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及保障性住房的现状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摘要: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是公平可持续社会政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住房保障问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基本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在保障居民的住房需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住房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引言当前我国在住房市场上逐步建立了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但是目前国内现有的财政分权体制让地方政府在供应保障性住房问题上缺少热情,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流动人口对保障性住房需求日益强烈。
另外,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难和监管薄弱问题暴露出来,如何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设计,提高投入力度是当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1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分析由于这几年房价的突然高涨,以至于有关部门针对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尚未及时反应过来,不过对于保障性住房的需求也促使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局面。
目前,国内保障性住房体系主要有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适房和两限房四种类型。
我国政府直接供给住房只能够限制于最低收入家庭范围之中,这种制度也符合我国中低收入家庭多、人地矛盾尖锐和征信体系不完善的国情。
对于高收入者由市场供给住房,政府仅需要通过调节货币政策控制房价波动,对此廉租房设计既能够满足低收入群体。
而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建设发展保障房成为我国目前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按照我国社会当前发展现状,需要纳入保障房住房范围的家庭约有30%左右,大约6000多万家庭,而目前据估计仅有1500多万套保障性质住房供应,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保障房建设程度低、覆盖面窄、供需矛盾紧张,大多数的低收入阶层尚未享受国家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红利。
另外,尽管目前所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和各级政府紧锣密鼓颁布的住房保障性政策还不够完善,但是诸如限购等政策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府正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问题及建议
—
—
皇 全
陈 竹
( 南 财 经 大 学 财 税 学 院 四川 成都 西 6 13 ) 1 10
—
—
我 国保障性住房现状 、 问题及建议
摘 要 :衣 、 、 、 , 人 类 生 存 的 基本 需 求元 素 ,居 者有 其 屋 ” 涉及 到 公 民的 基本 生存 权 利 , 食 住 行 是 “ 既 又会 影 响 社会 稳 定 和 经 济 的 可持 续 发展 。市场机制本身的局 限决定 了政府在住房保障体 系中的重要责任。随着市场化 改革的深入 , 我国的住房保障体 系经历了一个不 断发展 的 过 程 , 得 了显 著 成 就 , 也 面临 着许 多 的 困难 和 挑 战 。 取 但
3 积 极 发展 公 共 租 赁 住 房 .
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人家庭为对象的商 品房供应 体 系 ; 面推 行 住 房 公 积金 制 度 ; 强 经 济 适 用 住 房 的开 发建 设 , 快 解 决 全 加 加 中低 收入 家 庭 的 住 房 问题 。 二是 19 9 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 房制度改革加快住 房建 设的通知》( 国发[9 8 2 19 ] 3号) 文件 中首次 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 用 , 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 对不 同收入家庭 实行不 同的住 房 供应政策 : 最低收入家庭租赁 由政府或单位提供 的廉租住房 , 中低 收入家 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 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或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 。 三是 20 0 7年《国务 院 关 于 解 决 城 市 低 收 人 家 庭 住 房 困 难 的 若 干 意 见》 国发[ 07 2 ( 2 0 ] 4号 ) 文件 中提 出, , 以城市低 收人 家庭为对象 , 进一 步 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 制度 , 改进 和规范 经济适用住 房制度 , 加大棚 户 区、 旧住宅区改造力度 , 力争到 “ 十一五” 期末 , 使低收人家庭住房条件 得 到明显改善 , 民工等其他城市住房困难群体 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 农 三 、 国保 障 性 住 房现 状 我 中国的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 : 廉租房 、 经济适用房 、 两限房、 公租房 。 廉 租房 是 指 政 府 以 租 金补 贴 或 实 物 配 租 的 方 式 , 符 合 城 镇 居 民 最 向 低生活保 障标准且住房 困难 的家庭提供社会保 障性质的住房。 两 限 即 限户 型 、 价 , 政 府 为增 加 中低 价 房 供 应 而制 定 的一 项 新 限房 是 政策 , 即在土地 出让时 , 入限房价 、 写 限户型 、 限地价等条款。 公共租赁住房是在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模式的基础上一种政 策性 的、 保障性 的住房 , 主要运作方式是 由政 府持有部分 房源 , 并将这些房 屋 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租给特定人群 , 主要解 决那些既不 符合保障性住 房 供应条件 又无力购买普通商 品住房的“ 夹心层” 群体的住房 问题。 总体来说 , 我国已经初 步建立起 面向城镇 中低 收人 家庭的经济适 用 房 制 度 、 向低 收入 家 庭 的廉 租 住 房 制 度 和 面 向“ 心 层 ” 两 限 房 和 公 面 夹 的 租房制度 , 形成 了多层次 、 多渠道的保障性住房分类供应体系。 四 、 国保 障 性 住房 凸显 的问 题 我 尽管保 障性住房政 策的实施 , 为经济 、 会 的发展 添砖 加瓦 , 社 带来 种 种好处, 然而住房保障体系同时也存在一些 突出的问题和矛盾 : () 1 保障性住房供应秩序} 乱 , 昆 用于住 房保障 的经 济适用 住房并 没 有由真正 的中低收入居 民和家庭所购买 , 而成 了许多 高收入群体 的资 反 产和投资工具 , 开奔驰 、 马的高收人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的现象也并 宝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住房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住房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
当前,住房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需要进行全面深化的住房制度改革。
本文将针对中国住房制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中国住房制度现状1、房价高企,消费能力不匹配近年来,中国城市的房价涨势持续,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价更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远远超过绝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导致人们购房难、买房贵。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缺乏有效的调控措施,导致投资性购房居多,使得房价不断上涨。
2、政府主导,市场不自由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是政府主导的行业。
政府制定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从土地出让到楼盘销售,所有的环节都要经过政府的审批和监管。
一方面,政府制定的房地产政策确实起到了推动市场发展和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不自由和不透明。
政府的干预,抑制了市场竞争的活力,导致开发商往往有意无意地形成联合抬高房价,进而加剧了住房紧张的矛盾。
3、城乡差距,住房供需失衡在城市与农村住房问题上,城乡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导致住房供需失衡,农村传统的住宅建设无法满足当代人对住房的需求。
同时,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急剧增加,造成了住房供应短缺、租金高涨等问题。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促进全国性的城市化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住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加强集中供热、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住宅舒适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水平。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住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了优质的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大家也就更愿意居住在城市里面,从而使得一些偏远的地区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体系,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
2、加强产权保护,改革住房税制保护产权是市场经济的根本,也是住房制度改革的基石。
浅析保障性住房发展与管理现状
浅析保障性住房发展与管理现状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满足低收入家庭和特殊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解决城市住房困难问题而提供的住房保障服务。
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与管理现状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也是城市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与管理现状进行浅析,探讨当前保障性住房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保障性住房的发展现状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住房改革政策,其中包括发展保障性住房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保障性住房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扩大,成为了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公共租赁住房,即政府提供给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二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即政府为符合条件的城乡低收入家庭提供购房补贴或贷款支持。
在发展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政府投入不断增加,各地积极推进政策,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也成为促进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动力。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各地区都相继出台了相应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扶持力度。
1. 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目前,保障性住房管理主要由政府部门牵头负责,由政府制定政策、安排资金、统筹规划、监督管理等工作。
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工作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2. 审批管理体系保障性住房由政府统一规划和审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可以通过申请获得相应的住房保障,政府对住房的产权、使用权以及租金等进行严格管理。
除了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外,市场参与也是当前保障性住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并积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
三、保障性住房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虽然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
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汇报
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汇报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保障人民基本居住权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任务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将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现状、政策和成效三个方面来进行汇报。
一、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市的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城市常住居民的住房面积仅有30.5平方米/人,比发达国家低出近一半。
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也非常严重,有大量居民居住在老旧、狭窄、不安全的危房中,住房条件差,也存在着住房过于集中的现象。
目前,全国住房保障需求量已经达到了2000万户以上。
二、政策为了有效解决城市住房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政策。
例如:“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对住房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案,先后实施了“安居工程”、“货币化安置”、“共有产权住房”等一系列保障性住房项目,投资金额数千亿,解决了数百万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同时,还通过土地制度改革、住房保障金制度建设等方式,为保障性住房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成效在政府不懈的努力下,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2009年至2019年,全国共计实施了200多个万套保障房的安居工程项目,解决了超过数百万户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同时,“货币化安置”、“共有产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也得到了广泛实施,为广大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更加优质、便利的住房选择。
总之,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国政府在这个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保障了广大住房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权益,同时也为城市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模巨大、技术要求高,一些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口、设计不合理、工程质量差等问题,导致了使用难题和社会反响。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文教研究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及对策陈宪升(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广西 南宁 530023)摘要:随着我国住房情况的不断变化,保障性住房制度能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加优惠、更加方便的住房需求。
保障性住房体系正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政策性租赁房一、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专门建设了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政策性租赁房三种。
此后,国家又不断推出新的政策,对保障性住房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
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更加完善。
(一)经济适用房优惠经济适用房以最低的优惠价格,按照标准的建设规定,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从经济适用房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经济”之处在于,由政府进行补贴及政府给予优惠,经济适用房以最低的价格,给予人们最舒适的环境,为中低收入家庭的接受能力和经济实力做充分的考虑。
“适用”之处在于,在建设过程中,最大化地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方便,对于交通、价格、实用性都充分的做到了合理性。
经济适用房的制度体系,对于建设、分配、监管都有着明确的规范,确实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有极大的帮助。
因此,经济适用房的设定,是保障性住房当中最为不能少的一部分。
我国经济适用房的用地计划有着明显的不足,这样就造成了经济适用房布局不合理的情况。
对于经济适用房的位置选择,政府是做过充分考虑。
如果将经济适用房选在地理位置较好的地方,这无形中就助长了房价的上升。
所以,经济适用房一般是选在郊区。
但是,郊区会离市中心有一定的距离,在交通、教育等各个方面又会增加一项额外的支出。
这样的经济适用房就不符合“适用”宗旨,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二)廉租房廉租房是为特定的困难对象而制定的保障性住房。
廉租房的保障手段与经济适用房有着相同的特性,但是,与经济适用房不同的是,廉租房只能出租,不能出售。
对保障性住房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政策,通过政府购买、补贴、贷款等方式,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房。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不高、管理难度大、资金来源不足等。
本文拟就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建设质量不高。
由于部分地区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缺乏有效监管,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采取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或者施工技术,导致保障性住房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由于质量问题,住房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不仅影响了住户的居住质量,还给政府增加了后期的维修成本。
保障性住房的管理难度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普遍存在着缺乏规范、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由于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分配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不法分子往往会抓住漏洞,从中渔利,导致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获得了保障性住房,从而挤压了真正需要的低收入家庭的入住机会。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也存在一定问题。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政府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然而政府的财政压力很大,很难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又因为资金短缺,而采取了规避问题、敷衍塞责的态度,导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与改进。
应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质量。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部门,加大对于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建设的质量达标。
还可以建立健全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考核机制,对于建设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进行严厉的处罚,确保住房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应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与监管。
政府可以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涵盖住房申请、分配、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住房分配的公平公正。
也可以建立健全的住房管理机构,对保障性住房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管,确保住户利益得到保障。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的加快,我国住房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我国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发展。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如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管理不规范、保障性住房质量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等。
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
在我国,有关部门对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存在以权谋私,私分公房等现象,导致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
这不仅严重违背了保障性住房的初衷,而且也增加了广大居民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不信任感。
二是保障性住房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各地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保障性住房管理混乱,一些保障性住房甚至变成了“商品房”,导致保障性住房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三是保障性住房质量和配套设施不完善。
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有限,很多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存在问题,一些保障性住房小区缺乏公共设施、交通出行不便等问题。
综合以上情况,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和质量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分配的监督。
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制度,公开透明地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分配,防止以权谋私、私分公房等现象的发生,增加人民群众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健全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管理的投入,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管理体制,建立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标准,确保保障性住房的使用、管理和修缮等工作得到规范执行。
提高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
政府应该增加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标准,合理规划保障性住房小区的配套设施,改善其居住环境,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住房的品质。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引言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导致住房需求不断增加。
现有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无法满足广大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导致一些人仍然无法解决住房问题。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有待提高,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存在质量不过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着执行不力、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在面对保障性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案,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角色,共同推动保障性住房事业的健康发展。
【字数:290】1.2 问题意识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需求量远远超过供给量,导致了市场上保障性住房的价格居高不下,一些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
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虽然得到供给,但是居住条件却比较差,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服务设施,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规范性,一些政策执行主体与实际执行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了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只有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事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现状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有限,许多低收入家庭仍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
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项目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住房安全隐患。
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和运营不够规范,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和评估标准,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保障性住房的供需矛盾突出,需求量大于供给能力。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和新就业群体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住房需求增加,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导致一些低收入家庭依然无法解决住房问题。
浅析保障性住房发展与管理现状
浅析保障性住房发展与管理现状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住房保障服务,旨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许多家庭的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国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与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对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与管理现状进行浅析。
保障性住房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住房保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通知》等,进一步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支持力度。
各地方政府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住房保障对象得到了较好的保障,解决了许多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保障性住房的管理现状。
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是保障性住房政策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
为了提高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水平,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管理体制,加强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监管和评估,强化对保障性住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以及加强社会监督等。
我国还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
通过这些措施,我国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效保障了住房保障对象的合法权益,提高了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利用效率。
保障性住房发展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进度不够稳步,一些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较慢,供给不足;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地方对于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存在着漏洞和问题,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住房保障对象的认定标准和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住房保障对象并未得到合理的保障,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大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其建设效率和速度,提高供给水平;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机制和评估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完善住房保障对象的认定标准和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措施能够真正惠及到需要帮助的家庭。
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市场 现状与未来发展
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保障性住房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解决住房问题的过程中,租赁市场作为一种重要的住房供给方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挑战。
本文将对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现状1.政策法规支持增加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发布一系列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积极推动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
例如,明确提出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应通过多种方式供给住房,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租赁住房支持。
2.租赁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尽管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市场在政策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实际供需矛盾仍然存在。
需求方面,大量低收入群体需要租赁住房,但供给方面,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租赁市场机制不完善由于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相对较新,相关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
例如,租金定价机制不合理,缺乏统一的租赁合同标准等问题限制了市场的正常发展。
二、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未来发展展望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了进一步推动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提升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此外,政府可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市场,提供更多的租赁住房资源。
2.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为了保障住房租赁市场的公平有序发展,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对租赁市场的监测和管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建立健全租赁市场投诉处理机制,确保市场运行的规范性。
3.提高租赁市场的专业化水平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资质认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推动建立租赁市场的信用体系,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4.创新发展模式在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中,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租赁住房的供应和管理机制。
例如,可以引入专业化租赁公司,以提高租赁市场运营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卢方方南京农业大学【摘要】实施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现状对策一、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与问题1998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全面停止福利分房,采取了住房分配货币化和市场化的彻底改革。
自此建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住房保障体系。
出台了“富人购买商品房,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最困难的居民享受政府补贴的廉租房”政策,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本着“适度、分层次、多形式保证”的原则,有步骤地对中低收入住房家庭实施住房保障,基本形成了廉租房实物配租、租房补贴、公房租金核减、经济租赁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支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
10余年来,虽各级各地政府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更新政策、制定规划、加大投资力度,但终因一方面政策制度还存在严重缺陷、执行乏力,另一方面保障房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最终致使保障房的保障作用和功能大打折扣,“保障性住房的初衷彻底被扭曲”。
当前,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已无法回避,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1.保障房建设力度不够。
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
主要表现一是政府投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政府投向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放量过少。
因此造成保障性住房的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特别是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建设无法满足众多特别困难的家庭需要。
1997-2008年,尽管经济适用房投资总额从185.5亿元增加到982.6亿元,增长了429%,但其占城市住房投资比例却从12%下降到4.45%。
1998-2007年,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虽然从1700万平方米增加到3500万平方米,但从2001年开始,经济适用房的销售面积从绝对额上确是下降的。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供应不足、质量不高、政策体系不完善、购买者倾向于炒作等。
供应不足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量较少,很难满足需求。
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供应不足的情况更为严重。
这导致了保障性住房的排队时间长、需求者等待时间长。
质量不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施工质量和居住环境可能不尽如人意。
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存在建筑质量不达标、设施简陋等问题。
这不仅不符合保障性住房应有的基本标准,也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政策体系不完善是制约保障性住房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对于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专门的法律、政策和规范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政策执行的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一些优抚对象、军转干部等在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时存在困难和不公平的情况。
购买者倾向于炒作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一些购买了保障性住房的人员,并非真正的住房需求者,而是将其作为投资手段进行炒作或者租赁获取经济利益。
这种现象不仅严重扰乱了保障性住房的市场秩序,也严重影响了真正的住房需求者的利益。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增加供应量,提高满足住房需求的能力。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居住环境达到符合标准。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和监督,防止不正当行为和腐败现象发生。
还应加强购买者的资格审核和监管,防止保障性住房被倒卖或用于炒作,确保住房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障性住房是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只有通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人有住房的社会目标。
我国保障住房的现状、进展和存在问题
我国保障住房的现状、进展和存在问题三、我国保障住房的现状、进展和存在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主要类型及产⽣背景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家庭实⾏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停⽌福利分房,逐步实⾏住房分配货币化,建⽴以廉租住房、经济适⽤住房和商品住房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类型主要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五⼤类。
表3-1: 我国保障性住房主要类型注:以上保障性住房五⼤类型定义由2011年6⽉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部、住建部、农业部、中国⼈民银⾏、国家林业局⼋部委于出台的《关于建⽴保障性安居⼯程统计制度的通知》确定。
1、低收⼊家庭住房问题⽇益突出,廉租房制度迅速确⽴廉租房制度是由政府为解决低收⼊居民中的⽆房户和特困户的住房困难问题⽽设定的⼀项救助制度。
廉租房是政府提供财政投⼊和政策⽀持,限定套型建筑⾯积标准,按照合理标准组织建设,或通过购买、改建和租赁等⽅式筹集,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供应标准供应的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
我国进⾏住房体制改⾰后,由国家统⼀分配住房转变为城市居民到市场上购房。
这种体制的转变使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平有了⼀定的提⾼,但社会低收⼊者阶层⽆⼒⽀付住房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愈发突出。
为此,国家有必要建⽴住房保障体系,对低收⼊家庭实⾏住房保障的政策倾斜,保证⼈⼈有房住。
在1998年的《国务院关于进⼀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和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次提出建⽴廉租房制度,即最低收⼊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房,为廉租房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004年3⽉《城镇最低收⼊家庭廉租房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提出“地⽅⼈民政府应在国家统⼀政策指导下,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城镇最低收⼊家庭廉租房制度”,这标志着廉租房制度的全⾯启动。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目录:一、引言二、现状:五个方面详细介绍1.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2.住房保障供给与需求的状况3.住房保障机构与运营效率的评估4.住房保障监管与服务的现行情况5.住房保障管理与治理体系的构建三、发展方向1.制定符合市场规律、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住房保障政策2.增加住房供给,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高住房保障质量3.加强住房保障机构管理能力,完善住房保障运营机制4.强化住房保障监管与服务,准确把握住房保障需求和供给5.构建住房保障治理系统,推进住房保障可持续发展四、案例解析1.北京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情况及优化建议2.天津市推行公租房制度的实效及亮点3.上海市保障性住房的创新模式分析4.广州市开展房源利用三年行动计划的效果评估5.深圳市“互联网+住房租赁”平台的探索实践五、结论一、引言住房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我国,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建立了住房保障体系,旨在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
然而,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如政策落地不到位、供需矛盾严重、机构效率低下、监管服务不力等等。
因此,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方向两个方面,对我国住房保障体系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提高住房保障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二、现状:五个方面详细介绍1.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住房保障政策是住房保障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住房保障目标的保障和保障对象。
我国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住房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房住不炒”、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人才公寓、棚户区改造等等,试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决住房问题。
此外,各地政府也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住房保障政策。
但是,目前我国住房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也存在政策重叠、重点不突出、执行不力等问题。
2.住房保障供给与需求的状况住房保障供给与需求是体系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住房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城市住房保障制度作为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现状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等。
这些制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于缓解城市住房问题、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城市住房保障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三、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一)住房保障覆盖面不够广泛当前,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主要面向低收入家庭和特定群体,覆盖面相对较窄。
很多中等收入家庭和新生代城市居民无法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导致住房问题依然严峻。
(二)政策执行不到位部分地区在执行住房保障政策过程中,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政策扭曲等问题,导致政策效果无法充分发挥。
(三)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当前,我国城市住房供应以商品房为主,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
同时,部分地区存在住房供应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导致部分地区住房紧张,部分地区则出现空置房现象。
四、完善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议(一)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应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将更多中等收入家庭和新生代城市居民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同时,应加强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力度,确保其基本居住需求得到满足。
(二)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应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应建立健全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三)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应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住房需求。
同时,应加强住房供需匹配,避免出现部分地区住房紧张、部分地区空置房现象。
(四)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应加快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鼓励和支持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
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市场 现状与未来发展
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不断加剧,保障性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在中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发展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
从最初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销售到现在的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中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不断创新,租赁市场也逐渐成熟。
本文将重点分析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市场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现状1.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来推动市场发展。
比如,针对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的税收减免政策,为租赁企业和租户提供了经济支持。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租赁项目的投入,提供了相应的土地和财政补贴,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市场需求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和流动人口的增加,使得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的需求日益旺盛。
相比于购房,租赁更加灵活,适应了大部分流动人口的需求。
尤其是年轻人和刚就业的人群,租赁成为他们获取住房的首选。
当前,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的需求与日俱增。
3. 市场规模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国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年均租赁面积增长超过10%。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的投入,租赁项目的供应量逐渐增加。
同时,租赁企业也在不断壮大,提供了更多的租赁服务,市场规模得到了进一步壮大。
二、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的未来发展1. 多元化产品未来,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将出现更多样化的产品。
通过创新租赁模式和灵活的业务设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以公共租赁住房为基础,加入共同居住空间和配套服务,构建共享型住房,满足年轻人对社交和社区生活的需求。
2. 优化管理机制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需要健全的管理机制,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和公平性。
未来,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租赁合同和纠纷解决机制等。
同时,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确保租赁市场的良好秩序。
3. 加强监管为了保障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浅谈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房源紧缺、管理不规范、住房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从而为更多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
一、问题分析1.房源紧缺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着房源紧缺的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膨胀、土地资源有限等原因,导致政府无法及时供应足够的保障性住房。
这就使得需要保障性住房的家庭无法及时得到保障,居住环境陷入困境。
2.管理不规范目前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方式较为混乱,存在着一些管理不规范的现象。
一些单位在分配保障性住房时不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核,导致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家庭也享受到了住房保障;一些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单位在配套设施建设、物业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住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住房质量不高目前一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质量不高,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和居住环境不佳的问题。
一些住房存在着漏水、渗漏、结构不稳定等问题,给住户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住房所在的小区环境差、配套设施不完善,给住户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1.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为了解决房源紧缺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加快建设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
政府还可以在土地资源、财政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支持,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以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
2.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为了解决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力度,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
对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申请、审核程序进行规范,建立健全的分配机制和管理流程,确保住房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管理单位的监督和考核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城乡居民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城乡居民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城乡居民住房保障是民生问题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居民住房保障的层次不断提高。
本文着重探讨城乡居民住房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城乡居民住房保障的现状1. 城市居民住房保障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保障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全国城镇居民住房拥有量达到97.2%,城镇住房保障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同时,城市住房保障主要采用的是市场化和政府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如公租房、廉租房、限价房等,这些保障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2. 农村居民住房保障相比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住房保障状况较为严峻。
农村住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住房面积较小、建筑质量较差、缺乏基础设施、其次是住房的数量不足和供求矛盾。
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也是影响农民工回乡创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二、存在的问题1. 城市居民住房保障中存在的问题(1)住房价格过高。
随着房价的逐年攀升,限价房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2)保障方式单一。
主要采用市场化和政府投资相结合的方式,而且住房保障模式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住房保障区域不均衡。
住房保障区域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较小的城市、中小城镇保障较少。
2. 农村居民住房保障中存在的问题(1)多数农村居民住房建筑质量较差。
因为建筑材料与建筑工艺等技术问题,导致农村居民住房的建筑质量较差,使用寿命短。
(2)供求矛盾。
农村居民住房问题主要表现在住房数量不足,供求矛盾突出,导致住房价格过高。
(3)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经济发展不够,农村居民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较低,制约了住房保障水平的提高。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1. 引导住房供给侧结构改革。
通过完善土地制度、推进物业租赁市场改革、加大房地产税等政策措施,引导住房供给侧改革,调整住房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推动落实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及保障性住房的现状
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 23号文件被看成是房改新政的开始。
这份文件宣告了住房福利制的终结和住房市场化的开始,同时也提出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住房保障措施。
2003 年以后,当房价进入全国性的飙升时代,大量低收入家庭甚至部分中等收入家庭也无力承担过高的房价时,中央政府试图通过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此来降低房价,但是成效不大。
直到 2007年 8月 24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性住宅工作会议,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家的调控重心逐渐从调控房价转向保障睦住房体系的构建上来。
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不断推进和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力度,将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8年 1O月 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大保障洼住房建设规模;同年 11月,出台了保障性住房政策,再次大力推行保障l生住房建设。
2009年,我国出台了+项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中一项就是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同时还出台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有 9000亿元专门用于保障洼住房建设。
另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洼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 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
庭和 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
总之,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出台和不断完善,势必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带来深远影响。
我国从 1998年起开始实施住房制度改革,现在已大体上形成由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三部分构成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