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杠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杠杆的性质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科学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
但学生对杠杆的概念和原理可能比较陌生,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生活中的杠杆现象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需要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对杠杆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探究杠杆的性质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杠杆的性质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引发学生对杠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新课导入: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的性质和作用。
4.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杠杆的工作原理。
5.应用拓展:学生举例说明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7.布置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定义:能够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分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三类杠杆•特点: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度关系•应用: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验操作、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杠杆类工具的原理和特点,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以及力臂和力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杠杆类工具,并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其工作原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认识和理解杠杆类工具。
但学生在理解力臂和力的关系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深入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三.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杠杆类工具,了解其工作原理。
2.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掌握力臂和力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各种杠杆类工具,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2.教学难点:理解力臂和力的关系,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杠杆类工具的原理。
2.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深入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杠杆类工具的图片和实物,如撬棒、剪刀、钳子等。
2.准备实验材料,如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等。
3.制作课件,展示杠杆类工具的原理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杠杆类工具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杠杆类工具的形状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杠杆类工具的原理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平衡的条件。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力臂和力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杠杆原理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和感悟。
☆六上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
难点
找出不同杠杆的 三个点和判断是 否省力的情况。
Company Logo
教法与学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研究体验 式创新教学法,包括发现法、 讲练法、探究、合作等。辅 之其他教学方法,研究体验 式创新教学法给课堂教学带 来新的活力,使素质教育和 创新教育得以更好的实现
教学过程设计
变式训练 巩固新知
桔槔
桔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相当普遍,而且延续了几千年, 是中国农村历代通用的旧式提水器具。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杠杆中的一些 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了 解一些杠杆类工具及其应用,在探究活动中让 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这既 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 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Company Logo
吸管放在桌边
不会掉下去的原因
A、摩擦力 B、老师的魔法
C、杠杆原理
支点
教学过程设计
研究发现 展示新知
一、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比较一下,这三个杠杆类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思考:这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 费力的?(结合实物)
教学过程设计
研究发现 展示新知
教学过程设计
杠杆原理三兄弟,省时省力有效率; 一类支点在中间,天平属于这一型; 二类抗力点在中间,工作轻松好省力; 三类施力点在中间,耗力气却有效率;
学法
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 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 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②研究发现—展现新知 ③探究实践—增加体验 ④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四个层次的学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及其分类,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周围世界的现象充满好奇心。
但在科学知识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杠杆的概念、分类和原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自主探究杠杆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杠杆的概念、分类、特点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杠杆的原理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为例,引发学生对杠杆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杠杆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杠杆的特点和分类。
3.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实验结果。
4.应用与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分析杠杆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各种杠杆,并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杠杆类型。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杠杆的概念,对于杠杆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杠杆的分类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杠杆,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使学生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杠杆类型,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各种杠杆,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难点:让学生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杠杆类型,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杠杆模型、实物杠杆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杠杆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什么类型的杠杆?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杠杆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并能够判断各种杠杆的类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中的杠杆,判断杠杆的类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生活中的杠杆实例,让学生判断这些杠杆的类型,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还有哪些生活中的杠杆?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杠杆,分析其类型和作用,并写成观察报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如何判断杠杆的类型。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杠杆的概念和原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杠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杠杆的分类和判断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判断杠杆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判断杠杆的类型,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杠杆的现象。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讲授法:教师讲解杠杆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杠杆模型、图片、实例等。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杠杆模型、测量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杠杆,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翘板、剪刀、钳子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呈现杠杆的平衡条件。
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杠杆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杠杆模型进行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测量杠杆的长度、力的大小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杠杆的平衡条件。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判断杠杆的类型。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总结出判断杠杆类型的方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工具和机械说课教学课件
校园花坛 ……
麻雀
树上
……
……
新课学习
讨论: 怎么 绘制 分布 图?
新课学习
绘图小技巧
例如生物分布是立体的,而生物分布图是 平面的,如何区分地下、地上、空中分布 的生物(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生物种 类较多,分布图面积有限,如何最大限度 地将校园生物种类记录上去(给它们编号 ,将号码记录上去),等等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导入新课
比较一下,这三个杠杆类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新课学习
分别找出铁片、开瓶器、夹子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它们的三
点位置有什么不同? 阻力点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
支点
用力点 这三个杠杆类,哪个省力,哪个费力?
支点
阻力点
新课学习
下面的杠杆类工具与上面的杠杆类工具比较,哪个与哪个 更相似?
东北虎—中国吉林、俄罗斯、朝鲜
新课学习
金丝猴:
亦称仰鼻猴。哺乳动物。体 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 等或更长些。背部有发亮的 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 赤色。生活于2500米~ 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 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 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南 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新课学习
保护珍稀生物 人人有责
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了解世界珍稀动植物和它 们的分布的地方,制作世界珍稀动植物分 布图。
板书设计
校园生物分布图 生物具有多样性,不同时期生物种类不同。生物的多 样性面临着危机。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
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
课堂练习
2. 判断题。 (1)杠杆工作时,用力点离支点远,阻力点离 支点近,就能省力。( √ ) (2)省力的杠杆必定费距离。( √ ) (3)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不是杠杆。( × )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杠杆类工具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掌握杠杆类工具的使用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杠杆类工具的定义和分类;2.杠杆类工具的原理;3.杠杆类工具的应用。
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和展示,介绍杠杆类工具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实践法:给学生提供实际的杠杆类工具,让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3.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你知道什么是杠杆吗?它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杠杆的应用场景。
2.讲解杠杆类工具的定义和分类。
-介绍什么是杠杆类工具,包括梁杆、稳定杠杆等;-分类讲解杠杆类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3.演示杠杆的原理和作用。
-列举常见的杠杆类工具,如剪刀、门销;-将杠杆类工具展示给学生,说明原理和使用方法;-分析杠杆类工具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4.练习杠杆类工具的使用。
-给学生提供杠杆类工具,如剪刀和钳子,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分析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理解和使用方法。
2.探究杠杆的原理和应用。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提供杠杆类工具和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的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
3.小组讨论和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论和发现的问题;-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分享实验过程和结论。
4.总结和展望。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杠杆类工具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展望下节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教学资源:1.杠杆类工具的实物(剪刀、钳子等);2.实验器材(秤、简易杠杆等);3.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纸张、笔等)。
教学评估:1.口头回答问题:根据课堂讲解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准确回答杠杆类工具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实验记录和分析:根据小组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评估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对于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能力。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杠杆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杠杆,并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材还介绍了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观察、积极参与实验,并对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但同时,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杠杆,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够运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掌握杠杆的基本原理,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杠杆,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工具,引发学生对杠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3.讲解:教师讲解杠杆的分类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实践:学生进行实例分析,运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学习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应用。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优秀教案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优秀教案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是在第二课《杠杆的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探究活动,是学生对杠杆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规律认识的升华,通过本课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从而完成杠杆工具的学习。
这部分内容连同后面将要学习的轮轴、滑轮和斜面共同构成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部分简单机械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授学生是六年级学生,学生接受知识强,杠杆基础知识在上节课得到了学习。
所以本堂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实验活动是科学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
本堂课教师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在本节课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使用工具不就是为了省力吗?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还要设计成费力的?对于这个问题不急于回答,告诉学生这个问题在认识了更多的费力工具后你就会明白?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找答案,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了解杠杆的原理和特点,以及杠杆类工具的分类和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而理解杠杆类工具的原理和作用。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操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深入理解杠杆的原理和特点。
但同时,学生对杠杆的认知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完善对杠杆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理解杠杆类工具的原理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类工具的应用。
2.教学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杠杆类工具的原理和设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工具,引导学生关注杠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杠杆的原理和特点。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杠杆类工具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科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说教材本课是六上科学《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三课。
在前一课,学生已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初步了解到杠杆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之分。
本课中学生将对生活中的一些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
通过研究,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本课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杠杆类工具的比较,主要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杠杆类工具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区分杠杆的类别。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准杠杆的三个点,从而判断是否省力。
但是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个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而学生对于杠杆类工具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此要用较多的常见杠杆类工具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第二部分是小杆秤的研究,这是杠杆类工具的运用,通过学生的亲手制作,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二、说学情在前一课,学生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本课的探究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但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
学生对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识别、分类及科学原理并不清楚。
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需要着重考虑的地方,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不同类型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杠杆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杠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应用杠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不能准确判断杠杆的类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杠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学会判断杠杆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判断杠杆的类型,运用杠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杠杆模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杠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一:观察杠杆模型,了解杠杆的组成、特点。
3.探究活动二:分组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探究活动三: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判断杠杆的类型。
5.总结提升:归纳杠杆的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杠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杠杆的分类、特点、应用等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实践能力等;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说课与反思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长春市绿园区跃进小学 孙丽濛
CONTENTS
1 教学背景 2 教学分析 3 教学过程 4 教学效果
PART ONE
教学背景
PART ONE 教学背景
01
OPTION
学生 认知方式已经发展为更易于 接受抽象的知识,动手能力较强。
02
OPTION
课程 以上节课对杠杆尺研究得到
杠杆类工具分析
对图片进行圈画和分析可以方便区分是何种杠杆的应 用。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他们的三个 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剪子是否省力是由被剪的物 品所放位置决定,此处作为特殊知识点进行讲解。
设置竞赛
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成费力杠杆?”让学生明白省 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工具还有给人带来方便的作用, 比如延长手臂(指)、方便拿取、卫生等。
不足之处是未使用投影设备,在学生拿着标记好支 点、用力点、阻力点的图片到讲台展示的时候,后面的 同学可能会看不清楚,如果重新讲解本课,我会使用投影 设备,将学生展示的图片投影到大屏幕上,方便同学们观 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感谢聆听
结论作为铺垫,进行应用讲解。
03
OPTION
目标 探究生活中的各种杠杆类工
具,合理分类和利用。
PART TWO
教学分析
PART ONE 教学分析
ANALYSE
本课的讲解是循序渐进式的,通过实 验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而不是直 接将知识点告诉学生。
对于该学段学生,简单枯燥的说教起 不了多大效果,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和动 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要给学生一些想象 和思考的空间。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够判断生活中的工具是否为杠杆以及它们属于哪一类杠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杠杆的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的一维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知识,对生活中的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杠杆的概念、分类和应用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杠杆的概念,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学会判断生活中的工具是否为杠杆以及它们属于哪一类杠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杠杆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难点:判断生活中的工具是否为杠杆以及它们属于哪一类杠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杠杆的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杠杆的图片和生活中的杠杆工具,如剪刀、钳子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小棒、钩码等,以便进行实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杠杆的图片和生活中的杠杆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杠杆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杠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和感受杠杆的平衡条件。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课件
杆秤的结构
杆秤的制作材料
筷子 小刀 剪刀 螺母 法码 细绳 螺丝刀等
如何制作杆秤呢?
杆秤的制作方法:
1、把一根小手指粗的竹筷或直木棍(长约30~50厘 米)打磨光滑;50克钩码1~10个,其中一个用钓鱼线系 好做秤砣。
2、制做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 在秤杆上。
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 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
4、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称盘内 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 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阻力点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
支点在中间
支点 支点在顶端
同一杠杆,由于使用方法不同,三个点的位置也 不会相同,我们要在生活中有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作用,如:延长手 臂(指)、方便拿取等。
看看在图中能找出多少个支点、用 力点、阻力点,并结合实际,看一看哪 些部位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为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杠杆也和杠杆尺一样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 力三种情况。教科书选择了代表省力杠杆的打开油漆桶的铁片、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 和代表费力杠杆的夹东西的夹子。这些杠杆都是学生较熟悉的工具,生活中应该有使 用类似工具的经历。教学中从杠杆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着手进行比较,并找出三个点, 比较三个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从而归纳出哪一类工具省力,哪一类工具费力。
教学中,使用课件配合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边看边做,深入理解杠 杆的三个点会随着使用方法不同而变化,并学会灵活运用,让学到的知识化为 技能。
三、说教学程序
比较一下,这三个杠杆类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023年杠杆的科学说课稿
2023年杠杆的科学说课稿2023年杠杆的科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以及斜面等简单机械。
在前一节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
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及特点。
教材从两个部分安排设计: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
2、通过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和理解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理解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体会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亲历实验过程,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教学难点】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二、说学情学生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丝,用镊子夹棉球,等等。
我们的学生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________于经验的积累,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根本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使用原理。
同时,本节课的知识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的工作特点,从而认识杠杆。
三、说教学方法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知识的类比迁移:在教学杠杆有三个点的基本概念时,先让学生感受用撬棍撬动讲台的必要条件,再让学生看书中的插图,从具体的事例中抽象出杠杆的三个点。
这样的设计从易到难,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说教材
本课是六上科学《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三课。
在前一课,学生已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初步了解到杠杆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之分。
本课中学生将对生活中的一些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
通过研究,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本课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杠杆类工具的比较,主要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杠杆类工具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区分杠杆的类别。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准杠杆的三个点,从而判断是否省力。
但是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个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而学生对于杠杆类工具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此要用较多的常见杠杆类工具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第二部分是小杆秤的研究,这是杠杆类工具的运用,通过学生的亲
手制作,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二、说学情
在前一课,学生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本课的探究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但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
学生对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识别、分类及科学原理并不清楚。
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需要着重考虑的地方,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不同类型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判断是否省力的情况。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
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奶粉桶一个,啤酒一瓶,硬币3枚,夹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游戏:出示奶粉桶一个,啤酒一瓶,硬币3枚,夹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选用工具把奶粉桶撬开;
(2)选用工具打开啤酒瓶;
(3)选用工具从杯中夹出3枚硬币。
请看清楚要求,然后请三位同学上来游戏。
2.刚才三位同学的表现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预设:合适)
3.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的很多工具都是应用了杠杆原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多种多样的杠杆类工具。
4.揭示课题: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板书)
(二)、探索:杠杆类工具的比较(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撬盖的铁片、开瓶器和夹子]
1.思考一下,刚才三位同学所使用的三种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比较一下哪种是省力的?哪种不省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
2.引导:判断它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预设: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
3.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个别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
(重点分析夹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
)
4.思考:这三种杠杆类工具,哪个省力?哪个费力?
(三)、研讨: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活动手册]
1.出示几类工具图片,与前面的三种杠杆类工具进行比较。
哪个与哪个更相似?
2.再出示一组杠杆类工具,你能独立分析,按是不是省力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
3.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
4.汇报交流。
思考: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
四、拓展:小杆秤的研究(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1支长竹筷(秤杆)、螺丝帽或钩码(秤砣)、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圆盘(秤盘)、杆秤]
1.出示杆秤,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
(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亲自来做一杆小杆秤。
(出示课件)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
用长竹筷做秤杆,用钩码或螺帽穿上线系好做秤砣。
用塑料圆盘做秤盘,并在圆盘上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固定在秤杆的一端。
在秤砣和秤盘间选择一个位置系上一个绳套做提绳,一般比较靠近秤盘。
调试刻度。
在秤盘里放一个50g钩码,移动秤砣使秤杆平衡,并在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再逐个增加钩码个数,依次调平秤杆,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3.欣赏其他同学制作的小杆秤,然后自己动手制作。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把知识的推导过程写在中间,实例应用写在右边。
以上是我对《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这节课的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