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衔接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5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5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5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1一、“提炼要点”法记忆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复杂,特别是一些概念,内容很长,而考试只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而不是概念的内容。

例如这些概念: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不用死记硬背这些内容,为了同学们会应用,我也用了同人们用的常规方法,提要点: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单站位置;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伙伴。

抓住特征要点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了。

再如:化学实验步骤是很复杂的,特别是刚学化学的同学,易丢步骤,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就有7步,为了便于记忆,我也用了提炼要点的法记忆:如用查、庄、定、点、收、离、熄,就记住了所有的内容和顺序,难点一下子就降下来了;还有催化剂的概念:能改变其它物质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这一催化剂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要点的字来记忆。

还有初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中的四要素:用要点“温度”“百克剂”“饱和”“单位克”就可以应用了。

用七个字组成:“一点、二通、三加热”。

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

“一先一后看现象”来记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这种方法化繁为简,使学生抓要点,有纲可循,学生易接受,教师教起来难度也小了很多,好的方法受益终生。

二、口诀歌谣法在化学知识的记忆方法中,口决和歌谣是不可减少的记忆方法。

因为口决和歌谣朗朗上口,好记好用,学生们特别喜欢。

初中化学老师也在这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效果非常好。

下面我谈谈几种有效的常用的口快歌谣法。

刚接解化学时,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口决应用最多,也最适用。

如:取用药品的操作要点:“固需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怎么写5篇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怎么写5篇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怎么写5篇初三化学教学反思【篇1】兴趣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

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学生就没有认知的倾向,失去了求知的原动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如何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我们教学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下是本人几年来在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共勉,但愿能抛砖引玉。

1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习兴趣“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对培养今后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尤为重要。

初中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总是存在好奇的心。

所以,我们想要上好第一节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要设置许多问题“催化”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加速”他们主动地学习。

例如,绪言课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

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

”对于这些疑问,老师可不作答,既而还可以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热天时食物为什么会腐烂?”“铁为什么会生锈?”“煤气为什么会致人死亡?”“人胃里的胃酸过多可以用什么药治疗?”等等。

恰当的设置“问题”,在学生面前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使其永不满足。

2利用化学实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对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本身对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上他们早已枯燥了书本的理论知识,迫切想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应运时,利用化学实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在认真做好课本上的第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同时,要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

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论文

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论文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原本自然科学成绩不错的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觉得化学太难了,难以适应,化学成绩急剧下降;同样,由于教材的改动,课时的变化,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感觉到化学这门学科难教。

如何走出困境,怎样使高中化学教学特别是高一化学教学得到有效地开展?这是每位老师都面临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以上问题的原因:1.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差距举个例子:初中自然科学中学生已学习过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但内容相当简单,即“物质得氧氧化,失氧还原”,学生只要观察氧元素的得失即可,有利于理解。

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大大扩展丰富,不但要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要掌握得失电子守恒等等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而且要运用所学知识会配平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会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化学反应能不能发生等等,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初中自然科学中的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

初中化学课程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最简单的化学知识、最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仅仅是要求学生“知其然”。

而高中化学教育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学习主题是突出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科素养,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

高中知识内容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大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2.教与学不协调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在思维训练上跨度小,并且由于中考化学知识要求简单,在学习上养成“记忆重于理解”这样的习惯。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要求教师把化学方程式罗列出来,然后他们一记了事。

因此,就出现一大批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更不用说形成知识体系和培养应有的能力。

对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的实践及思考

对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的实践及思考
曾见到 报道 。
经过多年的努力 , 我们赋予了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以独特的教学方式 : 用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形式 . “ 两主线三阶段” 的教学模式 , 校本教研的实践思想 , 来实现共 同体 内各类成员的化学教师素养的共 同 提高。
1 基 于学 习共 同体 的化 学教 学论 实验 课程 实施 的背景
教师 、 专家 、 辅导者 等 ) 共 同构 成 的 团体 。共 同体 成员 经常 在 学 习过 程 中进行 沟 通 , 分 享 各种 学 习资 源 。 交 流彼 此 的情 感 、 体验 和观 念 , 共 同完 成一定 的学 习任 务 , 在 成员 之 间形 成相 互影 响 、 相 互促 进 的人 际联 系。
如教学技能培养 、 课题研究式研究能力培养 、 现场讨论以促进观念更新等_ 3 ] 。
关 于将 改善教 学条 件转 变为对 学 习者 的教师 专业 化 的强 化 。 将 学 习者 的化学 实验教 学课 程意识 、 操
作技能 、 课堂教学组织 、 实验教学价值判断相结合 , 以中学化学经典实验与疑难实验为载体 , 将化学教师 教育方向的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及教师结合在一起 , 组建成学 习共同体 , 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 , 国内还未
第2 8卷 第 1期 2 0 1 3年 2月
大 学 化 学
UN I VER S I T Y CHE MI S T RY
Vo 1 . 2 8 N o . 1 F e b . 2 0 1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 化 学 教 学 论 实 验 课 程 的 实 践 及 思 考
杨 承 印 代 黎娜 薛 东
在本文中, 学习共同体的助学者为任课教师( 1 人) 和化学教师教育方 向的硕士研究生团队( 一般 3 ~ 4 人) ; 学习者为化学教师教育方向的本科生群体( 每次 2 0多人 ) 和研究生团队。通过化学教学论实 验课程 , 培养本科生的化学实验教学能力 ; 通过研究生对实验课程的全程组织 , 提高他们化学实验课堂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往 存 在 很 多 的 问题 。例 如 , 师 讲 实 验 、 生背 实验 的灌 输 式 教 学 实 验 教 学 、 验 教 学 中忽 视 学 生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实 过度 依赖 电 教 式 的实 验 教 学 、 验 成 功 率 不 高 等 , 些 问 题 的存 在 使 得 实验 实 这 教 学 的效 果 大 打折 扣 。 因此 . 们 在新 课 改 的背 景 之 下 提 出 了 我 有 效 实 验 教 学 的 概 念 所谓 有效 的 实 验教 学 简 单来 说 就 是 利 用 尽 可 能 少 的 资 源 获得 最佳 的 教学 效 果 ,让 学 生在 实验 教学 中形 成 实 事 求 是 、 学 严 谨 的 实 验 态 度 , 养 他 们 发 现 问 题 、 科 培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提 高 他们 逻辑 思维 和创 新 思 维 的 意识 和 能 力 。那 么 具 体 来 说 , 初 中实 验 教 学 中 , 们要 想 提 高 实 验 教 在 我 学 的有 效 性 , 要 注 意 哪些 问题 呢? 需 强化 演 示 实 验 的 教 学效 果 在 化学 实 验 教 学 中 , 要 就 分 为 演 示 实 验 和 学 生 实 验 两 主 个 部 分 , 中 , 示 实 验 是 诱 发 学 生 学 习兴 趣 、 授 学 生 基 本 其 演 传 实验 技 能 的一 个 重 要 途 径 。 因 此 , 实 验 教 学 中 , 师要 注 意 在 教


力 在 实 验 教 学 中培养 学生 全 面 的实 验 能 力 。 而 , 然 由于 受 到 传 统 教 学 思 想 的 影
教学 计 划 作 了及 时 的 调 整 ,先 采 取 合 理 的 教 学 安 排 和 内 容 设 计 , 过 一 定 时期 的 化 学 实 验 衔 接 教学 , 补 上 这 一 课 , 为 通 来 并 高 中化 学 学 习 打 下 扎 实 的基 础 。 1 中开设 化 学 实验 常见 仪 器 的使 用 和操 作 技 能 训 练课 。 . 集 为 了迅 速 提 高 学 生 的 实 验 技 能 ,我 先 集 中 时 间对 中 学 化 学常 见 仪 器 进 行 了 介 绍 和操 作 训 练 , 般 安 排 四课 时 。 一课 一 第 时 , 过 实物 介 绍 常 见 仪 器 的 名 称 和 用 途 , 用 的 注 意 事 项 , 通 使 并 印发 讲 义 , 文并 茂 , 学 生 有 直 观 的 认识 ; 二 课 时 , 绍 图 让 第 介 常用 仪 器 使 用 方 法 , 进 行 操 作 训 练 ; 三 、 并 第 四课 时 , 习 实 验 学 规 则 , 合 学 生 分 组 实 验 , 过 “ 质 分 离 提 纯 ” “ 置一 定 结 通 物 和 配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 溶 液 实 验 . 一 步 训 练 基 本 操 作 , 强 调 按 的 进 并 实验 室规 则 进 行 实 验 .同 时 让 学 生 认 识 实 验 对 学 习 化 学 的 重 要性 。 2规 范 学生 分 组 实验 课 的 要 求 与 程 序 . 良好 的实 验 习 惯 与 规 范 的 基 本 操 作 一 样 ,是 提 高 实 验 能 力 和学 好 化 学 的 基 础 .需 要 在 高 中 化 学 教 学 的 起 始 衔 接 阶 段 作 出 明确 的要 求 和 进 行 严 格 的训 练 。 为此 . 我在 衔 接 教 学 阶 段 将此作为十分重要的内容。 第 一 , 确 实 验 室 常规 : 持 安 静 — — 要 求 学 生 做 实验 时 明 保 用 脑 、 、 、 、 等 , 本 不 用 嘴 , 允 许 有 嘈 杂 的 声 音 发 手 眼 耳 鼻 基 不 出 ; 验 台 面仪 器 药 品要 求 摆 放 整 齐 、 序 , 保 持 清 洁 ; 器 实 有 并 仪 药 品用 后 随 即放 回原 处 , 持 原 样 ; 意 实 验 安 全 —— 严 格 按 保 注 规定 进 行 实 验 , 有 毒 药 品 和危 险实 验 有 明确 的安 全 措 施 ; 对 实

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教学实践与反思

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教学实践与反思

林 森
( 游 县 第 二 高 级 中学 , 江 龙 游 龙 浙 摘 要 : 者针 对 目前 二 三 类 普 通 高 中 高 一 新 生 实验 知 作 识 与 能 力 薄 弱 的现 实 , 行 了化 学 实 验衔 接 教 学 的 实践 探 索 , 进 提 出 了实验 衔 接 教 学的 四 个基 本 内容 和 方 式 。同 时 对 从 化 学 实验 衔 接 教 学延 伸 出“ 以化 学 实验 引 领 学 科教 学 ” 为化 学教 学



项 目二 调查 内容 人数
比例
学生实验开设情况 学生动手 4 1
2 .2 6 6 %
教师演示 5 9
3.1 83 %
黑板讲解 5 4
3 .6 5O%

从 调 查 结 果 可 知 ,高 一 新 生 在初 中 阶段 大 多 没 有 进 行 系
统规 范 的基 本 操 作 训 练 , 手 实 验 的机 会 也 不 多 , 至 从 来 没 动 甚 有 做 过 实 验 。 尽 管 初 中 有实 验 考 核 , 是 据 我 调查 发现 , 了 但 为 应付考试 ,学校往往组织学生在 考试前 突击做抽测 的那个实 验 , 他 学 生 实 验 大 部 分在 黑 板 上 完 成 。 种 做 法 的后 果 显 而 其 这 易 见 , 生 的实 验 能 力 没 有 得 到 锻 炼 , 不 要 说 通 过 实 验 提 高 学 更 化 学 素 养 了 。 以上 统计 结 果 可 见 , 一 新 生 的化 学 实 验 技 能 从 高 与能 力 并 非像 我 想 象 的那 样 好 ,特别 是 农 村 初 中升 上 来 的 学 生情况较为突出。
6 4 % .9
化 学 是一 门 以实 验 为 基 础 的 自然 科 学 ,实 验 能 力 ” 是 化 “ 学 学科 的核 心 能 力 之 一 。 学 新 课程 “ 提 高学 生 的科 学 素 养 化 以 为 主 旨 ”并 从 “ 识 与 技 能 ” “ 程 与 方 法 ” “ 感 态 度 与 价 , 知 、过 、情 值 观 ”三 个 维 度 建 立 了 新 的 化 学 课 程 目标 体 系 ;倡 导 以 科 学 “ 探 究 为 主 的多 样 化 的学 习 方 式 ”重 视 学 生 的 “ 身 经 历 和 体 ; 亲 验 ” 强调 “ ; 创设 生 动 而 有 意 义 的学 习情 境 ” 这 些 新 的 课 程 理 。 念在 化 学 教 学 中的 有 效 落 实 , 离不 开 化 学 实 验 。 培 养 学 生 都 而 的科 学 素 养 这 一 新 的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思 想 把 实 验 教 学 的 功 能 提 高 到一 个 新 的 层 面 。 高 一 新 生 的化 学 实 验 技 能 和 能 力现 状 1 措 手 不及 ” 学 生分 组 实验 。 . “ 的 苏教 版 很 重 视 化 学 实 验 的 改 革 ,将 实 验 作 为 新课 程倡 导 的教 学 方 法 和 学 习 方 式 的 载 体 , 心 设 计 实 验 方 案 . 精 积极 开 发 探 究 性 实 验 , 强 了实 验 在 化 学 教 学 中 的优 势 地 位 。教 完 《 加 必 修一》 “ 的 物质 的分 离 和提 纯 ” 后 , 就 安排 了学 生 实验 “ 质 之 我 物 的分 离 和 提 纯 ” 。本 想 , 节 课 结合 “ 这 四氯 化 碳 萃取 溴 水 ” “ 和 蒸 馏 水 的 制取 ”巩 固物 质分 离 提 纯 的常 见 方法 , 练 基 本 实验 操 , 训 作, 可谓 “ 式 和 内容 ” 相 当完 美 。我 讲 了注 意事 项 和 要求 说 形 都 明后 , 放 手 让学 生 实 验 。可 学 生 的操 作 能 力让 我感 觉 非 常 意 就 外 , 多 学 生 实验 仪 器 的 正确 连 接 都不 会 。 许 可想 而 知 , 节 实验 这 课 肯 定 是失 败 了 , 且 有 些学 生 由于操 作 错 误 或不 慎 而 损 坏 了 而 许 多 仪 器 。像 这 样 的情 况 我 是 没有 预 见 到 的 . 样 的结 果也 使 这 我 陷 入 深深 的思 虑— — 不 了解 学生 的教 学 肯定 是 要 失败 的 。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总结5篇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总结5篇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总结5篇总结所要反映的是全局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全貌,所以在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全局工作不能遗漏哪个方面,单项工作不能遗漏哪个环节,否则就会影响工作总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接下来是关于初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总结1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

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

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

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

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

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

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

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浅谈中学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

浅谈中学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

浅谈中学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当前,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将获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之中。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实验教学的改进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

但在中学的化学教育中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将化学实验得到足够的重视[2]。

这些中学将做实验改成了讲实验,将学生实验改成了演示实验,将实际操作改成了幻灯的图片展示。

这样部分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的实验能力参差不齐,给高校实验课增加了难度。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应切实做好中学到大学化学实验课的衔接。

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1.忽略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获得物质及变化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形成相关化学基本概念,理解和巩固所学化学基础知识,还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说,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既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但目前中学化学教学受到过重的升学压力,使得实验教学偏离了应有的方向,也使实验教学的功能被严重削弱。

而且许多教师认为化学教学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只追求学生在笔试的卷面上取得高分,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和习题练习,忽略了实验教学。

正是这种错误的导向,才使得许多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仍然停留在高中时期“分数第一”的阶段。

2.学生的实验素养不够过重的升学压力,使部分中学化学教师误认为实验只能培养学生使用仪器和实验操作的能力,而忽视了通过实验可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获得化学知识。

正因为受这种教育理念的无形影响,才使得我们的大一新生初次进入高校化学实验室后,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着装不规范,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穿实验服;虽不至于大声喧哗,但往往有四处走动的迹象;不能很好地保持实验环境的干净整洁,表现为实验台脏乱、实验仪器、药品摆放无序;废渣、废液随意倾倒。

新课程中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中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中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主要根据新课标对化学课堂的教学要求,对化学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加以创新,探讨与新课标发展要求相符合的化学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课堂故事简介,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然后,优化化学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后,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对化学概念进行形象化。

教师在教学时着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化学课堂学习效率,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一、通过课堂故事简介,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现在大部分学生在刚接触化学的时候,表现出的兴趣还比较大,学习兴趣还比较热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内容难度的加大,特别是在记忆一些化学元素、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对化学公式进行配平等方面,由于这些化学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学习起来比较枯燥、繁琐,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

因此,必须改变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那么,要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结合化学教材,对化学的形成过程以及化学科学家的成功历程进行介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居里夫人是法国著名的放射化学家,她的毕生精力都在为研究放射性元素做贡献,是放射性化学的奠基人。

居里夫人用验电器检验了当时80种已知元素的化合物,发现钋元素的化合物也有放射性,铀化合物比纯铀有更强的放射性,从而发现了釉元素,为世界武器制造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又如,中国的火药、造纸术等重大发明都是与化学密切相关的。

通过这些名人事例的简介,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化学产生敬畏之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

二、优化化学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

改善学习方法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要明确自己现在的具体位置,建立明确的目标,有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新课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衔接探讨

新课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衔接探讨
维普资讯

改 专 页
新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衔接探讨
南平市 高级 中学 吴长 才

【 摘
要】 一些在初 中化 学成绩较好的 学生 , 甚至在 中考 中
和身体心理素质 ,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 实践能力 、 终身学习的能 力, 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高中必修化学, 是学习化学科学核
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 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 日常生活实 际, 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 认识 的规律, 易 容 理解、 接受和掌握。教材语言 比较通俗 , 直观性 、 趣味性强。 高 中化学与义务教育衔接 ,既为学生打好全面 的素质基 础, 又为学生分流打好较高层次 的基础 , 要兼顾基础性和发展 性。 有助于学生主 动构建 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和基本技 应 能: 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 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 文化科学 、 劳动技能、 审美情趣
分知识不但要‘ ‘ 知其 然’ 且要“ 而 知其所 以然 ” 。
二 、 真 钻 研教 材 , 理 安排 习题 , 认 合 注重 知 识 衔 接
人 民教 育出版社化学室新编著的 《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 科书( 化学) , 》 已经相当注重初 高中化学知识 的衔接 。 如将氧化 还 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放在 了教材 的第一章, 虽说这一章 内容 较

类型 、 氧化剂 、 还原剂 、 电子转移情况 、 化学方程式 的配平 以及 离 子反 应方程式 的书 写等 方面很好 地巩固初 中所学习 的各类 反应 。 另外 ,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 由于学生 已具备了一定的基 础 知识 ( 如各类 常见的化学反应 ) 学习新的 内容又有 了动力 , , 更 能够积极 的投入高中化学 的学习 。 另外 , 将碱金属放在第 二章,

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共5篇)

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共5篇)

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共5篇)第1篇: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一、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

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二、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

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五、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

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

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

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

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摘要:主要研究初中化学实验与高中化学实验在内容和技能方面存在的差异。

探讨有效实现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高中化学实验;衔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人们通过实验认识物质世界,研究物质间的变化规律,并形成理论,再把这些理论和实践知识运用于探究未知的领域。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接受课本的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化学实验,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化学实验不仅要求重视实验结果,而且要重视实验流程的设计、实验技能的培养、实验现象的本质分析。

本文通过对初中、高中实验的对比,探讨初中生升入高中后如何顺利与高中实验课程衔接,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一、初中学段与高中学段化学实验的差异1.中学化学实验的内容大致分为下列六种类型(1)化学基本操作练习的实验(2)阐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验证和探究实验(3)物质的制备和性质的实验(4)测定物质的含量和物理常数的定量实验(5)联系工农业生产的实验(6)解决一些综合性的简单问题的设计实验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虽然他们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都很少。

但是初中学生对自然变化和化学实验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兴趣。

因此初中阶段的实验的重点集中在实验基础操作学习,如“药品的取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等;密切结合生活体验的实验,如“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净化黄泥水”;简单的物质制备实验,如“实验室制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等;一些物质的性质验证实验,如“蛋白质的性质”以及“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因素”这样的涉及基础理论的探究实验等。

初中化学实验所使用的仪器比较少,实验的流程、操作简单,突出探究的特点。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者:颜学兵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4年第09期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知识和实验是该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

因此,学好化学对高中学生来说有着双重作用。

然而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化学成绩往往有着非常大的起伏,究其原因主要是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笔者就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谈几点体会。

一、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升入高中后学习化学的心理准备不足。

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高一新生是在一个极度放松的暑假后,极度兴奋地进入新环境中,学习精力自然比过去降了一个大台阶。

第二,学习方法不合理。

高一新生学习化学大都还停留在初中学习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印象中,学习方法还是以记忆为主,而高中阶段要求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

第三,知识储备不够。

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于溶液溶解度计算等,由于初中课程对这些知识的难度要求大大降低,学生只了解大概,没有把知识归纳、升华。

第四,实验能力不足。

初中各校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学校只是为了中考实验考试,应付性地上了几节实验课,导致高一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极不平均,且总体水平较低。

2.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第一,部分教师拘泥于旧教材的教学思维。

部分教教师会被旧教材的知识结构束缚,主观上认为旧教材的知识体系更合理,从而使他们跟不上我国新课改的步伐,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知识讲解,而轻师生交流、互动。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授业、解惑”,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传道”的巨大作用。

古语言:“信其师,行其道。

”这也是一些教师在给新生授课时虽然讲解很到位,但效果却很是一般的原因。

第三,教师过度相信学生的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自觉性。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
制法。 2 . 以探究式教学为根本 , 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
输。这样就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 也正像我们课堂上学
生的学习状态那样 , 基本上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 , 而学生 只是听天书的状态 ,这是我们教育长期以来的一个弊端。
再次 , 是学生的学习态度。 我们的教育过程中, 知识讲授基 本上成了唯一的教育途径 , 而轻视 了正确引导。大部分学 生都知道学 习书本知识 , 由于教材 内容上 的限制 、 初高 中 的知识断层 , 就让学生们 的学 习知识面更加狭小 , 这也是 高中学习无法跟上进度 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上三种 , 我们
初高中化学教材编写上存在着脱节现象。 初 中化学教 材的内容注重生活实际 、 现象观察 , 但不追求逻辑严密和 系统完整性 。 在知识点的传授上, 一般是就事论事 , 元素化 合物间的横 向联系较少 ; 而高中化学知识 的编排从理论水 平、 内容深度 、 难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研究的问题常常 涉及到本质 。 这就使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出现了学习 困难的现象 , 有些无所适从 。 因此, 抓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 识和思路 , 很有效地提高了复习效率。习题归纳就是把做 过的错题 、 好题 、 经典的题 目归在一起 , 然后写出每道题 目 的关键 , 如某个知识点或某种方法或技巧。
学, 是提高高 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必然步骤 。
二、 教 法 衔接
1 . 以化学实验为基础 , 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 力。 化学实验中物质形态 的改变 、 颜色的改变 、 新物质的生 成 以及一些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是中学生对化学产生直 接兴趣 的感官刺激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 实验教学 的重 点要从初 中化学偏重于对实验现象初步观察能力的训练 、 对实验操作技能 的培养 , 逐步转移到分 析实验结果 、 处理 实验数据 、 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 应精心设计演示实验 , 优化教学过程 , 帮助学生通过 实验 现象解释化学反应 , 其次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演示实验 , 促 进学生对实验的分析理解能力 , 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实验 能力 , 由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 , 从而发现化学学 科的趣味。 例如 : 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教学中, 通过金属钠用 小刀可切 、 浮于水面 、 熔化为小球 、 不断游动 、 发出声音 、 滴 人酚酞溶液变红等现象 , 逐个推性质, 进而引导学生推测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教学反思5篇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教学反思5篇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教学反思5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教学反思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教学反思1一、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

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

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

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

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关于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关于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衔接问题的研究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进行的课程改革,为现行的中学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新课改要求化学学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首先要熟悉初高中新教材体系及教学目标,更要求高效地进行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故此,针对初高中学段衔接教学这一难题,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及时引导学生从记忆性学习转化为思考性学习,这也是新课改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初中化学;衔接教学;教学策略;高中化学前言:从目前初高中的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初高中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难以适应化学的学习节奏.因此对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展开探究,以期为学生搭建初高中化学学习的桥梁,帮助学生顺利的适应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一、初高中化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法不同,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的起始阶段,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教材中的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感受。

而高中化学的知识难度较大,对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抽象思维要求很高,教师的教学重点会集中到思维锻炼上,有些学生跟不上节奏,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组织复习初中知识,导致学生的化学储备不足,化学基础不够扎实,阻碍了化学能力的快速提高。

(二)忽视学习习惯,学生不善于挖掘知识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化学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和依赖性,只要是教师讲的内容都会认真听讲,而对于一些教师没有讲到的内容则不去自主学习,久而久之会产生学习的惰性。

而到了高中后,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必须积极寻找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所以,当一些初中生刚刚步入高中以后,难以适应高中的学习方式,不仅不进行化学知识的探索,也找不到学习化学的目标和方向,阻碍自身化学素养的提升。

高一新生化学实验衔接教学的实践探索20060213162357181

高一新生化学实验衔接教学的实践探索20060213162357181

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高一新生化学实验衔接教学的实践探索临安市昌化中学 胡新军(311321)【摘要】作者根据目前农村普通高中高一新生实验知识与能力普遍薄弱的现实,进行了化学实验衔接教学的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wwwwwwwwwwwwww实践探索,提出实验衔接教学的四个基本内容和方式,并特别用案例说明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wwwwwwwwwwwwww了以实验探究教学的主要特征。

同时,笔者从化学实验衔接教学延伸为“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wwwwwwwwwwwwwww 以化学实验引领学科教学”为化学教学的基本方式,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教法,进行了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取得较好的成效。

并在教学方式上作了总结与反思,为进一步的实践作好了准备。

【关键词】化学实验 衔接教学 能力培养 教学方式2005年杭州市中学化学年会论文评比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能力”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地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了解仪器的名称、形状、用途和操作原理,初步学会绘制简单仪器装置图;学会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书写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并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并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小结。

中学化学实验工作总结

中学化学实验工作总结

中学化学实验工作总结
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化学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精神和科学态度。

在本学期的化学实验工作中,我们开展了多项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收获。

首先,我们进行了酸碱中和实验。

通过在实验室中将酸和碱混合,观察其变化过程,我们深刻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掌握了酸碱滴定的技巧。

这为我们后续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进行了气体制备实验。

在实验室中,我们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了氧气、氢气等多种气体。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气体的性质,还学会了安全操作气体的技巧,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化学反应实验。

通过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加深了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正确选择试剂、控制反应条件,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有时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不符,有时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

但是通过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学会了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实验的本质,培养了我们的实验精神和科学态度。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化学实验工作让我们收获颇丰。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化学知识,还培养了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

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收获将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为我们的未来之路铺平道路。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的基础原则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的基础原则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的基础原则中学化学教材分析的基础原则是指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教材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下面是中学化学教材分析的基础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化学教材是经过科学论证和审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应基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结果,以确保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教材应包括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分析方法等。

2.系统性原则。

化学教材应具有系统性,将化学知识按一定的系统结构组织,形成体系化的教学内容。

教材应具备分章节、分模块的结构,使学生可以逐步深入学习和理解不同的化学知识内容。

3.循序渐进原则。

化学教材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教材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排列,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正确的化学概念和思维方式。

4.连续性原则。

化学教材应保持与前一学年教材的连续性,形成教学的衔接和延续。

新学年的教材应在巩固和扩展前一学年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和知识点。

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避免知识的断档和混乱。

5.贴近实际原则。

化学教材应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提供与学生经验相关的例子和案例,以增加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材中应包含与生活、环境和工程实践相关的化学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6.兴趣引导原则。

化学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教材的内容应具有足够的互动性和启发性,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图表,配以有趣的实验和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7.实践性原则。

化学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适当的实验操作指导和实验设计思路。

教材中应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验案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思维方法。

8.启发性原则。

化学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启示。

教材中应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572800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生源薄弱的普通高中学校,对于被学生视为“第二外语”的化学学科,基础极薄弱的学生无法正常进入高中学科知识的学习,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学科教师面临教学的瓶颈问题。

本文通过对生源基础、师生教与学问题的调研,针对高中薄弱生源进行衔接教学的校本化研究,在此基础上把握衔接教学的方向,编制专用衔接教学课程教材并研究出符合校情与学情的有效教学策略,并将此策略用于教学实践,有效改善了学生学科基础,突破初高中化学学科衔接教学的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因材施教的化学新课程实施的理念。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校本化;有效策略新课程实施以来,面对不同的校情和学情,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探索和实践“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因材施教的化学新课程实施理念的过程中,需要善于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面对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问题成为我们不断努力想克服的困难,以下叙述的是对此问题的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针对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进行校本化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白沙中学是白沙黎族自治县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由于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底蕴不高,教育比较落后,学生普遍基础薄弱,近年来全省各地公办与民办高中学校分流了本县初中的大部分中上等生源,导致我校高中的生源质量每况愈下,在这样的现状面前,我校高一学生入学化学平均成绩约30分,完成三年高中学习后,高考的化学平均分数约20分,低效到近乎无效的教学,学科教师们面对这样的结果,深感学科教学面临瓶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为学生创造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学科教学,面对新课程,我们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为指导,立足学校与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层次差异,推进分层教学,通过研究寻找适合学情的学科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学科学习的困难,把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 生体 验稀 盐酸 的作用 是排 除 C 0 3 2 一 等 离子 的干扰 。 实验 2 : 往A g N O 溶 液 中滴 加 B a C 1 溶液, 让 学 生直 观 感受加 入 B a c l , 溶液 产生 白色 沉淀 不一定是硫 酸盐 , 还 可 能是银盐 ; 往 白色沉淀 中继续 滴加稀 盐酸 , 白色 沉淀
验, 要 求学 生通 过 实验辨 别 、 提 取和 概 括 出概念 、 原理
和方法 。
程 中学生 学科素养 所得 到 的潜 移默 化式 的培养 。实验 作 为化学课 堂教学 的载体 , 既 是知识 建构 的重要途 径 , 也 是学生学科素养 培养 的平台 。结合课堂教 学实践 , 本 文着 重阐述进行 化学实验教 学有 效衔接 的几点做法 。
■ 实 践 与 技 术 >实 验 园 地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衔接的实践与思考
◎福建 师 范大 学附属 中学 潘 则 南 ◎福 建 省闽 江学 院附属 中学 曹育红
摘 要
当前, 中学 化学 实验 教 学衔 接 以知识 内 容的 衔 接为 主 , 文 章认 为 衔接 更 应该 注 重 知识 的建 构 过程 ( 过程 与 方 法) 以及 在此 过程 中学 生学 科素 养所 得到 的潜 移默化 式 的培养 ;阐述 了中学 化学 实验 教学有 效衔 接的 几点 具体 做法 :研 究教 材实 验 内容和 实验 教学 的要 求 , 关 注实 验基 础教 学 的衔 接 ; 提高 实 验原 理和 特征 方法 的辨 析 能力 , 突 出实验 核心 内容 的衔 接 ; 消除 实验 认知 中的 障碍 , 引入 辅助 实验 进行衔 接 ; 渗 透化 学实验 思想 观念 , 培 养和 提高 学科 素养 。
的要求 ” 等特征信 息 , 并进一 步使学 生 了解 如下 两种硫
酸 根离子检 验 的区别 : ( 1 ) 验证 某 已知物质 是否 为硫 酸
不 出区别化 的教学 要求 ,这 样 的教学 安排使得 教材 中
这几 组实验 的价值 与功 能就得 不到体 现 ,课堂 的 开展 也不会顺利 。
盐; ( 2 ) 检 验某 未 知溶 液是 否 为硫 酸盐 : 使 硫酸 根 离 子 检 验的特征 的精确性和清 晰度 更高 。
课 堂教 学实 践表 明:本节教 学 中补充 如下演 示 实
验有 利于 提 高 对硫 酸 根 离 子检 验 的认 识 。实 验 1 : 往 N a 2 C O , 溶 液 中滴加 B a C 1 溶 液 ,让学 生 直观 感受 加 入
学衔接 点是“ 用 试纸检 验气 体酸碱 性 的原 理 、 方 法和 操
作” 。
2 . 提 高实验原 理 和 特征 方 法 的辨 析 能 力 , 突 出实
验核 心 内容 的衔接 高 中化学 教学 的要 求是提 高对 实验 原理和 方法 的 理解 ,对实验 方法 和程序 及其原 理 的掌握是 提高 学生 灵活运 用知 识能力 的关键 和基础 。在 教材 设定 的实验 教学情 境 中,应有 意提供 一组或 几组 与探 究相关 的实
例如, 在 学 习硫 酸根 离 子 、 氯 离子 检验 时 , 教材 提 供 的实 验 是:取 两 支试管 ,分 别 加入 少量 ( N H ) z S O 、 K z S O 溶液 , 再各滴加几 滴 B a C l 溶液 和稀盐 酸 , 观 察实 验现象 。实验 观察 到 的现 象是加 氯化钡 溶液 后产 生 的 白色沉 淀 不溶于稀 盐酸 。高一 教学 中不能 停 留在 检验 试剂 的选择 方面 ,教师 应 当对试 剂 中为什 么需要 引入 盐酸 作进一 步的旁 证 , 从 而使 学生把 握“ 硫 酸盐 的检验 需要用 到 B a C l , 溶液和 稀盐酸 , 且滴加 先后顺序 有一定
1 . 研 究教材 实验 内容 和 实验 教 学 的要 求 , 关注 实
验 基础 教 学 的衔 接
高 一实 验 内容 多 数 是在初 中知 识 的基础 上 拓 展 、 提 高和深化 , 教师要 通过 分析初 高 中内容 的差异 , 明确
哪些 内容是巩 固基 础的 , 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容是提 高和 深化 的。只
关键词
实验 教学 ; 有 效衔 接 ; 实践 ; 思 考
当前 , 化 学实验 教学 的衔接 中 , 以知识 内容为 主 的
衔接 占大 多数 ,且 多 以知识 内容 的重 现和 系统化 拓展 为 主要方式 , 这 是对“ 衔接 ” 的片面理解 。我们认 为衔接 更应 该注重 知识 的建构过程 ( 过 程与 方法) 以及在 此过
有做 到区分 , 教学才有针对 性和实效性 。这是 教材实验 教 学的基础 , 也是开展衔接 教学的切入 点。
如 苏教版 《 化学 1 》 “ 常见物 质 的检 验 ” 一节 内容 , 教
师 们如果 没有 分析实 验 内容 中哪 些是初 中学过 ,哪些 在 初 中只 是简单 了解 , 哪些是 高一新 增 内容 , 新 课程 高 中化学 教学要 求对这 些实验 是如 何要求 的 ,而 只是 简 单 地要求 学生动 手实验 : 那么, 这样 的 教学处 理就体 现
B a C l , 溶液 产生 白色沉 淀不一定 是硫 酸盐 ,还可 能是碳 酸 盐; 往 白色沉 淀 中继续 滴 加稀 盐酸 , 白色沉 淀 消 失 ,
课堂教 学 实践表 明 :对 本节教材 实验 内容 所涉 及
的基 本操作 及操作 的程序 和方 法 中,学生存在 多个 盲 点需要衔接 。如铵根 离子 ( N H g ) 的检 验中 , 氨气 的检验
方法 和原理 是教学 的盲 点, 学 生对检验 的基 本操作“ 不
规范 ” 的原 因是初 中没有 要求 , 而本节 教学 中又被 教师 所忽视 。若课堂教 学时教师不加 以演示或说 明, 学生们 会 出现 各种 各 样 的 隆操 作 ” , 如将 红色 石 蕊试 纸 放入
试管 内的溶液 中去、 将试纸 贴在试管 内壁 等 。此处 的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