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生育政策50年评估及未来方向
50年来中国生育政策演变之历史轨迹
50年来中国生育政策演变之历史轨迹第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一一不成文的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的建国初期,政府着力于医治战争创伤,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并为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进行各种准备。
社会实践还难以提出一项明确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
况且,当时人口迅速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具有滞后效应性质,并不即时反映出来。
相反,却由于革命的胜利,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仅短短四年,就安排了141.5万原城市失业人员就业,1953年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共产党领导的奇迹确实验证了毛泽东在共和国成立前夕批判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著名论文《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关于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的观点。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还认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人们误解了这句话,以为毛泽东是鼓励生育、多增人口的。
其实这是毛泽东针对艾奇逊关于中国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太多,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从而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解决吃饭问题的论断而发的。
紧接着上面的话,毛泽东说“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办法,这办法就是生产。
”在当时国际政治环境下,中国政府被迫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对苏联学术界的人口理论、政府的人口政策导向也全盘移植过来,而不顾中苏两国国情的显著差异,把对学习苏联的态度,提升为政治态度来对待。
于是,苏联鼓励人口增长,奖励多子女母亲的政策和做法,得到了中国政务院卫生部的全力支持并广为舆论传播。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自然不会产生限制人口增长和节制生育的决策意识和政策。
相反,倒是在实践上执行一条不成文的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这可以从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卫生部关于《机关部队妇女干部打胎限制的办法》(1950年4月)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同意《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暂行办法》(1952年12月)两个文件中得到证明[3]。
计划生育政策的数据评估与展望
计划生育政策的数据评估与展望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中国多年来推行的一项重要国策,该政策旨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数据进行评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计划生育政策最早是于1979年实施的,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调整,政策逐渐发展成为全面二孩政策。
在实施的过程中,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的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影响深远。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数据评估1. 人口数量控制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的控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1979年以来,中国的人口总量从9.6亿人逐渐增长到2019年的14亿人左右。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将人口增长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了人口过快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 人口结构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以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为例,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前,男性数量明显多于女性数量,而政策的实施使得性别比例得以平衡。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还通过限制生育次数,使得老年人口的比例得到控制,减轻了养老负担。
3. 人口素质提升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也注重提高人口素质。
通过实施晚婚晚育政策和优生优育政策,中国的婴儿出生体重、学历水平和健康状况等方面均得到了提高。
这些变化不仅对个人和家庭有益,也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展望1. 引导生育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也需要与时俱进。
未来,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婚姻家庭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使得生育决策更多地基于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促进人们自发维护合理的人口增长。
2. 加强老龄化应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计划生育政策应该适应老龄化的趋势,通过提供养老保障、培养相关人才等方式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50年评估及未来方向
收稿日期:2009-01-18 * 本文为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6J Z D 0027)的中期成果之一。
① 曾毅:《论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穆光宗:《“一胎化政策”的反思》,《人口研究》2000年第4期。
② 杨文庄、苏杨、包凤云、杨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协调———以计划生育为例》,《人口研究》2007年第12期。
③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50年评估及未来方向*包蕾萍 摘 要: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50年代末酝酿,60年代出台以来,可区分为广义计划生育政策和独生子女政策两类。
独生子女政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其人口控制效果与广义计划生育政策相比并无明显优势。
新历史时期,该政策模式无论从政策理念、控制效果,还是具体执行方式都面临转型的需求。
人口控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要进一步发挥人口政策的调节作用,除胎数放开外,还应当考虑对现行政策的方向进行调整,在尊重生育意愿的基础上,以鼓励型控制替代限制型控制,以宏观政策配合替代单一人口政策调节。
从更宽泛的意义来说,这一转型也有利于消解不同社会政策间的概念分歧,促成彼此一致性的达成。
关键词:计划生育;公共政策理念;人口控制效果中图分类号:C 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06-0067-11作者简介:包蕾萍,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海 200020)计划生育政策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引发争议和关注最多的一项基本国策,特别是从20世纪60-70年代“晚、稀、少”广义计划生育政策向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的转型,在实施之初就引发了很多学者的批评和争论,认为“一胎化”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历程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历程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历程导语: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控制人口数量和优化人口结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状况的变化,中国政府逐步进行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历程进行全面评估,并展示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初步实施及其效果1. 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实行“晚婚、晚育、少生、多养”的原则,推行了限制人口数量的政策。
2. 初步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中国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幅下降,保障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 然而,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1. 199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逐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计划生育要适度、平衡,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方针。
2. 政策调整的核心是放宽生育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妻生育二胎。
3. 此举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应不足的挑战,同时也是对人口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三、调整后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影响1. 放宽生育政策后,部分地区人口出生率有所增长,但整体上与预期相比,反应较为平稳,表明调整后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有效的。
2. 生育政策的调整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结构,促进了婚姻家庭的发展,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和权益。
3. 政策调整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医疗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个人观点和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历程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不断适应人口和社会经济变化的进程中的决策与行动。
政策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人口状况,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为国家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调整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平衡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宣传与实施,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历程
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历程引言生育政策是国家调控人口数量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的生育政策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
本文将详细探讨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历程,从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到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1950年代-1970年代:初期生育政策的出台一级标题1:计划生育政策的初步形成• 1.1 1950年代初期的人口问题意识• 1.2 1953年国家推行以节育为主的生育控制• 1.3 1957年国家提出“晚婚晚育”• 1.4 1962年至1963年全国开始推行限制人口出生的措施一级标题2:探索计划生育政策• 2.1 1966年至1971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计划生育政策推出的情况• 2.2 1971年武汉农村试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2.3 1973年国家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1980年代-199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正式实施一级标题1:全面开展计划生育• 1.1 1980年代初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行• 1.2 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1.3 1984年在《宪法》中确认计划生育政策一级标题2:计划生育政策已实施的影响和问题• 2.1 人口数量控制的成就• 2.2 人口结构带来的挑战• 2.3 基本公共服务的压力2000年代-2010年代:政策的调整与放宽一级标题1: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1.1 2002年政府开始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1.2 2004年宣布了“双独”政策• 1.3 2011年启动全面二孩试点一级标题2: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2.1 2014年底政府正式宣布全面二孩政策• 2.2 2016年开始全面实行全面二孩政策• 2.3 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影响和问题当前及未来:生育政策的调整方向和趋势一级标题1:当前生育政策的挑战和问题• 1.1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压力• 1.2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人口结构的调整一级标题2:未来生育政策的调整方向• 2.1 优化生育政策,进一步放宽限制• 2.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生育意愿结论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从初期的试点阶段到全面实施再到调整和放宽的过程。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变革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变革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的实施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和调整,起初是为了控制人口增长,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政府逐渐调整了政策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变革,以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回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人口增长率飞速上升,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解决人口爆炸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要求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这一政策对于控制人口数量和缓解社会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政策调整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原有的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暴露出不适应的问题。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剧,产生了养老压力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出现了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女性地位和权益受到侵害。
因此,政府不得不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和变革。
三、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1. 改革二孩政策:2013年,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推出放开二孩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鼓励优生优育:政府通过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鼓励夫妻生育健康、聪明、有潜力的孩子。
这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国家竞争力。
3. 加强保障女性权益:为了解决性别比例失衡和女性权益被忽视的问题,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保护女性合法权益,鼓励家庭平等责任分配,提倡男女平等的教育。
四、政策调整的影响1. 人口结构优化:调整后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 家庭生活改善:放开二孩政策使得家庭更加丰满,孩子能够有兄弟姐妹一起成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3. 女性权益保障:政府加强对女性权益的保护,使得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平等。
4. 思想观念的变革:随着政策的调整,人们对计划生育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更加重视个人的自主权和家庭幸福感,不再仅仅追求人口规模的控制。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中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中的困境及应对措施2023年,中国已经实施了近5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
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国人口的增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困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中的困境,以及应对措施。
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困境1. 人口老龄化问题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生育率不断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到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3.8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7%。
这样高的老龄化率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 明显的男女性别失衡计划生育政策中限制生育次数和男女比例是非常严格的,导致出现明显的男女性别失衡问题。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种情况更加突出。
同时,这种不同性别比例的差异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3. 人口聚集问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给年轻人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他们不得不在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下生存和发展。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人口聚集在城市或者沿海地区,这种情况还可能会导致就业压力和社会安全问题的出现。
二、应对措施1.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男女性别失衡问题,可以考虑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这一政策调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不同地区的政策要适当区分,实现灵活的层级管理。
2. 推广晚婚晚育针对人口聚集问题和生育率下降的问题,可以适当推广晚婚晚育的理念。
这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口的素质,提高就业率和人均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城市化带来的压力。
3. 鼓励多元化生育在政策调整的基础上,可以适当鼓励多元化生育,包括家庭的或者个人的子女数目。
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地适应社会和个人的需求。
4.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针对社会老年化问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包括保险、养老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
这些制度可以切实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从而平衡社会的结构。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中确实存在一系列的困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完全放弃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计生工作的现状与未来
计生工作的现状与未来计划生育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之一,是中华民族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妇女权益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
时至2023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计划生育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也需要做出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一、现状分析2023年的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均GDP 已经实现了良好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计生观念的转变和生育行为的调整。
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和生育水平下降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计生政策和措施。
1. 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人口结构呈现出老龄化趋势,这对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都带来了挑战。
到2023年,中国的总人口将会达到14亿,超过欧洲所有国家总和。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从2018年的11%上升到了2023年的19%,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计生政策,保障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服务,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2. 生育率下降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率逐渐下降已经成为全球的普遍现象,而我国也不例外。
到2023年,中国的人均婴儿出生率预计只有1.4,而2019年则是1.6,这意味着需要制定更加灵活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生政策和措施,同时加强对生育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科学素质。
3. 计生工作进展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推进,人们的计生观念和生育行为得到广泛调整和优化。
到2023年,中国全国人口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也趋于平衡,计生工作的成果初步显现,再加上科技的发展,计生工作将进一步发展。
二、未来展望1. 建立现代化计生制度计生制度是维护国家人口质量和数量平衡发展的基础,对于现代化和规范化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未来需要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计划生育制度,使其更加科学、规范和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
2. 国际经验学习借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生政策和经验也值得借鉴和学习。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展望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展望近几十年来,计划生育政策一直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计划生育政策之一,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旨在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1. 人口数量控制:自20世纪70年代初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总量得到了初步控制。
证据表明,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将高出数亿。
这使得中国有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2. 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得到控制,劳动力红利得到发挥。
由于人口数量在合理范围内,劳动力市场更稳定,劳动力供需状况较好。
这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3. 妇女地位提升: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女性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参与就业,并追求自己的事业。
计划生育政策消除了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改善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4. 公共卫生状况改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孕产妇和婴幼儿的死亡率显著下降。
妇女生育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提高了妇幼保健水平,并改善了人口的整体健康状况。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展望1. 适度调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需要适度调整。
当前,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人口结构逐渐倾向于老年人口。
因此,在继续控制人口总量的同时,应关注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积极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
2. 鼓励优生优育:计划生育政策不仅要控制人口数量,还应关注人口质量。
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鼓励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和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3. 平衡区域人口发展:中国的人口发展在各个地区存在不平衡现象。
一些地方人口基数庞大,而另一些地方人口稀少。
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时,应更加注重区域的人口发展平衡,避免人口资源浪费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4. 倡导生育自主权:计划生育政策应该倡导生育自主权。
尊重每个家庭的生育决策,为每个家庭提供适宜的政策和支持。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多次演变与发展。
本文将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背景、政策实施情况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背景随着中国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资源环境的有限,政府面临着人口过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保障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于1955年开始实施“节育”政策。
此后,根据国情与人口状况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逐步调整和升级。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情况1. “控制人口”阶段(1955年-1965年)这一阶段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侧重于宣传节育意识、普及避孕知识,并鼓励人们合理安排生育。
当时的政策并未强制执行,主要依靠宣传和教育手段来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
2. “晚生晚育”阶段(1966年-1979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在这一阶段暂时中断。
然而,随着“文革”结束,政府意识到人口增长对经济建设的威胁,于1971年提出了“晚生晚育”的政策,鼓励延后婚龄和生育年龄。
3. “计划生育”阶段(1980年-2015年)1980年代,中国推出了一系列鼓励一对夫妇生育一胎的政策措施,旨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随后,政府开始强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对违反政策的个人进行处罚,如罚款、限制就业、社会福利待遇削减等。
4. “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至今)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变化,中国于2016年放松了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并促进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
三、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 减缓人口增长速度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中国人口的急剧增长,防止了人口爆炸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 改善人口质量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父母能够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提高了人口素质,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3. 减轻社会负担通过控制人口规模,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的压力,减轻了社会负担。
人口生育政策发展趋势
人口生育政策发展趋势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中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有效调控人口增长,各国采取了不同的人口生育政策。
在这个过程中,人口生育政策也不断发展变化。
本文将从历史、国内外发展情况、社会影响等方面探讨人口生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一、人口生育政策的历史发展人口生育政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国家为了增加人口数量、壮大实力,通常鼓励生育,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实行优生优育制度、设立奖励机制等。
然而,在人口过量、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生育政策开始转变。
20世纪,随着国际组织和各国社会的关注,人口生育政策开始由鼓励生育转向控制生育,以达到优化人口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国内外人口生育政策的发展情况1.国内发展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也在近几十年内经历了一系列的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
从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近年来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中国的人口政策不断调整。
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过多的问题,也影响了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
2.国外发展情况在国外,一些国家开始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他们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
例如,日本和德国等国家推出了生育奖励制度,鼓励年轻夫妇生育子女,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同时,一些国家也在加强儿童教育和托育设施建设,提高年轻夫妇的生育意愿。
三、人口生育政策的社会影响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对于个人而言,人口政策的改变可以影响个人的生育意愿和家庭规模的决策。
其次,人口政策的变化还会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例如,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导致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
最后,人口政策的调整还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适当的人口控制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口生育政策的趋势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调整,人口生育政策也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1.多元化在以往,人口生育政策通常是基于国家利益和经济发展的考虑,强调控制人口数量。
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展望2023年,中国计划生育工作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控制人口数量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中国计划生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让我们看看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现状。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是通过限制每对夫妻的生育子女数量来控制人口增长。
这个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自1979年实施计划生育以来,中国的人口数量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
更重要的是,这个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能够从一个人口过多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因此,可以说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中国计划生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人口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加,而劳动力人口占比逐渐减少。
这给社会福利、养老金、医疗保障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社会观念的改变也对计划生育工作构成了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视生育子女。
这导致生育率下降,中国可能面临人口减少的问题,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此外,计划生育政策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比如一些夫妻因为无法得到生育权利而产生冲突和不满情绪。
所以,中国计划生育工作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调整和改革。
那么,中国计划生育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怎样的呢?我们需要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
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应对老年人口增加的挑战,改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促进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鼓励二孩政策的实施,适度放宽生育政策限制,以增加年轻劳动力和人口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与实施措施
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与实施措施计划生育政策是指国家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措施和政策,对人口出生、结婚、生育等方面进行管理和引导的政策。
自从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口高速增长的问题引发了人口危机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就成为了我国的重要政策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与实施措施。
一、计划生育政策初期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当时我国人口增长迅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国家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鼓励晚婚、晚育,提倡合理生育,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
这一时期,政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宣传和教育来提高人们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和意识,并逐步引导人们主动控制生育,以达到控制人口数量的目的。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1979年,我国进一步明确计划生育政策的目标,并正式提出“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方针。
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计划生育”的概念。
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开始实施全面的计划生育政策,包括普遍推广避孕措施、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设立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等。
政府还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如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来鼓励履行计划生育责任。
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人口增长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与演进随着社会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演进。
1980年代末,国家认识到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如导致家庭结构失衡、养老问题等。
于是,我国启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二次调整,提出了“计划生育,晚生育,少生育”的新方针。
此后,计划生育政策逐渐向灵活生育政策转变,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如放宽生育年龄限制、提供生育津贴等,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
四、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与未来展望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 政策评估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多次演变,从1979年开始实施的“一孩政策”到2015年底宣布放宽为“二孩政策”,再到2021年宣布放宽为“三孩政策”。
这些政策变化在中国的人口控制和社会发展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些政策演变的简要概述以及一些政策评估。
一孩政策(1979年- 2015年):实施背景:一孩政策是由中国政府为控制人口增长率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旨在减缓人口爆炸对国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政策效果:一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口控制目标,降低了出生率,但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人口减少等。
评估:这一政策在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也导致了社会问题。
它的长期影响是复杂的,需要继续评估。
二孩政策(2016年- 2020年):实施背景: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中国政府于2016年底宣布放宽政策,允许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政策效果:二孩政策带来了一些积极的社会影响,包括增加了出生率、改善了家庭结构和劳动力市场。
评估:这一政策缓解了一孩政策所带来的问题,但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其他挑战来说可能不够。
三孩政策(2021年- 至今):实施背景: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中国政府于2021年宣布进一步放宽政策,允许夫妇生育三个孩子。
政策效果:尚未有足够的时间来评估三孩政策的实际效果,但这一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人口增长和解决老龄化问题。
评估: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这一政策的长期影响,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有效解决人口问题。
总体来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反映了政府在人口控制和社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这些政策的评估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人口结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和政策实施等因素。
未来,中国政府可能需要继续调整政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一、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末:鼓励晚婚晚育,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二、198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一个孩子1980年,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即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一个孩子。
这个政策的出台是基于对人口数量的进一步控制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实施强制的计划生育措施,对违反政策的家庭进行处罚,例如:罚款、限制住房、工作和教育等。
此外,政府也加强了避孕和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免费的避孕措施和服务。
三、1990年代初到2000年代: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高避孕节育服务在这一时期,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得到执行。
政府继续对违反政策的家庭进行处罚,在农村地区也实行了限制生育的政策,即在超过生育指标的地区限制新生儿户口登记、享受福利等。
政府还加大了对避孕和节育服务的投入,提供更多的避孕措施和技术支持,鼓励人们使用它们。
四、2000年代初到2024年:实行“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在2000年,中国政府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政府允许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按照“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进行生育。
这一政策的实施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然而,由于截至2024年底,只有不到2%的符合条件的夫妻选择第二胎,政府决定进一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五、2024年起:实行“全面二孩政策”2024年,中国政府决定全面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进一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应对老龄化问题。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导致了2024年中国新出生婴儿的数量达到近两千万人口的峰值。
总结: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从最初的推迟结婚、推迟生育,到实行“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一个孩子”,再到放宽政策全面二孩,目的都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适应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男女性别比例失衡、老龄化问题等。
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展望
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改革。
本文将就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展望进行探讨。
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老龄化趋势。
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因此,未来的计划生育政策需要根据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二、发展方向1. 引导生育观念的转变未来计划生育政策应注重倡导科学的生育观念,提倡合理生育,让人们将生育意愿与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要加强性教育以及生育健康知识的普及,让每个家庭都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生育决策。
2. 引导人口结构的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合理优化将成为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福利政策,鼓励高学历、高素质人口生育;同时,加强老年人护理和照顾服务,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逐步缓解老龄化压力。
3. 建立健全的生育支持体系未来计划生育政策需要建立健全的生育支持体系,包括完善的产假、育儿假等配套政策,保障女性的生育权益和就业权益。
同时,要建立更加便捷的育儿服务网络,提供高质量的儿童教育、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为家庭提供更好的孕育和养育环境。
4. 推进生育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的计划生育政策需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衔接,推动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经济激励措施,引导人们理性生育;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为人口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三、政策改革与思考1. 政策的灵活性未来计划生育政策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的需求。
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特定区域或特定群体,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实现科学有序的生育管理,同时保证个人自主选择的权益。
2. 政策的公正性未来计划生育政策需要遵循公正的原则,保障每个家庭的生育权益和机会平等。
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建议与展望
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建议与展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行了数十年,近年来已经逐步放宽了限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未来的几年里,如何改革计划生育政策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尤其是在2023年。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与展望。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在中国城市中普遍存在小孩儿多、老人少的现象,这在当前条件下显得不太理想。
此外,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加剧,虽然已经放弃了一些具体的限制,但一些相关的实质性措施还没有完全结束。
换言之,虽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有了一定的松动,但依然存在很多限制。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教育和社会因素发生了改变,年轻人对婚姻和家庭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生养孩子的意愿正在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也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二、建议与展望在未来的几年里,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些具体举措需要展开一些改革,以应对这种现状。
首先,应该放松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门槛,特别是对于适龄上班族等社会中的中等收入群体来说。
应该让这些人自由决定是否要孩子,并提供更好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以促进生育。
其次,应该推出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养老保障制度,以避免将来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
这个制度不仅仅应该关注财政支持,还应该加强社会参与,以增加其可持续性。
此外,为了缓解生育意愿下降的趋势,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来鼓励年轻人将生育放在优先位置。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加大对于孕妇和婴儿健康的关注,提高优育意识和解决生育中的实际困难,以及加强相关的道德教育和宣传活动。
最后,计划生育政策必须与人们的道德关系密切相关。
朝着新时代中的人性化目标不断前进,要以无障碍的社会建筑、公益计划和志愿者服务等为实践,抚慰苦痛下的乡村孩子、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困惑。
我们必须期望这个国家的价值观始终是注重人民幸福、注重国民安宁。
三、结论在新的时间背景下,可能的计划生育政策改革,必须是综合性改革,关乎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前景。
中国的生育政策
中国的生育政策中国的生育政策是指国家为了调控人口数量和结构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面临着快速增长的人口压力,为了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于是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的生育政策发生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对中国整体的人口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计划生育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首个版本是于1979年开始实施,也被称为“一孩政策”。
根据这个政策,中国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以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
此政策一度取得较好的成果,有效地减缓了人口增长的速度,并提高了人口质量。
二、政策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对生育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
在2013年,中国正式实施了“二孩政策”,允许夫妇双方其中一方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
这一政策的出台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少的问题,同时也是认识到计划生育政策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老龄化和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等。
三、政策影响中国的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口增长速度的控制,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首先,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产生了被称为“四二一”现象的人口结构问题,即一个孩子要同时承担照顾四个祖辈和两个父母的责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重负。
其次,国家的生育政策也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给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服务带来了挑战。
四、政策调整的原因与影响中国政府进一步调整生育政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力减少导致劳动力市场变化。
其次,社会进步和家庭观念的变迁,新一代人更重视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感。
这些因素促使政府调整生育政策。
调整政策后,中国的生育率略有上升,但增长幅度不如预期,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政策调整后仍面临生育率偏低的问题。
生育政策的调整旨在降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以确保可持续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五、未来的发展针对当前的社会和经济情况,中国政府在2019年宣布进一步调整生育政策,实施更为积极的生育政策。
人口计生政策的演变与实践
人口计生政策的演变与实践一、人口计生政策的起源自20世纪初,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这引起了政府的担忧。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中国政府在1950年代开始实行了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最初的政策是鼓励晚婚、晚育和少生,但由于效果不明显,政府于1970年代开始实行一胎化政策。
二、一胎化政策一胎化政策于1979年开始实行,旨在控制人口增长并提高生育率。
政策规定城市居民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而农村居民则可生育两个孩子,但多于两个孩子的家庭将会受到罚款和其他制裁。
为确保政策得到贯彻,政府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管理和监督工作。
政策执行者通过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相当于控制思想,强硬推行,突破视奸、打胎等现象就使得人们无论是从生理还是情感上都受到了极大伤害,这一政策遭到了很多批评。
三、二胎政策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政府于2016年开始放开二胎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增加人口数量,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此前实行30年的一胎化政策已经导致人口结构失衡,年轻一代数量逐渐减少,而老年人口却不断增长。
二胎政策的实施,既是为了保持人口数量的稳定,也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四、人口计生政策的实践政策的实行具体实践表明,它对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除此之外,人口计生政策进一步地调整了人口结构,降低了出生率,提高了计划生育技术,推进了性别平等,促进了中国人民健康和家庭生活素质水平的提高。
但同样地,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形成,产生了大量的“溺女婴”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五、人口计生政策的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和人口结构的调整,未来的人口计生政策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政府应当自由发展权限,充分考虑人口结构、经济状况,调整政策,从而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其他相关问题。
其他一些可能性的政策包括鼓励多胎、适龄生育政策、对家庭的多种奖励等等,都有可能实现人口计生政策的未来发展。
综上所述,人口计生政策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计划生育专题学习
计划生育专题学习一、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1.计划生育政策的起因20世纪50年代,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口增长过快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加之农村地区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劳动力过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因此,我国政府为控制人口数量和结构,实施起了计划生育政策。
2.计划生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40多年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和改革。
从1979年的“计划生育中奖”到现在的“全面二孩政策”,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措施1.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晚婚晚育、少生多育、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
这些内容旨在通过逐步稳定人口数量和结构,保障国家和公民的权益,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举措为了实现计划生育政策的目标,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包括人口普查、家庭规划技术服务、节育用具供应、计划生育宣传等。
这些举措的实施为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1.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缓解了人口资源的矛盾,使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更多有利的条件。
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比如严重的老龄化、农村劳动力短缺等,这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政府也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比如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是为了适应我国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一种延续和完善。
四、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及挑战1.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人口规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也为人口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
两 类 计划 生 育 政 策 的前 提 理 念 :权 利 与 善好 争 议
制 定计 划生育政 策 的 目的何 在?这 是对未 来生 育政 策 方 向进 行讨论 时首 先应 该分 析 的 问题 , 但众 多讨论往 往舍 本逐末 ,忽略 了各种 异议背 后 的这 一根 本性症 结 。 传 统观 点认为 ,计划 生育政 策作 为一种公 共政 策 ,代表 的是 以 国家利 益 为核 心 的公 共利 益 , 其 目的在于 实现 国家 政治经 济文 化的 高速发展 ,因此 ,个 体或 家庭 应该 牺牲部 分权利 和 自由 ,以
社会科学
20 0 9年 第 6期
包 蕾 萍 : 中 国计 划 生 育 政 策 5 O年 评 估 及 未 来方 向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5年评估及未来方向水 O
包蕾 萍
摘 要 :中 国计 划 生育政 策 自 2 0世 纪 5 0年 代 末 酝 酿 ,6 0年 代 出 台以 来 ,可 区分 为广 义计划 生 育政 策和独 生子女 政 策 两类 。独 生子女 政 策是特 定时代 的 产物 ,其人 口控 制 效 果与 广义计 划 生育政 策相 比 并无 明显优 势 。新 历 史时期 ,该 政 策模 式无论 从政 策理 念、控 制 效果 ,还是 具体 执行 方 式都 面临 转型 的 需求 。人 ' i 3控制 是人 类 可持 续发展 的 必 要 手段 ,要进 一 步发 挥人 口政 策 的调 节作 用 ,除胎数 放 开外 ,还 应 当考虑 对现 行政 策的 方向进 行调 整 ,在尊 重 生育意 愿 的基础 上 , 以鼓 励 型控制 替代 限 制型 控制 。以宏观政 策 配合 替代单 一人 口政 策调 节 。从 更 宽泛 的 意义 来说 ,这一 转 型也 有利 于 消解不 同社会 政
6 7
社会科学
20 0 9年第 6期
包 蕾 萍 :中 国计 划 生 育 政 策 5 0年 评 估及 未 来 方 向
来看 ,在 2 2 0 0年左 右 ,以二 孩方 案 代 替独 生 子女 政 策 ,不 存 在人 口出 生反 弹 的威 胁①。但对 胎
数 的过度强 调 ,使 得大家 对政策 理念 、执行本 身都 没有予 以特 别 的重 视 ,而这一点 恰恰是 实务部
计 划生 育政 策是 新 中国建 立 以来 引 发争议 和关注 最 多的一 项 基 本 国策 ,特 别 是从 2 0世 纪 6 0
~
7 0年 代 “ 、稀 、少 ” 广义计 划 生育 政策 向 7 晚 0年代 末 8 0年代 初 开始 的独 生子 女 政 策 的转 型 ,
在 实施之 初就 引发 了很 多学 者 的批 评 和 争论 ,认 为 “ 一胎 化 ” 会 引 发诸 多社 会 矛 盾 和 问题 。近 年 来 ,随着 中 国人 口所面 临 的新增 劳动 力数 量减 少 、老龄 化 、新 生人 口性 别 比等 问题 的出现 ,进
学者 和政 策执 行部 门之 间 的分歧 ,实质上 并 非 同一 问题 。学 者们关 注 的是 独生 子女 政策 的废
与立 ,并 非计 划生 育政 策是 否有 必要 的问题 。独 生子女 政 策不 等 于计划 生育 政策 ,前 者作 为狭 义 的计 划生 育政 策 ,强调 的是 “ 胎化 ” 一 ;而具体 实 施过 程 中 , 由于 民族 、地 区 、城 乡 的差 异 ,计
收 稿 日期 :20 -11 0 90 .8 本文为 20 06年 度 教 育 部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重 大 课 题 攻 关 项 目 “ 国 独 生 子 女 问 题 研 究 ” ( 目批 准 号 : 6Z O 2 ) 中 项 0 J D 0 7
的 中期 成 果 之 一 。
①
曾毅 :《 二 孩 晚 育 政 策 软 着 陆 的 必 要 性 与 可 能 性 》,《 国社 会 科 学 》 20 论 中 0 6年 第 6期 ;穆 光 宗 :《“ 胎 化 政 策 ” 的反 一 思》,《 口研 究 》 2 0 人 0 0年 第 4期 。
划生 育政 策并 没有 完 全按 “ 一胎 化 ” 执 行 ,存在 多元 变式 ④ 。 目前 学者 们提 出的独生 子女 政 策 调 整方 案 多 以胎 数 为重 心 ,认 为从 一 胎 放 宽 或 “ 变 ” 到 渐 二胎 ,是 解决 人 口政策 面 临 的新 挑 战 的稳 妥 方案 ,有 学者 甚至 精 确计算 出 ,从 人 口发展趋 势 预测
策 间 的 概 念 分 歧 ,促 成 彼 此 一 致 性 的 达 成 。 关 键 词 :计 划 生 育 ; 公 共 政 策 理 念 ;人 口控 制 效 果
中图分类 号 : 9 3 文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2 75 3 ( 0 9 0 -0 71 C2 A 0 5 -8 3 2 0 ) 60 6 .1 作 者简 介 : 包蕾萍 ,上 海社会 科 学院 青 少年 研 究所 副研 究 员 ( 海 上 2 02 ) 0 0 0
门和 普通公 众所 面临 的最 大 困惑 。这 种忽略 ,某种 意义 上也是 独生子女 政策转 型迟迟 不能 实现的 原 因之一 。本文想 突破 “ 胎数 ” 的局 限 ,从 现行 计 划 生育 政 策 面临 的不 同挑 战人 手 ,分 析其 所 面临 的理念 和效果挑 战 ,在 对不 同政 策执行效 果进行 量化 评估 的基础上 ,讨论 解决计 划生 育政 策
一
步 引起 了人 口学 家对 独生 子 女政策 是否 要持 续 ,以及 持续 到什 么 时候 的质疑 ①。然 而 ,长期 在
十年艰苦 努力 换来 的低 生育 水平 的局 面前 功尽 弃 。 因此 ,有 必要 建 立 以 “ 国策 上位 、区别 优 惠 ”
计 生部 门工作 的 同志认 为 ,如果 因为对人 1形 势 的盲 目乐 观放 松警 惕 、淡 化 国策意识 ,会 导致 几 3 为特 征 的基本 国策 协调 机制 ,强化各 基本 国策 主要 执行 部 门 的参 与意识 。
②
③
杨文庄 、苏杨 、包 风云 、 蕊:《 杨 构建和谐社会 中的政策协调—— 以计划生育 为例》 人 1研究》2 0 年第 1 期 。 ,《 3 07 2
郭志 剐 、张二 力 顾 宝 昌 、王 丰 : 《 政 策 生 育 率 看 中国 生 育 政 策 的 多 样 性 》,《 口研究 》 2 0 从 人 0 3年 第 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