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词中的意象,分析诗人抒发的情感。
(3)了解陆游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词的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词人坚定的爱国信念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2)学会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词的朗读和背诵。
2. 词中意象的分析。
3. 诗人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词中难点词语的解释。
2. 诗人情感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诗词原文及注释。
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陆游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陆游诗词,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诗词(1)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卜算子·咏梅》。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 诗词解析(1)分析词的题目“咏梅”,了解词的主题。
(2)解读词中的意象,如“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等。
(3)探讨词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如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等。
4. 诗人情感分析(1)引导学生从词中找出表现诗人情感的词语或句子。
(2)结合诗人的生平背景,分析词中所抒发的情感。
5. 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心态。
6.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写一篇关于词人陆游的小短文,介绍其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7. 板书设计卜算子·咏梅陆游意象: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等情感: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等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卜算子咏梅》的作者、背景和创作意图。
2.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其能够体味和感受诗歌的美。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媒介展示梅花的美丽形态,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对梅花的兴趣。
2.导入诗歌背景(10分钟)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及其代表作《登鹳雀楼》等诗歌,为学生创造了解《卜算子咏梅》的背景。
3.新课讲述(20分钟)a.作品介绍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卜算子咏梅》的作者、写作背景、创作意图等,包括王之涣写诗的动机以及对梅花的情感表达。
b.诗歌分析针对诗歌的结构、韵律以及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可通过解读诗句、比喻等手段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美。
4.课堂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和讨论,引导学生从情感、意境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对诗歌进行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5.分组朗读(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别朗读一段诗歌,鼓励学生在表达时注意语调、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6.个人创作(20分钟)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和想象,写一首关于梅花的诗歌。
可以提供一些诗句或情感关键词作为参考,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作空间。
7.展示交流(10分钟)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朗读给全班听,并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感受,引导全班进行评论和交流。
8.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诗歌作品整理完善,并准备下次课的演讲稿。
三、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梅花的美丽。
2.诗歌《卜算子咏梅》的课文和讲解材料。
3.复印和分发诗歌分析的教材资料。
4.小组朗读时可能需要的话筒或扩音设备。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发言次数以及表达的质量。
2.诗歌创作评价: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表达的情感、形式的整齐度和语言的准确性。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设计(优秀)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设计(优秀)教案设计:《卜算子咏梅》一、教学目标:1.了解《卜算子咏梅》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导入活动(10分钟)教师给学生放一张梅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梅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课文导读(10分钟)4.朗读诗歌(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卜算子咏梅》,重点表达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5.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7.诗歌创作(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梅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与梅花相关的诗歌。
8.诗歌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诗歌读给全班听,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9.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多欣赏和创作诗歌。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卜算子咏梅》的意境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通过讨论和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不过,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创作时间较短,可能影响了他们的作品质量。
以后可以考虑增加创作时间或在下一节课中继续创作和分享。
卜算子咏梅陆游 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教案标题】卜算子咏梅陆游【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陆游的诗作《卜算子咏梅》;2. 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3. 培养学生欣赏和感悟诗歌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创作与诗歌相关的作品。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2. 感知陆游的诗歌表达技巧和艺术特点;3.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情感和感悟的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陆游的诗作《卜算子咏梅》;2. 课件:包含相关图片和文字的PPT;3. 板书工具:彩色粉笔、橡皮擦;4. 评价工具:学生乐谱、鉴赏评价表。
【教学过程】【导入】1. 创设情景:播放相关的梅花图片,引发学生对梅花的感觉与情感;2. 提问学生:你对梅花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吗?【展示】1. 展示与《卜算子咏梅》相关的图片和背景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2. 向学生介绍陆游的诗歌创作背景和特点。
【讲解】1. 分段讲解诗歌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境;2. 解读陆游的诗歌表达技巧和艺术特点;3. 分析陆游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感悟】1. 让学生读诗,自由发挥,引导他们借助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感悟;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总结】1. 总结课堂所学的陆游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2. 引导学生再次欣赏《卜算子咏梅》,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作业】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梅花的短文;2. 提供参考范文,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诗歌的表达方式来创作短文。
【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朗读自己的短文,进行集体欣赏和班级评比;2. 鼓励学生用其他形式表达对梅花的情感,如绘画、音乐等。
【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鼓励提问和回答问题;2. 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观察梅花,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创作。
【教学资源】1. 陆游的诗作《卜算子咏梅》;2. 相关图片和背景知识的PPT;3. 学生作品的评价表和学生乐谱;4. 书籍资料或互联网资源供学生参考。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通用11篇)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图片、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同学们,我们在上一册中已经学过《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在学习这三首古诗时,我们接触到了中国诗词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那就是――托物言志。
谁能解释托物言志是什么意思?对,就是借助对一件是物的描写、歌咏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思想与情感。
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毛泽东的一首咏梅词。
二、自主阅读,以读悟情请同学们反复地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带着饱满的感情来读课文。
每个人在小组内读,小组推荐人读给全班听,最后大家齐读。
三、交流讨论,激趣导学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来解答问题。
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理解词中的深层含义。
1、“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等词语烘托出了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梅花坚韧不拔的性格,“风雨”与“飞雪”的并存点出了梅花盛开的季节是早春,这也为下片赞颂梅是报春使者做了铺垫。
2、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3、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从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卜算子·咏梅》这首诗;(2)了解诗人陆游的生活背景及创作风格;(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2. 诗人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相关参考资料。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陆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卜算子·咏梅》,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2)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含义和翻译;(2)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2)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在困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诗人情感。
7. 作业布置(1)背诵《卜算子·咏梅》;(2)写一篇关于这首诗的感悟文章。
1. 比较学习(1)让学生收集其他诗人咏梅的诗作,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2)对比分析不同诗人咏梅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
2. 艺术实践(1)邀请书法爱好者,让学生欣赏并学习书写咏梅诗词;(2)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以梅花为主题,感受诗中意境。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学设计范文三篇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学设计范文三篇第1篇: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让学生了解两首词的主要内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
情感态度:1、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2、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3、写出赞美自然界景物的文字。
二、过程方法:1、积极调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和积蓄的情感,参与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2、利用学生课下搜集的相关资料,辅助学生学习。
3、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词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能想象画面,赏析文字。
四、教学难点: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了解梅花吗?学生交流对梅花的认识。
(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
她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一向被视为坚贞高洁和顽强不屈的象征)2、毛泽东同志真是一个豪迈、浪漫和富于激情的伟人,一场雪,就有一种英姿勃发的气概;一枝梅,更有笑傲江湖的情怀。
3、1962年春天,他看到迎寒怒放的梅花,写了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在这里,词牌名是?题目是?“咏”就是用诗词等来叙述的意思,是古诗词的一种题材。
(二)读一读1、初读感知:(1)毛主席眼中的梅花是怎样的呢?他是怎样赞美梅花的呢?请大家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体会。
(2)读着这首词,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感受到的是振奋激动,还是哀愁无奈?从词中你听到是哀叹还是笑声?你从中看到的生机热烈,还是衰败冷清?(指名回答:“读着这首词,我感觉到……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3)指名诵读:提句读停顿、声调变化和感情扬抑的要求。
(4)齐读。
2、精读感悟(1)、再读,体会梅花具有怎样的品格?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同桌交流(3)、集体交流谈议(板书:百丈冰——花枝俏——坚强、勇敢不争春——只报春——无私、高尚山花开——丛中笑——豪迈、谦虚)(4)、如果说梅花是一种精神,你觉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如果说梅花是一个人,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能否举例谈谈?3、品读赏析一首好的诗词就是一曲曼妙的音乐,值得我们细细去品评,细细去欣赏,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七嘴八舌评诗词,可以从个别的字上,也可以从某个句子上,也可以从整首词上去赏析。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卜算子咏梅【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卜算子咏梅》,了解唐代文化背景、了解咏物诗的特点和意义;2.通过分析《卜算子咏梅》的诗意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唐代咏物诗的特点及《卜算子咏梅》的意境和表达;2.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水平。
【教学难点】1.理解《卜算子咏梅》的诗意和表达方式;2.通过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5分钟)1.通过图片展示、观察梅花和了解唐代文学特点,引导学生的兴趣。
二、理解课文(30分钟)1.学生分组朗读《卜算子咏梅》,观察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受和对诗意的理解。
2.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抒发情感的方式。
3.教师解读诗歌,注重对语言、修辞和韵律的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三、品味诗歌(30分钟)1.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思考诗歌中的意象和深层意义,并讨论和记录。
2.分组展示讨论结果,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培养审美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诗歌创作(30分钟)1.以《卜算子咏梅》为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创作一首咏物诗。
2.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创作,提供意见和建议。
3.选取学生代表作进行展示和评价。
五、总结归纳(15分钟)1.教师通过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再次重点强调唐代咏物诗的特点和《卜算子咏梅》的意义。
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介绍自己对唐代诗歌和咏物诗的理解和收获。
【教学评价】通过学习《卜算子咏梅》,学生对唐代咏物诗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和修辞方式,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通过诗歌创作的任务,促使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评价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以及对咏物诗的理解和创作水平。
《卜算子咏梅》教案
《卜算子·咏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梅花的傲骨和坚强,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韧精神。
(2)理解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崇高品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歌结构和韵律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2. 准备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音频材料。
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咏梅》,引发学生对梅花的好奇心。
2. 诗歌朗读和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教师示范背诵,学生跟随模仿。
3. 诗歌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4. 诗歌结构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
(2)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变化。
5. 诗歌韵律特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特点,如押韵、节奏等。
(2)学生提出自己对诗歌的疑问或拓展思考,教师给予解答和引导。
7.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诗歌。
(2)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读后感。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板书设计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板书设计一、作品背景介绍《卜算子·咏梅》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描绘梅花傲骨精神的诗歌。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高洁和傲骨,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的坚守。
二、诗歌内容解析诗歌原文如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寓意,以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的形象,展现了梅花不畏艰难、傲然独立的品格。
诗人借梅花的形象自喻,表达了自己坚定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
三、板书设计展示1.标题:《卜算子·咏梅》2.诗人:陆游3.主题:梅花傲骨精神4.诗歌结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5.重点词语:悬崖、百丈冰、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四、教学目标与方法1.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卜算子·咏梅》的背景和作者陆游的生平事迹;- 分析诗歌内容,理解梅花傲骨精神的内涵;-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2.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背景、作者生平、诗歌意境等;-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梅花傲骨精神的体现,分享学习心得;-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梅花的精神风貌。
五、教学过程详解1.引入:简要介绍陆游的生平事迹和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2.讲解:分析诗歌内容,解读梅花傲骨精神的内涵;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梅花傲骨精神的理解;4.分享:各组学生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5.情境体验:播放梅花相关的音乐、图片等,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精神风貌;6.总结:教师总结梅花傲骨精神的内涵,强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六、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卜算子·咏梅》这首诗的意境和梅花傲骨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相关推荐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2、学习衬托的手法3、背诵这两首词重点难点:重点教学目的1、3难点教学目的1课时:一课时教法:诵读、点播、赏析教学过程:一导语请同学回忆上学期的两首词,略微点评,温故为知新做准备。
二、听范读感知这两首词三、自读疏通词语卜算子:词牌名咏梅:题目咏:用诗词叙述犹:还,仍然俏:俊俏,美好的样子烂漫:色彩鲜艳而美丽。
这里是形容盛开的样子寂寞(jimo):孤单冷清苦:竭力,尽力任凭:一任零落:凋谢四、诵读、点播、赏析1、请学生试读,略评2、点播分析(1)、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讨论明确:寒冷艰险的环境里;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百丈冰:寒;(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盛开了?梅怎样这样开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讨论点播赏析:一般花都因为畏惧严寒而凋零枯萎了。
独有梅花不畏恶劣的天气,险恶的环境,迎着风雪,傲然盛开。
俏:表现出来了。
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会怎样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讨论、点播、赏析:俏——正面;不争——反面;只——别无所求。
表现梅花的谦逊无私。
烂漫山花——笑:藐视困难的笑:苦尽甘来的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功成身退谦逊的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体会梅花的高洁、坚强品质。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象、比喻和象征的深入理解。
(2)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意象、比喻和象征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朗读、背诵诗歌。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其他咏梅诗词,进行比较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卜算子·咏梅》全文。
2. 参考资料:有关陆游生平及其诗歌的介绍,其他咏梅诗词。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陆游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2)导入《卜算子·咏梅》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背诵《卜算子·咏梅》。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
3. 讲授与讨论(1)讲解诗的背景、意象、比喻和象征等。
(2)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
4. 比较鉴赏(1)分析其他咏梅诗词,进行比较鉴赏。
(2)引导学生领会不同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6.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深入解读了诗歌的意象、比喻和象征,领会了作者对梅花的高洁、坚强品质的赞美。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运用诗词创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梅花的傲骨和坚韧,培养爱国情怀。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3)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1)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
(2)运用诗词创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2)简要介绍毛泽东及其诗词创作背景。
(3)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咏梅诗吗?它们通常描绘梅花怎样的形象?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卜算子·咏梅》,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词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梅花是如何展现傲骨和坚韧的?(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
5. 欣赏与创作(1)让学生欣赏其他咏梅诗,体会不同诗人对梅花的描绘。
(2)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尝试运用咏梅主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表现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对于《卜算子·咏梅》的理解和诗词创作的质量。
3. 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心态和应对策略。
五、教学资源1. 文本资源:《卜算子·咏梅》原文及注释。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篇一】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篇二】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诵读课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诵读课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诵读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卜算子·咏梅》是六年级《日有所诵》的篇目。
这是陆游的一篇托物言志的佳作。
词中梅花无疑是陆游自己处境与人品的写照,从中既体现了他不愿苟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受打击后的凄凉与无奈。
教学时,应注重通过品评诵读感受词的意境与诗人的内心情感。
教学目标:1、打破传统的串讲词句的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感悟作者在词中赋予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进行感情的交流。
3、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产生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悟梅花的品格和精神,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诗词的情感基调有感情地诵读。
设计理念: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
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诵读品味等方式体会诗词的意境,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和心灵的震撼。
《卜算子·咏梅-陆游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卜算子·咏梅-陆游》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了解宋代诗人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掌握诗歌的解读方法和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诗歌背景1. 作者简介:陆游,字务本,号放翁,南宋闻名诗人、文学家。
在政治上曾屡次遭遇挫折,但他却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才华横溢的文学作品赢得后人的尊重和赞誉。
2. 诗歌背景:《卜算子·咏梅》是陆游创作于南宋的一首名篇,描写了作者在梅花盛开的春日里,通过对梅花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二、诗歌赏析1. 题材内容:全诗以描绘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2. 艺术手法:作者运用了比照手法、拟人手法、象征手法等,使整首诗歌充满了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意蕴。
3. 情感表达: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孤独、刚强、不屈的崇高情感,展现了诗人心里深处的力量和坚韧。
三、诗歌解读1. 梅花象征意义: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刚强、纯洁、高雅的象征,代表着对困境的坚韧和对美好的追求。
2. 人生感悟: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坎坷人生的刚强和执着。
四、写作指导1. 主题把握:写作时要明确主题,抓住核心内容进行展开,保持思想的连贯性和深度。
2. 形象描写:要注重形象描写,通过生动具体的描绘,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3. 情感表达:在写作中要注重情感表达,通过精致的情感描写,传递作品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价值。
五、教室互动1. 朗诵比照:让学生分组朗诵《卜算子·咏梅》,比较不同组的朗诵效果,讨论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2.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模仿《卜算子·咏梅》,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感悟和体会。
六、课后作业1. 阅读《卜算子·咏梅》,结合教室进修内容,写一篇读后感,分享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023年卜算子咏梅课教案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模板8篇)
2023年卜算子咏梅课教案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模板8篇)中班教案是指中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教学目标,制定的一份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
推荐给大家的这些五年级教案范文是经过实际教学验证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卜算子咏梅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词作的内容;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乐观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通过比较,领略词作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读梅----品梅----悟梅----比梅课前播放视频《梅花》一、导入:说说想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或一句诗句概括你对梅的认识(关于梅花的古诗文,学生说得出吗?)二、读梅:2、朗读,读出自己理解到的诗词的感情。
3、听读录音,听出自己的感悟。
疏通词的大意,疑难问题做出标记。
合作交流对这首词意思的理解三、品梅1、概括梅花的形象,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这是------的梅花因为它-------(预设:坚忍不拔,对胜利充满信心、谦逊无私、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
2、齐读这首词。
四、悟梅谈一谈通过这首词,你领悟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五、比梅1、“梅”是精神和品质的象征,在不同的年代,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体现了人们不同的精神追求。
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这首词?了解一下他写《卜算子?咏梅》背景:再读陆游的《咏梅》。
陆游词写作背景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生活在南宋的动荡时期,他不肯与奸臣同流合污,因此一生仕途不得志,空有报国的雄心却无处施展。
坚持主张抗金。
但他的`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自己陷入孤立,感到悲凉寂寞,因作此词。
3、这就是两位诗人当时写咏梅的背景。
都是借梅花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在风格上对比鲜明。
诗言志,志,就是思想;诗,是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的。
对比同一事物不同的人。
今天,我们接触到了中国诗词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那就是――托物言志。
就是借助对一件是物的描写、歌咏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思想与情感。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引导语: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卜算子·咏梅》时,诗人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下文是这首词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陆游卜算子咏梅教案篇1:【教学内容】《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执教人】XX【教学时间】二00XX年【教学目标】1、能感情诵读《卜算子咏梅》。
2、积累关于“愁”的诗句。
3、理解词中梅花的遭遇及作者在政治上受到的排挤。
4、对比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卜算子咏梅》。
5、书法欣赏,从中感受中国的书法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卜算子咏梅》中梅花的遭遇及作者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的遭遇。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写字导入1、出示大屏幕:梅花图同学们,这是一幅什么图?(梅花)2、板书“梅”。
指导写字,学生书空,再写两个。
3、谁来背一背学过的有关梅花的诗?二、朗读指导1、南宋诗人陆游也喜欢梅花,他还为梅花写了一首词。
请看大屏幕。
2、出示《卜算子咏梅》图文结合。
3、请同学们先默读。
4、请学生读。
(重点指导朗读)读书就是找感觉,要读准确,字正腔圆。
速度放慢,音调放低。
5、读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作者是什么心情?找一个字。
(愁)6、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愁啊!三、诵读“愁”诗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2、明月楼高休独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木遮》3、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陆游《钗头凤》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5、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6、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①请同学们读每句诗,教师适当讲解。
②学生齐读愁诗。
四、诵读理解诗人们的相思之愁,离别之愁也好,思乡之愁,亡国之愁也罢,但陆游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又是一番愁绪。
《卜算子咏梅》教案
《卜算子·咏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词中的生僻字词,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3)分析词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咏物词的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词人对于梅花的热爱与赞美,体会梅花的精神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3)分析词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词中生僻字词的解释。
(2)对词人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相关资料和图片。
(3)PPT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美妙。
(2)引导学生关注词的题目《卜算子·咏梅》,提问:“咏梅”的意思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让学生圈出生僻字词,查找字典解释。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词人对于梅花的热爱与赞美,体会梅花的精神品质。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态度。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卜算子·咏梅》。
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梅花精神的理解。
3. 推荐一首咏物词,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朗读、背诵、短文写作和推荐咏物词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陆游《卜算子·咏梅》教案
陆游《卜算子·咏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卜算子·咏梅》全文;(2)了解陆游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分析并欣赏这首词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词作;(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词人陆游的爱国情怀;(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词作《卜算子·咏梅》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分析词作的意境和艺术特色;3. 理解词人陆游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1. 词作中难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 词作意境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词作全文、注释、译文、相关背景资料等;2. 准备与词作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梅花,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词作的兴趣。
简要介绍词人陆游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卜算子·咏梅》,结合注释理解词作内容,体会词人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词作的意境和艺术特色,交流各自的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欣赏与感悟(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词作《卜算子·咏梅》的艺术价值和词人陆游的爱国情怀。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卜算子·咏梅》并写一篇简短的赏析文章。
6. 课后作业背诵《卜算子·咏梅》并写一篇简短的赏析文章,表达对词作意境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理解程度等方面。
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卜算子·咏梅》的背诵情况;2. 学生对词作意境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赏析文章中表达的观点和感悟。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2)理解《卜算子咏梅》的创作背景及意境;(3)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卜算子咏梅》;(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梅花的傲骨凌寒、孤芳自赏的品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卜算子咏梅》;(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象征手法;(3)掌握文学鉴赏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2)情感表达的深刻内涵;(3)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意境;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3. 案例分析法:以《卜算子咏梅》为例,讲解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4.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卜算子咏梅》的相关资料、PPT等;2. 学生准备:预习《卜算子咏梅》,了解作者背景及诗歌内容;3. 教室准备: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毛泽东及其诗词创作;(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梅花诗,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卜算子咏梅》,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堂讲解(1)解析诗歌的创作背景;(2)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如梅花的傲骨、冰肌玉骨等;(3)讲解诗歌情感表达,如孤芳自赏、傲霜斗雪等。
4. 互动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梅花在诗歌中的意象;(2)分组讨论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自己对梅花精神的理解;(2)选取代表性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算子咏梅》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
2、鉴赏全词比喻、拟人、烘托等多种手法
3、背诵中把握作者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体会到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知道托物言志的手法。
2、通过知人论世了解特定的时代、有教养的家庭、饱受挫折的一生,决定了陆游诗歌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看图片,用一句话或者一句诗概括你对梅的认识。
(学生回答)
梅花正是应为傲寒独放、冰清玉洁的品格,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
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一首《卜算子咏梅》
1、学生根据资料简介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退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使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
2、诵读,注意读的感情(教师指导)同学评价。
抓住了“愁”“寂寞”两个诗眼。
二、学习诗词
1、诵读“愁”诗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明月楼高休独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木遮》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
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陆游《钗头凤》
1、请同学们读每句诗,教师适当讲解。
2、学生齐读愁诗。
三、诵读理解
诗人们的相思之愁,离别之愁也好,思乡之愁,亡国之愁也罢,但陆游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又是一番愁绪。
(一)出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1、“愁”在哪儿?(驿外、断桥边、寂寞、无主)
2、是啊!如此清幽绝俗,出众的梅花,却开在郊野的驿外,断桥的旁边。
读。
3、驿站经常有人来吗?断桥有人走吗?人迹绝少,倍受冷落。
唉!读。
4、它是不是官府中的梅花?它是不是名园中的梅花?它是一株生长在
的野梅。
唉!读。
5、这么一株野梅,它得不到应用的护理,无人欣赏,四季之中花默默地开,默
默地凋落。
它孑然一身,有谁来眷顾呢?这一株无主的野梅啊!读。
6、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哪句是景语?哪句是情语?
第二课时
一、出示: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学生读此句。
2、愁在哪儿?(黄昏、独自、风、雨)
3、日落黄昏的时候,暮色朦胧,它孑然一身。
这无人过问的梅花,怎么能承受
这种凄凉呢?读。
4、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
时又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
这是何等的处境啊,这种处境是何等的冷峻啊!读。
5、这天上,地上,人间,给它的种种压力,梅花失败了吗?(开了)这梅花开
了,它是胜利者。
这也许就是凝寒独自开,这也许就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二、出示: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请同学读。
2、春天,百花齐放,争丽斗艳,而梅花却不愿意去苦争春,它只想把春的讯息告诉给人们,这引起了谁的妒?(群芳理解群芳) 读。
三、出示: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请同学读。
2、还是这株野梅,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摧残。
请看这句:零落成泥碾作
尘,它又要受到挫折了,它受到哪些挫折?
3、零落:梅花被风雨摧残之后,纷纷落了下来。
成泥:落花与泥水混合,分不清哪是花,哪是泥了。
碾:这又是一个无情的动作,踩。
作尘:梅花被摧残而化作了灰尘。
4、你有什么话想说?(梅花的命运真凄惨。
)
5、令人不忍读下去,但还是要读。
读。
6、作者仅仅是写梅花的悲惨命运吗?讨论
7、为了突出“香如故”。
那别有韵味的“香”,永远如故,一丝一毫没有改变。
读。
四、由梅及人
1、作者仅仅在写梅花吗?那在写什么?(写人、写陆游,从寂寞、愁、争、任、妒看出。
)
2、陆游写梅花,其实就是写自己,梅花是他的身世的缩影。
词中那高洁品格的梅花是陆游的化身。
当我们喜欢或要赞美某一事物的时候,要用笔写下了,这就叫咏。
五、结合梅小
同学们“梅花香自苦寒来”,“梅垛中心小学”与“梅花”有着密切的缘分。
我们梅小人,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梅花精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着一朵朵的梅花,你能给大家“咏”一下梅小的同学和老师吗?
总结:梅花品格高洁,正如同我们梅小的每个人一样,不管环境怎么样,都是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