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8.2 二力平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 二力平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二力平衡★整体设计说明★本课注重生活实际,是“牛顿第一定律”的深入,同时较好的渗透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通过复习“牛顿第一定律”和“相互作用力”,展示生活现象,再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这样不但充分体现的物理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特点,而且还能很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目标也自然能达到了。
★教材分析★本课安排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学习《摩擦力》之前。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之后,对力的平衡进行研究,包括其定义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这一节内容是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的诠释(不受力和受平衡力),也为后面学习摩擦力、压强和浮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二力平衡或说力的平衡是分析力学问题不可缺少的理论和方法,所以本节课是整个九年级的重点。
3.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本节还安排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本探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新方法,即: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
★教法建议★本课有三个内容: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应用。
一些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中的“物体不受力”的理解,停留在死记硬背,且不能够运用该定律来解决碰到的问题。
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而言,物体“受平衡力”与物体“不受力(合力为0)”是等效的。
从而加深对“力与运动”的理解。
所以本节课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条件,灵活设计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
探究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形下,通过分类的方法,使思路清晰起来,并逐步总结出规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画力的示意图的能力,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对物体受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及如何改变,并不清楚;同时对一些比较陌生的物体情境下的物体受力分析还很模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八章 第2节-二力平衡-教案
第2节二力平衡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理解二力平衡的意义;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3、会分析二力平衡时的物体受力情况;4、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过程与方法1、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1、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会分析二力平衡时的物体受力情况;4、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难点】1、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能解释二力平衡时的物体的运动状态。
2、会分析二力平衡时的物体受力情况;3、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准备】滑轮、钩码、细绳、纸板、视频光盘、木块(小车)、带滑轮的长木板、创新实验器材等【学生准备】滑轮、钩码、细绳、纸板、木块(小车)、带滑轮的长木板、创新实验器材等【教学过程】如图将环形磁铁同名相近放置,观察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激发学学生认识平衡状态生学习热情,顺利引入探究主题“二力平衡”)同学们,在刚才的现象中物体处于静止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平衡的状态。
学生列举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吊车匀速吊起物体的过程,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等。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认识“二力平衡”和平衡状态。
)探究主题二:二力平衡的条件学生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比如:热气球匀速上升学生总结: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静止在台之上的人或物体受力情况:受到重力的作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二力的情况 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大小 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在实验二中:学生练习受力分析和2、判断: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 二力平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8.2二力平衡(一)教学目的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二、引入新课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三、力的平衡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叙述)四、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教师演示课本图8.2-2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学生回答)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演示)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演示)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m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六、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七、作业习题5、6、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2二力平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2二力平衡教案:8.2 二力平衡我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对于设计这节幼儿园课程,我的思路是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感知到力的存在,并且理解当两个力达到平衡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感知到力的存在。
2. 让孩子们理解当两个力达到平衡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能够感知到力的存在,并且理解当两个力达到平衡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绳子、滑轮组、小车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小气球,一根绳子和一个小车。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感知到力的存在。
我会给每个孩子一个气球,让他们用手挤压气球,感受力的作用。
2. 讲解:通过实物和图示,讲解力的作用和二力平衡的概念。
我会用绳子悬挂一个重物,让孩子们观察当绳子另一端施加力时,重物的运动状态。
3. 实践: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有一个滑轮组,孩子们需要通过调整绳子的拉力,使滑轮组保持平衡状态。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2. 活动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能够感知到力的存在,并且理解当两个力达到平衡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类似的实践活动,加深对二力平衡的理解。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我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知到力的存在,并且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
我相信通过互动和实际操作,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物理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入环节的实验设计:我选择了用气球来让孩子们感知力的存在。
8.2二力平衡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8.2二力平衡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二力平衡的基本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目标上,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掌握二力平衡的判断方法,并能够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认为让孩子们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判断方法是重点,而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难点。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尺子、砝码、小车等,这些教具和学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力平衡的概念。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向孩子们介绍二力平衡的概念和条件,然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二力平衡的存在。
在孩子们掌握了二力平衡的基本概念后,我会给他们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判断方法,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中,我会让孩子们回顾自己所学的知识,并通过一些拓展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深化对二力平衡的理解。
总的来说,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二力平衡的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的物理教案中,我设计了多个环节,旨在让孩子们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概念。
在这些环节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我认为让孩子们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二力平衡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和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二力平衡的存在,这对于他们理解和掌握二力平衡的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判断方法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判断方法。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篇一:八年级物理下册8.2 二力平衡教案(新人教版)】 8.2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是解决单个物体在不同的力学情境下所遵循的规律问题,应用非常广泛。
不同的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力,不能脱离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而独立存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时必然要涉及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它们之间所遵循的规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的就是这一规律。
教材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没有以定律形式出现。
而是通过司空见惯的实例得到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再与通过实验总结出的二力平衡进行比较,最后再回到实际应用中去。
教学重点对二力平衡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二力平衡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2.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3.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3.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前准备弹簧、弹簧测力计两个、力传感器、钩码、计算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导入吊灯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吊灯的运动状态怎样?放在桌面上的书,书的运动状态如何?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受力如何?苹果静止在桌面上,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问题与思考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什么吊灯、书、小汽车、苹果和运动员受到力的作用还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知识要点: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所受的几个力叫做平衡力。
3.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衡。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二力平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板书设计
1.力的平衡概念:如果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几个力是平衡的。
(1)作用在同一个物体
(2)大小相等
二
2.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力
(3)方向相反
平
衡
(4)沿同一条直线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提问:
讲述:
思考:
回答:
举例:(1)悬挂着的电灯
(2)桌面上的书本
(3)匀速下降的人和降落伞
提问:
(1)电灯不受力吗?
(2)书本不受力吗?
(3)人和降落伞不受力吗?
提问:
讲述:
思考:
讨论:
回答:
(1)虽然F1与F2在同一条直线且方向相反,但F1<F2。
(2)虽然F1与F2在同一条直线且方向相反,但F1>F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术
(1)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2)应用二力平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的过程,使学生会探究的方法和感受“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重点、难点
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难点: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释自然想象。
《二力平衡》
1课时
内容分析
本节通过对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引出平衡力的概念,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然后应用二力平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平衡力概念时,通过复习提问引入举例,学生易于接受,可当学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在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上有一定困难,这需要教师的提示和引导。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二力平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2
第2节二力平衡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注意避免不切合实际地强调概念的准确,重在对生活中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分析,尝试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本节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不受力的物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二力平衡”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研究的补充,也是物理上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二力平衡的情况随处可见,力学问题经常要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分析,因此二力平衡的条件是整个力学中的重点.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教学时,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进行概括、总结,从而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本节课对学生而言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匀速直线运动中汽车的牵引力与阻力的二力平衡.另外,学生在学习平衡力时,容易和一对相互作用力混淆,因为这两对力都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特性.学习中,要加以区别.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平衡概念,知道两种平衡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3.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并对物体受力分析,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2.通过组织探究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2.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重点: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2.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1课时以问题为引领、采用边提问、边实验、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所以本节课用到的教学方法为:讲述法、实验法、归纳法.钩码、小车、细绳、小盘、滑轮、多媒体课件等.课前3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20-P22内容并用双色笔标出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定律和重点知识,物理课代表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准备在课堂上展示.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课件展示:沙发、桌面上的电视、花瓶、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起重机匀速提升重物.【提出问题】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不能反过来表述呢?凡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请举例证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二、进行新课(一)力的平衡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请分析桌上静止的茶杯、被起重机匀速吊起的货物的受力情况.学生分析:茶杯受到重力和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而保持静止,匀速吊起的货物受到自身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而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教师启发:这两个物体并没有满足“不受力”这一条件,为什么仍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学生思考:因为物体虽然受力,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相当于不受力.教师总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作平衡力.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作二力平衡.由于所有的平衡都是建立在二力平衡的基础上的,二力平衡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平衡.教师提示:“平衡”概念应包括静平衡(静止)和动平衡(匀速直线运动)两方面.(设计意图:由常见物体的受力分析认知概念,易于理解接受,并通过练习、问题讨论提升认识.)【对点训练】下列物体受到的几个力相互平衡的是()A.在圆轨道上转弯的过山车B.加速升空的火箭C.进站的火车D.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答案】D(二)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指出:像前面实例中的茶杯、货物,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够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把这两个力称作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是力的平衡中最简单的情境.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提出问题】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猜想假设】认识力要从力的三要素入手,请同学们结合刚才对受到平衡力的物体的受力分析,从力的三要素出发进行大胆的猜想.【实验器材】桌面水平光滑的小桌、小车、质量相等的砝码若干、绳子、小盘、两个定滑轮.【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设计实验并展示.【进行实验】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在表格中记录现象.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1)桌子两端安装2个定滑轮,将两端的细绳分别系于如图甲中所示的a、c两个挂钩上且保持两绳共线,在两个托盘中放入砝码,第一次左盘中砝码质量大,则F1>F2,观察小车是否能保持静止;第二次左、右两盘中砝码质量相同,则F1=F1,观察小车的状态;第三次左盘中砝码质量小,则F1<F2,观察小车状态,比较三次实验现象,不难看出:只有当F1=F2时,小车才能静止(如图乙所示).(2)如图丙所示,把两端的细绳分别系于b、d两个挂钩上,在两个盘中各放一个砝码,观察到小车发生转动,直到F1和F2在同一条直线上.甲乙丙(3)把两吊盘上的细绳都系于一个挂钩上,两盘中的砝码不变,让两吊盘都朝左拉小车时,会发现小车将向左运动.实验数据:小车两端受力大小小车两端受力方向小车受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小车受力是否平衡不相等相反是否相等相反是是相等相反否否相等相同是否时,小车就处于平衡状态;而当不满足其中任何一条件时,小车都不会平衡.【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教师总结:平衡力的四个条件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选择光滑的水平桌面?为什么用小车做实验而不用木块?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明确:选择光滑的水平桌面和小车,可以减小桌面摩擦力的影响,更容易根据砝码的多少直接分析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力的大小.(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验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初步养成学习中科学求实的态度.)【对点训练】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答案】C(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师利用问题引导:二力平衡条件在实际中有哪些应用呢?教师利用实例分析: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如果已知人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1 000 N,你能说出人和伞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吗?方法点拨:明确研究对象→分析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解答展示:人和伞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人和伞的重力大小为l 000 N,方向竖直向下,人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也等于1 000N,方向竖直向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逆向分析: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分析后回答:物体不受力,应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设计意图:通过利用二力平衡分析解答,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物理知识.) 【对点训练】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答案】D(四)拓展延伸教师提出问题: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有何异同点?学生交流讨论:对比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在力的三要素方面的异同.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想想议议】请同学们结合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的知识,想想力和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生共同归纳总结:1.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力;2.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设计意图:加深对二者的理解,避免出现混淆.)【对点训练】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橡皮在运动过程中()A.受平衡力作用B.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C.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受到的是非平衡力D.保持匀速圆周运动,是因为它有惯性【答案】C三、学以致用1.下列选项中的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的是()2.如图所示,关于游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状态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D.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1.C 2.D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体会?1.平衡状态的定义.2.学习了二力平衡及其应用.3.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4.知道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第2节二力平衡一、力的平衡1.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完成《红对勾·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或《红对勾·练吧》的相关练习.1.本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2.二力平衡的探究实验不要自由放任,这样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或只是喜欢摆弄实验器材.。
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案
8.2二力平衡力教学内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条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二力平衡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条件,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
方法:先学后教、适当点拨,自主学习,学生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检测题,毛巾、木板、小车、钩码教学过程:活动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1分钟)二.先学后教活动二:阅读课本47页第一段,了解一下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尽管受到力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所以相当于不受力。
2.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放在桌面上书B.空中飞行的小鸟C.随传送带一块上升的物体.D.正在起步的汽车E.悬吊着的电灯F.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G.匀速上升的电梯H.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I.百米冲刺中的运动员J.树上的苹果.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结论:一些物体虽然受力,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就相当于不受力。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它们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抵消,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这时的物体我们就说它处于平衡状态。
活动三:合作探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学生根据桌上所准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还有若干质量相等或不等的砝码),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应该有什么关系。
用教材图12.6—1的装置进行。
(1)用手按住木块不动,两边各加不同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用手按住木块不动,两边各加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结论:静止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大小时才可能继续保持静止状态。
初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精选6篇)
初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精选6篇)《二力平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
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
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2节 二力平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二力平衡》【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3、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或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4、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5、通过对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通过对比“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3、4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5、6、7、8、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问题9、10检测目标4的达成。
(4).通过问题12、13、14、15检测目标3的达成。
(5).通过问题12、13、14、15检测目标5的达成。
(6)通过问题16检测目标6的达成。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再设置问题,引发深入的思考)(一)、复习提问:问题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思考以下问题:问题2、如果将手上托的课本松开,书将落到地上,为什么?问题3、我手上托的课本受到什么力的作用?画出受力示意图。
问题4、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三)教师总结: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板书课题)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转化成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思考、交流,学会教学内容。
)问题5、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二力平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二力平衡》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之后,对力的平衡进行研究,包括其定义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这一节内容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诠释(不受力和受平衡力),也对后面学习摩擦力、压强和浮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二力平衡或说力的平衡是分析力学问题不可缺少的理论和方法,所以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
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本节还安排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本探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新方法,即: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3.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到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
【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
支架(带2个滑轮)、钩码、轻质塑料片(左右有孔)、细线。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请同学来回答一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可是生活中完全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这个定律是不是就错了呢?实际生活中,一切物体都会受到力的作用。
但物体有时也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八章运动和力第2节二力平衡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八章运动和力第2节二力平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八章运动和力第2节二力平衡。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2. 掌握二力平衡的判断方法;3. 能够运用二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掌握二力平衡的判断方法;2. 学生能够运用二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二力平衡的判断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二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力和运动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详细讲解二力平衡的定义、条件和判断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动画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二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进来,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二力平衡定义:……条件:……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二力平衡的定义、条件和判断方法。
2. 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二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 二力平衡的定义:……条件:……判断方法:……2. 举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具体细节】为了引起学生对二力平衡概念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来引入新课。
例如,教师可以演示一个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 二力平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二力平衡的条件
引言: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最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有什么特点呢?说出你的猜想
学生设计实验讨论实验过程
学生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点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决定力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从这三要素来考虑。
进一步体会在此实验过程的基础上如何得到结论的。
知识应用于生活。
学会相似知识对比记忆、学习
课
堂
练
习
一、动手动脑学物理
二、补充作业
1、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阻力为F.
(1)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3)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从生活出发研究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回忆旧知识。
加深对平衡力的理解
体会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要求:
(1)使作用在硬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大小不等时,卡片如何?
(2)使作用在硬片上的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卡片如何?
课后作业另附
板
书
设
计
1、二力平衡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二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8.2力的平衡
8.2.二力平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
(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事例了解力的平衡。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知道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教具:二力平衡演示器、小车、50g钩码一盒、细线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因为匆忙而忘记一些事情。
比如说:当我们上学赶时间而匆忙地下楼,等到楼下才想起忘记某本书或其它小件东西没带下来,往往会叫人从楼上扔下来。
演示:书本从高处下落的运动情况。
提问:书本下落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它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知道是为什么吗?小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新课教学1.平衡状态和平衡力质疑: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于时,运动状态是否一定发生改变呢?展示图片:黄山飞来石,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分析:都受到力的作用,但运动状态没有必生改变,是因为它们在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相当于不受力。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对牛顿第一定律就理解为,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即所受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的作用。
结论: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就相当于不受力。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这时物体就处于平衡状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所以,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时,只要看它是否保持平衡状态。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多媒体演示:吊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体各处于什么运动状态?他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小结: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作二力平衡。
(1)提出问题,引导猜想。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是否一定保持平衡状态呢?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学生进行猜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是解决单个物体在不同的力学情境下所遵循的规律问题,应用非常广泛。
不同的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力,不能脱离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而独立存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时必然要涉及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它们之间所遵循的规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的就是这一规律。
教材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没有以定律形式出现。
而是通过司空见惯的实例得到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再与通过实验总结出的二力平衡进行比较,最后再回到实际应用中去。
教学重点
对二力平衡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二力平衡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3.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
3.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前准备
弹簧、弹簧测力计两个、力传感器、钩码、计算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导入
吊灯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吊灯的运动状态怎样?
放在桌面上的书,书的运动状态如何?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受力如何?
苹果静止在桌面上,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问题与思考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什么吊灯、书、小汽车、苹果和运动员受到力的作用还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知识要点:
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所受的几个力叫做平衡力。
3.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衡。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提出问题:二力平衡要满足什么条件?
2、作出猜想:提示:可从力的三要素考虑
3、设计实验:想想看实验要分几次完成呢?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中必须采用的方法。
4、进行实验:
5、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小结:
例题与练习:
1、下列四图哪些反映了二力平衡?
2、某人体重为400牛,站在地面上静止不
动,他受到和的作用,这两个力的施力
物体分别是和,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并且在。
3、一个茶杯放在桌子上静止不动,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茶杯的重力和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
B .茶杯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
C .桌子的重力与茶杯的重力
D .桌子的重力与茶杯对桌子的压力
4、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静止不动一定是不受力的作用
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是不受外力
C .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 .平衡力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用细绳将小球静止悬吊在天花板上(如图1)。
下列关于平衡力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绳的拉力
B .球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球的拉力
C .绳对球的拉力和球所受的重力
D .球对绳的拉力和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6、在图2所示情况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7、当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时
A .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要发生变化
D .物体有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有
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8、一个物体受到两个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 、这两个力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C 、这两个力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下面各图中,所画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C B A D
10、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请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正确的是()D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11、一个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下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C
A、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B、文具盒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C、文具盒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12、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静止悬挂在绳子上,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牛?若提拉物体使它匀速向上运动时,拉力又是多少?(g=10N/kg)
解:G=mg=2kg×10N/kg=20N
因为拉力和重力为平衡力,所以拉力等于重力
补充材料:
1.拔河比赛是一项很有趣的娱乐活动,为探究双方作用力的情况,把两队运动员简化为两个人,一个高大强壮的男生与一个瘦小柔弱的女生.让他们各拿着一个完全相同的测力计对拉.将实验分成如下步骤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让女生“主动”施力,两测力计的示数情况如何?
2.让男生“主动”施力,两测力计的示数情况又如何?
3.让男生穿上溜冰鞋站在水泥地上,女生穿运动鞋与之对拉,在男生运动过程中,两弹簧秤的示数情况又有何特点?
实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2.实验演示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可以看到两弹簧测力计指针同时移动.这说明弹簧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F′,弹簧测力计B 受到A的拉力F.F与F′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关系?它们受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3.做一做
先把一个力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在传感器的钩子上挂上钩码.钩子受力的大小随时间
变化情况可由计算机屏幕显示.
如图所示,把两个力传感器同时连在计算机上,其中一个系在墙上,另一个握在手中,横坐标轴上下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个传感器受力的大小.
用传感器显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用力拉一个传感器,可以看到在一个传感器受力的同时,另一个传感器也受到力的作用.而且在任何时刻两个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力的方向都是相反的.如图.
两个钩子受力的情况可以由计算机屏幕显示.
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力的大小
结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教师设疑:以上实验中,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都是静止不动的,处在平衡状态.那么两个运动中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满足上述规律呢?
合作探究
把一个传感器系在一个物体上,另一个握在手中.如图,当通过传感器用力拉物体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可随着力的变化而变化.但在任何时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用传感器显示运动中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结论:牛顿第三定律所揭示的规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参考系的选择也无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四同:同大小,同直线,同性质,同时性.
三不同:方向相反,作用点分别在两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在生活和生产中牛顿第三定律的例子是很多的.
交流讨论:划船时桨向后推水,水就向前推桨,从而将船推向前进.
汽车发动机驱动车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的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如图,把驱动轮架起悬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车轮虽然转动,但车轮不接触地面,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不会前进.
汽车驱动轮向后推动地面,
它们获得的反作用力成为汽车的牵引力
备用训练
1.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桌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种性质的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性质相同,具有同时性.
答案:A
2.如图所示,在等臂托盘天平两盘中,一盘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盘放着电磁铁和铁块,天平平衡.当电磁铁接通的瞬间,铁块被吸引而离开盘底,则铁块未到达电磁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平右盘下降
B.天平左盘下降
C.天平仍保持平衡
D.无法确定天平状态
解析:电磁铁接通后,铁块向上加速运动,磁铁对它向上的吸引力势必大于铁块的重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铁块对磁铁向下的吸引力大于铁块本身的重力,因而天平左盘下降.
答案:B
说一说
牛顿第三定律研究的现象司空见惯,所以不难相信它的正确性.但是,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似乎又不尽然.
一个孩子与一个大力士“掰腕子”,两手之间的作用力一样大吗?若两者一样大,大力士怎么会赢呢?如图所示.
参考:大力士与孩子两手之间的力一样大.大力士之所以会赢是因为孩子的承受力小,大力士的承受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