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佛教哲学略讲

合集下载

哲学与智慧佛教思想简介

哲学与智慧佛教思想简介

菩萨乘则行六度万行,自觉觉他,而其终极目标 在圆成佛果。行菩萨道者,以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般若为修习内容,并以六尘不恶, 还同正觉,于一切境透得过,而得自在解脱,进 而普化群萌,以为己任。
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 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 业,故名尘沙惑。
佛涅槃后90天,由500大罗汉发起,公推摩诃迦 叶为首席,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岩集会,由持 戒优波离诵出律藏,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 藏,经过大众认可,完成第1次结集。第2次结集 在毗(pi)舍离城,佛灭度后约百年,扶持戒律。 后又经过几次结集,经过翻译,流播各地。
涅槃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 诸佛教。
(11)行。‘行’的意义与‘有’相同。从现在身口意造 作的业来看它潜伏著引生后果的力量叫做‘有’,从现在 已经成熟的果来看过去所造的业叫做‘行’。识与名色, 是现在已熟的果,是依存过去的行而生起的。由于过去无 始以来‘行’的反复,积习成性,隐然有种力量支配著行 为,所以生死苦恼现象联绵不断。行又依存于(12)无明。 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故生、缘灭故灭、无常、无我的真实 相不认识,特别对自己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 以为其中有常住的、唯一的、作主宰的我。由于‘我’的 执著,所以对境而有乐受、苦受、舍受,而起贪嗔痴等烦 恼,而造种种善恶业。所以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在 于无明。
太子诞生七天后,其母去世。十六岁时,娶邻国 公主耶输陀罗,后生子罗睺罗。 29岁时,为寻找 解脱,出家旅游,六年苦行,后觉苦行之非,于 浴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求觉,冥思苦想七日七夜, 于35岁夜半,看见命星出现,豁然觉悟一切真理, 完成无上正觉,并开始说法济度众生,本人被尊 称为佛陀(浮屠、浮图)。“佛”是大彻大悟、 完全觉悟。此标志佛教创立,后在恒河传教45年, 著名徒弟是迦叶和阿难。于前543年5月月圆日夜 半入灭。死后舍利分送8个国家。

讲课教案中论9 观本住品9 观本住品

讲课教案中论9 观本住品9 观本住品

中论观本住品第九(十二偈)本住是神我的异名。

住有安定而不动的意义;本是本来有的意思。

本有常住不变的,就是我。

有情,不论他是人或畜生,都有活泼泼的能知能觉,这知觉者是眼等诸根吗?是了别的心识吗?在古代,一般人觉得意识作用的起落复杂,并且也有不自觉有意识的时候,所以都觉得在身心中,别有一常住不变的神我。

外道神我论的根本思想有二:一、有神我才有眼等根身及苦乐等的心心所法;二、依眼等根身苦乐心法的生起,推知有神我。

眼等必须依我才能发生作用;死人的眼等诸根。

不再起取境的作用,证明神我的离去了。

有神我才可用眼等见色。

本品的观破本住,就针对这两点。

佛法中。

犊子系的不即五蕴不离五蕴的不可说我,经量部的胜义补特伽罗我,都是在一切演变的流动中。

显示有不变不流动者。

清辨论师说:本品也破犊子部。

但主要为破外道离蕴即蕴的我。

上来通破即离亦即亦离非即非离一切诸我。

今此一品别破离阴计我。

作作者已破内人法竟。

今此一品次破外道人法。

问何以知此品破外道义耶。

答后长行文云。

有论师云此出入息视眴等是神相。

即是优楼迦义。

故知破外道也。

此之一品的破大乘人谓世出世佛性依持。

则是举始终世出世也。

如大乘人之言。

本有如来藏为生死依持建立。

生死则依如来藏名为本住。

生死有于生灭如来藏不生不灭。

而如来藏离阴而有。

故涅槃云。

我者即是如来藏义。

故知神我佛性如来藏阿摩识等。

悉是本住之异名。

数论师云。

不有心神而已。

有心神必有得佛之理。

故心神为本。

不同草木尽在一化。

又云真谛为本。

真谛即是无住。

故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问若尔此品应破涅槃经耶。

答佛性实非有无亦非即离未曾始终。

而惑者横谓执之为有即是戏论佛性。

今破其戏论谓性实。

不破佛性。

故涅槃云断取著不断我见。

我见者即佛性也。

问曰。

有人言眼耳等诸根苦乐等诸法谁有如是事是则名本住若无有本住谁有眼等法以是故当知先已有本住眼耳鼻舌身命等诸根。

名为眼耳等根。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想思忆念等心心数法。

名为苦乐等法。

有论师言。

先未有眼等法。

佛教哲学知识点总结

佛教哲学知识点总结

佛教哲学知识点总结佛教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生意义、存在、真理和解脱的哲学体系,它源于古印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和哲学之一。

佛教哲学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关于生命和解脱之路的探索,本文将就佛教哲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1. 四圣谛佛教哲学的核心教义是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指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集谛指苦难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和执着,灭谛指通过戒、定、慧来消除欲望和执着,从而达到解脱,道谛指解脱的方法和途径,即八正道。

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中的解脱之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行为、正生计、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通过修行八正道,人们可以逐渐摆脱欲望和执着,最终达到解脱的目的。

3. 缘起因果佛教哲学强调缘起因果的概念,即万事万物都有因果关系,一切都是由因缘所生。

人们要明白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会产生什么样的因果,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因果规律,积善行德,消除恶果。

4. 无我佛教哲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包括人的自我也是如此。

因此,佛教强调无我的理念,即人们应该超越自我的困扰,找到自己与整个宇宙的联系,实现真正的解脱。

5. 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是佛教中的智慧修为,包括对事物的洞察和了悟。

佛教哲学认为,要达到解脱的境界,必须具备智慧,通过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行,人们可以超越世俗的迷惑,认识到真实的本性和真理。

6. 涅槃涅槃是佛教中的至高境界,意为灭尽烦恼,达到歇止和解脱的境界,是人们在修行中追求的终极目标。

涅槃表示脱离轮回的苦难,得到永恒的安宁和解脱。

7. 慈悲与菩萨慈悲是佛教中的重要品质,菩萨则是以慈悲为本性的高僧,他们以大慈大悲心救度有情,忍辱负重,无私奉献,成为众生的慈母慈父,被认为是众生的福音。

佛教强调慈悲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学习菩萨的榜样,培养慈悲心和利益他人的精神。

8. 中道佛教哲学提倡中道,即避免两极端,追求平衡和和谐。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佛教哲学在当代社会,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若果有,又有什么样的现代价值?这是研究中国佛教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传统只有经过价值重建才富有鲜活的生命力,我们又需要通过怎样的现代转换工作,以建构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价值,进而发挥其现代作用?这是研究中国佛教哲学现代价值必须说明的问题。

佛教,作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的解脱之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信仰体系、哲学体系,也是价值体系。

佛教逐渐成为亿万人民的精神信仰,已延续2500多年,在中国也有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这表明佛教的持久活力与恒久价值。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佛教在未来社会如何重建价值,发挥作用,既是一个艰巨而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而迫切的实践问题。

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现代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

自从人猿相揖别以来,人类社会取得了空前的进步。

当代人类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又拥有毁灭地球、毁灭自然的手段。

人类社会的进步应归功于人类自身,人类社会的问题了出自人类自身,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敌人也是人类自身。

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现代化涉及物质生活、制度和思想观念诸多层面,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信仰危机、道德堕落、良心丧失等负面现象,表明人文精神的严重失落,这为具有宇宙整体理念、追求生命超越的宗教人文精神的佛教哲学,提供了调整人的心灵,进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空前的历史契机。

我们认为,要对中国佛教哲学进行重估、重建,阐发其现代价值,就需要深入分析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特点,以及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需要深入厘清中国佛教哲学资源,揭示其对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具有真实意义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需要把佛教哲学基本原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进而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向、方法提供有意义的参照意见。

这也正是我们在结语部分要论述的内容。

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基本特点与基本矛盾自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以机械化、电气化为特点,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国家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工业化,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有的则取得了进展,也有少数国家仍处于传统农业社会。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佛家思想源自印度,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始于汉朝。

佛教被视为一种文化和哲学,既具有宗教属性,又具有哲学性质。

在中国文化中,佛家思想和哲学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一、佛教的核心理念佛教的核心理念是四大真理和八正道。

四大真理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强调人类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集谛阐述了痛苦的根源和成因,灭谛提出了超越痛苦和苦难的方法,道谛说明了痛苦的终极救赎和大涅槃。

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苦难和痛苦,获得内心的真正平静和快乐。

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家思想给中国提供了一种达到心灵上的升华的方式。

在古代社会,文化传统主要依赖于孔子和老子。

而佛教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提出了一种使人们内心得到自我净化的途径。

其次,佛教以其平等和慈悲的思想形塑了中国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

佛家强调人以仁慈和宽容的态度看待世界和生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这一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价值。

最后,佛教对中国的艺术、语言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大量的佛教文献和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使用巴利文、梵文和梵文衍生的语言等等。

三、佛家思想对中华哲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佛教的认识论思想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思考方式和逻辑。

佛家哲学中的“中道”、“中观”、“即观”等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次,佛教的伦理思想对中国哲学的道德思维产生了影响。

佛家强调自省和饮食、睡眠的合理换生活方式,以便得到精神上的幸福和内心上的平静。

最后,佛教对中国哲学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也影响深刻。

佛教强调处于自然和内在平静的内心状态,认为这种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感受世界中的美。

“以心观心”和“心似清凉湖水”等佛家思想建立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意涵,对中国美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佛教哲学

佛教哲学

少林寺(河南嵩山)
禅 宗——中国佛教哲学的代表

其佛学思想:佛性说、顿悟说、无念说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神秀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慧能)

“空”
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 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 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 心而过,不留痕迹。 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 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转识成智:
处顺而不自得,遇逆而不悲观, 实现超越常人的人生境界。
四、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后,就与中国传统 文化融合,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1.丰富汉语的词汇: 譬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 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日常 生活中常用词汇,都来自佛教。词汇 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
6. 文体:敦煌变文与后来的平话、小 说、戏曲等中国俗文学有渊源关系。 7.语言学:语音音韵学产生 8. 天文、音乐、医药、历算等知识, 也先后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敦煌壁画飞天(西魏)
唐代著名高僧一行本身又 是一位天文学家,他制定了 《大衍历》,测定了子午线, 对天文学做出卓越的贡献。 隋唐史书记载的由印度翻 译的医书和药方有十几种。藏 语系佛教的《大藏经》中,存 有大量的医学知识。
世人评说
弘一大师对人生最高境界的概括: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赵朴初居士为李叔同百年诞辰所描 绘的境界:“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 耀天心”。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 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

大同云冈石窟
3.唐太宗 李世民下诏在 全国交兵之处 建立寺院。唐 代时佛教文化 达到鼎盛。 武则天在 争夺政权中为 了利用佛教制 造舆论,下命 令说释教宜在 道法之上,缁 服(僧人)应 处黄冠(道士) 之前。

哲学与智慧佛教思想简介

哲学与智慧佛教思想简介

哲学与智慧佛教思想简介哲学和佛教是两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领域,它们都探索着关于人类存在、意义和智慧的问题。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探讨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伦理原则。

而佛教则是一种宗教和哲学体系,强调通过智慧和觉知来解决痛苦和追求幸福。

一、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哲学这一概念源于古希腊,在古代希腊意味着“人类思维的爱好”。

哲学家们致力于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真理,并通过逻辑推理和理性思考来研究这些问题。

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学派,如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等。

这些学派探讨了诸多哲学问题,包括道德伦理、政治理论和宇宙观等。

二、佛教的起源和基本教义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悉达多·乔答摩(释迦牟尼佛)创立。

佛教强调追求解脱和智慧,主张通过打破贪欲、痛苦和迷惑的循环,达到涅槃的境地。

佛教认为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通过修行和内观,个体可以超脱世俗的束缚,获得智慧的觉醒。

三、哲学与佛教的关系哲学和佛教都试图回答人类存在和意义的问题,但它们的方法和立场略有不同。

哲学强调逻辑分析和理性思考,通过推理和辩论来寻求真理。

而佛教则强调通过内观和禅修来培养智慧和觉知,认为真理是通过直接体验而非抽象推理获得的。

哲学和佛教对于伦理问题也有不同的探讨。

哲学通过道德哲学研究人类行为和价值观,提出了各种道德理论,如功利主义和德性伦理等。

而佛教则通过戒律和慈悲为基础的行为准则,指导信徒追求无我和利他的境地。

四、智慧佛教思想的核心概念智慧佛教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包括“缘起性空”和“中道”。

缘起性空是指一切现象都是由无数的因果缘起而存在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中道即指通过超越极端的方式,寻找事物的真实本性和平衡之道。

五、智慧佛教思想的实践方法实践是智慧佛教思想的核心。

通过禅修、内观、戒律和慈悲等实践方法,人们可以培养智慧、增长觉知,并逐渐摆脱痛苦和迷惑的循环。

六、哲学与智慧佛教思想的应用哲学和智慧佛教思想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佛学知识体系

佛学知识体系

佛学知识体系
佛学知识体系是指包含佛教核心理念、教义以及相关概念、观念、方法和修行体系的综合性体系。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知识要点:
1. 佛教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指出人类存在着苦难,苦难的原因是贪欲、痛苦可以消除,以及通过修行可以达到超脱苦难的境界。

2.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意指人的身体和心灵都是由五个方面的蕴所构成。

3.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佛教修行的六项主要实践。

4. 四谛观:观察和认识苦、集、灭、道谛的实证性的方式。

5. 轮回与涅槃:指生死轮回的循环,以及通过修行实现涅槃(解脱)的境界。

6. 中道:佛陀所提倡的超越极端的修行方法,旨在避免贪欲和自我克制之间的极端。

7. 无我:佛教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无常、无我、空性的,人无真实、独立的自我实体。

8. 因果业力: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善行带来善果,恶
行带来恶果。

9. 禅定与般若:修行中的两个重要要素,通过禅定(静心)和般若(智慧)来获得觉悟。

10. 六道轮回:指六个不同生命境界,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

11. 三宝:佛、法、僧,也称为佛教的三个重要对象,分别代表佛陀、佛法和修行者。

以上只是佛教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佛学还包括众多经典著作、注释和佛教哲学的发展流派等内容。

佛教哲学复习整理

佛教哲学复习整理

三宝:佛:佛陀——“觉者”(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如实的了解;等觉或遍觉——使别人觉悟;圆觉或无上觉——最高最圆满境界)法:佛所说的法——三宝的核心,“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僧:佛的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出家弟子)、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在家弟子)如来:“真如”,一切法的真实状况。

佛经解释“乘真如之道而来”、“如实而来”;“佛陀”的异名。

阿弥陀佛:无量的光明。

南无:“那摩”,敬礼。

轮:以轮来比喻佛所说法,佛的法轮出现于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

佛陀第一次说法,叫“初转法轮”。

三大系:巴利语系(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汉语系、藏语系戒律(开遮持犯):开——出家戒条中,本是不得触犯的,在某种情况下可开许。

遮——在某种情况下可开,通常情况下又不得违犯。

佛教基本教义:目标:成佛哲学基础:缘起论、业力论三法印(基本原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谛(教义基本内容):苦(说世间的苦)、集(苦的原因)、灭(苦的消灭)、道(灭苦的方法)三无漏学(实践程序):持戒、修定、证慧特点:以人为本位;以解脱为中心;以禅观亲证为认识的基础和解脱实践的终极;否定性辩证法和真俗二重真理观缘起论:缘起:诸法由因缘而起。

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的互存关系和条件(因——关系缘——条件)。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同时的互相依存关系:师生关系,有师则有生,有生则有师,无师则不成生,无生则不成师。

——同时因果“此有故彼有”异时的互相依存关系:种子和芽,过去有了种子,今天才有芽,同时因为今天有芽,过去的种子才名为种子;另一方面看,种子灭即芽生时,芽生时即种子灭时。

——异时因果“此生故彼生”一切法必然在某种互相关系中存在,没有任何一个现象是绝待的存在。

世界就是这样由时间上无数的异时连续的因果,与空间上无数互相依存的关系组成。

缘起偈:“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缘起教义在佛教中重要地位十一义:1)无作者义2)有因生义3)离有情义4)依他起义5)无动作义6)性无常义7)刹那灭义8)因果相续无间断义9)种种因果品类别义10)因果更互相符顺义11)因果决定无杂乱义*四个重要论点:1)无造物主:承认“诸法因缘生”,不承认有独立的造物者,即“无作者义”。

胡孚琛丹道讲坛:两重天地第九讲

胡孚琛丹道讲坛:两重天地第九讲

胡孚琛丹道讲坛:两重天地第九讲先师王明教授,1926年离开家乡浙江乐清县到温州省立第十中学读书,此省立十中首任校长是清末名儒孙诒让先生,从小打下考据学的功底。

而后王明老师去杭州读高级中学,考试成绩名列全校榜首,当时正值军阀混战国家危亡之际,先师唯潜心读书而已。

直至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马裕藻、郑奠、罗庸、钱穆、陶希圣、余嘉锡、黄节、顾随诸先生,其间尤得胡适之教授的赏识。

先师自北大毕业后,又考取中央研究院的研究生,陈寅恪教授亲任主考,然因回乡探亲逢日寇轰炸滞留未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即迁至昆明组建西南联大。

王明先生隔年又负笈至昆明,重新考试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导师为汤用彤、唐兰诸教授,所长为傅斯年先生。

王明先生为北大文科所首届研究生,住在青云街靛花巷3号的一座楼上,陈寅恪教授也来西南联大任教,没带家属,住在此楼隔壁,王明先生朝夕请教。

王明先生终生对胡适、汤用彤、陈寅恪的教诲感怀至深,他毕业后留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49年以后并入中国科学院考古所,1959年调入哲学研究所,其一生之学术多为校勘、考据古书,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虫鱼之学,跟书本打了一辈子交道。

我是由天津大学陈国符教授引入道学的研究领域的,到北京跟随先师王明教授八年,刻苦研读儒释道三教典籍,直到先师逝世后我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才将多年苦读《道藏》积累的知识派上用场。

《太平经合校》与《抱朴子内篇校释》是凝聚了先师王明教授多年心血的力作,当我写成《抱朴子内篇研究》书稿后(此书稿后来改名《魏晋神仙道教》由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先师读后比自己出版了一本书还高兴。

他嘱我再搞一本《太平经研究》,将《道德经》和所谓‚四子真经‛(《庄子》、《列子》、《文子》、《庚桑子》),加以剖析整理,我要完成先师的遗愿必须花费一辈子的精力去钻研古书。

再加上我接受钱学森教授的嘱托以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知识破解道教内丹学之秘和创立新道学,这些年焚膏继晷的苦读和思考使我身心交瘁。

佛教的人生哲学包含哪些

佛教的人生哲学包含哪些

佛教的人生哲学包含哪些佛教的人生哲学,着重阐述人生的本质、意义、价值、命运,人生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这种境界的道路和方法等问题,这是整一佛教教义的哲学基础,是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佛教提出了宇宙的有情识的和证悟得道的生命体共分十类的说法。

中国佛教学者把十类定名为“六凡四圣”。

所谓六凡,也称为“六道”“六趣”“有情”“众生”,指没有超越生死轮回、没有获得解脱的凡庸者。

具体地说,由高到低,六凡是指:天:因天然自然,清净光明,非人类世间所能比拟,故名。

指一般的神,也称“天神”。

天又分若干层次,其中“四天王天”是最接近人间的,“三十三天”即“切利天”是较高层次的天。

这些天神都是护持佛法的护法神。

天是六凡中最优胜高超的,但还有升进与堕落,还受生死轮回法则的支配,并没有真正解脱。

人:人类,有智能,有意识,能作恶也能从善者。

阿修罗:梵文音译,略称“修罗”,意译为“非天”,是魔神。

佛教说阿修罗的能力像天,但因多怒好斗,失去了天的德性,被撵出了天界。

畜生:也称“傍生”,谓傍行的生类,指飞禽走兽,以及蜻飞蠕动、水游地藏的、切动物。

鬼:因恐怯多畏,故名为鬼。

依赖子孙的祭祀,或拾取人间遗弃的实物而生活。

鬼的种类很多,如大财鬼、小财鬼、多财鬼、少财鬼等。

鬼中的药叉罗刹是有大威德者,而饿鬼是鬼中处境最糟糕的,常受饥渴,千年万载也不得一食,即使得了也立即为猛火烧成灰烬。

鬼类中俄鬼最多,所以通常讲的鬼也就是指饿鬼而言。

地狱:这是六凡中地位最低、最为痛苦的受罪处。

作恶多端、罪行累累的就在这里受惩罚。

佛教通常谓地狱里面烈火熊熊,布满炽热的铜床铁柱,堕落在地狱里的要受火焚烧。

地狱有三类,第一类是根本地狱,其中又分八热地狱和八寒地狱。

如八热地狱中的第八阿鼻地狱,也称无间地狱,罪人在此受苦永无间断,最为痛苦。

第二类是近边地狱,第三类是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等处。

所谓四圣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和佛。

声闻是指听闻释迦牟尼言教的觉悟者.缘觉是指独立观悟佛说因缘道理而得道者。

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

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

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1. 引言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释迦牟尼(佛陀)所创立,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

佛教哲学以佛陀的教义为基础,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阐释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以期为人们提供一种指导人生、优化心灵的精神资源。

2. 四圣谛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四圣谛”,即苦、集、灭、道。

- 苦谛:生活中充满了苦难。

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痛苦,这是其基本观点。

痛苦源于多种因素,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等。

- 集谛:痛苦的根源在于渴爱。

佛教认为,人们的痛苦源于内心的无明和渴爱。

无明导致人们对事物的错误认识,渴爱使人们陷入轮回之中。

- 灭谛:通过修行,可以断除渴爱,从而消除痛苦。

佛教认为,只有消除内心的无明和渴爱,才能真正摆脱痛苦。

- 道谛:达到涅槃的路径。

佛教认为,通过八正道等修行方法,可以消除无明和渴爱,最终达到涅槃,即解脱生死轮回的境界。

3.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基本途径,包括:- 正见: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 正思维:积极的思考方式。

- 正语:言行举止符合道德规范。

- 正业:正当的职业和行为。

- 正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 正精进:努力践行佛教教义。

- 正念:时刻保持正念,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 正定:通过禅定等方法,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4. 因果律佛教哲学强调因果律,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佛教认为,人们的命运是由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决定的。

只有通过修行,积累善业,才能得到美好的果报。

5. 无常观佛教哲学强调无常观,认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人们应该认识到万事无常,看淡名利,从而减少痛苦。

6. 空性观佛教哲学强调空性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自性,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人们应该认识到事物的空性,从而摆脱对事物的执着,达到解脱的境界。

7. 结论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包括对痛苦的认知、对因果律的信仰、无常观和空性观等。

这些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新视角,有助于优化心灵,引导人们走向和谐、宁静的生活。

佛教哲学

佛教哲学

五. 思考
谈谈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思想. 八识包括那些内容? 谈谈华严宗的"四法界"? 谈谈禅宗对于佛教的变革.

2.从哲学上常讲的" ""实 2.从哲学上常讲的"名""实"关系来说明 从哲学上常讲的 万物的"不真" 万物的"不真".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 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 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
五. 物不迁论
1. 即动以求静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 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 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 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 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 不从昔以至今.
二. 因果学说
1. 明报应论
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二理俱游,冥为神用. 吉凶悔吝,唯此之动. 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则地狱斯罚. 此乃必然之数. 心以善恶为形声,报以罪福为影响.本以情感,而应自来, 岂有幽司?
2. 三报论
一曰现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 二曰生报.生报者,来生便受. 三日后报.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 (《三报论》)
一. 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
1. 佛学的传入
据中国文献记载,佛教于公元一 世纪时传入中国,相传公元67年 (东汉明帝永平10年),开始有 汉译本佛经的出现.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当时人们对 佛教教义的了解也只是把它看成 与中国黄老方术思想差不多的东 西.他们认为老子讲"无为", "去欲",佛教也讲"清净无 为","息心去欲". 或者把佛看做与中国当时流传的 神仙差不多.例如佛"身长一丈 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 变化无方,无所不入"(袁宏

佛教教义与人生哲学

佛教教义与人生哲学

佛教教义与人生哲学注:根据您的要求,以下是一篇关于佛教教义与人生哲学的教案。

教案主题:佛教教义与人生哲学一、引言佛教教义是东方文化的一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佛教教义与人生哲学的内涵和关系,并对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进行思考。

二、佛教基本教义1. 轮回- 描述:轮回是佛教中关于生死循环的理论。

根据佛教教义,众生根据前世的因果关系,将不断经历生死轮回的过程。

- 意义:指导人们应当善行善事,通过累积善业减少恶果,最终超越轮回。

2. 四圣谛- 描述:四圣谛分别是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和道圣谛,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内容。

- 意义:展示了人生中的痛苦、痛苦产生的原因、结束痛苦的方法以及实现解脱的路径,引导人们摆脱痛苦,获得内心的平静。

3. 八正道- 描述:八正道是佛教中达到解脱和觉悟的方法之一。

包括正确的认识、意念、语言、行为、努力、专注、念觉和冥觉。

- 意义:通过修行八正道,帮助人们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语言行为习惯和内心修养,实现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三、佛教的人生哲学1. 虚空与无我- 描述:佛教强调人生万物皆“虚空”,没有实质的永恒存在,同时也主张“无我”,认为人没有永恒的自我存在。

- 意义:教导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的追求和个人的欲望,从而可以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平复心境。

2. 缘起性空- 描述: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由其他条件所引起的,没有孤立的实体存在,这种观点称为“缘起性空”。

- 意义:教导人们不要过于追求一切事物的表面现象,要深入理解背后的原因和条件,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3. 禅修与悟道- 描述:佛教通过禅修等修行方法,帮助人们降低思维的干扰,进入内心的宁静状态,最终破除迷惑,实现悟道。

- 意义:通过禅修,人们能够超越物质和欲望的束缚,获得心灵的平和与智慧。

四、佛教教义与现代社会1. 心灵护理- 描述:佛教思想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心灵护理的方法,通过修行与悟道,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焦虑,获得内心的平静。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在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支持下,中国佛学不断发展蔓延,形成一个极其庞杂的唯心主义体系。它宗派林立,内 容繁富,卷帙浩瀚,论述烦琐,令人难以识其底蕴。加之早期佛典并不是从印度直接传来,而是经由当时的西域 辗转传译的,译人.译地、译时不一,前后说法矛盾,学说源流不明,这就更加令人感到眼花缭乱。吕澄先生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将会为佛学研究者提供一部概要性的参考书。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2004年中 目录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是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
内容简介:中国佛学是随着由印度传来的佛教而产生的一种宗教哲学。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国原有的思想相 接触,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的新学说。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一方面,印度发展着的佛 教思想仍在不断传来,给予了它持续的影响,另方面,已经形成的中国佛学思想也逐步成熟,构成了如天台、贤 首、禅宗等各个体系。
目录
序论 第一讲 佛学的初传 第二讲 西域传本佛典的广译 第三讲 般若理论的研究 第四讲 禅数学的重兴 第五讲 关河所传大乘龙树学 第六讲 南北各家师说(上) 第七讲 南北各家师说(下) 第八讲 宗派的兴起及其发展 第九讲 南北宗禅学的流行 余论
感谢观看
内容简介
佛学是具有较大欺骗性的宗教神学。传人中国后,逐渐同中国原有的唯心主义学说相交融,嬗变为独具特色 的中国佛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至今影响着世界广大人口。它对许多国家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等,都产生过广泛 影响:不批判佛学就不能写好哲学史,也不可能写好文学史或世界史。因此,用马列主义观点研究和批判佛学是 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佛教的哲学思想及其文化传播

佛教的哲学思想及其文化传播

佛教的哲学思想及其文化传播佛教是一种蕴含了深刻哲学思想的宗教。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逐渐流传到整个亚洲,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和哲学传统。

它的教义和智慧对世界上各种文化和哲学思潮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了许多国家的文化传承。

佛教的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人生的思考和探究。

它强调人与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和宇宙之间的连续性。

佛教强调自我觉醒和独立思考,而这两个思想在哲学上具有非常的意义。

佛教对人性的观察是与现代社会匹配的。

佛教从一个非常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人性,他们认为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之间应该找到一种平衡。

佛教教导人们不要对幸福寄予太多的期望,并理性看待失去的事物。

佛教思想也非常注重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导人们不要总是寻找个人利益,而要寻求与他人之间的合作。

佛教强调了人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与宇宙之间的连续性。

佛教认为人在生命的进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意识到宇宙万物之间的连续性。

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探寻自己的真实本质,并且通过对自我的观察来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应该尝试清除自己的所有恶习和错误的行为,以达到无量的目标。

佛教思想的传播极为广泛,对亚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给亚洲文化带来了非常有益的智慧,令人心生敬仰。

佛教在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地都有广泛的传播,成为了这些国家的重要文化和哲学传统。

它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相结合,创造了多元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佛教的文化传播不仅仅是通过教言和文字,更加多的是通过寺庙文化传承。

在亚洲的寺庙,常常能够看到佛教的经典、雕像、画像和其它艺术品,其文化内涵深刻而美妙,非常具有审美价值。

这种寺庙文化的传承使得人们在聆听、学习和体验佛教精神的同时,也学会了感受和欣赏这种优秀艺术。

总的来说,佛教思想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哲学思想,它的重点在于人生的思考和探究。

佛教强调个体和宇宙之间的连续性,教育人们清理恶习,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无量的目标。

佛教基本理论

佛教基本理论

佛教基本理论1.四圣谛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

四圣谛是佛教理论的总纲,佛教的其余说法都是围绕着它而发挥、推演出来的。

苦谛认为生存就是痛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八苦。

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住胎十月,如同关在黑暗的地狱中,母亲喝热汤,要受热烧之苦。

婴儿出生,冷风刮到身上,如同刀刮一样。

从婴儿成长为少年、青年、壮年、中年,种种痛苦连绵不断。

老苦:进入老年,须发变白,牙齿脱落,眼花耳聋,肌肉松弛,神志不清,接近死亡。

病苦:包括里里外外的身病和忧愁悲伤的心病。

死苦:有生命无常最终死亡和遭遇偶然事故或灾难而死亡。

这四种是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痛苦。

怨憎会:想躲开憎恨的人和厌恶的环境,却不得不会合在一起。

爱别离:想同喜爱和人和环境永远相处,却不得不分离。

求不得:想得到喜爱的东西,却偏偏得不到。

这三种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痛苦。

五取蕴:五蕴又译为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佛教认为人体由此五种因素构成,故特指人身。

取是执著贪爱的意思。

五蕴与取结合,就产生各种贪欲,招致各种痛苦。

这一种是说人的肉体精神存在就是痛苦。

中国僧人为了说明人生痛苦,就说人的面容是个苦字,眉毛是草字头,眼睛和鼻子合成十字,嘴是口字。

集谛说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苦也是这样,从十二因缘说、轮回说分析产生人生各种痛苦的理由和依据。

灭谛阐述断灭贪欲、痛苦,达到最终解脱境界涅槃的道理。

道即道路、方法,道谛阐述达到涅槃境界所应遵循的正确途径,即八正道。

2.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是佛教对人生现象的解释,认为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产生和发展依赖条件,分为十二个互为因果联系的环节。

"无明"缘"行":由前世因缘带来的愚痴无知(无明)产生(缘)种种世俗意志活动(行)。

"行"缘"识":世俗意志形成心识,在相应处所投胎。

印度佛教哲学

印度佛教哲学

印度佛教哲学产生并流传于古印度,以佛教教义为核心的宗教哲学。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前5世纪的印度。

创始人为悉达多(前565~前485),母系族姓为乔答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兴起时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

当时印度次大陆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奴隶社会,但有的地方还保留着氏族公社制的残余;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生产力已有很大提高,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化出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批批以城镇为主的奴隶制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当时,各国之间互相征伐,雅利安人等外来的部族和土著民族矛盾重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在佛教兴起以前,婆罗门教是印度主要的宗教,婆罗门教思潮占有统治的地位。

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但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发展,这种思潮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兴的刹帝利贵族的统治需要,出现了自由思想家提倡的沙门思潮据佛经说,这些思潮有“六师”和“九十六种外见”,其中主要的有顺世论、耆那教和生活派(又称“邪命外道”)等等,佛教也是其中主要的一派。

在当时的奴隶制国家中,比较重要的摩揭陀国和萨罗国都是佛教流行较早的地区。

佛教在印度经历了1800多年的历史,其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原始佛教(公元前6或前5世纪~前4或前3世纪)、部派佛教(公元前4或前3世纪~公元元年前后)、大乘佛教(公元元年前后~7世纪)和密教时期(约7~13世纪初)。

在后三个时期中还出现了很多在理论和修持上不同的派别。

原始佛教即释迦牟尼及其弟子所传播的教说。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缘起说、五蕴说、无常说和无我说。

四谛说佛陀的主要伦理道德观。

四谛是苦、集、灭、道四个真理。

①苦谛告诉人们现实生活中充满着种种痛苦的现象。

佛教把苦分为八种,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和不爱的东西会合的痛苦)、爱别离苦(和可爱的东西别离的痛苦)、求不得苦和五取蕴苦(一切身心的痛苦)。

二规教言论第九课串讲笔记

二规教言论第九课串讲笔记

二规教言论第九课串讲笔记
(最新版)
目录
1.二规教言论第九课的主要内容
2.课程的逻辑结构和重点
3.课程的实际应用和启示
正文
二规教言论第九课是一门深入浅出地讲解佛教教义的课程。

在本课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到佛教的基本理论,还可以了解到佛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将根据课程内容,详细解析其主要内容、逻辑结构和重点,以及课程的实际应用和启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二规教言论第九课的主要内容。

课程以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出发点,详细讲解了因果律、轮回、业力等核心概念。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课程的逻辑结构和重点。

课程的逻辑结构清晰,首先介绍了佛教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实例和案例,详细讲解了这些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程的重点是因果律和轮回,这两个概念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也是佛教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核心。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课程的实际应用和启示。

通过学习二规教言论第九课,我们可以了解到佛教教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如何通过因果律来改变命运,如何通过轮回来理解生命的真谛等。

这些实际应用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指导和启示。

总的来说,二规教言论第九课是一门深入浅出地讲解佛教教义的课程。

成量品9课

成量品9课

丑一、 破他 宗
寅一、 破许 非同 时所 依 寅二、 遮破 同时 之所 依
卯一、 宣说 彼者 无随 存 卯二、 宣说 彼者 无随 灭
辛二、 遣诤
癸二、 广宣 说
丑二、 立自 宗
辰一、遮破 相似之随存 辰二、成义 自宗立随存
202
对方
分析
安立自宗承许的因果随存关系: 1.【恒随彼因故】:某果恒常随着 所谓随存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其因而存或者果依赖其因的缘故, 因与果二者决定是无则不生的关系。 辰二、 2.【何益彼为因】:某因存在、能 成义 利益某果,即能产生某果,它就称 自宗 为某果的因。 我方 立随 3.【是故说此依,生故称为因】: 存 所以,佛经中说“此有此生”(有 了这个因才产生这个果)、“此依 于此”(此果依于此因而产生)、 或者此法产生此法故呼 吸的强弱、粗细及速度,如此恰 恰证明心的分别念的平息程度, 控制着呼吸的调柔程度。 因此,众生的心决定着一切!
申一、 遮破
众生的心不同的业 不同的身体(蕴界处) 呼吸
有部宗:无色界无色法无呼吸。 经部宗:无色界仍有细微色法种 子和呼吸习气。
心的因缘就是心,不是从物质中产生,更不是从身体中产生。
课前 教言
《释量论》中破除不存在前生后世的理论非常丰富。
因此现在闻思时培养正确的理念极其的重要。
现在有些人对佛教内部宗派与宗派之间的排斥非常重视,其 实这是不用的。真正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比如藏地的格鲁派、萨 迦派、觉囊派、宁玛派,哪个宗派都有成就之道,没有必要内部 互相冲突、矛盾;象汉地,不管是净土宗、还是禅宗、华严宗等 各个宗派,都是高僧大德——非常了不起的诸佛菩萨的化现所开 创的,所以都有解脱道。只不过是一些后学者可能是不依法而依 人,这种人有时可能会抛弃(正法)。 前段时间讲《无量寿经》时,个别的以前学会集本的人听说 学的不是会集本,就退了、不学了。其实很可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禅宗哲学浅介
1、禅宗之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菩提达摩→慧可→僧粲→道信→弘忍→慧能 神秀与慧能之别: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 埃。”(执着个体之心,有内外对峙,渐修) “菩提本无树,明镜宜费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 埃?”(突出宇宙之心,但否定本有之性,顿悟) 几则禅宗故事:拈花微笑;一切放下;寸丝不挂;野鸭 子飞过去也;磨砖成镜;山涧清泉等等 。 2、即心是佛、自性是佛:消除人性与佛性之间的鸿沟, 拉近二者距离,将外在转为内在。 禅宗:本体论上为着成佛根据讲人性与佛性关系;方法 论上为着成佛讲途径手段=不道之道+不修之修;境界 论上为着说明达到佛性之后与尘世的关系=担水砍柴, 无非妙道。
三、隋唐佛学宗派简说
1、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典。 代表人物:吉藏。 观点:“三(四)重/种二谛说” =有无与真假的几个层次 第一明说有为世谛,无为真谛。第二明说有说无,二并世谛。说 非有,非无,不二,为真谛……第三节二谛义。此二谛者,有无 二,非有无不二;说二说不二为世谛,说非二非不二为真谛。以 二谛有此三种,是故说法必依二谛。凡所发言,不出此三种也。 俗谛:有→分有分无为二→有无二或不二 真谛:无→非有非无不二→有无非二非不二 三种二谛说是一个过程。 2、华严宗:宗《华严经》。代表人物:法藏。 主要论点:法界缘起说(四法界说)+六相圆融 四法界说: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两个比喻:因陀罗网境界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哲学基础:客观唯心主义的唯一真心说,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唯一 真心的表现。 六相圆融: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房子与砖瓦之喻)
(3)物不迁论:物总是相应于特定的时空位置而不变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 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 动,以其不去……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则向物于今,于今 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 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注意对于同一个现象的动静不同观察。 (4)般若无知论:最高的智慧无有所知 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 乃曰一切知。 3、竺道生:顿悟成佛+一阐提皆可成佛 4、慧远与范缜:神不灭论与神灭论 一个比喻:薪火之喻→锋刃之喻。 慧远: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 形……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为神情俱丧。犹睹火穷于一木, 谓终期都尽耳。 范缜: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 之于用,犹刀之于利。利之名非刀也,刀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 无刀,舍刀无利。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神忘而神在也。
二、魏晋南北朝佛学略讲
1、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阶段: 格义(用诸如玄学等中国本土的语言概念来理解佛教的 东西)→教门(要求回归到佛教自身经典上来理解佛教 原汁原味道理,但不同的派别选择了不同的宗主经典) →宗门(经过不同派别的争论,最后形成了中国化的佛 教:禅宗) 2、僧肇:格义阶段的典型代表 (1)宇宙论:妄心是世界(三界)形成的根源 夫所以有三界者,为以执心为本,迷真一故,即有浊辱, 生其妄气。妄气澄清,为无色界,所谓心也。澄浊现为 色界,所谓身也。散滓秽为欲界,所谓尘境也。故经云: 三界虚妄不实,唯一妄心变化。 (2)不真空论:世界之若有若无(有而无,无而有) 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诸法假号不真, 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
3、顿悟说 (1)肯定方面:A、求佛的起点不是执着的心, 而神秀所着恰恰就是有所执着的心;B、佛性 作为真理是整体而不可割分的,只能顿悟一下 把握全体,而渐修则以为真理可以分成断断片 片的东西。 (2)否定方面:A、缺乏过程性与不可言说性, =神秘性;B、不假工夫,易陷于轻狂。 4、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主要是无念。无念≠百物不思、念尽除却,而 是于念而无念:关键是不能粘执于相,无系无 缚而来去自在自由。
第九讲 佛教哲学略讲
一、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1、佛教与佛学:佛学主要是佛教中关于宇宙人生之哲学那一部分。 2、原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1)四谛说: 苦=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色受想 行识) 集=苦的总根源 灭=使生寂灭、从苦解脱后的涅槃之境 道=达到寂灭之境的方式、方法或者途径(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 正业、正命、正定、正念、正精进) (2)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3)缘起论(十二缘生):缘是指事物显现的各种条件和相关因素的总和。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关键注意:佛教认为世界的开始,世界作为“有”而开启的起点是人的无 知状态。 *佛教的启示与挑战:人之为人的存在是否一开始就陷入了一种本应该否弃 的不真实的境地? 回应:如果恰如佛教所说,人一开始就陷入了蒙昧的虚幻不实之中,那么, 人是无法自觉此一不真实的;如果蒙昧虚幻的人生让人觉悟其自身的蒙昧 虚幻性要观点:万法唯识。
万法唯识,也说成离识无境,它强调境不离识而不谓境无;一切现象都是 意识(八识)的变现。 八识说:阿赖耶识(藏识、种子识、第八识)+末那识(第七识)+前六 识(眼耳鼻舌身意)。三者有细微区别,阿赖耶识=心,侧重蕴集义;末 那识=意,侧重思量义;前六识=识,侧重了别义。第七识执着第八识为 我,即“我执”;第七识执着前六识为法,即法执。 识之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三性说/三无性说:遍计所执性(相无性)、依他起性(生无性)、圆成 实性(胜义无性)。 万法唯识或唯识无境的困境:识与境;识与真如。 唯识宗与华严宗的比较:唯识宗是主观唯心论,华严宗是客观唯心论。 4、天台宗:以《法华经》为本,又称法华宗。代表人物智顗、湛然。 (1)止观:止以破相,即由定以断除虚妄烦恼;观以成相,即由慧以成 立如实相应。止观双修即是定慧双修,“由定发慧,以慧照定。” (2)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一念三千 主体:空→假→中(一心三观=主体同一个心对于事物的不同三种看法) 对象:真→俗→中(三谛圆融=对象如其自身的三种不同呈现方式) 事物只是缘起而有并无实在性,如此而观即是“空观”、“真谛”;而缘 起显现并非一无所有故是假有,如此而观即是“假观”、“俗谛”;两者 统一,空即是假,假也是空,不执着空假也不能脱离空假,此是“中观”、 “中谛”。 一念三千:每一心即涵三千世界,无有时空关系的顿然朗现。 (3)无情有性(湛然):根据佛性为万物本体。这是宋明理学尤其朱熹 “枯槁有性”说的前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