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与福柯_启蒙与现代性之争
福柯与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的争论
福柯与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的争论福柯和哈贝马斯之间的争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界前沿的一次伟大争论。
在西方,对待现代性问题上,福柯和哈贝马斯代表了两种绝然不同的立场。
福柯是现代性最著名的批判者,而哈贝马斯却是现代性最著名的辩护者。
对于这次论争,前人也做过大量的研究,他们从不同的侧而对福柯和哈贝马斯之间的论争进行了分析。
总体上说来,主要是从福柯和哈贝马斯的理论来进行的比较研究,最终见出二者在理论上的差异。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仅仅是对福柯和哈贝马斯之间的理论比较,而没有发现二者论争的实质,更没有解决二者为什么会争论的原因。
福柯和哈贝马斯是在现代性这个问题上进行争论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尽管今人无法给现代性一个确定的界限和定义。
对于现代性,安东尼吉登斯说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现代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它的内部包含着丰富的而又复杂的问题。
这些问题从不同的方而分析就会有不同的结论。
要真正分析清楚福柯和哈贝马斯之间的论争,还必须回到现代性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一、现代性的根源现代性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是相对于前现代而言的。
在前现代时期,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二者在所指上具有一致性。
前现代时期,没有统一的计时工具和可见的机械钟,对大部分的人而言,时间和地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参照地点空间才会分清楚与自身相关的时间。
事情总是和某个地点相联系对大部分人而言,社会生活的空间维度都是受在场的支配,即地域性活动支配的。
随着现代机械钟的出现,时间逐渐变得精确,人们在辨别事物的时候不再是以地点作为基点,空间逐渐变成一个不确定的对象。
空间变成一个不确定对象,时间也逐渐变得虚化。
每个人都确信有着自己的空间,但无法从流动、变化、转瞬即逝中的事物中找到依靠。
现代性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现代同传统的决裂,传统的稳固性在时间里支离破碎,时间由零碎逐渐变成统一,空间迅速地膨胀,这是现代性出现的重要标志。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哲学困境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哲学困境在当代哲学的讨论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常常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
现代性起源于18世纪的启蒙时代,强调理性、科学和普世人权等基本原则和价值。
而后现代性则是在20世纪的思想潮流中出现,质疑现代性的这些主张,尤其关注相对主义、多元文化以及对绝对真理的怀疑。
本文将探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所带来的哲学困境,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为理解当今社会提供一些启示。
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理性与科学现代思想最重要的基石是理性。
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家如康德、休谟等,通过强调理性的重要性,推动了科学和逻辑的进步。
科学方法被认为是理解世界及其运行方式的最佳途径。
这种信念促使人们相信,通过理智和经验,人类能够揭示自然界及社会现实中的规律。
个人主义与主体性在现代性中,个体的主体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从共同体意识转向个人自由与权利。
人们开始追求自我实现,强调个人意志的重要性,这为后来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历史进步观现代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历史的进步观。
在这一观点下,人类历史被视为一种线性的、不断进步的发展过程。
通过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人类社会能够朝着理想的目标迈进。
因此,现代思想普遍存在着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和信心。
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相对主义与多元价值后现代性深刻质疑现代性所倡导的普遍真理和绝对价值。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真理并非单一或普适,而应根据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加以理解。
因此,多元文化及其并存成为了后现代的重要命题。
这种相对主义倾向也使得对“宏大叙事”的质疑日趋明显,许多曾被视为标准的话语体系因而被解构。
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福柯是后现代思想中重要的一位学者,他提出知识与权力密不可分。
知识不仅是获取真理的工具,也是一种权力实践的形式。
他认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某些知识形式能成为支配他人的手段,这引发了对知识本质的新思考,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理性受到挑战。
疏离与不确定感后现代社会常常表现出一种疏离感和不确定感。
行走中的现代性:对现代性的再认识
行走中的现代性:对现代性的再认识作者:岳强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10期摘要:现代性观念已经成为把握时代特征、推动社会实践的精神力量。
综观现代性观念的演变,对人的重新发现构成现代性的起点,对理性的信仰构成现代性的动力,人和理性成为现代性观念的主要探讨对象。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推进,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相应地,有关人和理性的认识也发生转变,总体上呈现不断深入的趋向。
对人和理性的再认识,不仅成为现代性观念调整的核心,也预示了现代政治、经济等方面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现代性;人;理性;调整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84-02一、现代性的起点:对人的重新发现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18世纪后期开始,现代性“就已经成为…哲学‟讨论的主题”[1]。
美国学者卡林内斯库考证认为,“现代性”这个术语至少从17世纪起就已在英国流行开来。
而詹姆逊则声称,“这个词早已在公元5世纪就已经存在”。
现代性的起源如此迷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者们对现代性内涵的认识存在差别的状况。
不过,相对于现代性的语词学上的探讨来说,结合所谓后现代思想家的批判和现代性支持者的反驳,分析现代性内涵的基础上对现代性的起源进行界定,可能更有意义。
当前,学界对现代性概念的界说中,经常被引用和认同的主要有三个。
一是吉登斯的“工业化的世界”说。
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就是工业文明的代名词,是一套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全新制度体系。
在现代性体系中,工业生产、市场经济、民族国家、民主制度和个人观念成为应有之义。
据此,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2]。
二是哈贝马斯的“未完成的设计”说。
面对中世纪已经分崩离析的社会模式和标准,人们试图通过建构一种以个人自由为时代特征、主体性原则为自我确证根据的现代性模式来实现社会的重建。
康德与启蒙问题(法兰西学院1983年1月5日讲座)
我今 年 阐述 的 主题 或 者 我 在 别 处 和 从 前 阐 述 过 的
主题 , 该方 式 不 那 么 为 你们 着想 , 而 是 自私地 考 虑 我 自己 。于 是 , 在 能够 组 织 该 小 组 之 前 , 或 者 不管
他 们 反 思 与研 究 的可 能 性 。此 外 , 你 们 知道 , 在 此
体 制下 , 章程 极 其 自 由 , 我们 无权 专 为 几个 少 数 听
于是 , 本年度 演讲 , 我 觉得 将 会 有点 缺 乏 条理 ,
结 构松散 。我想 重 提 我 在 过 去 几 年 的课 堂 上所 能
康德 与 启蒙 问题①
( 法兰西学院 1 9 8 3年 1月 5日讲 座 ) [ 法] 福 柯 著, 于奇智 译
( 1 . 华南 师范 大学 公共 管理学 院 , 广 东 广州 5 1 0 0 0 教启蒙与犹太教启蒙之 间的重要交会, 在《 什么是启蒙? 》 一文中提 出 了哲学沉 思领域 的一个 新 问题 , 即现 在 问题 ( 现 实性 问题 ) : 现 在 发 生什 么事 啦? 什 么是 现 在? 针对 现代 哲 学必须 面对 的现 实性难 题 , 康 德 重新 提 出法 国大 革命 问题 , 并 努力 将 它 与启 蒙结 合
【 关 键 词】康德 启蒙 批判 法国大革命 不成熟 理性 【 作者简介】 米歇尔 ・ 福柯( M i c h e l F o u c a u h , 1 9 2 6 — 1 9 8 4 ) , 2 0世纪法国哲学家。 【 译者简介】 于奇智( 1 9 6 3 一) , 男, 四川达州人 , 哲学博士 ,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博
现代性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启示论文
现代性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启示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学术的解放力量,曾经风靡过中国学术界。
现代性这一概念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国内。
然而现代性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却可以追述到一个世纪之前。
本文试从现代性概念的梳理、限定,现代性在中国的接受与拒绝的原委的辨析,来探讨现代性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启示。
一、“现代”,“现代化”与“现代性”当我们试图将西方学理概念引入到东方学术视野中时,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困境。
一方面西方学术思想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逐渐的演变发展的,比如说文学就先后经历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我们要在一个动态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某个特殊历史时期将这些理论概念同时拿来吸收理解,弹劾容易。
另一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又注定了此种研究具有了比较的性质。
汪晖将此描绘为“一种时间性的空间关系”。
而回到现代性问题,就变成了现代性程度有差别的中西关系。
现代性理论以中性的理性化为特征,将空间上时间并列的文化关系置换为时间上的普遍关系。
现代化被理解为与西方趋同的时间性赶超关系。
理解现代性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影响,绕不开对西方现代性概念进行梳理,而将现代、现代化与现代性的概念进行辨析,可以更好的帮我们理解现代性的内涵。
根据英国学者的考证,“现代性”(modernity)一词首先出现于1672年,主要是在音乐方面使用的,亦即现代性主要与声音和语调有关。
而一般公认的、并有较大影响的则是法国文学评论家波德莱尔的一句名言:“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另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
”今天,现代性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了更多的内涵。
而透过众说纷纭的关于现代性的界说,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四种见解:1、现代性就是理性化。
马克斯·韦伯是首位对现代社会进行合理化分析的理论家。
在韦伯看来,现代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合理性”,可以说,欧洲的现代化和合理化是同一历史过程,而这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的理性化、经济理性化以及政治法律的理性化。
康德与福柯
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引发了众多讨论,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这表明康德哲学已成为西方现当代哲学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石。
福柯的代表作《词与物》深入研究了批判哲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关系,反思“人”在传统哲学中的地位。
福柯扬弃了康德的先验批判哲学和实用人类学,建立了人文科学考古学。
尽管启蒙运动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产生了消极而危险的后果,福柯还是意识到其颇有价值的哲学品性(比如康德的“批判态度”),提出了“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创造了异托邦概念。
本文将讨论康德问题与福柯问题及其变迁的理论策略,初步阐述“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
一、康德问题康德在1781年问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如下三大问题:“(1)我能知道什么?(2)我该做什么?(3)我可希望什么?”①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我们理性的全部兴趣(思辨的与实践的)。
1800年,他出版《逻辑学》时,不但重提此三问,而且补充了第四个问题,即总问题:②人是什么?从此,三大批判哲学问题与第四个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它们分别涉及人类的真理、善、幸福与人性,共同构成康德哲学的根基性问题,即我们所谓的康德问题。
这些问题表达了批判哲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形而上学回答第一个问题,道德回答第二个问题,宗教回答第三个问题,人类学回答第四个问题。
但在根本上,人们可以把所有这一切都归给人类学,因为前三个问题都与最后一个问题相关。
”③康德的三大批判哲学重在分别解答前三个问题。
此三大问题都总括为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这是康德在《实用人类学》中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
实用人类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形而上学、伦理学、宗教学与美学之家。
康德哲学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探求人的存在与使命。
正如赫费所言:《纯粹理性批判》“将主要篇幅集中在第一个问题上。
但它让自己从第一个问题继续推进到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因为这三个问题总括起来是由第四个问题来回答的:‘人是什么?’(Log.Ⅸ25),所以这样一部著作堪称无与伦比的哲学人类学。
哈贝马斯与福柯关于现代性问题的争论
哈贝马斯与福柯关于现代性问题的争论
哈贝马斯与福柯关于现代性的争论是现代哲学上的重要事件。
现代性一词自从其诞生以来就引起了诸多的意见,自从黑格尔提出现代性一词并且赋予其意义以来,现代性就成为了哲学家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现代性问题的显现是伴随着一定生产力和生产状况而出现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不仅是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提高,也带来了遍及整个人类世界的大变革,这
种大变革从科学技术到政治体制与社会制度、从人的精神状况到社会交往。
现代性的核心问题就是理性的问题,特别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启蒙理性的问题,哈贝
马斯与福柯分歧的起点正是从对启蒙理性的态度上开始的,如何认识和评价启蒙理性成为了他们问题的中心。
康德认为理性就是使人们能够成熟的使用自主的理智来为人类开辟道路,哈贝马斯认为启蒙理性是自启蒙时代以来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而福柯则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理性认知,是有限的、是不完整的,真正的理性精神并没有得到发展,现代性不是完整的而是断裂的、偶然的,这一点是从理性分裂时期就开始的。
在本文之中笔者从现代性入手,梳理了不同哲学家对于现代性的理解,逐渐分析
与追溯现代性的基本问题,探讨理性和启蒙,以及理性的发展。
在这一基础之上以独特的视角,去理解两位哲学家在对现代性问题的争论上的内在含义,发现其合理性、矛盾性与统一性,通过这样的逐级探求,使得现代性得以自然的显现,为我们理解两位哲人的思想内涵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经验。
罗蒂棱镜中的福柯与哈贝马斯之争
己为标 杆在 展开其 对象 化 的活 动 中把 自己确认 为 唯 一
性 的他 者 ” 实施 的规 训 、 斥 。譬 如 , 们 根 据理 性 的 排 人
本 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 实用 主义叙事的当代转变
及其效应” 批准号 0 BX 4 ) ( 7 Z 0 4 的阶 段 性 成 果 。
罗蒂棱镜中的福柯 与哈贝马斯之争
碑的途径 , 在那里 生命 是个 体性 的 , 我 自己的 , 是 我
治启蒙 , 即公共 领 域 发 生 的追 求 自由 、 民主 、 等 的故 平
间生产 , 和培 养符 合 自身 形象 和要 求 的他 者 , 改造 这些 他 者涵 盖精神 病 人 、 人 、 浪汉 、 人 、 荡子 、 龄 犯 流 穷 浪 适
事 。本 文 以罗 蒂视角 出发 考察福科 和 哈贝马斯 之争 。
组织时, 我们跟雇主 自由平等地签字画押 , 确立平等主
体 的契约 关 系 , 是 我 们 在 劳 动 中发 现对 我 们 实施 控 但 制 的却 是 纪律 , 不是 契 约 , 而 契约 只是一 种 国家 公共 权 力保 障 的背 景 。我 现 在 受 到 我 的主 管 、 的老 板 或 明 我 或 暗 的不 对称 的 、 可 逆 的过 剩 的权 力 支 配 。平 等 的 不 契约关 系在 转换 为具 体 的纪 律 机制 时 遭 到 了扭 曲。 因 此, 自由 、 民主等 在福 柯 看来 丝 毫 没 有让 我 感 觉 到我 自 己具有 的力 量 , 反 而 被 迫 服 从 一 位 严 肃 而 雄 伟 的制 我
福柯的主体阐释学及其对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启示(一)
福柯的主体阐释学及其对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启示(一)摘要:福柯在其生命的晚年对主体的思考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向,前期的作为权力构建的“被动的主体”转变为晚期的自我塑造的主体·福柯通过对主体与权利关系的重新思考以及对古希腊罗马人的“关心自己”的修身实践的阐发等途径建构了较为系统的主体阐释学。
其主体性理论对中国当下的现代性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不仅应注意在公共理性设计中权力对主体的作用,还应注重个人对于自己生命的筹划。
关键词:福柯;主体阐释学;“关心你自己”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福柯的研究工作重心从权力转向了主体,或者说,他的研究从一个被动的主体理论转向了一个激进的自我筹划的主体理论。
这一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的“自我的复苏”思潮中是具有开启性的,对我国当下的现代性问题的思考也极具借鉴意义。
权力关系中的主体福柯对主体的看法经过了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
在前期的写作中,主体是以一种被动的、驯服的身体的形象展现的,《规劝与惩罚》中描绘的全景敞视监狱中单人牢房中的囚徒是这种主体的典型写照。
在1980年以前的写作和访谈中,福柯坚持认为个人在权力面前是被动的,主体不过是被权力所影响、改变和“培养”的“臣民”(法语suiet本有“主体”与“屈从者”的双关义)。
针对西方现代的给定的主体观念(以笛卡尔和康德为典型),他曾经断然地宣告:“我的观点是个体并不是给定的实体,而是权力运作的俘虏。
个体,包括他的认同和品质,都是权力关系作用于他的身体、多样性、变化、欲望和力量的结果。
”因而他甚至建议取消主体这一概念:“人们应该免除构成的主体的观念,完全摆脱主体自身,也就是说,要达到这样一种分析,使之能在历史框架内解释主体的构成。
”现代的主体概念来自于笛卡尔的“我思”。
笛卡尔认为人能思想是一个无可质疑的事实,“我”就是这样一个思想的实体,“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而且在生命中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都保持其同一性。
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
作为“现代性的序幕”的康德哲学——解读《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首先非常荣幸能在这次活动上发言。
接下来,我将围绕着这篇文章比较关键的问题谈一谈。
)康德的这篇文章被福柯称之为“现代性态度的纲领。
”(福柯:《何为启蒙》,载《文化与公共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德以“自由”、“理性”为基本精神的哲学讨论不仅构成了现代性的基本精神,而且实现了为自然和道德的立法。
《什么是启蒙》这篇文章是康德专门讨论启蒙的性质、必要性、重点和条件等问题的文章。
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这种不成熟的状态,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便无法使用自己知性的无能。
这多半是由自己的懒惰和胆怯造成的。
我认为,“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第一,在自己对自己的关系上,否定自我,依赖知识和权威,如医生、牧师等。
第二,在自己对他者的关系上,习惯引进他人对自己的权力。
或者是知识成为权力,或者是通过教会获得上帝的意志,而这些都对自己的权利形成了一种剥削关系。
启蒙的关键就在于摆脱自己的奴隶状态,既要摆脱“物”的奴隶,又要摆脱对于宗教权威的奴隶。
正如李泽厚所说,人“是服从于自己立法的主人。
”对于启蒙运动的必要性,康德也提出了真知灼见:“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因此启蒙必然是缓慢的,也是必要的,否则思想会再度成为新的强权和枷锁。
多数人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只有通过启蒙,才能摆脱愚昧和无知。
就启蒙的重点来说,康德指出“主要是放在宗教事务方面。
”在他看来,人类在宗教方面,尤其属于最不成熟、最为有害的一种状态,乃是“一切之中最有害而又最可耻的一种。
”宗教的强权和保守会导致人类的灾难性后果,会使人丧失进一步启蒙和进步的可能性,因此这是一种犯罪的行为,因为进步乃是人性的一种天职。
再者,康德把“自由”当作启蒙是否可能的条件。
启蒙为何?—从康德到福柯的启蒙问题的转变
则本身应该符合普遍 的理性 ” , 只有 两者互相制约 , 才能保证永 久 和平 的到来 。 自康德之后 , 哈贝马斯 , 霍克海默等都对 理性进行 了再 思考 , 有人认为 自从理性 占据了社会的主流意识 之后 , 理性成 了一切事 物 的评判标准和尺度 , 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理性 的检验才能做 出决
东西和我们所说 的东西 , 反而是那些 “ 不 可见” , “ 不可说 ” 之物更
值得被反思 。有时候“ 可见 ” 并不等于“ 可说 ” , 所 以我们更应该去 思考 “ 不可见 ” 的东西 , 看见 了却 没有 被表述 出来 的东西 。在 福柯 看来 历史 的奇妙之 处恰恰 就在 “ 可见 ” 与“ 可说 ” 之 间的关 系 中。 是什 么让 “ 可见” 能够 “ 可说 ” , 能够变成我们眼中的历史 。那么那 些“ 不可见” 去哪里 , “ 不可说 ” 又是什 么?我们 能够思考 “ 不可见 ”
生, 通过与现代 国家之间建立契约形式保证 公共 领域 内理性 的 自 由运用 , 这 即是对理性 的公共领域的运用的条件的希冀 , “ 政治原 年, 不再把历 史 当作一种历 史的发展过程 , 对历 史的批判不 能仅 仅 停 留在 以往 的认 识当 中, 而应该换一 种思维方式 , 对历 史做一 种批判 的思考 。
福柯说康德“ 这 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处 于批判 的思考 和对历 史 的思考 的结合点上” , 对历史和现在进行了思考 , 将批判观处 于 启蒙观 和历史观 的衔接点上 ; 历史 观处 于启 蒙观 和批 判观的衔 接
点上 。
康德标 签的理论 , 以及关于启蒙 和理 性的教条 , 思考启蒙 的真正 内涵 以及它到底带来了什 么。
1 引 言
什 么是启蒙?康德认 为启蒙是 “ 人类摆脱幼年状 态 , 自由的 运用理 性” 。 “ 不确定我们是否 已经启蒙 了, 但是我们确实处 于启
从康德到福柯:试论启蒙内涵的演变
四、 福柯 对启 蒙的论 述
康德在 《 答 “ 何谓 启蒙 ?”之 问题 》中开 宗明 义 , 认为 “ 启 蒙
式去认识世界 , 对各种偶像权威进行去弊 除魔 。
【 关键词 】 康德 ; 福柯 ; 启蒙思想 ; 理性
一
、
康 德文 章的 写作背景
自中 世 纪 以来 , 宗教 的 蓬 勃发 展 逐渐 显现 出了 自身 的 弊端 , 它 的消 极 影响逐 渐被 人察 觉 : 对思维 的 禁锢 , 对人 性的 压抑 ; 在庞 大 阴 云的 笼罩 下 , 在上 帝的独 裁 统治 下 , 人 逐渐丧 失 了 自主 自为的 能力 , 思维 的僵 化带 来精 神 生活 的停滞 不 前 。经过 漫 长黑 暗的 中世 纪 , 呼 吁人 们 打 破 宗教 独 断 、 要 求彰 显 人 性 的号 角 开始 变 得 嘹 亮 。自 1 6 世 纪 以降 , 伴 随着科 学探 索 的不 断发展 , 人们 开 始重新 认识 世界 ; 新 的科 学 成果 促使 世 界观 的 转 变 , 旧有 的知 识 已无 法解 释 新 的现 象 , 亦 无法 满足 人的认 知需 求 。1 6 世 纪盛行 的文艺 复兴 运动 , 揭开 了黑 幕的一角, 唤 醒 了 人们 沉 睡已 久 的独 立意 识 。人 从幕 后 走 到台 前 , 充满人 性 的人 开始 成为 绘画 、 书写 的主 角 , 人 的 情感 、 欲望 也逐渐 受 到关 注 。但 倚靠 着 古希腊 罗马 古典 文化 所提 供 的港湾 , 文艺 复兴 仍 然 无 法将 中世 纪的 雾霭 涤荡殆 尽 。正如 黎明 前 的报晓 , 文艺 复兴 的 微 弱 之 光历 经近 两 百年 的发 展 , 终 于 迎来 启 蒙运 动所 点 燃 的火 把 。 在 自然 科学 领域 , 哥 白尼 的 “ 太阳 中心说 ”对 基督 教神 学提 出 巨大 挑战, 打破 了天 堂 、 地狱、 人 间 的三层 划 分 , 一成 不 变 的宗 教信 仰 开 始动摇; 牛 顿的 “ 万 有引 力定律 ”进 一 步增 强了人 们认 识世 间万 物 的信心 , 基 督教 的 “ 一切 皆 由神 主 宰 ”的论调 变得 虚 弱无 力 。人 们 将 注 意 力转 向 自然 界 , 自然 界 的万 事 万物 不再 受神 的宰 制 , 而 是 独 立 自 主 的存 在 。发现 自 然 、 认 识 自然 并 改 造自 然 的过 程 , 也带 来 了 人 文科学 领域 的变革 。“ 现 代哲学 之父 ” 笛卡尔 猛烈 批判经 院哲学 , 开 始探 索如 何认 识 自然 、 如 何探 求 真理 的新哲 学 。摆脱 了经 院哲 学 的 空谈 , 哲学 的任 务 转 向对 真理 的 追 求 。在 这样 的 大 背景 下 , 康德 于1 7 8 4年发 表 了 《 答 “ 何 谓启 蒙 ? ”之 问题 》 , 对 “ 启 蒙 ”的 内涵 做 了详细 阐述 。
论福柯的理性批判
[作者简介]王书慧(1981-),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法国哲学、政治哲学。
王书慧(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摘要〕从西方思想对启蒙理性的批判与反思的历史来看,福柯的理性批判是对启蒙理性反思的当代回音,是启蒙理性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福柯的理性批判受康德启蒙理性批判的巨大影响,但是福柯并没有止于康德的理性批判,而是在尼采的进一步引导下,尝试着运用新的批判方法—考古学与谱系学方法、从权力的角度进行全新的、多方位的理性批判。
在此意义上,我们将福柯的理性批判视为一种权力的批判。
〔关键词〕福柯;理性批判;权力批判;考古学方法;谱系学方法〔中图分类号〕B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676(2018)03-0020-05在尼采的影响下福柯也主张理性是被决定的,并对理性进行权力化,但是,福柯并没有像尼采一样主张以非理性来取理性的至尊立法地位。
面对近代以来理性的过度发展,福柯强调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因此,将福柯看作非理性主义者是不恰当的。
非理性主义者持彻底的反理性立场,反对理性的一切原则、理论,主张用非理性来取理性的至尊地位。
然而,福柯并没有完全否定理性,他只是对启蒙理性在现代性进程中的过度发展表现出关切。
并且,福柯本人也反对将其称为非理性主义者。
福柯曾经明确指出:“必须拒绝以简单化的或权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要求:或者你接受‘启蒙’,那你就仍然留在理性主义的传统里;或者你批评‘启蒙’,那你就会设法摆脱这些理性原则。
”②因此,福柯就不可能会以简单化方式去否定、设法摆脱理性诸原则,而成为一个非理性主义者。
一、理性批判的历史(一)理性精神的确立与危机18世纪的启蒙运动开启了现代性社会的大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将理性作为人类追求的一切,并以理性取代了上帝在中世纪的至尊地位,这实质上是为人类建立了理性至上的价值追求,确立了理性的最高权威,使理性演变成现代社会的新的信仰。
浅谈福柯“人之死”命题中的“人”
浅谈福柯“人之死”命题中的“人”概要:福柯对现代性的批判给后来的哲学家以深刻的启迪,“人之死”的断言开启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他一生都在批判知识的合理性,试图寻找理性的替代。
最终,福柯以经验世界生物性概念代替了现代主体中心论。
本文试图运用“知识考古”方法,分析福柯眼中“人”的存在及其意义,并通过对福柯《词与物》中运用“知识考古”方法所划分的三个时期知识型的分析,阐述“人之死”命题中“人”的概念的内涵及意义。
福柯宣称“人之死”,实际上是讨论人的存在是对康德以来将人作为奇特的“经验——超验对子”的批判。
福柯“人之死”中的“人”是在知识对象范围中提出来的。
在《词与物》中,福柯用知识考古学方法将历史分为三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17世纪中到18世纪末)和现代时期(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
他通过对这三个时期的知识型的讨论,分析了知识的可能条件和他冠以人之旧名的全新概念得以形成的决定性规则。
福柯说:“在18世纪末以前,人并不存在……他是完全新近的创造物,知识造物主用自己的双手把他制造出来还不足200年。
”福柯提出,在16世纪的存在中,语言是作为大自然中的物而被研究的:“语言介于大自然的可见形式与密传话语的秘密适合之间,语言是一个分成块的自然,对照自身而被分块,并改变了其丧失基本透明性的一块。
”[3]语言之所以能与自己所命名的物发生联系,靠得是事物的相似性。
词是物的有形的书写,词与物在“相似性”的场所上相互交织形成了巨大的知识的网络。
在这里,话语有的仅是评论。
人还未在认知中出场,因为“知识在于语言与语言的关系;在于恢复词与物的巨大的统一的平面;在于让一切东西讲话:这就是说,在一个所有标记的层面之上,使次等的评论话语产生……知识的本义是阐释。
”这时期,词是一种沉默的,需要人去一一识别的密码似的个体。
认识的可能任务就是去揭示种种自然之间使彼此接近和依靠的那种相似性。
语言是作为物的印迹而独立存在的,并不存在后来意义上的话语,只有书写。
福柯:《什么是启蒙?》
什么是启蒙?福柯/著;李康/译;王倪/校题注:本文根据Catherine Porter的英译本“What is Enlightenment?”(收于Paul Rabinow编的M. Foucault, Ethics: Subjectivity and Truth, The New Press, 1997, pp. 303-319.)译出,根据法文本校订(Dits et ecrits,vol.IV., pp.562-578,‘Qu’est-ce que les Lumieres?’, Paris, Gallimard, 1994)。
I.今天,如果有家杂志向自己的读者们提出一个问题,那它这么做的目的,就只是针对每个人都已经有所见解的某一项主题来征询意见,所以,想借此得出什么新东西是不太可能的。
而18世纪的编辑们则更喜欢向公众提些尚无解决办法的问题。
我也不知道这种习惯是否更为有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会更加吸引人。
不管怎么说,反正与这种风尚相顺应的是,1784年的11月,有这么一家德国期刊,即《柏林月刊》,刊载了对一个问题的答复。
问题是:什么是启蒙?答复者:康德。
这或许只是篇小文章。
但是,在我看来,它标志着悄然切入某个问题的思想史。
对于这个问题,现代哲学既没有能力作出回答,可也从未成功地予以摆脱。
就是这个问题,迄今两百年来一直被以多种不同的形式重复着。
自黑格尔开始,中间经过尼采或马克斯·韦伯,然后到霍克海默或哈贝马斯,几乎没有一种哲学能回避这同一个问题,都不得不以某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面对它。
那么,这个被称为启蒙(Aufkl?rung)的事件,这个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今天所是、所思、所为的事件,又是什么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柏林月刊》今天依然存在,并正在向它的读者们征询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现代哲学?或许我们也会以类似的方式答道:现代哲学就是这样一种哲学,它一直在尽力试图回答两百年前非常贸然地提出来的那个问题:什么是启蒙?我们不妨先费点工夫,来看看康德的文章。
启蒙与理性——读《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
Enlightenment and Reason: Reading on The Enlightenment and Modernity :Dialogue Between 18th Century and 20th Century
作者: 马慧娜;卢亚明
作者机构: 保定学院 中文系 河北 保定071000
出版物刊名: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7-8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启蒙;理性;康德;哈曼;福柯
摘要:启蒙运动又称“理性时代”.“理性”是启蒙运动三个核心概念之一,它不仅与启蒙运动如影随形,也与启蒙运动本身一样具有多重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对理性的认识与反思也就是对启蒙的认识与反思.《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中所录康德《对这个问题
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一文,以及康德的反对者哈曼的有关论文和福柯关于启蒙与理性问题的探讨会帮助人们了解西方学界对“启蒙”与“理性”的认知.。
福柯与尼采对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_规训与惩罚_与_论道德的谱系_的主题分析
收稿日期:2011-02-26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第3批特别资助项目“早期尼采的哲学思想研究”(20100325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 典(1970-),男,湖北天门人,副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西方文艺理论、西方美学和西方哲学。
第28卷第3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5月Vol.28No.3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May 2011福柯与尼采对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规训与惩罚》与《论道德的谱系》的主题分析张 典1,2(1.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9;2.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摘 要:福柯和尼采批判了现代工具理性对人的规训这种异化现象。
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可以看做对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的第2章整体思想的一个继承和发展,尼采在这一部分主要谈基督教的良知的心理学,福柯以尼采的分析为基础,将尼采的思考运用到欧洲现代社会的分析,福柯指出:欧洲古典时期的社会是全景敞视主义的规训社会,现代监狱是对全景敞视主义规训机制的深化,规训社会不断生产出受规训的个体。
关键词:福柯;尼采;社会异化现象批判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2011)03-0087-04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中面对的问题是启蒙现代性中工具理性造成的物化、异化问题,其基本历史观可以看做是对尼采《论道德的谱系》整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尼采在《论道德的谱系》中主要分析了道德的不同谱系在文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提出了理性精神与代表非理性精神的本能的对立统一的二元论,文明离不开作为文明赖以生长的土壤的酒神精神。
尼采区分了作为文明尺度的两种不同理性:代表高贵的理性精神的日神精神与代表物化精神的工具理性精神;现代欧洲的虚无主义主要是工具理性成为文明创造的主流形态,教士道德是工具理性盛行的直接原因之一。
尼采分析中有两点对福柯的启发是关键的:不同的道德谱系支配着文明的不同的生产和再生产方式;教士道德对本能的规训与惩罚的关系,以及由此引申出现代工具理性对人的规训的异化、物化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外国哲学思潮 ( 哲学动态2005年第12期)康德与福柯:启蒙与现代性之争张政文!(黑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中图分类号]B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5)12-0008-05自1784年康德在 柏林月刊提出并回答什么是启蒙的问题之后,200年来,西方哲学就一直以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面对启蒙问题,甚至福柯断言:∀现代哲学,这正是试图对两个世纪以前如此冒失地提出的那个问题(启蒙问题,笔者注)做出回答的哲学#[1]。
然而,福柯更深刻地感受到的是对启蒙的疑惑:∀所谓∃启蒙%的事件究竟是什么?它至少在某方面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我们想的是什么以及我们所做的是什么#[2],进而引发了福柯对探寻∀现代性是否构成启蒙的继续和发展或是否应当从中看到对于18世纪的基本原则的断裂或背离#[3]的诉求,公开了当代挥之不去的启蒙与现代性之间的哲学争论。
一、康德:启蒙与人类的未成年康德对启蒙的理解基于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定位和改变人类生存状态的强烈冲动。
在 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一文中,他判定人类尚处于未成年状态。
人类为何长时期经历文明却仍未成年?人类如何才能成年?人类成年的标志是什么?康德做出了以下的应答:首先,作为思想概念,启蒙被定义为对人类当下未能自觉、自为的生存状态的超越。
康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4]此定义中有两点设定:其一是尽管人类历经古希腊的智慧时代,中世纪的愚昧时代以及近代文艺复兴时代,直到康德生活的工业化时代,但人类仍处于未成年的生存状态。
其二是人类迄今未成年的生存状态既不是人的本性使然,也不是大自然的天性所致,而是人类自己诉诸自身的。
因而,超越不成熟状态,使人类从未成年走向成年,只能依靠人对自己的反省与行动,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其次,在对人类未成年的生存状态进行反省、检讨时,康德发现,直接造成人类的幼稚、无知的原因并非自古以来哲人们所说人类缺乏理智。
相反,人类从不缺乏理智,人类缺乏的是运用理智去自觉、自为的勇气。
所以,康德所定义的未成年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5]的一种人类生存状态。
据此,康德鲜明地道出他所倡导的启蒙,其实质就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6]再次,人类为何没有勇气运用自己理智去赢得自觉与自为呢?人的懒惰和怯懦是根本原因:∀懒惰和怯懦乃是何以有如此大量的人,当大自然早已把他们从外界的引导之下释放出来以后,却仍然愿意终身处于不成熟状态之中,以及别人何以那么轻而易举地就俨然以他们的保护人自居的原因所在#。
[7]不过,消除人类的懒惰和怯惰也很容易,就是∀允许他们自由#。
[8]康德这里说的自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9]表现在公共生活中应该允许人们有思想、言论的自由,在个人生活中,应该尊重每一个人享有尊奉自由的权利。
由此可见,康德对启蒙的基本理解有三点。
第一,启蒙就是运用自己的理性。
康德的启蒙概念的核心就是用理性构成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人在理性中面对世界、面对自我,用理性指引人类的生活。
可以说,康德的启蒙是理性的启蒙。
第二,理性的本质是自由。
智慧、知识、真理、勇气等等都可能是理性的构成内容,但是理性的本质则是人的自觉、自为、自主的自由能力。
第三,理性是人生存状态的终极标志,人是否生活于成年生存状态中并成为真正的人的尺度就在于他在何种程度上拥有理性并运用理性。
显然,康德的启蒙理论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
二、福柯:启蒙与人类的成年当代思想家福柯回答的依然是由康德提出、尼采延拓的∀我知道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是谁#这三大问题。
他更着力于从知识、权力自我及其三者关系的研究入手来回答这三大问题。
因而福柯的答案就与康德为代表的近代思想大相径庭,具有与近代思想相对抗的现代性特征,其中包含着对启蒙的公开质疑与批判。
在 何为启蒙一文中,福柯对康德的启蒙使人类成年的断言提出了三个疑问。
疑问一:福柯以为,∀康德提出启蒙问题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既无人们所归属的世界时代,也无从中得到先兆的某种事件,也无大事告成的曙光。
康德以几乎完全消极的方式给启蒙下定义,称之为Ausgans,即∃出口%、∃出路%#。
[10]换言之,在福柯看来,这个由康德提出并被后人追寻200年的启蒙问题是否具有思想史的合法性是一个疑问。
疑问二:福柯认为,启蒙究竟是一个历史事件还是伦理意义上人类应该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康德语焉不详,而这是理解和评价启蒙的重要维度。
启蒙如果是一个历史事件,就具有本体性质。
如果启蒙对人类而言,仅仅是义务与责任,那启蒙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与人类生存状态的改变没有根本联系。
疑问三:在启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上,福柯认为:∀康德文章的第三个疑难便在于∃人类%一词的使用上。
我们知道这个词在康德的历史观念中的重要地位。
是否应理解为参与到∃启蒙%过程中的全体人类?若如此,应设想,∃启蒙%是一种历史性的变化,他涉及到地球上所有人的政治和社会的存在#。
[11]显然,福柯怀疑康德的启蒙是否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根据三点疑问,福柯断言启蒙根本无法使人类成熟起来,未能实现康德对启蒙的殷切希望。
他说:∀∃启蒙%这一历史事件并没有使人们变成年,而且,我们现在仍未成年#。
[12]在这样的一种断言的支配下,福柯对启蒙进行了如下三方面富有现代性的批判:批判一:自康德1784年提出启蒙至今,启蒙一直依靠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来运行。
与其说康德时代直至今天人类生存的变化是启蒙的结果,不如说是200年来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变迁的产物,而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在福柯的视野中不过是权力和权力的实现。
权力和权力的实现为人类带来的是畅扬还是压抑,这既要做认识论评价,更应进行伦理意义上的批判。
批判二:康德在提出启蒙时,有意无意地赋予启蒙一种人文主义的假想,而后人在诠释启蒙时,由于对理性的推崇和敬畏倾向于将启蒙看成近现代人文主义的集中体现。
福柯根据其谱系学方法,认为:∀∃启蒙%和人文主义之间是一种紧张状态而不是同一性#[13],∀∃启蒙%极少把自己视为一种人文主义#。
[14]当代需要保留的是人文主义,需要对之审慎批判的则是启蒙。
批判三:福柯认为,∀18世纪或18世纪的一部分伟大诺言或叫做伟大希望在于:技术能力对物所发生的影响与个人相对于他人的自由同时地并成比例地增长#[15]。
但直到当代,启蒙未能像康德及其后的启蒙思想家预期的那样,技术对物的影响尽管越来越大,但人的自由却无根本增长,甚至面临康德所预想不到的危机与困境。
启蒙未能使人类成熟,人类仍未成年。
三、启蒙的现代性改造福柯拒绝启蒙表达了后现代思想对近现代思想的一种基本态度,但是启蒙已被深刻地印记在人类思想史中,既无法拆解,又不可逃避。
福柯的策略就是通过对启蒙的重新理解,再度建构启蒙的内在意蕴,将启蒙变成现代性问题,从而使康德提出的启蒙拥有当代的在场意义。
首先,福柯认为∀现代性问题早在古典文化中就产生了#。
[16]古典思想中凡不只与古人有关,而且与当代人自身现实性相联系的方面都显现出对现代的某种提问。
启蒙既然无历史性,却又关涉全人类,那末,启蒙就不再是近代的历史事件,而与当代人类有关。
福柯在 什么是启蒙运动一文中说:∀首先出现在康德这篇文章中的问题,我认为是现在问题,现实性问题:今天发生什么事啦?现在发生什么事啦?我们所有人都身居其中的该∃现在%是什么?谁来确定我写作的时间?#[17]如此,启蒙也就不可避免地在当代在场之中向思想提问,而思想也必须面对启蒙这一客观上出现的历史事件,在当代在场中论述启蒙的意义、价值和思想的特殊性,从而在当代现实在场之中找到启蒙所真正拥有的理性与思想基础。
其次,对启蒙的现代性改造是从重构启蒙之内涵出发的,福柯认为,启蒙与现代性的真正关联不在于康德注入启蒙中的理性本质,而在于启蒙具有一种重要功能,即对∀现实性进行自我追问#的功能。
正是这种自我追问,使启蒙的改造获得了一种再建的可能性。
福柯相信,根据启蒙的自我追问功能再建启蒙的现代性之内涵也是当年康德为启蒙种植的。
康德对什么是法国大革命这一问题的提出,实际上为启蒙和启蒙的现代性改造提供了思想底蕴。
∀对于康德来说,这不是富有意义的法国大革命面貌。
构成具有回忆、证明与预后价值的事件的东西,不是革命悲惨事件本身,不是革命的巨大成就,也不是伴随着事件的指手画脚。
意味深长的东西是法国大革命产生场面的方式,是一些在整个周围迎接它的方式,这些观众不参加这场革命却观看它,目击它,以最好或最坏的方式听从它驱动#。
[18]福柯认为,康德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就具有典型的现代性精神,运用这种现代性精神可为其提出的启蒙再建新的内涵、底蕴。
由此可见,福柯对启蒙的现代性批判不在于彻底灭绝启蒙中的理性精神,而在于合理地对待并适度地运用理性,不将理性视为人类生存的终极真理和惟一尺度,就如福柯所说:∀重要的不是保护启蒙运动的遗留部分,而是这种事件及其意义的问题本身&&作为应该被思考的东西,必须在精神上得到保存和保护。
#[19]四、启蒙的历史成果与现代性反思启蒙与现代性之争不容回避地提出了一个如何评价两个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发展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对启蒙的动机及其主要的历史成果做进一步的追问。
人们对康德提出启蒙理论的时代需求和意识形态背景曾做出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却忽略了启蒙与西方思想史之间的关系。
启蒙在康德那里,既是近代的产物,又是西方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
西方的思想向来重视对人的理解,其思想发展的根基就在于对人与世界的关系建构,重心则倾向于人。
但是,康德之前,西方思想史中的人都是单维性的。
如苏格拉底的道德尺度中的人、柏拉图认识尺度中的人,亚里士多德求知尺度中的人,普诺丁、奥古斯丁、阿奎那的神学尺度中的人,但丁、达 芬奇、维柯人性尺度中的人等等。
可以说,在康德之前的西方思想史图景中的人不是∀自然的人#就是∀神化的人#。
康德提出启蒙的深层动机在于依据某一既非自然给出又非上帝创造的普遍原理,重建具有总体性的关于人的理念。
在康德的思想中,人是多维度的,多维度的总体性的人所根植的原理就是被康德反复论述的自由。
在康德那里,自由意味着既不受制于自然属性,又不囿于上帝的规范,自由是人自我创造、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主体能力,体现为源自于意志力的理性。
康德提出启蒙的深层真实动机就在于使人们自觉地运用这种理性自由,引导人们的生活走出蒙蔽、无知状态而成为属于不同于自然的人或神化的人的真正的人。
所以,在康德的理论中,启蒙是人类的义务,人类的希望,是人合目的重建关于人的理念的必由之路。
当然,康德并未完成重建关于人的总体性理念的工作,经过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近代西方思想史才完成了关于人的理念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