 B.科举考试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科举考试限制了儒学的发展 D.否定科举制的作用3.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

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 B.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4.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

”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C.宗法关系的疏远 D.社会的的大裂变5.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 B.提高了儒生的地位C.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 D.打破了政治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6.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

据统计,白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

上海市位育中学2016届高三政治上学期零次(9月)考试试题

上海市位育中学2016届高三政治上学期零次(9月)考试试题

位育中学2015学年高三政治零次考试卷2015.8考生注意:1.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

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90分,每题3分,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1、国家发改委曾经宣布,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恒天然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6873亿元,这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的罚单。

从中可见这样做( )① 体现了运用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 ② 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③ 是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④ 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下列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A. 降低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B. 逐步增加社会公共品的供给C. 增加货币供给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D. 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低收入者2010—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3、4两题:3、下列符合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总基调的政策是()A.运用行政手段控制通胀,把CPI控制在3%左右B.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小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C.运用法律手段,信贷投放更加偏向微小企业,更加偏向服务行业、科技行业D.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营改增实施范围,推行结构性减税4、上述材料中,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的变化说明()A.党和国家在组织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职能B.国家在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C.国家在进行协调各方的职能D.党和国家在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5、晨练者的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家用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时尚少女身上挂的MP3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这是我国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放的一则“中国制造形象”的宣传视频。

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零次考试试题

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零次考试试题

徐汇区2014学年第2学期位育中学高三零次考历史试卷2015.1一、选择题:(共75分)选择题一: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2、下图为世界历史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图中 A所示地区人民的文化成就B.图中B所示地区的人民在早期国家诞生的时期,实行种姓制度C.图中C所示地区的人民为后世留下了伟大的建筑——帕特农神庙D.目前的考古推知,就进入早期国家状态的先后顺序而言,图中D所示地区要比A、B所示地区略晚些。

3.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抓捕商鞅。

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

”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抓捕并处死。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A.法治代替人治 B.变法深入人心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4、在埃及大金字塔西侧发现了一座墓室,墓主凯伊是建造大金字塔的胡夫法老时期的一位祭司。

墓室入口处的墓志铭上,刻着保障建造者粮食的契约。

墓志上记载,凯伊付给建造者面包和酒,让他们高高兴兴地离开,这些开心的人们以神之名表示非常满意。

——《新考古发现史海漫游》。

就以上材料来看,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判断是:A.金字塔的建造者很可能不是奴隶B.酿酒技术出现于法老胡夫时期C.法老是神的化身D.古埃及的社会关系可能主要是契约关系5、后世评论,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

从公元前 490 年到公元前 322 年,雅典约有一半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

这反映了:A.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缺陷B.苏格拉底之死引发了人们的深思C.雅典政治家们大多存在黑暗的一面D.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① ② ③ ④ 6、在古罗马的一个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均只有一个答案符合要求)。

1.《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位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 (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种形势的根本方法应该为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2. 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供需不平衡B.工业革命C. 经济危机D.新航路的开辟3. 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

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

这里“右转”的意义是A.降低国有制经济的比重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4. 有学者这样描写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材料所描写的应是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5. .针对目前的美债危机,有人称:“美元用不断借钱维持的信用也是信用,如果它突然垮掉了,就好比一颗小行星撞击了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的金融世界。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投资美国国债仍是较为可靠的投资选择B.美国经济形势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C.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不可或缺D.金融安全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6. 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

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真题

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真题

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一、单选题1. 史学家吕思勉论及古代政制时说,古代“交通不便,一山一水之隔,其人即不相往来”,故此,强大之国往往“封邦建国”。

在此,他论述的是()A . 民主制B . 宗法制C . 郡县制D . 分封制2. 古代中国一水利工程设计精巧,它的精华部分曾被设计为邮票(见如图)。

其中,形如犁铧的砌石坝——铧嘴“把海洋河水劈分为二,一由南渠而合于漓,一由北渠而归于湘”。

由此可知,这一水利工程为()A . 井渠B . 灵渠C . 郑国渠D . 都江堰3. 汉代有一案件:“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

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该如何裁决甲呢?董仲舒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

”据此论,皇帝最终宽释了甲。

材料主要反映出()A . 儒生干政B . 儒家约束皇权C . 儒术独尊D . 儒学影响司法4. 书法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

”下列作品中,属于第一个“王”的是()A .B .C .D .5. 中国古代一位帝王自我评价道:“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

”下列史实中,直接支持这一评价的有()①轻徭薄赋,慎用刑罚②设安西都护府③回赠东罗马使者物品④册封章嘉活佛A . ①②B . ①④C . ①②④D . ②③④6. 江西省大部分区域在长江南侧而非字面上的西侧。

称呼由来,是某朝初设江南路,后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以西路为重心。

江南西路,后被简化成江西路,直至设江西行省。

“某朝”是()A . 唐朝B . 宋朝C . 元朝D . 明朝7. 艺术往往因兼收并蓄而充满活力。

下列项中,具有这一鲜明特征的是()①楚辞②京剧③昆曲④元杂剧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8.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对促进社会流动有着重要意义。

清代儒生向往的“天子堂”是()A . 太和殿B . 仁寿殿C . 保和殿D . 佛香阁9. 读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零次考试学科:历史加一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右边图例保存不善已有模糊,据你判断该图可能反映的是A.希波战争形势图B.丝绸之路沿线图C.佛教传播路线路D.西葡殖民东来图2.希腊发现了古埃及纸草,中国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鲜出土了唐三彩。

以此可以解读下列概念中的A.殖民主义 B.文化传播C.军事征服 D.宗教扩张3.“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

西欧各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大西洋,试图通过海上探险,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材料分析与判断的视角重在A.文化传统 B.经济状况 C.政治形态 D.自然环境4.下面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A.夏商西周B.春秋战国C.秦汉三国D.两晋南北朝5.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否定血缘在政治中决定性作用 B.完全否定了世袭政治这一传统C.开始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D.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6.一个开国皇帝质问大臣,为何迟迟不肯颁布他下达的命令?大臣回答道:我为了避免重蹈前朝倏亡覆辙,必须谨慎检查陛下的命令,不能与现行法令相抵触,所以延迟。

这个故事最可能发生在A.汉代B.唐代 C.宋代 D.明代7.北魏孝文帝曾被称为“民族融合的推手”,主要是因为他A.支持胡汉通婚 B.具备儒学修养C.全面汉化政策 D.迁都中原洛阳8.张说(667年-730年)有诗云:“青海和亲日,潢星出降时。

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

”文中的“戎王”指的是A.吐蕃赞普 B.匈奴单于 C.鲜卑可汗 D.大食苏丹9.历史上对中国的称谓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此外对中国的称谓还有如:①华夏②神州③中华民国④赛里斯,下列选项中,将这四种称谓按上表分类正确的是A.①是第一类、③④是第二类、②是第三类B.①是第一类、②③是第二类、④是第三类C.③是第一类、①②是第二类、④是第三类D.③是第一类、①④是第二类、②是第三类10.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这样描述:“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

”他所描述的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军功授爵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11.北宋初期以后,中国古代军阀割据局面不复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 B.民族大融合 C.政治制度的改革 D.商品经济的发展12.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征服汉族的过13.中国古代“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的演变说明了A.封建社会的地方建制逐渐完善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古代主要问题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14.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15.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

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

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16.“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经济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实现这一“开始”的国家是A.葡萄牙和西班牙B.英国和法国C.西班牙和英国D.荷兰和英国17.对德国宗教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场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B.这是一场引领德国以及修其他国家宗教改革的先驱运动C.这是一场将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改革运动D.这是一场直接打击基督教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运动18. 16世纪法国某位学者曾说:“我热爱生活……我全心地接受它并感谢大自然为我而造就的一切,每个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命运。

”据此推断该学者为A.基督教神学家B.人文主义者C.君权至上论者D.启蒙思想家19.“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文中描述的情景开始于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C.丝绸之路开通 D.马可波罗来华20.“(人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这样的“改变”始于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21.“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

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22.法、俄两国宗教信仰不同、政治主张不同,但十九世纪末,两国却结成了同盟。

其能够合作的原因是A.工业革命后,英国势力扩张,法俄联合抵制B.德国统一后,破坏原有均势,法俄合作抗衡C.意大利统一,影响法俄两国在地中海的利益D.美国强势崛起,危及法俄两国巴尔干的优势23.统计显示:“从1820到1830年,(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的推行 B.工业革命的深入C.农村疾病的流行 D.城市环境的改善24.1906年,代表19世纪中期欧洲进步社会潮流的一份文献被节译成中文,文中最后有“噫来,各地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奋也”之句。

此句原意最有可能是A.“四海之内皆兄弟”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人人生而平等”25.近代一位历史人物认为:“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这描述的是A.君主专制B.民主共和C.中体西用D.君主立宪26.“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以下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A.天主教的传播 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27.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培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

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

”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A.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B.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主C.亡国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28.纽约一家报纸曾经这样赞扬一项发明:“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

这项发明的发明者是A.哈格里夫斯 B.瓦特C.爱迪生 D.西门子29. 19中叶至20世纪初的世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工业化浪潮的扩展,美、德、俄、日的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等等,从根本上显示了A .资本主义制度的成熟B . 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确立C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D .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30.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A. 电B. 水力C. 石油D. 太阳能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力0、1、l 、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31.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 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 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

对于两位学者的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司马迁的观点分析了西周灭亡的原因之一B .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根据,真实可靠C .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D .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32. 右面a 、b 两个不同时期文物都出土于河南 地区,对于a 、b 文物上的字符有着不同的解读,其中最合理的解读是A .a 、b 文物上的字符均属于象形文字B .a 、b 文物上的字符有一定传承关系C .a 、b 文物上的字符属于第一手资料D .a 、b 文物上的字符均属于精神活动33.“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对这段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该材料A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B .向天主教会的权威提出了挑战C .冲击了中世纪的王权D .倡导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34. 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

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

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

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A .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B .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 .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D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b a35.美国独立后,托马斯·潘恩说:“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

”据此推测,作者A .支持民主共和B .赞成扩大总统权力C .追求自由平等D .崇尚法制依法治国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7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36.“上帝的脚盆”(12分)地中海宛如一个水槽镶嵌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人戏称它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她浸润过许多古老的文明。

地中海的地理意义在于它将欧洲和非洲分隔开来;就文明的传承而言,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文明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础。

问题:(1)地中海“浸润”过哪些古老的文明?(3分)(2)造成地中海区域早期文明呈现不同特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3)古代地中海文明在哪些方面“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础”?(6分)37. 中世纪的西欧城市(12分)12世纪末,伦敦有4万左右人口,是不列颠诸岛最大的城市和整个西北欧的首要商业中心。

英国许多主教、修道院长和公爵都在城里有房子,国王在威斯敏斯特西区的宫殿里处理大部分事务。

伦敦有139座教堂,每小时都能听到钟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