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有哪些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海啸龙卷风泥石流沙漠化干旱洪涝环境污染和破坏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破坏水污染固体废物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变化赤潮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 的3%-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
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什么是自然灾害?有哪些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有哪些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具有破坏性、危害性、难以预防的灾害。
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每一种都会对人类、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自然灾害吧。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因为各种原因释放能量而产生的震动。
地震可引起房屋倒塌、道路崩塌和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极强的灾害,虽然目前已有一些预测手段,但仍然无法完全预测。
遇到地震时要注意寻找避难场所,并根据情况采取有益的自救措施。
二、洪水洪水是由于强烈降雨、暴雪融化、海洋潮汐等因素导致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容量超过极限而引起的水灾。
洪水可引发城市内涝、导致农作物受灾和造成人员伤亡。
防洪是最有效的应对措施之一,需要制定洪水防控和紧急响应预案。
三、台风台风是一类热带气旋,是海洋上经常出现的气象灾害之一。
台风具有风力大、雨水多、暴风雨和海浪等特点,严重时会引发数十人死亡和数千人受灾。
减少台风影响的措施包括在强台风前及时撤离人员、关闭危险建筑等。
四、干旱干旱是一种天气异常,指长期干燥、缺乏雨水的气候状况。
干旱会造成农作物失收、水源枯竭、土地沙化等问题,对社会和经济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对抗干旱的有效方式是尽可能地节约用水和科学配置用水资源。
五、火灾火灾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而造成的灾难。
火灾会影响人们的财产、肢体以及心理健康。
火灾预防工作的重点在于火灾的基础知识普及和加强火灾预警措施。
总结自然灾害无可避免,即便我们无法预测或避免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
我们应该致力于不断增强灾害预警意识、提高应对灾害的技能和设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的危害,以保护人民群众和国家的财产。
(完整版)常见的自然灾害
(1)读下图,本次旱情主要集中分布于
_长__江___中__下__游___平__原__(地形区)。①为 __湖__南____省,②为__江__西____省,湖北省 的行政中心为__武__汉____市。
(2)读下列两图可知,与西部相比,我国东部发生旱灾、洪水灾害的频率__高___/大___, 受灾地区主要分布于__季__风____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这是因为影响我国的__夏______
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 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浚河道; 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非工程措施: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严格控制滥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加强洪水的预报和监测;
干旱灾害
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 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的现象。
旱灾:干旱持续时间较长, 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时, 称为干旱灾害。
分布:我国主要在南方和东 部地区;
合作探究
思考:位于长江中下游的苏南地区为何多发洪涝灾害。
合作探究
思考: 1、洪涝灾害具有哪些危害? 2、尝试说说你的防灾减灾措施?
归纳小结
• 洪水成因:水的收入>支出 (洪水来量、滞洪能力、泄洪能力等角度)
• 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水系特征;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违规占用河道等使河道(湖泊)体积减少的角 度考虑。 (植被破坏、围湖垦田等角度)
季风活动不稳定造成的。
(3)举2例说说旱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严重影响:________。 ①不利于农业生产,农作物会干枯 ②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常见的自然灾害
一、自然灾害
1、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自然界)中, 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寒潮、台风
八种自然灾害_分布、成因、措施、危害
地震、滑波、泥石流等八种自然灾害,分布、成因、措施、危害一、泥石流定义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三、形成的原因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四、我国泥石流分布的特点1、我国泥石流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尤其在地形条件上表现较为明显。
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和盆地之间的接触带上,此外青藏高原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也是泥石流集中分布地。
在两个地带中,泥石流又多集中分布在一些沿大断裂,深入阶段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
这也是我国泥石流发生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在每一个大型构造带中,高频率的泥石流的发生多集中在混合花岗石、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页岩、泥灰岩、泥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2、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有关。
高频率的泥石流往往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局部暴雨强度大、较软湿、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西藏等地,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五、减轻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有许多种,生物措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效果好。
生态环境恶化,坡面植被覆盖率低,乱砍滥伐现象严重,经常会造成水土流失。
而许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就是水土流失恶性发展的直接结果。
由此可见,崩塌、滑坡、泥石流与水土流失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生物措施。
什么是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一、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原因引起的灾害事件,如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不同于人为灾害,是自然界自主运作的结果。
二、类型1. 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强烈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崩塌、道路的破坏以及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中断。
2. 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风速可以达到超过100公里每小时。
台风经常导致强风、暴雨、洪水和海啸等自然灾害。
3. 洪水洪水是由雨水或融雪引起的水体超出其本来容量的现象。
洪水会引发重大损失,包括建筑物、农业和基础设施的损坏,当然还包括人员伤亡。
4. 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具有强烈毁灭性的自然灾害。
它由迅速流动的泥浆混合物形成,可能由地质活动、暴雨引起。
三、应对措施1. 加强预警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预测和预警非常重要,例如在发生地震和台风前,相关部门可发布预警和紧急消息,让人们及时躲避。
2. 建立应急救援机制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及时响应和救援非常重要。
地方政府应设置紧急响应机制并磨练应急抢险队伍,以便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
此外,应确保救援队伍具备足够的装备和训练。
3. 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基础设施也可以有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例如,修建固定结构的抗震建筑物和改善排水系统,可以降低因地震和洪水引起的损失。
四、结论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减少其损失。
预测和预警、应急救援和改善基础设施等手段可以缓解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和损失。
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策略也有助于减少造成灾害的人为因素,例如环保和气候变化。
什么是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人类无法控制的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滑坡等。
自然灾害不但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如何认识自然灾害,预防自然灾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一、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人类无法控制的灾害。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火山喷发、滑坡等。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不可控制性、不可避免性和普遍性等特点。
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常见现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障碍之一。
1.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地震是一种由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引起的自然现象,具有破坏力强、覆盖范围广、时间短暂等特点。
针对地震的预报、防御和救援已成为人们的日常工作之一。
2.洪水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洪水是由大量水量在短时间内聚积引起的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控性。
洪水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威胁,也会破坏水资源和环境。
预防洪水、建设防洪体系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
二、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自然灾害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影响。
首先,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物质财富造成巨大损失。
其次,自然灾害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会对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从而阻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最后,自然灾害也是对人类环境的一种破坏。
1. 自然灾害对生命安全和物质财富造成的影响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中最为破坏性的因素之一,它常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给灾区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
此外,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也可以造成巨大灾难。
对此,国际社会应提高自然灾害预警能力,加强对人员和财产的保护力度,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损失。
2. 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自然灾害会对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从而阻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世界上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世界上的自然灾害有哪些1.地震:地震是地壳发生断裂,造成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地壳运动、板块交界处的应力积累和释放,以及地下岩石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2.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是地球内部熔融岩浆冲破地壳,喷发到地表的一种自然现象。
火山爆发的原因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和岩石的物理化学变化。
3.洪水:洪水是指在短时间内,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水位迅速上升,淹没周边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
洪水的原因可能是强降水、冰雪融化、湖泊决堤等。
4.台风:台风是一种具有旋转性的热带气旋,由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和科里奥利力共同作用形成。
台风过境时,可带来强风、暴雨、洪水等灾害。
5.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旋转气旋,通常发生在雷暴天气中。
龙卷风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不稳定能量、湿度、风切变等因素有关。
6.干旱:干旱是指在长时间内,降水量明显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壤干燥、植被枯萎等现象。
干旱的原因可能是大气环流异常、副热带高压异常等。
7.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等地,由于强降水、冰川融化等原因,造成山体滑坡,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沿坡面流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8.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表沙尘吹起,形成强烈的尘土天气。
沙尘暴多发生在沙漠地区,也可由人类活动引发。
9.海啸:海啸是指海底地壳运动、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原因引起的海面大规模波动。
海啸可以迅速传播,对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破坏。
10.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森林、草原等植被燃烧的一种自然现象。
森林火灾的原因可能是雷击、人为纵火、野外用火等。
11.霜冻:霜冻是指气温低于0℃的天气现象,可能导致农作物冻害、植物死亡等。
霜冻的形成与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
12.冰雹:冰雹是指在雷暴天气中,冰块随着强风被带到地面的一种自然现象。
冰雹的直径可达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对地面设施和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
13.霾:霾是指由于大气污染,导致空气质量恶化,能见度降低的一种现象。
认识自然灾害
认识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引发的具有破坏性的天气、地质或生物事件,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并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地震、洪水、台风、暴雨、干旱、冰雹等。
认识自然灾害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防备措施,减轻灾害的危害。
一、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和表层承载能力不足而引发的自然灾害。
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和山体滑坡。
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导致的,会造成地震波的传播和地壳的破坏,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深远的影响。
山体滑坡则是由于山地地质构造、人类开发活动或水土流失等因素导致的,会造成滑坡地区的房屋和道路毁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二、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由于天气变化引发的灾害。
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洪水、干旱、台风、暴雨和冰雹等。
洪水是由于径流量大于承载流量而导致水体泛滥,给沿岸地区和低洼地区带来严重危害。
干旱则是由于降水严重不足导致的,对农业和水资源造成重大损失。
台风、暴雨和冰雹都是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形成的极端天气现象,会造成破坏性的风雨和冰雹伤害。
三、生物灾害生物灾害是由于生物因素引发的灾害,包括疫病、虫害和蝗灾等。
疫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会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威胁。
虫害是指某些昆虫在特定时期繁殖过多,对农作物和植被造成严重危害。
蝗灾则是指蝗虫大规模繁殖和迁飞,给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损失。
四、认识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认识自然灾害的重要性在于提前预防和减轻灾害的危害。
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特点及其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损失。
例如,在地震多发地区,可以加固建筑物,制定紧急疏散预案,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能力。
对于气象灾害,可以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对低洼地区加固防洪设施,统筹水资源等。
对于生物灾害,可以加强疫病预防控制,做好农作物和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此外,认识自然灾害还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能力。
提前了解不同灾害的防御知识,学会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可以在灾害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完整版自然灾害
四川省北川县被震塌的路面,难怪有人用泰坦醒来来质灾害
滑坡
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 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 动的现象。造成的危害 有冲毁甚至掩埋山麓的 交通线、房屋、农田等。
2、地质灾害
泥石流
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 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造 成的危害有冲毁农田、房屋、 道路等,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地震造成的灾害
地震造成的灾害有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地震的直接灾害是指由于地震破坏作用(包括地震引起 的强烈震动和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导致房屋、工程结构、 物品等物质的破坏。
(3)同一灾害如干旱、洪灾等,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景观图片
特征之一“种类多”
台风
寒潮
干旱
洪涝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地图资料
特征之二“分布广”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图
时间数据
2月12日新疆 于田地震
9月西南洪涝 灾害
7月云南洪涝 泥石流
8月3日云南 鲁甸地震
7月中旬南方 洪涝灾害
特征之三“较频繁”
1、气象灾害
? 干旱 ? 洪涝 ? 台风 ? 寒潮 ? ……
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 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 壤缺水的一种 现象。我国干旱 灾害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
思考:为什么不是西北地区?
黄果树瀑布在 长期干旱的侵 袭下,失去了 往日的雄壮风 采,只剩下狭 窄的细流。
广西河池因干 旱“死”去的
图 2.50 台风
防灾
为防御自然灾害, 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 工程。图为北方地区为 防御风沙灾害而营造的 防护林。
图 2.51 防护林
减灾
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 应救灾物资。图为山东省救灾物资储 备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救灾物资。
自然灾害概述
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所导致的一系列突发性、不可预测的灾害事件。
这些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雪灾、火灾等,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本文将从灾害的定义、分类、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对自然灾害进行概述。
一、灾害的定义与分类自然灾害是指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和人类财产造成的严重破坏的事件,它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三大类。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暴雪等;水文灾害包括洪水、干旱和冰雹等。
二、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由于地球的内部结构和运动所引起的灾害事件。
其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造成地壳破裂,地表产生震动。
地震会导致建筑物损毁、道路中断、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此外,滑坡和泥石流也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它们经常发生在山区,由于长期的地质变化和自然气候因素,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三、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由于气候系统异常和气象事件所引起的灾害。
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台风。
台风是一种巨大的气旋,带来剧烈的暴雨、强风和洪涝灾害。
在沿海地区,台风常常造成沿海城市的洪水和风灾。
此外,暴雨和暴雪也是常见的气象灾害,它们会导致山洪、城市内涝、农田洪灾等。
四、水文灾害水文灾害是由于水文系统的异常变化而引起的灾害事件。
最常见的水文灾害是洪水。
洪水是河流、湖泊等水域发生暴雨或融雪时超过河道承载力所引起的水位上涨。
洪水会带来建筑物的倒塌、人员伤亡、农田的被淹等后果。
此外,干旱和冰雹也是常见的水文灾害,干旱会造成农田失收和饮水困难,冰雹会对农作物产生巨大的破坏。
五、灾害的影响与应对措施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还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
因此,应对自然灾害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为了减少灾害的损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加强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和防灾能力,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的灾害管理法规,加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加强国际间的灾害合作和交流等。
自然灾害的概念
不可抗拒
自然灾害的力量超出了人类的能力 范围,人类无法通过自身力量来完 全抵抗。
破坏性强
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人员伤亡
社会秩序混乱
自然灾害常常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 给受灾地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导致社会秩序 的混乱,给政府和救援机构带来巨大 的挑战。
• 生物灾害:如虫灾、疫情等,对农作物、人类健康造成威 胁。
成因:自然环境因素、人类活动等
01
02
03
过度开发
如森林砍伐、水资源过度 利用等,导致土地荒漠化、 水旱灾害频发。
工程活动
如水库溃坝、矿井崩塌等, 引发次生灾害。
城市化进程
城市热岛效应、排水系统 不足等,增加城市内涝风 险。
机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等
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包括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以 及农田、工厂等生产设施。
03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机制
成因:自然环境因素、人类活动等
气候变化
如暴雨、干旱、台风等,导致洪水、 土地沙化、饥荒等灾害。
地质构造
如地震、火山爆发、地陷等,造成建 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成因:自然环境因素、人类活动等
定义
洪水是由于大量降雨、融雪或水 库溃坝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泛滥,
导致水灾的现象。
影响
洪水可能导致淹水、泥石流、滑 坡等灾害,对农田、城市和基础
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实例
2013年7月,中国南方多地发生 洪涝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案例三:火山喷发灾害
定义
什么是自然灾害?有哪些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有哪些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地球上自然界中所产生的、与人类利益冲突或威胁到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各种灾害事件。
自然灾害的产生是由于地球上的自然因素所致,如气象、地质、海洋和生物等各种因素,其中最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包括以下几种:一、地震灾害地震是地球上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发生后能够瞬间将地表震裂,造成重大的人命和财产损失。
地震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板块发生运动引起,强烈的能量释放导致地表出现震动。
二、台风灾害台风是我国南海、东海和台湾海峡等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气象灾害。
台风在强度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将带来极大的风速和暴雨,造成水灾、山洪灾害、海洋灾害等,引起房屋倒塌、交通瘫痪、拥堵等现象。
三、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以暴雨、洪水、河水泛滥等为主要特征的水灾,这种灾害在人类生活中经常发生。
洪水、山洪、台风暴雨等都是引起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洪水不仅会造成农田、农作物的损失,同时还会引起铁路、公路、桥梁、房屋等设施的严重损毁。
四、山体滑坡灾害山体滑坡灾害是指山体内部土壤松散,失去支撑力而向下滑动的现象。
发生山体滑坡时常常有河流、沟渠、道路和房屋等建筑物被掩埋,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五、干旱灾害干旱灾害是指由于长时间缺乏降水或降水量过少而导致的一种自然灾害。
干旱在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其危害性较大,将导致农作物大面积的减产或歉收,深刻的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总之,自然灾害是地球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人类却无法预知和掌控这些灾害事件。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科学研究和理性防御,以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有哪些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
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那么自然灾害有哪些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常见自然灾害的9中分类:
1、气象灾害:。
六大自然灾害
4:梅雨
简述:
•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 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 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 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 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 雨苍雨始"茫。、值唐终晚柳春日宗。的元"记《等载梅。:开雨中始》国之历:"梅日书实称上迎为向时"有入雨霉霉,", 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 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 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 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 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 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 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期间的 特有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 江淮流域,就是梅雨。"(由于语言使用 习惯语言,所说的梅雨并不仅仅局限于 江淮流域到日本一带,中国东部地区如 福建、辽宁中南部等在梅雨季节所发生 的持续不断的降水也称为梅雨。)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1.沙尘暴现象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2.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3.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什么是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一系列损伤,已经影响了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
本文将试图对自然灾害的原因与特点进行剖析,以期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一、自然灾害的原因1. 地球环境变化:地球环境的变化是自然灾害的直接原因,一些突变的环境因素,如大气环境、气候、地表环境等,使灾害事件更容易发生,更难被预防和抑制。
2. 自然地质运动: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地质运动,也是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也是造成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
3. 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也是自然灾害常见的原因,火山的熔岩、炭黑灰和活火山的噪音,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危害邻近居民的生命安全。
4. 危险气体释放:自然灾害还包括释放危险气体,比如一氧化碳、氯气等,这些气体释放往往会影响众多地区的空气质量,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1. 突发性的发生:自然灾害的发生是突发性的,而且几乎没有任何预兆可言,这也使得处理自然灾害变得更加困难。
2. 发生频率高: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已经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地震、台风、洪涝、雪灾、冰灾等,这些灾害都在不定期的发生,给社会带来可怕的损失。
3. 广泛影响:自然灾害发生时,其影响比较广泛,而且是不可预知的,有些规模较小的灾害,也能造成宏观的影响,对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 伴随着巨大经济损失:自然灾害伴随着各种财产损失,修复灾害影响地区成本巨大,而且还带来失去家园的痛苦。
与此同时,灾害还会造成灾区经济发展的投资流失、人才流失。
三、综上所述总之,自然灾害的危害力已经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冲击,我们必须采取努力预防和抑制自然灾害的发生,努力保障人类生命安全,做到防范就是不允许自然灾害再重演。
自然灾害
2020年有591人因灾死亡失踪,较近5年均值下降43% 。
基本介绍
海上龙卷风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 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 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 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坡速度、滑坡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动能有关。
(1)构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 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 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中国灾害
因灾伤亡 气象灾害
海洋灾害 洪水灾害
地质灾害 地震灾害
农作物生物 森林生物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 八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
民 政 部 于 1 2 月 7 日 发 布 2 0 1 5 年 11 月 份 全 国 自 然 灾 害 基 本 情 况 , 经 核 定 , 各 类 自 然 灾 害 共 造 成 全 国 2 4 7 . 3 万 人 次受灾,47人死亡,4人失踪;4000余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48亿元。据统计,低温冷冻和雪灾共造成全国 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6万人受灾,4人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69.1千公顷,其中绝收3.4千公顷;直接经济 损失30.8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性与危害的严重性
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四大自然灾害是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 害和生物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旱灾,热带气旋,寒潮,沙尘 暴,暴雨洪涝等。它们发生在大气圈。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 山崩,地裂,沉陷等,它们发生在岩石圈。 海洋灾害包括海啸,风暴潮,赤潮等,它们发生 在水圈。 生物灾害包括虫灾,鼠灾,森林,草原火灾等, 它们发生在生物圈。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述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的主 要差异。(4分)
材料一:暴雨引起洪涝灾害(2分) 材料二:(前期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引起洪 涝灾害。(2分)
考点二
灾情分析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自然灾害系统的组成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 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性的地球表 层异变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作用、 相互作用的结果。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了震级为 9.0级的地震,使本州岛东移2.4米。地震引发巨大海啸,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阅读日本位置图及地质剖 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自然因素看,地震强度大,引发的海啸波高大, 距沿岸近,预警时间短;(2分)从社会经济因素看, 日本沿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另外,地震还造成交 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破坏,使信息传输、救援工作难 度加大。(2分)
方法指导
气象灾害成因的分析方法 (1)台风的成因要结合气温、降雨的条件及类型、气压带、
风带的有关知识来综合分析。
(2)暴雨洪水灾害的成因要结合降雨类型、季风、降雨的 时空分布、河流、地形、植被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3)干旱的形成则与天气系统、气压带、风带、太阳辐射
和人类活动有关。 (4)寒潮的形成及影响涉及季风、农业生产等知识。 例如,我国的气象灾害分析如下:
①分析气象灾害要结合我国气候的形成
原因及气候的变化特点和规律。
②我国不同地区受海陆分布、距海远近、地形、植 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气候表现出不同的特
点。我国东部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而
且降水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加上平原地形,人口稠 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因此东部地区既有洪 涝灾害,也有干旱灾害。 ③我国非季风区距海遥远,加上地形阻挡,因此降
破坏了地表植被。
(2)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是由于海底突然 海 变动引起海水的 啸 大幅度升降而形 海 成的巨大波浪 洋 灾 是由热带或温带 风 害 气旋等大气运动 暴 所引起的海面异 潮 常升降 生 物 灾 害 虫 灾 是由动植物的活 鼠 动和变化所造成 害 的灾害 等
附近多地震的海域, 如太平洋西岸的印度 尼西亚群岛、东亚东 部、美洲西部沿海 附近多台风,飓风的 沿海地带,如印度洋 北岸的南亚南部沿海, 太平洋西岸的东亚沿 海地区
水少,干旱灾害多。
沙尘暴
生成条件:一是动力条件——大风; 二是物质条件——地面沙质沉积物; 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我国华北地区每年3~4月多沙尘天气的原因
每年的3~4月,华北地区受西伯利亚冷空气进退的影响,大风天气较多
(具有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 此时草木初生,许多农田开耕,地表比较裸露(地面缺少植被保护(具有
来 路 日 在 翱 心 脚 曲 云 怀 下 径 空 鸿 行 通 鹄 幽 志 处
自然灾害
成因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灾情分析
防灾减灾 中国灾害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1.概念: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 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 一系列事件。 2.发生的条件 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 灾害的客体。
(2)高风险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 (比如建房、耕作等)强度和范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 度越大,则灾情放大;反之则灾情减小。人类的活动,有可 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小灾大害。
考点二
灾情分析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人类超强度地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 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 然灾害频发。 2.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最敏感区域 是 在自然灾害中的高风险区。 4.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图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 141.5°~142°E)沿海区域。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 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震源 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 财产损失。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2.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1)影响人自身易损性的因素
(2)人类活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 的影响
(3)工程措施影响受灾体易损程度
考点二
灾情分析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人类超强度地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 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 然灾害频发。 2.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最敏感区域 是 在自然灾害中的高风险区。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1)滑坡发生的条件
第一是自然因素:①地形条件,地势起 伏大的山地丘陵地区;②物质条件,物 质破碎,多断裂构造;③植被条件,植 被条件差,多荒山秃岭。 第二是人为因素:①人类活动破坏了地 表结构,增加了地势的起伏;②人类活 动堆放了大量的碎屑物质;③人类活动
崩塌、滑坡、泥石流。 断裂发育,岩层破碎; 多河谷,地形坡度大; 气候温热,风化强,多 暴雨。
2012新课标全国卷
(读图 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12,完成下列要求 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 图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风源地。
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导致环境的稳定性 降低的原理
(2)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使环境的稳定性增 加的原理
考点二
灾情分析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人类超强度地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 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 然灾害频发。 2.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考点一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与分布
类型
气 象 灾 害
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副热带海区强 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西 热带 烈发展起来的热带气 北部、印度洋北部和西南 气旋 旋 部 纬度30°~50°的近海平 锋面、气旋等造成短 原地区,如欧洲西部和南 洪涝 时间的集中降水过程, 部、东亚、南亚季风气候 造成地表水泛滥 区、美国、中美洲、南美 东部沿海地区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 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干旱 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 以及季风气候区 燥、土壤缺水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 多见于中纬度地区,如美 寒潮 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国、我国东北、华北
3.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1)不同地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 小”
地区 社会经济基础 雄厚、政治稳 定的地区
社会经济基础 薄弱、时局动 荡、人心失稳 的地区
人类活动 对灾情的“影响” 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建 设防灾系统,在灾害发生 能“缩小”灾害的 时,能够迅速救援,恢复 影响 灾区的生产生活 “放大”灾害效应, 进而导致社会矛盾 减灾不力,防灾无措施 激化,天灾人祸并 行,引起巨大灾难
分析不同地区灾情大小的方法 因素 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 孕灾环境 多种灾害频发,灾情加重,如地表植被的破坏,加大了 沙尘暴的频度和强度
致灾因子 致灾因子强度越大,灾情越大;强度越小,灾情越小 防灾意识强,能减小灾情 抗灾能力强,灾情小 经济发展水平高,密度大,绝对损失大,相对 损失小 受灾体不易受损,能减小灾情;易受损的受灾 体灾情重
洪涝
(1)洪水: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 因引起江河湖泊水位急涨、水量猛增,水流冲出天然水道 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危害:危害农业生产,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 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
(2)雨涝: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 渍水的现象 危害:危害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破 坏农业生产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
此时地表已经解冻,春季加速升温使地表干旱加速,干燥疏松的地面物 质极易被大风扬起,形成沙尘暴天气(满足了形成沙尘暴的热力条件)。
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 主要集中于环太 地 形式强烈释放引起的 平洋和地中海— 震 地壳震动 喜马拉雅地震带 地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 主要集中在地形 质 滑 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 崎岖的山地,如 坡 灾 下滑 欧洲南部的阿尔 害 卑斯山区,中国 泥 山区爆发的饱含泥沙 西南的横断山区、 石 南美西部的安第 和石块的特殊洪流 流 斯山区
(1)从自然和经济两方面,简述本次地震引发的海 啸对日本沿海地区造成重大灾害的原因。(4分)
(2)此次地震灾害中日本人员伤亡远小于一 年前海地地震,试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 影响角度分析原因。(8分)
(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高,防灾减灾工程更 加完善,对灾情的变化有“缩小”的作用。 日本政府对地震高度重视;日本国民有较强 的防震意识;日本的建筑物、道路等公共设 施防震加固措施效果良好等。(8分)
防灾意识 受 灾 体 特 性 抗灾能力 经济密度
易损程度
人对灾情的“放大” 进入自然灾害高风险区“放大”灾情,退出高 和“缩小” 风险区则“缩小”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