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技术实验(内附组织染色后的照片)

合集下载

动物组织石蜡切片制作PPT课件

动物组织石蜡切片制作PPT课件
石蜡Ⅰ 石蜡Ⅱ 石蜡Ⅲ
小鼠 15min 15min 20min 20min 20min 20min 20min 20min 5min 3min 10min 20min 30min
大鼠 20min 20min 30min 30min 30min 20min 30min 30min 8min 5min 15min 25min 30min
10
方案二 石蜡切片的制作
三、切片的注意事项 1、切片质量的好坏,与技术熟练程度和切片机、 切片刀的好坏有关外。 2、切片机的各个零件和螺丝应旋紧,否则将会产 生震动。 3、在摇动切片机时,用力要求均匀一致,不宜过 重过猛,否则造成切片厚薄不均。或空洞现象。 4、在夏秋季节进行切片时,应使用冰块加强冷却, 可保持石蜡的硬度,减少切片的褶皱。
2021/3/7
8
方案二 石蜡切片的制作
1—6微米。制作大批的或是连续的切片。长期保存。 一、切片前的准备: 1、恒温水浴锅首先预热至35℃—40℃。 2、蜡块整修,暴露组织并修平,减少刀的磨。 3.载玻片应事先洗涤干净,无油腻和不透明现象。涂粘片
剂。 4、将锋利的刀片,调整角度和位置,以20°-30°为佳。 5、备用小型毛笔、小型无钩镊子、铅笔。
2021/3/7
3
方案一:病理石蜡切片的制作
(一)石蜡组织块制作 1.取材。 2.固定。 3.脱水、透明及浸蜡(具体步骤见表)。 4.包埋
2021/3/7
4
步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1/3/7
操作项目 60%乙醇 70%乙醇 80%乙醇 90%乙醇 95%乙醇Ⅰ 95%乙醇Ⅱ 无水乙醇Ⅰ 无水乙醇Ⅱ 二甲苯Ⅰ 二甲苯Ⅱ

《实验三石蜡切片法》课件

《实验三石蜡切片法》课件

提高实验安全性:加强实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医学领域:用于病理学研究,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科研领域:用于生物医学研究,探索细胞和组织结构
教育领域:用于教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和功能
工业领域:用于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新型材料和生物制品
汇报人:
染色液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液,如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液
切片处理:将石蜡切片放入染色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染色时间:根据染色液的浓度和切片的厚度,确定染色时间
染色效果观察:染色完成后,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染色效果,判断染色是否成功
观察染色后的石蜡切片,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对比染色前后的石蜡切片,分析染色效果
02
PART THREE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和病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切片方法
石蜡切片的主要材料包括石蜡、切片刀、切片机等
石蜡切片的过程包括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
石蜡切片的优点是切片薄、透明度高、易于观察和保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显微镜结构:目镜、物镜、载物台、光源等
显微镜类型: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
显微镜功能:观察细胞、组织、微生物等
显微镜操作:调节焦距、调整光源、观察样品等
苏木精:用于细胞核染色
伊红:用于细胞质染色
甲基紫: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染色
荧光染料:用于荧光显微镜观察
刀片:用于切割石蜡切片
盖玻片:用于覆盖石蜡切片
石蜡:用于制作石蜡切片
载玻片:用于放置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机:用于制作石蜡切片
收获:掌握了三石蜡切片法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不足: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操作失误,影响了实验结果

石蜡切片PPT课件

石蜡切片PPT课件
• 透蜡温度要恒定,不第可21忽页/共高26忽页 低;操作要迅速,在
石蜡切片机
第22页/共26页
横向调整旋钮
蜡块竖向调整旋钮 蜡块固定器锁紧扳手 蜡块钳 旋转手轮 刀片固定旋钮
手轮停止旋转手柄 滑动刀座
离合器
切片接收托盘
切片厚薄粗调器 切片厚薄微调器
切片刀倾斜角度调整扳手
第23页/共26页
第24页/共26页
第17页/共26页
17、脱水Ⅱ
• 放入95%乙醇中洗去多余的红色,然后放入无水乙醇中3~5min。最后用吸水纸吸干多余的乙醇。 第18页/共26页
18、透明
• 切片放入二甲苯-乙醇等量混合液中约5min,然后放入纯二甲苯Ⅰ、Ⅱ中各3~5min。二甲苯应尽量保持 无水,应经常更换,或用纱布包无水硫酸铜放入染色缸内吸收水分。切片如在二甲苯中出现白雾现象,说 明脱水未尽,应退回乙醇中重新脱水,否则切片难以镜检。
第14页/共26页
14、漂洗
• 切片再放入自来水流水中使其恢复蓝色。低倍镜检查见细胞核呈蓝色、结构清楚;细胞质或结缔组织纤维 成分无色为标准。然后放入蒸馏水中漂洗一次。
第15页/共26页
15、脱水Ⅰ
• 切片入50%乙醇→70%乙醇→80%乙醇中各3~5min。
第16页/共26页
16、复染
• 用0.5%伊红乙醇液对比染色2~5min。伊红主要染细胞质,着色浓淡应与苏木精染细胞核的浓淡相配合, 如果细胞核染色较浓,细胞质也应浓染,以获得鲜明的对比。反之,如果细胞核染色较浅,细胞质也应淡 染。可在伊红乙醇液中滴加数滴冰醋酸助染,促使细胞质容易着色,并且经乙醇脱水时不易褪色。
第3页/共26页
【实验过程】
石蜡切片Ⅰ
• 取材 • 固定 • 洗涤 • 脱水 • 透明 • 透蜡 • 包埋 • 切片 • 贴片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石蜡切片实验,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组织构成,掌握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细胞学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与试剂,显微镜、石蜡切片、染色剂、玻璃片、显微镜载玻片、酒精、甘油、显微镜盖玻片。

实验步骤:1. 取一块石蜡切片,将其放置在玻璃片上,用酒精浸泡片切片5分钟,使其软化。

2. 用刮刀将石蜡切片刮至薄如纸张。

3. 将切好的石蜡切片浸泡在染色剂中,染色10分钟,使细胞染色。

4. 将染色后的石蜡切片放入酒精中脱水,然后放入甘油中固定。

5. 取一个显微镜载玻片,将固定好的石蜡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盖上显微镜盖玻片。

6.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上,调节倍率,观察石蜡切片下的细胞结构。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石蜡切片下的细胞结构清晰可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等结构清晰可辨。

通过不同染色剂的染色,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细胞器的形态和分布,比如细胞核的形态、染色颜色的深浅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对于研究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石蜡切片实验,我们掌握了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了细胞学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石蜡切片的切割技巧和染色方法,以保证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清晰、准确。

在未来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细胞结构和组织构成的观察,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为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的研究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1. 高等学校生物学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 生物学实验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张三等.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石蜡切片HE染色步骤 简约版

石蜡切片HE染色步骤 简约版

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方法
(1)选择切片:组织尽量完整,无分裂;
(2)脱蜡:65℃烤片1h,使用二甲苯进行脱蜡,二甲苯Ⅰ-20min(二甲苯先加热到65℃,然后水浴)→二甲苯Ⅱ-15min(常温);(3)水化:采用乙醇梯度水化,乙醇二甲苯-2min→无水乙醇Ⅰ-2min →无水乙醇Ⅱ-2min→95%-2min→90%-2min→80%-2min→70%-2min→60%-2min;
(4)RO/UP水冲洗一遍(约10s);
(5)苏木精染色:水化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浸15min,染细胞核。

RO/UP水冲洗1min;
(6)1%盐酸乙醇分化10 s; 弱碱性水溶液(5%氨水溶液)返蓝10s (7)自来水冲洗10分钟;
(8)梯度乙醇脱水:60%-70%-80%-90%,各2min
(9)伊红染色:充分水化后的切片直接入伊红染色液中,染细胞质1min;
(10)梯度乙醇脱水:95%→100%Ⅰ→100%Ⅱ→乙醇二甲苯—二甲苯Ⅰ→二甲苯Ⅱ,各2min;
(11)中性树胶封片,65℃烤片至树胶凝固(3h以上)。

实验时间石蜡切片及染色过程

实验时间石蜡切片及染色过程

实验时间石蜡切片及染色过程
石蜡切片是最基本的切片技术,冰冻切片和超薄切片等都是在石蜡切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苏木素与伊红对比染色法(简称H.E.对染法)是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对组织细胞的各种成分都可着色,便于全面观察组织构造,而且适用于各种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长期保存。

经过HE染色,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蓝紫色,细胞质被伊红染色呈粉红色。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石蜡切片
1. 取材: 刀片要求锋利而薄,组织厚度约2—3mm, 大小1.5×1.5×0.2~0.3cm 为宜. 取材时间越快越好.
2. 固定: 组织取下后应立即放入 10%福尔马林(相当于 4%甲醛)固定.
注意:
(1) 固定液量应为组织块体积的 40 倍.
(2) 固定时间固定时间与使用的固定液种类和组织块大小, 温度等
有关. 一般为 3—24h.
(3) 固定温度大多可在室温固定, 在低温(4℃)时间应延长.
(4) 固定容器应大些.
3. 漂洗: 流水冲洗 2—10h.。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一、样品处理
1、选择适当体积的样品石蜡切片,防止干燥,封好盖子到-80℃,直
到使用时将其取出变性到室温,以备后续操作。

2、室温下取出石蜡切片,施加蛋白酶将切片上原有的细胞、细胞膜
分解,具体操作步骤为:将取出的石蜡切片放入0.1%胰蛋白酶(Protease,Roche)或0.5% Triton X-100溶液中,置于37℃水浴摇床,25min后将石
蜡切片放入3mm×2mm的转移槽内,加入200ul去离子水,搅拌进行超声
处理,30s后用1000ul去离子水冲洗,放入4℃冰箱保存,以备后续操作。

二、组织切片染色
1、在刻线玻片上放入石蜡切片,用吸水棉柱将石蜡切片固定。

2、用0.1%胰蛋白酶(Protease, Roche)或0.3% Triton X-100溶液
浸泡石蜡切片,置于37℃水浴摇床,15min后去除液体,另用500μl去
离子水洗涤,将含有抗体的抗体溶液稀释至0.3μg/ml,加入石蜡切片上,放入35℃恒温箱,反应1h。

3、取出石蜡切片,加入1000μl去离子水洗涤,放入4℃冰箱保存,以备后续操作。

三、免疫荧光检测
1、把石蜡切片放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浸泡,去除多余的抗体。

2、将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的石蜡切片放入多孔玻片,在摇床上稀释FITC标记的抗体,加入石蜡切片上,置于37℃水浴摇床上,1h后去除液体。

实验时间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含详细步骤)

实验时间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含详细步骤)

实验时间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含详细步骤)
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酶法、免疫荧光法、亲和组织化学法、免疫铁蛋白法、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影法等。

其中前三种最常用。

实验原理
根据聚合酶技术把辣根过氧化物酶抗鼠或/和抗兔 IgG 分子结合在多聚酶上形成多聚物分子,其与待检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后,加入底物显色。

实验步骤
1. 石蜡切片置于67 ℃ 烘箱中,烘片 2 小时,脱蜡至水,用 pH 7.4 的 PBS 冲洗三次,每次 3 分钟(3 × 3')。

2. 取一定量 pH = 6.0 柠檬酸盐缓冲液,加入微波盒中,微波加热至沸腾,将脱蜡水化后的组织切片置于耐高温塑料切片架上,放入已沸腾的缓冲液中,中档微波处理 10 分钟,取出微波盒流水自然泠却,从缓冲液中取出玻片,先用蒸馏水冲洗两次,之后用 PBS 冲洗2 × 3'(注:不是所有的抗体都需要微波修复的,视具体情况而定)。

石蜡切片的制作及HE染色课件

石蜡切片的制作及HE染色课件
02
取材的大小和厚度也会影响后续 的切片制作,一般而言,组织块 的大小应为2-3cm³,厚度在24mm之间。
固定
固定是为了防止组织自溶和腐败,保 持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常用的固 定剂有甲醛、乙醇、丙酮等。
固定时需要将组织放入适当的固定液 中,固定时间一般为1-24小时,具体 时间根据组织类型和大小而定。
04
石蜡切片制作及HE染色的质量控制
切片厚度控制
切片厚度
石蜡切片的厚度应控制在2-5微米之间, 过薄或过厚都会影响染色效果和显微镜 观察。
VS
切片均匀度
确保切片厚薄均匀,无裂痕或气泡,以提 高染色和观察的准确性。
染色浓度与时间控制
染色浓度
根据组织类型和染色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浓度,以达到最佳染色效果。
01
02
03
04
防止脱片
在染色过程中要保持切片的湿 润,避免脱片。
控制染色时间
染色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应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
到最佳染色效果。
注意染液浓度
染液的浓度要适中,过浓或过 淡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避免污染
在染色过程中要保持染缸的清 洁,避免污染影响染色效果。
03
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分析
浸蜡
浸蜡是为了将石蜡渗透到组织中,使组织变得硬固,以便 切片。常用的石蜡有固体石蜡和液体石蜡。
浸蜡时需要将组织放入适当的石蜡中,时间一般为1-2小 时,具体时间根据组织类型和大小而定。
包埋
包埋是将组织用石蜡包裹起来,以便 切片。包埋时需要将组织放入包埋盒 中,并确保组织平整、无气泡。
包埋盒需要用标签标记清楚,以便后 续的切片和观察。
染色时间
染色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染色效果,时间过短会使染色不明显,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染 色过度。

石蜡切片的H.E.染色与显微摄影

石蜡切片的H.E.染色与显微摄影
• 蓝化:0.01%氢氧化钠溶液蓝化,作用是使苏木精染料在碱性环境中转 化为蓝紫色,蓝化后切片应呈蓝紫色。
•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把握染色与分色的程度。
注意事项:
• 从脱蜡复水到封片的整个过程中,切片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 否则细胞核会充满空气,再浸入液体中,空气不能排出 • 封片后观察时细胞核会呈现出不透明的黑色
显微摄影
实验原理:
• 显微图像直接投影到感光元件CCD上,成像质量高 • 是再现显微视野中物像的最好方法,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
实验方法:
• 观看教学视频,总结图像优化要点,掌握Image-pro Express的使用
光源亮度 A
聚焦清晰 B
白平衡• 白平衡调节: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条件下 拍摄出的图像会有不同的颜色。白平衡就是在特定光线条件下,按视野 中图像特质,找出白色区域,默认为“白色”,并调整整个图像红绿蓝三 色的强度,以修正照射光线所造成的误差,使图像的色调恢复到原色状 态。
• 聚光器孔径光阑调节:不低于物镜数值孔径的70%。
实验要求
石蜡切片H.E.染色
每位同学选取自己制作好的石蜡切片,独立完成H.E.染色。
显微摄影
每位同学选取标本盒中的小鼠石蜡切片H.E.染色标本,进行显微摄影。
• 显示器官组织结构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 • 苏木精:蓝色,碱性染料,与细胞核结合 • 伊 红:红色,酸性染料,与细胞质结合 • 染色后的标本红蓝相衬,组织结构清晰
实验方法:
• 观看教学视频,总结实验流程
重点实验步骤解析:
• 分色:0.01%盐酸-70%乙醇溶液,作用是去掉物理吸附,使细胞核颜色 深浅适宜,分色后切片应呈浅紫红色。

实验二十一石蜡切片法(四)——染色、封藏

实验二十一石蜡切片法(四)——染色、封藏

实验二十一石蜡切片法(四)——染色、封藏
仪器设备:显微镜
器具:盖玻片、载玻片、滤纸、镊子、吸水纸、剪刀、解剖盘、棕色滴瓶、染色缸、一次性针筒、培养皿。

材料:石蜡切片
试剂及其配置:各级乙醇(50%、70%、85%、95%、100%)、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二甲苯、埃利希氏苏木精染液、0.2%曙红水溶液、中性树胶
附:埃利希氏苏木精配方
苏木精 1克
纯乙醇(或95%乙醇) 50毫升
冰醋酸 5毫升
钾矾(硫酸铝钾)约5克(饱和量)
甘油 50毫升
蒸馏水 50毫升
配法:
①将苏木精溶与约15毫升的纯乙醇中,再加冰醋酸后搅拌。

②当苏木精溶解后即将甘油倒入并摇动容器,同时加入其余的乙醇。

③将钾矾在研钵中研细并加热,然后将它溶解于水中。

④将温热的钾矾溶液一滴一滴地加入上述染液中,并随时搅动。

⑤此液混合完毕,将瓶口用一层纱布包着小块棉花塞起来,放在暗处通风的地方,并经
常摇动以促进它的成熟。

成熟时间约3-4周。

若加入0.2克碘酸钠,可立刻成熟。

此液稳定而染色均匀,染核效果良好,不会发生沉淀,长期储备无妨。

此液可分别与伊红(Enosin 曙红)、橙黄G、番红进行三重染色。

石蜡切片和HE染色

石蜡切片和HE染色

石蜡切片和HE染色石蜡切片& HE染色组织石蜡切片(常规)1、取材:8*6*2mm2、固定:PFA固定过夜(12-24h)3、梯度脱水:50%酒精1h,75%酒精1h(可长期保存),85%酒精1h,95%酒精1h,100%酒精30min两次。

4、透明:100%酒精+二甲苯(1:1)30-45min,二甲苯ⅰ30min,二甲苯ⅱ30min,观察到透明为止。

5、浸蜡:二甲苯+石蜡(1:1)1h,石蜡ⅰ1h,石蜡ⅱ1h(过夜)。

6、包埋:将组织取出并放入盒内调整好位置,将组织完全平放于盒中,用针头将组织上浸蜡时残留的蜡剔除,使它可以完全被包埋,最后将蜡块于室温慢慢冷却后放入4℃冰箱中保存备用。

7、切片:用刀片将包有组织的蜡块进行修切,切成5-4μm厚的连续薄片,仔细观察薄片中央的组织,取较为完整的组织薄片。

8、展片与烤片:将蜡片黏贴在载玻片上,放于展片机中42℃展片1-2分钟。

最终后放入60℃烤片机中烤片1-2h.9、脱蜡与复水:将切片依次经过二甲苯,两次,各20min。

无水酒精(5min)95%酒精(5min)80%酒精(3min)70%酒精(3min)蒸馏水(5min)。

HE染色1、组织切片脱蜡至蒸馏水2、苏木素染色5min,自来水冲洗3、0.5%盐酸乙醇(0.5ml HCl + 100ml 70%乙醇)分化30s (提插数下)4、自来水浸泡15min或温水(约50℃)5min5、置伊红液2min6、常规脱水,透明,封片:95%乙醇(I)1min→95%乙醇(Ⅱ)5min→100%乙醇(I)5min→100%乙醇(Ⅱ)5min→二甲苯乙醇(1:1)5min→二甲苯(I)5min→二甲苯(Ⅱ)5min→二甲苯(Ⅲ)5min→中性树脂封固HE染色注意事项:1. 染色时调节pH值很重要。

如果组织块在福尔马林中固定时间长,组织酸化而影响细胞核着色。

因此,要在自来水中冲洗时间长一些或在饱和碳酸锂水溶液中处理10-30min,这样可以使细胞核着色较深。

实验十五、石蜡切片法(四)染色、封藏(附:冰冻切片法)

实验十五、石蜡切片法(四)染色、封藏(附:冰冻切片法)

(10) 蒸馏中漂洗5min(换一次)。 (11) 1%伊红水溶液1~5min。 (12) 70%酒精数秒。 (13) 80%、95%、纯酒精(2次)各2min。 (14) 纯酒精与二甲苯等量混合液5min。 (15) 二甲苯5—10min。 (16) 封藏: 封藏于中性树胶中。
2. 封藏的方法 在桌上放一张洁净的吸水纸,将含材料的载玻片从 二甲苯中取出放在纸上(切片一面向上),迅速地在 切片的中央滴一滴树胶(千万不能待二甲苯干燥后再 进行),用右手持小镊子轻轻地夹住盖玻片的右侧, 稍微倾斜使其左侧与封藏剂接触,然后再缓慢地放下, 避免产生气泡。
四、注意事项 1、脱蜡应彻底; 2、水洗时水流不能太急; 3、“分色”、“蓝化”时间要掌握好; 4、脱水要彻底; 5、适量滴加封藏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实验结果 细胞核蓝色,细胞质粉红色。
六、思考题 1. 在染色、封藏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不正常现象? 应如何解决?
附:冰冻切片法 冰冻切片法具有制片速度快并能完整保存细 胞结构及生物大分子活性(如脂肪、酶等) 胞结构及生物大分子活性(如脂肪、酶等)的优 点,常用于临床上的病理快速诊断及细胞化学的 制片。 制片。
一、操 作 程 序 1. 取 材:取新鲜的组织。 取新鲜的组织。 2. 固 定:组织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 冰冻切片。 中性福尔马林,冰冻切片 组织固定于 中性福尔马林 冰冻切片。 3. 切 片: (1) 利用切片机的厚度调节旋钮调节切片厚度, 利用切片机的厚度调节旋钮调节切片厚度, 调整切片角度,安装切片刀。 调整切片角度,安装切片刀。 (2) 将样品放到样品托上,利用包埋剂固定,放到 将样品放到样品托上,利用包埋剂固定, 冷台上冷冻,在即将完成冷透前用热交换装置压平。 冷台上冷冻,在即将完成冷透前用热交换装置压平。 (3) 将样品放到样品头上,用样品快进按钮将样品移 将样品放到样品头上, 近刀口,利用慢进按钮开始修片, 近刀口,利用慢进按钮开始修片,修好后即可放下防卷 板切片,使切出的样品进入防卷板与刀片的狭缝, 板切片,使切出的样品进入防卷板与刀片的狭缝,取出 后染色观察。 后染色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蜡切片技术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动植物材料石蜡切片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材料
小白鼠各种器官组织
实验方法
• 石蜡切片技术(一)取材与固定
• 石蜡切片技术(二)渗透与包埋
• 石蜡切片技术(三)切片
• 石蜡切片技术(四)染色
• 石蜡切片技术(五)观察总结
一、取材与固定
1 准备工作:工具、药品、计划等
2 动物的麻醉:氯仿麻醉
3 解剖取材
4 材料分割:保持样品的完整性与代表性,考虑切片方向,实心组织大小5*5*2mm,空心细长组织10mm长。

5 固定:布温氏固定液固定24h。

6 漂洗:70%乙醇换洗3次,每次20~60min。

7 保存:70%乙醇0~4 ℃。

二、脱水、渗透与包埋
1 脱水:85%乙醇→95%乙醇→100%乙醇→100%乙醇,每步30min~60min
2透明:1/2乙醇+1/2二甲苯→二甲苯→二甲苯,每步30min~60min
3 渗透: 1/2二甲苯+ ½石蜡→石蜡→石蜡,每步20min~60min,温度62℃
4 包埋:将材料放入盛有石蜡的纸盒中,摆好位置(要考虑下一步的修快与切片方向),在水中冷却5~10min.
三、切片
1 修块用单面刀片在玻璃板上修快使达到以下要求:
(1)一个蜡块含一个材料,蜡块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材料位于蜡块正中央。

(2)材料边缘与蜡块边缘平行,各面要平直,材料边缘与蜡块边缘的距离约3mm。

2 固着将修好块的蜡块用烧热的解剖刀固着在样品台上。

3 切片按以下顺序进行
(1)将样品台固定在切片机样品臂上,使切面竖直;
(2)调切片厚度5~10um;
(3)将切片刀用纱布蘸少许二甲苯擦净后装到切片机上,调刀角15~20,将刀固定好;(4)调刀距使样品与刀口尽可能靠近;
(5)切片顺时针摇动切片机速度40-60r/min;
(6)将切好的蜡带光面向下用毛笔放到台纸上
4 贴片
(1)清洗载波片;
(2)加粘片剂,要求薄、匀;
(3)放切片,光面向下;
(4)加水于切片下面;
(5)展片将载波片放于50℃的温台上至切片完全展平;
(6)烤干吸掉多余水,继续放于温台上至水完全干燥;
5 贴标签临时标签,用铅笔写明组号、姓名。

四、染色
1 脱蜡二甲苯(2)→二甲苯(1),每步510min;
2 复水 1/2乙醇+1/2二甲苯→100%乙醇(2)→ 100%乙醇(1)→ 85%乙醇→ 70%乙醇→ 50%乙醇→ 30%乙醇→
蒸馏水,每步2min;
3 初染代氏苏木精染色15min;
4 分化 0.1%HCl脱色至变红→0.1%NaOH至变蓝;
5 脱水蒸馏水(3-5s)→ 30%乙醇→ 50%乙醇→70%乙醇→ 85%乙醇,每步2min;
6 复染 0.5%伊红(溶于95%乙醇)染色10~15min;
7 脱水透明95%乙醇(1020s)→100%乙醇(1) →100%乙醇(2)→ 1/2乙醇+1/2二甲苯→二甲苯(1) →二甲苯(2)(≥3min),每步2~3min;
8 封片将材料周围擦干净(注意在擦的过程中材料上的二甲苯必须保证不能干,可随时补加),加1~2滴中性树胶,加盖玻片(需提前洗净擦干备用);
9 贴标签注明样品名称、染色方法、组号、姓名和日期;
10 镜检检查样品取材、切片及染色情况,熟悉样品为下次样品观察做好准备;
11 干燥平放于展片盘中,于37℃温箱中或自然干燥;
12 预习下次实验:样品的观察,需提前做好预习,并准备纸、铅笔。

五、观察
1 样品观察
• 小白鼠脑;
• 小白鼠心肌;
• 小白鼠肝脏;
• 小白鼠肾脏;
• 小白鼠肺;
• 小白鼠小肠;
• 小白鼠肌肉;
• 小白鼠精巢;
• 小白鼠卵巢等。

2 绘图
• 任选一种样品将结构完整地绘于实验报告上。

3 样品结构显微照片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