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合集下载

2015中科院考研(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中科院考研(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中国科学院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研(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一、学院介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成立于1998年7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1961年成立)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1965年成立)合并而成。

2011年,根据院党组的部署,研究所制定了“一三五”发展规划:即围绕干旱区可持续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立足新疆,面向中亚,放眼世界干旱区,创立干旱区协调发展理论,实现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和系统集成,在亚洲中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在新疆新增百亿方水资源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中亚成矿域地质成矿机理与斑岩矿探测、中亚干旱区千万平方公里生态监测与生态系统管理三个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重点培养新疆城镇生态建设与工矿区生态修复、干旱区污染修复与废弃物利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流域生态农业模式、特殊功能基因发掘与新品种培育、新疆自然灾害预警与应急管理五个研究方向。

新疆生地所下设8个研究室,并建有荒漠与绿洲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与自治区政府共建的中科院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新疆干旱区水循环与水利用重点实验室,新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联合共建有“国际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与日本静冈大学联合组建有“中日干旱区联合研究中心”。

新疆生地所现有10个野外台站,即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阿克苏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述3个为国家野外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特殊环境研究站、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站、莫索湾沙漠研究站、木垒野生动物生态监测实验站、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研究站。

科技部关于批准建设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等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批准建设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等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批准建设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等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21.10.09•【文号】国科发基〔2021〕295号•【施行日期】2021.10.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科技正文科技部关于批准建设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等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国科发基〔2021〕295号教育部、国家民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资委、林草局、中科院、地震局、气象局科技主管司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国家野外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野外站面向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依据我国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布规律布局建设,经过多年发展,获取了大量第一手定位观测数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锻炼培养了大批野外科技工作者,促进了相关学科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为更好地推进新时期国家野外站建设发展,优化完善国家野外站系统布局,根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8〕71号)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国科办基〔2019〕55号),经部门(地方)推荐和专家咨询,科技部决定批准“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等69个野外站为国家野外站(具体名单见附件)。

请各国家野外站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切实落实有关政策和配套经费,加大对国家野外站的支持力度,加强野外站建设和运行管理,完善科研观测和工作条件,吸引和聚集高层次野外科技人才,提升国家野外站的观测试验、科学研究和示范服务水平,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特此通知。

附件:批准建设的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单科技部2021年10月9日附件批准建设的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单序号国家野外站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1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兰州大学教育部、甘肃省科学技术厅2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3江苏南京长三角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南京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4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厦门大学教育部、福建省科学技术厅5上海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6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兰州大学教育部、甘肃省科学技术厅7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8河北曲周农业绿色发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9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10陕西神木侵蚀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11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12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13北极黄河地球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14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15河北沧州平原区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16广东大湾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环境部17北京大杜社公路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部18青海花石峡冻土公路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19广东港珠澳大桥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交通运输部20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21山西寿阳旱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业农村部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农业农村部22云南大理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测所23海南儋州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24山东长岛近海渔业资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业农村部产研究所25江苏南京水稻种质资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教育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国资委26云南昆明电磁波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十二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27河南宝天曼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林草局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林草局28河南黄河小浪底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29陕西秦岭大熊猫金丝猴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0浙江钱江源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31黑龙江兴凯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科院、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32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科院33江西千烟洲红壤丘陵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34北京燕山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35海南西沙海洋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36西藏纳木错高寒湖泊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37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科院38西藏珠穆朗玛特殊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研究站39北京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40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41青海北麓河高原冻土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科院42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地震局43河北红山巨厚沉积与地震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北省地震局、北京大学地震局44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气象局45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局46天津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天津大学天津市科学技术局47河北塞罕坝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大学河北省科学技术厅48辽宁盘锦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49吉林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生态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50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师范大学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51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复旦大学会52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江西省科学技术厅53江西鄱阳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所54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南大学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55湖南洞庭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研究所56广东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57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南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局58湖南雪峰山能源装备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庆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局59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国家民委60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科学技术厅61云南洱海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云南省科学技术厅62云南丽江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科学技术厅63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64西藏羊八井高海拔电气安全与电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65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省科学技术厅66陕西关中平原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省科学技术厅67青海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青海省科学技术厅68新疆吐鲁番材料腐蚀与装备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吐鲁番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69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野外观测台站群组知识平台可持续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野外观测台站群组知识平台可持续
野外观测 站是 国家资源 生态环境及 社会经 济发展规 划和战 略宏观 决策的重要科学基础 ,是科 技创 新的重要网络与平台,在 科技创 新体系 中是不可缺少 、不可 替代 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 分重 要的地位和作用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有 9个野外观测 台站 。 其 中,新疆阜康荒漠 生态 国家野 外科 学观测研 究站 、新疆策勒荒漠 草地 生态 系统 国家野外研究站、 新疆阿克苏绿洲农 田生态系统 国 家 野 外 科 学观 测 研 究 站 ,为 中 国 生态 系 统 研 究 网络 ( C E R N)站 。 这些野外 观测台站既是野外科学试验站 , 又 是 生 态监 测 站 ,还 是 博 、硕士研究 生培养基地 。9个 台站分布在南北疆 ,距乌鲁木齐 8 6 . 1 4 0 0多公里 ,均不在新疆生地 所文献情 报保 障系统的覆盖范 围里 。通 过对 科研 人员和研究生的需求调研发现: 1 . 各 野外监测台站迫切希望建设一个宣传平台 。 针对其研 究 重 点、科研 环境、科研成果 、科研群体扩大宣传 力度 ,建立可靠 高 效 和 可 持 续 的科 研 合 作 平 台 , 以支 持 野 外 观 测 台站 科研 和研 究 生培养需要 ,提升野外监测台站可持续能力。 2 . 野 外监 测台站迫切希望建设用 户群 组知识获取平台 。 将 各 类 台站按 学科进行 分类 汇总, 为他们提供学科文献信 息服 务和 个 性化知识环境 ,融汇资源、集成服务 、组织知识和交流 ,提 升和 丰富研究所个 性化 知识 化服 务能力。 3 . 野外监测 台站 需要组建高效的群 组集 成知识平 台管理和服 务团队。主要任务是开展平 台的建设管理 、资源组织、收集需求和 运行服务等工作,深入落实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服务等工作。 4 . 野 外监测 台站需 要形成有效 的项 目建 设团 队。协调各部 门,统一组织实施 ,为系统 的建设提供组织保 障,在各 台站设立 专职人员对系统数据进行维护和 管理 。 恰在此时,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 以下简称 国科图)依 据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 系统 “ 十二五 ”发展规划》 ,在信 息环境 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大背景下, 针对研究所重大课题组或实验室需 求 ,于 2 0 1 4年 启动 了研 究所 第三 期 群 组集 成 知 识平 台可持 续 服 务 能力建设项 目,为建立生地所野外监测 台站群组集成知识服务环 境,提升和丰富生地所个性化知识化服务能力创造 了有利 的条件 。 利用 国科 图和 网络 中心研发 的协 同工作环境平 台特 点, 我们 初 步 完 成 了 “巴音 布 鲁 克 草 原 生 态研 究 站 h t t p :/ / b y b l k . d e t t s . o r g ” 、“ 莫索湾 沙漠研 究站 h t t p :/ / ms w. d e t t s . o r g ” 、“ 塔克 拉玛干 沙漠 研究站 h t t p :/ / t z . d e t t s . o r g ” 、“ 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研究 站h t t p :/ / e 1 . d e R s . o r g ”四个集成知识平 台,正在构建 “ 木垒野生 动物监 测试 验站” 、 “ 阿克苏胡杨信息平 台, , 、 “ 污染控制与环境修 复学科 组平 台”三个 平台。通 过项 目建 设,组建了野外监测台站 群组知识平 台管理和服务团队,形成 了内容组织规范 、内容管理 与利用政策 、内容维护流程 、人 员队伍 建议机制 等,形成了规范 性 的建设流程 ,已顺利通过 中期检查 。为进 一步推 进平台的可持 续发展 ,目前有必要对平 台的建设情况做 回顾与反思 ,以便更好 的吸取经验 ,发掘 思路 ,推动项 目进展 ,进一步提高平 台项 目的 建设质量 , 全面丰 富和提升我所野外观测 台站 的综合知识服务能 力 ,为我所野 外观 测台站科研工 作和研 究生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 野外 监测 台站 群 组 平 台建 设 思路 ( 一 )平 台建 设 目标 在数字信 息环境和数字科研模式下 , 网络和数字信息平台在 研究所 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各类科学研究 、研究生培养、科研 交 流都离不 开网络信 息环境 。 而数字信息 的普及也对科研人员提出 了更 高的要求 ,如今 的信息 已不受地域 、类型的 限制 ,科研人员 的信息需求更注重 实时、丰富和全面,这就要求所级 图书馆进一 步提高服务能力 ,转变传统图书馆 服务方式,向更贴近科研过程 的知识化服务转变 ,进一步融入到科研 团队中,解决最根本的信 息开放 问题 , 将 信息以最直接 最有 效的方式提供给科研人 员。因 此 ,野外监测站 台站群组平 台要本着这几方面设计实现 。 ( 二 )建 设 工 具 选 择 在研 究所第三 期群组集成 知识平 台可持续服 务能力建设项 目中 , 国家 科 学 图书 馆 文 献 中心 研 发 了信 息集 成 服 务 系 统 C AS I I P 、专业 知识环境系统 S K E。十一五期 间,这两个系统 已 经面 向中科院各所课题组和实验室得到广泛的应用 , 取得 了很好 的效果和广泛 的认 同。 野 外观 测台站群 组平 台就 是选取 了这两个 系统作为搭建工具进行开发设计的。 C AS I I P 2 . 0是 一 套 基 于 P o r t a l 和 C MS 内容 管理 的集 成 信 息 系统,系统针对研究所 、项 目组和科研用户建立知识集成与交流 环境的需求而设计 ,为用户进行信息加工 、 组织和发布提供相关 的服 务。能满足各种不 同需求 的扩充结合 ,实现对综合科技信息 资源 一站 式的集成、有效 的知识导航和知识发现 , 实现在更高层 面的异构 资源 的集 成关联和 共享 , 进一步提升研究所知识服务能 力 。 我们 的前 四个 平 台 就是 以此 系统 为主 构 建 的 。 S K E 的关键技术是基于 v Ⅳ O平 台体系框架,根据中科院环 境 和 用 户 需求 进 行 二 次开 发 的 。S K E 将 面 向科 研 一 线 ,构 建支 持 科研过程 中各类科技信息资源管理与利 用的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平 台, 支持虚拟科研环境下综合科技信息的采集、 发布 、 交流与共享, 支持对领域综合科技信息资源一站式 的集成发现和深度挖掘,支 持对领域综合科技信 息资源 的快速便捷获取 , 提高科学研究的效 率 ,促进科技创新 。我们 的后三个平 台讲 以此系统为基础构建 。 二 、群组平 台内容设计实践 目前 已经基本完成 了 4个平 台的基本建设 ,已开放 I P地址 给实验室使用 ,在广 泛收集意见、与野外观测台站的科研人员讨 论会议 中, 对平 台进 行演 示讨 论,平台的初步设计的页面和实现 的功能等均得到实验室和 团队成员的认可 。 4 个平 台栏 目设计 中, 均设置有 “ 首页、站 区概况 ( 简介、沿革 、动态 、团队、设备 ) 、 科研 团队、科研成果 、站区动态、研究进展 ( 科学热 点、科 学实 验) 、学术活动 ( 国内、国外学 术活动 ) 、科研设备、厚待育人、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单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江西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内蒙古奈曼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国家林业局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甘肃省政府
国家林业局
中国气象局
浙江临安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浙江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
南极中山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国家海洋局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国家林业局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政府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西藏拉萨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新疆阿克苏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附件1:
2005年批准建设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单
野外站名称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湖北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徐新文:给沙漠“系”上绿丝带

徐新文:给沙漠“系”上绿丝带

徐新文:给沙漠“系”上绿丝带作者:来源:《学苑创造·B版》2022年第08期徐新文,1963年1月生于山東菏泽,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现任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站长。

荣获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称号。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一条长436千米、宽约80米的“绿丝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徐新文是这条“绿丝带”的设计者。

在多数人眼里,沙漠是荒凉的,但在徐新文眼里,沙漠是灵动的。

深入一线收集一手资料20世纪90年代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里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1992年春天,为了开发油气资源,国家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修路。

已经有6年工作经验的徐新文,接到为沙漠公路选线和防沙治沙的工作任务。

1992年的正月还没过完,徐新文团队就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子是流动的,如果只修路而不修建防沙体系,路很快就会被沙子掩埋。

为了设计出合理的防沙体系,徐新文带领团队沿着公路开展地形测量工作。

徐新文回忆道:“那时候,测地形全靠人扛着仪器设备一点点测,我们团队深一脚浅一脚地翻过一座座沙丘,才把地形图测好。

”最终,徐新文带领团队绘制了一幅宽度接近500米的地形图,为后续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5年,这条沙漠公路终于全线贯通,并取名为“塔里木沙漠公路”。

该公路全长522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

路修通了,但车辆在这条沙漠公路上却难以顺畅地行驶。

因为只要发生沙尘暴,路就会被沙子覆盖,车辆也难以通行。

徐新文的研究团队在修路前,就开始研究防沙治沙的工作。

1995年至1997年,徐新文的研究团队相继在风沙运移、植物引种、土壤改良、苗木培育、灌溉技术等方面开展试验。

2002年,研究团队建立了沙漠植物园,引种了近300种防沙治沙植物。

经过反复研究,徐新文团队最终选择柽柳、沙拐枣和梭梭作为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的主要植物种类。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三个野外站接受院CERN专家组综合评估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三个野外站接受院CERN专家组综合评估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三个野外站接受院CERN
专家组综合评估
佚名
【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2006(29)3
【摘要】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1—2005年综合评估的统一安排,2005年5月27日至6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冯仁国带队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台站评估专家组一行对新疆生地所的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策勒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创新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验收。

【总页数】1页(P330-330)
【关键词】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国科学院;专家组;地理研究所;野外;评
估;CERN;新疆;荒漠生态系统;资源环境科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Q14
【相关文献】
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野外观测台站群组知识平台可持续能力建设实践 [J], 陈洁;李宏建;李文芯;杨晓;
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两个野外台站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野外科
学观测站 [J],
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顺利完成三个专业学位培养点评估验收 [J],
4.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接受院评估专家组的现场评估 [J],
5.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

新疆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质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保护林地、湿地,遏制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

在生态建设中,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是获得生态系统性质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基础数据信息的重要手段。

而森林资源监测、林业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及时掌握林业生态状况、建设成就、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科学决策、建立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升林业经营管理水平、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因此,有必要全面梳理新疆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建设情况,确定新疆林草事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新疆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China Terrestrial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TERN),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建设和管理的大型生态观测研究网络。

是以森林、湿地、荒漠三类陆地生态系统为主要观测研究对象,由分布在全国典型生态区的若干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构成的生态观测网络体系,是准确掌握国家生态状况、开展生态效益评价和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等需求的重要数据平台,主要承担数据积累、监测评估、科学研究等任务。

同时是国家林业科学试验基地,是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与研究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以下简称CTERN)在全国典型生态区已初步建设生态站190个,其中,森林生态站105个;竹林生态站8个;湿地生态站39个;荒漠生态站26个;城市生态站12个。

自2003年国家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1606—2003)正式发布以来,围绕生态站建设、观测指标、观测方法、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等方面先后颁布了37项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相关的林业行业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为实现生态站建设与运行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添8项奖励成果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添8项奖励成果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添8项奖励成果佚名【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年(卷),期】2006(29)3【摘要】在近期公布的(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励成果》中,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持参与的8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成果数量及得奖率均创研究所历年之最。

其中《准噶尔盆地绿洲边缘天然植被保护的研究与农业开发技术示范》(陈亚宁主持)项目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成果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课题。

创新提出了干旱荒漠区绿洲生态安全思想,提出并构建了新垦荒地快速熟化轮作模式和“三位一体”的干旱荒漠区绿洲防护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模式,筛选组装配套了集管道输水一覆膜种植一覆膜灌溉与农业高产技术于一体的干旱荒漠区绿洲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研发集成保护性耕作高效种植技术、盐溃化土壤冲洗脱盐与生物改良技术、新垦荒地盐碱土改良与快速熟化技术和绿洲边缘天然植被保育恢复技术等,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试验示范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并在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进行了成功实践和示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中国西部干旱荒漠区生态保育和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

【总页数】1页(P320-320)【关键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奖励;科技进步一等奖;干旱荒漠区;天然植被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绿洲边缘【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1【相关文献】1.亚欧内陆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r响应特征与区域生态安全r——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成果 [J], 刘学军;公延明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四项成果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度科技进步奖奖励 [J],3.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祝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成果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J],4.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4项成果获新疆科技进步奖奖励 [J],5.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多项科技成果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领域有哪些?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领域有哪些?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领域有哪些?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高学术机构之一,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

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重要窗口和科研成果的重要集散地,中国科学院下辖众多研究机构,涉及的研究领域广泛且深入。

下面将简要介绍中国科学院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

一、生物科学研究领域生物科学是中国科学院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其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学、生物医学、农业生物技术等。

其中,生物医学在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包括基因编辑、干细胞研究等。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致力于深入探索生命的起源、生物基因的调控机制以及生物医学的疾病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福祉的重要因素。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调研和研究,为保护濒危物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2.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作为全球农业大国,中国科学院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了一系列重要农作物的性状,提高了产量和抗病性,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物质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物质科学与技术是中国科学院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其涉及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纳米科学等多个子学科。

中国科学院通过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为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升级提供支撑。

1. 新能源材料研究新能源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中国科学院在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

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为我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2.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材料学和电子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机构通过探索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性质调控技术,为纳米材料在能源、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三、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构造、演化以及地球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学科。

中国科学院在地球科学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研究,为预测和防御自然灾害、保护地球环境做出了贡献。

国家野外台站站代码编制方法 - CNERN数据共享

国家野外台站站代码编制方法 - CNERN数据共享

国家野外台站站代码编制方法及一览表
野外台站站代码是数据管理中的首要的关键编码,鉴于目前国家野外台站已经开始启动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因此,迫切需要确定各野外台站的的站代码,并予以推行。

站代码编制方法与CERN野外台站代码编制方法相同:
采用三位代码,最后一位码代表该野外台站的类型,即A代表农田,F代表森林,G 代表草地,D代表荒漠,M代表沼泽,L代表湖泊,B代表海湾; 前两位码是该野外台站的中文名称的拼音首字母前两位。

如果在同类型的野外台站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野外台站的中文名称的拼音首字母前两位出现重复现象,则将第二个或后续的野外台站代码作适度调整以避免重复。

另:在国家野外台站网络中的CERN生态站仍沿用原来的CERN生态站站代码不变。

具体站代码规定如下:
1、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个)
2、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8个)
3
4。

一种快速提升极端干旱荒漠区植被覆盖度的物种装配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快速提升极端干旱荒漠区植被覆盖度的物种装配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快速提升极端干旱荒漠区植被覆盖度的物种装配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周洪华,陈亚鹏,郝兴明,李卫红,陈亚宁
申请号:CN201711428554.1
申请日:20171226
公开号:CN107996266A
公开日:
201805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提升极端干旱区植被覆盖度的物种装配方法,该方法由土壤准备、植物物种配置模式、乔灌木种植方式、草本种植方式及灌溉管理方式完成,该方法通过选择乔、灌、草不同植物间的合理配置种植模式和灌溉方式,在土壤表层至深度为50cm土层平均电导率为
1.13‑11.16 ms/cm,平均含水量为4.77‑1
2.89%的荒漠沙化土地上营造具有乔、灌、草结构的植物群落,提高乔灌木在荒漠化土地的存活率,并快速将植被覆盖度提升到60%以上,同时达到固定沙化土壤、降低土壤盐分和提高土壤水分的目的,保证极端干旱荒漠区沙化土地能够快速实现植被大面积覆盖。

解决了干旱荒漠区土地沙化严重、次生盐渍化难改良、土壤贫瘠植物存活率低下的问题。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地址: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号附3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张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天山北麓4个山葡萄品种枝条抗寒性综合评价

天山北麓4个山葡萄品种枝条抗寒性综合评价

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摘 要: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山葡萄枝条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山葡萄抗寒性与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萌芽率等指标的关系。

以山-欧杂交种葡萄‘北冰红’等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分别在0、﹣10、﹣20、﹣30、﹣40 ℃的环境中处理24 h ,调查不同低温条件下枝条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 )和游离脯氨酸(游离Pro )、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和萌芽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左优红’和‘雪兰红’的电解质渗透率和MDA 含量高于‘北冰红’和‘双红’,两指标以‘双红’最小;‘北冰红’和‘双红’的游离Pro 相近,‘雪兰红’次之,‘左优红’最低;在本试验温度范围内,随温度降低SOD 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持续上升,其中‘北冰红’SOD 活性始终保持最高状态。

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出两个特征根>1的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5.072%。

综合权衡各品种抗寒性生理指标,推测抗寒性排序为:双红>北冰红>雪兰红>左优红,该结果可为山葡萄在天山北麓生态区域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葡萄;抗寒性;生理指标;萌芽率;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414/ki.zwpp.2023.05.009收稿日期:2022-05-17基金项目: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任务(2022B02045-2-3);自治区“三农”骨干人才培养项目(2022SNGGNT084)作者简介:潘越,男,硕士,主要从事林木遗传育种方向研究。

E-mail:186*****************通信作者:杜林峰,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葡萄酒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E-mail:*****************Cold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Four Vitis Amurensis Rupr. Branchesin the Northern Foot of Tianshan MountainsPAN Yue 1,2,3, LIU Heng 1, WANG Ming 1, HAN Zhengwei 1,2, GUO Jing 1,2, ZHANG Hao 1,2,WANG Jijiao 1,4, MA Yong 1,4, DU Linfeng 5*(1.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scaping, Xin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Urumqi 830063, China; 2. State Key Forest Seed Breeding Bases, Xin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Wensu 843100, China; 3. Akesu National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of Chinese Forest Ecosystem, Wensu 843100, China; 4.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China;5. Changji Foresty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Changji 831100, China)2023(5): 60-65Abstrac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s on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cold resistanceof Vitis Amurensis Rupr. Branches,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d resistance of Vitis Amurensis Rupr.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content of osmotic adjustment material, peroxidase activity and germination rate, etc. One year old branch of Vitis amurensis Rupr. varieties were treated for 24 hours with low temperatures of 0, ﹣10, ﹣20, ﹣30, ﹣40 ℃, Respectively. Change of elative conductivity, contents of free proline (Pro)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peroxidase (POD) activity, germination rate of branch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lative conductivity, MDA and contents of free Pro of 'Zuoyouhong' and 'Xuelanhong' higher天山北麓4个山葡萄品种枝条抗寒性综合评价潘越1,2,3,刘珩1,王明1,韩政伟1,2,郭靖1,2,张浩1,2,王季姣1,4,马勇1,4,杜林峰5*(1. 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63;2. 新疆林业科学院佳木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新疆温宿 843100;3. 新疆阿克苏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新疆温宿 843100;4.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5. 昌吉州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昌吉 831100)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山葡萄是葡萄属中最抗寒的一个种[1],新疆独特的区位地理及环境因素,使山葡萄具备很大发展潜力。

养分与水分添加对荒漠草地植物钠猪毛菜功能性状的影响

养分与水分添加对荒漠草地植物钠猪毛菜功能性状的影响

养分与水分添加对荒漠草地植物钠猪毛菜功能性状的影响赵新风1 徐海量1,2* 张鹏1 张青青3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乌鲁木齐830011; 2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 新疆阿拉尔843300; 3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乌鲁木齐830052摘要分析水分与养分添加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对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至关重要。

该文通过施氮与增水(包括增雨、增雪)共6种处理(对照(N0W0)、雨添加(N0W1)、雪添加(N0W2)、氮添加(N1W0)、氮雨添加(N1W1)、氮雪添加(N1W2)), 对荒漠草地进行氮肥添加、水分添加的实验。

实验持续了3年, 第4年以荒漠草地建群种植物钠猪毛菜(Salsola nitraria)植物功能性状为研究对象, 量化分析了钠猪毛菜10种植物功能性状对氮素和水分添加的不同响应。

得出以下结论: (1) 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施氮、增水的交互作用对钠猪毛菜的茎鲜质量、叶鲜质量、叶面积、比叶面积、叶饱和含水量、叶干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影响(p < 0.05), 而施氮主效应对钠猪毛菜各植物功能性状指标不存在显著影响、增水主效应对钠猪毛菜各植物功能性状指标不存在显著影响。

(2)在钠猪毛菜10种植物功能性状指标中, 株高、茎鲜质量、茎干质量、叶饱和鲜质量、叶干质量、叶面积、比叶面积的最大值均出现于N1W2处理中(p < 0.05), 其次为N0W0处理。

叶饱和含水量的最大值出现于N0W0中, 其次为N1W2处理中。

N1W0处理显著降低了叶饱和含水量(p < 0.05); 叶干物质含量值在各处理下均高于N0W0, 其中N0W1处理的叶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N0W0 (p < 0.05)。

(3)各处理下, 叶干物质含量与比叶面积为负相关关系。

在准噶尔荒漠草地, 钠猪毛菜植物功能性状在不同处理下的不同表现是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

塔里木河下游湿地面积时序变化及对生态输水的响应

塔里木河下游湿地面积时序变化及对生态输水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 (6): 616–627 DOI: 10.17521/cjpe.2019.0267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塔里木河下游湿地面积时序变化及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蔚亮1,2李均力1,3*包安明1,3白洁1,3黄粤1,3刘铁1,3沈占锋4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绿洲与荒漠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 830011; 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新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 830011; 4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 北京 100094摘要及时了解和定量分析荒漠区河岸带湿地月度时序变化趋势及对生态输水过程的响应, 对认识湿地生态修复过程, 改进生态输水策略, 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基于Landsat ETM+/TM/OLI和Sentinel 2形成的月尺度的密集长时序遥感数据, 分析2000–2018年塔里木河下游英苏-阿拉干之间的湿地时序变化特征, 并评估湿地变化对生态输水过程的响应。

结果表明: 近19年来湿地面积持续增加, 其中2011–2013年和2017–2018年是面积快速增加的时段。

不同的单、双通道输水方式和输水量大小解释了喀尔达依湿地与博孜库勒湿地在不同时段增长的快慢。

对湿地面积与生态输水量、地下水埋深关系的分析表明, 累计生态输水量的持续增加是近20年来塔里木河下游河岸带湿地扩张的重要因素, 每年大于3.5亿m3的双通道生态输水, 地下水埋深维持在–5.0– –3.5 m是湿地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荒漠区河岸带湿地; 时间序列; 生态输水效应; 时滞分析; 塔里木河下游蔚亮, 李均力, 包安明, 白洁, 黄粤, 刘铁, 沈占锋 (2020). 塔里木河下游湿地面积时序变化及对生态输水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44, 616–627. DOI: 10.17521/cjpe.2019.0267Temporal areal changes of wetland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and their re-sponses to ecological water conveyanceYU Liang1,2, LI Jun-Li1,3*, BAO An-Ming1,3, BAI Jie1,3, HUANG Yue1,3, LIU Tie1,3, and SHEN Zhan-Feng4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esert and Oasis Ecology,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Ürümqi 830011, 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GIS & RS Applicatio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Ürümqi 830011, China; and 4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4, ChinaAbstractAims Ecological water conveyanc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sert riparian wetland ecosystem.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focused o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water conveyance to wetland restoration due to a lack of continous observation dat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emporal wetland area changes between Yengisu and Alagan in the lower reach of Tarim River based on time series remote sensing data during 2000–2018, and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ecological water conveyance on wetland restoration, so as to guide the ecological water conveyance and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desert wetland ecosystem.Methods About 354 Landsat ETM+/TM/OLI, Sentinel 2 images during 2000–2018 were used to map the monthly wetland area changes in the lower reach of Tarim River, then their annual, seasonal and spaital areal changes were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etland area changes and ecological water conveyanc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s were also evaluated based on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cross-correlation methods. Important findings The wetland area has steadly increased in the last 19 years. The areal change rate was minor before 2011 while rapidly increased after 2011. The wetland expanded at a high rate during 2011–2013 and 2017–2018. Different ecological water volumes and water conveyance patterns (single channel or dual channel) can explain different areal changing rates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wetland area changes and ecological water volumes showed that the accumulative ecological water volume is the primary reason causing wetland expansion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maintain a steady improvement of wetland ——————————————————收稿日期Received: 2019-10-15 接受日期Accepted: 2020-02-24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B0504204), 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项目(JCTD-2019-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1034和41971375)和天山雪松人才计划(2018XS11)。

阿克苏:荒漠变绿洲的持续探索与努力

阿克苏:荒漠变绿洲的持续探索与努力

阿克苏地区荒漠绿化工程成果
阿克苏:
荒漠变绿洲的持续探索与努力
从荒漠到如今的“塞上小江南”,阿克苏地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

文图|本刊记者 张 熙
1986年,阿克苏地区启动了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

38年间,阿克苏各族人民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在这片沙漠上植树造林,创造了荒漠变绿洲、戈壁变果园的绿色奇迹。

今日视点
FOCUS
桃树开始在这里生根发芽。

如今,钟明伦在示范基地承包了45亩核桃园,收入稳步增长。

除了种植核桃,温宿县着力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延长核桃产业链条,定期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培训,积极帮助果农开拓市场、增加今日视点
FOCUS。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生理与个体用水策略对降水改变的响应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生理与个体用水策略对降水改变的响应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生理与个体用水策略对降水改变的响应许皓;李彦;邹婷;谢静霞;蒋礼学【摘要】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降水改变正导致荒漠生态系统中植物用水策略的适应性变化;对降水变化响应的种间差异性影响着荒漠植物群落组成.研究将生理生态与个体形态尺度相结合,调查中亚荒漠关键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对降水变化导致的自然生境中水分条件改变的响应与适应.实验于2005年生长期开展,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盐生旱生荒漠中设置3个降水梯度(自然、双倍和无降水);观测并比较不同降水条件下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叶水势、水分利用效率、地上生物量累积和根系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梭梭主要利用降水形成的浅层土壤水维持生存;有效的形态调节和较强的气孔控制是其维持光合能力以及适应降水变化的主要机制;降水增多对其产生正效应,预示着梭梭可能在未来种间竞争和群落演替中占有优势.【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7(027)012【总页数】10页(P5019-5028)【关键词】梭梭;降水改变;光合作用;叶水势;生物量累积;根系分布;用水策略;形态调节【作者】许皓;李彦;邹婷;谢静霞;蒋礼学【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降水是全球植被类型和分布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它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植物的各种生理和生态过程。

降水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存,以及群落生产力[1]。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 特聘核心岗位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 特聘核心岗位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特聘核心岗位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特聘核心岗位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以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矿产资源等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

特聘核心岗位是该所为了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吸引优秀科研人才而设立的一种特殊职位。

特聘核心岗位是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在解决科研问题和推动科学进步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职位。

该岗位的特殊性在于,特聘人员在团队中扮演核心角色,负责引领和推动项目的开展,对科研成果的质量和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力。

在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特聘核心岗位的招聘条件中,通常会要求申请者具有博士学位,并在相关领域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重要的科研成果。

此外,申请者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研项目并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

特聘核心岗位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负责科研项目的规划和组织,推动项目的进展;指导和培养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员,提升团队的整体科研水平;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合作项目;撰写和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提升团队的学术声誉。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特聘核心岗位的申请者可以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但需要与所内的研究方向相契合。

该岗位的申请流程通常包括提交个人简历、科研计划和推荐信等材料,通过初审后,还需要参加面试环节。

特聘核心岗位的获得者将享受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

首先,获得者将成为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的正式员工,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其次,获得者将获得较高的薪资水平和科研经费支持,以保障其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外,获得者还将有机会参与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影响力。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特聘核心岗位的设立,旨在吸引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通过特聘核心岗位的引进,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可以汇聚一批科研实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提升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和学术声誉,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特聘核心岗位是该所为了加强研究团队建设而设立的一种特殊职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