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的诊断与治疗规范

合集下载

emvi评分标准

emvi评分标准

EMVI评分标准一、EMVI评分概述EMVI评分,全称为Extra-nodal extension of melanoma along vascular/lymphatic channels (EMVI)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黑色素瘤(melanoma)沿着血管或淋巴管扩展程度的评分系统。

EMVI评分是在CT和MRI 等影像学检查中对肿瘤周围血管或淋巴管侵袭程度的量化评估工具。

其目的是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预后以及对治疗的反应,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参考,以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计划。

二、EMVI评分标准EMVI评分的具体标准如下:1.0分:无血管或淋巴管侵犯;2.1分:肿瘤细胞侵袭邻近血管或淋巴管,但未超过血管或淋巴管的全程;3.2分:肿瘤细胞广泛侵犯血管或淋巴管,超过血管或淋巴管的全程,但未侵犯其分支。

4.3分:肿瘤细胞侵犯血管或淋巴管的分支,并延伸至远处组织或器官。

评估EMVI评分时,通常需要观察肿瘤周围血管或淋巴管的形态、密度或信号变化,以及肿瘤与血管或淋巴管之间的毗邻关系。

评估过程中还需注意区分肿瘤实质与血管或淋巴管之间的影像差异,以避免误判。

三、EMVI评分的应用价值EMVI评分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估黑色素瘤侵袭程度的工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通过EMVI评分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研究表明,EMVI评分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其生存率较低,复发率较高。

其次,EMVI评分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建议。

对于EMVI评分较高的患者,临床医生可能需要制定更为激进的治疗策略,以最大程度地控制肿瘤的进展。

此外,EMVI评分还可用于评估新药的临床试验中患者的风险和预后。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组之间的EMVI评分分布和变化情况,可以评估新药对控制肿瘤侵袭程度的效果,从而为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四、未来研究方向虽然EMVI评分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2023)要点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2023)要点

申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申华医学会神经病学货会第-版)( 2023)要点【摘要】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搏动性中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或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偏头痛发病率高,病程长,在神经系统疾病负担中位居第二位。

目前我国偏头痛患者存在就诊率低、正确诊断率高待提高、预防治疗不足及止痛药物过度使用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提高临床医师对偏头痛疾病的认识、管理与规范化诊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协作组专家结合国内外临床实践,反复讨论后制订本指南,内容包括偏头痛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发作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严重的健康损失、生活质量下降和生产力的损耗,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

《柳叶刀》杂志发布的”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偏头痛导致的残疾损失寿命年在人类全部疾病中排名第二,也是15~49岁女性人群伤残调整生命军排名居首位的疾病,对患者及冥家庭和社会均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全球约10.4亿人患高偏头痛,男性终身患病率约10%,女性约22%。

我国偏头痛的年患病率为9%,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每年治疗成本超过2994亿元。

分类2018年国际头痛协氨IHS殷布了《国际头痛分类-第三版X TICHD-3),将偏头痛分为无先兆偏头痛、有先兆偏头痛、慢性偏头痛(C M L偏头痛并发症、很可能的偏头痛和可能与偏头痛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6个类型表2),冥中最常见的是无先兆偏头痛。

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诊断是偏头痛有效治疗的前提,需要结合详尽的头痛病史问诊、可靠的体恪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判断,冥中详细和准确的病史采集对偏头痛的诊断至关重要。

在诊断过程中需识别继发性头痛的预警信号以鉴别真他头面痛疾病,并筛查是否合并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 L还应根据偏头痛的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偏头痛亚型诊断,并评估偏头痛的严重程度和失能程度等,为制订准确、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和长期管理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

标准EMDR治疗规程应用指南简介

标准EMDR治疗规程应用指南简介

二元注意力
平衡状态的适应性信息加工
S
感官感觉
M
记忆
图2.5
感官感觉输入压倒应对技能
M S
感官感觉
记忆
图2.6 创伤事件过程中的AIP
来自创伤记忆的侵袭妨碍注意力
S
感官感觉
M
记忆
图2.7创伤事件过后的侵袭
强迫的努力、物质滥用、压力释放行为
S
感官感觉
M
记忆
图2.8 创伤事件过后的回避
EMDR再加工 通过二元注意力恢复AIP平衡
基线状态
应激状态
加工状态
适应状态
指向自我和环境 生理状态稳定 精力集中ok 情绪平衡
主要指向内部警报 生理指标不稳定 精力集中差 情绪化反应或麻木 思虑过度 或无法思考
通过身心放松或 锻炼 焦虑减少 大脑通过书写、 做梦、艺术、 个人支持和冥想 恢复正常状态
指向自我和环境 生理状态稳定 精力集中ok 情绪平衡
图2.1 正常情绪加工
记忆网络
Shapiro (1995, 2001)描述一个记忆网络模型,由五 个部分组成: ◇图像 ◇思想和声音 ◇身体感觉 ◇情感 ◇信念。
Shapiro 的记忆网络
图像
目标记 忆网络
信念
想象和 声响
情绪
身体感觉
扩展的记忆网络模型
2001年,一个扩展的记忆网络模型把第六种元素包括 进来(Leeds, 2001)。第六元素吸收了Lang的恐惧记 忆网络的有关内容,该网络控制着人的语言、生理和行 为反应的相关信息。第六元素被认为提出了理论和神经 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提出了对“无效加工”的临床观 察的重要问题,“无效加工”通常与被抑制的冲动的记 忆相关联,或者与被回想起来的、同内疚和羞耻感相关 的应对行为的记忆关联,以及与认为应对行为意味着丑 恶、不恰当等回忆内容相关联。

完整word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完整word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完整word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

其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病死率为6%-10%。

ANVUGIB的诊断基本可成立,当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及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时。

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即可成立ANVUGIB的诊断。

但需注意,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服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引起粪便发黑,这些情况可能会误诊为ANVUGIB,对可疑患者可作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

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不应漏诊。

ANVUGIB的病因繁多,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少数为胆胰疾患引起。

其中,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最为常见。

少见的有Mallory-Weiss综合征、上消化道血管畸形、Dieulafoy溃疡、食管裂孔疝、胃黏膜脱垂或套叠、急性胃扩张或扭转、理化和放射损伤、壶腹周围肿瘤、胰腺肿瘤、胆管结石、胆管肿瘤等。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制障碍、结缔组织病等也可引起本病。

在病因诊断中,重视病史与体征的作用。

例如,消化性溃疡有慢性反复发作上腹痛病史,应激性患者多有明确的外伤史。

恶性肿瘤患者多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有黄疸、右上腹绞痛症状应考虑胆道出血。

内镜检查在病因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内镜检查可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的病变,因此应该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并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

其次,有内镜检查禁忌证者不宜作次检查,如心率>120次/min,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血红蛋白<50g/L等,应先迅速纠正循环衰竭,血红蛋白上升至70g/L后再行检查。

em 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em 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em 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EM标准是一种重要的标准,它涉及电磁学领域中的测量和测试方法。

EM标准的制定意在规范电磁场的测量、辐射和电磁兼容性的评估,以确保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干扰和辐射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和电子设备的正常操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制定EM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EM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测量和评估电磁场的强度和辐射水平,还包括评估电磁兼容性和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这些标准通过规定测试方法、限制数值和界定安全范围,为制造商、工程师和监管机构提供了参考,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

EM标准的确立和广泛应用对电子设备市场的发展和技术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它促使制造商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以提高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性,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可靠性。

同时,EM标准的制定也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监督电子设备市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EM标准对于电子设备的生产和使用至关重要。

它通过规范电磁场测量与评估方法,保障了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子设备的不断创新,EM标准的重要性将越发凸显。

未来,随着电磁环境的变化和电子设备的发展,EM标准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为电子设备市场带来更高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架构和组织方式。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使文章的内容更加有条理和易于阅读。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文章的结构,以确保读者能够充分理解本文的内容。

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用来引入主题并概述文章的内容。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背景介绍和EM标准的定义和作用等。

结论部分是文章的总结,总结了EM标准的重要性,并展望了EM标准的发展前景。

肺癌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参考模板

肺癌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参考模板

肺癌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肺癌概述肺癌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起病隐匿、变化快、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也是让临床医生头疼的难治疾病。

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死亡率也是逐年上升,但是在临床上并没有得到合理规范的诊治。

本课件就该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促进肺癌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更加合理而有效的诊治。

一、肺癌的流行病及病因学根据相关流行病的调查,在1990-1992年期间,肺癌占恶性肿瘤死因比例较多的省市分别为:上海:43.53/10万,天津:38.86/10万,辽宁:32.07/10万,黑龙江:29.06/10万,吉林:28.06/10万,云南:23.07/10万,北京:22.25/10万,内蒙古:22.04/10万。

肺癌的流行病呈现如下特点:肺癌的病因主要包括吸烟、职业暴露、环境污染和其它因素。

吸烟时间和吸烟量与肺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

吸烟的致病机制包括:烟草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各种致癌物(多环芳烃、芳香族及其胺类、亚硝胺等);烟草本身含有肼、砷、铬、镉、铅等;烟草在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将产生亚硝胺类化合物。

吸烟作为引起肺癌和导致肺癌发病率显著性上升的首要因素已经称为共识。

根据landmark 尸体解剖研究、动物模型和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显示,鳞癌,小细胞癌与肺癌相关性比较明确,部分不吸烟人群尤以女性居多,常表现为肺腺癌,有其他病因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肺癌的病因之二是职业暴露,职业性致癌物质对于男性是相当重要的,石棉纤维的接触和硅、砷、铬、镉、铅、铀等的接触都对肺癌有促进作用。

肺癌的病因之三是环境污染,对非吸烟者来说,患肺癌的危险性主要考虑为环境污染的影响。

农药、化肥、以及核爆炸散落物。

室内小环境的污染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取暧、烹调的油烟雾等(多环芳烃),装饰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氡)等。

肺癌的其它因素还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饮食营养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肺的本身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易患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已被证实肺癌发生率较非COPD明显增高。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规范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规范

阴道直肠隔内异症
Rectovaginal Endometriosis, RVEM)
•直肠窝光 或直肠 轻 度 受牵拉 •三合诊检 查更清楚
其他部位的内异症(Ot EM)
包括肠道﹑泌尿道﹑肺以及瘢 痕内异症(腹壁切口及会阴切 口),以及其他少见的内异症。
腹壁内异症大体
腹壁内异症镜下: 腺体及间质
GnRH-a的作用机理--下调垂体 GnRH
消耗下丘脑-垂体传导的突触前物质,产生 降调节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 LH↓ FSH ↓,抑制卵巢雌孕激素释放,使体 内雌激素水平处于绝经后水平。
“可逆的药物去势”
GnRH-a 的副作用以及预防
• 低雌激素血症引起的更年期症状以及骨 质丢失
• 长期应用受到影响 • 预防策略:反向添加治疗
突破出血,胃肠道 症
抑制内膜mmp的表达, 状,体液潴留,抑郁,
抑制卵巢功能
肝功异常
抑制月经中期LH峰, 慢性无排卵
增加血清T
去女性化表现 男性化表现 肝功异常
抑制排卵,减少
体重增加
GnRH水平及月经量,
异位内膜蜕膜化
下调垂体功能,药物 去势
直接作用于内膜
低雌激素血症引起的 更年期症状以及骨质 丢失
IV期(重度,severe):
>40分
rAFS评分方法
内异症的治疗的目的
• 减灭和消除病灶 • 减轻和解除疼痛 • 改善和促进生育 • 减少和避免复发
内异症的治疗的基本考虑
• 年龄大小 • 生育要求 • 症状轻重 • 病变程度 • 既往治疗 • 患者意愿
个体化治疗
疼痛 不育 巧囊
治疗
• 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 • 介入治疗 • 中药治疗 • 辅助生育治疗:COH/IUI, IVF-ET

脑出血诊疗规范

脑出血诊疗规范

一、病史与体征
2.一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与病情 评估:首先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在完成气道 、呼吸和循环功能评估后,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 经系统体检,可借助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选择治疗措施。常用的量表 有:(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 3)脑出血评分量表。
早期脑疝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记录会诊意见
主治医师查房,书写上级医师 查房记录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评估辅助检查结果 防治并发症 必要时多科会诊 康复治疗评估及实施 需手术者转神经外科 记录会诊意见 复查异常化验 复查头CT(必要时) 依据病情需要
脑出血的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大多 数患者均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果病情危重或发现有 继发原因,且有手术适应证者,则应该进行外科治 疗。
急性期医师工作重点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包括NIHSS评 分、GCS评分及Bathel评分) 完善病历 医患沟通,交待病情 监测并管理血压(必要时降压) 气道管理:防治误吸,必要时经鼻插 管及机械通气 控制体温,适宜者考虑降温措施治疗 防治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 合理使用脱水药物 根据病情下达病危通知 神经外科会诊
院 前 处 理
院前处理:对多在活动中起病,表现 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 障碍及肢评估 和急救处理并尽快尽早收入神经专科病 房或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诊断与评估
脑出血的诊断与评估 包括:病史与体征、 影像学检查、实验室 检查、疾病诊断及病 因分型等
四、诊断和评估
1.脑出血诊断可根据: (1)急性起病; (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少数有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3)头颅CT或MRI显示出血灶;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 版)

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 版)

第10卷 第4期2019年7月Vol. 10 No. 4Jul. 2019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移植病理学专家,从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的临床操作规范、移植心脏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的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血管病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的基本内容规范、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的难点与局限性、移植心脏病理学相关的其它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方面,制定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之移植心脏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关键词】 移植病理学;器官移植;心脏移植;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排斥反应;心肌缺血损伤;移植心脏血管病;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图分类号】R617,R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45(2019)04-0008-09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心脏移植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08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863计划”)(2012AA021009);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业科研专项基金(201302009);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6-12M-01-015);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18PT32018);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01-08-540149)执笔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红月、李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卫健委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郭晖)通信作者:郭晖,研究方向为移植病理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Email :**************本文为移植心脏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规范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规范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规范一、AA 定义及发病机制AA 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BMF)综合征。

二、AA 的诊断建议(一)AA 诊断标准1.血常规检查:全血细胞(包括网织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至少符合以下三项中两项:HGB<100 g/L;PLT<5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5×109/L。

2.骨髓穿刺:多部位(不同平面)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小粒空虚,非造血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比例增高;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红系、粒系细胞均明显减少。

3.骨髓活检(髂骨):全切片增生减低,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和(或)非造血细胞增多,网硬蛋白不增加,无异常细胞。

4.除外检查:必须除外先天性和其他获得性、继发性BMF,(二)AA 严重程度确定(Camitta 标准)1.重型AA 诊断标准:(1)骨髓细胞增生程度<正常的25%;如≥正常的25%但<50%,则残存的造血细胞应<30%。

(2)血常规:需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两项:ANC<0.5×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0×109/L;PLT<20×109/L。

(3)若ANC<0.2×109/L 为极重型AA。

2.非重型AA 诊断标准:未达到重型标准的AA。

(三)AA 鉴别诊断AA 应与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相鉴别,AA 属于BMF。

BMF可以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而获得性BMF 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BMF:原发性BMF 主要包括:(1)源于造血干细胞质量异常的BMF,如PNH 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自身免疫介导的BMF,其中又包括细胞免疫介导的BMF(如AA)和自身抗体介导的BMF;(3)意义未明的血细胞减少(ICUS)[包括非克隆性ICUS、意义未明克隆性血细胞减少(CCUS)]这些情况可以是某特定疾病的过渡阶段,可发展为MDS 或其他血液病,也可能是尚未认知的某疾病。

基层副主任医师病例专题报告一起肾病综合征专题报告

基层副主任医师病例专题报告一起肾病综合征专题报告

一起肾病综合征病例专题报告一、基本概况:患儿雷**,女,9岁。

人院前2个月出现顏面及四肢浮肿、尿少,2天后出现荼色尿,无发热、关节肿痛及尿频、尿急、尿瘾等症。

当地医院按肾炎性肾病疗5天后浮明显减轻,但出现腹水。

发病42天茶色尿消失,腹水、蛋白尿无好转,泼尼松服用2个月来我院。

体检:营养欠佳,重病容,被动体位。

颜面、四肢轻度浮肿,全身皮肤干燥有脱屑。

心肺无异常。

高度膨隆,肝脾未触及,高度腹水征。

四肢活动自如,关节无红肿。

神经系绕检查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生化ALB.32.3g/L CHO 6.62mmol/L。

血ASO 正常,免疫六项 IgG 4.55 g/L, C3 1.66g/L。

尿常规: PRO 3+。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21ml/24H,2.15g/24h,PRO 1.5g/L。

肾活检病理诊断:EM: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弥漫性融合,未见电子致密斑。

肾小管、肾间质无特殊病变。

符合:肾小球微小病变。

二、诊断及治疗的分析思路:(一)诊断:1. 肾病综合征(频复发) 2. 上呼吸道感染。

1. 诊断依据:符合典型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等症状”的特征,经病理临床诊断。

1. 病史:蛋白尿史超一年,既往“肾病综合征”1年余,院外肾活检病理诊断符合:肾小球微小病变。

2. 体征:柯兴氏外观,颜面浮肿,咽部红。

3. 实验室检查:血生化ALB.32.3g/L CHO 6.62mmol/L。

血IgG4.55 g/L,C3 1.66g/L。

尿常规:PRO 3+。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21ml/24h,2.15g/24h,PRO 1.5g/L。

肾活检病理诊断:EM: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弥漫性融合,未见电子致密斑。

肾小管、肾间质无特殊病变。

符合:肾小球微小病变。

2. 肾病综合征诊断要点:肾病综合征临床主要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水肿“三高一低”的特征。

肾病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肌电图

肌电图

肌电图操作规范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是记录肌肉静息、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电活动的电生理诊断技术。

狭义EMG通常指常规EMG或同心针EMG,记录肌肉静息和随意收缩的各种电活动特性。

广义EMG指记录神经和肌肉病变的各种电生理诊断检查,包括常规EMG、神经传导速度(never conduction velocity, NCV)、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 RNS)、F波、H反射、瞬目反射、单纤维肌电图(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 SFEMG)、运动单位计数、巨肌电图等。

以下主要介绍比较常用的EMG操作规范。

【适应证】1.前角细胞及其以下(包括前角细胞、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肌肉内注射肉毒毒素的有效部位选择(部分病人)。

3.肌肉活检合适部位的选择。

【禁忌证】1.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血友病及血小板<3万/mm3者;2.乙型肝炎患者,或使用一次性针电极;3.爱滋病患者或HIV(+)者,或使用一次性针电极;4.CJD患者,或使用一次性针电极。

【EMG检查的临床意义】1.可发现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变,例如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肥胖儿童深部肌肉萎缩的检测等。

2.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及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神经病变节段的定位诊断,如H-反射异常提示S1神经根病变;肱二头和三角肌神经源性损害提示C5,6神经根受累。

4.了解病变的程度和病变的分布。

【EMG检查注意事项】1.检查者应熟悉神经解剖知识;2.检测前应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3.检查前向病人解释,获得病人的合作:(1)检测过程中保持肢体放松状态,尽量避免精神紧张;(2)检测过程中随着电刺激量的增加会有不适的感觉,MCV等测定(刺激运动神经)时会有肌肉收缩的动作。

长期管理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关键

长期管理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关键

长期管理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关键作者:潘锋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9年第02期以“健康中国,妇女健康”为主题的“2018年林巧稚妇产科学论坛暨第十四届妇产科华润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突出人文理念,覆盖了我国妇产科学领域的重点临床内容,以专题讲座、病例分析、专家面对面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冷金花教授在题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期管理”的报告中分享了子宫内膜异位症(EM)诊疗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强调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病,腹腔镜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管理是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术后复发是常见问题冷金花教授首先介绍说,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女性生育年龄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育龄期妇女的患病率高达10%至15%,妇科手术中有5%至10%被发现存在内异症,80%内异症患者合并明显痛经,50%内异症患者合并不孕。

根据临床统计,慢性盆腔疼痛的女性中80%存在内异症,10个不孕妇女中30%至40%是因内异症所致。

自1927年Sampson定义内异症至今90年来,内异症的诊治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过程,人们对内异症的认识也从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扩展到世界范围内的社会问题和健康问题,从卵巢“巧克力囊肿”发展到分布广泛、形式各样的“盆腔沙尘暴”,从经典的经血逆流理论发展到“在位内膜决定论”,再到“源头治疗”的多种学说互为补充,特别是在治疗方面,从根治性手术发展到缓解疼痛,改善生育,综合治疗,长期管理的治疗理念。

这些变化体现了近年来人们对生命、器官、生育、人性、个体的观念改变和进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成为内异症治疗的核心内容,新的诊治观念势必改变和优化临床实践,让更多患者获益。

冷金花教授说,内异症引起的疼痛和不育等问题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所带来的临床问题形式多样,预测困难,目前还没有一种好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来预测内异症复发。

肌电图

肌电图

肌电图操作规范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是记录肌肉静息、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电活动的电生理诊断技术。

狭义EMG通常指常规EMG或同心针EMG,记录肌肉静息和随意收缩的各种电活动特性。

广义EMG指记录神经和肌肉病变的各种电生理诊断检查,包括常规EMG、神经传导速度(never conduction velocity, NCV)、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 RNS)、F波、H反射、瞬目反射、单纤维肌电图(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 SFEMG)、运动单位计数、巨肌电图等。

以下主要介绍比较常用的EMG操作规范。

【适应证】1.前角细胞及其以下(包括前角细胞、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肌肉内注射肉毒毒素的有效部位选择(部分病人)。

3.肌肉活检合适部位的选择。

【禁忌证】1.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血友病及血小板<3万/mm3者;2.乙型肝炎患者,或使用一次性针电极;3.爱滋病患者或HIV(+)者,或使用一次性针电极;4.CJD患者,或使用一次性针电极。

【EMG检查的临床意义】1.可发现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变,例如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肥胖儿童深部肌肉萎缩的检测等。

2.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及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神经病变节段的定位诊断,如H-反射异常提示S1神经根病变;肱二头和三角肌神经源性损害提示C5,6神经根受累。

4.了解病变的程度和病变的分布。

【EMG检查注意事项】1.检查者应熟悉神经解剖知识;2.检测前应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3.检查前向病人解释,获得病人的合作:(1)检测过程中保持肢体放松状态,尽量避免精神紧张;(2)检测过程中随着电刺激量的增加会有不适的感觉,MCV等测定(刺激运动神经)时会有肌肉收缩的动作。

em眼动诊断标准

em眼动诊断标准

em眼动诊断标准摘要:1.眼动诊断的概述2.眼动诊断的标准3.眼动诊断的应用领域4.眼动诊断的优缺点5.我国眼动诊断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正文:眼动诊断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个体的眼动行为,了解其认知、情感和心理状态的方法。

在近年来,随着眼动追踪技术的不断发展,眼动诊断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眼动诊断的标准、应用领域、优缺点以及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一、眼动诊断的概述眼动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评估方法,通过记录和分析个体在完成特定任务时的眼动轨迹、注视点和注视时长等指标,揭示其在认知、情感和心理方面的特点。

眼动追踪设备(如Tobii系列眼动追踪器)是进行眼动诊断的常用工具。

二、眼动诊断的标准眼动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眼动轨迹:观察个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眼动轨迹,分析其眼动模式、注视点分布以及眼动速度等指标。

2.注视点:分析个体在特定场景下的注视点,了解其关注焦点和注意力分配。

3.注视时长:评估个体在各个注视点上的注视时长,分析其对不同信息的关注程度。

4.眼动切换:观察个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眼动的切换情况,如注视点间的转换、视觉注意的转移等。

三、眼动诊断的应用领域眼动诊断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教育、医疗、心理学、工业设计等。

通过眼动诊断,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动态等。

四、眼动诊断的优缺点眼动诊断的优点包括:无创、易操作、实时反馈、个性化分析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测试环境的依赖、个体差异较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复杂性等。

五、我国眼动诊断的发展现状与展望近年来,我国眼动诊断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在教育、医疗、心理学等领域,眼动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眼动诊断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未来,我国眼动诊断技术将继续向高精度、智能化、多模态方向发展,为各个领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总之,眼动诊断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估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尘肺病诊断标准

尘肺病诊断标准

尘肺病诊断标准前言本标准的第5.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5906—199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不仅患病人数多,而且危害大,是严重致劳动能力降低、致残和影响寿命的疾病,也是国家和企业赔偿的主要职业病。

因此,尘肺诊断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1986年颁布的《尘肺的X线诊断》(GB5906—1986)是本标准的第一版本。

标准执行10多年来对我国尘肺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如某些分期基线较高;有些影象学术语不规范;随着X射线影象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新的技术对过去X射线平片的一些影像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对标准片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86年研制的诊断标准片在表达内容上不够准确,在技术上已落后于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高仟伏技术。

1997年6月16日发布的GB5906—1997版本仅对1986年版本的附录B和附录D作了修订,删去了附录C。

没有对标准进行全面修订。

因此,根据有关标准修订的规定,对本标准提出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a)标准名称改为“尘肺病诊断标准”b)密集度分级和ILO分类接轨,采用四大级和十二小级分级(附录B); c)在附录B中提出了总体密集度的判定方法; d)附录B中增加了小阴影形态和大小的记录方法; e)在附录B中删除了“斑片条”、“发白区” f)在附录B中对胸膜斑有更明确的规定;g)增写了附录F(标准的附录)《尘肺诊断读片要求》;h)研制了尘肺诊断高仟伏标准片,增加了表达小阴影标准密集度的组合片。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C、D、E、F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负责起草,参加起草单位有上海市职业病医院、辽宁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鞍山钢铁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ESDEMR标本病理规范化处理流程

ESDEMR标本病理规范化处理流程

ESDEMR标本病理规范化处理流程来源:仲竹娟宿迁一院病理科ESD是消化道早期癌治疗的标准方法,其病理学检查要求不同于粘膜活检标本,不仅需要确定病变的组织学类型,更要明确粘膜水平及垂直切缘病变状态,浸润深度以及是否有淋巴管和血管浸润。

为了患者能够得到一份合格准确的报告,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分院(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对ESD/EMR标本进行规范化取材。

1 内镜医生预处理① 冲洗:暴露病变的大概轮廓(决定组织取材的方向);② 充分展平,钉固标本;③ 及时恰当固定标本,避免标本干燥或自溶;④ 提供信息齐全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2 病理科医师预处理严格核对标本、了解相关病史(包括患者信息,送检标本部位,数量,临床诊断,内镜下描述,既往病理结果,其他检查检验结果等),填写病理取材工作单。

3 标本固定检查标本延展情况,固定情况(根据EMR/ESD标本大小和厚薄,直径小于5cm,厚度小于1cm者固定12-24小时;直径≥5cm或者厚度≥1cm者,固定48小时;标本颜色不能还存在鲜红色、暗褐色),针对预处理差的标本,应重新延展,补充固定后再取材,并记录情况反馈给内镜医生提醒注意。

4 取材1 记录、拍照:清理黏膜(如黏膜表面的粘液等),拍摄大体照片,要求至少包括2张,取材前整体照(记录病变黏膜与周围正常黏膜的位置关系)、取材切割照(记录活检组织块数及为了便于在EMR/ESD标本上标记不同区域病变黏膜的病理诊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及空间位置关系,为描绘疾病谱系图做准备);如黏膜面病灶不易观察,可借助染料(如卢戈氏液等)确定病变位置和范围,并拍照记录。

取材医生需熟悉消化道早癌的分型,取材前详细描述标本大体情况(包括肉眼分型,范围,质地,距标本边缘距离,其中最近距离必须记录,如果食管标本带有胃组织,应分别描述)。

2 取材:描述完毕,用染料染色基底切缘及周边切缘,干燥5-10分钟后取材;取材方法:a:先找出切缘距离肉眼病灶最近的点,以此点作切线,与该切线垂直切割。

em眼动诊断标准

em眼动诊断标准

em眼动诊断标准
摘要:
一、em 眼动诊断标准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em 眼动诊断标准的具体内容
1.症状描述
2.病因分析
3.诊断方法
三、em 眼动诊断标准的应用
1.在眼科临床中的运用
2.在眼科研究中的运用
四、em 眼动诊断标准的发展前景
正文:
眼动(EM) 是一种眼科临床症状,表现为眼球不自主地运动。

em 眼动诊断标准是对这一症状进行诊断和评估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em 眼动诊断标准的概念和重要性,具体内容,应用和发展前景。

em 眼动诊断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症状描述、病因分析和诊断方法。

症状描述主要是对眼动的临床表现进行详细描述,包括眼动的类型、频率、幅度等。

病因分析主要是对眼动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

诊断方法主要是对眼动的诊断流程进行描述,包括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和辅助检查等。

em 眼动诊断标准在眼科临床和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眼科临床
中,em 眼动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对眼动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在眼科研究中,em 眼动诊断标准可以作为研究眼动的基准,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理解眼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随着眼科医学的发展,em 眼动诊断标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em 眼动诊断标准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适应眼科临床和研究的需要。

同时,随着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涌现,em 眼动诊断标准也将不断更新和升级。

内镜完整切除的标准

内镜完整切除的标准

内镜完整切除的标准
内镜完整切除是指通过内窥镜(内镜)技术彻底切除组织中的异常病变或肿瘤,并确保周围的正常组织未受影响。

这一术语通常用于描述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手术,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内镜黏膜切除术(EMR)。

以下是内镜完整切除的一些标准:
1.肿瘤完整切除:内镜手术的主要目标是完整切除异常病变或肿瘤。

手术结束时,应确认所有可见的异常组织已被完整切除。

2.切缘阴性:切缘是指切除组织的边缘。

内镜手术后,切缘应该是阴性的,即不含有异常细胞。

阴性切缘有助于确保肿瘤的完整切除。

3.手术边缘无溃疡:在内镜手术后,手术边缘应该没有出血、穿孔或其他不正常的情况。

这有助于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病变类型确定:通过病理学检查,确保对异常病变或肿瘤的类型和分级进行准确的鉴定。

这对于确定后续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5.无淋巴结转移:对于可能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通过内镜手术时,通常需要评估淋巴结的状态。

如果内镜手术后确认无淋巴结转移,说明手术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6.术后随访:对患者进行术后的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确保没有术后复发或并发症的出现。

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内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标准可能会因
患者的病情、肿瘤类型和手术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会综合考虑这些标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规范2012-07-12参与起草的专家名单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冷金花朱兰郁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崔恒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应芳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卞美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张震宇上海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曹斌融天津妇幼保健所李宝森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冬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顾美皎中信湘雅生殖专科医院肖红梅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信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陈捷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规范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编者按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但诊断治疗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为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规范化,特邀请北京协和医院的郎景和教授等17位专家,经反复讨论、草拟方案,五易其稿后遂成此文,以期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其特点如下: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主要引起疼痛及不孕;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症状与体征及疾病的严重性不成比例;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润性,可形成广泛、严重的粘连;激素依赖性,易复发。

一、内异症的临床病理类型1.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Peritoneal Endometriosis,PEM):是指盆腹腔腹膜的各种内异症病灶,主要包括红色病变(早期病变)、蓝色病变(典型病变)及白色病变(陈旧病变)。

2.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ian Endometriosis,OEM):可形成囊肿,称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习惯称“巧克力囊肿”)。

根据囊肿大小和异位病灶浸润程度分为:Ⅰ型:囊肿直径多小于2 cm,囊壁有粘连﹑层次不清,手术不易剥离。

Ⅱ型:又分为ABC三种。

ⅡA:内膜种植灶表浅,累及卵巢皮质,未达囊肿壁,常合并功能性囊肿,手术易剥离。

ⅡB:内异症的种植灶已累及巧克力囊肿壁,但与卵巢皮质的界限清楚,手术较易剥离。

ⅡC:异位种植灶穿透到囊肿壁并向周围扩展。

囊肿壁与卵巢皮质粘连紧密,并伴有纤维化或多房。

卵巢与盆侧壁粘连,体积较大,手术不易剥离。

3.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指病灶浸润深度≥5 mm, 常见于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穹窿﹑直肠阴道隔等。

其中直肠阴道隔包括两种情况,一种为假性阴道直肠隔内异症,即直肠窝的粘连封闭,病灶位于粘连下方;另一种为真性直肠阴道隔内异症,即病灶位于腹膜外,在直肠阴道隔内,直肠子宫陷凹无明显解剖异常。

4.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Other Endometriosis,OtEM):可累及消化、泌尿(U)、呼吸(R)系统,可形成瘢痕内异症(S),以及其他少见的远处内异症等。

二﹑内异症的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以Sampson经血倒流种植﹑体腔上皮化生以及诱导学说为主导理论。

2.子宫内膜在宫腔外需经粘附﹑侵袭和血管形成的过程,在种植、生长后发病,在位内膜的特质可能起决定作用。

3. 异位内膜完成上述过程中,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状态和功能,激素、细胞因子和酶等均起重要作用。

4. 内异症有家族聚集性。

5. 外界环境污染(如二■英,Dioxin)可能有一定影响。

三﹑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方法1. 疼痛:70%~80%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与病变程度不完全平行,包括{1}痛经:典型者为继发性,并渐进性加重;{2}非经期腹痛: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3}性交痛以及排便疼痛等;{4}卵巢内异症囊肿破裂可引起急性腹痛。

2. 不孕:约50%的患者合并不孕。

3. 月经异常。

4. 盆腔包块。

5. 特殊部位内异症:各种症状常有周期性变化,可合并盆腔内异症的临床表现。

例如(1)消化道内异症: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便血﹑排便痛等症状。

(2)泌尿道内异症:尿频﹑尿痛﹑血尿及腰痛,甚至造成泌尿系梗阻及肾功能障碍。

(3) 呼吸道内异症: 经期咯血及气胸。

(4)瘢痕内异症包括{1}腹壁: 剖宫产等手术后切口瘢痕处结节,经期增大,疼痛加重;{2}会阴:会阴切口或伤口瘢痕结节,经期增大,疼痛加重。

6. 妇科检查: 典型病例子宫常为后位﹑活动度差;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或后穹窿触痛结节;可同时存在附件囊性不活动包块。

7. 血癌胚抗原125(CA125)检查:CA125水平多为轻中度升高。

8. 影像学检查:超声扫描主要对卵巢内异症囊肿诊断有意义。

典型的超声影像为附件区无回声包块,内有强光点。

磁共振成像(MRI)对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盆腔外内异症以及深部侵润病变的诊断和评估有意义。

9. 其他:必要时可行其他辅助检查,如静脉肾盂造影(IVP)、膀胱镜、结肠镜等。

四﹑诊断1. 疼痛(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等)﹑不孕﹑盆腔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清CA125检测等都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指标。

2. 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通用方法。

诊断的依据主要基于腹腔镜下病灶的形态,但难以全部经病理证实。

3. 特殊部位:依照症状及相应的检查。

五﹑临床分期目前常用的内异症分期方法是1985修订后的rAFS分期法,主要根据腹膜﹑卵巢病变的大小及深浅,卵巢输卵管粘连的范围以及粘连的厚薄,以及直肠子宫陷凹的封闭程度来进行评分。

rAFS是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腹腔镜诊断内异症的评分系统的英文缩写,用以估计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予以分期,至今仍采用1985年制定的标准。

这个系统是基于手术中的发现,根据腹膜﹑卵巢病变的大小及深浅,卵巢卵管粘连的范围以及粘连的厚薄,以及子宫直肠窝的封闭程度进行打分,共分为四期:I期(微小病变,minimal):1~5分,II期(轻度,mild): 6-15分,III期(中度,moderate):*如果输卵管伞端完全粘连,计16分; 如果这名患者只残留一侧附件,其卵巢输卵管评分应乘2 这种评分方法公布后迅速成为了唯一被公认的分期方案,并保持垄断地位至今,自然有其合理性。

但也存在某些不足,比如分期中没有涉及患者的症状,也没有涉及特殊部位病变的特征等,临床上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与r-AFS评分一致性较差。

实际工作中,内异症的手术分期,不像妇科肿瘤那样意义重大,不能直接影响治疗和预后。

六﹑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减灭和消除病灶,缓解并解除疼痛,改善和促进生育,减少和避免复发。

治疗时主要应考虑的因素为:年龄、生育要求、症状的严重性、病变范围、既往治疗史以及患者的意愿。

治疗措施要规范化与个体化。

对盆腔疼痛﹑不孕以及盆腔包块的治疗要分别对待。

治疗的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辅助生育治疗等。

1. 手术治疗•手术目的: 去除病灶;恢复解剖。

术式分为保守性手术﹑半根治手术以及根治性手术。

•手术种类及选择原则:保守性手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手术尽量去除肉眼可见的病灶,剔除卵巢内异症囊肿以及分离粘连,适合年轻或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

半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和病灶,但保留卵巢,主要适合无生育要求但希望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者。

根治性手术: 切除全子宫及双附件以及所有肉眼可见的病灶。

适合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症状重或者多种治疗无效者。

•辅助性手术:如子宫神经去除术(LUNA)以及骶前神经切除术(PSN),适合中线部位的疼痛。

•手术前准备: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评估;充分的理解和知情同意,如手术的风险﹑手术损伤特别是泌尿系与肠道损伤的可能性, 以及腹腔镜手术转开腹手术的可能;深部浸润型内异症,特别是病变累及阴道直肠部位者,应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有明显宫旁深部浸润病灶者,术前应检查输尿管和肾脏是否有异常;必要时需泌尿外科以及普通外科的协助。

•手术实施的要点: 首先分离盆腔粘连,以恢复解剖;腹膜型内异症病灶要尽量切除或破坏,达到减灭的目的;对较小以及较表浅的病灶,可进行烧灼或汽化;深部浸润病灶,应进行切除。

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术中应先分离与周围的粘连,吸尽囊内巧克力样液体并将囊内壁冲洗干净后,切除囊肿破口周围纤维组织环并将囊内壁完整剥除,尽量保护正常卵巢组织。

合并不孕者可同时进行宫腔镜检查以及输卵管通液术。

深部浸润型内异症处理比较困难。

如病变未侵犯直肠或结肠壁,则尽量切除病灶;如果有肠壁侵润,但无肠狭窄,一般不主张切除肠壁或者肠段, 以病灶减灭为宜;如果病灶大,造成肠道狭窄甚至肠梗阻,则酌情进行肠段切除及吻合术。

膀胱内异症根据病灶的大小施行病灶切除或部分膀胱壁切除。

输尿管内异症根据病变情况以及输尿管梗阻程度施行粘连松解或部分输尿管切除及吻合术。

瘢痕内异症,手术治疗为主,药物多不敏感。

对手术难以切除干净的内异症病灶或有损伤重要器官组织可能时,术前可用药物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3~6个月。

分离粘连或切除子宫处理子宫血管以及韧带时,要注意输尿管解剖,必要时术前输尿管内放置输尿管导管作为指示。

此外,术后患者可应用防粘连制剂。

2. 药物治疗治疗目的:抑制卵巢功能,阻止内异症进展,减少内异症病灶的活性以及减少粘连的形成。

选择原则:①应用于基本确诊的病例,不主张长期“试验性治疗”;②尚无标准化方案;③各种方案疗效基本相同,但副作用不同,所以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④还要考虑患者的意愿以及经济能力。

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分为:口服避孕药﹑高效孕激素﹑雄激素衍生物以及GnRH-a四大类。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作用机制以及副作用如下: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s, OCs): 连续或周期用药, 共6 个月,可抑制排卵,副作用较少,有消化道症状或肝功能异常等。

安宫黄体酮(medroxyprogesterone, MPA):每天20~30 mg, 分2~3次口服,连用6个月。

MPA可合成高效孕激素, 引起内膜组织蜕膜样改变,最终导致萎缩,同时可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副作用主要是突破性出血、乳房胀痛、体重增加、消化道症状以及肝功能异常等。

达那唑 (Danazol):每天600~800 mg, 分2~3次口服, 共6个月。

达那唑是一种雄激素类衍生物,可抑制月经中期黄体生成素(LH)峰从而抑制排卵;还可抑制参与类固醇合成的多种酶并增加血液中游离睾酮的水平。

副作用主要是男性化表现,如毛发增多、情绪改变、声音变粗,此外,还可能影响脂蛋白代谢、引发肝功能损害以及体重增加等。

孕三烯酮 (Gastrinone):口服2.5 mg , 2~3 次/周, 共6个月。

孕烯酮是合成的19-去甲睾酮衍生物,可拮抗孕激素与雌激素,降低性激素结合蛋白水平,以及升高血中游离睾酮水平。

副作用主要是抗雌激素及雄激素作用,基本同达那唑,但较轻。

GnRH-a: 根据不同制剂分为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每月1次,共用3~6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