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最终版

合集下载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答案 A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从材 料信息看,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思想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 促进了思想解放。这说明经济生活影响市民价值取向,故选A 项。心学并未取代程朱理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心学“ 容易激活追求自由的理想主义和超越的批判精神”,故C项与 材料信息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科举制对心学传播的影响,故 D项排除。
3.(2011课标,26,4分)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
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
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
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
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
质最为接近的是 (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1)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 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3)思想文化: 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 思想的传播。
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跳不出传统 儒学的范畴,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 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
1.(2018福建漳州二调,27)萧公权指出,《明夷待 访录》“之最高原理出于《孟子》之‘贵民’ 与《礼运》之‘天下为公’……(黄宗羲论君臣 关系)其立言亦悉依《孟子》”。据此推断,明清 的思想批判 ( ) A.延续了“君为臣纲”的传统 B.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C.凸显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D.维护了理学的主体地位
【核心知识】
【历史概念】经世致用: 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
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 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 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明清之际抨击君主专制的思想批判的直接作用是()A.摧毁了君主专制统治B.加速了清朝的灭亡C.近代民主思想启蒙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答案:D2.下列“经世致用”的思想中,最具现实意义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严以治吏,宽以养民D.工商皆本答案:D3.面对明王朝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困境,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主张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倡导“经世致用”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主要有()①李贽②黄宗羲③顾炎武④王夫之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4.韩非子提倡加强君主专制,而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却反对君主专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方的观点只是学术争论,不涉及社会实际B.韩非子的观点比较反动,落后C.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心怀不满D.商贩代表的阶级立场不一样,时代背景不同答案:D5.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中,对封建君主专制抨击最激烈的是()A.顾炎武B.黄宗羲C.李贽D.王夫之答案:B6.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是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A.君主批判思想B.自由平等思想C.经世致用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答案:C7.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A.批判农工商皆本B.批判君主专制C.批判重农抑商D.批判宋明理学答案:A8.《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体现出()A.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B.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D.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答案:C9.下列那些说法符合“经世致用”的思想()①为学应关乎国计民生②主张社会改革③提倡工商皆本④主张拯救时弊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10.下列对韩非子与李贽的比较不正确的有()A.两人的观点都符合时代潮流B.两人的遭遇都很坎坷C.两人的观点都有利于加强君主中央集权D.两人都主张发展的观点答案:C11.批判君主专制思想出现的根源是()A.知识分子的觉醒B.商品经济的发展C.”西学东渐”的影响D.君主专制的残暴答案:B12.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表述正确的是()①提倡男女平等②批判理性,发展个性③其观点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④提倡“经世致用”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答案:B。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世界本原:理在气中(是物 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
(2)方法论:考察客观事物得到
正确认识。 (3)天理与人欲的关系:私欲之 中,天理所寓。
2.黄宗羲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 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 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反映了黄宗羲哪一观点? (1)君主专制是诸多弊端根源。 (2)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主权力。
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清初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 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深刻而新颖哲学观点、 政治见解和批判、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使我国传 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中国文化史 几位大师——梨洲、顾亭林、王船山„„他们许多 话,在过去二百多年间,大家熟视无睹,到这时忽然像 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震得在跳。 ——梁启超 请结合材料分析明清进步思想的积极作用。 批判发展儒家思想,冲击君主专制统治,启蒙后 世民众。
商品经济的发展。
君主批判意识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强烈的冲击, 具有解放思想 的历史进步性,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深刻影响着清末民初思想家的
民主主义思想。
改变别人是事倍功半,改变自己是事半功 倍,一味地要求他人倒不如更多地反思自 己。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李贽,明代杰出的进步思想 家、文学家、评论家,当时最火
爆的学术明星。其“异端”思想
充满革新意识和批判精神,在中 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影响深远。今天就让我们 走进那个时代,去认识李贽以及
继之涌现的顾炎武、王夫之、黄
“异端”思想家李贽 宗羲三位思想家,了解明清之际儒 学的新发展。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唯物思想 、 2、认识源于实践 、
王夫之
(船山先生)
3、批判程朱理学 、
《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 宋论》 《宋论》
黄宗羲 (梨洲先生)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1、反对专制统治, 反对专制统治, 提出“以天下为主, 提出“以天下为主, 君为客” 君为客” 2、提出限制君权的 、 设想 3、主张以“天下 、主张以“ 之法”取代“ 之法”取代“一家 之法” 之法” “工商皆 4、主张 、主张“ 本”
D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 .汉代经学C. .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夫治天下犹曳( 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材料一 夫治天下犹曳(抬)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 笑於曳木者之前,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笑於曳木者之前,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 材料二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 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 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 。 ——《清儒学案 亭林学案》 亭林学案》 《清儒学案亭林学案 请回答: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什么主张? )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什么主张? (2)上述两种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简析产生这种思想 )上述两种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 的历史条件。 的历史条件。 (1)黄宗羲的的君臣平等思想,顾炎武的“众治”思想。 )黄宗羲的的君臣平等思想,顾炎武的“众治”思想。 (2)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以民为主”;社会 )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以民为主” 条件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和商品经济发展、 条件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 义萌芽产生。 义萌芽产生。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要求,带有民主色彩。
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
(过渡语,课后阅读)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 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 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 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继 李贽之后又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 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
抨击传统道德,强调个性发展,提倡男女平等。
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初无所谓一与理也。
探讨世界本原,根本上否定天理存在。
从一而终 夫亡不嫁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一生孤苦 直到坟墓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 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 心相挑,雪夜私奔。
贞 节 牌 坊
宋明理学家认为寡妇“ 逾墙淫奔,无耻之尤”
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
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 影响最早而深。”又说:“此书乾隆年间入禁书类,光绪间我们 一班朋友曾私印许多送人,作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
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体会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 已矣。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
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三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 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顾炎武《日知录》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班级: 姓名: 学号:编者:钟丽梅审核:孟娇、梁桂秋时间:12\9\ 11 编号:005【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课内探究案一.背景⑴政治: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强化1.传统社会因素⑵思想:僵化的程朱理学和八股取士⑶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⑷学术: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⑴经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2.新社会因素出现⑵风俗:拜金逐利风气⑶阶级:市民工商阶层兴起因此,适应新生产关系.新生产方式的客观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新的进步思潮,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注:由于社会条件限制,进步思潮却没有从根本上占据主导地位,也没有推动社会转型)二.“异端”思想家李贽“叛经离道”的李贽主张政治否定孔孟权威鞭挞程朱理学伦理认为人皆有私批判“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男女平等批判“三纲.五常”哲学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否定“天理”存在1.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3分)2.在李贽的思想体系中,世界的本原是A.阴阳二气B.道C.理D.天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三.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观点阐释王夫之具有唯物思想“理在气中”“天下唯器(气)”理是客观规律(意识)气是物质世界世界是物质的认识论:形指感觉器官神指心理活动物指客观活动伦理:认为天理在人欲之中,承认人的情感.私利.物质符合天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抨击君主专制;否定“家天下”君臣关系:否定“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一是:二是:“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法治”取代“人治”《》《》《原君》是《明夷待访录》中一篇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 1.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2.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想家认为当时社会弊病丛生的根源在于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C.商品经济的发展D.土地高度集中,社会贫富不均5.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想家认为当时社会弊病丛生的根源在于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B.君主专制制度C.商品经济的发展D.风起云涌的人民起义6.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四.评价: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2.根值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明末清初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引领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潮,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发展,培养自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应该激发自己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内容、代表人物难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出现的原因【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式一:利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一句经典的名言: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和孙悟空的自封的“齐天大圣”的称号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答后提示:《西游记》是明朝时写的,反映了作者借孙悟空之口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不满,对旧的儒学进行的批判。

方式二:位于成武县张楼乡徐老家村申氏节孝坊,此牌坊是怎样获得的?从一而终,夫亡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生孤苦,直到坟墓【讲授新课】一、探究学习:中国自古以来说是一个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的社会,为何明清时期却出现了“君主是天下之大害者”的叛逆之言?这是为什么呢?1、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3、思想——明清时期文化专制、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因循守旧、走向僵化。

近代科技的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追求个性发展,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和反思。

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解放。

小试牛刀:(一)、李贽的主要思想主张(展示材料,进行探究)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给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乎?”材料二:“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亦无定论”。

材料三: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其势然也。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这些反映的是什么思想?
“凡文之不关于六经 之旨、当世之务者,一 切不为”,(《亭林文 集》卷四) 顾炎武曾经写过的论文 : 《钱粮论》、《郡县论》 、《生员论》、《军制论 》、《形势论》、《田功 论》、《钱法论》
《天下郡国利病书》
经世致用思想
经世致用:一种治学方法,宋代后逐渐形 成。提倡研究学问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 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影响:p21
——《焚书· 何心隐论》
除却穿衣吃饭,无(人)伦物(理)矣。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 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 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焚书· 答邓石阳》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 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明代宋应 星《天工 开物》中 所绘的大 型织机
明末李自成起义
1380年2月17日(明洪武十三 年正月十一日),朱元璋借 清除丞相胡惟庸之机,废除 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将中书 省和丞相的权力分属给六部 ,相对提高了六部的职权和 地位,由六部尚书直接对皇 帝负责。相权、君权合一, 加强了中共集权。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 • •
过程与方法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在批判中发展,内容较深奥,理解的难度系数较高。本节课主要采用 情境设计、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和自主性。

• • •
情感态度价值
1、教育学生要克服教条主义,学会独立思考。 2、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 3、通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 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 发展。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神宗一次就赐给他的儿子福王 田二百万亩;在太湖流域,十 分之九的农民失去土地。封建 政府的赋役剥削也越来越重。 借口与后金作战、镇压农民起 义,先后加派“辽饷”、 “剿饷”和“练饷”,三饷加 派的总额超过明朝正赋的一倍 以上。农民常常是倾家荡产, 也交不完这些“皇粮国税”。
顾炎武认为怎样才能保天下?这体现了 在顾炎武看来,“亡国”与“亡天下”有何区 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别? “亡国”:改朝换代,政权变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 命运。 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何谓“经世致用”
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 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 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 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 用之学。
道在气先
理在气中
格物致知 考察客观事物 唯心主义先验论 得到正确认识 私欲之中, 天理与人 存天理, 天理所寓 欲的关系 灭人欲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 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 矣。” ——黄宗羲《原君》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武帝
孔子 创造
魏晋
孟、荀 继承
隋唐
遭到 打击
宋明
董仲舒新 儒学“独尊” 正统思想
明清

第五课明清时期进步思潮

第五课明清时期进步思潮

8、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其核心思想是( 其核心思想是( C ) A、维护封建礼教 C、反对迷信崇拜 B、主张学以致用 D、抨击腐朽统治
前言
明清之际, 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潜滋暗长以及 市民阶层的不断成熟和壮大, 市民阶层的不断成熟和壮大,封建社会的内部格局 及利益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及利益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封建制度迅速进 入了一个"天崩地裂"的社会转型时期。明清之际, 入了一个"天崩地裂"的社会转型时期。明清之际, 中国社会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中国社会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处在由传统社 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 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 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 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 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 冲击和碰撞, 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 突和社会转向。 突和社会转向。明清之际还是思想家自觉对秦汉以 来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进行深刻反省和理性批判 的时代. 的时代.
讲授新课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阅读思考: 李贽“异端”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 1、李贽“异端”思想出现的背景
⑴程朱理学 —— 思想因循守旧
⑵商品经济 —— 社会风尚变化 ⑶士人 —— 冲破束缚、追求个性、发展经济
2、主张
⑴批判理学,否定孔孟学说和“四书五经”
⑵批判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自由发展 ⑶提出“万物皆生于两”

历史必修三: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历史必修三: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强调“经世 致用”的实际学问,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三、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 (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 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 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2)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 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 判的层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 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4)在学习问题上不能只停留在定计划、下决心,要拿 出实际行动,要注意把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
知识重点诠释
一、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思想的异同 1.同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2)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3)思想上: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
2.异 (1)黄宗羲:继承先秦民2)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 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3)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 的集大成者。
3.评价 (1)经世致用思潮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 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 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2)进步思想家对 理学 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 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3)明末的批判思潮深刻地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 家和民主革命家,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
发出呼唤
“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

文化史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文化史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顾炎武 共同 思想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主张“应 《天下郡 国利病书》 经世致用”。 《日知录》
反对君主 “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专制制度
经世致用
含义:“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 要有远大理想抱负;“致用”的内涵是“学 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 注重实效。 思考:“经世致用”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 的什么特点? (敬鬼神而远之)积极入世,关注现实
课堂练习
1、明清之际,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以民为本 的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思想家个人思想意识水平提高 D.社会制度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
二、明末: “异端” 李贽——离经叛 道
(1)思想主张: ①否定孔孟学说的正统性,鞭挞程朱 理学的虚伪性 ②提倡个性自由发展和男女平等。 李 贽 ③ “万物皆生于两:”提出世界源于阴 阳二气。(否定“天理”存在) (2)代表作:《焚书》《藏书》 (3)评价: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权威的战斗 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的要求,促进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2、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B、否定宋明理学 C、批判三纲五常 D、否定君主专制 3、李贽提出人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追求 个 性自由发展的思想冲击了理学的什么观念? A、发明本心 B、存天理、灭人欲 C、格物致知 D、,后来 隐居著书立说类似经历。
A、经世致用 C、心是万物的本原 B、民贵君轻 D、仁者爱人
9、(双项)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推断其思想的影响 在于 A、抨击了君主专制集权 作用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制制度
B、对后世有启蒙和启迪的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充分肯定人的欲望和私利。
王夫之是怎样批判程朱理学的?
程朱理学
王夫之
世界本原 理在气先
理在气中
方法论 格物致知
唯心主义先验论
天理与人 存天理,灭 欲的关系 人欲
考察客观事物 得到正确认识
私欲之中, 天理所寓
阅读课本,概括黄宗羲的思想。
(1)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2)君臣关系。 认为君臣是平等的“师友”关系,从根本上否定伦理纲
(2)区别“亡国”与“亡天下”、“保国”与“保天下”。 “亡国”:改朝换代,政权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3)为学:求务实,“经世致用”。
我付出,我收获
1、背景:明朝末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士大夫面对 危机,寻求改革方案;出现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空疏 学风。 2、含义: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
常。
(3)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A.言论自由; B.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C.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
(4)工商皆本的思想。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
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阅读课本,概括顾炎武的思想。
(1)强调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李天贽对理于宇宙本原的认识完全符合实际吗?其意义何在?
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 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 正统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其 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 和战斗精神。
经世致用的含义
要学习对空谈,要活学活用。这种 思想主要是针对明末不切实际 的学风而产生的。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风貌
(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上课1最终版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上课1最终版

2.李贽的思想主张 材料一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 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材料二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 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给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 孔子,终不得为乎?
——《焚书.答耿中丞书》
(1)反对以孔子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是非标 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
2.李贽的思想主张
《童心说》
在文学方面,李贽提出“童心说”,主张 创作要“绝假还真”,抒发己见。李贽旗 帜鲜明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 作”,李贽在诗文写作风格方面,也主张 “真心”,反对当时风行的“摹古”文风, 他的这一倾向,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 响。
李贽的思想主张
总结
李 贽 1、反对孔孟学说的绝对权威,否定程朱理学 作为统一的思想标准。 2、抨击传统道德,强调个性发展,提倡男女 平等。
探究
材料一
“天不生仲尼,万 古长如夜!” ——朱熹
“人人皆可以为圣”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 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 态” ——李贽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鞭挞程朱理学 反对绝对权威
李贽是怎样批判程朱理学的?
程朱理学 李贽思想
孔孟权威(万世之至论)
反对思想权威(人人有 权作 自己的判断)
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
“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观) 程朱理学 “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方法论)
“存天理(“三纲五常”),灭人欲”(伦理) “心即理也” 陆王心学 ——心是万物本原
“发明本心”、 “致良知” —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
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但须克服私欲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 学演讲时曾深情地引用理 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来说 明自己的使命: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正式版)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正式版)

世界观 不 同 点 方法论
“理”是世界的本 原
“心”是世界的本 原
格物致知 客观唯心主义
发明本心
致良知
哲学范 畴
主观唯心主义
(1)材料一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材料二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 (2)否。二者同属理学,都是儒学的范畴,后者是前者的 发展,本质上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3)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 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 天理就在心中。 (4)两则材料反映的唯心主义的理学思想。理学用三纲五 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 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 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 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 了积极作用。
道教的冲击
6、融合: 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融合 7、理学: 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 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 儒学。 8、批判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 继承: 新思想体系。
小结: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①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教育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教育事业; 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⑤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⑥“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材料四: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追求物质享受乃 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 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 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李贽斥责 他们“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第5课完整版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第5课完整版

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反对道学虚伪,认为 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性”,,提倡个性 自由。
返回
结合材料并课本内容分析王夫之是怎样批判程朱理学的?
材料一:“气者理之依也”、“天下惟器”(物质 第一性)、“天地之化新” ——王夫之 《黄书》
程朱理学 世界本原 理,理在气先 方法论
王夫之 理在气中
八股文是思想的毒药
明清开始,科举制度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恶制”,这主要 就是因为八股文的存在。它不仅形式被规定死了,而且在思想内容上, 只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出题,还必须是以朱熹等人对经书 的阐释为主,要求“代圣贤立言”,绝不允许有自己的发挥。这自然 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使得儒家的学说完全成为求取利禄的敲门砖, 至于如何再使儒家的学说发展,根本无人关心。况且,朱熹等人的学 说核心“忠君”,科举完全成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这在使读 书人思想僵化的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二、明代异端思想家李贽 4.评价:
笔记
(1)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2)将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具有一定的反封建 色彩和战斗精神 (3)未能将批判的矛头深入指向封建思想背后的封建政 治统治秩序,只是个人对于社会文化的抗争。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顾 炎 武 亭 林 先 生 黄 宗 羲 梨 洲 先 生 王 夫 之 船 山 先 生
科举考试是文人做官的唯一途径 考场举子为入官场不惜煞费苦心
坎肩上面用毛笔抄 该书长6.2cm,宽5cm,厚1cm, 满了四书五经,密密麻 仅火柴盒大小,面积约31平方厘米, 麻,足抄了四五万字。 全书一百页,每平方厘米42字,约25 从这些“挟带”上可以 万字。雕版印刷,雕字笔画清晰,墨 进一步考证古代的科举 色清匀。其排字密度之高、形制之小、 制度,以及有关清朝末 年的八股文章。 存世量之少,皆堪称一绝。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美国学者A.H.布莱克, 前苏联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弗.格.布洛夫
比较程朱理学和王夫之唯物主义哲学 程朱理学 哲学观 方法论 道德观 理在气先 格物致知 王夫之 理在气中
考察客观事物得 到正确认识 实践出真知
存天理,灭 人欲
私欲之中, 天理所寓
(三)黄宗羲
• 反对君主专制、 鼓吹早期民主
黄 宗 羲 梨 洲 先 生
1.呼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经世致用
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 篆刻,亦何益哉 2014年9月25日
梁启超: 点赞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 宗 羲 梨 洲 先 生 王 夫 之 船 山 先 生
林 亭顾 炎 先 武 生


思想共同点?
1.经济上 2.政治上 3.学术上 4.思想上
利玛窦
思考: 为什么明清时 期在思想领域出现 进步思潮呢?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1.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3.思想文化
——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明朝万历皇 帝,据说一 生只出过一 次宫,还是 去看他的墓, 搜罗天下财 富,使农民 倾家荡产。
明朝后期, 江南一带的 已有相当强 的经济实力 市民工商业 者,成为社 会上不可忽 视的力量。
明清规定科举考试只须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只能根据 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 分成八个部分,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明代晚期 明末清初
李贽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传 统 主 流 思 想 的 演 变
春秋:孔子创立,不受重视 战国:孟荀发展,蔚然大宗 秦朝:焚书坑儒,遭受压制 西汉:仲舒改造,正统独尊 魏晋南北朝:佛道盛行,受到冲击 隋唐:三教合一,受到挑战 宋明:理学产生,官方哲学 明清:早新 思想演 ②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变规律 ③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扶植
测一测
1.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C.否定君主专制
B.否定宋明理学
D.批判三纲五常
2,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
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四人)的主张,不包 括( ) A、个性自由 B、经世致用
请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课本第一段内容,从政治、经济、思 想、文人志士四方面概括历史背景。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 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 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 腐朽黑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 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手工业、 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重科学、讲实 际,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 性解放、平等、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C、农工皆本
D、民主共和
4、17世纪中国出现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 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先驱者”探索的影响:
自主学习课本最后一段,思考: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有何影响? 1、适应了时代的要求:_______________ 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为儒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对儒学_____________ 造成强烈的冲击 3、对君主专制_______ 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和深刻的启迪 4、对后世______________ 未脱离儒家思想的范畴,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局限: 未能在社会中占据主流,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形成完整的体系。
3、八股取士和严酷的文化专制的束缚和影响。
无知山谷的历史命运
山崖脚下,白骨累累。日月流逝,年复一 年。……后来,无知山谷里发生了一场特大干旱, 有幸存活下来的人最终踏着先驱者的尸骨,找到 了生存的希望。“他是对的,我们错了”, “他 救了我们,我们反倒杀死了他。” ——房龙《<宽容>序言》
李贽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李贽有哪些被视为“异端”的 思想?(可从破旧、立新的角 度或从反正统、反礼教、探究 世界的角度概括。)
“先驱者”之一:李贽的“异端”思想
材料一: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 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 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万世 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 ——《藏书》 材料二: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材料三: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 何心隐论》
王夫之
船山先生 (1610-1695)
黄宗羲
亭林先生 (1613-1682)
顾炎武
梨洲先生 (1619-1692)
“先驱者”之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共同主张
(1)政治上: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尖锐揭露君主专制是天 下之大害; 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 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非取决 于学校 ”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六: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初无所谓一与 理也。 ——《焚书》 “万物皆生于两”,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先驱者”之一:李贽的归宿
他的异端最终引起了统治者的不满。万历皇帝以“敢倡乱道, 惑世诬民”的罪名派锦衣卫将其逮捕,其书籍尽行烧毁,不得 留存。而他这样一位已年过七十却依然心高气傲、目空千古的 思想家,最终选择“自杀殉道”来捍卫自己自尊。
在一个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 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 到正人君子的冷落。先驱者试图攀越挡住 太阳的岩石高墙,探索山那边的事物。但 是,山谷里的守旧老人却厉声呵道:“他在 嘲弄祖先的智慧,给他应有的惩罚吧!他死 有余辜!”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杀死了 他。
——节选自房龙《<宽容>序言》
“先驱者”之一:李贽其人
李贽,明末思想家。别号 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祖辈 世代经商。26岁中举,以后 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 员。为官期间,他目睹朝廷 腐败,常与上司争执。他经 受过倭寇侵掠、灾荒贫困的 痛苦,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 发展的艰难,在新兴的市民 运动推动下,希望能找到与 宋明理学不同的“道”。
山谷中的世界
(参考P21知识链接)
——“先驱者”探索的背景
1.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萌芽出现 2.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治阶级极端腐 败,阶级矛盾尖锐
3.思想文化—— 八股取士阻碍了新思想的萌发; 西学东渐,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文人志士要求—— 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的文人志 士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
就像明清的社会沿着传统的轨迹惯性般走过了 200多年,厄运最终降临。近代,面对着民族灾难, 急于救国救民的中国人又翻出了故纸旧说,在激愤 与痛苦中再次体会到这些思想的进步和可贵。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 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 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 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 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 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先驱者”之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反教条
否认孔子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鞭挞程朱理学 反权威
反传统
“先驱者”之一:李贽的思想
材料四: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 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 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焚书· 答邓石阳》 追求个 追求物质享受 材料五: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 性发展 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 短,又岂可乎? 藐视 ——《焚书》 主张男女平等 礼法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考纲展示 课标要求 考纲解读 ①明清儒学活跃 的历史背景 ②代表人物及其 思想主张和影响
明清之际 活跃的儒 家思想
列举李贽、黄 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 家的思想主张, 了解明清时期 儒家思想的发 展。
“先驱者”探索的背景 “先驱者”探索的内容
“先驱者”探索的影响
一、明清之际出现进步思潮的背景
对接高考
(2016·江苏)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 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 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解析C。: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故A项错误;明 代妇女地位低下,李贽主张男女平等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 中“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信息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 显然是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超然物外的自由 不是李贽追求的思想,故D项错误。
“先驱者”之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共同主张
一、政治上: 批判君主专制, 二、经济上:批判重农抑商,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提出限制君权的措施 提倡“工商皆本” 继承
发展
发展 继承
三、学术上:批判脱离现实的空谈,提倡经世致用。
实质是儒家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自我调整,仍属于儒学的范畴,为 儒学发展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合作探究: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推动社会的转型?
材料1:牛力耕田
材料2:清朝的军机处
材料3:明清科举考场
材料4
合作探究: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推动社会转型?
合作成果: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小 农经济,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
“先驱者”之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共同主张
(2)经济上: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 工商皆本。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 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先驱者”之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共同主张
(3)思想学术上: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提倡实践和真知。
材料四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 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 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 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日知录》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 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 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 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 世致用之学。 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 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 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开辟了一代 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