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 从中医这边怎么看出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评估与调理方法
生理功能减退
免疫功能低下、代谢异常、心 血管功能下降等。
亚健康状态的影响与危害
亚健康状态如不及时干预,可能 发展成为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
病、糖尿病等。
亚健康状态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 影响,如工作能力下降、家庭关
系紧张等。
亚健康状态给社会带来负担,如 医疗资源浪费、生产效率降低等
。
02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评估 方法
望诊
望神
观察眼神、面色、体态等来判断 身体状况。
望舌
观察舌质、舌苔的颜色、形状、润 燥等,判断体内气血、津液的状况 。
望皮肤
观察皮肤的颜色、光泽、弹性等, 了解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状况。
闻诊
听声音
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判断其脏腑 功能和血状况。
嗅气味
通过嗅患者呼出的气息、汗味等 ,了解其体内状况。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亚健康状态 的人群,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以调和气血、舒缓压力。运动 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药物调理
总结词
通过中药调理,改善亚健康状态。
详细描述
在中医理论中,药物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可以根据具 体症状,选用具有调理作用的中药,如人参、黄芪、当归等,以补益气血、调节 阴阳。药物调理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心理压力等多种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亚健康状态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未病”范畴,即疾病未发,但已有潜在 的危险因素存在。
亚健康状态的症状与表现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策略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策略一、引言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表现为身体各系统功能减退、潜在疾病风险增加,但尚未达到明显的疾病临床表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亚健康状态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影响。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保健方式,在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策略,为提高亚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二、亚健康状态的辨识1. 体质辨识根据中医的体质论,不同的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和发生方式有所不同。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体质特点,包括气质型、体质型、形体型等,从而及早预防和调理亚健康状态。
2. 舌诊辨识中医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苔质等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情况。
舌头的苔质薄白、有裂纹等可能是亚健康的表现,需要及时调理。
3. 脉诊辨识通过脉搏的形态、节律、力度等来判断一个人的脏腑功能状态,进而判断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脉搏细弱、沉迟等可能是亚健康的表现。
4. 症状辨识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来判断病因病机,从而制定具体的调理方案。
亚健康状态的症状包括失眠、食欲减退、精力不足等,需要及时调理。
三、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策略1. 中药调理中医治未病先强身,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配制具有调理作用的中药方剂,如养心安神、健脾益气、养血生津等。
中药调理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身体抵抗力。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食物也可以作为调理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营养食物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从而改善身体状况。
3. 运动调理中医认为运动可以调畅气血,增进体力,提高免疫力,是调理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坚持锻炼,改善身体状况。
4. 调理情志情志与人体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过度的情绪波动容易导致体内气血失调,从而引发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评价(精)
[ 10-03-03 13:08:00 ] 作者:徐太九编辑:studa090420【摘要】亚健康状态为介于健康与疾病中间的游移大状态。
基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亚健康状态的游移特性,其游移区间上涉健康低质状态;下及疾病亚临床状态。
因此,理论上有必要从上游界定健康状态与健康低质状态;从下游界定疾病亚临床状态与疾病状态,进而完善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定义。
《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曰:“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病者,谓之因。
”《医学源流·脉症于病相及论》还曰:“症者,病之发现也。
”故亚健康亦可称亚健康疾病。
如主观性亚健康疾病和诊断性亚健康疾病。
持续三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亚健康疾病,即为亚健康状态。
包括主观性亚健康状态和诊断性亚健康状态。
人们一般都将亚健康与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
二者集合基本吻合,却小有差别,就像点与线的关系一样。
从某种意义讲,主观性疾病和诊断性疾病的二一状态即为亚健康状态;“状态医学”就等同于体质医学;病理体质亦可称亚健康状态。
此外,中医未病学的范畴包容了亚健康的内容;未病学的重点就是亚健康状态。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中医评价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卫生健康前移的战略方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研究”重点项目。
包括中医药防治常见病的研究;亚健康状态的评价和中医干预;针灸诊疗方案和评价研究;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传承研究。
着手建立和健全亚健康状态的诊断、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有效干预、共性管理和共性支撑技术。
研究亚健康与体质的关系;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亚健康状态防治体系。
目前亚健康状态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判断标准,中、西医对亚健康状态的理解和界定范围存在很大差异。
围绕亚健康状态的内涵,还包括中医临床辨识、分类、中医药干预等关键科学问题,这些均是临床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 亚健康状态的内涵和定义中医学的现代概念是状态医学,它研究的是人的生命体和生命力在大生态环境下某一时间所表现出来的情状势态,包括正常运转的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1]。
中医调补学和营养学观点谈亚健康
中医调补学和营养学观点谈亚健康(一)默认分类2008-05-04 15:05:00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亚健康的概念及表现亚健康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是介于“第一态”健康与“第二态”疾病之间的身体状态,又称潜病状态。
这种状态人群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生理状态。
亚健康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胸闷心悸、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疲乏无力、腰背酸痛、易感疾病等。
具体表现如下:1、心病不安,惊悸少眠: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
2、汗出津津,经常感冒:经常自汗、盗汗、出虚汗,自己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
3、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发红,舌苔厚腻,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
4、面色有滞,目围灰暗:面色无华,憔悴;双目周围,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
5、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有些中老年妇女,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下眼皮肿胀、下垂。
6、指甲成像,变化异常:中医认为,人体躯干四肢、脏腑经络、气血体能信息层叠融会在指甲成象上称为甲象。
如指甲出现卷如葱管、相似蒜头、剥如竹笋、枯似鱼鳞、曲类鹰爪、塌同瘪螺、月痕不齐、峰突凹残、甲面白点等,均为甲象异常,病位或在脏腑、或累及经络、营卫阻滞。
7、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妇女在月经到来前两三天,四肢发胀、胸部胀满、胸胁串痛,妇科检查,乳房常有硬结,应给予特别重视。
8、口吐粘物,呃逆胀满:常有胸腹胀满、大便粘滞不畅、肛门湿热之感,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口中粘滞不爽,吐之为快。
重时,晨起非吐不可,进行性加重。
此时,应及时检查是否胃部、食道有占位性病变。
9、体温异常,倦怠无力:下午体温常常37-38°C左右,手心热、口干、全身倦怠无力,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结核等。
10、视力模糊,头胀头疼:平时视力正常,突感视力下降(非眼镜度数不适),且伴有目胀、头疼,此时千万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有颅内占位性病变。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评价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评价摘要】亚健康状态为介于健康与疾病中间的游移大状态。
基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亚健康状态的游移特性,其游移区间上涉健康低质状态;下及疾病亚临床状态。
因此,理论上有必要从上游界定健康状态与健康低质状态;从下游界定疾病亚临床状态与疾病状态,进而完善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定义。
《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曰:“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病者,谓之因。
”《医学源流·脉症于病相及论》还曰:“症者,病之发现也。
”故亚健康亦可称亚健康疾病。
如主观性亚健康疾病和诊断性亚健康疾病。
持续三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亚健康疾病,即为亚健康状态。
包括主观性亚健康状态和诊断性亚健康状态。
人们一般都将亚健康与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
二者集合基本吻合,却小有差别,就像点与线的关系一样。
从某种意义讲,主观性疾病和诊断性疾病的二一状态即为亚健康状态;“状态医学”就等同于体质医学;病理体质亦可称亚健康状态。
此外,中医未病学的范畴包容了亚健康的内容;未病学的重点就是亚健康状态。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中医评价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卫生健康前移的战略方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研究”重点项目。
包括中医药防治常见病的研究;亚健康状态的评价和中医干预;针灸诊疗方案和评价研究;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传承研究。
着手建立和健全亚健康状态的诊断、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有效干预、共性管理和共性支撑技术。
研究亚健康与体质的关系;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亚健康状态防治体系。
目前亚健康状态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判断标准,中、西医对亚健康状态的理解和界定范围存在很大差异。
围绕亚健康状态的内涵,还包括中医临床辨识、分类、中医药干预等关键科学问题,这些均是临床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 亚健康状态的内涵和定义中医学的现代概念是状态医学,它研究的是人的生命体和生命力在大生态环境下某一时间所表现出来的情状势态,包括正常运转的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1]。
中医解读亚健康
中医解读亚健康什么是亚健康呢?中医是如何解释的?我们来讨论这几个问题。
第一种情况:经常打哈欠。
中医认为打哈欠是胃部的病症,就是中医所说的“善伸数欠”——使劲打哈欠,就是胃经的病,即胃气不舒服。
因为老觉得胃寒,就容易不自觉地弯曲着身体。
可是人体有自愈力,要想把胃气舒展开,就会经常地“善伸数欠”——使劲的打哈欠,这样使得胃气能够振奋一下。
另外一种病叫做“但欲寐”归类为少阴症,也就是心肾方面的毛病。
《伤寒论》里把病分为六层——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病到少阴已经是很重的病了。
接下来一种情况:失眠。
中医认为失眠就是心肾不交、肾经不足,不能收敛虚火或虚火扰头,因此无法安眠。
如果这种病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很难治疗,此病症也被中医归为少阴,也是很严重的病症了。
第三种情况:喜欢把腿放在高处。
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把腿放在高处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腿出现发沉的现象。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很好:“人老腿先老”人老了,就会觉得腿特别的沉。
大家一定要记住。
我们大腿的前侧基本上是胃经所主,大腿的后侧沿着腿部的正中线后侧直到头部的那条经脉叫膀胱经。
膀胱经为太阳层面,是表。
如果小腿肚经常发沉的话,这在中医里就叫阳虚。
阳虚,说明太阳膀胱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经常感到腰酸、背痛、腿抽筋,那也是阳虚的症状。
我们都知道,腰是跟肾相关的,与背部、腿抽筋,那也是阳虚的症状。
我们都知道,腰是肾相关的,与背部相关的是膀胱经。
膀胱与肾相表里,如果阳虚的话,腰酸背痛的现象都户出现。
我们人体所有功能的运转全靠阳,阴虚还可补,阳虚是不可以补的,所以阳虚也是一个层次很深的病。
第四种情况:星期天的晚上会有上班恐惧病。
其实这和第五种情况“不愿意跟上级或熟人见面”都是归属于《黄帝内经》里面的胃病、肾病。
在临床上,我们会遇到这样的病人,他老是感觉屋子里特别的亮,光线特别的晃眼。
事实上,这个很有可能患有抑郁症。
他害怕光亮,也害怕接触别人,不愿意跟陌生人见面,这在中医里就叫“畏人和火”。
中医基础——亚健康
亚健康的分类
心理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状态是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 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造成,被压抑的 情绪和心理冲突,对机体的生理过程有明确的影响,引起植物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一系列变化。最为常见的心理亚健康类型有: (1)焦虑性亚健康:持续3个月以上的焦虑情绪,并且不满足焦虑 症的诊断标准。焦虑情绪是一种缺乏具体指向的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的情
育,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行为生活方式,使环境危险因素得
到降低或消除。对个体的亚健康状态进行调理,使其恢复到健 康状态,而不是向疾病方向发展。
亚健康的分类
躯体亚健康
躯体亚健康状态总的特征是持续的或难以恢复的疲劳,常感体 力不支,懒于运动,容易困倦疲乏。但由于还伴有多种躯体表
现,故分以下亚型。
(1)疲劳性亚健康:持续的3个月以上的疲乏无力为主要表现,并排除 一切可能导致疲劳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肿瘤、糖尿病、重症抑郁等)。 (2)睡眠失调性亚健康:持续3个月以上的失眠(入睡困难、或多梦、 易惊醒、或睡眠不实、或早醒、醒后难以入睡等),或嗜睡,晨起时有 明显不快感,或不解乏的睡眠为主要表现,并排除可能导致睡眠紊乱的 各种疾病(重症抑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眠病等)。
20、觉得别人都不好,别人都不理解自己,都在嘲笑
自己或和自己作对。事过之后能有所察觉,似乎自己太多 事了,钻了牛角尖。
中医看亚健康
1、心病不安,惊悸少眠: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烦意乱, 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 2、汗出津津,经常感冒:经常自汗、盗汗、出虚汗,自己稍不注意, 就感冒,怕冷。 3、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发红,舌苔厚腻, 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 4、面色有滞,目围灰暗:面色无华,憔悴;双 目周围,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 5、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有些中老年妇女,晨 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下眼皮肿胀、下垂。
亚健康的基本概念
亚健康的基本概念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
根据这一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事实上,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就已经对亚健康状态有了一定的认识与讨论。
比如,我们通常说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
“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
这种患疾的状态,有似于现代科学所谓的“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
我们的祖先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
《黄帝内经》有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深刻认识到对疾病“未雨绸缨、防患未然”的重要性,意识到未病先防是保持健康的根本大法。
中医理论认为健康人应是平和协调的有机体,《黄帝内经》讲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这里的“平”与“秘”均指平和协调,以阴阳为纲指出平和是“精神乃治”,即身心健康的根本。
《内经》也对平人进行定义:“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正常机体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
如若出现一定限度内的偏失,而并未形成显著疾病的状态即为亚健康。
从中医学的角度概括出亚健康的十大主要典型表现:1、失眠不安,情志异常: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情绪无常,时而焦虑易怒,时而抑郁寡欢。
2、汗出津津,经常感冒:经常自汗、盗汗、出虚汗,自己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平素怕冷。
中医眼中的“亚健康”
中医眼中的“亚健康”在亚健康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因素所引起各种病理损害和人体正气抗争的矛盾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过程的始终,而这种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和结局。
引起亚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六淫”、“七情”以及饮食、劳逸等,此外,在亚健康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湿浊,在一定条件下或在某一阶段中也可成为造成某些病变的因素。
中医学特别重视“正气”在发病中的地位,认为正气强弱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正气即机体的调节机能和防御机能。
正气的强弱,不但取决于遗传的体质因素,还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生活环境、起居劳逸、营养、运动锻炼等等。
任何疾病的调摄,都是从顾护正气,驱避邪气出发,以期正气充盛,驱邪外出。
正气的调摄,能调整阴阳,保养生气,促使疾病尽快痊愈。
我们将根据亚健康自身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其调摄要点:调畅情志中医学十分强调情志与脏腑功能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
情志过极或不遂都可使脏腑功能失调,出现气机悖逆或不调的病变。
超出机体的调节限度,则会引起人体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
现代医学也认为人处于紧张状态下,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失去调控,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减少,使防御机能减退。
一般较大的精神创伤会导致高血压,加速动脉硬化,有的还会发生恶性病变,从而引起早衰或夭折。
对亚健康患者来说,良好的心态更为重要,它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对顾护正气大有裨益。
而且调养情志,对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擅避“六淫”之邪亚健康患者由于正气虚弱,抵御能力低下,易于感冒,感冒后又可使病情加重,故要时时注意防寒保暖。
有些患者惧怕感冒,常常穿得很厚,即便是夏季也是如此,这样易招致“汗出当风”,反而易于感冒。
在流感流行的季节应注意隔离,积极提高机体抵抗力,如居室可用食醋熏蒸作空气消毒,适时增减衣被,预防流感,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发展及恶化。
亚健康的中医辨证论治
亚健康的中医辨证论治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由于西医理论的局限性造成西方医学界至今没有提出很好的治疗方法,而祖国传统医学在病因病机及防治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针对不同个体,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对亚健康的调治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标签:亚健康;中医;辨证论治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处于此状态的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并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表现。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目前有60%的人不同程度地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中[1]。
处于亚健康的人,学习工作效率低下,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亚健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就提出亚健康的概念并关注亚健康的问题[2],由于西医理论的局限性造成西方医学界至今没有提出很好的治疗方法,而具有整体观念,以辨证论治为指导的祖国传统医学对亚健康各种临床症状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对亚健康的调治体现自然、安全、有效的原则,使个人身心达到最佳状态。
1病因病机中医学虽无“亚健康”这一称谓,但其可以是内伤杂病范畴中许多证候的表现,如郁病、心悸、眩晕、不寐等病症。
1.1逆时而作,起居失调《素问·调经论》曰:“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必须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饮食起居很难做到有规律,功名利禄、酒色财气、外伤劳损、房事过度等等,使人体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致阴阳、气血失衡,患上疾病。
1.2七情过极,情志所伤《内经》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
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综合项 目总数 , 有各类症状 2 4项 以上 即可诊断 , 取其 5 5×2+( 4 8— 4 8× 0 . 5 5 )×1 ] , 总分值 7 4分 以下 ( 含7 4分 ) 为健康 , 7 4分 以上
为亚健康 。
( P< 0 . 0 5 ) , 其他偏 颇体质 比例不 同程度上 升。结论 : 亚健 康状 态发 生与性别、 年龄有一 定的相 关性 ; 亚
健 康 人 群 的体 质 构成 以偏 颇 体 质 为 主 。 主题词 亚健 康 状 态 中 医体 质 人 类
亚健 康( S u b—H e M t h , S H) 状 态在 国外亦 称“ 第 三状 态” 或“ 灰色状态” , 是介 于健康 与疾 病之 间的一 种健康 低质 量 状态及其 体验 。体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 中, 在先天遗传 和后
2 . 3 亚健 康诊 断标准 持续 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
样本数
亚健康 样本数
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 , 但能 维持正常工 作 , 无 重大 器官器
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 。 2 . 4 中 医体 质辨识 参加体检人 员自愿填写中医体质辨识 表, 由治未病中心工作人员结 合体质辨识表 内容 以及 四诊 资
( 4 0 . 7 4± 7 . 3 9 ) 岁, 男性 4 9 7人 , 2 5— 5 5岁 , 平均 年龄 ( 4 2 . 7 1
±6 . 9 5 ) 岁。 2 方 法
3 . 2 不 同 年 龄 阶段 亚健 康发 生情 况
表2
见表 2 。
不 同年龄段亚健康发生率比较 [ n ( %) ]
与 ≤3 O岁组 比较 P<0 . 0 5
3 . 3 不 同体 质人 群 亚健 康 分布 情 况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策略探讨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策略探讨引言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不容忽视。
在当今社会,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逐渐增多,给个人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和调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的理论体系出发,探讨中医如何对亚健康状态进行辨识,并提出相应的调理策略。
一、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和特征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功能低下,但尚未达到疾病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身体虚弱、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亚健康状态的特点是具有潜隐性和不确定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二、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方法1. 望诊:中医认为人体反映疾病的变化主要有脉搏、舌象、面色以及全身皮肤等。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面色是否红润、虚浮或有青紫色,舌头的形态是否干燥、裂纹、苔色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2. 问诊:中医通过询问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睡眠情况等,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3. 闻诊:中医通过闻气味来辅助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患者口气是否有异味、体味是否有异常等,可以提供线索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4. 切诊:中医通过切诊,即通过对患者脉搏的频率、力度、节奏和规则等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其脏腑状况及病变程度,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三、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策略1. 中医药调理:中医注重整体调理,以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
中药具有疏风清热、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增强抵抗力。
2. 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认为食物有助于调养身体。
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中医医师可以给出相应的膳食建议,如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调理身体功能。
3. 运动调理:中医强调运动调理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机能,改善循环系统,提高免疫力。
中医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给出适宜的运动方案。
中医五脏亚健康及损美表现(二)
中医五脏亚健康及损美表现(二)二,五脏与美容[/B][/B][/B]([/B]一[/B])[/B]肺与美容[/B][/B]l[/B]、中医美容理论:[/B]肺属金,主皮毛、开窍于鼻、其华在毛。
司气、通水道。
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属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与大肠相表里,肺色白。
肺与美容主要体现在肺主宣发:一是宣发卫气、二是宣发津液。
卫气循行于肌表皮腠之间,彪焊滑利,能够温煦肌肤,调节汗孔,抗御外邪,促进代谢。
皮肤的功能大部分是卫气的功能,功能的完整性是皮肤美容的先决条件。
如果肺气不足或肺气郁闭使肺失宣发,就会引起卫气虚弱或卫气阳郁而致皮肤功能失常。
卫气虚则皮毛肌肤失养,肌肤不温,易生冻疮,汗出异常,皮肤抵抗力差,反复感染,易招风邪而瘙痒过敏,皮肤干枯;卫阳郁滞化热易生斑、疹、疮、疡等皮肤疾患。
肺宣发津液至皮毛,这对于保持皮肤充足的含水量具有重要意义。
皮肤缺水是皮肤干燥、衰老、产生皱纹的重要原因。
2[/B]、肺的亚健康损美表现:[/B][/B]肺主皮毛:“皮毛”为—身之表,包括面部的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
肺气通过经络对皮肤发挥分泌汗液、润泽皮肤的功能。
故肺气与皮毛有密切关系,若肺气不能输精于皮毛,则会出现面部皮肤枯稿、面容憔悴、面部皱纹增多、面部多汗等症状。
肺开窍于鼻:肺主呼吸,鼻是呼吸的通道,所以称鼻为肺之窍。
肺的经络通于鼻部,肺积热时,鼻头红赤。
肺病面色白:肺与青、黄、赤、白、黑五色相合,肺色白。
凡面部色白无华者,病在肺。
[/B]肺气足,精力旺盛肺气足,人的血液中含氧充足,必然精力旺盛。
老年人生病时往往气短,因肺气弱而身体缺氧,必然导致精疲力竭。
肺气足,皮肤光滑“肺主皮毛。
”肺气足,皮肤层气血充足,营养物质丰富,皮肤柔嫩、光滑,毛孔细;肺气虚,皮肤抵抗力弱,皮肤容易出现皮下红疹、皮癣,面有红斑、粉刺,面部毛孔粗,皮肤过敏。
肺气足,鼻子精巧“肺开窍于鼻。
”肺气足,鼻子光亮、精巧;肺气虚,鼻子毛孔渐粗,或鼻翼变红,重则为“酒糟鼻”。
论中医对亚健康的诊治
论中医对亚健康的诊治1亚健康概念进一步拓展中医学术新领域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 提出的一组临床症状,介于健康与疾病边缘状态, 又称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
这是一种现代文明病,仪器检查无阳性及器质性病变,但又存在频繁出现的不健康的生理状态。
亚健康概念的提出, 是现代健康的新思维、新理念。
现代医学认为, 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节奏加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加重,饮食不规则,结构不合理,过度疲劳, 睡眠不足,人体自然衰老等, 因其涉及多学科、多系统, 故对其诊治颇为棘手。
中医无亚健康状态之称谓。
中医未病学与亚健康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中医历来强调“形神合一”,重视情志、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方面所起的作用。
亚健康概念的介入,开拓了中医学术新领域,开阔了诊察疾病的视野,解除了许多有症状而无疾病的困惑。
中医认为,有病理体质之人,体内阴阳气血已经失调,心理性格亦不健康,但尚未发展成为疾病, 处于病与未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如气虚、血虚、痰浊等体质。
中医对亚健康病理机制的认识也有独特的见解, 如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失健运、痰饮中生;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 肝肾阴虚、阴虚火旺; 肝肾阳虚、下焦虚寒等。
用中医理论探索亚健康已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
2亚健康状态中医面临的新挑战随着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21 世纪的疾病重点将不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 而是由心理、社会、生物行为等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
这类疾病包括常见高发的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
然而在这些身心疾病发病之前, 就已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发展到浅临床状态时, 突出表现为三种能力(活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 减退和三高一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低免疫力)。
资料表明,亚健康状态多发于35 岁~45 岁, 以脑力劳动者居多, 近年来下岗职工中也不少见。
有报道说, 当今世界上约有50%~70% 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从中医这边怎么看出
亚健康,从中医这边怎么看出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被亚健康问题所困扰,但是多数人不知道亚健康的类型有哪些?怎么才能有效的预防亚健康呢?
★亚健康的五大类型
★肝肾亏虚型
诱因:贪欲过重,酒肉过多,损及肝肾,导致失眠多梦,精神不振,体力不充,怕冷身软,颈腰酸疼,性欲冷淡。
保健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少酒、有针对性地锻炼颈、腰部。
★心脾两虚型
诱因:神不守舍,思虑重重,伤及心脾,出现记忆减退,健忘难眠,食欲不振,突然发胖或变瘦。
保健方法:宁静寡欲,劳逸结合,增加运动量,多食养心安神健脾的食物。
★气滞血瘀型
诱因:素来体虚,工作劳累损伤脏腑,出现心慌胸闷、脏腑功能失调,性功能下降,力不从心等不适症候。
保健方法:应该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阴虚火旺型
诱因:工作时间过长,休息不够,心情烦躁,思虑重重,眼花耳鸣,口腔溃疡。
保健方法:适度运动,例如游泳,少食辛辣、烧烤等食物,减少抽烟喝酒,多食水果、蔬菜。
★湿邪内阻型
诱因:多因脏腑功能虚弱失调所致,温热内蕴,寒湿困滞,心肾不交,出现时热时冷,抵抗力减弱,免疫力低下。
保健方法:注意起居规律,增加运动量,少吃油腻、烧烤类食物,可以用中医调理以扶正祛邪。
亚健康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
亚健康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摘要亚健康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状态,在中医理论中被描述为“未病先防”的阶段。
在亚健康阶段,人体机能逐渐下降,但并没有明显的疾病表现。
近年来,亚健康中医证候学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亚健康中医证候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亚健康概述亚健康是一种健康状态,它不同于疾病,也不同于健康。
亚健康通常被描述为身体和精神状态的轻微缺陷或不适感。
这种状态可能是缺乏足够的锻炼、营养不良、睡眠不足、工作压力过大、环境卫生差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在亚健康状态下,人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但并无特定疾病的表现。
中医理论认为,亚健康是一种未病先防的状态,提前通过调整饮食、锻炼、精神调节等手段进行干预,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亚健康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亚健康中医证候学是一门研究亚健康状态中相应的中医证候的学科。
该学科旨在通过中医诊断理论和方法,识别亚健康状态中的体证、脉证和舌证,从而指导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和预防。
亚健康中医证候的特点亚健康中医证候的特点是:症状轻、病程长、慢性化、可逆性。
亚健康状态下,人体机能下降缓慢,症状不明显,但进而形成的疾病风险较高。
因此,对亚健康中医证候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特别关注。
亚健康中医证候的诊断亚健康中医证候的诊断旨在通过观察体、脉、舌的变化,判断亚健康状态的特征和亚健康证候类型。
常见的亚健康中医证候有肝肾阴虚、脾虚、气虚、血瘀等。
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和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和预防措施一般包括营养调理、锻炼、精神调节等方面。
其中,中药调理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例如,肝肾阴虚证可使用党参、当归、熟地等滋补肝肾的中药进行调理,脾虚证可使用党参、黄精、五味子等益气健脾的中药进行调理。
结论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状态,在中医理论中被描述为未病先防的阶段。
亚健康中医证候学是一门研究亚健康状态中相应的中医证候的学科。
通过亚健康中医证候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亚健康状态,及时干预和预防。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时间:2021年3月28日学海无涯页码:第1页共8页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也称“第三状态”。
随着社会压力明显加大,亚健康状态已经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头号问题。
根据目前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结果,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6年度公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对亚健康状态进行了初步的界定。
本课题组根据以上标准,制定了检测亚健康人群的《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并采用此量表对广州、成都、杭州、上海、北京等市体检人群进行调研,以期分析其中医体质特点。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受检人群筛选流程(1)排除患病人群:应用《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根据受检者不适症状,筛选出可能的亚健康人群。
(2)排除性诊断:通过进行B超、生化、影像等检查,排除明确有疾病的人群,如在体检过程中发现可疑问题,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疾病状态。
(3)在初步筛检、排除性诊断的基础上,依据《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标准(存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持续3个月或以上,对个体造成明显影响者;或并发其他疾病,但对机体无明显影响,且与目前不适状态没有因果关系),确定受检人群。
如不适状态达到一定影响程度,超过1个月但未达3个月者判断为可疑亚健康状态[2-3]。
112研究对象受检者为2007年8月20日至2008年3月15日体检人群,包括广州市1 039例、成都市148例、杭州市18例、上海市96例,共1 301例。
13调查方法由经培训的医师及研究生发放已编号的《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
受检者需填写知情同意书,个人信息,疾病状态、不适状态自评,《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状态》评测表[4],特质应对量表(TCSQ)[5],生活质量量表(SF36)[6]等。
量表计分标准按照各量表测评规则计算。
《中医特征表》(以中医十问歌为基础,由本课题组筛选相关文献条目而设置)由主治职称以上医师现场填写并即时给予症候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亚健康从中医这边怎么看出
导语: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被亚健康问题所困扰,但是多数人不知道亚健康的类型有哪些?怎么才能有效的预防亚健康呢?亚健康的五大类型肝肾亏虚型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被亚健康问题所困扰,但是多数人不知道亚健康的类型有哪些?怎么才能有效的预防亚健康呢?
亚健康的五大类型
肝肾亏虚型
诱因:贪欲过重,酒肉过多,损及肝肾,导致失眠多梦,精神不振,体力不充,怕冷身软,颈腰酸疼,性欲冷淡。
保健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少酒、有针对性地锻炼颈、腰部。
心脾两虚型
诱因:神不守舍,思虑重重,伤及心脾,出现记忆减退,健忘难眠,食欲不振,突然发胖或变瘦。
保健方法:宁静寡欲,劳逸结合,增加运动量,多食养心安神健脾的食物。
气滞血瘀型
诱因:素来体虚,工作劳累损伤脏腑,出现心慌胸闷、脏腑功能失调,性功能下降,力不从心等不适症候。
保健方法:应该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阴虚火旺型
诱因:工作时间过长,休息不够,心情烦躁,思虑重重,眼花耳鸣,口腔溃疡。
保健方法:适度运动,例如游泳,少食辛辣、烧烤等食物,减少抽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