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医学技术系
李红岩
任务20
概述
MDS骨髓象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后天获得性的造
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外周血任一系 或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中常有一系、二系或三系的 形态异常。
临床特点
1.年龄及性别 2.病因 50岁以上的老年人好发,男多于女。
•
⑶巨核细胞系:数量可正常、增多或减少,可见小巨核细胞、单圆大核或多 个小核的大巨核细胞。一般的巨核细胞也常有核分叶明显和胞质颗粒减少的 改变。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在MDS中诊断意义较大,形态特征如下:大小和外观与成熟
小淋巴细胞相似,核质比例大,核圆形或稍有凹陷,染色质致密,结构不清,
偶可见1~2个不清晰的小核仁,胞质极少、嗜碱、不透明而呈云雾状,周边 不整齐,可有血小板形成现象。
Pelger-Hüet畸形
环形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双核晚幼红细胞
巨核系病态造血
淋巴样小巨核细胞
实验室检查
3.细胞化学染色 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丰富,铁粒幼红细胞增多, 可见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幼红细胞PAS染色阳性。
• 4.骨髓活检 多数病例骨髓造血组织过渡增生,造血细胞 定位紊乱. • 红系、巨核系由正常的中央窦周围移位至骨小梁旁区或小 梁表面; • 不成熟粒细胞增多并伴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原始粒 和早幼粒细胞,正常情况下应该分布于骨内膜表面,MDS患 者则移位至骨小梁间的中央髓区,并形成集丛(3~5个细 胞)或集簇(>5个细胞)。 • 亦可见巨核系病态造血、网状纤维增生等改变。
血细胞减少,无或偶见原始细胞, 无Auer小体,单核细胞<1×109/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素甲基化,axl基因表达等,在MDS患者中都有
较高发生率。但其 在发病机制中作用仍有待
进~步明确。
(五) 造血祖细胞培养
MDS患者多向造血祖细胞CFU-mix培养大
多无集落生长,少数为集落数明显减少。CFUGM、BFU-E、CFU-E和CFU-NK集落数大多减少, 说明MDS患者多向造血祖细胞及其以下造血祖细 胞增生分化均有异常。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1.发病原因分类:
①原发性MDS,无明确发病原因。
②继发性MDS,多继发于长期放、化疗后,亦 可继发于自身免疫病、肿瘤等。
2.形态学分类: (1)法、美、英等国协作组分类(FAB分型)诊断 标准 ①难治性贫血(RA):血象:贫血。偶有粒细胞 减少、血小板减少而无贫血,网织红细胞减 少。红细胞和粒细胞形态可有异常,原始细 胞无或 <1%;骨髓象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 跃。红系增生并有病态造血现象。很少见粒 系及巨核系病态造血现象。原始细胞<5%;
3.诱导分化治疗 其作用机制为刺激MDS异常 造血克隆转变为正常克隆及促进来源于异 常克隆的各阶段幼稚细胞进一步分化为成 熟细胞。适用于各型MDS 患者,常用有以 下几种:(1)维生素A衍生物:包括顺式或 反式维甲酸。(2)维生素D衍生物:维生素 D 吸收至体内后,经肝肾内羟化形成具有 活性的l,25二羟维生素 D3,可抑制白血 病细胞增生和促进分化。 (3)砷剂: 砷剂可促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病分化及凋亡。
②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S): 铁染色显示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占所有有 核细胞数的15%以上,其他同RA; ③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血象: 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多见粒系病态造血现 象,原始细胞<5%。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 系及红系均增生。三系都有病态造血现象。 原始细胞I+Ⅱ型为5%~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pt课件
〖刺激素造血剂〗
❖ 适用于 RA,RAS型。
❖
1、康力龙 6~8mg/d,分次服用,疗程至少 3个月,最长可服一年以上。部分患者肝功能会受 损,可合并使用联苯双酯。若因肝功能受损多次停 药者,可改用丙酸睾丸酮肌内注射,每日50~ 100mg,连续治疗半年以上方可判断疗效。
2、泼尼松 30~40mg/d,分次服用,适用于 MDS合并溶血。
【临床表现】
❖
〖症状〗 MDS通常起病缓慢,少数起病
急剧。一般从发病开始转化为白血病,在一年之
内约由50%以上。贫血患者占90%。常为中度贫
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
短等。发热占50%,其中原因不明性发热占10
%~1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肛门周围和泌尿
系为多。出血占20%,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
四、 疗效标准采用欧洲MDS协作组 标准
❖ 完全缓解:血红蛋白>120g/L,中粒>1.5×109/L,Plt>100×109/L, BM中原粒<5%,病态造血消失,染色体畸变消失。 部分缓解:网织红细胞>1%和不输血Hb较疗前增加35%或/和中粒较 疗前增加35%或/和血小板较疗前增加35%及BM中原粒明显减少或至 少不增加,脏器肿大缩小>50%。 微效:符合以下条件3个或3个以上者: (1) Hb较疗前增加20g/L; (2) 中粒较疗前增加1.0×109/L; (3) 血小板较疗前增加20×109/L; (4) 输血量减少50%以上; (5) BM中原始细胞无增加,(其中第5条为必备条件) 稳定:无变化 进展:细胞减少加重,外周血原粒>50%,BM中原粒>30%及任何在 FAB分型范畴内时进展。
抗血管生成药物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护理措施
贫血:患者常 出现乏力、头 晕、心悸等症 状
出血:皮肤瘀 斑、鼻出血、 牙龈出血等
感染:易发生 感染,如肺炎、 败血症等
肝脾肿大:部 分患者可出现 肝脾肿大,但 一般不严重
2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刺
01
激性食物 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维生素、 02 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 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预防
4
临床表现包括贫血、出血、 感染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
为急性白血病。
发病原因
2019
环境因素:化 学物质、放射
线等
2021
其他因素:病 毒感染、药物
等
01
02
03
04
遗传因素:家 族遗传、基因
突变等
2020
免疫因素:自 身免疫反应、
免疫缺陷等
2022
临床表现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观察药物反应, 如出现不良反 应及时报告医 生
定期检查血常 规、肝肾功能 等指标,评估 药物疗效
教育患者正确 使用药物,避 免误服、漏服、 过量等现象
3
PPT课件制作
课件结构设计
01
开场白:介绍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的概念和特点
03
临床表现:介绍骨髓增生异 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方法
05
治疗方法:介绍骨髓增生异 常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03
脱水 避免过敏食物:避免食用可能引
04
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花生等
心理护理
D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C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战胜求
A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信任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防和措施课件
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 力,提高抵抗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身体健康, 增强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 手、洗澡等,有助于预防感染。
03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靶向药物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 药物,如针对FLT3、IDH1/2、 DNMT3A等基因突变的靶向药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避免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
这些病原体可能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影响。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炸、烧烤等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等。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作息习惯。
积极锻炼,增强免疫力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防和措施课 件
制作人:XXX
2023-12-03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概述 • 预防措施 • 治疗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概述
定义和分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后天性克隆性疾患,其表现为骨髓中各系造血 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
预防措施 避免暴露于有害环境因素,如辐射和化学物质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总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
总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01
治疗措施
02
03
04
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以髓系细胞分化和成熟异常,骨髓..
·专题笔谈·肖志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分型;预后判断;疗效标准;治疗策略R551.3A1004-5511-(2008)03-0125-0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以髓系细胞分化和成熟异常、骨髓衰竭为特征的髓系肿瘤,伴有外周血细胞减少和红系、粒系、巨核细胞系一系或多系形态学异常,由于遗传不稳定因而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1]。
11982年FAB协作组根据骨髓和外周血有发育异常形态学改变的基本特征、加上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百分率、骨髓中环状铁粒幼红细胞百分率、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绝对数≥1.0×109/L,及有Auer小体等5个指标将MDS分为:难治性贫血(RA)、环状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RS)、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转变中的RAEB(RAEB-t)等5个亚型。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1年颁布MDS分型标准[2],见表1。
现已取代了FAB标准成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MDS诊断分型标准。
表1WHO的MDS分型标准(2001年)亚型外周血骨髓难治性贫血(RA)贫血仅有红系发育异常*无原始细胞或罕见原始细胞<5%环状铁粒幼细胞<15%△难治性贫血伴有环状贫血仅有红系发育异常*铁粒幼细胞(RARS)无原始细胞或罕见环状铁粒幼细胞≥15%△原始细胞<5%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血细胞减少(两系减少或全髓系中≥2个系别中发育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血细胞减少)异常的细胞≥l0%无原始细胞或罕见原始细胞<5%无Auer小体无Auer小体单核细胞<l×l09/L环状铁粒幼细胞<15%△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和环状铁粒幼细胞(RCMD-RS)同RCMD除环状铁粒幼细胞<15%△外,余同RCMD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血细胞减少1系或多系发育异常过多-I(RAEB-I)原始细胞<5%原始细胞5%~9%无Auer小体无Auer小体单核细胞<l×l09/L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血细胞减少原始细胞10%~19%过多-II(RAEB-II)原始细胞5%~19%余同RAEB-I有或无Auer小体单核细胞<l×l09/LMDS不能分类(MDS-U)血细胞减少粒系或巨核系l系发育异常无原始细胞或罕见原始细胞<5%无Auer小体无Auer小体MDS伴有单纯del(5q)(5q-S)贫血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伴原始细胞<5%有核分叶减少血小板数正常或增高原始细胞<5%无Auer小体单纯del(5q)*指发育异常形态学表现的细胞占该系细胞的10%或以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瘀内阻证:面色淡暗,肌肤甲错,皮肤 瘀斑,胁下癥积,周身疼痛,胸胁苦满, 午后见潮热,夜间低热,大便干结。舌质 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白,脉细涩。
西医治疗
RA治疗:RA治疗效果较好,主要使用诱导 分化剂、刺激造血药物等。 顺式维甲酸:临床常用剂量10mg~100mg (m2.d),分次口服,从小剂量开始,疗程 不少于 3个月。主要副作用有口唇干裂、 皮肤过度角化、口腔炎、血清甘油三酯增 加、肝功能不良、胆红素增高等,减或停 药可消失。
◆外在因素
饮食所伤:饮食不节(洁),饥饱无度,中 伤脾胃,致使脾胃虚弱。胃虚受纳失司,脾 虚健运失调,水谷之精微物质缺乏,使气血 生化无源,以致气血两虚,百脉失养,血液 瘀滞;饥饱无度可直接损伤气血,累及阴阳, 导致气血阴阳俱虚,五脏亏损。
药毒中伤:因疾病需要,或疾病误治, 服用或注射有毒药物,或接触有毒药物 或化学物品,可直接损伤气血,导致气 血亏虚;可中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 受纳运化失常,气血生化无源,以致气 血两虚;能损伤骨髓,致使精髓空虚, 精血化生无源。
红白血病:骨髓中红系﹥50%时难与RAEB或 RAEB—t鉴别,非红系造血细胞中原始细胞> 30%为红白血病,原始细胞<30%为MDS。现 在认为原始细胞> 20 %诊为红白血病,原始 细胞<20%为MDS。 急性白血病:原始细胞>20%诊为急性白血病, 原始细胞<20%为MDS。
中医病因病机
◆内在因素
阴虚内热证:颜面潮红,五心烦热,虚烦不 眠,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口干咽燥,腰膝 痠软,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体瘦小,舌 质紫红,或绛红,舌苔薄少,脉象细数。 阴阳两虚证:面色潮红,畏寒肢冷,腰膝酸 软,口干舌燥,午后低热,自汗盗汗,失眠 多梦。舌体胖大,或瘦小,舌质淡红,或舌 质淡白,舌苔少,或薄白,脉象沉细。
1.MDS
鉴别诊断
3、巨幼细胞性贫血:MDS患者细胞病态造血可见巨幼样 变,易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混淆,但后者是由于叶酸、维 生素B12缺乏所致。 4、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Ph染色体、BCR—ABI融 合基因检测为阳性,而CMM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则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转归:
第一种模式:病情相对稳定,可存活数年或十多年 第二种模式:初期病情稳定,突然恶化转为急性白血病
2 造血组织发育异常(hemopoieticdysplasia) 3 骨髓造血异常综合征(dysmyelopoieticsyndromes,DMPS)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二、病因和病机:
病因不明。相关因素包括烷化剂、电离辐射、 有机毒物、药物等。 1、染色体异常:40%--60%。数目异常、易位、缺失等 2、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异常:ras、fms、p53、p15 3、造血干、祖细胞体外生长分化异常 4、单克隆造血 5、造血细胞凋亡增加 6、免疫异常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内三科
黎晓鹃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一、概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anemia,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病态造血为特征的疾 病。 特征:血细胞病态造血、倾向于急性白血病转化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命名:
1 白血病前期(preleukemia,PL)
(1)难治性贫血(RA) (2)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ARS) (3)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异常 ( refractory cytopenia with multilineage dysplasia, RCMD) (4)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异常和环形铁粒幼细胞(RCMD-RS) (5)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RAEB-1) (6)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2(RAEB-2) (7)MDS不能分类(MDS-U) (8)MDS伴单纯del(5q)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原因未明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功能异常,导致以难治性贫血及其他血细胞减少,并伴有病态和无效造血为特征的疾病。
因与急性白血病发生密切相关,曾有难治性贫血、白血病前期等名称。
1976年由法、美、英(FAB)协作组命名为MDS,并于1982年提出细胞形态学特点和亚型分类的建议,为世界各国采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MDS 为骨髓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特征,明确将其定位骨髓肿瘤性疾病。
理由是患者骨髓呈现异常增生,并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生物学行为与急性白血病无明显区别。
常见病因1.原发性:原发性MDS找不出发病原因。
2.继发性:继发性MDS常发生于长期化疗及放疗之后。
即治疗相关性MDS。
以原发于造血组织肿瘤发病率高,如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也见于卵巢癌、肺癌、乳腺癌、睾丸癌、消化道癌及脑肿瘤等。
此外,肾脏病、炎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后也可继发MDS。
能够引起继发性MDS药物有氮芥、卡氮芥、瘤可宁、环磷酰胺、马法兰、马利兰、乙双吗琳、氯霉素等。
也与接触苯、杀虫齐、石油产品等可能有关。
可能发病机理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干细胞功能异常:在各种致病因子诱发MDS过程中,与AML类似之处,受累之靶细胞是骨髓干细胞。
已知电离辐射和烷化剂(有拟放射作用)等诱至广泛的染色体改变,在体内于干细胞有丝分裂的静止期,与DNA螺旋进行交叉连合,从而使于细胞损伤,引起染色体畸变与细胞转形,导致异常细胞克隆形成。
加上原已处于抑制状态的兔疫系统进一步受到抑制,引起免疫监护系统的严重障碍,从而容许异常克隆的生长与增殖。
但此种MDS细胞与AML时的白血病细胞不同,它在保持自我复制力的同时,尚保留有一定程度分化潜力,残存的“正常”造血干细胞也遭至部分抑制,该病程中原始细胞进行性堆积,而周围血细胞减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CMML 5~20
PB原始 细胞(%)
<1 <1 1-5 >5 1-5
BM环状铁 PB单核 Auer
粒幼细胞(%) 细胞(109/L) 体
<15
不定
-
>15
不定
-
不定
<1
-
不定
<1
+
不定
>1
-
376例MDS FAB分型
分型
例数
%
RA
167
44.4
RARS
17
4.5
RAEB
149
39.6
RAEBT
43
MDS与NS比较P<0.01,RA组与RAEB组比较P<0.05
医科院血研所(1999)
分析RA86例,中位年龄48(18~77)岁 中位随访时间74(60~209)个月
RA 的 转 化
转化类型
例数
%
AL
24
27.9
RAEBT
3
3.5
RAEB 未转化
7
8.1
52
60.5
转化34例(39.5%)
MIC协作组(1988)
河南省人民医院(1999)
骨髓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率
病种
例数 PCNA+表达率(%)
积分值
NS
10
12.3±2.3
98±17
CAA
14
5.2±3.1
38±14
AML
10
34.5±6.7
468±46
MDS
36
22.6±2.7
254±38
RA 2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三、 造血祖细胞培养 :
多数MDS的造血集落形成单位减少或不生 长。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 减少,集簇增加。
四、细胞遗传学 :
约半数MDS有染色体异常,常见的有: -5、5q-、-7、+8、20q-及复杂型染 色体异常等。
类型
外周血
骨髓
RA 原始细胞<1%
原始细胞<5%
RAS
原始细胞<1%
原始细胞<5%,环形铁粒幼细胞 占全骨髓有核细胞的15%以上
RAEB 原始细胞<5%
原始细胞5%-20%
RAEB-t 原始细胞≥5%
原始细胞>20%而<30%;或幼粒 细胞出现Auer小体
原始细胞<5%, CMML 单核细胞绝对
值>1*109/L
谢谢!
谢谢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MDS患者有贫血, 约50~60%有中性粒细胞减少, 40~60%有血小板减少, 易感染和出血。 CMML常有脾大。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多数为全血细胞减少,1/3为两系减少,少 数为一系减少;病态造血。
二、骨髓象:
多增生活跃以上,约10%增生减低。可见病 态造血及ALIP。
诊断与鉴别诊断:
凭病态造血,一系、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 及上述实验室检查异常,MDS的诊断不难 确立;
目前MDS并没有一个特异的诊断指标,因 此,同时必须排除其他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 蛋白尿症、巨幼细胞性贫血及自身抗体介 导的血细胞减少等。
CMML还要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鉴别。
六、联合化疗
对于脏器功能良好的MDS患者可考虑使用联合化疗,如蒽环类抗生 素联合阿糖胞苷,预激化疗部分患者能获一段缓解期。MDS化疗后骨髓 抑制期长,要注意加强支持治疗和隔离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何广胜(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诊断】一、临床表现(一)几乎所有的MDS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
约60%的MDS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粒细胞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
40~60%的MDS患者有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
(二)MDS亚型间临床表现有所差别:1、RCUD主要以单系血细胞减少的症状为主,偶有两系减少者。
2、RCMD患者常有2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
3、RAEB则多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常有明显贫血、出血及感染表现,可伴有脾肿大,常在短期内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4、5q-综合征患者以严重贫血及血小板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一)血象和骨髓象:可以为红系、粒系及巨核系中一系或两系血细胞减少,多数为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多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少部分患者骨髓增生减低。
外周血和骨髓象有病态造血表现。
(二)骨髓病理:常见到髓系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及网硬蛋白纤维增生。
(三)造血祖细胞体外集落培养:粒-单核祖细胞培养集落减少或无生长,而集簇增多,集簇/集落比值增大。
偶有白血病集落增多。
(四)细胞遗传学改变:40%~70%的MDS患者有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常见者有+8、-5、5q-、-7、7q-、20q-。
三、分期分型(一)分型MDS的FAB分型FAB分型外周血骨髓难治性贫血(RA)原始细胞<1% 原始细胞<5%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原始细胞<1% 原始细胞<5%,环形铁幼粒细胞>全髓有核细胞15%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原始细胞<5% 原始细胞5%~20%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向白血病转变型(RAEB-t)原始细胞≥5% 原始细胞>20%而<30%;或幼粒细胞出现Auer小体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MML)原始细胞<5%,原始细胞5%~20%单核细胞绝对值>1×109/L2008年MDS的WHO分型WHO分型外周血骨髓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1系病态造1系或两系减少1系病态造血,达10%以上;血(RCUD)* 原始细胞<1% 原始细胞<5%环形铁幼粒细胞<全髓有核细胞15%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RN)难治性血小板减少(RT)RAS 原始细胞<1% 原始细胞<5%,环形铁幼粒细胞>全髓有核细胞15%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血细胞减少2-3系病态造血,达10%以上;造血(RCMD)原始细胞<1% 原始细胞<5%无Auer小体无Auer小体单核细胞绝对值环形铁幼粒细胞±15%<1×109/LRAEB-1# 血细胞减少1系或多系病态造血,原始细胞<5% 原始细胞5%~9%无Auer小体无Auer小体单核细胞绝对值<1×109/LRAEB-2 血细胞减少1系或多系病态造血,原始细胞5-19% 原始细胞10%~19%或幼稚粒细胞出现Auer 或幼稚粒细胞出现Auer小体小体单核细胞绝对值<1×109/LMDS-U 血细胞减少1系或多系病态造血,但不足10%原始细胞<1% 原始细胞<5%孤立5q-的MDS 贫血少分叶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血小板正常或增高原始细胞<5%原始细胞<1% 孤立5q-幼稚粒细胞无Auer小体说明:*RCUD中有时可见两系血细胞减少,全血减少者应诊断为MDS-U;#如果骨髓中原始细胞<5%,但血液中在2%到4%,诊断分型为RAEB-1;#如果骨髓中原始细胞<5%,但血液中1%,诊断分型为MDS-U;如果骨髓Auer小体阳性,血液中原始细胞<5%,骨髓原始细胞中<10%,则应诊断分型为RAEB-2.(二)预后分期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评分如下:低危0分;中危-1(Int-1)0.5-1分;中危-2(Int-2)1.5-2分;高危≥2.5分。
MDS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预后变量标准积分骨髓原始细胞<5% 05~10% 0.511~20% 1.521~30% 2.0染色体核型好[正常,-Y,del(5q),del(20q)] 0中度(其余异常)0.5差[复杂(≥3个异常)或7号染色体异常] 1.0血细胞减少* 没有或1系02系或3系0.5*中性粒细胞<1.5×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9/LWPSS预后积分系统分为5组:极低危组(0分)、低危组(1分)、中危组(2分)、高危组(3-4分)、极高危组(5-6分)。
(表4)表4 MDS的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预后变量标准积分WHO分型RA、RAS、5q-0RCMD、RCMD-RS 1.0RAEBⅠ 2.0RAEBⅡ 3.0染色体核型好[正常,-Y,del(5q),del(20q)] 0中度(其余异常) 1.0差[复杂(≥3个异常)或7号染色体异常] 2.0输血无0依赖 1.0四、诊断标准MDS的最低诊断标准(维也纳诊断标准)条件一、必要标准1、持续(≥6月)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红细胞(Hb<110g/L﹚;中性粒细胞﹙ANC<1.5×109/L﹚2、排除其他可以导致血细胞减少或病态造血的造血及非造血系统疾患二、MDS相关标准(确定标准)1、病态造血:骨髓涂片红细胞系、中性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中任一系至少达10%;环状铁粒幼细胞>15%2、原始细胞:骨髓涂片中达5~19%3、典型染色体异常(常规核型分析或FISH)三、辅助标准(用于符合必要标准,但未达到确定标准,但临床呈典型MDS表现者,如输血依赖的大细胞贫血)1流式细胞术显示骨髓细胞表型异常,提示红细胞系或/和髓系存在单克隆细胞群2单克隆细胞群存在明确的分子学标志:HUMARA分析,基因芯片谱型或点突变(如RAS突变)3骨髓或/和循环中祖细胞的CFU集落(±集簇)形成显著和持久减少2008年WHO标准认为,对于形态学病态造血未达标,只伴有某些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如仅有-Y,+8或20q_,不能作为诊断MDS的确切证据。
在有染色体异常伴难治性血细胞减少者,无病态造血的形态学证据只能拟诊MDS。
【鉴别诊断】(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须与RA鉴别。
RA的网织红细胞可正常或升高,外周血可见到核红细胞,骨髓病态造血明显,早期细胞比例不低或增加,染色体异常,而CAA无上述异常。
(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PNH检测可发现CD55+、CD59+细胞减少,Ham试验阳性及血管内溶血的改变。
(三)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IRP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各系造血细胞能发现自身抗体,且对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有较好和较快的反应。
(四)巨幼细胞性贫血: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后可纠正贫血;而MDS的叶酸、维生素B12不低,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无效。
【治疗】一、支持治疗(一)输血改善贫血应同时处理可加重贫血因素,一般在Hb<60g/L,伴有明显贫血症状,难以耐受时输注。
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应输注经辐照后的红细胞。
(二)铁超负荷铁蛋白达到1000μg/L者总生存率下降,必须进行除铁治疗,一般治疗目标也是将铁蛋白降至1000μg/L以下。
1、去铁胺:20mg~60mg/kg/d,由静脉输注或皮下注射。
2、去铁酮:50mg~100mg/kg/d,口服。
(三)血小板输注建议存在血小板消耗危险因素者(感染、出血、使用抗生素或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等)输注点为20×109/L,而病情稳定者输注点为10×109/L。
(四)中性粒细胞减少对于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可考虑给予小剂量G-CSF应用,以使中性粒细胞>1×109/L。
(五)促红系生成治疗(ESAs)可给予Epo1万U/天,加用G-CSF可以增加红系反应。
联合G-CSF治疗(G-CSF剂量从75μg/天开始,每周加倍,75-150-300μg,并保持WBC维持在6-10×109/L),持续6周。
对无反应者,可加量Epo应用,继续治疗6周。
对治疗有反应者,一旦取得最大疗效,逐渐减少G-CSF、Epo的应用,直至用最小的剂量维持原疗效。
二、低强度治疗(一)表现基因组修饰1、阿扎胞苷(AZA):75mg/m2,皮下注射7天,每4周1疗程,共4次,治疗各型MDS,尤其是年龄<75岁且不适合化疗或干细胞移植的高危MDS患者,维持4-6个周期为佳。
2、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20mg/m2/d,静脉应用5天。
用于初治和治疗过的MDS、所有FAB亚型的原发和继发MDS及IPSS评分为中危-1以上的MDS患者。
(二)免疫调节药物(IMiDs)来那度胺(Lenalidomide)25mg/d治疗MDS特别是伴5q_的输血依赖性MDS患者有效。
(三)免疫抑制治疗(IST)低危患者,年轻(≤60岁)、输注周期短﹙<6月﹚和HLA-DR15阳性是提示使用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联合CsA治疗有效的变量。
有报道MDS在使用IST后出现疾病进展和白血病转化,须谨慎行之。
(四)其他药物(五)格列卫治疗存在5q33易位伴嗜酸细胞增多的CMML有效。
三氧化二砷(ATO)主要反应是红系改善,基本没有CR和PR者。
维甲酸类制剂、维生素D3等诱导分化剂和氨磷汀(Amifostine)治疗MDS,但效果不确切。
三、高强度治疗包括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年轻MDS患者及高危或进展的MDS治疗中。
(一)化疗标准计量/大剂量强化疗方案通常由Ara-C联合蒽环类抗生素、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或氟达拉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唯一能治疗MDS的方法。
【疗效标准】MDS的IWG疗效标准类别疗效标准(疗效必须维持≥4周)完全缓解骨髓:原始细胞≤5%且所有细胞系成熟正常#应注明持续存在的病态造血#外周血:血红蛋白:≥110g/L中性粒细胞:≥1.0×109/L血小板:≥100×109/L原始细胞0%部分缓解外周血绝对值必须持续至少2个月其它条件均达到完全缓解标准(凡治疗前有异常者),但骨髓原始细胞仅较治疗前减少≥50%,但仍>5%不考虑细胞增生程度和形态学骨髓完全缓解骨髓:原始细胞≤5%且较治疗前减少≥50%外周血:如果达到血液学改善(HI),应同时注明疾病稳定未达到部分缓解的最低标准但至少8周以上无疾病进展证据治疗失败治疗期间死亡或病情进展,表现为血细胞减少加重、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增高或较治疗前发展为更进展的FAB亚型完全缓解或部分至少有下列1项:缓解后复发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回升至治疗前水平粒细胞或血小板数较达最佳疗效时下降50%或以上血红蛋白下降≥15g/L或依赖输血细胞遗传学反应完全缓解:染色体异常消失且无新发异常部分缓解:染色体异常减少≥50%疾病进展原始细胞<5%者:原始细胞增加≥50%达到5%原始细胞5%-10%者;原始细胞增加≥50%达到10%原始细胞10%-20%者;原始细胞增加≥50%达到20%原始细胞20%-30%者;原始细胞增加≥50%达到30%下列任何一项:粒细胞或血小板数较最佳缓解/化疗时下降≥50%血红蛋白下降≥20g/L依赖输血生存结束时点:总体生存:任何原因死亡无变故生存:治疗失败或任何原因死亡无进展生存:病情进展或死于MDS无病生存:至复发时为止特殊原因死亡:MDS相关死亡#病态造血的改变应考虑病态造血改变的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