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合集下载

中科院地理所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

中科院地理所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

中科院地理所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高等教育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已成为各大高校的重点和亮点。

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机构之一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地理所),其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中科院地理所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博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进入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普遍的去向。

中科院地理所博士毕业生在保持学术研究深度的同时,也能够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做出重要贡献。

他们可以作为独立研究者或合作团队的核心成员,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发表。

同时,他们还可以担任导师或讲师,为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做出贡献。

二、科研院所和行业实践除了国内高校,中科院地理所的博士毕业生还有机会进入科研院所和行业实践。

科研院所如国家地理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是地理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机构,博士毕业生可以在这些机构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

另外,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科院地理所的博士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就业进入相关行业,如城市规划、地理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为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做出贡献。

三、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科院地理所的博士毕业生也有机会选择进入国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

他们可以通过国际交流项目或自主申请,前往世界著名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深造或从事科研工作。

这些机构拥有先进的研究设备和资源,对于博士毕业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了良好平台。

在国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博士毕业生可以与世界顶尖学者和专家合作,开展前沿的科研工作,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科研能力。

四、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除了学术界和科研机构,中科院地理所的博士毕业生还有机会进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

随着国家对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重视,这些领域对地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技术则充分 利用 自动制图综合领域 的相关研
相关链接
程 昌秀 ,
女 ,
资源与环 境信息 系统
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研 究员 , 硕 士生导 师。
主 要 从 事 空 间数据 库 、 空 间数据 多重 表
达 、
G IS
与 Rs
应 用 等 领域 的研 究 工 作 。
至 今 , 独立 主 持 了 “ 地理 空间数据库 管
软件产 品 的研 究与开 发
方面 取 得 了 系统 的研 究成 果 , 对 我 国地 理 信
息 系统和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 起 养的作 用 。
海量 矢量 数据 自适应 可 视 化 技 术
农业 资源 和农业 生产活 动存在 、 发 生 和 作用于 地球 空间体系 中 , 具有典型 的空间性 和 时序 性 。 G IS 必将成为 农业 资源信 息采集 、 农业种植管理 与规划等环 节的重 要工 具软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 “ 支 持 渐 近 传 输 的 矢 量 数 据 多重 表 达 模
型 ” (所 创 新 ) 等 多项 国家级 科研 任务 , 参加 了 “ 面 向网
络海量 空间信息的大型 G IS ” 、 “ 基 于 G IS 与 Rs 的北 京市
土 地 利用 变更 调 查 ” , “ M a g ic 饲 料 配 方软件 ” 等项 目的研
为例 , 试 验表明在屏幕可 视化效果基 本相 同

编 : 100 10 1
理 系统总体设计 ”
(8 6 3 ) 、
“ 矢 量 数据 多
尺 度信 息在 线提取 方法 的研 究 ” ( 国家
究 成果 , 按照 领 域 专 题 的综合 规 则 自动 生 成 数据 的 多重 表达 模 型 , 即 多尺 度索 引和 多尺 度数据结构 ; 当用户请求矢 量 数据 时 , 根据 客 户端地 图视 窗 的显 示 尺 度 , 检索 出相 应 尺 度的数据 展 示 给 用 户 。 该技术在 开 源 空间数 据 库 管 理 系 统 (P o s t G IS ) 上 扩 展 实 现 , 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中国地势起伏度分级标准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中国地势起伏度分级标准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中国地势起伏度分级标准中国地势起伏度是指地表相对高度的不均匀程度,是地形形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根据地势起伏度的大小,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分级标准,以便于研究和应用。

中国地势起伏度分级标准主要按照海拔高度差进行划分,根据高程数据,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级别:非常不起伏、不起伏、稍起伏、起伏和极起伏。

非常不起伏区域主要分布在河流泛滥平原和部分盆地,海拔高度差一般在10米以内。

这些区域地势平坦,坡度较小,地势起伏度非常小。

典型的非常不起伏区包括长江三角洲和华南平原。

不起伏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前丘陵和部分砂漠地区,海拔高度差一般在10-100米之间。

这些区域地势较平缓,起伏度较小,坡度也相对较小。

典型的不起伏区包括内蒙古的沙漠地带和华北平原。

稍起伏区域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和低山丘陵地区,海拔高度差一般在100-500米之间。

这些区域地势较为起伏,坡度适中。

典型的稍起伏区包括山东半岛和江淮丘陵。

起伏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地和高原地区,海拔高度差一般在500-1000米之间。

这些区域地势起伏明显,山峰相对较高,坡度较大。

典型的起伏区包括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

极起伏区域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海拔高度差超过1000米。

这些区域地势极度起伏,山峰异常高大,坡度非常陡峭。

典型的极起伏区包括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地势起伏度分级标准的划分对于地形特征的理解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各地的地貌特点,还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防控等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这也为地理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2023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考研院校

2023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考研院校

2023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考研院校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到地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遥感学等多个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科学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科,被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领域。

因此,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考研院校非常重要,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所比较有名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考研院校。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所,是我国地理学和资源科学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该研究所的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团队是国内比较著名的团队之一,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数据挖掘、地理信息可视化、遥感与GIS集成应用等领域。

研究所本科生、研究生均相对少,但学科门类齐全,相对独立,教师资质和学术水平较高。

2.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是国内诸多高校中地理信息科学领域比较有实力的学校之一。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著名的遥感科学基地,是国家级一流学科。

该实验室依托武汉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展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

实验室的教授和主管过硬,学术平台极高,学习氛围优良,实验设备较为先进,研究生科研项目较多。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全国最早建立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之一。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子学院,是国内地理信息科学学科领域具有很高声望的重点学院。

学院的研究方向主要涵盖GIS、遥感、空间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研究。

学院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研究团队,培养了很多业内的专业人才。

4. 武汉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是国内领先的地球信息科学教育、科研机构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和较强的教学研究力量。

学院开设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国内和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普遍认可的卓越专业。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7硕士统考复试名单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7硕士统考复试名单


安徽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石河子大学
骨干计划
37 周墨竹

山东财经大学
38 常贵蒋

广西财经学院
骨干计划
39 闫涛

山东师范大学
40 刘若文

河南师范大学
41 杨定

陕西师范大学
42 曹丽哲

陕西师范大学
43 郭雨臣

北京大学
44 田华征

河南大学
45 朱婷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6 刘霜 47 史丽娟
2017年硕士统考生复试名单
序号 考生姓名 1 张澍 2 黄焱威 3 张俊瑶 4 胡杨 5 李春林 6 郭家良 7 李嘉豪 8 张奎 9 李桂华 10 石雅娇 11 王倩文
性别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毕业学校名称 武汉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南通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59 陈锦

四川师范大学
60 张晓宇

山东师范大学
61 左丽媛

唐山师范学院
62 罗雨晨

河北农业大学
63 甘爽

天津师范大学
64 何飞

兰州大学
65 杨希

吉首大学
66 王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7 谢苏明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

学院
备注
12 索南东主 男
北京林业大学
骨干计划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客座研究员德国科隆大学邵亚平教授与刘苏峡 ...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客座研究员德国科隆大学邵亚平教授与刘苏峡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2年招收“地球运动因子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方向客座研究生启事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深远。

地球运动因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根据学科发展和973项目的科研工作需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德国科隆大学邵亚平教授与刘苏峡研究员合作招收“地球运动因子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方向的客座硕士和/或客座博士研究生,共2名。

一、申请人条件(1)有地球物理、大气科学、数学、计算流体力学、水文学及自然地理学之一的专业背景。

(2)已获得学士/硕士学位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3)热爱科学研究、学风严谨、专业基础扎实、工作积极主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

(4)在相关研究领域有一定基础和成果发表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二、待遇与期限申请者一经录取,享受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规定的研究生工资待遇。

三、申请程序与材料(1)通过电子邮件或普通邮件,提交个人申请书(简要说明自己的申请方向、教育背景、研究经验及资历,申请理由、未来科研计划)。

(2)提交个人简历、学位论文摘要、学位证书的复印件。

(3)提交代表性学术论文的全文复印件或PDF文件以及其它可以证明本人能力和学术水平的相关资料,学位导师的联系方式(电话和电子邮箱)。

(4)初选合格者将通过Email或者电话进行初步沟通,并通知本人提供本学科领域2位专家的推荐信(其中至少一位是导师)。

(5)通知本人参加面试;(6)截止日期以岗位聘满为止。

四、联系方式与日期联系电子邮件:wangyl@联系人:王月玲(请用电子邮件联系)纸质材料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刘苏峡王月玲收邮编:100101。

2022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2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2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指导一、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招生目录二、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考试科目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政治50外语50专业一90专业二90总分320三、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研参考书四、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843遥感概论982程序设计839地理信息系统五、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下面易研老师以经常考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为例,来讲解标准的答题思路。

(一)名词解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A”。

第一,什么是A(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A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A的5点内涵。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控制时间作答。

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专业课资深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可桢-秉维青年人才计划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申请人:依托研究团队(研究室):联系人:联系电话:E-mail:申报日期:二〇二〇年一月制基本信息正文(请勿删除或改动下述提纲标题及括号中的文字)(一)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建议不超过5000字)着重阐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科学价值等。

(二)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建议不超过5000字)着重阐述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和创新性,技术路线、研究方案等的可行性,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可量化)。

(三)个人简历格式:目前所在机构,部门(指二级单位),职称例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系,教授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按时间倒序排序;请列出攻读研究生学位阶段导师姓名):格式:开始年月-结束年月,机构名,院系,学历,研究生导师姓名(仅指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阶段导师)例如:1991/09 – 1995/06,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系,博士,导师:×××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如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或曾有博士后研究经历,请列出合作导师姓名):格式:开始年月-结束年月,机构,部门,职称,(如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或曾有博士后研究经历,请列出合作导师姓名)例如:1.2003/07-至今,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系,博士后,合作导师:×××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课题)情况(按时间倒序排序):格式:项目类别,批准号,名称,研究起止年月,获资助金额,项目状态(已结题或在研等),主持或参加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773999,×××××××××,2018/01-2021/12,30万元,在研,主持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情况(请注意:①投稿阶段的论文不要列出;②对期刊论文:应按照论文发表时作者顺序列出全部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发表年代、卷(期)及起止页码(摘要论文请加以说明);③对会议论文:应按照论文发表时作者顺序列出全部作者姓名、论文题目、会议名称(或会议论文集名称及起止页码)、会议地址、会议时间;④应在论文作者姓名后注明第一/通讯作者情况:所有共同第一作者均加注上标“#”字样,通讯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均加注上标“*”字样,唯一第一作者且非通讯作者无需加注;⑤所有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中本人姓名加粗显示。

中国的地理学研究院与科研机构

中国的地理学研究院与科研机构

中国的地理学研究院与科研机构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广袤而多元的国家,拥有众多卓越的地理学研究院和科研机构,其在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

中国最著名的地理学研究院之一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称“地理所”。

地理所成立于1940年,是中国地理学研究的骨干力量之一。

其宗旨是研究地表过程与变化、资源与环境、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科学问题,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地理所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并培养出大量的地理学领域杰出的学者和科研人员。

与地理所相伴而行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部,负责地理学相关科研项目的资助和管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部每年组织重大项目的立项和评审,为地理学研究提供持续的经费支持。

通过该部门的资助,中国的地理学研究得以不断深入和创新,为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中国地理学研究中,还有其他许多知名的科研机构,如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信息推进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

这些机构都在不同的领域和方向上开展地理学研究,促进了地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创新。

它们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共同推动着中国地理学研究的进步。

除了研究院和科研机构,中国的地理学研究还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许多地方政府成立了自己的地理研究院或科研机构,旨在打造本地区的地理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机构与中央层面的研究院和科研机构形成了有机的衔接和协同,共同构建起中国地理学研究的健康生态系统。

总结起来,中国的地理学研究院与科研机构在地理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凝聚了一批优秀的学者和科研人员,致力于地球表面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中国的地理学研究在学术成果、技术创新和决策支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可以说,中国的地理学研究院与科研机构为促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地球科学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科院天地园区研究所介绍

中科院天地园区研究所介绍

1、国家天文台国家天文台拥有两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分别是光学天文和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

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指挥中心—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项目指挥中心,承担了包括空间太阳望远镜(SST)、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FAST )及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等多项国家级大科学工程预研和研制任务。

2、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所包括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其科研设备和科研水平在国内外位居前列。

3、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数字地球科学实验室。

内有红外辐射计、航空摄影机系统、GIS运行系统、数字地球原型系统等大型设备。

4、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拥有农业虫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大型实验室,内有流式细胞仪、液相质谱联用仪、膜片箝与图像系统及其它大型仪器15台。

5、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所拥有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与免疫学所级重点实验室、蛋白质与多肽药物所级重点实验室4个重点实验室。

内有脑成像系统、透视电子显微镜、核磁谱仪、IP面探系统、分析超速离心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X射线衍射仪、停留谱仪、三维减震仪等仪器设备。

6、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目前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拥有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3大重点试验室。

7、微生物研究所目前微生物研究所拥有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建)和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设有微生物资源、能源与工业生物技术、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代谢工程、分子病毒和分子免疫等研究中心和一个为科研服务的技术与信息中心。

2023年地理科学专业考研院校

2023年地理科学专业考研院校

2023年地理科学专业考研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地理学、环境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遥感学、地图学、地球化学等众多学科,为探究地球的内部和表面、自然环境及人类地理现象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考研地理科学专业的几所院校介绍。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我国地理科学研究的重镇,也是全球最大的地理科学研究机构之一,具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强大的师资力量。

该院校考研地理科学专业涵盖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地球物理学与地球化学等方向,学科门类齐全,且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十分紧密,有助于提升综合能力和研究水平。

2. 武汉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是国内著名的地球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下设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研究所、环境地质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涉及地球科学各个方向。

该院校考研地理科学专业主要涵盖地理信息科学、资源与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学、矿产资源与勘查等方向,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地球科学研究人才,是考研地理科学专业的优质选择。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地理科学院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学术传统。

该院校考研地理科学专业主要涵盖遥感与地球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土空间规划等方向,研究内容涵盖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多个方向,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实验室条件,为考研地理科学专业的考生提供了全面的研究平台和优质的学习环境。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是一所以地质、资源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院校,主要涵盖地球化学、油气藏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物理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向。

该院校考研地理科学专业主要涵盖地质学、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地球化学与环境地球化学等方向,有着优秀的教育、科研资源和实践平台,可以提高考研地理科学专业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2018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农业信息化(095112)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2018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农业信息化(095112)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2018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农业信息化(095112)考试科目、参考书目一.研究方向一.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01 (全日制)区域农业管理技术02 (全日制)农村整治与区域发展二.农业信息化(095112)01 (全日制)农业信息二.初试考试科目一.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01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④841生态学02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④836经济地理学二.农业信息化(09511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④839地理信息系统三.参考书目841生态学【1】戈峰主编,现代生态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一.农业机械化领域1工程力学【1】《理论力学(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材料力学(1)》刘鸿文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机械设计【1】《机械设计》(第七版)濮良贵、纪明刚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3农业机械与装备【1】《农业机械化工程》余友泰主编,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出版【2】《农业机械化生产学》下册,罗锡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二.农业信息化领域适用1程序设计【1】《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朱鸣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2数据库技术与应用【1】《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教程》(第一版)田绪红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出版3网络技术与应用【1】《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2】《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任午令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三.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适用1食品卫生学【1】《食品卫生学》(高校教材),《食品卫生学》编写组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2005年出版2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食品标准与法规》张建新,陈宗道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3】《食品卫生法配套规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4】《食品质量管理》陈宗道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3食品分析与监测技术【1】《食品分析》大连轻工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八校合编,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年出版342农业知识综合四【1】《农业经济学(第2版)》,李秉龙,薛兴利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发展经济学》,赵邦宏编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1】《管理学》,张正河、陆娟,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836经济地理学【1】李小建等编著.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杨万钟主编. 经济地理学导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修订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合编)839地理信息系统【1】(美) Kang-tsung Chang著, 陈健飞等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7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2】陆守一.《地理信息系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研究陆地表层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研究所,是我国地表过程与要素相互作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领机构和资源环境基础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9月,依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部署,由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为中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在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上,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

在上述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需求方面做出了社会公认的、不可替代的贡献,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发展的方向与水平。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现有职工600人,其中科技人员452人,研究员119人、副研究员和其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1人。

研究员中,拥有孙鸿烈、阳含熙、刘昌明、郑度、陆大道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石玉林、李文华、孙九林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设地理学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地理学一级学科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生态学、气象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培养点。

目前共有研究生导师17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8人,硕士生导师95人;在学研究生597人,在站博士后126人。

连续多次被中国科学院评为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发展规划,研究所逐步建成了由7大重点学科领域构成的科研组织体系,包括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研究部、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部、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三个研究部、三个重点实验室和一个研究中心”;在各重点学科领域内,依据目前的优势研究方向,共组建有26个学科团队(研究室、中心、站)。

地理学硕士研究生院校推荐

地理学硕士研究生院校推荐

地理学硕士研究生院校推荐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相互联系的学科。

作为一名热爱地理学并有意深入研究的学生,你可能正在考虑报考地理学硕士研究生。

在选择院校时,你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学校声誉、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学术资源等。

本文将向你推荐几所地理学硕士研究生院校,以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策。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于1940年,是中国地理学研究的领军机构之一。

该研究所在地理学领域享有盛誉,拥有众多专业的教授和研究人员。

此外,研究所与国内外多个地理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合作交流机会。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设有地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是中国地理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该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地理学家和研究人员。

学院还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3.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地理学院之一,具有悠久的教育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实力。

该学院在地理学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科研成果,师资力量强大,学术氛围浓厚。

此外,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者还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和就业前景。

4. 复旦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复旦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是国内优秀的地理学院之一,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备受推崇。

学院拥有一流的地理学科研实力和优秀的师资队伍,许多教授是该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

此外,学院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地实践和科研机会。

5.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是国内知名的学科之一。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和科研机会。

学院还与各类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和实践的平台。

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 附近的高校及研究所 -回复

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 附近的高校及研究所 -回复

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附近的高校及研究所-回复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附近是一个集聚了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的地区,这些教育机构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中括号内的问题,以详细介绍这些高校和研究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附近的高校及研究所有哪些。

在这个地区,主要有北京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校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哈佛”,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都具有卓越的学术声誉。

其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广泛,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为国内外的学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平台。

此外,北京大学还设有多家重要研究院所,如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先进材料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致力于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转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的顶级科研机构,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作物育种、动物遗传资源与改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优秀的师范类大学之一,主要致力于教育学科和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

其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机构包括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学院等,这些机构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为主要特色,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该大学设有多个研究所,如航空航天力学研究所、飞行器设计研究所等。

这些研究所在新材料、先进飞行器设计、航天器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广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研究我国地理科学和资源管理的重要机构之一。

其研究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科学、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变化等。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推免生拟录取名单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推免生拟录取名单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息技术
自然资源学
水土资源综合评价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空间分析算法与系统技 术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空间分析算法与系统技 术
自然地理学
生态系统服务与消耗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环境信息与共享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农业推广专业学 位) 农业信息(农业推广专业学 位)
南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农村与区域发展 环境科学
农业经济(农业推广专业学 位)
环境地理与健康
上海交通大学
环境科学
环境修复与资源化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
自然地理学
气候变化
武汉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空间分析与系统模拟
武汉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地学分析与计算
武汉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
2012年推免生拟录取名单
序号 姓名 性别
本科学校
报考专业
研究方向
24 王伟 女 25 曾馨漫 女 26 邹嘉龄 男 28 孔钦钦 男 33 陶泽兴 男 52 黄洁 女 8 王娇 女 29 付国珍 女 42 路倩倩 女 49 冀咏赞 女 51 李文叶 女 54 严健标 男 56 周琦 女 20 李志慧 女 43 唐诗佳 女 47 袁靓 女 14 郭春霞 女 30 袁玉娟 女 38 费杨 男 45 刘佳旭 男 40 李尤 女 36 王盛 男 55 靳少泽 男
武汉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变化生态学
武汉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地学分析与计算
武汉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学研究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有关规定
为严肃我所学位论文答辩与评阅工作,严把学位论文质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根据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科院研究生院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资格审查
1、毕业硕士生在答辩前按我所培养方案完成规定的学位课程学习,参加相应的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规定的学分。

2、毕业硕士生在答辩前按我所培养方案完成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评审和中期考核、参加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

3、毕业硕士生在答辩前按我所《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科研成果要求》,取得相应的科研成果。

4、毕业硕士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向研究生部提交我所《博/硕士学位论文自评表》和《答辩申请表》。

5、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要符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条例》规定的标准。

学位论文格式应严格按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位论文撰写要求》规定打印、装订(包括字号与字体、行距、字距、图表、参考文献格式等)。

6、未满足上述规定者,原则上暂不受理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如申请答辩时未满足上述第3条规定要求,但满足毕业条件,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允许组织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者,可先准予毕业,但所学位评定委员会暂不审议其学位申请,直至在规定的期限(毕业后两年)内满足学位申请的全部要求后,由本人申请再审议其学位问题。

二、论文送审及评阅
1、学位论文送审采取“盲审”。

论文送审时须注明“论文送审稿”字样。

论文送审稿从封面到内容隐去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致谢等内容,其余撰写要求不变。

2、盲审评阅人由所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所建专家库审核确定,由研究生部负责并组织盲审评阅工作。

为保证学生在收到盲审意见后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修改,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论文盲审稿递交截止日(春季为:11月1日;秋季为3月25日)提交盲审稿,不能按时提交论文盲审稿者,按自动延期毕业处理。

3、学位论文送交盲审前,必须经导师仔细审阅,导师在审定学生的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和学术水准后,签字同意,才能送交盲审。

4、学位论文送交3位专家盲审。

盲审中,如有1位评阅人对论文持否定意见,则由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再增聘请2位盲审评阅人进行评阅。

累计有2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本次毕业答辩申请无效。

5、实行论文质量跟踪评审。

在盲审中,若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学位委员会将委托主管所长与研究生部聘请2位相关学科的学位委员会成员,对学生论文进行质量跟踪评审,根据2位委员的评审意见,最终确定其答辩资格。

第一种情况:一审同意答辩,但1位评委在评审表中对某一单项评为“差”,或某四项评为“中”,或总体评价为“中”;
第二种情况:经二审后才同意答辩。

6、对于首次参加盲审,二审未通过的学生,若再次申请盲审,必须由研究生部先将其盲审论文提交给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原跟踪评审专家(所学位委员会成员)评审。

经跟踪评审专家评审认可后,才能申请答辩。

若仍未通过跟踪评审,则停止该生导师招生资格两年,该生按退学处理。

7、盲审评阅意见返回后,研究生部将“评阅意见”整理反馈给学生及其导师,学生必须根据专家的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认真修改(修改时间不得少于20天),并向研究生部提交具有导师签字的《学位论文》修改稿和“学位论文修改说明”后,方可申请答辩。

三、论文答辩
1、答辩委员会委员名单应由导师提出建议,所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答辩委员会组成基本要求:聘请5名副研究员以上专家,其中(1)至少1名所外专家;(2)原则上1名我所学位委员;(3)主席由所外硕导或博导担任;(4)2/3以上为硕导或博导;(5)导师不作为答辩委员会的成员,但应列席答辩会。

2、答辩委员会成员2/3(含2/3)以上同意,方可通过答辩。

如有两名以上委员缺席,答辩应改期进行。

3、答辩会上,答辩人必须向答辩委员会提交“学位论文修改说明”,并在会上进行逐条陈述。

4、答辩会后学位论文的最终修改非常重要,要求答辩人一定要根据答辩会上专家提出的意见作最终修改和完善,同时向研究生部提交答辩后导师签字的修改说明。

否则,不允许向中科院学位论文建设数据中心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学位论文。

四、其他
盲审与答辩日程安排详见《毕业研究生答辩与派遣进程》和《答辩材料清单》。

无特殊原因推迟递交材料者,不受理本年度答辩申请。

附件一:毕业研究生答辩与派遣进程
毕业生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派遣进程(春季)
毕业生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派遣进程(秋季)
附件二:答辩材料清单
附件三: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位论文盲审评阅书
附件四: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附件五: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位论文盲审和答辩申请表
毕业生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派遣进程(春季)
注:请按阶段进程安排各项工作,以确保1月10日前完成论文答辩与派遣。

毕业生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派遣进程(秋季)
注:请按阶段进程安排各项工作,以确保6月5日前完成论文答辩,及派遣前期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