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囊性淋巴管瘤7例诊疗体会
成人纵隔淋巴管瘤7例诊疗体会
成人纵隔淋巴管瘤7例诊疗体会摘要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淋巴管瘤患者7例,分析相关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
关键词纵膈淋巴管瘤治疗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管畸形,临床误诊率高。
纵隔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
淋巴管瘤通常见于婴幼儿,将近90%是在2岁之内确诊的,>95%累及颈部、腋窝,10%累及前纵隔。
成年纵隔淋巴管瘤较为罕见,占纵隔肿瘤的0.7%~4.5%[1]。
目前,纵隔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
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经手术证实患者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并对其相关文献作一概述。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例,男2例,女5例,年龄20~46岁,平均32.45岁。
3例无任何症状,为体检时发现,3例有咳嗽,其中1例有呼吸困难、喘鸣,1例有吞咽困难。
辅助检查:7例患者术前均有胸部平片及胸部CT,表现为结节或者囊性肿块。
2例有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表现为食管外压改变,黏膜光滑。
3例有胸部超声检查,其中2例显示有薄壁分隔的囊性肿块,1例有胸部核磁共振检查,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误诊情况:7例中有5例误诊,误诊率为71.4%,其中有3例术前误诊为畸胎瘤,误诊率为42.9%,1例误诊为食管囊肿,1例误诊为气管囊肿。
手术方式:全部病例均手术完全切除,7例中3例经电视胸腔镜手术,2例后外侧切口,1例颈胸联合切口,1例胸部正中切口。
结果7例全部完成手术,有1例发生乳糜胸,经二次手术后好转,其余术后无重大并发症。
7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管瘤。
术后平均住院10天,痊愈出院,1例术后3年复发,再次开胸手术后好转。
其余无复发。
讨论病因:淋巴管瘤可能是一些在淋巴囊发育过程中不能与输出淋巴管相通,或者是由被隔离的部分淋巴组织的胚胎性残留物形成的。
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位于颈部或前纵隔的淋巴管瘤因为有组织成分,所以可视为先天性;而老年人位于后纵隔或中等纵隔的淋巴管瘤,因为囊肿内纯粹为液体,提示可能是继发性的[2]。
纵膈肿瘤典型案例分析
常规术后误区: 术后快速补液 纵膈手术 肺部损伤小
及时听诊发现
听诊:双肺大量痰鸣音 ??? 生命体征正常??? 考虑:急性肺水肿非典型期 分析:术中失血多 快速输血 补液 手术对肺的牵拉 胀肺等损伤 病人基础体质差
纵隔肿瘤术后
病情观察病例分享
病情观察
视 触 叩
听
病例汇报
陈。。 女 47岁 无自觉症状 既往体健 社会支持差 纵膈肿瘤
纵膈的范围
前界:胸骨
后界:脊柱胸段
两侧:纵隔胸膜
上:胸廓上口 下:膈
分区
上纵隔 下纵隔
下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纵膈肿瘤的症状
1、呼吸道压迫症 2、神经系统症状, 交感神经受压表现为霍纳氏综合症: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 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眼球 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 喉返神经受压表现为声音嘶哑;累及膈神经引起呃逆、膈 肌麻痹。 肋间神经侵蚀时,可产生胸痛或感觉异常。 脊神经压迫引起肢体瘫痪。
纵膈肿瘤的症状
3、心血管症状,心慌、心律不齐、面部、颈部水 肿。 4、吞咽困难,肿瘤压迫或侵犯食管引起的
特殊症状:畸胎瘤破入支气管,患者咳出皮脂物及毛 发。支气管囊肿破裂与支气管相通,表现有支气 管胸膜瘘症状。极少数胸内甲状腺肿瘤的病人, 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胸腺瘤的病人,有时伴 有重症肌无力症状。
密切观察血氧波动及病人症状减慢输液滴速控制总量采取半坐卧位通知医生按急性肺水肿利尿对症处理顺利度过危险期康复出院试想班班交接听诊术前术后听诊随时听诊听诊的情况比监临床听诊对比肺占位50常规听诊组20天出院未常规听诊组28出院一个小小的听诊器yanbianendthankyou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淋巴管囊肿2例分析
淋巴管囊肿2例分析【关键词】淋巴管囊肿腹膜后纵隔内淋巴管囊肿又称淋巴管瘤,是由于阻塞淋巴管不断扩张而形成,可单发或多发,常位于颈部、腋下、纵隔内及腹膜后,笔者遇见腹膜后和纵隔内两例淋巴管囊肿,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1.1 例1 患者男性,68岁,因腰区疼痛、尿痛2天收住院,体征:左肾区扣击痛阳性。
B超:左肾上极处可见一大小约9.4cm×6.8cm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
CT表现:左肾上极内侧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为5.0Hu,大小约为8.6cm×6.4cm×5.3cm密度均匀,边缘光整,增强后未见强化。
手术及病理:术中见肿块大小约8.0cm×5.5cm×4.9cm囊肿,壁菲薄,单房,内含黄色澄清液体,镜检:囊壁由纤维组织构成,内衬单皮扁平上皮,无平滑肌,大量淋巴细胞侵润。
病理诊断:淋巴管囊肿。
手术切除,痊愈出院。
1.2 例2 患者男性,23岁,因体检来院行胸部X线片检查,诊断为胸部肿瘤收住院。
患者平时无任何不适感觉。
体格检查:颈部无肿块,表浅淋巴结不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正位胸片示上纵隔增宽,边缘光滑锐利。
CT示右前纵隔内可见一形态不规则低密度囊性肿块,大小约为7.2cm×6.3cm×3.6cm,边缘可见分叶状,密度尚均匀,增强前后CT值约为22.3Hu—23.6Hu。
诊断为右上纵隔良性肿瘤,考虑纵隔淋巴结囊肿,胸腺瘤部分囊性变不除外。
手术及病理:术中见右前纵隔内囊性肿物6.5cm×5.6cm×3.0cm大小,囊壁呈蜂窝状,表面覆盖膈胸膜,内为淡黄色液体。
镜检:大量增生的脉管状结构,瘤组织内可见残存胸腺组织。
病理诊断:纵隔淋巴结囊肿。
2 讨论腹膜后和纵隔内淋巴管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肿瘤,腹膜后淋巴管囊肿多来源于胚胎残余组织,内衬单层扁皮或柱状上皮,有时由于感染关系,无内衬上皮,多见于女性,多位于肾附近、结肠后或胰尾处。
囊性淋巴管瘤的外科诊治(附5例病例报告)
囊性淋巴管瘤的外科诊治(附5例病例报告)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自淋巴管发生的罕见的良性病变[1,2]。
较为少见,且命名较多,有的称为淋巴管水囊肿或囊样水瘤,海绵状淋巴管瘤等。
囊性淋巴水瘤是由淋巴管扩张形成,肿块多为不规则形态,大都呈半球形隆起的单囊型肿块,与皮肤不粘连,但与深部组织有粘连,活动度较小,生长缓慢,一般不引起疼痛,触之软,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浅黄色透明而易凝固的液体,含有胆固醇结晶,与淋巴液完全相同,囊性淋巴水瘤宜尽早手术切除。
普外科近6年收治了5例囊性淋巴管瘤患者,且病理证实均为囊性淋巴管瘤,本文对其围手术期处理作回顾性分析,见表1。
讨论组织学上淋巴管瘤可分为单纯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和囊性淋巴管瘤3种类型。
囊性淋巴管瘤囊腔较大,可单房或多房,囊内有大量淋巴液,间质很少[3],由于淋巴管沿血管神经轴分布,因而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头颈部最常见[4]。
其次为腋窝(20%),本组5例、发生于颈部4例,发生于腋窝1例。
一般症状较轻,如囊肿内感染或出血可引起囊内压。
急剧升高,表现疼痛,所以,绝大部分以颈,腋窝包块就诊。
波动明显不可压缩,透光试验阳性,穿刺为水样淋巴液,涂片见淋巴细胞,手术所见:所有病均为囊性,有完整的包膜,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易分,触及有囊性感,除伴出血的1例病灶处,囊内液体均为淡黄色,较黏稠,出血的1例病灶外,为较稠的暗红色。
ct1例所见颈部内类圆形光滑肿块,有分隔,ct值近似水样密度,常压迫周围器管。
ct是比较可靠的,诊断方法,特征性表现:①囊肿一般较大,囊壁光滑;②水样密度;③周围界限清楚;④大的囊肿周围脏器压迫移位。
b超5例所见:颈部囊性包块,张力偏低,液体透声好,可见其内条细分隔。
其典型声像图为:①发生于胎儿颈部,大都蔓延至颈后部;②肿瘤大多呈圆形,大小不等;③囊壁薄,光滑;④可为单房或多房,暗内透声好。
ct及b超检查安全无创,定位准确,且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ct扫描成像块快,具有较高分辨率。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外科治疗
【 摘要 】 目的 : 分析纵 隔囊性 淋 巴管 瘤 的临床特 点。方 法 : 回顾 性分析 我 院 16 ~ 20 96 00年 收治 的 6 例 纵 隔囊 性 淋 巴管 瘤 的 临床 资 料 。 结 果 : 临 床 非特 异 性症 状 者 4 例 , 有 2例 为查 体 胸 片发 现 纵 隔 阴 影 。
S r i l rame to h da t a yt y h n lma XU i ugc e t n fte Me lsl lC s c Lmp a go aT n i E Q ,W NG La gJ n, H NG De A in —u Z A — C a e a . eat n h rc ug r C l' nt u ( opt1 , hns cd m Mei lS i h o,t 1 D p r me to T oa i S re f c y, al rIsi t H si ) C ie A a e y  ̄ e te a e d a c— c
od s Re r s c ie a l ss o a e fM CL d te o o s t lfo to pe tv na y i f6 c s s o a mit d t urho pia r m 1 6 t 0 Re u t 4 c s s 96 o 20 0. s ls ae
成人纵隔淋巴管瘤7例诊疗体会
留物 形 成 的 。儿 童 、 少 年 和 年 轻 人 位 于 青 淋 巴管 瘤 是 一 种 见 的淋 巴 管 畸形 , 颈 部 或 前 纵 隔 的 淋 巴 管 瘤 因 为 有 组 织 成 分 , 以 可 视 为 先 天 性 ; 老 年 人 位 于 后 所 而
将 射 频 消 蚀 应 用 于 口腔 淋 巴 管 瘤 。射 频
1 F u L, ry GJ, ob a lJ Ber C ly TV , ta . oa i e 1 Th rcc
l mph n ima lmp a ge ts s lmp a g o y a go s,y h n i ca i ,y h n i —
实患者 7例 , 总结报 告如 下 , 对 其相 现 并
肿 瘤 的 07 ~ .% 。 目前 , 隔 淋 .% 45 纵
纵隔或 中等纵隔的淋 巴管瘤 , 为囊肿 内 纯粹为液体 , 提示 可能是继发性的 。 病理 : 巴管瘤 是高分化 淋巴组织 的 淋
一
激 光 治 疗 :一些 研 究 应 用 N : G d YA 激光 、0 C ,激 光 疗 口腔 淋 巴 管 瘤 或 ”治 外 阴 淋 巴管 瘤 , 得 一 定 效 果 , 尚无 应 取 但 用 于 纵 隔 淋 巴管 瘤 的 报 道 , 且 缺 乏 随 机 并
成 人 纵 隔 淋 巴 管 瘤 7例 诊 疗 体 会
结 果
较广泛的淋 巴管瘤 , 通常需要 进行多次切
除 。
林涛
金冰
胡述提
金 哲
7例 全 部 完 成 手 术 , 1例 发 生 乳 糜 有 胸 , 二 次 手 术 后 好 转 , 余 术 后 无 重 大 经 其 并 发 症 。7例 均 经 术 后 病 理 证 实 为 淋 巴 管 瘤 。术 后 平 均 住 院 1 0天 , 愈 出 院 , 痊 1 例 术 后 3年 复 发 , 次 丌 胸 手 术 后 好 转 。 再
纵隔支气管囊肿16例的诊治体会(一)
纵隔支气管囊肿16例的诊治体会(一)【关键词】支气管纵隔支气管囊肿较少见,我院1986年1月~2004年10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现就其治疗特点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4~65岁,平均47岁,病程在5个月~10年之间,平均3年。
咳嗽、咳痰症状者2例,轻度呼吸困难10例,咯血1例,吞咽困难1例,呛咳2例。
所有患者X线胸片显示:纵隔相应部位均匀、致密、边缘光滑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4例囊肿内伴有液平,其中6例可见气管被压现象,支气管碘油造影显示:2例造影进入囊腔;食管钡餐透视显示:4例肿物影压迫食管。
CT片显示: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与纵隔分界不清,囊壁较薄。
本组囊肿直径3~14cm。
内容物多为液体,均匀一致,CT 值11.0~23.5HU,未见钙化灶,囊肿位于右侧11例,左侧5例;位于中纵隔9例,前纵隔5例,后纵隔2例。
囊肿穿刺5例,可抽出黏糊状液体,术前确诊6例,其余分别被误诊为心包囊肿、肺囊肿、纵隔淋巴结结核等。
1.2手术方法全麻入胸,将囊肿与肺组织、纵隔分离。
5例囊肿完整切除。
16例中4例囊肿有蒂,与气管、支气管相连,切除囊肿同时将蒂一并切除,手术中3例因囊肿巨大而先行囊肿切开,吸出囊肿内容物,然后再将囊壁切除。
1例囊肿与气管膜部相通,通道内径0.1~0.2cm,切除囊肿和部分气管黏膜后对气管缺损用纵隔胸膜及肺组织进行修补;2例囊壁与左主支气管膜部距隆突1.2cm处相通,通道内径为0.1cm,切除囊肿后对膜部进行缝合修补。
上述3例与气管、支气管相通的纵隔支气管囊肿术后未发现有管腔狭窄及瘢痕形成。
本组病例切除的囊肿肉眼观切面呈灰白色,内外壁均较光滑,壁厚0.1~0.2cm。
内容物为棕色黏液10例,乳白色4例,淡黄色2例。
黏液成分为黏多糖。
镜下16例囊肿表面均被覆假复层柱状上皮,内含平滑肌组织和黏液腺,弹力纤维,其间充满结缔组织。
10例发现囊壁内含有软骨片。
囊肿型淋巴管瘤的症状与诊断及时就医非常重要
早期治疗:及时就医可以减少 治疗时间和费用
避免并发症:及时就医可以避 免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及时就医可以 保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生 活
THANK YOU
汇报人:
例的5%
症状特点
肿块:大小不一,可触及,可移动 疼痛:肿块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疼痛 皮肤改变:皮肤颜色改变,可能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 功能障碍:肿块压迫周围组织,可能导致功能障碍,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并发症
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红肿、疼 痛、发热等症状
出血:囊肿破裂可能导致出血,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压迫:囊肿增大可能压迫周围 组织,导致功能障碍
囊肿型淋巴管瘤的症 状与诊断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此处添加标题
Part Two
囊肿型淋巴管瘤 的症状
Part Three
囊肿型淋巴管瘤 的诊断
Part Four
及时就医的重要 性
02
囊肿型淋巴管瘤的症状
症状表现
皮肤表面出现肿 块,大小不一,
形状不规则
肿块表面光滑, 质地柔软,可移
恶变:部分囊肿可能发生恶变, 需要及时治疗
03
囊肿型淋巴管瘤的诊断
诊断方法
添加 临床表现:肿块、疼痛、发热、 标题 皮肤红肿等
添加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细胞 标题 病理学等
添加 基因检测:基因突变、基因表达 标题 等
添加 标题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添加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 标题 查等
鉴别诊断
胃肠道症状:可能是胃肠 道肿瘤、胃肠道感染等疾 病
皮肤病变:可能是皮肤癌、 皮肤真菌感染等疾病
纵隔淋巴管囊肿2例报告
纵隔淋巴管囊肿2例报告标签:纵隔淋巴管;囊肿笔者近日遇纵隔淋巴管囊肿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32岁。
无明显诱因出现痰中带血丝,未行治疗,自行缓解。
半年前再次出现痰中带血,量不多,无黄脓痰,无畏寒、发热及胸痛。
近两个月来晨起时痰中带血块,饱食后平卧自觉呼吸困难入院。
体检无特殊。
B超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探查,见纵隔部位有一囊性肿物,9.5 cm×8.2 cm 大小,提示纵隔囊肿(多发性)。
胸部X线片:后前位片见两侧上、中、下纵隔有明显向肺野突出的肿物,呈分叶状,密度较心脏为低,气管向右侧移位。
侧位片见心后缘椭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滑,肺门结构不清,前纵隔密度亦明显增高。
胸部CT扫描见前中、上纵隔内心脏大血管与气管、食管被巨大肿物所包绕,肿物为囊性并向两侧明显突出,CT值为8.1~10 HU,形态不规则,边缘呈分叶状,密度均匀,边界光滑整齐,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与周围大血管界限清楚(图1、图2)。
诊断纵隔巨大淋巴管囊肿。
术后病理报告为纵隔淋巴管囊肿。
例2,男,16岁。
因感冒胸透发现胸部肿物。
体检:叩诊胸骨两侧3~4 cm 为浊音区,心音及两肺呼吸音均正常。
X线检查:左上、中纵隔增宽,边缘光滑锐利。
透视观察纵隔大小随呼吸改变。
CT所见:左前中、上纵隔可见低密度囊性肿块,大小5 cm×5 cm×4 cm,密度不均匀,增强前CT值为23.6 HU,增强后CT值无变化(图3),病变与降主动脉可以区分,肺门结构未见移位征象。
诊断:左前中、上纵隔良性肿瘤,纵隔淋巴管囊肿,胸腺瘤部分囊性变不除外。
术后病理检查:大量增生的脉管状结构构成,瘤组织中可见残存之胸腺组织、神经束和脂肪组织。
诊断纵隔淋巴管囊肿,部分有出血。
2讨论纵隔巨大淋巴管囊肿(也称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
可发生于纵隔任何部位,以前中纵隔多见[1],大小不等,大者可充满整个胸腔[2]。
胸片与CT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突向一侧或两侧的纵隔肿块,边缘境界清楚、光滑锐利、密度均匀,深呼吸或变换体位肿块大小、形态可随之改变。
6例前纵隔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体会
6例前纵隔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体会1、病人李某,男,50岁,经胸部CT检查显示右侧前纵隔有实性高密度影增强,形状规则,边界清楚,大小为10cm×8cm,位置位于右肋膨大嗯隆,是右前纵隔的肿瘤组织。
通过钻孔活检(TPNB)检查,肿瘤为恶性神经内分泌瘤,接受开放式切除手术,切除所有肿瘤组织后,行根治性分型;术后随访中,患者改善显著,治疗有效。
2、病人王某,男,32岁,经胸部CT检查显示左侧前纵隔有强烈影增强,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大小为14cm×12cm,位于左肋膨大嗯隆,为左前纵隔的肿瘤组织。
通过钻孔活检(TPNB)检查,肿瘤为恶性形态细胞瘤,接受开放式局部切除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行根治性分型;术后随访中,患者积极治疗,中西医药结合效果良好。
3、病人张某,男,46岁,经胸部CT检查显示右侧前纵隔有淡黄影覆盖,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大小为10cm×8cm,位于右肋膨大嗯隆,为右前纵隔的肿瘤组织。
通过钻孔活检(TPNB)检查,肿瘤为恶性腺瘤,接受开放式局部切除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行根治性分型;术后随访中,患者病情稳定,外科治疗及早期干预良好。
4、病人孙某,男,51岁,经胸部CT检查显示左侧前纵隔大小为12cm×7cm、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位于左肋膨大嗯隆,为左前纵隔的肿瘤组织。
通过钻孔活检(TPNB)检查,肿瘤为恶性soft tissue tumor,接受开放式total resection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行根治性分型;术后随访中,患者恢复良好,精准化治疗有效。
5、病人陈某,男,56岁,经胸部CT检查显示右侧前纵隔有实性高密度影增强,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大小为14cm×10cm,位于右肋膨大嗯隆,是右前纵隔的肿瘤组织。
通过钻孔活检(TPNB)检查,肿瘤为恶性肿瘤,接受开放式根治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行根治性分型;术后随访中,患者恢复痊愈,外科手术治疗及生活饮食调节能预防残疾和相关疾病。
纵隔囊肿及肿瘤护理查房PPT
纵隔囊肿及肿瘤的护理要点
纵隔囊肿及肿瘤的护理要点
如何评估患者状况
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疼痛程度及生命 体征进行评估。
可使用量表记录疼痛及不适感,便于后续跟 踪。
纵隔囊肿及肿瘤的护理要点
护理干预措施
提供适当的氧疗、镇痛药物及心理支持,帮 助缓解患者症状。
患者的积极配合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患者教育与健康宣教 如何进行健康宣教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示,向患者解释病情及 护理措施。
提供书面资料,方便患者在家复习。
患者教育与健康宣教 注意事项
提醒患者定期复诊,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就医。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增强患者对护理团队 的信任。
多学科协作的必要性
多学科协作的必要性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纵隔囊肿和肿瘤的护理需要外科、内科及护 理等多学科协作。
通过团队合作,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多学科协作的必要性 如何促进多学科沟通
定期召开多学科会议,讨论病例及护理方案 。
确保信息共享,优化患者管理。
多学科协作的必要性 案例分享
分享成功护理案例,鼓励团队成员学习和借 鉴。
纵隔是胸腔中间的区域,包含心脏、食管、气管 等重要器官。
纵隔囊肿及肿瘤的基本概念 为何关注纵隔囊肿及肿瘤
纵隔囊肿及肿瘤可能对邻近器官造成压迫,导致 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早期发现和管理可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风险。
纵隔囊肿及肿瘤的基本概念
何时进行护理查房
在患者病情变化、手术后恢复期及接受治疗期间 定期进行护理查房。
优秀案例能激励团队士气,提高护理质量。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总结护理要点
纵隔囊肿及肿瘤诊断与治疗PPT
02
纵隔囊肿及肿瘤的诊断
临床表现
胸痛:胸骨后或胸腔内疼痛,可放 射至背部、肩部或上肢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咳嗽: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血 丝
声音嘶哑:声音嘶哑、发音困难, 严重时可出现失声
吞咽困难:吞咽困难、进食困难, 严重时可出现窒息
体重下降:体重下降、食欲不振, 严重时可出现恶病质
病例资料收集
患者基本信息:年 龄、性别、职业、 生活习惯等
病史:既往病史、 家族史、过敏史等
临床表现:症状、 体征、实验室检查 等
影像学检查:X线、 CT、MRI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 学、细胞学等
治疗方案:手术、 放疗、化疗等
随访观察:定期复 查、生活质量评估 等
病例分析内容
病例1:患者 年龄、性别、 病史等基本
03
纵隔囊肿及肿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明 确诊断为纵隔囊 肿或肿瘤,且无 其他禁忌症
手术方式:开胸 手术、胸腔镜手 术、机器人辅助 手术等
手术风险:出血、 感染、气胸、心 律失常等
术后护理:呼吸 功能锻炼、营养 支持、心理辅导 等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囊肿或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药物联合使用:根据病情需要,可以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疗 疾病
注意事项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辐射、化学物质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纵膈淋巴管囊肿治疗方案
摘要:纵膈淋巴管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纵膈疾病,主要表现为纵膈占位性病变。
由于囊肿的持续存在可能引起压迫症状和并发症,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纵膈淋巴管囊肿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概述纵膈淋巴管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起源于纵膈淋巴系统,囊肿壁由淋巴组织构成。
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和青年较为常见。
囊肿的大小不一,可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
临床症状取决于囊肿的大小、位置和邻近器官受累情况。
二、诊断1. 症状和体征:患者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体征上可能表现为纵膈增宽、气管移位等。
2. 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结构。
3. 细针穿刺活检:对于疑似病例,可进行细针穿刺活检以确定囊肿性质。
三、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对症治疗:针对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可给予镇咳、平喘、解痉等对症治疗。
(2)抗感染治疗:如有感染迹象,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
(3)免疫调节剂: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可给予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白介素-2等。
2. 介入治疗(1)经皮穿刺抽吸术:对于囊肿较小、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行经皮穿刺抽吸术。
在超声或CT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囊肿内,抽吸囊液,并注入硬化剂,以封闭囊壁,防止复发。
(2)经皮激光消融术:对于较大囊肿,可行经皮激光消融术。
在超声或CT引导下,将激光光纤插入囊肿内,烧灼囊壁,使其凝固封闭。
3. 手术治疗(1)纵膈囊肿切除术:对于囊肿较大、症状较重、压迫邻近器官或存在并发症的患者,可行纵膈囊肿切除术。
手术方式包括胸壁切开、纵膈切开等。
(2)胸腔镜手术:对于囊肿较小、位置表浅的患者,可行胸腔镜手术。
通过胸腔镜观察囊肿情况,进行囊壁切除和淋巴结清扫。
四、术后处理1.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
2. 针对术后疼痛,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
纵隔囊肿及肿瘤病人的护理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纵隔囊肿及肿瘤?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实施护理? 5. 护理的效果如何评估?
什么是纵隔囊肿及肿瘤?
什么是纵隔囊肿及肿瘤?
定义
纵隔囊肿是指纵隔内的液体囊性病变,而纵隔肿 瘤则为纵隔内的肿块,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纵隔位于胸腔中间,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和 食管等重要结构。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术前护理
在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 征、实验室检查和心理状态。
要让患者了解手术流程,减轻其焦虑情绪。
何时进行护理?
术后护理
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包括创口护理、疼痛管理及功能恢复等。
何时进行护理?
随访护理
患者出院后需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提供健 康教育。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适应患者 的变化需求。
灵活应变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护理的效果如何评估? 护理记录
详细记录护理过程中的观察和处理,便于后续回 顾和分析。
良好的护理记录有助于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谢谢观看
什么是纵隔囊肿及肿瘤?
病因
纵隔囊肿和肿瘤的病因复杂,包括先天性、感染 、炎症或肿瘤等。
例如,胚胎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囊肿,而肿瘤则可 能源于纵隔内的组织细胞。
什么是纵隔囊肿及肿瘤?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或体重减 轻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与囊肿或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有关。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患者群体
所有确诊为纵隔囊肿或肿瘤的患者均需专业 护理。
包括术前、术后和长期随访的患者。
纵隔淋巴管瘤的治疗及护理
药物种类:抗炎药、抗过敏药、抗肿瘤药等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作用: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抑制肿瘤生长
药物副作用: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需密切观察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原理: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
放射治疗方法: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02
放射治疗适应症:适用于早期、中期和部分晚期患者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提供心理支持。
01
提供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提供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治疗。
02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了解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增强治疗信心。
03
提供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提供社会支持和资源,减轻心理负担。
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身体恢复
5.
4.
3.
2.
1.
药物护理
01
药物种类:抗炎药、抗过敏药、止咳化痰药等
03
药物用法:口服、注射、外用等,根据药物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
02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04
药物副作用: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放射治疗副作用:包括皮肤反应、骨髓抑制等
放射治疗注意事项:定期复查,注意饮食和休息
05期更换纱布,避免感染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
饮食调理: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心理状况,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感
咳嗽、咳痰:由于纵隔淋巴管瘤压迫气管和支气管,导致咳嗽、咳痰
纵隔脓肿1例治疗体会
纵隔脓肿1例治疗体会1 病例介绍患者,男,29岁。
因咳嗽、咳痰、发热1周,伴胸闷、气促2天入院。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多,呈黄色黏稠痰,伴持续性发热,体温38 ℃左右。
曾在当地医治(具体不详)。
2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咽痛、胸部闷痛、气促、不能平卧、进食后发生呛咳,无痰中带血、咯血、心悸、腹痛、腹泻、黑便、意识障碍。
起病以来,饮食、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干燥。
既往身体健康,无烟酒嗜好。
院外胸片:双肺感染。
体格检查:T 38.3 ℃,P 138次/分,R 38次/分,BP 128/65 mmHg。
神志清楚,半卧位,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咽红,扁桃腺无肿大,咽后壁无隆起,充血不明显,张口不受限。
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左中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心率138次/分,律齐,无杂音。
腹部软无压痛,肠鸣音4次/分。
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7.6 ×109/L,N 0.84,RBC 4.49×1012/L,Hb 126 g/L,PLT 220 ×109/L。
尿常规:(-)。
胸部CT:双肺渗出、实变,前上、中纵隔、大血管周围见不规则密度增高影,其内见散在气体影,向上延伸至胸廓入口处,双侧胸腔积液、以左侧为主,左肺外压性肺不张。
诊断:纵隔脓肿;重症肺部感染。
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头孢吡肟2.0 ,1次/8h;奥硝唑0.5 ,1次/8h,对症支持等治疗。
食管碘水造影:食管未见器质性病变,未见造影剂外漏。
第二天,患者出现胸痛难忍、烦躁,体温升至39 ℃。
颈、胸CT增强:纵隔脓肿上延至左颈根、左咽旁间隙,脓肿以纵隔为主,双肺感染,左肺外压性不张,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多。
于第三天取左第4肋间行纵隔脓肿切开引流术,左胸腔闭式引流术。
术中从纵隔中吸出脓性液体120 ml,左侧胸膜腔吸出500 ml淡黄色液体,局部分别用甲硝唑及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于纵隔和左侧胸腔各放置闭式引流管1根。
EBUS—TBNA诊断性治疗纵膈囊性病变的护理体会
EBUS—TBNA诊断性治疗纵膈囊性病变的护理体会报告了7例经EBUS-TBNA诊断性治疗纵膈囊性病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做好对症处理,术后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体位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7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至今无复发。
标签:EBUS-TBNA诊断性治疗;纵膈囊性病变;护理体会纵膈囊性病变在临床纵膈病变中较为少见,囊性病变的内容物为液性或以液性为主,一般经X线及胸部CT难以发现肿块以液体为主。
囊性病变绝大部分为良性病变,小的病变一般无临床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较大的会产生一系列的症状,需要进行治疗[1]。
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复发后再治疗困难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开展,EBUS-TBNA(超声引导下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用于诊断性治疗纵膈囊性病变具有治愈率高、创伤微小、发症少、操作简便、可重复治疗等优点被广泛采用。
现回顾性研究我科2012-2013年我科7例应用EBUS-TBNA诊断性治疗纵膈囊性病变的应用体会,现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
行EBUS-TBNA前均未明确诊断纵膈肿块为囊性。
其中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为体检发现,其余5例不同程度的胸痛及活动后呼吸困难的症状。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血肝肾功能、血糖、乙肝表面抗原及肺CT,并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初步评估,操作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食水4~6 h。
术前30m in肌注阿托品0.5 mg及苯巴比妥0.1 g。
用2%利多卡因喷雾法行鼻咽部表面麻醉3次。
给予吸氧,心电监护。
准备好穿刺针等相应物品。
1.2.2 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位,经鼻进入常规电子支气管镜(Olympus公司,BF-IT260型),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局部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退电子支气管镜时对于穿刺部位加强利多卡因的应用以便在下一步穿刺时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纵隔淋巴管囊肿报告
纵隔淋巴管囊肿报告
王秋霞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1病例资料例1:男,35岁。
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并其咳嗽的痰中带有血,患者没有进行相关治疗后其症状自行好转。
在6个月前患者再发生上述症状,饱食后平卧自觉呼吸困难入院。
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肺部有肿物表现,位置在患者的两侧上中下纵隔处,患者的肿物表现为分叶状的征象。
对患者进行CT 检查结果显示肿物有边界整齐光滑、密度均匀、分叶状等表现,肿物和其他组织的边界比较清晰,见图1所示。
【总页数】1页(P101-101)
【作者】王秋霞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5
【相关文献】
1.前纵隔淋巴管囊肿1例 [J], 孙南;
2.纵隔巨大淋巴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附3例报告 [J], 陈福刚;初建国
3.前纵隔淋巴管囊肿1例 [J], 孙南
4.纵隔淋巴管囊肿2例报告 [J], 周德征
5.纵隔淋巴管囊肿报告 [J], 王秋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及CT表现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及CT表现
罗振东;陈卫国;黄婵桃;张玲;赵静;杜钢
【期刊名称】《疑难病杂志》
【年(卷),期】2010(9)12
【摘要】目的分析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及CT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及CT表现,5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 (1)临床表现: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咳嗽、咯痰及胸闷3例;(2)发病部位:中纵隔3例,后纵隔2例;(3)CT表现:平扫显示病变均呈卵圆形,病变最大横径约2.5~7.6 cm,囊壁薄,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囊性部分CT值小于20 Hu;CT增强扫描示肿瘤囊壁线状强化,囊内液体无强化.结论纵隔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罕见的纵隔良性肿瘤,需与纵隔多种囊性病变鉴别,结合其临床及CT表现,可减少误诊.
【总页数】2页(P925-926)
【作者】罗振东;陈卫国;黄婵桃;张玲;赵静;杜钢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放射科,广州,5105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探究儿童腹部囊性淋巴管瘤MRI与CT影像学表现并\r分析两种影像学的诊断价值 [J], 卢一心
2.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在MRI与多排螺旋CT诊断的表现特征分析 [J], 蒋蒙蒙
3.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在MRI与多排螺旋CT诊断的表现特征分析 [J], 蒋蒙蒙
4.探究儿童腹部囊性淋巴管瘤MRI与CT影像学表现并分析两种影像学的诊断价值[J], 卢一心
5.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表现特征分析 [J], 刘超强; 李勇华; 姜永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症状不典型 、 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 , 因而诊 断较为 困难 、
易误诊 。19 9 0年 2月 ~20 0 8年 1 , 2月 我院共 收治 7例纵 隔
囊性 淋 巴 管瘤 患 者 。 现将 诊 治 体 会 报 告 如 下 。
瘤, 5例囊 内液体呈淡 黄色 、 呈淡红 色、 1例 1例呈 暗红色 。2
例肿物边界清晰 , 完整包 膜 , 膜菲 薄 ; 有 包 5例肿 物包 绕 、 压 迫相邻 血管。完 整切 除 1例 , 分块 切除 6例 , 中颈胸联 合 其 切除 2例。无手术 死亡 及严 重并 发症 。术 中出血 8 0~10 8 m 。术后病 理诊 断均为淋 巴管瘤 。术 后胸 腔引流 管放 置时 l
发 现 至 手术 切 除 时 间 为 2 0d~1 。 均 在 外 院 误 诊 , 诊 时 年 误
间为 2 ~1年 , 0d 误诊为支气管囊 肿 2例 、 食管囊肿 1例 、 恶
均 7 3m 。随访 2个 月 ~1 4 l 7年 , 无复发 。
性肿瘤 l 胸腺瘤 1 、 例、 例 血管瘤 2 。 例
山东医药 2 1 年第 5 卷第 3 期 01 l 7
质量评分表 。症状 观 察表 主 要包 括尿 频 、 急 、 痛、 尿 腰 下腹 痛、 血尿 的发 生情 况 , 活质量评 分表采 用 良性前 列腺 增生 生 症的生活质量评分 表。采用 S S 1 . P S 10软件 包行数 据分 析 , 两组间率 的比较采用 检验 , 生活质量评 分采 用 t 检验 。P ≤0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 留置双 J管症状 :0 ① 10例 中, 除观察 组 中有 1例 外科 医生会首选输尿 管镜碎 石术 作为输尿 管结石 的治疗 方
文观察 组均能按 计划服药直至拔管 , 仅有部分患者 出现 I级 不 良反应 , 明酒石酸托特罗定用于缓解 留置双 J 患者症 说 管 状具有 良好 的耐受性。
( 稿 日期 :0 1 81 ) 收 2 1 - .0 0
服用药物直至拔除双 J 管。
讨论: 随着 泌尿外科 微创 手术 的应用 越来 越普遍 , J 双 管在泌尿外科 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A g 等报道 9 % 的泌尿 ue 8
全清楚 , 中尿频 、 其 尿急 主要 与膀胱 内管 圈有 关 。而 且尿频 症状主要表现为 白天 , 而夜 间症状并 不 明显 , 能与 患者活 可 动及对刺激 的感觉有关 。最近 的研究还发 现 , J管的移位 双
在术 后第 7天双 J 自行 脱出 , 管 其余均 于术后 1 月在门诊 个 膀胱镜下 拔除双 J 。留置 双 J管时间 , 管 观察组 为 (9 4± 2.
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的活动都会 明显 影响 患者 的症 状。排尿 困难 主要发 生于排尿末 , 主要是 由于膀 胱内的管 圈对 膀胱三角区的刺激
造成的。耻骨上疼痛则可 能来源 于膀胱 内管 圈的刺激 或是 双 J管表面形成结石 或继发 感染 。尿 失禁 则主要 发生 在尿 急或是双 J 管远端移位至尿道括约肌远端 。
纵 隔囊性 淋 巴管 瘤 7例诊 疗 体会
谷兰海 夏 , 辉 杜庆 霞 ,
( 1临 沂市肿 瘤 医院 , 东临沂 260 ; 山 70 12临沂 市兰 山 区疾病 预 防控制 中心)
纵 隔囊性 淋巴管瘤 是一 种十分少 见的 良性 肿瘤 , 有临 具
体, 1例抽 出淡 红色液体 , 术前考虑为淋 巴管瘤 。 结果 : 7例患者均手术切除。术 中用细针穿 刺排除 血管
00 ) .5 。②生 活质 量评分 : 观察组 带管期 间生活质 量评分 为 ( .5± .6 分 , 2 1 0 3 ) 对照组 为 ( .7.0 5 ) 3 5 4 . 2 分。观察 组带 管 -
期间生活质量评 分平均 分 明显低 于对照 组 ( 0 0 ) P< .5 。③
酒石酸托特罗定为竞 争性 M 胆碱 受体 阻滞 剂 , 临床 主
式, 而其 中超过 2 3会 在术后 留置 双 J管 , / 然而 留置 双 J管
是术后患者 出现不适 症状 的主要 原 因。留置双 J 的患 者 管
8%会感到不适 , 括 尿频 、 急 、 尿 困难 、 不 尽 、 痛 、 0 包 尿 排 尿 腰
耻骨上疼痛和血尿 。引起 上述不 适症状 的具体 机制 尚不完
要用于缓解膀胱过度活动所致的尿频 、 急和急迫性 尿失禁 尿 症 状。本文术后 应用酒 石酸托特罗定的患者带管期间尿频 、
药物不 良反应 : 观察组药物不 良反应均 为 I级 , 中 口干 1 其 1
例, 消化不 良 7例 , 良反 应总 发生 率为 3 % ; 不 1 均能 按要 求
尿急 、 尿不尽 、 耻骨上疼痛症 状发 生率 明显低 于对 照组 。本
影像 学及 细胞 学特点 : 7例均行 胸部 C T及 B超检 查 , 4
间为 9 3~18h 平 均 1 1h 4 、 2 。胸 腔 引 流液 4 0— 0 l平 5 13 0m 、
临床 资料 : 本文患者 7例 , 均经手术及病理 证实 。其 中, 男 2例 、 5例 , 龄 3~5 女 年 9岁 、 中位年 龄 3 . 2 6岁 。临 床表 现: 胸痛 4例 , 咳嗽 5例 , 闷 3例 , 胸 气短 2例 , 发热 1例。 自
2 7 d 对 照组 为 (7 6±2 3 d .), 2. . ) 。尿 频 、 尿急 、 尿 困难 、 排 尿 不尽 、 痛 、 腰 耻骨上疼痛 、 肉眼血 尿 的发 生率 , 观察 组分 别为 2 % 、7 、 3 、 2 、 1 、 8 、 9 , 照 组 分 别 为 4 2% 4% 4 % 3% 1% 2% 对 5 % 、3 、0 、 5 、8 、5 、 7 5 5 % 4 % 7 % 2 % 3 % 2 %。观 察 组 尿 频 、 尿 急、 尿不尽感 、 耻骨上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