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规划研究
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为进一步推进具有上海特色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主要目标到2026年底,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更加广泛融入和改变城市生产生活,支撑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基本建成。
——初步建成以5G-A和万兆光网为标志的全球双万兆城市。
5G-A网络、万兆光网的覆盖广度和应用深度全球领先,支持“双循环”内连外通的国际网络枢纽节点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全球网速最快、覆盖最全、时延最低的城市之一,率先迈入全球双万兆城市行列。
——加快建成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区块链创新应用的高性能算力和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
建成多元供给、云边协同、随需调度、高效绿色的城市高性能算力网络体系,力争建成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的智能算力资源、高质量语料库和专业数据集,初步建成以浦江数链为核心的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
——初步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服务功能最强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
初步建成全球领先的光子科学大设施集群,面向第六代移动通信(6G)、芯片制造与数字孪生、AI+生物、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初步建成若干前沿产业创新平台,为应对科技产业变革和探索科学研究新范式提供设施支撑。
——全面建成泛在融合的超大规模城市智能终端设施体系。
支撑数字孪生的物联感知体系基本建成,数字技术赋能经济、治理、生活基础设施成效显著,交通、物流、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面向城市数字生活新图景的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
二、主要任务(一)构建泛在互联的高水平网络基础设施1.推动5G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通信网络向“双万兆”探索演进。
加快试点部署5G-A网络,支撑车联网、虚拟现实、8K超高清等应用率先商业落地。
上海大数据平台方案
上海大数据平台方案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积累大量的数据,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也需要建设一套强大的大数据平台来支撑其各个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上海大数据平台的方案。
目标和需求上海大数据平台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集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于一体的统一平台,以支持上海各个领域的数据驱动决策和创新发展。
具体需求如下:1.数据收集:平台需要能够从各个数据源(如传感器、数据库、日志文件等)中收集数据,并能够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流。
2.数据存储:平台需要提供可扩展和高容量的数据存储系统,以存储平台收集的各类数据。
3.数据处理: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分析。
4.数据分析:平台需要提供各种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算法,以支持用户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发现。
5.数据可视化:平台需要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可视化工具,以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和分析数据。
6.安全和隐私保护: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安全机制和隐私保护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架构设计上海大数据平台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数据源 ||(传感器、 ||数据库、 ||日志文件等)|+------------+|v+---------+| 数据收集 |+---------+|v+---------+| 数据存储 |+---------+|v+---------+| 数据处理 |+---------+|v+---------+| 数据分析 |+---------+|v+---------+| 数据可视 || 化 |+---------+1.数据收集层:数据收集层负责从各个数据源中收集数据,包括传感器数据、数据库数据、日志文件等。
这些数据会被传送到下一层进行处理和存储。
2.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负责存储平台收集的各类数据。
“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规划研究
“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规划研究【摘要】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的建设,本研究深入探讨了该平台的构建、数据采集和整合、数据应用和服务、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等关键内容。
通过对当前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本研究指出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的重要性,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持。
本研究总结评价了该平台的建设成果,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这一研究为数字上海的发展与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有望推动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的持续优化和发展,为数字化城市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规划研究、数据采集、数据整合、数据应用、技术支持、安全保障、成果展望、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评价。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是上海市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而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城市建设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空间信息基础数据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基础,它包含了城市空间的地理信息、人口信息、经济信息等多维度数据,是支撑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重要资源。
目前,上海市的空间信息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和单位中,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共享能力有限,且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该平台将整合城市各类空间信息数据,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实现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化应用,为城市管理、规划、应急等方面提供更精准、更实时的数据支持。
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上海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还将为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和生活体验,推动上海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城市之一。
1.2 目的和意义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推动数字化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效率。
通过收集、整合、分析城市空间信息数据,可以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及推进思路
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及推进思路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及推进思路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数字化治理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全球城市之一,上海在城市数字化治理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文将从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推进思路。
二、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
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公交系统、智慧能源系统等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为城市数字化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2. 政务公开与服务方面上海政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完善了多个政务平台,如“上海e政务”、“上海政民互动网”等。
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实现政务办理、信息查询等服务,提高了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和便利性。
3. 数据整合与应用方面上海市政府已初步建立了统一的城市数据平台,将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数据整合起来,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一些创新型企业也参与到数据应用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智能交通、智慧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三、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尽管上海在城市数字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数据孤岛与信息孤岛问题上海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尚未实现有效整合与共享,存在大量数据孤岛。
信息孤岛问题也比较严重,各政府部门之间和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还不够顺畅。
2. 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问题在数字化治理过程中,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是重要问题。
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涉及大量个人和企业的数据,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3. 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问题虽然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有些地区的智能交通、智慧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城市数字化治理的需求。
四、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的推进思路1. 建立统一开放的数据平台上海应进一步推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数据整合与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上海数据中心建设导则
上海数据中心建设导则数据中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为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创新中心,积极推进数据中心建设,为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上海数据中心建设导则,为上海数据中心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数据中心选址原则1. 地理位置优越:数据中心应选址于上海市区范围内,交通便利,便于与各行业进行合作和信息交流。
2. 防灾减灾考虑: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无水淹风险的区域建设数据中心,同时要考虑防火、防震等建筑物防灾减灾措施。
3. 电力供应稳定:应选择电力供应可靠且稳定的地区建设数据中心,以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4. 网络带宽充足:应选择网络带宽充足、网络连接稳定的地区建设数据中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二、数据中心设备和设施要求1. 机房布局合理:机房的布局应遵循冷热分离原则,设备摆放合理,保证散热效果良好。
2. 环境控制条件良好:机房内应采取必要的空调、湿度控制等设施,确保设备在适宜的环境下运行。
3. 强电弱电分离:强电线路和弱电线路应进行分开布线,以防电磁干扰和设备损坏。
4. 安全设施完备:应在机房内设置严密的门禁系统、视频监控设备,并配备灭火装置和其他安全设施,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性。
5. 总体规划合理:数据中心的总体规划应考虑扩展性和灵活性,以满足未来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
三、数据中心网络架构1. 网络拓扑结构:数据中心应采用冗余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冗余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以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2. 带宽规划: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传输量的预测,合理规划网络带宽,并提供扩展的能力。
3. 网络安全保障: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保护数据中心的网络免受各类攻击和威胁。
四、数据中心运维管理1. 数据备份和灾备: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灾备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2. 运维巡检和监控:建立运维巡检制度和监控系统,定期巡检设备和设施,并进行异常告警处理。
上海市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日前,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组织召开上海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 台项目验收会,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该项目作为本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于 2013 年 10 月 启动建设。项目建设总目标是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外环线为界)为主 要实施范围,建立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地质地层等三类为主要对 象,基于上海市城市统一坐标系与地面空间信息紧密结合的地下空间 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共享应用平台,为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运 行安全提供信息保障和支撑。历经三年,该项目在数据建设方面,共 普查及整合全市中心城区各类地下管线数据约 2.6 万多公里,完成了 地下交通类基础设施及部分其它地下构筑物的资料收集、三维建模等 数据建设,并更新了全部地质钻孔数据和地质成果图;在信息化建设 方面,完成了平台软硬件和安全运行环境建设,成功开发建成“地下 管线建设管理应用”和“地下工程交叉施工风险管理应用”两个示范应 用系统。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将根据相关要求,组织开展外环以外 建成区范围地下管线数据建设工作,进一步拓展数据范围,同时建立 数据动态更新及共享机制,深化地下空
“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规划研究
“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规划研究“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规划研究是指针对上海市建设一个数字化的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的规划和研究工作。
1. 目标:建设一个集成、统一、开放、共享的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以支撑上海市的数字城市建设和智能化发展。
2. 范围:平台包括了上海市内的各类空间信息数据,如地理信息数据、地图数据、航拍影像数据、遥感数据等。
3. 建设内容:a. 数据采集:制定数据采集标准和流程,进行各类空间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
b. 数据整合:对采集到的空间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和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
c. 数据管理:建立空间信息数据的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存储、检索和更新等功能。
d. 数据共享: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支持各部门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e. 数据服务:提供空间信息数据的分析、查询、可视化等服务,以满足各类应用需求。
f. 技术支撑:建立平台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硬件设施、软件工具和人员培养等。
4. 研究方法:通过调研、分析和评估等方法,确定平台的建设方向和重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5. 重点工作:a. 数据标准:制定统一的空间信息数据标准,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b. 数据共享: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各部门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
c. 技术支撑:建立平台所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工具,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d. 应用开发:支持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以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和应用效果。
6. 预期成果:建设一个功能完备、覆盖全市、高效可靠的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为上海市的各类应用系统和决策支持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7. 实施步骤: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人员配置、资源投入和时间安排等,按计划逐步推进平台的建设工作。
通过“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的建设,上海市将能够更好地利用和管理空间信息数据,并在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决策支持。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建设系统信息化工作规划纲要(2003-2010)》的通知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建设系统信息化工作规划纲要(2003-201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3.09.08•【字号】沪建办[2003]681号•【施行日期】2003.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建设系统信息化工作规划纲要(2003-2010)》的通知(沪建办[2003]681号)各有关单位:现将《上海建设系统信息化工作规划纲要(2003~2010)》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按照执行。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二00三年九月八日上海建设系统信息化工作规划纲要(2003~2010)导言进入21世纪,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对城建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城市功能提升与布局调整同步推进,要求既有设施发挥最大效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深化,要求行政管理更好地适应于发展和改革;国际化程度与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要求城建领域的公共服务优化升级。
同时,上海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口、资源及各类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度明显提高,要求形成快速反应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城建领域的工作内容深化、社会需求增长、可变因素增多、状态变化加快、情况更趋复杂,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科学组织城市运行,有效保障城市供给,从容应对城市灾害,以及全面加强对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与防灾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
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以系统、完整、动态的数据为依据;透明,以各个部门、环节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信息对称为前提;现势,以最小的时空差、最高的运行效率为特征;集成,以各类管理、设施、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城市运行最佳效能为目标。
这些基本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必须更多地依托于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十一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十一五”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03.29•【字号】•【施行日期】2007.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十一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现将《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十一五”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十一五”专项规划(二○○七年三月)前言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本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发挥信息化在城市创新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国家和本市关于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的总体部署,制定本规划。
规划主要涉及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信息通信网络演进、功能型服务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
在分析本市信息基础设施现实基础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十一五”期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专项和保障措施,对本市“十一五”期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规范和指导。
一、“十五”回顾与发展趋势(一)“十五”主要成就与经验“十五”期间,本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港主体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全面推进,全面完成各项预期发展目标,基本形成了适应国际大都市发展需求、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各领域信息通信的应用需求,圆满完成了APEC、F1等重大活动、赛事的通信保障工作;信息通信服务能力大幅度增长,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和国内通信枢纽地位,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集约化建设模式经过五年的探索、总结和创新,推进了本市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科学管理的机制,推动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为上海建设成为亚太信息通信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
1.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显著提升。
上海2024年数字化工作计划
上海2024年数字化工作计划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的数字化水平,特制定2024年数字化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 提升城市数字化基础建设,确保信息通信技术设施覆盖全市,为市民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
2. 深化各行业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交通、政务等领域,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
3. 培育数字化创新生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二、重点任务
1. 建设高速泛在的信息通信网络。
优化升级现有网络设施,推进5G网络全覆盖,提升6G技术研发水平。
2.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
重点发展智能交通、智慧安防等领域。
3. 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
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数字化升级,提高市民生活便利度。
4. 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5.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数据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防范水平。
三、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数字化工作推进机制。
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数字化人才。
4. 深化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相信上海的数字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为市民带来更多便利和福祉。
上海智慧城市规划
上海智慧城市规划第一点:上海智慧城市的规划背景与目标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一直致力于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智慧城市规划应运而生。
该规划旨在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到202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具体来说,规划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管理智能化: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公共服务便捷化: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3.产业发展创新化:发挥上海的产业优势,推动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城市产业生态。
4.生态环境宜居化:通过智慧环保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持续改善,让市民生活在一个更加宜居、环保的环境中。
第二点:上海智慧城市规划的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上海智慧城市规划明确了四大重点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路径。
一是建设城市神经系统。
上海将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城市神经系统,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这一系统将覆盖城市交通、能源、环保、安全等各个领域,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
二是打造智慧城市服务平台。
上海将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打造一站式、全流程的智慧城市服务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市民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如在线办理政务事项、查询公共信息、预约公共服务等。
三是推动智慧产业发展。
上海将依托强大的产业基础,推动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
同时,上海还将加强与全球领先智慧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智慧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是建设智慧生态环境。
上海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标准制定探究
上海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标准制定探究
蒋欣;倪丽萍;郭亨波
【期刊名称】《质量与标准化》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在上海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果和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对上海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标准制定的初步认识和思考,重点介绍了平台标准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平台标准制定需求分析、规范方法、平台标准体系及其主要内容等.总结了上海近年来在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标准的最新成果,对于其他大中城市开展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及其标准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总页数】4页(P15-18)
【作者】蒋欣;倪丽萍;郭亨波
【作者单位】上海博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上海博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市人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审议的代表议案6件——关于制定《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的议案(第1号) [J], ;
2.上海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标准制定探究 [J], 蒋欣;倪丽萍;郭亨波
3.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标准制定现状及对策 [J], 油新华; 王强勋; 刘医硕
4.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制定配套政策立项重要标准 [J], 左晓栋
5.兼顾多源数据管理与多元数据服务的管线数据标准制定研究——以《济南市地下空间管线数据标准》为例 [J], 王鹏;刘旭光;檀继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空间数据库的建设
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孙海娟1,王云娜2,范海玲21.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系,上海(200062)2.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062)E-mail:shj1811@摘要: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神经网络,载负着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重任,上海市地下管线一直由于数据量大、分散单位多、且数据格式不统一,无法有效的实现数据共享,进而制约着地下管线的网络可视化。
本文运用GIS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理论与方法、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完成了上海市地下管网可视化关键技术管线数据库的建设。
关键词:数据的组织;数据库设计;数据入库文献标识码 A1.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城市”随着“数字化地球”战略的提出应运而生。
而作为城市发展“生命线”的地下管线的数字化也正在我国悄然兴起[1]。
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是指:雨水、污水、煤气、电力、信息(电信和有线)等基础设施的信息化。
即: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图形和数据库的连接,使地下管线屏幕可视化。
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实现各个委、办、局等同政府信息捆绑关联,为政府办公提供辅助技术支持和宏观决策服务,为企业、居民提供便利服务,最终达到“信息共享,高效决策”的发展目标[2]。
国内外空间数据库技术在通信领域的研究比较广泛,比如法国Telemate 公司建立的Vasco application系统,为2000个用户提供服务,可以通过地方的信息对信号错误地区进行电话访问;德国建立的电通空间数据库,包括:信号覆盖区、系统故障区、销售规划。
中国主要研究方向是空间数据库技术与通信网络管理、移动、无线电通信基站选址等方面[8]。
可见,国内外空间数据库技术为上海市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上海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使上海信息负载也越来越重,对地下管线的依赖也越来越强,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各种原因,上海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长期滞后于城市建设和国际同行业水平[3],主要表现:上海市地下管线“老、密、乱”资料陈旧,管线工程重复开挖,管线安全保护合理机制难以实现,因而以上现状成为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城市建设空间信息基础数据规范第1部分:分类与代码》等8项地方标准的通知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城市建设空间信息基础数据规范第1部分:分类与代码》等8项地方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19.06.27•【字号】沪市监标技20190214号•【施行日期】2019.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城市建设空间信息基础数据规范第1部分:分类与代码》等8项地方标准的通知沪市监标技〔2019〕214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委,市体育局,市商务委,市知识产权局,各有关单位:《城市建设空间信息基础数据规范第1部分:分类与代码》等8项地方标准已经我局审查通过,现予以发布。
标准编号及名称为:DB31/T 401.1—2019《城市建设空间信息基础数据规范第1部分:分类与代码》(代替DB31/T 401.1—2008)DB31/T 773—2019《房车旅游服务区基本要求》(代替DB31/T 773—2013)DB31/T 1167—2019《企业商务信用评价通则》DB31/T 1168.1—2019《商务诚信指数评价规范第1部分:商圈》DB31/T 1169—2019《知识产权评议技术导则》DB31/T 1170—2019《再生骨料混凝土砌块(砖)技术要求》DB31/T 1171—2019《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DB31/T 1172—2019《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质量与信用评价规范》以上标准计划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具体实施日期以国家标准委地方标准备案公告为准。
特此通知。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6月27日。
上海新基建方案
-建设大数据中心,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为智慧城市提供支持。
-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
2.交通基础设施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提高线网密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推广智能交通技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上海新基建方案
第1篇
上海新基建方案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上海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必要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上海新基建方案,为上海市新基建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2.资金保障
(1)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新基建项目资金需求。
(2)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3)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3.技术创新
(1)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升新基建技术水平。
4.人才培养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
六、总结
本方案立足于上海市新基建的实际情况,明确了新基建的总体目标、建设内容、实施策略和风险防控措施。通过推进新基建,上海市将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绿色化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第2篇
上海新基建方案
一、背景分析
当前,全球技术革新加速,新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上海市作为国际大都市,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新基建方案,对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导则
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导则(试行稿)二OO六年四月目录1 总则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名词解释 (5)4 技术要求 (6)4.1 固定电话网络 (6)4.2 移动通信网络 (7)4.3 数据通信网络 (8)4.4 有线电视网络 (9)4.5 数字集群通信及卫星通信 (10)4.6 传输网络 (10)4.7 光/电缆网络 (12)4.8 管道建设 (13)4.9 局房(站)建设 (14)4.10 功能性服务设施建设 (16)5 用词用语说明 (18)6 格式范本 (19)7 附件 (21)1 总则1.0.1为指导、规范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对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编制的内容、技术指标、格式提出规范性要求,参照国家、部(市)颁的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上海市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等级区域的信息基础设施专业规划编制。
1.0.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规划区域概要、现状分析、业务预测、信息设备用房设置、信息网络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功能型基础设施等内容。
1.0.4本导则中涉及移动通信、数据通信业务的规划指标建议宜以满足近期(3~5年内)需求为目标,涉及固定电话、传输网络、局房、管道、光/电缆等规划指标建议宜以满足远期(10年内)需求为目标。
1.0.5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除应参照实施本导则技术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1.0.6本导则是基于现阶段的信息技术状况与应用需求所编制的导向性文件,在执行过程中需结合实际发展状况逐步加以提升与修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中引用而构成为本导则的条文。
在本导则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使用本导则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国信息产业“十五”发展规划》《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2003)》、《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2004)》《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市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上海电信业发展(2002)》以及《上海市电信业三年发展规划(2002-2005)》《上海市城市道路架空线管理办法》《上海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信息工程部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GB6650-86《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本地电话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006-200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5007-2003《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06-2004《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J08-83-20003 名词解释3.0.1 中心城中心城是指外环线以内的区域,面积约660平方公里。
上海城市规划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上海城市规划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对于城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是基于GIS技术的一种城市规划管理工具,对于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都能提供有效的支持。
因此,设计和实现上海城市规划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全面地记录、分析和展示城市规划信息,对于提高上海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水平、把握城市发展趋势和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目标1. 设计并实现一个符合上海城市规划要求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平台;2. 将上海城市规划相关信息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存储,并建立完善的信息分类体系;3. 实现对城市规划变更信息、规划管理、规划审批等重要信息的快速查询和发布;4. 提供多维度的城市规划数据分析能力,支持基于空间图形的可视化分析与决策;5. 具备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功能,确保平台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项目内容1. 城市规划信息分类体系的构建:根据上海城市规划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实践经验,设计合理的信息分类体系,将上海城市规划相关信息分为建设用地、道路、绿地等多种类型,确保信息分类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 集成GIS技术:利用GIS技术实现信息的空间管理,将城市规划信息与地理信息融合起来,为城市规划管理带来可视化、可操作的工具,在地图上对规划信息进行查看、编辑、分析。
3. 快速查询和发布功能:设计方便用户查询的界面,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提供快速查询服务,且可将规划信息进行发布,以便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相关信息。
4. 多维度数据分析能力:提供城市规划信息不同维度的数据分析,通过对规划目标、城市发展趋势、规划成效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帮助城市规划管理者更好地掌握城市规划工作状态。
5. 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功能:设计并实现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功能,实现安全、可控的数据管理,确保平台的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
最终将上海城市规划相关信息打造成为互联网加时代要求的智慧城市规划研究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规划研究]
一、“数字城市”及其应用的现状分析
1、国外“数字城市”基础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
1)空间数据生产、使用的协调和管理
1994年4月13日,美国颁布了12906号总统行政令,实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ationalSpatialDataInfrustructure,NSDI)计划,正式在美国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中开展直接协调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和管理的活动,“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规划研究。
英国政府在认识和分析美国NSDI成功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地理空间数据框架(NGDF)发展计划。
澳大利亚联邦空间数据委员会制定了空间数据管理机构与领导机构的权利与责任、联邦公益空间数据转让等政策。
2)空间数据框架建设
美国FGDC于1995年4月提出了NDGDF实施计划,开始建立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交通、水文、行政单元以及公用地块地籍数据在内的数据框架。
加拿大GeomaticsCanada负责全加拿大国家地形数据库(NTDB),已经完成1:25万地形数据库和南部人口稠密地区的1:5万地形数据库,电子通信论文《“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规划研究》。
◆分享好文◆
欧洲大多数国家版图较小,数字地理空间数据生产基础较好。
英国陆军测量局从1970年开始从事数字化制图,已正式向社会提供数字化地图。
法国地理院从1985年起建立1:5万全国地形数据库(BDTOPO),x、y精度为2.5m,z精度为1.0m。
德国内务部原大地测量研究所(IFAG)负责完成全国1:20万DLM和1:100万DKM,各州测量局负责完成1:2.5万DLM和1:2.5万DKM,其地物精度要求为3m。
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开展地理信息化工作的国家。
目前已能向社会提供DEM数字地图等系列产品。
3)空间数据标准建设
发达国家的地理信息管理采用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体系,在“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平台的建设中,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即由中央政府组织相关机构共同推动全国范围统一数据平台的建设。
政府在其中主要起到协调政策性事务、组织研究发展、统一数据标准和行业规范等作用。
2、国内“数字城市”基础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十五”计划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推进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对“数字地球”给予了高度重视。
1999年11月在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上,北京市市长刘淇正式提出了启动“数字北京工程”。
2000年初,北京市信息化办公室制定了“‘数字北京’[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