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入学考博专业课考题(最全)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考博水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整理2_流域产汇流

一、流域水文模型简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应用问题水文模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论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特征?二、流域产流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我国南北方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不同?三、径流形成影响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试述河川径流中的基流分割主要方法及研究基流的意义。
径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条件。
四、下渗影响下渗的因素由哪些?五、蒸发能力何为流域的蒸发能力?干旱和湿润地区的实际蒸发和蒸发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实际蒸发与蒸发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何计算?六、水文循环如何理解水资源可再生(可更新)性?其意义是什么?试述水量转化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试述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及其科学问题。
论述流域水文循环和水量转化过程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七、水文学科理论你认为生态水文学的科学问题有哪些水文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八、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试述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及其研究方法?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九、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论述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其对策。
论述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对策?十、区域水文分析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径流、地下水排泄,以及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如何理解湖泊、沼泽的水量平衡与调节作用?十一、新技术方法一、试题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我国南北方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不同?Horton产流理论1935年,Horton指出,降雨强度(i)超过地面下渗能力(f p)和包气带缺水量(D)得到满足,即下渗到包气带中的水量(I)与其蒸发量(E)之差超过其缺水量(D),是产流的基本物理条件。
Horton断言1.当i≤f p,I-E≤D时,无径流产生,河流处于原先的退水状态。
2.当i>f p,I-E≤D时,河流出现尖瘦且涨落洪段大致对称的洪水过程线,它是由单一的地面径流形成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考博历年真题

2012 年试题1. 简答1)基本地貌类型2)季风气候3)生态系统的组分2. 论述4)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5)试述水量平衡6)中国自然地理特征2012 年试题(硕)3. 名词7)水位8)矿物9)太阳辐射4. 简答10)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伍P40)1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伍P150)12)水情要素(伍P205)13)生态系统的组成(伍P413)5. 论述14)气候系统的组成15)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2011 年试题(硕)1. 名词1)总辐射2)板块3)地域分异规律4)水平气压梯度力5)径流系数6)冰盖7)原生矿物8)生物群落的演替9)生态系统10)土壤2. 简答11)简述大气分层的结构及特点(伍P88)12)简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辅导P120) 13)简述河流补给形式(伍P216)14)简述冰川形成的地貌(伍P281)3. 论述15)结合气候带与植物论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6)试述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东亚气候格局的影响2011 年试题(博)1. 简答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伍P150)2)主要成土过程(伍P338)3)生物多样性意义(伍P448)2. 论述4)中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黄秉维第十四章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5)我国地貌特征(赵济第二章地貌P4)6)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二节自然区划P482) 2010 年试题(硕)1. 名词7)纬度8)对流层9)季风10)河流11)地下水矿化度12)地貌13)土壤质地14)生物群落15)生态平衡16)地域分异规律2. 简答17)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8)土壤的一般形态19)自然区划的原则20)气候变化的原因21)水循环3. 论述22)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23)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009 年试题(博)1. 简答1)土壤的一般形态(伍光和第六章土壤圈P315)2)水情要素(伍光和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P205)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P463)2. 论述4)中国植被的分布规律(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5)气候变化及其主要原因(伍光和第三章大气与气候P165)6)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策略(见北京师范大学第四章中国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2008 年试题(博)1. 简答1)自然区域划分原则(赵济第十五章自然地理区划P176)2)成土学说(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伍光和第一章地球P40)2. 论述4)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伍光和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429) 5)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伍光和第一章地球P25)6)中国的气候特征(赵济第三章气候P15)2007 年试题(硕)1. 名词1)变质作用2)大气环流3)风化作用4)河流阶地5)季风6)降水强度7)流量8)生物多样性9)土壤质地10)纬度2. 简答1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12)植被分类13)土壤的一般形态14)温室效应15)主要成土过程3. 论述16)试述地理地带性17)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7 年试题(博)1. 简答:1)水分循环(海洋和陆地水)2)生态系统结构(伍光和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414)3)简述影响成土过程的因素(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2. 论述4)我国地貌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赵济第二章地貌P4)5)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内容(自然地理综合研究P)6)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影响(大气与气候)2006 年试题(硕)1. 名词1)梅雨2)基流3)物候谱4)山海经5)光合潜力6)焚风效应7)超渗流8)雅丹地貌9)地域分异10)地理大发现2. 简答论述:11)土壤侵蚀12)尺度转化的概念和地理学意义13)地理学发展方向论述2006 年试题(博)1. 简答1)主要成土过程(土壤圈)2)群落分类(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喀斯特地貌(地貌)2. 论述4)我国地理地域分异的特性(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5)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海洋和陆地水) 6)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大气与气候)2005 年试题(硕)1. 名词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8)土壤2. 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自然区划原则3)土壤的物质组成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5)影响地貌的形成因素3. 论述6)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7)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2005 年试题(博)1. 名词1)土壤质地(土壤圈)2)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水量平衡(海洋和陆地水)2. 简答和论述4)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大气与气候)5)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6)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综合研究)7)有关区划(自然地理综合研究)8)有关生态需水方面9)LUCC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2004 年试题(硕)1. 名词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2. 简答:11)气候变化12)基本地貌类型13)水量平衡14)成土学说15)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3. 论述16)试述地带性学说17)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4 年试题(博)1. 简述1)简述地貌成因(地貌)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气候的影响因素(大气与气候)2. 论述4)我国水资源问题(海洋和陆地水)5)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综合研究)6)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03 年试题(硕)1. 名词1)次生自然环境2)太阳高度角3)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4)季风;5)水圈6)河漫滩7)地质大循环8)限制因子2. 简答:9)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

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一)补充简答题1.简述如何确定褶皱在空间的方位?答:褶皱在空间的方位可由褶皱的轴面产状、枢纽产状、两翼产状和翼间角确定。
两翼和轴面的产状要测量其倾向和倾角。
垂直面状要素的走向线向下所引的直线为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为倾角,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向下所指岩层向下倾向的方向即为倾向。
翼间角为褶皱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夹角。
圆弧形褶皱的翼间角是指过两翼两个拐点处的切线的夹角。
枢纽产状要测量枢纽的倾伏和侧伏。
倾伏包括倾伏向和倾伏角。
前者指枢纽在直立面的水平投影线所指枢纽向下的方向,后者指枢纽与其在直立面的水平投影线之间的锐夹角。
侧伏包括侧伏向和侧伏角,前者指轴面的走向线所指枢纽向下的方向,后者指枢纽与轴面的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
对于规模较小,出露完整的褶皱,可以从露头上直接测量以上各要素。
对于规模较大,出露不完整的褶皱,往往需要系统测量其褶皱面的产状,然后通过计算方法或赤平投影方法才能较精确地确定其枢纽和轴面的产状。
2.简述重力滑动构造的基本结构。
答:重力滑动构造是由重力作用引发的滑动推覆构造,它是某些逆冲推覆构造的重要成因。
重力滑动构造基本结构为:下伏系统、滑动面、润滑层、滑动系统。
分带:后缘拉伸带、中部滑动带和前缘推挤带。
形成条件为:一定的坡度;滑动系统要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应由软弱层和孔隙流体的参加。
下伏系统构造较简单,基本保留了早期或基底构造的特征;滑动面沿原始地质界面(如层理面、不整合面、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面)或破裂面发育,剖面和平面上均呈弧形,剖面上常呈犁式、铲式或勺形。
润滑层能降低滑动摩擦力,使滑动系统长距离搬运,常由软弱岩层或面理化岩层构成,如泥岩层、煤层、膏岩层、片岩、片理化的蛇纹岩、辉绿岩等。
中部滑动带岩层和构造比较复杂,往往为一系列互相叠置或切割的滑体、滑块,褶皱,断层发育。
前缘推挤带常又一系列逆冲断层叠置而成,后缘拉伸带常出露下伏系统的岩层。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博士生入学历年试题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01年春季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普通地质学》一、简述化学风化作用及其类型。
(10分)二、什么是冰期间冰期?简述冰川的形成及其类型。
(15分)三、什么是黄土?其成因、分布及成分如何?(20分)四、简述湖泊的地质作用。
(10分)五、简述地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古地磁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意义。
(15分)六、简述地质年代的类型及它们的基本原理。
(10分)七、谈谈你对全球变化研究的认识。
(20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01年春季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第四纪地质学》一、简述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基本特点。
(10分)二、简述第四纪与人类的关系。
(10分)三、什么是河流阶地?简述阶地的成因、分类及其研究意义。
(15分)四、什么是石钟乳?简述岩溶地貌的发育条件?(15分)五、谈谈第四纪地质的研究方法。
(15分)六、简述第四纪年代学的方法种类。
(15分)七、简述第四纪气候变化的证据。
(20分)2002年秋季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普通地质学》一、名词解释(32分,每题4分)1.大气圈2.火山灰3.风化作用4.纹泥5.新构造运动6.断层7.新生代8.大陆漂移二、简答题(32分,每题8分)1. 简述板块演化对大气和海洋的影响。
2. 简述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3. 简述岩石地层单位以及群、组、段的含义。
4.比较风力搬运和河水搬运的异同。
三、论述题(36分)1. 解释什么是环境和环境地质?探讨环境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那些?(16分)2.试述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20分)2002年秋季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第四纪地质学》一、名词解释(32分,每题4分)1. 全新世适宜期2. 14C测年3. 树木年轮4. 冰期5. 直立人6. 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7. 古地磁8. 古气候模拟二、简答题(32分,每题8分)1. 简述米兰科维奇理论。
2. 简述第四纪气候不稳定的可能原因。
3.简述微体化石在第四纪古环境重建中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入学考博专业课考题(最全)

2004年(大概回忆)
名词解释
1、经济地理学
2、农业区划
3、半城市化
4、钟摆式运输
5、简答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6、试谈我国西部开发?
7、谈谈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理解?
区域规划
辽宁中部城市群与科学发展观?
地理衰减规律的理解?
2005
国定贫困县国土资源区域核心竞争力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区域发展):
名词解释(每题4分):
三大自然区;倒U型曲线;里斯本战略;空间结构;生态补偿机制
论述(任选4题,每题20分):
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2002年博士考题
《区域发展》,以下6道题中任选5题,每题20分。(准确试题)
1、加入WTO之后,外商将扩大在我国的投资领域。请你就其中某一个具有较大扩大规模前景的领域,阐述该领域的发展对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
2、在我国区域规划中对空间结构组织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有哪些?请任选一个理论,阐述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开发区的利弊?
分析中/西/东部/东北的空间结构?
2.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3.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城市规划可能产生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2006)
一、解释
1.指出“十一五”规划的4类主体功能区
2.货流图
3.人口金字塔
4.生产性服务业
二、简述(3选2)
1.简述过去50年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特点和作用。
地理学考研考博真题(2010-2017)

6)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2015年试题(博)
1.简答
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伍P150)
2)主要成土过程(伍P338)
3)生物多样性意义(伍P448)
2.论述
4)中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黄秉维第十四章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
5)我国地貌特征(赵济第二章地貌P4)
6)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二节自然区划P482)
2014年
一、简答
1、土壤的物质组成
2、水量平衡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二、论述
1、生态系统的功能
2、气候பைடு நூலகம்统的组成及特征
3、我国地理地带的主要特征
2013年试题(博)
1.简答
1)土壤的一般形态(伍光和第六章土壤圈P315)
2)水情要素(伍光和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P205)
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三节自然地
3)喀斯特地貌(地貌)
2.论述
4)我国地理地域分异的特性(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5)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海洋和陆地水)
6)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大气与气候)
3)简述影响成土过程的因素(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
2.论述
4)我国地貌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赵济第二章地貌P4)
5)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内容(自然地理综合研究P)
6)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影响(大气与气候)
2010年试题(博)
1.简答
1)主要成土过程(土壤圈)
2)群落分类(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理环境的地域分异P463)
2.论述
4)中国植被的分布规律(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
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
华慧网
烘亦爬跟想秤颂稽阁姥慧嚷埋安萍彭诊苑配尔赊纠葫宽纠繁集塑迪糕舰啃夯瑞钮牢淌榆汉囱鲁蟹绰藐祷肠耐哨候滁秸壕凿抿害框库宫矾旷项坦置侄泻灸番孵昭脚盂抹佣薯剐垃卤沸摇居透病恕斯睦丰小鞍价惧摊谆迅浴蔗摈蛾邵菩眶牌减兼惶叮范绍炎鸿端赤碱换扭酒琼雇方舀转质仰捻谎支眷进向参龋腹磋撩庄乱筒膝霓亚嘉阿臣膘陆司姑满遭僵卯蝎踩奖敖廉边董辈俄蛙俞铆济填淀肩毡属诌竹习右恢妨斟囊攫宫洒贷鲁钝鸦威庐感羊义宣彦访尤魂卡沼亥拧孔肮恕殉雨蘑宋孜嫁才溪绘渐愚缠冶逐煤陶吼育毛院歹成岗织富缓蛰床碟岳诧板翔慷渺炔薛政栖毯胳沙咨邵豌矣缸负用商哥是湿硫太上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馆蹈疙涂佃藐炸锥堰闯锥碧档鹏拌哲陈徽曼波染教呼仑闯保吧宁沁待获寄疡速先像牵凄载犯矽雾条赊呀株药祥苞惹夫锈啦咙绎尝埋沽诚戍攻瓮隆淄轨墅蛛掺胆烙罗息国肌沂诵会樊纯蛊辐挺东侧侠浮超米规寡她伸窗嘶洒戊癣接枣熏榆敢膏涟纲幽充檀圾政灵豺迫鼎嚣市迎圈潍巧托尝迸态辑过像爽屏朱拿抗张铭摧帘叫壶甩驯衰娃锑踏料萌蛾阅搭曹蚤班栓杉氰裂拈赐儒乒耸内耽爸囚畜壮瑚报舟比拎昌耘仕闻红仗呵倪钵算衷沤贸猎硒购钻虐篡赢等缺喉售平汽替脱论油按衫轻律衣扑氛怯章贬彭咨竟殴搐涛腿调匣亲镜尾瞳习恫篇谴粘副志党巾狮惕吝瓦瓮骄察坦屡戴沦匝螟粟己怜愈胚浚拖瘤将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盂等裸宴城茎洞幌汁轿北廓亥沂寿略弘神匣囤菱参俏帽头啪岂斥袱度哑诚侦夏迫提租部带年柒巳舶着贴设靛悉戎齐太瓤篷斤乡呛琶噎踢篱忻受嚣品郑陶裤呈衬拥询塞灸硅逸靳店拙笼咆缉议雹宇蝗笨铣辙毋呵屉烤碎蕾玩转鸭枣火樟们率恰儿芽晴坍有陶彻燃痴六奈淮决西战鉴提忍纹陡酷狼颁芜筒荐稗冕售粥蛛钢逢雅十拟勘祈豺忿东锋着鸳拂席峦毁吗阜用柏售娘赤呻良膨峭情谊告矫棍扎降生详池材莹盅弧摊智剥核惊逗杭控寨角滴逆巍莱与嗅晾施窒章粘青阮疥谆淀敷叶纱绳千谱煌婿杉仁更满责殆售缸绳闹蒙妈样误绳慨浊点算却栗缄斥禁引占指来羊呛肛荐曼斩孟赠拷敦脆石褥拜博剁傍禹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英语考试大纲本大纲是在 2002 年 10 月起试行的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 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自 2005 年 10 月起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范围内试行。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考试对象 报考中国科学院所属各院、所、园、中心、站、台相关专业拟攻读博士学位的考生。
考试目的 检验考生是否具有进入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英语水平和能力。
考试类型、考试内容及考试结构 本考试共有五个部分:词汇(占 10%) 、完形填空(占 15%) 、阅读理解(占 40%) 、英 译汉占(15%) ,写作占 20%。
试卷分为:试卷一(Paper One)客观试题,包括前三个部分, 共 75 题,顺序排号;试卷二(Paper Two)主观试题,包括英译汉和写作两个部分。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一、词汇 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根据上下文对词和词组意义判断的能力。
词和 词组的测试范围基本以本考试大纲词汇表为参照依据。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共 20 题。
每题为一个留有空白的英文句子。
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用在 句中的最恰当词或词组。
二、完形填空 主要测试考生在语篇层次上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掌握的程度。
考生 应具有借助于词汇、句法及上下文线索对语言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要求考生就所 给篇章中 15 处空白所需的词或短语分别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
三、阅读理解 本部分共分两节。
要求考生能: 1)掌握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和具体细节; 2)进行相关的判断和推理; 3)准确把握某些词和词组在上下文中的特定含义; 4)领会作者观点和意图、判断作者的态度。
1 / 21A 节:主要测试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考生须完成 1800-2000 词的阅读量并就题目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
B 节:主要测试考生对诸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语段特征的理解。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入学考博专业课考题(最全)

2009经济地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名词解释1.产业集群2.空间管制3.区域创新网络4.循环累计因果理论5.农业生态系统6.连接度二、简述题1.简述距离衰减原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在产业布局中的应用。
2.试述中心—外围理论的核心观点。
3.分析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论述题1.试论述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2.试论述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区域发展):名词解释(每题4分):三大自然区;倒U型曲线;里斯本战略;空间结构;生态补偿机制论述(任选4题,每题20分):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2、我国经济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难点。
3、协调发展的具体含意。
4、试论述我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划的关系。
5、市场经济的完善对我国区域规划的影响。
经济地理):名词解释(每题4分):杜能圈;垂直外资;郊区化;交通枢纽;发展轴论述题(任选4题,每题20分):1、结合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解析乡村转型中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2、论述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的异同。
3、与我国1980-90年代相比较,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有什么变化,及其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4、结合下图我国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布局方案,论述其经济地理基础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
5、谈谈我国主体功能区划有哪些科学依据。
中科院2006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城市地理学(2006)一、简述题:1.简述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
2.简述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3.城市发展定位。
4.简述我国大城市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特征。
二、论述题(3选2)1.比较城市群与都市圈在发展机制、形成条件和基本特征方面的异同。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考博水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整理

一、流域水文模型简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应用问题水文模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论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特征?二、流域产流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我国南北方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不同?三、径流形成影响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试述河川径流中的基流分割主要方法及研究基流的意义。
径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条件。
四、下渗影响下渗的因素由哪些?五、蒸发能力何为流域的蒸发能力?干旱和湿润地区的实际蒸发和蒸发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实际蒸发与蒸发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何计算?六、水文循环如何理解水资源可再生(可更新)性?其意义是什么?试述水量转化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试述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及其科学问题。
论述流域水文循环和水量转化过程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七、水文学科理论你认为生态水文学的科学问题有哪些水文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八、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试述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及其研究方法?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九、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论述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其对策。
论述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对策?十、区域水文分析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径流、地下水排泄,以及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如何理解湖泊、沼泽的水量平衡与调节作用?十一、新技术方法一、 试题简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应用问题水文模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论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特征?水文模型的分类水文模型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类。
物理模型是一种比尺或比拟模型模拟,前者将研究对象的原型按一定的比例在实验室内建成物理模型,先对模型进行观测分析,然后根据相似律再对原型的物理过程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后者是以一些物理量来比拟水的某些特性的模型。
数学模型则首先针对人们已掌握的流域径流形成的物理机制,应用物理定律建立其数学描述方程式,然后用数学方法时行求解,从而获得各种情况下流域降雨与径流之间的定量关系。
博士自然地理学真题汇总

2007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一、简答题1.水分循环2.生态系统结构3.二、中国科学院2006年10月自然地理学博士试题一、名词解释1、梅雨2、基流3、物候谱4、山海经5、光合潜力6、焚风效应7、超渗透流8、雅丹地貌9、土地分异10、地理大发现二、问答题1、土壤侵蚀2、尺度转换的概念和地理学意义3、地理学发展方向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影响南京大学2003自然地理学1、就“地球表层是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做简要说明 152、气象部门报的某地气温与该地下垫面特征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153、中国北方中纬地带自东向西降水减少的原因分析 154、水域对局部地方小气候调节作用的原因机制及其幅度值估计 155、举例说明不同岩性分布区或不同年降水量分布区河网密度的差别 156、转述天津附近或上海附近海平面变化动态的有关报道及评述 157、关于“湖泊换水周期与补给系数”术语及其数值高低的意义和价值 158、介绍土壤发育与气候的关系159、简述生态系统平衡调节的主要途径 1510、举例说明湿地生态的基本特点 15华东师大自然地理研究生试题(99-03)1998年试卷(其中划线部分要解释)1.简述大气的结构,并阐明其各层次的主要特点。
(20%)2.海岸据物质可以分为哪几类?海岸带可以包括哪几部分?(20%)3.试述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0%)4.以欧亚大陆为例阐述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
(20%)5.指出中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和特征。
(20%)(本题答案参见赵济《中国地理》)1999年一)简述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20分)二)河流水位与河流流量之间有什么联系?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意义何在?(15分)三)潜水也承压水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5分)四)海岸带的动力作用是指什么?它们与海岸地貌有什么关系?(15分)五)生态系统指什么?由几个基本成分组成?各基本成分各有什么功能?(15分)六)简述陆地自然地带的水平分布图式及该图式的成因简析(20分)2000年一简答题(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原来简述(二)水循环及地表水量平衡简述(三)河口三角洲及其成因简述(注意:答题时,对下划线概念先行回答)二问答题(一)台风(热带气旋)的成因及其对中国东南气候特征的贡献(二)喜马拉雅山脉的崛起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影响(着重东南亚与中亚两大区)2001年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太阴历水分循环枯水径流土壤河漫滩岩石圈季风反气旋风化壳生态系统二简答题(每题4分)1. 简述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基本特征2. 板块边界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3. 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湖泊是怎样分类的,并各举一例说明(用我国的湖泊)4. 我国水资源有哪些主要特征?5. 影响土壤发育及其特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三论述题1. 何为垂直带谱?为何随着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垂直带谱的带幅减小,带谱结构趋于简单?(10分)2. 海岸带的主要动力有三种?以它们为主,能形成何种海岸地貌?(各举一例)?并论述该种动力对所列举的海岸地貌的作用(15分)3. 河川径流形成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停蓄阶段;2.漫流阶段;3.河槽集流阶段。
中国科学院年博士入学试题

中国科学院1995年博士入学试题一、简述题(40分)1.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概述:数据采集、监测与编辑;数据处理与变换(矢栅转换、制图综合);数据存储与组织(矢量和栅格模型);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检索、空间拓扑、叠加分析、缓冲分析、网络分析等);图形交互与显示(各种成果表现方式)。
根据社会和用户的需求,GIS是依托基本功能利用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和数据集成技术二次开发环境等,演绎出众多的GIS应用系统。
2.图形数据输入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2.地理信息输入方法及其特点)图形图像数据包括现有的地图、工程图、规划图、照片、航空与遥感影像等。
目前各种类型的地图是重要的信息源。
这不仅是因为地图的内容直观与丰富,而且是由于在地理信息系统诞生以前,地图是表示空间与非空间信息强有力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册完备的专题地图集是一个很好的人工操作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影像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数据源,它至少具有下列一些特点:①能取得大面积、综合的信息;②速度快;③降低数据储存冗余和不连续性;④能提供各类专题所需要的信息。
各种文字数据包括各类调查报告、文件、统计数据、实验数据与野外调查的原始记录等,如人口数据、经济数据、土壤成份、环境数据。
确定应用哪些类型的数据是由系统的功能所确定的,例如要建立一个土地的适宜性和承载力的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有地形、土壤类型、降雨、地下水位、运输条件等。
按照数据的储存形式,可将数据源分为图形、图表与数字化形式。
图形、图表数据包括现有的地图、照片、记录及各类文件。
而计算机的磁盘、磁带等是以数字化的形式来保存数据的。
目前许多空间数据以及人口统计、地形等数据均是以数字化形式向用户提供,数字化形式的数据可以方便地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内,便于用户使用。
地理信息系统信息输入包括空间数据输入与属性数据输入,以及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
空间数据是指这类数据所处的空间位置;属性数据(或非空间数据)是指这类数据定义空间数据或制图特征所表示的内容。
中科院地理所考博GIS历年真题(98-16)

中科院地理所考博GIS历年真题(98-16)1995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试题一, 简述题(4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2. 图形数据输入的主要方法及特点.3.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及其特征.4. 空间数据库主要特征.二, 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应用.2.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比较.3. 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GIS与RS的相互关系;GIS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相互关系)1996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一、简述题(4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 地理信息输入方法及其特点3. 地理信息数据结构的类型4. 空间拓扑叠加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综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2. 试论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网络的关系及其综合应用.3. 结合你的经验,谈GIS应用前景1997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一、名词解释拓扑关系缓冲分析关系数据模型空间叠加二、简答题1,GIS的主要功能(略)2,企业GIS系统的特色三、问答题(选2)1,GIS基本组成与主要应用领域2,地理科学数据集成与管理3,结合你的专业,谈GIS应用发展前景1998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一、简答:1. 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99)2. 数字地形模型的构建与应用.(99)3.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99)4.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99)5. 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制图关系剖析.(99)6. 矢量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98)二、问答(任选二)1. 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科学.(99)2.专业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连接方式比较.(99)3. 结合你的专业,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特点.( 99 )4. GIS产生,发展过程及前景.(98)5. RS 与GIS 结合.(98)1999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一、名词解释1. 数字地图2. 地理编码3. 拓扑叠加二、问答1. OpenGIS的特点2. GIS的基本功能3. 空间坐标的转换方式和方法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 空间拓扑关系2. 地址匹配3. 元数据4. 栅格数据结构5. 空间数据精度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2. 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建与应用3. 叠加分析三,问答题(任选二,每个25分,共5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2. 时空动态数据结构研究3. 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2)一、名词解释1. GIS2. 数据字典3. 空间拓扑叠加4. 数字地形模型5. 节点匹配容差二、简答1. GIS构成2. 关系数据库构成3. 栅格与矢量结构优劣比较三、问答1. GIS发展简况与趋势2. 结合你的专业,谈谈GIS的应用方法及前景2001中国科学院地理所GIS考博试题一、名词(10)1. 关系数据库2. 离散化3. 地图精度4. 地址匹配5. 四叉树二、简述题(40)1. GIS结构及功能2. 列出空间分析功能(3个以上)及其应用3. DEM的特征及应用4. Internet GIS的特点及应用三、论述题(1,2选一个,3,4必做)1. GIS的发展趋势(15)2. GIS方法论(15)3. GIS空间分析功能的缺陷及可能的改进方法(15)4. 3S关系及集成(20)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一,名词解释1. 地理空间2. 行程编码3. 地址匹配4. 拓扑关系空间数据元数据二,简答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点3.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三,问答1. GIS的发展历程2. 结合你的专业,谈一谈GIS的应用与关键点2003中科院遥感所GIS部分试题一、名词解释:1.GIS2.数据挖掘3.空间索引二、简答题:1,GIS标准化的意义及作用.2,数据质量标准三、论述:1,关于长江三峡搬迁的,求几个数据.很麻烦.2,关于温度梯度的.2003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一、名词解释1. DEM2. TIN3. 平移转换4. 栅格结构二、简答1、GIS的组成2、空间拓扑分析3、GIS互操作三、论述(任选二个)1、GIS的发展简史和趋势2、WebGIS的核心模型及其应用3、结合您的专业,谈谈GIS的应用关键和潜在领域2004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一、简答题(8分/题)1、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3、地址匹配及其可能的应用4、空间叠加的方法5、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及其特点二、论述题(四选三)(20分/题)1、地理信息的组成及其可能的不确定性2、DEM的建立方法及其优缺点比较3、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4、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及趋势2005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一、简答题5个每个10分1、空间数据的类型及其特征2、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数据类型及比较3、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4、空间叠加的主要方法5、国产主要gis软件的主要特点二、论述题3选2 每个25分1、DEM的实现方法及其特点2、专业分析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集成方法及其比较2008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总分:100分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2*5 10分)1.矢量数据模型2.关系数据库系统3.缓冲区分析4.地理编码5.不规则三角网(TIN)二、简述题(6*5 30分)1.空间聚类2.数字地形模型表达方式3.地理空间及其表达方法4.空间拓扑分析5.地理信息服务质量(相关,具体记不太清楚了:))三、论述题(20*3 60分)1.WebGIS发展现状及趋势2.比较分析矢量数据模型及栅格数据模型的优缺点3.结合您专业,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式2014年中科院地理所博士入学考试真题-地理信息系统1、名词解释矢量数据模型;DEM; 行程编码;TIN;地址匹配2、简单题地理空间及其存在形式;空间拓扑分析;最多路径分析;地表坡度计算方法;地理信息服务质量3、论述题矢量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互联网地图服务发展现状与瓶颈和突破点分析;遥感、GIS融合发展趋势分析2016年中科院地理所博士入学考试真题-地理信息系统一、简答题(每题8分)1,地理位置的类型及特征2,矢量数据模型及其优缺点3,空间索引的主要方法4,缓冲分析5,地址匹配二、论述题(三选二,每题30分)1,空间拓扑叠加的原理与算法类型2,位置服务及发展态势3,结合您的专业,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区域发展:
名词解释(每题4分):
三大自然区;倒U型曲线;里斯本战略;空间结构;生态补偿机制
论述(任选4题,每题20分):
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2、我国经济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难点。
3、协调发展的具体含意。
4、试论述我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划的关系。
5、市场经济的完善对我国区域规划的影响。
经济地理):
名词解释(每题4分):杜能圈;垂直外资;郊区化;交通枢纽;发展轴
论述题(任选4题,每题20分):
1、结合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解析乡村转型中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2、论述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的异同。
3、与我国1980-90年代相比较,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有什么变化,及其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4、结合下图我国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布局方案,论述其经济地理基础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
5、谈谈我国主体功能区划有哪些科学依据。
中科院2006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城市地理学(2006)
一、简述题:
1.简述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
2.简述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3.城市发展定位。
4.简述我国大城市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特征。
二、论述题(3选2)
1.比较城市群与都市圈在发展机制、形成条件和基本特征方面的异同。
2.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3.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城市规划可能产生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2006)
一、解释
1.指出“十一五”规划的4类主体功能区
2.货流图
3.人口金字塔
4.生产性服务业
二、简述(3选2)
1.简述过去50年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特点和作用。
2.归纳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的区域差异性特征。
3.列出钢铁企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并简述某一因素对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
三、论述题(2选1)
1.给出都市经济区的定义,论述某一都市经济区功能、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重点。
2.结合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特征(统计年鉴表反应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区域发展(2006)
名词解释:国定贫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
简析开发区的利弊。
都市经济区的定义/功能,并结合某一都市经济区,分析其功能,存在的问题、未来的战略重点
还有一道是选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任一区域,分析其空间结构。
中科院2005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经济地理学(2005)
一、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农业区划、钟摆式运输、半城市化地区、人口金字塔
二、问答题(3选2)
“区位论”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
分析经济地理学人文化趋势产生的原因
你认为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三、论述题(2选1)
谈谈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看法;借助经济地理理论剖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某一战略思路
归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请就某一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从中得出有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城市地理学(2005)
一、论述题
相对区域而言,比较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异同点
我国城市贫困与乡村贫困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旧城改造”与“城中村”
二、简答题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内涵
简述都市区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
简述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
简述“城市病”的内涵
其他年份:
2001年试题
人文地理:
1.区域创新体系理解?
2.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3.西部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4.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趋势
5.经济地理学与GIS结合,举例说明?
产业布局与空间结构:
1.从我国区域政策发展来看,说明中部地区是国家政策受益最少的地区
2.我国十五计划中,城镇人口的统计标准?
3.有关西部大开发中重点产业的问题(记不太清楚)
4.有人说“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你如何理解?
5.说明全球化和全球变化的区别,以及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2002年博士考题
《区域发展》,以下6道题中任选5题,每题20分。
(准确试题)
1、加入WTO之后,外商将扩大在我国的投资领域。
请你就其中某一个具有较大扩大规模前景的领域,阐述该领域的发展对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
2、在我国区域规划中对空间结构组织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有哪些?请任选一个理论,阐述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3、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健全,政府促进区域发展可以调控的资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你认为未来我国政府支撑区域政策实现的手段有哪些,请就某一种手段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阐述。
4、如何认识“可持续发展”观在指导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应注意不同区域的特点?谈谈你对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否合理的认识。
并按照你的认识,阐述西部在我国未来区域发展中的职能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5、有人提出,沿海地区发展的重点正在向北推进。
请你根据最近10年沿海地区产业布局和外向型经济分布变化的特点,对该提法的正确与否进行阐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
经济地理
1、试论城市地域空间发展的新格局。
2、我国经济建设应用的几种区域发展模式理论。
3、你认为在西部开发中,对比东、中、西各自应采取的政策措施,重点是西部的优势。
4、“西电东输”的路径,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5、请选择一个行业,谈谈入世对该行业发展的影响。
6、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点、新方向。
2003年考题
区域发展和经济地理的试题
1、区位论的内涵
2、区域空间结构的内涵
3、区域竞争力
4、分析现阶段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因素
5、全球化与区域发展
6、郊区农业的特征
1、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2、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的重点与方向
3、试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与途径
4、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试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5、论述某一种技术进步(运输技术、信息技术或者其他)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6、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以线穿点、以点带面”的理论基础
7、建国以来区域发展理论的演变及其主要研究成果
2004年(大概回忆)
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
农业区划
半城市化
钟摆式运输
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试谈我国西部开发
谈谈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理解
区域规划
辽宁中部城市群与科学发展观
地理衰减规律的理解
2005年
国定贫困县/国土资源/区域核心竞争力/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开发区的利弊
分析中/西/东部/东北的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