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辽宁省分校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814
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81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找出不是同一类的词()。
A. 腊梅B. 翠竹C. 蟒蛇D. 苍松2、选择搭配合适的一组()。
A. 春节—扫墓B. 清明—拜年C. 端午—赛龙舟D. 中秋—吃饺子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木屐(jī) 嫉妒(jì) 来势汹汹(xiōng)B. 讪笑(shàn) 涨价(zhàng) 骇人听闻(hài)C. 沮丧(jǔ) 旋风(xuán) 兴高采烈(xìng)D. 挨啄(zhuó) 篱笆(lí) 言简意赅(gāi)4、下列哪一项不是同类的词()A. 青松B. 杏树C. 大树D. 桃树5、课外阅读。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思考:对“朔方的雪”的形象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B. 羞涩美艳,平和恬静。
C. 坚硬孤独,奋力抗争。
D. 蓬勃纷飞,旋转升腾。
6、下列音节的韵母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 沉chénB. 省shěng 政zhèng府C. 钢gāng笔D. 姑娘 niáng7、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B. 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2019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 9 5 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一马琳克洛德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羁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滑在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
测试表明,一般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更光滑些。
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像一张纸,而在8 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
2018-2019(标准试卷)(含答案)高一12月月考考试语文
绝密★启用前2018-2019(标准试卷)(含答案)高一12月月考考试语文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每题9分共2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报告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土壤里生长出的文学根苗。
报告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推进,总是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存在密切联系。
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报告文学表现的多样性。
在社会生活点面上接触和描述题材对象,是报告文学创作的常态。
像《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和《西长城》这样具有明显“史志”品格的报告文学,都是文学视野下的历史政治文化观察和表达,具有独特厚重内容和生命力量。
记忆往往会给人带来多样的感受。
报告文学创作着眼于现实生活,时常同人们的关注热点焦点同一。
但是,这并不是简单地与新闻式的直接表达等同。
温故而知新,也时常是报告文学表达现实关注的方式。
对现实社会生活积极关注,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
这种传统让报告文学始终与人民、与大地、与时代精神建立起一种紧密的联系,拥有鲜活的社会生活气息和现实力量。
像裔兆宏用真实生动的事实故事,描述霍岱珊为了减轻和消除淮河水污染,甘愿放弃工作,经受各种艰难风险,义务投入巡查监督并对各种污染行为坚决斗争的《淮河赤子情》;像刘先琴生动记述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几十年科学人生和科学追寻故事的《玉米人》;像徐富敏通过追踪太行山上一个山村的变迁史,以一个村支书的人生奋斗和经历来表现山村不断富裕起来的《太行山上》等,都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递出感动和欣喜的内容。
这些用自己的精神和行动为社会造福的故事,正是社会积极力量的宣示。
但是,社会生活是一个矛盾多样性的呈现。
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给人鼓舞和喜悦的现象,自然也会存在不少令人忧虑和感伤以至愤怒的现象。
像陈廷一满怀忧虑地追踪中国大面积遭遇雾霾天气,由此产生污染灾难的《2013,雾霾挑战中国》;像张敏宴大胆揭露相关医疗单位借着治病的名义而过度用药,不顾患者健康利益,追求经济利润的丑陋现象的《吸血的血透》;杨晓升在《失独,中国家庭之痛》中对独生子女生育政策的反思等,都是在不同的社会矛盾表现中产生的文学叙述,给人以程度不同的触痛感受。
辽宁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东北育才学校第三次模拟(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怀,合肥人。
袭父职...为真定副千户。
永乐初,积功至都指挥佥事。
从平安南,进都指挥使,莅山西都司事。
再从张辅擒安南贼简定,从都督费瓛征凉州叛人虎保,皆有功。
仁宗立,进都督同知。
宣德元年,代梁铭为总兵官,镇宁夏。
时官军征交阯者屡败,诏发松潘军援之,将士惮行。
千户钱宏与众谋,诈言番叛,帅兵掠麦匝诸族。
番人震恐,遂反。
杀指挥陈杰等,陷松潘、叠溪,围威、茂诸州。
指挥吴玉、韩整、高隆相继败绩,西鄙骚然。
诏遣鸿胪丞何敏、指挥吴玮往招之,而命怀统刘昭、赵安、蒋贵帅师数万随其后。
玮等至,贼不顺命。
玮与龙州知州薛继贤击贼,复松潘。
比怀至,仍用玮前锋,遂复叠溪,降二十余寨。
招抚复业者万二千二百余户,归所掠军民二千二百余人,事遂定。
进左都督,厚赍金币,而绌玮功不录。
怀留镇四川。
在镇骄纵不法,干预民事,受赇庇罪人,侵夺屯田,笞辱佥事柴震等,数为言官所劾。
帝降敕责让,复避御史..王礼弹章示之。
怀引罪。
置不问。
六年,松潘勒都、北定诸族暨空郎、龙溪诸寨番复叛。
怀遣兵战败,指挥安宁等死者三百余人。
怀乃亲督兵深入,破革儿骨寨,进攻空郎乞儿洞。
贼败,斩首坠崖死者无算。
革儿骨贼复聚生苗邀战。
击破之,剿戮殆尽。
于是任昌、牛心诸寨番闻风乞降,群寇悉平。
久之,巡按御史及按察使复奏:“怀僭侈逾分。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
”宣宗怒,召怀还,命文武大臣鞫之,罪当斩。
下都察院狱,宥死落职。
正统二年以原官镇大同。
时北人来贡者日给廪饩..,为军民累。
怀言于朝,得减省。
居二年,以老召还,命理中府事。
九年春,与中官但住出古北口,征兀良哈。
还与马亮等同封,而怀得平乡伯。
十四年扈驾北征,死土木。
赠侯,谥忠毅。
子辅乞袭爵,吏部言非世券..,执不许。
景帝以怀死事,许之。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三》,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B.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C.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D.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袭父职,指儿子承袭已死父亲的爵位或官职。
辽宁省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8分)一、课内文言知识(本题共5小题,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网罗:搜集B.仆诚.以著此书诚:诚实,真诚C.若望.仆不相师望:怨恨,抱怨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常:不同寻常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C.考之行事..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3.下列选项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2分)A.梁,吾仇也B.燕王,吾所立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D.请其矢,盛以锦囊4.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2分)A.《国语》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纪传体著作B.单于: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高适的《燕歌行》中“单于猎火照狼山”指敌酋C.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如《伶官传序》有“遣从事”一说D.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称为太牢。
5.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漠穷秋塞草腓.腓:肥沃B.摐金..伐鼓下榆关摐金:击鼓C.雕栏玉砌.应犹在砌:台阶D.举.天下之豪杰举:列举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
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
由庶吉士历赞善。
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
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
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
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
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练兵通州,列上十议。
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
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未几,熹宗即位。
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
辽阳破,召起之。
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
帝善其言。
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丘兆麟劾之,复移疾归。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负罪者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贬谪制度起源甚早。
到了唐五代,贬谪制度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补充。
②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整体来看,宽严交替、株连面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乃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
这几大特点,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③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而投闲置散者、被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和流人等几种类型;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无异的外任,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
辽宁省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卷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共39分)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各句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朔.风(shuò)横.肉(hèng)兴.奋(xīng)暖和.(huo)B.挫.折(cuò)提供.(gōng)胡谄.(zōu)癖.好(pǐ)C.筵.席(yán)应.届(yīng)咆哮.(xiào)女佣.(yòng)D.挨.饿(ái)唠.叨(láo)果脯.(fǔ)匕.首(b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账簿服贴高品位挺身而出B.宛转亵渎绊脚石犄角之势C.陷阱销路笑嘻嘻理屈词穷D.装潢收讫爆冷门义气用事3.填入下列各句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执政为民”,就是要求我们的公务员在为百姓办事时,能够随时提供便当的服务。
②文化现象固然复杂,但对于现实生活的,对于普通百姓情感的疏远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忽略,不能不说是当前一些作品缺乏感染力的重要原因。
③现在大家认识到,管理只有“集中”才能保证“统一”,才能保证质量,而有的地区教育行政管事上的各自为政,使得基础教育混乱。
A.简洁隔膜有失B.简捷隔膜失之C.简捷冷漠有失D.简洁冷漠有失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中国足球队的过早出局,他只觉得天旋地转,头重脚轻,连身子也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B.没有演过大人物的谢园这次在影片《陈云在临江》中小试牛刀....,为了演出成功,他不敢懈怠,抓紧时间阅读了很多关于陈老的书籍。
C.在航天技术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殚精竭虑....,刻苦攻关,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取篮子令人瞩目的成就。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主要是由于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2019届辽宁省分校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辽宁省分校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作为潮州人族群的风味菜肴,潮菜初是伴随着潮商的足迹传遍东西洋的,而后通过南北贸易和移民,吸纳了东西洋各地的饮食精华,包括各种各样的食材和烹饪技法,进而融会贯通并走向成熟。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潮菜在全国各地迅速的兴起,其独特健康的饮食理念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按照当代流行的八大菜系分类法,潮菜因为地处广东而归入了粤菜,但已故的美食家唐振常却不以为然。
他在《饔飨集》中说:“八大菜系中无潮州菜,大约以为潮州菜可入粤菜一系,此又不然,通行粤菜不能包括潮州菜的特点,凡食客皆知,试看香港市上,潮州菜馆林立,何以不标粤菜馆而皆树潮州菜之名?”为什么潮菜不能归入粤菜?为什么潮州人无论到哪里都不标榜粤菜而只树立潮菜自己的名声?就潮州人而言,大概认为粤菜或广东菜其实都是广府菜的别称,是讲粤语的广府人族群的风味菜点,与潮州人所吃的潮菜有明显的差别。
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97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当地大饭店的名厨整理出版一套6册的“菜点选编”丛书,没有把潮州菜汇编到《广东菜点选编》一书中去,而是与福建菜合编为《福建潮州菜点选编》。
这说明在专家名厨的眼里,潮州菜反而与闽菜存在着更多的共性。
位于粤东一隅的潮州古属七闽,境内土著与闽越人无异,自秦始皇之后虽隶属广东,移民却多数来自福建,所以宋代的《舆地纪胜》说潮州:“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
”潮菜的很多菜品及调料,是与闽南菜共有或者大同小异的,如蚝烙、生腌成蟹、古法蒸鱼、沙茶酱等;潮菜的很多特点,如善烹海鲜、重汤轻油、索尚清淡、注重养生等,也同时是闽南菜的特点。
只不过到了近代,潮菜融合了海内外更多饮食文化的长处,使传统的饮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菜系之名,实际是上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新名词,基本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属于地域范畴。
辽宁省凤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语文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普通民众在尽情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物质文化生活时,并不需要了解和掌握机器能够自动运行的原因和图像能够生动呈现的原理。
对于当下的很多人来说,他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已经由“语言文字”转型为“图像”或者“视觉”。
美国学者威廉•米歇尔就指出,一种以形象尤其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不经意间形成并壮大起来,而以概念性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则逐渐式微,这同时也标志着人类生活方式和认知范式的一种转变。
也许米歇尔的观点有些武断,但视觉文化的兴起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相机、手机、电影、电视、电脑、网络中生动的声音和图像逐渐取代了语言文字的功能,以智能手机和网络为代表的视觉文化蒸蒸日上。
在视觉文化日益彰显的当下,视觉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得到了再一次彰显。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工具创造出来的技术图像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使得人们很难静心阅读经典文献,以继承和发展一直传承下来的文明成就,探究隐藏在可见的现象背后的不可见的事物本质。
这些所谓的事物本质被近代以来的哲人们认为只存在于思想和意念的非实体性领域之中,它们往往是通过各种语言来编码的。
心理学教授爱因汉姆认为,对于概念的思考比对视觉感知的思考更有优势、更深刻。
原因在于,人类对于概念的思考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行为,概念思维会有一个自身概念,或者说概念思维会反思自身,但视觉的感知却不可能反思自身。
视角文化正猛烈地冲击着人类的概念性认知模式。
视觉文化或者图像文化的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培养良好的视觉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视觉素养指人们通过“看”的方式来获取、识别和思考各种信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素养,是一种通过“看”来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人们的视觉素养,首要的是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9学年辽宁省分校高二12月月考语文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辽宁省分校高二12月月考语文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周汝昌晚清有一个姓陈号蜕庵的学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而应当归入子部。
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归入子部,等于说《红楼梦》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野史或“闲书”,而是一部思想巨著。
在晚清能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难得的,可惜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
他说的“子部”,就是指我们中华文化体现于书册形式上的“四部”“四库”:经、史、子、集中的“子”类,皆为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亦即“诸子百家”的“子”。
这就点明了《红楼梦》的巨大的文化蕴涵。
这是敏锐的文化眼力与灼见,十分重要。
何谓“文化”?“文”,大家都懂得,那么这一个“化”字如何理解呢?“化”即感化、教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化”,而且古时以异族学习汉文化为“归化”。
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先学会“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
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记得甄士隐与贾雨村,但有谁记得他们二人的名字?贾雨村,名“化”,取“春风化雨”之意,表字“雨村”。
甄士隐,名“费”。
《四书》中有句曰:“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名“费”,字“士隐”。
在雪芹时代,读书识字之人一看都懂,又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
这是独特的汉语文之魅力!我认为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中华文化的特征有两大条主脉:一条是“仁义”二字,这是自修待人之道,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另一条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为一部中国文学史。
懂了这两端,再看《红楼梦》,体现的也主要就是这两大方面。
即: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之气所缔造的精神事业。
有人问我研究红学多年的体会是什么,就是两个字———“沁芳”。
“沁芳”二字又有何重大意义,值得研究五六十年始明吗?这是因为:大观园的一条命脉是沁芳溪,而所有轩馆景色都是沿着此溪的曲折而布置的,是故沁芳亭、沁芳桥、沁芳闸,都采此名。
2019学年辽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期段考二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辽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期段考二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提出的。
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
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民族意识自觉”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周礼”成为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之后,其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的意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的势力范围。
在当时,用不用“周礼”,已成为区分“夷狄”与“诸夏”的主要标志。
如楚是南方大国,文化发展程度并不低于周族的姬姓各国,只因为不用“周礼”,而被“诸夏”视为“蛮夷”。
齐桓公建立霸业时,还专门以“包茅不贡”为借口对楚进行讨伐。
可见,“周礼”在区分“夷狄”与“诸夏”时的重要意义。
由于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这种区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西周到春秋末,尽管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居主导地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如“王畿”附近就有伊雒之戎、陆浑之戎。
诸侯大国卫国在卫懿公时,和邢国一起被狄人“残破”。
救卫存邢、南伐荆楚、北伐山戎,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所建立的重要霸业。
所以,尽管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颇为不满,但对其“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十分称许,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孔子觉察到当时民族斗争的严重性,从维护周礼到自觉维护“诸夏”的团结统一,充分肯定管仲这方面的功绩,这说明孔子自觉地把维护民族利益作为第一位的大义,把管仲的贡献提到了“如其仁”的高度。
比起“民族大义”来,管仲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在孔子看来,都是可以原谅的。
这可以说是最早地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意识的自觉,这种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就成为一种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辽宁省分校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学是戏剧的灵魂陈彦戏剧是靠讲故事取胜的,讲故事就是文学。
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
近百年来,话剧、歌剧等戏剧样式传到中国,其核心仍然是讲好一个故事。
戏剧这个靠故事安身立命的文艺样式,讲故事的能力就更需技高一筹。
中国历史上的名剧《赵氏孤儿》《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哪一个不是因故事讲得感天动地、精彩绝伦,而放射出了永久照耀历史、社会、生命、人性的精神与思想光芒的?世界上那些久演不衰的歌剧如《卡门》《图兰朵》《茶花女》,更是凭借优秀的故事登上了经典的位置。
故事永远是戏剧的命脉,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
戏剧一旦忽视了文学的力量,立即就会苍白、缺血。
忽视文学的戏剧,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现在文本的粗糙上,也有的表现在不注重对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神升华上。
过度强调外包装的作用,尤其是对舞台设计与声光电的倾心依赖,因而形式大于内容。
不适度的包装,会破坏作品内在精神意象的释放。
有时舞台上最重要的布景道具,可能就是一棵象征无穷生命力的树木,甚至是一株需要特别强调的小草,硬要弄出铺天盖地的森林、草句来,反倒把紧要处遮蔽了。
还有些大制作、大场面、群体舞的运用,让一些本来可以进入思考的段落,变得躁动不安、浮皮潦草起来。
戏剧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张力,很多地方是要通过留白来完成的。
文学是人学,在戏剧舞台上,“人”是通过演员来传情达意的,演员是中心的中心,一切不能为演员表演提供帮助的辅助手段,都是不可取的。
戏剧文学是演出团队共同的努力方向,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让故事变得波澜起伏、情感跌宕交错,让人物变得立体圆融。
在戏剧舞台上,其实每个参与者,包括导演、演员、作曲、舞美、演奏等,同时也都是文学创作者,一旦哪个部门脱离了该剧的文学统摄,这个部门就会出现艺术创作问题。
戏剧要在文学这个基础上下功夫,只有基础扎实,二度创作才可能飞升起来,一旦基础不牢不稳,二度创作发挥、增生、堆砌得越多,越让作品的缺陷暴露无遗。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以动人为前提的。
动人的根本,就在于对所塑造的对象性格、心灵的精准开掘与把握。
舞台剧由于受时间、空间与篇幅限制,塑造人物尤其需要单刀直入,使性格快捷显现。
因为舞台剧只能通过精彩洗练的独白、对白、旁白、咏叹、宣叙、对唱、重唱、合唱,来形成人物的生命个性、故事的起承转合、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
每一句话、一句唱,都需反复推敲打磨,尽量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才是戏剧这种独特文学样式创作的要妙。
当然,戏剧文学的根本,还是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任何精致的戏剧文学,一旦脱离了社会责任,就如雕刻精巧的鼻烟壶,终不过是一种玩物而已。
几乎所有剧种都可以久演不衰的《窦娥冤》等戏曲经典,就向我们深刻地昭示了这一点。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戏剧这种文艺样式,故事是其核心,这既体现在中国历史名剧上,也同样体现在那些优秀的外国戏曲上。
B.一旦忽视了文学的力量,戏剧不但文本粗糙,而且只注重包装,忽视对戏剧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神升华。
C.戏剧演出团队应统一在文学的旗帜之下,无论导演,还是演员、作曲、舞美、演奏等都是文学的创作者。
D.文学艺术都以动人为前提,戏剧表演要想动人,需要对其塑造对象的性格、心灵进行精准的开掘与把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今中外,传承久远的戏剧,都是从传奇、话本、小说的故事中获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凭借优秀的故事成为经典。
B.布景道具在舞台上是不能忽视的,哪怕是一棵小草,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如果包装不适度,就会损害作品内在精神意象的释放。
C.戏剧舞台上,所有的演员、工作人员都要为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让故事变得波澜起伏,让人物变得立体圆融而努力。
D.戏剧艺术强调二度创作,这种创作的前提条件是文学基础要扎实,否则,二度创作越多,越会让作品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舞台剧受时间、空间与篇幅所限需要快捷、直白地塑造人物性格,而人物性格的塑造要靠独白、对白等来完成。
B.戏剧表演的形式不能大于内容,有些大制作、大场面的运用就很不恰当地破坏了留白,忽视了人们思考的时间。
C.演员是舞台的中心,他们通过表演来表现文学中的“人”,那么,一切辅助手段都需为演员表演提供服务、帮助。
D.戏剧文学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因为几乎所有剧种都可以久演不衰的《窦娥冤》等戏曲经典都是这样的。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眼中的杨绛先生铁凝2007年1月29日晚,是我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
在三里河南沙沟先生家中,保姆开门后,杨绛亲自迎至客厅门口。
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薄羽绒背心,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
她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洁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
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着我。
我有点拿不准地说:“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曰:“何不就叫杨绛姐姐?”那一晚,杨绛先生的朴素客厅给我留下难忘印象。
未经装修的水泥地面,四白落地的墙壁,靠窗一张宽大的旧书桌,桌上堆满了文稿、信函。
沿墙两只罩着米色卡其布套的旧沙发,通常客人会被让在这沙发上,杨绛则坐上旁边一只更旧的软椅。
我仰头看看天花板,在靠近日光灯的地方有几枚手印很是醒目。
杨绛先生告诉我,那是她的手印。
七十多岁时她还经常将两只凳子摞在一起,然后演杂技似的蹬到上面换灯管。
那些手印就是换灯管时手扶天花板留下的。
杨绛说,她是家里的修理工,并不像从前有些人认为的,是“涂脂抹粉的人”。
我喜欢听杨绛先生说话,思路清晰,语气沉稳。
虽然形容自己“坐在人生的边上”但情感和视野从未离开现实。
她读《美国国家地理》,也看电视剧《还珠格格》,知道前两年走俏日本的玩偶“蒙奇奇”,还会告诉我保姆小吴从河南老家带给她的五谷杂粮。
这些新鲜粮食,保证着杨绛饮食的健康。
跟随钱家近二十年的小吴,悉心照料杨绛先生如家人,常有各种社会情状通过小吴传递到杨绛这里。
我跟杨绛先生开玩笑说:“您才是接“地气”呢,这地气就来自小吴。
”杨绛先生指着小吴说:“在她面前我很乖。
”小吴则说:“奶奶(小吴对杨绛先生的称呼)有时候也不乖,读书经常超时,我说也不听。
”除了有时读书超时,杨绛先生起居十分规律,无论寒暑,清晨起床后必先做一套钱锺书先生所教的“八段锦”,直至春天生病前,弯腰双手可轻松触地。
小吴还告诉我,杨绛先生虽由她照顾,但至今更衣、沐浴均是独自完成,又让我感慨:杨绛先生的生命是这样清爽而有尊严。
有时候我怕杨绛先生戴助听器时间长了不舒服,也会和先生“笔谈”。
我从茶几上拿过巴掌大的小本子,把要说的话写在上面。
这样的小本子是杨绛用订书机订成,用的是写过字的纸,为节约,反面再用。
我在这简陋的小本子上写字,想着,当钱锺书、杨绛把一生积攒的版税千万余元捐给清华大学的学子们,是那样地毫不吝啬。
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杨绛参加了邓小平为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后举行的国宴,邓小平将《堂.吉诃德》中译本作为国礼赠送给贵宾,并把译者杨绛介绍给国王和王后。
杨绛先生说,那天她无意中还听到两位西班牙女宾对她的小声议论,她们说“她穿得像个女工”。
“她们可能觉得我听不见吧,我呢,听见了。
其实那天我是穿了一套整齐的蓝毛料衣服的。
”杨绛说。
经历了太多风雨的杨绛,坦然领受这样的评价,如同她常说的“我们做群众最省事”,如同她反复说的,她是一个零。
她成功地穿着“隐身衣”做大学问,看世相人生,哪怕将自己隐成一位普通女工。
在做学问的同时,她也像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女性一样,操持家务,织毛衣烧饭,她常穿的一件海蓝色元宝针织成的毛衣就是在四十多年前织成的。
我曾夸赞那毛衣针法的均匀平展,杨绛脸上立刻浮现出天真的得意之色。
(有删改)【相关链接】①花开花落,草木枯荣,日日不同。
我坐下细细寻思,我每天的生活,也没有一天完全相同,总有出人意外的事发生。
即使没有大的意外,我也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新体会。
翻阅报刊看电视,得到新见闻;体会练字抄诗的些微进步;旧书重读的心得,特别是对思想的修炼。
因此,我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鲜感受和感觉。
(摘自《文汇报·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②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 摘自黄薇《百岁开一话杨绛》)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她的穿着打扮让我感到惊异,而她亲自迎接我的行为以及跟我的谈笑则更让我感到震撼。
B.杨绛先生会客时经常坐在“一只更旧的软椅”上,跟客人聊客厅天花板上“手印的故事” ,总引得客人感慨万千。
C.《堂.吉诃德》中译本作为国礼赠送给西班牙贵宾,这充分肯定了杨绛先生在文学翻译上的成就,也鼓舞了她翻译出了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D.听到别人说自己“穿得像个女工” 杨绛先生坦然接受;尽管她成功地做出大学问,但她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零”。
2. 为什么“我”第一次见到杨绛先生时,会认为她“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杨绛先生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磨刀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德霞正是麦收时节。
麦收如打仗,麦场如战场。
为了收割、晾晒有个好天气,庄稼人收麦是要抢天的。
手把镰刀一下地,人人心里憋着劲,麦田里听不到人讲话,只听见镰刀割处的“沙沙”响。
只是,忙碌的田间地头,时不时会传来几声吆喝:“磨——镰刀咧。
”将收割的麦子捆扎,一束束运回自家的场上,已是日落时分。
父亲回到院里,刚洗了把脸,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位五十多岁的汉子,酱红了脸,扛个板凳跨进院门。
一看便知,这是一位走村串户的磨刀匠。
磨刀匠对父亲说:“兄弟,天色晚了,赶不回去,想在你家借个宿,不知方便不方便?”那时候,走村串户耍手艺的人多,借个宿是常有的事。
父亲呵呵一笑说:“有啥不方便的?空屋有的是,只要老哥不嫌弃,只管住。
”磨刀匠把肩上的凳子拣一处墙边放下,跟着父亲就进了大哥在家住的那间屋子。
母亲早已把晚饭端上了桌。
父亲就招呼着磨刀匠过来和我们一块儿吃。
磨刀匠犹犹豫豫,推让着不肯上炕,父亲恼了,脸一板说:“咋?嫌我家饭菜不可口?”磨刀匠又红了脸:“哪里,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