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之妙——评《阿拉比》与《布里尔小姐》中的顿悟技巧
孤独的追寻与精神的顿悟詹姆士乔伊斯短篇小说《阿拉比》解析
总的来说,霍尔顿的孤独是他对现实世界的反抗和对真实人性的追求的结果。 他的孤独并非全然的消极,而是他对社会假象的揭露和对真实人性的坚守。他 的孤独是一种力量,是对成人世界虚伪和刻板教育的反抗,是对孩子们纯真和 善良的保护。《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霍尔顿这一形象,揭示了现实世界的虚 伪和假象,也呼唤人们对真实人性和纯真善良的保护和追求。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 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以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变迁为主线,通过独 特的象征手法,描绘了马贡多小镇和布恩地亚家族的传奇故事。
首先,马尔克斯通过家族中人物名字的重复,象征着布恩地亚家族命运的轮回。 家族中的六代人都有相同的名字:霍塞·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这种命名方式 不仅体现了家族的连续性和传统,更隐喻着家族成员命运的相似和相互关联。 每个人都仿佛是在历史的大潮中无力自主的孤独个体,他们的命运在重复中呈 现出宿命的轮回。
其次,马尔克斯以布恩地亚家族成员性格和命运的相似性来象征人类面对命运 时的无力和孤独。例如,阿卡迪奥们总是充满热情,追求科学和知识的进步, 但却无法逃脱命运的诅咒;而奥雷良诺们则致力于探索世界的本质,但却无法 抵挡战争、爱情和死亡的来临。这种命运的无力和孤独,既是对布恩地亚家族 的命运写照,也是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象征。
在故事的结尾,小男孩虽然未能实现他的梦想,但他却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他 的这种平静并不是对生活的消极接受,而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 重新定义。他的这种平静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自我内心的深刻认识。
在分析这部作品时,我们不能忽视乔伊斯独特的叙事技巧。他运用了大量的象 征手法和隐喻,使故事具有了更深的含义。例如,“阿拉比”这个地方,它既 是一个异国情调的场所,又是一个象征着梦想和追求的地方。小男孩在“阿拉 比”的经历,实际上是他对生活和梦想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美国文学 的重要篇章。该小说以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的视角,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 的混乱和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与痛苦。本次演示将着重探讨霍尔顿的精神世界, 以此解析其孤独的守望者的身份。
从《阿拉比》赏析乔伊斯笔下的"精神顿悟"
4 "
从 《 阿拉比》赏析乔伊斯笔下的 “ 精神顿悟’ ’
章 君 上海 电机学院外 国语学院
摘 要 :詹姆斯 . 乔伊 斯 的短 篇小 说集 《 都柏林 人》 描绘 不 同人物精 神麻 木、 生活 消沉 ,虽抱有 幻想但 最终在 现 实 面前 幡然 醒悟 ,幻想破 灭 的 自我成长 历程 ,充分 反 映 了爱尔兰社 会 腐朽 、道德 沦丧 的瘫痪 状 态。“ 精神 顿悟 ”是乔 伊 斯 在 作 品中所运用 的新颖 独特 的创作 技巧 。本文通过 小说 集 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阿拉 比》 一文 赏析 乔伊斯 “ 精神 顿悟 的创 作特 色。 关键 词 :乔 伊斯 ;阿拉 比;精神顿 悟
一
在 去阿 拉 比之 前 ,少 年 经历 了一 系 列 的考 验 。 漫 长 的等 待 ,恶 劣 的天气 ,火 车的延 误 ,心情 的忐忑 。当最 终 赶到 阿拉 比集 市时 ,少 年感 受到 的是 “ 做 完礼 拜之 后弥漫 在教 里 的那 种 静寂 。 ”“ 差不 多所有 的 货摊都 已关 闭 大 厅
喊声,大厅上面 的部分完全黑了来下。 ”黑暗中的少年脑 海 中却 立 马变 得清 醒 ,“ 看 见 自 己成 了一个 被虚 荣 心驱 使 和 嘲 弄 的动 物 ,于 是双 眼燃 烧 起痛 苦 和愤 怒 。 ”他 在那 一 刻 看清 楚 了现 实和幻 想之 间 的差距 ,心 中圣洁 的爱情 ,其 实 和这 个黑 暗嘈杂 的集 市一样 市侩虚 伪 。阿拉 比集市 和少 年 长年 生活 的街道 一样 ,由无 数底层 的俗 不可耐 的平 民组 成 ,追 求梦幻 般 的爱情在 这样 沉闷 的社会 环境 中只是 可望 而 不可及 的海 市蜃楼 。 “ 精 神 顿 悟 ” 是乔 伊 斯 作 品 中最 为 鲜 明的创 作 技 巧 ,
孤寂心灵的顿悟_简析_布里尔小姐_的写作技巧
2007年3月号中旬刊文教资料摘要:文章分析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布里尔小姐》中主人公布里尔小姐孤寂心灵的顿悟,由此展现了女作家独特的叙事视角、细腻的语言表达等精湛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布里尔小姐》顿悟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在英语短篇小说领域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她从题材和写作技巧方面对传统的短篇小说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她打破了传统小说简单叙述故事的模式,为短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积极的新的尝试。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曼斯菲尔德的作品魅力源于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更重要的是,她拥有得天独厚的浪漫气质,这种气质的渗透使她的作品充满灵气和诗意。
她的作品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与极富戏剧性的场面,女作家只是以其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表面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并通过细节描写、内心独白、印象主义手法等写作技巧的运用,捕捉人物内心情感瞬息间的变化。
小说语言优美细腻,含蓄典雅。
阅读她的作品,与其说是在读故事,不如说是在品意境,于淡淡的意境之中品味心灵最深处的感动。
本文就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布里尔小姐》(MissBrill)为例,展现她对现代小说技巧的巧妙运用。
《布里尔小姐》是一个不足四千字的短篇,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和构思的精巧充分显示出作为短篇精品的艺术魅力,突出了老年的孤寂这一主题。
文章拟从心灵的顿悟、叙事视角、长短句的应用等方面来探讨这一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艺术技巧。
一、心灵的顿悟作品《布里尔小姐》的突出特点是淡化了故事情节,着力刻画人物情感世界的变化。
曼斯菲尔德非常注意捕捉人物的瞬间印象,表现人物瞬间的心灵感悟,从而营造气氛,揭示主题。
她把这种“瞬间的心灵感悟”叫做“Glimpse”,与詹姆斯·乔伊斯后来称为“Epiphany”(顿悟)有异曲同工之秒。
布里尔小姐是一个独居法国的英国老处女,靠当家庭教师和给病人读报维持生活,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孑然一身,心灵十分孤寂,常常去公园获得一点“好心情”以驱遣情感的寂寞。
孤独的追寻与精神的顿悟——詹姆士·乔伊斯短篇小说《阿拉比》解析
作者: 姜士昌
作者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出版物刊名: 名作欣赏
页码: 102-105页
主题词: 阿拉比;追寻;顿悟;麻木;瘫痪
摘要:詹姆士.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位十四五岁的小男孩对朦胧爱情的朝圣般的追寻并最终达到"精神顿悟"的故事.小说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并透过写实式的背景描绘,向读者展现了当时爱尔兰社会"肢体麻木""精神瘫痪"的现实,进而揭示了主人公美好梦想终归幻灭的必然性.。
从《阿拉比》赏析乔伊斯笔下的“精神顿悟”-精品文档
从《阿拉比》赏析乔伊斯笔下的“精神顿悟”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于1904年开始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是其最为引人注目的代表作之一。
在乔伊斯眼中,当时处于大英帝国和天主教会双重压制下的爱尔兰是一个社会腐朽、道德沦丧、不可救药的国家,而都柏林则是它“瘫痪的中心”。
《都柏林人》一书通过十五个故事描绘了不同人物由于受到都柏林社会的制约和影响,缺乏对生活乐观的展望,缺乏自由的精神意志,终日浑浑噩噩,只能靠“白日梦”来聊以自慰,抒解心中的怅然。
而某个特定的事件触动了他们麻痹的意志,激发了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实现瞬间的“精神顿悟”。
其中《阿拉比》一文就是充分展现作者新颖独特的“精神顿悟”创作特色的佳作之一。
《阿拉比》是《都柏林人》作品集中的第三篇小说,故事短小,情节简单。
小说开始就描绘了一派萎靡黯淡的景象,故事所发生的“北里奇蒙街的一头是死的……,街的尽头有一座无人居住的两层楼房,”“街上的其他房屋,以棕色庄严的面孔相互凝视。
”“我们在街上碰头时,房子都变得黑乎乎的。
”小说开头几段的环境描写中,无处不在地充斥这这样一种沉寂黑暗,无聊难耐的气息。
作者使用了大量表达这样一种生活氛围的词汇如“霉味”、“光线微弱”、“荒芜”、“昏暗潮湿”、“阴暗难闻”、“寂静”等,充分渲染了主人公出场的社会背景,也暗示着主人公不成熟思想和情感的客观必然性。
主人公“我”,一个单纯无聊、麻木不仁的少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死气沉沉的压抑环境中。
这也为后来少年情窦初开,短暂地陷入一场无果的暗恋埋下了伏笔。
曼根姐姐的出现无疑成了“我”对美好爱情憧憬的精神寄托,而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少年饱受相思之苦。
每天的生活开始围绕女孩,“她出门走到台阶上时,我的心便急促地跳动。
”就算不能大胆当面表白,“她的名字总使愚蠢的我热血沸腾。
”“天天早晨都是如此”的少年一贯平静的心里开始频起涟漪。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浅析小说《阿拉比》的“瘫痪”主题和“精神顿悟”
詹姆斯 ・ 伊斯在 Ⅸ 柏林人 》 中,生 乔 都 动地描述 了上世纪初都柏林人的生活实况 , 深 刻地揭示 了弥漫干社会中的一种麻木不仁、死 气沉沉的状态。这就是 《 都柏林人 的 “ 瘫痪” 主题。小说 中, 主人公们与瘫痪的社会进行激 烈的斗争以摆脱这种生活状态 , 但最终都归于 失败。 与社会抗争所带来的失败挫折感又引发 了他们的 “ 精神顿悟 即突然认识到理想和现 , 实之间的差距。小说 《 阿拉 比》的主人公是个 天真的小男孩 ,与冷漠 的周围世界相排斥,他 所处的环境及人际关系体 现了 “ 瘫痪 主题‘ 从 懵懂的暗恋到失望乃至绝 望的过 程中, 他经历 了 “ 精神顿悟 ,获得 了 自我认识 。
环绕着只有它一半 高的游廊 。几乎所有的棚摊 都打烊了。大半个厅堂黑沉沉的。我产生了一 种 阒寂感 ,犹如置 身于礼 拜后的 教堂之 中 。 ” “ 绕 、 “ 沉 沉 ” “ 寂 分 别 映 射 环 黑 、 阒 了都柏林 的孤 立闭锁 、黑暗腐 朽、死气沉沉 。 在此 ,阿拉 比正是象征 了爱尔兰瘫 痪衰败 的社 会现实,与小 男孩心 中的美好理想和浪漫追求
…
口
I…
I
Ch n Edu etOn —no t o Her 0 ia c l I n va i— n e1
作 家与作 品研 究
理想 与现 实的差距①
浅析 小说 阿拉 比 的 “ 瘫痪 国语学院 合肥 2 0 0 ) 合 3 0 9
中图分类 号 :I 6 O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7 — 7 5 2 0 ) 5b 一0 7 — 1 6 3 9 9 ( 0 9 0 ( ) 0 5 0
但是到达阿拉 比之后 ,却发现 自己向往 已久的 地方 昏暗丑陋 , 内心失望不已。 尤其是摊主向他 询问是否要买些什么东西时 , 她的声音听上去 “ 冷冰冰的 , 就像为 了完成任务 这更像是对他 , 的浪漫理想的无情的嘲弄。在彻底认识到 自己 的理想 已经破 灭后 , 小男孩获得 了“ 精神顿悟” : 在这样一个麻木不仁 、 死气沉沉的社会 , 他是不 可能实现 自己的美好理想的。 在 《 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一书 中,李维屏指出 , “精神顿悟 ’ 不是一种无缘 无故 、出乎意料 的感悟 ,而是 与故事的情节和 人物的经历密切相关的 。 在获得 ‘ 精神顿悟 ’ 之 前 ,往往有”意 无意地 已经经 历了一个心理上 的准备过程 。 此外 , 乔伊斯刻意将精神顿悟安 排在小说的结尾 , 也是小说的高潮处 。 这一技 巧可谓独具 匠心。 就在主人公感受到人生的道 理时 , 小说却嘎然而止 ,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 考空间: 之后主人公会继续为理想而与现实抗 争, 还是随波逐流 , 在这死气沉沉的社会漫无 目的 的 生 存 着 ?
浅谈《阿拉比》中顿悟与象征手法的应用
个小男孩 的身份切身感受 爱情在小男 孩身 上产生 的影响 ,
过描绘形形色色的都柏林 中下层市 民 日常生活的平凡琐 屑的 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小男孩对爱情朦胧 的激情和对理想 盲 目 事物 , 揭示 了社会 环境 给人们 的理想 、 希望和追求所带来 的幻 的喜悦 。这种事件造成 的叙事者身份 的差异既保持 了故事 的
又不乏当事者的真实性 和生动性 , 而把生 从 灭和悲哀 , 对爱尔 兰的社会风 尚进行 了无情 的嘲讽与讽刺 , 表 客观性和深刻性 ,
现出作者的轻蔑 与反感 。《 阿拉 比> 便描 写 了一个男 孩 由于 活中本质和内涵的东西都很好地用顿悟的方式表达 出来 。其
通过这一叙事视角 , 小说 的意 义被扩展 了, 因为读 者能从 爱情 的激 情和理想 被社会现实无情地击碎 而慢慢 自我意识觉 次,
平凡的事物的 真正意 义上 的顿悟 。例 如在 《 阿拉 比》中结 尾 理想的梦 。 这个“ 使他 的“ 梦” 全部感官似乎 都愿与世 隔绝” 并 的那一段 : 我抬头向黑暗 中凝视 , “ 反倒 自己正是一个被 虚荣 “ 把双掌紧合在 一起 , 嘴里喃 喃念 着 , , 啊 爱情 , , 啊 爱情 ” 。他
过描绘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中下层市民日常生活的平凡琐屑的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小男孩对爱情朦胧的激情和对理想盲目事物揭示了社会环境给人们的理想希望和追求所带来的幻的喜悦
j{2 }(0 f -
哲 与化究 学文研
浅 谈 《 拉 比》 阿 中顿悟 与 象征 手 法 的应 用
王 辉
( 北京 武警警种指 挥 学院 , 京 北
此时幻灭与黑 暗促成 了男孩 的顿悟 : 我抬头 向黑暗 中凝视 , 然 崩塌 。小说 中 “ 都 熄 灭 了 ” 象征 着 灯 塔 的熄 灭 “ 灯 也 信念 的动 感到 自己真是一个 被虚荣 心所驱 使 、 嘲弄 的可怜 虫 。眼 睛 摇和爱情的消逝 。反观被男孩赋予无数神圣光环的曼根姐姐 。 所 里燃起 了痛苦 和气恼 的火焰 。 ”
《阿拉比》中精神顿悟的解读
对《阿拉比》中的“精神顿悟”的解读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刘旭彩∗摘 要: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由一连串的“精神顿悟”组成的。
其中短篇小说《阿拉比》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直至幻想破灭的过程,最终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获得精神顿悟。
本文就是对这一顿悟过程进行分析,从而使人认识到“精神顿悟”不是“意识流”,它为乔伊斯后来的意识流小说奠定了创作基础。
关键词:“精神顿悟”阿拉比精神瘫痪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描写故乡居民生活的早期作品。
《都柏林人》由十五个短篇小说构成,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三个故事,描写了都柏林少年的生活;第二部分的四个故事叙述了年轻人的生活;第三部分的四个故事是关于中年人的生活;第四部分的三个故事是关于都柏林的政治、艺术、宗教等社会生活;最后一部分是一个描写死亡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乔伊斯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那里的街道、集市、教堂、酒吧和学校,而且还深刻地揭示了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人同僵死和瘫痪的社会之间的激烈冲突,以及他们失败后痛苦不堪的精神感受。
作者并没有直接表露他对故乡都柏林的态度,但从这些少年、青年、成年直至死亡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都柏林人的压抑、惰性和从众心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精神顿悟”。
“精神顿悟”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显灵”(manifestation)。
在基督教中,它通常指1月6日(即“第十二夜”)耶稣显灵的日子。
在古希腊戏剧中,它往往指上帝在关键时刻突然出现并主宰一切的场面。
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技巧加以运用,旨在揭示主人公对人生与社会现实瞬间的感悟(李维屏,2000)。
根据乔伊斯自己的定义,“精神顿悟”是“一种突然的精神显现,或者是发生在鄙俗的言词或行动中,或者是发生在心灵本身一个难忘的阶段”(王守仁,2004)。
可以这样说,乔伊斯的整部《都柏林人》就是由一连串的“精神顿悟”所组成的。
拉康三界论视角下的《阿拉比》分析
拉康三界论视角下的《阿拉比》分析作者:蔡奂燕梦蝶来源:《牡丹》2019年第20期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詹姆斯·乔伊斯对现代文学贡献巨大。
短篇故事集《都柏林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阿拉比》。
《都柏林人》是由十五个短篇故事构成的故事集,初版发行于1914年。
这些短篇故事描绘了20世纪初都柏林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画卷。
这个时期,爱尔兰正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与天主教的双重压迫之下,战乱不断,经济萧条,民众麻木而彷徨。
整个都柏林都笼罩在压抑与瘫痪的氛围之中。
《阿拉比》是《都柏林人》的第三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去一个叫做阿拉比的集市给喜欢的女孩买礼物却无功而返的故事。
乔伊斯用他巧妙的叙事技巧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里展现了一个懵懂却又不乏热情的小男孩从幻想走进现实的心路历程。
雅克·拉康是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在精神分析与哲学领域建树颇丰,被称作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对西方后结构主义哲学有着深远影响。
拉康的研究是基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自我、认同等理论展开的,他认为人从婴儿到成人的发展会经历三个过程,即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
换句话说,拉康的主体三界论认为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他提出人格发展的这三个阶段或者秩序大致对应了人们所经历的需求、需要和欲望。
这三种秩序存在于三个不同的阶段,但同时互相缠绕、互相交叉,共存于主体。
本文以此为视角,分析了《阿拉比》中的小男孩从痴迷于自己幻想中的女孩到对现实顿悟的过程,发现主人公在这次东方集市之旅中所经历的幻想、欲望与现实同样相互交织,交替出现,主人公从幻想到顿悟的心理发展同样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一、想象的碎片《阿拉比》的故事发生在一条阴森压抑的名叫北里奇蒙德的死胡同中,这条死巷的尽头矗立着一栋无人居住的房子,与其他有人居住却同样寂静的棕色房子沉默地凝视着彼此。
小男孩就住在其中某栋房子里,他家里的空气又闷又潮,园子荒芜杂乱,无人打理,灌木丛生。
浅析《阿拉比》中运用的写作手法
浅析《阿拉比》中运用的写作手法作者:夏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9期摘要:《阿拉比》是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一篇,它充分显示出乔伊斯对主流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外其他写作手法的大胆尝试。
本文浅析了乔伊斯在《阿拉比》中运用的丰富的写作手法。
关键词:阿拉比;乔伊斯;现实主义;写作手法《都柏林人》是由十五个短篇小说组成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小说以现实主义手法写作为主,作者詹姆斯乔伊斯将他的创作视线投向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这部小说集从头到尾表现出良好的连续性,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本世纪初都柏林市井百姓的生活经历与种种心态,并深刻地揭示了弥漫于社会中的一种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状态。
作者以对事物的细微观察,按四个方面来创作了这部小说集:童年期、青春期、壮年期和社会生活。
《阿拉比》是集子中的第三篇作品。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天真无邪,正在成熟的孩子,出于对朦胧爱情和对理想本能的追求,他渴望在“阿拉比”市场为自己心目中的姑娘“曼根的姐姐”买件礼物。
当他左思右盼的星期六终于来到时,早先答应给他钱的姑父却迟迟不归,随后又因火车耽误了时间,最后,好不容易进了集市,此刻,大厅里已是黑灯瞎火,一片昏暗丑陋,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他的美好理想受到了无情的嘲弄,他感到了深深的痛苦。
这篇小说是乔伊斯早期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一篇,但却充分显示出乔伊斯对其他写作手法的大胆尝试以及他在写作技巧方面的非凡才华。
一、作品的写实手法乔伊斯的《阿拉比》中,我们找不到任何一处对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的评论,但作者依然告诉了读者他想要读者知道的。
这些都是通过看似平淡的对微小事物的客观描写完成的。
乔伊斯没有给我们直接定义出主人公的性格,然而,我们却从字里行间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儿。
他喜欢翻一些没有人要的旧纸堆,并在里面找到了一些书页已经发黄的旧书。
而事实上,他喜欢这些书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这些发黄了的书页。
可见,主人公是一个有怀旧情绪的男孩。
浅谈《阿拉比》中顿悟与象征手法的应用
浅谈《阿拉⽐》中顿悟与象征⼿法的应⽤2019-05-051. 引⾔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爱尔兰著名⼩说家,意识流⼩说的杰出⼤师,现代主义⽂学的开拓者和代表作家。
其最著名的著作有短篇⼩说集《都柏林⼈》(Dubliners,1914),长篇⾃传体⼩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1916),代表作《尤利西斯》(Ulysess,1922) 及长篇⼩说⼩说《芬尼根的觉醒》(Finnegan’s Wake,1939)。
《阿拉⽐》是短篇⼩说集《都柏林⼈》中的⼀篇。
作为乔伊斯的第⼀部短篇⼩说集也是其第⼀部作品,《都柏林⼈》通过描绘形形⾊⾊的都柏林中下层市民⽇常⽣活的平凡琐屑的事物,揭⽰了社会环境给⼈们的理想、希望和追求所带来的幻灭和悲哀。
对爱尔兰的社会风尚进⾏了⽆情的嘲讽与讽刺。
表现出作者的轻蔑与反感。
《阿拉⽐》便描写了⼀个男孩由于爱情的激情和理想被社会现实⽆情地击碎⽽慢慢⾃我意识觉醒的过程。
2.顿悟顿悟⼀词带有宗教⾊彩,原指神的显灵或显圣。
乔伊斯借⽤这个术语并赋予它⽂学批评上新的意义,使之⼴为流传。
按照乔伊斯的解释,顿悟是指某个事物的本质突然被领悟到。
正如乔伊斯所说的“从他显现的外⾐中,其灵魂和实质猛然向我们跳过来。
”这种突然的洞察是对⽇常⽣活中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的真正意义上的顿悟。
例如在《阿拉⽐》中结尾的那⼀段:“我抬头向⿊暗中凝视,反倒⾃⼰正是⼀个被虚荣⼼所驱使、所嘲弄的可怜⾍。
”要说起⼩说《阿拉⽐》中的顿悟,则不得不先从其叙事视⾓谈起。
《阿拉⽐》的叙事视⾓⼗分独特。
整篇故事是⽤第⼀⼈称“我”来写的,描写的是⼀个男孩的初恋。
但叙事者和故事中的⼩男孩⼜是同⼀个⼈。
故事其实是通过叙事者把⾃⼰年幼时的经历的回忆展现在读者眼前的。
因此,叙事者的视⾓和故事中⼈物的视⾓由于时间差⽽形成了视⾓的重叠。
读者可以⼀⽅⾯从叙事者的⾓度,以成年⼈的敏锐的观察⼒、理解⼒和成熟的语⾔来追述⾃⼰过去发⽣的事情。
浅析小说《阿拉比》中的精神顿悟
浅析小说《阿拉比》中的精神顿悟
刘晓萍;何菲
【期刊名称】《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4)002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多是探究人类的内心世界.在短篇小说<阿拉比>中作者借助独特的"精神顿悟"的写作手法,通过主人公"我"对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及其幻想破灭的过程描写,带给了人们对整个时期、整个社会的深刻认识.
【总页数】3页(P74-75,79)
【作者】刘晓萍;何菲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合肥,23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浅析小说《阿拉比》的"瘫痪"主题和"精神顿悟" [J], 谢慧
2.舍伍得·安得森与其短篇小说中的精神顿悟及其现实意义 [J], 宋伟
3.弗兰克·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精神顿悟” [J], 张伟
4.于微妙中见真实——评《阿拉比》的客观性及精神顿悟 [J], 钱睿含
5.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精神顿悟" [J], 章孝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象征主义视角下对《阿拉比》的解读
象征主义视角下对《阿拉比》的解读作者:张蔚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5年第02期摘要:世界著名的文学大师——詹姆斯·乔伊斯在其代表作《阿拉比》中广泛采用了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其妙笔横生之处随处可见。
本文试图从《阿拉比》的作品简介及其与象征主义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阐述象征主义视角下《阿拉比》所带有的精神瘫痪意象象征、理想与爱情意象象征等,希望能够挖掘出《阿拉比》隐藏在文学含义下的一些象征主义手法的生动与独特运用,为读者解读《阿拉比》提供一些意见和方向。
关键字:象征主义《阿拉比》解读引言在象征主义视角下对《阿拉比》进行解读,不难发现故事中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精神等超出了文学本身的一种内涵,也会发现一种属于《阿拉比》的象征主义。
而且,作为爱尔兰最为著名的作家和诗人,《阿拉比》更是将詹姆斯·乔伊斯惯用的意识流手法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中一些看似寻常却又意蕴丰富的象征因素让其不仅贴近了生活,也揭示了文章中很多主流意识的文学主题。
从而使得《阿拉比》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极高。
一、《阿拉比》的作品简介及其与象征主义的关系(一)《阿拉比》的作品简介《阿拉比》出自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的短篇小说集,讲述了生活在爱尔兰的一个少年关于初恋的故事。
少年在从追寻爱情的理想化过程中,不断顿悟,不断理解,领悟到了真实世界与其自身臆想世界的天壤之别。
少年在爱恋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到了一些真实世界中的人生道理。
换句话来说,詹姆斯·乔伊斯旨在通过爱尔兰少年的爱情故事来阐述一个人理想破灭的过程,这部出自《都柏林人》第三篇的爱情文学实质上是对乔伊斯自身情绪和同年经历的真实写照,乔伊斯通过不带主观色彩和漫不经心的文学语言,生动活泼地展现了爱尔兰少年在浪漫追求爱情中获取精神领悟的过程。
(二)《阿拉比》与象征主义的关系十九世纪中期的法国是象征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象征主义一经出现,就历经了空前的发展和交流,在20世纪初与美国和欧洲的各大文学学派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直至其作为一门极具影响力的核心文学流派,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世界文坛。
评析乔伊斯短篇小说《阿拉比》
作者: 万虹
作者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出版物刊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98-200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隐喻;桥梁;主题
摘要:隐喻不是少数有天赋的说话人或作家的专利,而是书面语和口语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
因而,隐喻成为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桥梁,成为思想交流的一种工具。
通过人类所共有的基本隐喻,读者能够体味作者用语言构建的世界以及其中人物的生活感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主题。
论文以《阿拉比》为蓝本,透过乔伊斯所谓'处心积虑的卑琐'的语言来体会他用语言构建的都柏林和他赋予人物的'精神顿悟',从而领会都柏林人精神瘫痪这一主题。
浅析小说_阿拉比_中的精神顿悟
Exp loring the K ar m a Pattern of N ovels in Tang Dynasty
XU X iao -yan
( D ept . of Ch inese L anguage and L iterature , Anhu iU niversity , H efe i 230039, Ch ina)
3 结
语
乔伊斯以其 平常之处见突兀 的艺术实践 , 描 写的是普通都柏林人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 , 却深刻 的展示了各种人物同僵死和瘫痪的社会之间激烈冲 突以及他们失败之后痛苦不堪的精神 ( 下转第 79 页 )
第 2期 参考文献 :
许晓燕 : 浅探唐人小说的因果报应模式
79
[ 5] 鲁迅 . 中国小说史略 [M ]. 北京 : 人民文 学出版社 , 1976 : 39. [ 6] 唐 临 , 戴 孚 . 冥 报 记 1992. [ 7] 胡大雷 , 曹鸿庆 , 黄文 魁 . 唐宋小说选 [ M ]. 西安 : 太 白文 艺出版社 , 2004 : 180-181. [ 责任编校 : 刘 跃平 ] 广 异 记 [ M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Abstrac t :
The karm a is one o f th e ch ie f re lig ious doctrine of Buddh ism. In com pany w ith Buddh ism, it
ca m e to China in last years of E astern H an Dynasty . G radually , it com b in ed w ith Chinese trad itional id eo logy of retr ibution for sin and form ed the conceptio n of karm a w h ich possessed Ch in ese character . The Ch in ese peop le had accepted this new- type idea little by little. T ill T ang Dynasty , fo ur m ain pat terns o f karm a had arisen in T ang Dynasty s nove:l world s retribution , hell s retribut ion, beast s retr ibu t io n and paradise s retribut io n . It in fluenced the later generations literary creations . K ey w ords : T ang Dynasty s nove; l kar ma ; wo rld s retribution ; he ll s re tribution ; beast s retribut ion; parad ise s retrib ution
浅析詹姆斯·乔伊斯小说《阿拉比》中的精神瘫痪和灵魂顿悟
校园英语 / 文艺鉴赏浅析詹姆斯•乔伊斯小说《阿拉比》中的精神瘫痪和灵魂顿悟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刘君雅【Abstract】“Araby” is James Joyce’s early work.This essay analyzes some images in it,including “blind end”,“central apple tree” and “araby”,to illustrate moral paralysis and epiphany in this short story.【Key Words】James Joyce; Araby; moral paralysis; epiphany 【摘要】阿拉比是 詹姆斯·乔伊斯的早期作品。
本文通过分析“死胡同”、“中央的苹果树”和“阿拉比”等意象,阐释小说中凸显的精神瘫痪和灵魂顿悟主题。
【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 阿拉比 精神瘫痪 灵魂顿悟“Araby” tells a growth story of a boy,who realizes the cruel reality after his dream goes vanish.He gains the epiphany that the whole society are suffered the moral paralysis—people are blind,religious beliefs are deserted and the illusion of the society is doomed to go vanish.Many details in the short story indicate the moral paralysis of Irish society.The street where the protagonist lives is “blind” and there is “an uninhabited house” standing at “the blind end” (James Joyce 2168).The whole environment is dark,quiet,depressive and even scaring.All the things are in the “blind end” (Joyce 2168).Nothing can run out of it,of course,including love and dream.Only a priest,who is “very charitable” (Joyce 2169),can give people a little guide.There are some religious books in his room,The Abbot and The Devout Communicant,but the pages are “curled and damp”.“Curled and damp” pages indicate that religious beliefs are totally forgotten by people (Joyce 2169).However,the last shred of light and warmth also disappeared because of the death of the priest. Then,James Joyce mentions that the boy finds a “wild garden”and a “central apple-tree” behind the house.It reminds me of the Garden of Eden and Tree of Wisdom in Bible.Garden of Eden is where God lives,which stands for piety,belief and truth. But the garden is deserted,just like the abandoned spiritual world. What’s noteworthy is the “rusty bicycle-pump” in the garden (Joyce 2169),which is another reflection of the priest.Priest should pump belief,courage and hope into the society but he dies,which is similar to the “rusty bicycle-pump” that is out of use.All the images suggest that people are suffering moral paralysis and belief absence.Despite the depressing environment,the boy still decides to pursue his dream.But he suffers the disillusion through knowledge and epiphany.Mangan,charming and brilliant,becomes hope and light in his heart.Her names are like “a summons to all my foolish blood”.When the boy is in prayer,the name of the girl always “spring[s]to his lips” (Joyce 2170).The boy not only loves Mangan,but also adores her.Like Christians’ reverence and owe to Virgin Mary,he reveres the girl.Mangan really wants to go to Araby,“a splendid bazaar”,but she can’t go because of a retreat (Joyce 2170).Araby becomes an imaginary world in his heart.“Araby—the very word connotes the nature of the boy's confusion.It is a word redolent of the lush East,of distant lands,Levantine riches,romantic entertainments,mysterious magic,‘Grand Oriental Fetes.’ The boy immerses himself in this incense-filled dream world” (Harry 394).However,when he gets there,he finds that his “new world” turns out to be a dark,silent and foppish place—“nearly all the stalls were closed” and only “two men were counting money on a salver and I listened to the fall of the coins” (Joyce 2172).Seeing all this,the boy sees himself as “a creature driven and derided by vanity; and my eyes burned with anguish and anger”.He lacks knowledge of the world he lived before but now the illusion goes vanish and he gets an epiphany.“the epiphanic experience is conceptualized as one of sudden,discontinuous change,leading to profound,positive,and enduring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he reconfiguration of an individual's most deeply held beliefs about self and world”(Arianna Nicole Jarvis,1).In the pursuit of love,the boy gains a experience of self-knowledge.He knows that this is a paralyzed society and he cannot realize his dream here.In Bible,Adam ate the forbidden fruit and gained knowledge because he loves Eve and was cast to the world of reality; James Joyce tells the very similar story to raise the thinking about the moral paralysis and epiphany.Reference:[1]Arianna Nicole Jarvis,Taking a break: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piphanies as discontinuous change experiences(January 1,1996).Doctoral Dissertation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2]Joyce,James.“Araby.”Ed.M.H.Abrama.The North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Volume 2.New York:W. W.Norton,1986.2168-2172.[3]Stone,Harry.“Araby”and the Writings of James Joyce.The Antioch Review25.3 (1965):375.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39 -。
以《阿拉比》为例论乔伊斯小说创作中的对比手法
以《阿拉比》为例论乔伊斯小说创作中的对比手法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以十五个短篇小说连续的形式揭示了作者家乡都柏林麻木、腐朽、瘫痪的社会现状,在小说集的总体创作手法上,乔伊斯广泛运用了对比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不仅揭示出小说文本中现象与本质,开端与结尾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将小说人物最终引向精神“顿悟”的结局,在主人公强烈的心灵体验和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里更加鲜明的表现出都柏林麻木、瘫痪的现实和精神困境。
而在《阿拉比》中,作者主要是通过黑暗沉寂的生活环境和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开端及发展过程中的热烈浪漫的情节和最后寂静冷漠的结局来形成对比,从而达到精神“顿悟”结果。
一、黑暗沉寂的生活环境和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在《阿拉比》这篇小说中,主人公“我”居住在一个死胡同里,庄严肃穆,毫无生气,所有的一切都是昏暗压抑的,没有一丝令人愉悦的生活气息,在这种毫无趣味的环境里,作者塑造了一群可爱的孩童形象,“我”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男孩儿,喜欢冒险和探索新事物,而引发“我”的朦胧爱恋之情的曼根姐姐则温柔可爱,像是一个带着光环的天使,孩子们的嬉笑打闹和天真无邪与周围荒芜阴暗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在这种对比中,在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的映衬之下,周边无趣甚至破败的生活环境便显得更加冷清荒芜,黑暗沉寂。
二、纯洁热烈的萌动情愫和孤独沮丧的荒凉集市《阿拉比》这篇短篇小说是以男孩儿“我”的视角,讲述了一段浪漫纯洁而又热烈的萌动情事,虽然这种暧昧不明,浮若游丝般的萌动对于“我”的整个人生而言,一切都还是不明晰的。
小说前半部分描写“我”沉浸在这份萌动的情愫里,无论何时何地,对曼根姐姐的思念和向往总会情不自禁地扑进我的脑海中。
“在我进行自己并不理解的祈祷和赞美时,她的名字时不时地从我的嘴里脱口而出。
我眼里常常充满泪水(我也说不出为什么),有时一股热烈似乎从心里涌上胸膛”,这种纯洁而又热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思想和行动,“我所有的感觉似乎都渴望模糊,当我觉得快要失去感觉时,我紧紧地把双手合在一起,直合得它们颤抖起来,口中反复地喃喃自语:“啊,爱情!啊,爱情!”在这种强烈感情的支配下,我竟然开始幻想曼根姐姐开始和我说话,而幻想中的曼根姐姐随口向“我”提到了阿拉比市场,从此,阿拉比市场变成为“我”无比向往的的圣地,“我”坚信那里是热闹而美好的,在那里可以找到曼根姐姐喜欢的一切,但等到我在夜里十点十分几经曲折终于来到目的地时,却是一片冷清和静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0卷总第41期) Journal of Inne r Mongoli a Agric ul tura l Unive rsit y(Soc ia l Sc ie nce Edi tio n)No.52008(Vo l.10Sum No.41)异曲同工之妙*)))评5阿拉比6与5布里尔小姐6中的顿悟技巧p张艳(淮海工学院大学外语教研部,江苏连云港222005)摘要:乔伊斯与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初期同时代的英国文学大师。
虽然他们分别以长篇和短篇小说蜚声文坛,但他们各自的短篇小说5阿拉比6与5布里尔小姐6因都使用了精神顿悟的技巧而有许多可比之处。
通过分析与比较两篇小说中的顿悟技巧来了解两位文学大师的精湛技艺并进一步加深对小说本身的理解。
关键词:顿悟;乔伊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58(2008)05-0373-02一、乔伊斯与曼斯菲尔德的文学地位及写作特点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 yce,1882)1941)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 ine M ansf ield,1888)1923)属于同时期的英国作家,他们在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詹姆斯#乔伊斯是现代主义小说的伟大开拓者,他在5尤利西斯6和5为芬尼根守灵6中摆脱传统的写作技巧和方式,独创性地用意识流手法和实验性的语言和技巧而备受文坛瞩目。
虽然他当时颇受争议,但是经过近半个世纪,乔伊斯终于在20世纪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被某些评论家认为是/最富于想象力0的文坛巨匠。
0[1]虽然乔伊斯主要以其上述两部长篇小说闻名,但是他的短篇小说集5都柏林人6(T he Dubliners,1914)文字清晰,情节简单,为他今后成功的文学之路奠定了基础。
它将素材压缩到近乎素描的地步,然后极其客观地表现出来,有评论家称这与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接近。
5阿拉比6(A r aby)是其中的第三篇故事,是短篇小说的精品,它以其突出的艺术特色而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青睐和好评而经常被编者纳入选读作品之列。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英国文坛中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而被称为短篇小说/风格大师0,她对短篇小说的创作有了很大的突破,并改变了20世纪短篇小说的风貌。
其实早在乔伊斯和弗吉尼娅#沃尔夫(V ir ginia Wo olf)发表他们的著作之前,曼斯菲尔德就摆脱了19世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采用了包括内心独白、意识流、视角转换和顿悟等现代派创作技巧。
虽然现在的读者很容易理解这种创作手段,但在当时确实是开创性的。
正如著名英国文学评论家戈登所说的那样:/就写作技巧而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之于短篇小说艺术,犹如她的同代人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娅#沃尔夫之于长篇小说艺术。
她首开了内心独白和视角转换技巧在短篇小说中运用的先河。
0[2]曼斯菲尔德以其诗的语言,细腻独特的描写,印象派的写作风格而经常被比作是英国的契诃夫,事实上她非常仰慕这位俄国小说大师,并坚持不懈地磨练自己的写作。
5布里尔小姐6是她的一篇短篇佳作。
本文主要对乔伊斯和曼斯菲尔德在其各自小说5阿拉比6和5布里尔小姐6中的/顿悟0技巧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了解两位大师的艺术写作手法的异曲同工之妙,进而从一个维度和层面加深对他们的作品的理解。
二、/精神顿悟0的具体含义/精神顿悟0(epiphany)一词源于希腊语,是宗教用语,在希腊神话里,它指神灵的突然出现。
基督教里它指/显灵0,即/上帝或耶稣的显灵0,意为初生的耶稣在东方三贤(the three M ag i)面前的突然显现。
乔伊斯把这一宗教术语引入小说领域,他认为/顿悟是对某一事物本质的显现和领悟。
0他在5青年艺术家的肖像6的初稿5斯梯芬英雄6(Stephen Hero)里首次对该词作了定义,即/一次突然的精神感悟启示;它来源于粗俗的言语或行为,或者是心灵自身特殊的难忘的一瞬间。
0他同时认为/文学家应该精确地记录这些顿悟的时刻,,最微妙的产生于瞬息的时刻。
0[3]乔伊斯的顿悟与弗吉尼亚#沃尔夫所指的/存在的一瞬间0这一概念有相似之处。
差别之处在于乔伊斯更注重精神方*收稿日期:2008-08-20作者简介:张艳(1979-),女,陕西榆林人,淮海工学院大学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研究。
面,而伍尔夫更注重生理方面。
三、具体分析5阿拉比6和5布里尔小姐6中的顿悟手法5都柏林人6通过描绘20世纪初都柏林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揭示了都柏林单调沉闷、缺乏生气的精神瘫痪的主题。
正如乔伊斯所说:/我想写一章我的祖国的道德史。
我之所以选择都柏林为背景,因为在我看来,这城市乃是瘫痪的中心。
0[4]5都柏林人6实际上是由十五个顿悟的故事组合而成的小说集。
而5阿拉比6则是其中的一个关于顿悟的故事。
5阿拉比6的语言朴实,情节简单,它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少年出于懵懂的爱情,想到阿拉比集市履行诺言为他心仪的女子买一件礼物。
他热切地盼望星期六集市的到来,却因为叔叔的晚归没有及时得到去集市的钱而耽误了时间。
最后当他来到阿拉比集市时,大厅里灯火阑珊、人影稀疏,像教堂做完礼拜之后一样寂静。
现实的阿拉比只是个昏暗丑陋的集市,这与他心目中美好的阿拉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最后当听到一个女商贩和两位男子粗俗的调情之后,他感到彻底的绝望,他的浪漫理想也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
女:/噢,我从来没说过这种事!0男:/哎,你肯定说过了!0女:/我绝对没说过!0男:/难道她没说过?0男:/说过,我亲耳听到的。
0女:/啊,这简直是胡扯!0这段调情时的谈话显得庸俗无聊,但在此情此景下却给男主人公的心理带来了强烈的反响并使他的心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即主人公在这一瞬间产生了精神顿悟:/我抬头凝视着黑暗,感到自己是一个受虚荣心驱使和嘲弄的可怜虫。
我的眼睛里燃烧起痛苦的怒火。
0少年的愤怒以及感悟并非是由于未能遂心买到期盼的礼物,而是对人生的本质的一种突然领悟和清醒的认识。
此时那个庸俗的女商贩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天使一样的女子,就仿佛是对他的心上人/曼根的姐姐0以及他浪漫追求的一种无情嘲弄。
至此男主人公认清了自己幻想的盲目性,现实让他彻底绝望。
曼斯菲尔德的5布里尔小姐6里也有顿悟技巧。
虽然她没有提到顿悟一词,但在她的小说中处处可见对这种手法的运用,她称其为/一瞥(g limpse)。
0[5]这篇小说同5阿拉比6一样没有复杂的情节和冲突,却以诗话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布里尔小姐孤独寂寞、幻梦破灭的故事。
布里尔小姐是旅居巴黎的英国妇女,她是个老处女,独自一人生活,靠教书和为病人读报维持生计。
每个星期日下午去公园成为她与外界的唯一联系的纽带,也是她消遣寂寞的有效办法。
她坐在公园里听乐队演奏乐曲,并敏感且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
她通过观察别人的活动,听他们的谈话而参与他们的生活。
每个星期天在她面前都上演着一幕幕没有结局的故事。
她甚至幻想公园是一个舞台,而她像其他游客一样,都是舞台上的演员。
每个星期天下午她都精心打扮,戴上那条唯一像样的狐皮围脖按时来扮演她的角色。
她想如果她不到场,肯定会有人注意到,因为舞台不能少了她,他们需要她。
这回她听到了一对坐在她旁边年轻恋人的谈话。
这对恋人嫌她碍眼,骂她是/老蠢货0,/谁需要她?她为什么不把她那副又老又傻的嘴脸留在家里?0而她钟爱的那条狐皮围脖则被称作是/油炸鲟鱼0。
从这对青年的谈话里,她那原本到了星期天还有所希冀有所企盼的残存的希望也被无情地毁灭了,她顿悟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个多余的挡道碍事的人,她的精神也随之崩溃了。
往常在回家的路上,她通常都会买一块蜜糖蛋糕来奖励自己的/演出0,可是这一次她却加快步伐,匆匆上了楼梯,躲进那黑暗的像衣橱一样的房间,解下那条围脖,看都不看的把它乱塞进盒子里面。
当她关上盒盖时,她听到盒子里面发出了哭泣的声音。
是那围脖在哭吗?不,是她的心在哭泣。
这条狐皮围脖充满了象征含义,它指代布里尔小姐她自己。
读到此处,读者对布里尔小姐充满了同情和怜惜。
曼斯菲尔德用同情的语调描绘了布里尔小姐的心态与情绪变化,反映了她对在冷漠的社会中孤独寂寞的老年人的深切理解与同情,表达了她对社会传统的不满。
事实上,在她三十岁的时候,曼斯菲尔德这样描述她的写作动机:/一方面是为了愉悦自己而达到心灵平和,另一方面,是痛责或反对英国社会的腐朽。
0[6]而这篇小说明显是出于第二个目的而写的。
四、两篇文章精神顿悟技巧相似之处比较通过分析这两篇小说主人公的精神顿悟后,不难发现他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归纳如下。
第一,精神顿悟都是发生在小说的结尾处。
这两篇小说都没有遵循传统的开端)高潮)结果这一行文布局,而是在主人公对自己的命运和现状产生深刻的领悟这一高潮部分戛然而止,不仅震撼人心,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且寓意深刻,耐人寻味,使读者印象深刻,给他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为作品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第二,精神顿悟的产生有充足的铺垫和准备。
两位作家写作风格虽然大相径庭,但他们都不惜笔墨细致入微的对故事发生的场景和背景等作了详细的描写,这几乎占去了小说的多半篇幅。
而精神顿悟的发生则是在瞬间完成的,占的篇幅比例比较少。
虽然如此,文章的结局并不显突兀。
相反,两位作者之前的种种精心细微的铺垫为文章结局埋下了伏笔,读者也就容易接受这个结局了。
第三,精神顿悟的产生的诱因相同,且都是突发性的。
他们的精神顿悟都是通过听到某种粗俗的对话而发生的。
5阿拉比6中的主人公在去阿拉比集市之前充满了美好的幻想,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当他亲眼目睹了昏暗狼藉的阿拉比集市,亲耳所闻了无聊粗俗的对话后,才突然产生了精神顿悟。
同样,布里尔小姐也是在不经意听到了别人对她的评论后才恍然明白自己悲惨的处境,随之产生了精神顿悟。
第四,精神顿悟对主人公产生的结果相同,即都促成主人公心理的转变,对他们的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两篇小说的主人公虽然年龄跨度很大,一个是懵懂少年,一个是年长老妪,可是片刻的精神顿悟都让他们在一瞬间意识到自己活在自己想象的美好世界里,而他们的幻想又都被残酷的现实所摧毁。
5阿拉比6中的少年因为缺少家人的关心和引导,而他自己也年少无知,对自己生活在一个社会腐朽、道德沦丧的环境中全然不知,当真正面对现实的时候,他盲目的爱和追求受到了无情的嘲弄,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变得愤怒而沮丧,为此他也迈出了走向成熟的第一步,这显然对(转第385页)374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0卷总第41期)历史资料之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的历史实际,这就需要披沙拣金,对资料进行严格的批判、审查。
相对于一版来说,5中国古典园林史6(二版)既注意了材料的搜集,并且更加注重了材料的考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