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四、五单元导学案
作
交
流
展
示
交流,说理。
小明家来了15位客人,那么这些客人中至少有几个人是同一个属相的,为什么?
怎样放可以一次得出结论?
1独立试做
2组内交流
3小组代表汇总
课
堂
知
识
检
测
1、6只兔子要放进5个兔笼,至少有()只兔子要放在同一个笼里。
2、张阿姨把11块糖分给3个小朋友,至少有一个小朋友能分得()块糖.
3、一个11位数中,至少有()个数位上的数字是相同的。
科目
数学
课题
抽屉原理2
总课时数
29
学生姓名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六年级
执教师教师
审阅人
课堂导入
把3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2个苹果,为什么?
自学内容
P71及做一做P36 2,每课100 P30第3课时1,2,3
学习
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进一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并逐步理解和掌握“抽屉原理”。
自学内容
P68例1 P69 1,每课100 P24第1课时1,2,4,5第,2课时1,5
学习
目标
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预测。2、理解扇形统计图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3、认识到统计工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重点
难点
综合运用已学知识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作出正确判断和简单预测
3小组代表汇总
课
堂
知
识
检
测
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2题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
2014年春季学期密封线第四单元 统计 课题:折线统计图【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读懂折线统计图。
难点:正确判断数量的变化趋势。
【预习导学】一、轻松热身2003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4月26日~5月31日)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什么统计图?2、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3、说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
二、自主学习1、观察例2,分析图中的数量情况。
7月份月薪是( )元,8月份月薪是( )元,9月份月薪是( )元,10月份月薪是( )元,( )月份月薪是1300元,( )月份月薪是1400元,( )月份和( )月份增长较大。
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 )的。
2、初步观察两幅图谈谈直观感觉。
这是两幅( )统计图,两图中折线的走势一个陡峭,一个平缓,所以给人的直观感觉两幅图是( )的,第一幅图看起来工资增长( ),第二幅图看起来工资增长( )。
【合作交流】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交流例2产生上述这种直观感觉的原因。
*3、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课堂总结】相同的数据,不同的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不同,描述出的统计图直观感觉不同,在判断和预测时要认真分析。
【当堂检测】滨江市对两所高中各20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跟踪调查。
佳佳和乐乐分别用统计图(1)和(2)反映两校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
甲、乙两校学生患近视情况统计图(1)甲、乙两校学生患近视情况统计图(2)1、 这两幅图反映的数量变化情况是否一样?2、 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两校学生患近视情况?3、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课题:扇形统计图【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数学导学案:六年级下册导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下册数学知识点。
2. 帮助学生提前预习,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导学内容:1. 分数- 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 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化简。
- 进行分数的换算,如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等。
2. 百分数-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 学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转化。
- 掌握百分数的四则运算:百分数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平均数-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 学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4. 简单方程- 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意义。
-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 进行简单方程的应用。
导学步骤:1. 让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四则运算、几何图形、小数、图表等内容,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2.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使用教材中提供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 教师利用白板或屏幕分享分数的四则运算的例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可以尝试利用分数具体的意义进行计算,并进行口算练习。
4. 学生通过看教材和课外资料,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并学会如何进行百分数的计算。
5. 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进行反复练习。
6. 学生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了解简单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并进行练习和应用。
7.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作为下节课的铺垫。
导学反思:通过导学活动,学生回顾和巩固了下册数学的知识点,并提前预习了下节课的内容。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的方式,加深了对分数、百分数、平均数和简单方程的理解。
此外,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建议教师在导学活动后,设计一定的巩固练习和提高拓展的任务,以便学生在课下能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 数的运算2 导学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4课时数的运算(2)【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正确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3.通过探索运算定律的应用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经历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1.整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
2.能够准确灵活地选择简便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六年,已经学习了几级运算?几种运算?还记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的复习一下吧。
二、复习讲授1.复习四则运算的顺序:课件出示:8371 2940÷28×27 5400-])?(-?[16449教师:这是两道四则混合运算的题,说说这两道计算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谁能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复习简便运算:课件出示:3.87+2.99 75.2-19.810.47-5.68-1.32 5.39-2.88-1.3917 +0.63+ 1.25×724.37+88 38×56+44×38 94×101 提问:把简算的式题进行分类,怎么分?学生分类后汇报,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加上或减去接近整数、整十数的运算。
(13.87+2.99 75.2-19.8=3.87+3-0.01 =75.2-20+0.2先让学生说出简便方法,教师再总结:像这类题目简算的时候一般先加上或减去整数,多加了几就减几,多减了几就加几。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运算简便。
(2 指名说出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c+b+(c=a)+b+a(a +b=b+a板书:计算下面的题。
2023新插图版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课(1~4课时)(导学案)
练习课(1~4课时)答: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25.905平方米。
知识点3: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半径,求高。
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12题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dm2,底面半径是2dm。
它的高是多少?分析:由“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可知,只要算出底面周长,列除法算式就可以求出圆柱的高。
答案:188.4÷(2×3.14×2)=15(dm)答:它的高是15dm。
3.一个圆柱形纸筒的侧面积是471cm2,纸面直径是5cm,这个纸筒高多少厘米?答案:471÷(3.14×5)=30(厘米)答:纸筒高30厘米。
知识点4:求组合图形的表面积。
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11题第(1)小问要将路灯柱(如下图)漆上白色的油漆,要漆多少平方米?分析:刷油漆部分的面积并不是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之和,长方体的下底面要去掉一个圆,而圆柱体只有侧面才需要刷油漆。
答案:12×16×3+12×12×2+16×12-3.14×212()2+3.14×12×55=3015.36(平方厘米)=0.301536(平方米)4.工人师傅要在一个零件(如右图)的表面涂一层防锈材料,这个零件上涂防锈材料的面积是多少?答案:3.14×(6÷2)2×2+3.14×4×2+3.14×6×5=175.84(cm2)答:这个零件上涂防锈材料的面积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13题一根圆柱形木料的底面半径是0.3m ,长是2m 。
如图所示,将它截成4段,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了多少平方米?答案: 3.14×0.32×6=1.6956(m 2) 答: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了1.6956m 2。
答案:37.68÷3.14×10×2=240(cm 2) 答:表面积比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240cm 2。
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课题《一元一次方程1》设计人:赵攀审核人: 赵攀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学习目标】1、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体会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
【学习重点】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学习难点】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学习过程】(教师寄语: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一、课前预习:学习任务一:问题探究:今年小亮11岁,小亮的爸爸39岁。
多少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亮年龄的3倍?1)想一想:这个问题中的已知数是_________________,未知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一填:设x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亮年龄的3倍,你能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的量吗?试填写下表小亮的年龄爸爸的年龄今年X年后3)议一议:在这个问题中有怎样的等量关系?你能利用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4)看一看:下面是小颖和小明的做法,他们所列的方程正确吗?他们分别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的方程?小颖:小亮的年龄爸爸的年龄今年11 39X年后11+x 39+x列方程,得39+x=3(11+x)小明:小亮的年龄爸爸的年龄今年11 39X年后11+x 3(11+x)列方程,得3(11+x)-39=x(二)总结思路,归纳步骤:理解题意,寻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作答。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1)在上面的问题中,多少年前,小亮的年龄是爸爸的51?2)经过若干年后,小亮的年龄能等于爸爸年龄的54吗?3)小川今年6岁,他的祖父72岁,几年后小川的年龄是他祖父年龄的414)某造纸厂为节约木材,大力扩大再生纸的生产,这家工厂前年和去年共生产再生纸3000吨,去年比前年生产量的2倍还多150吨,它去年生产再生纸多少吨?三、拓展提升(教师寄语::读一书,增一智。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百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例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明白得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明白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二、进程与方式在学生探讨数学的进程中培育学生的抽象归纳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明白得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进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一、学生汇报搜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课前,教师让大伙儿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在什么地址找到的?二、人们在生活中什么缘故这么喜爱用百分数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路来研究。
(揭露课题)3、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你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二、自主探讨,学习新知一、明白得百分数的具体含义(1) 学生自学讲义第2页内容,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
(2) 小组讨论交流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指名回答,全班交流订正。
(3) 质疑百分数和咱们学过的哪一种数比较相似?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4) 明确百分数的读写法。
说一说如何读百分数?如何写百分数?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师强调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相同,都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份数的形式,而是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避免和数字混淆。
(5) 反馈练习。
同桌两人相互读出第2页“读一读”中的练习题。
二、教学例1。
(1) 出例如1。
(2)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2题。
师巡视,了解学生在解题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 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
(4) 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试探、讨论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百分数吗?指名回答后,师总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三、拓展应用,增进进展一、寻觅百分数信息,说百分数的意义,谈自己的感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
⼈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第⼀单元负数第⼀课时负数的认识【学习⽬标】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正数、负数表⽰⽣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知识铺垫1.⽣活中见过负数吗?它有什么含义呢?⼆、⾃主探究1.感知负数。
(1)-3℃和3℃表⽰的意思⼀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出来。
我的结论:①-3℃表⽰,3℃表⽰;②它们表⽰的意义相反;(2)0℃表⽰什么意思?0℃表⽰淡⽔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0℃⾼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2.认识正负数(1)2000.00表⽰。
“500.00”与“-500.00”意义相同吗?我的想法:。
你能⽤⾃⼰的语⾔描述⼀下什么是正负数吗?。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3)你能试着把数分⼀分类吗?3.做⼀做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相应的圈中。
三、课堂达标1.⽉球表⾯⽩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的海拔⾼度为0⽶,珠穆朗玛峰⽐海平⾯⾼8844.43⽶,可以记作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约⽐海平⾯低155⽶,它的海拔⾼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第⼀单元负数第⼆课时直线上的负数【学习⽬标】1.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正负数的⽅法,学会⽤正负数表⽰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知识铺垫1.填⼀填。
(1)⼀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上车,记作()⼈;7⼈下车,记作()⼈。
(2)阳光⼩学今年招收新⽣300⼈,记作+300⼈,那么-420⼈表⽰()。
2019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笔算乘法 解决问题(2)(导学案)
7.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小结。
1.观察情境图,再读题,弄清题中提供了哪些信息,缺少什么。
2.小组合作讨论,组长记录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
3.各小组组长口述本组的几种答案。
4.发表见解,指出哪些问题是符合题意的。
5.小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将解题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第5课时解决问题(2)
课题
解决问题(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会用表内除法和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意在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本节课教学设计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学生一些相关的已知条件,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而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2.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
用连除或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明确解决问题过程中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3分钟)
谈话:1.同学们,你们组织参加过集体活动吗?参加集体活动过程中有遇到分组的情况吗?这节课我们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生活中关于集体活动的数学问题。
2.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1.回答老师的提问。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共120页)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共120页)目录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第3课时小数乘分数第4课时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第5课时第6课时第1单元达标测评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位置与方向(1)第2课时位置与方向(2)第3课时位置与方向(3)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第2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4课时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第5课时解决问题(1)第6课时解决问题(2)第7课时解决问题(3)第8课时解决问题(4)第3单元综合实力评价第4单元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第3课时比的应用第4单元综合实力评价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学习重点: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学习难点: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复习和自主学习部分,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带★的题可选做。
课前热身1.(自学课本P2---P3页) 2.想一想,填一填(1)5+5+5+5=( )× ( ) 表示( )个( )相加。
(2)1.2+1.2+1.2+1.2+1.2=( )×( )表示( )个( )相加。
(3)13 + 13 + 13 +13 =( )×( )表示( )个( )相加。
自主学习1.看图填空。
(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仔细推理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1)()+ ()+ ()= ()×()=()(2)()+ ()+ ()+()= ()×()=()我发现:(1)以上两个加法算式的特点是()。
(2)几个相同()数的和,可以改写成()算式。
第五课导学案
5、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繁荣,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C、今天家禽的主要品种,西周时期才有
D、夏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
小组做题
四、总结环节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农业、畜牧业的发展
(2)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3)我国自夏商至西周时期,青铜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4)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5)“青铜文明”不能等同于青铜器或青铜制造业,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
考
题
链
接
☺2008年广东省中考题
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纺织业B、制瓷业C、青铜制造业D、造纸业
☺2009年湖北省中考题
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场景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A、周王朝使用青铜器祭祀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
(2)畜牧业: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________,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________。
(3)商业:商业繁荣,都城繁华,交通发达。
3、奴隶的悲惨生活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生产中被大量使用。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还可以随意转让和买卖奴隶。商朝时,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做殉葬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教案导学案
教学课题第四单元统计学案编写者教学用课时 2 学案使用者第周星期用教学目标课(章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征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
过程与方法1、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技能。
2、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图正确描述数量变化情况。
关键: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标准。
教学准备与手段多媒体课件集体备课共性意见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应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对统计结果做出正确解释,并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准确的判断、预测。
2.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单元教学时应注意向学生阐明以下两点:(1)统计图在表述统计结果时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故统计活动中常用统计图来描述统计信息,展示统计结果。
(2)不要被统计图表面的信息迷惑、误导,要保证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实际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谈谈直观感受和看法,再引导学生分析统计图表达和包含的数据信息,得出正确结论。
一、扇形统计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旧知铺垫电脑课件呈现扇形统计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1、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1)扇形统计图(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二、探索新知教学例1电脑课件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建议: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建议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你有什么修改建议?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汇报交流结果经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二、折线统计图(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四、布置作业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旧知铺垫 二、探索新知一、旧知铺垫1、出示统计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东门口小学数学导学案
东门口小学数学导学案
东门口小学数学导学案
东门口小学数学导学案
2
2.交流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通过解已学过的方程,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导汇报展示】(预设约10分钟)
小组派代表汇报【汇报展示】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分别是和,等号两边的比值都是3,这个比例可能是
()或()。
【导课堂练习】(预设约7分钟)
1、独立完成
2、交流、点评【达标检测】
1、解下面的比例。
2、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
(2)
【导课堂总结】
(预设约6分钟)
想一想,解比例的
关键是什么?
【拓展延伸】
东门口小学数学导学案
东门口小学数学导学案
东门口小学数学导学案
东门口小学数学导学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五山镇2015年春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五山镇2015年春季数学导学案活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1.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2.比例的计算方法。
3.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比例进行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生活案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应用场合。
2.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比例的计算方法是比较两个量的相对大小关系。
3. 比例的计算方法3.1 基本比例比例的基本形式为a:b,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
3.2 比例的扩大和缩小当两个量的比例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乘以相同的系数来扩大或缩小比例。
4. 实际问题中的比例运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比例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练习与检测练习一1.甲乙两人的身高比例是3:4,已知乙的身高是160厘米,求甲的身高。
2.一个矩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3,如果长是15厘米,求矩形的宽。
练习二某班同学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如果男生有30人,求女生的人数。
检测题1.一本书的原价是40元,现在打八折出售,打完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小明和小华的身高比是4:3,如果小明的身高是120厘米,求小华的身高。
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题目。
2.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例进行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时还存在一定困难。
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掌握好比例的相关知识。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资料
【导课堂探究】
(预设约10分钟)
1、生独立完成
2、组内交流
【合作探究】
1.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地图说说什么叫比例尺?它表示什么意思?
2.是什么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导汇报展示】
(预设约10分钟)
小组派代表汇报
【汇报展示】
全班交流有疑问的题目,然后全班展示。
【导课堂练习】
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学习难点
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师导案
生学案
【导自主学习】
(预设约7分钟)
(一)填空.
1千米=()米
1分米=()厘米
1米=()分米
1厘米=()毫米
30米=()厘米300厘米=()分米
15千米=()厘米40毫米=()厘米
五环:自主学习(初懂、初会)——合作探究(学懂、学会)——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学实、学活)
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
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师导案
生学案
【导自主学习】
(预设约7分钟)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预设约7分钟)
1、独立完成
交流、点评
【达标检测】
1、一个圆柱形零件的高是5MM,在图纸上的高是2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完成P56页第1、2题。
【导课堂总结】
(预设约6分钟)
第5课时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5课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导学案第5课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学习目标: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会画图分析题数量关系3.在观察、猜测、交流活动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能正确判断单位“1”。
学习难点:理解题中单位“1”和所求数量关系并能熟练地画出线段图。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1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思考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带★的题可选做。
自主学习:这个大棚共480平方米,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地的。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完成教材P13页阅读理解。
想一想:本题先把谁的面积看作单单位“1”?再把谁看作单位“1”?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
画一画:用线段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合作探究:1、根据以上条件,完成以下各题:(利用线段图,先求什么的面积?再求什么的面积?)⑴:萝卜地的面积多少平方米?⑵:红萝卜地的面积多少平方米?画一画:你能再在图中标出表示红萝卜地的面积部分吗?2、先求出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
思考: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在小组内讨论,弄清楚数量关系,可能有几种方法?)要求:请用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
练习:李强义务植树18棵,陈明义务植树的棵数是李强的,王勇义务植树的棵数是陈明的,王勇义务植树多少棵?课堂小结:()学以致用,过关检测:1、《阿Q正传》这本书共300页,小明看了全书的,小红看了小明的,小明看了多少页?2、填空:一种国产冰箱原来每台售价2700元,现在比原来降低了,现在每台多少元?1)、应把看作单位“1”。
2)、2700×求的是。
3)、1 -求的是。
4)、2700 ×求的是。
科普版六年级下册lesson5 第四课时 A puzzle导学案
杜集中心学校小组自主六环节学案设计人 2014年月日
六年级下册第1课第5课What will you do tomorrow?你明天将干什么?第四课时班组姓名
学习目标:
会看懂题目的意思,知道怎样填写字谜。
教学重点:
字谜单词的填写
教学难点:
Dictionary的书写
教学设计:
一、快乐自学:
stone /stəun/ 石头
dictionary /‘dikʃənri / 词典,字典
moon /mu:n/ 月亮
二、合作探究:
三、点拨归纳:
•横排为:
• 1. stone 2.desk 3.dictionary 4.moon
•竖排为:
• 1.King 2.door 3.bridge 4.Knock
• 5.star
四、精彩展示:请快速地说出下面每幅图的英文单词
五、轻松演练:
根据图片猜单词
六、创新反思:
字谜游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每单元推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20210716092851)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 5 课时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娴熟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质问题。
2、使学生经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剖析和解决问题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经过察看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3、培育学生察看、归纳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巧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并逐渐浸透“转变”“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2.如何丈量一个土豆、苹果的体积呢?问:要想知道这些物体的体积,我们利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二、自主研究教课例 71.读题,理解题意 .条件是:瓶子内直径是8 厘米,瓶内水高7 厘米,瓶子倒置后无水部分的高18厘米的圆柱。
问题是:?2.剖析与解答。
(1)这个瓶子不是一个完好的圆柱,能不可以直接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容积?如何求出它的容积?我们能够把它转变为学过的图形------。
(2)思虑:如何转变呢?学生小组议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实物演示。
用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内装相同多的水进行演示。
得出:倒置前水的体积+倒置后空气的体积=。
(4)指引学生谈谈这样转变的依照是什么?(5)列式解答。
3.回首与反省回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你有哪些收获?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能够利用不变的特征,把不规则图形转变成图形再求容积。
练习:达成教材第27页的“做一做”三、讲堂达标1.达成练习五的第10 题。
2.达成练习五的第13 题。
3..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圆柱的高为4.5 dm,体积为 81 dm3。
另一个圆柱的高为 3 dm,体积是多少?四、拓展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时导学案
主备人:上课教师:学习时间:年月日
班级:小组:小主人:
【学习内容】成正比例的量(二)(课本46页)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我要养成仔细审题,认真思考,探索规律的良好习惯。
一、探究新知
课本45页表中的数据还可以下面的图像来表示。
根据45页统计表中的数据,描出数量和相对应总价的点,顺次连接后观察。
(1)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
(2)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如果买9米时彩带,总价是()元;49元能买()米彩带。
二、知识应用(观察表格完成下面问题)
1.写出几组路程与对应的时间的比,并比较比值的
大小。
2.这个比值表示()。
3.在图中描出表示路程和时间相对应的点,并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它们形成的图像是一条()。
估一估行驶120千米大约要用()小时
4.():()=()一定
三、梳理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四、达标检测
下面是某种汽车所行路程和耗油量的对应数值表。
(1)计算:汽车所行路程与耗油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2)下图表示汽车所行路程与相应油耗关系的图像,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3)估一估,汽车行驶55km的耗油量是多少?
油耗量/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