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三类完中教学中的思考
新课改的反思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以满足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期望。
新课改作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已经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所关注的焦点。
笔者在探讨新课改的同时也会反思,思考如何让新课改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课程内容必须贴近实际,与时俱进。
当前,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教学内容单一、陈旧,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新课改应紧密结合实际,注重更新与拓展,使教学内容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例如,大量引进新领域的知识,如心理学、计算机、生物技术等。
这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科技知识的发展速度,同时达到现代化、科学化的教学标准。
新课改应强化教师的教育能力,提高其专业素养。
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带来高品质的教育。
因此,新课改应强化教师的教育能力,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特别是在新课程的实施和实施初期,教师们需要对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教材和教育方式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把握,以确保能够把新课改按照既定项目落地实施到课堂中。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体现教育的多元化。
新课改的设计应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即:要将学习过程放入生活,并与生活相结合。
同时,培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建立学习动力,让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再将学习变成兴趣所在。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方面充满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加强课程评价的定性和定量标准。
新课改的课程评价不应仅是分数或者成绩的简单累加,而是应该着重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标准,不同的评价内容,不同的评价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目标的要求。
新课改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把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作为课程的核心,强化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对话、讨论,从而更好地奉行了学籍教育的宗旨。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四篇)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
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化学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
如果仅仅局限与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能力的下降。
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
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
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
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
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问题及建议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建议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50-01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化学实验,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
但新课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却成为了影响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
1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1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不适应教师反应比较强烈的是认为“内容标准”部分叙述得不够明确。
例如:课标中要求“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没有说明;再就是对“学习目标的水平”中叙述的层次“知道、认识、理解”等提法难以把握,分不清各种提法的层次高低,实验技能要求达到什么程度不甚清楚。
1.2教学条件的制约因素⑴正值初中入学高峰期,班额大,教师工作负担重,又没有专职的实验员,致使实验活动组织难度大。
不少实验只有在教室内进行演示,学生只看不做。
有些实验即使做了,由于实验准备不充分,学生参与程度不够,草率应付实验,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
(2)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缺乏,新课程理念要求化学要贴近生活,设置的探究活动的器材与实验室内现有的仪器、药品不配套,并且难以购买,使部分实验无法进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酸雨模拟实验几乎许多学校都没有做过。
1.3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不足部分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和音像资料,不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用多媒体或播放录像的方式代替实验。
学生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1.4对新教学理念的认识存在误区新课程下的许多实验都是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来完成的。
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怕学生实验中出现问题,讲的面面俱到,剥夺了学生探究的空间。
高中新课程标准2023版
高中新课程标准2023版
高中新课程标准2023版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
必修、选择性必修为国家课程,选修为校本课程。
其中,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和学校条件自主选择修习;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
科目方面,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
科目安排上,科目内容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设计。
必修内容原则上按学期或学年设计,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内容原则上按模块设计。
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体现学科内在逻辑。
模块教学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一般为18课时的倍数。
高中新课程标准2023版在核心理念方面强调了提升语文教育的务实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融合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采
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研究,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高中新课程标准2023版官方文件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5篇_6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5篇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在上级领导的积极倡导下,今年初,我校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为了尽快融入改革的队伍之中,并在课改中积极实践,不断完善和提升,今年,主要与本组语文教师研究导学案的编写工作,在研究、编写和使用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专业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一、相互切磋,集思广益传统教学中,教案的编写主要是教师自己研读教材、自己编写教案。
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学案的编写,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们在每一单元备课前由备课组长精心安排,谁负责出哪一部分的知识点和导学案。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研究的内容集中、资源也可共享。
导学案的编写在学校总的“研---展---质---点---评”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包括自研环节、展示环节。
展示环节又包括学习目标。
课堂流程有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和课堂反馈当环节。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们的聪明才智,让每一节导学案都成为精品,成为“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在主备人阐释自己教学构思的同时,集体讨论、质疑和补充,最后形成定案。
长期坚持这样研究,增强了教研组的凝聚力,也提升了教师们的业务能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
学生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的预习部分。
通过预习就理清了学习的思路和线索,明白了自己的学习障碍在哪里?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有目标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另外,学生可以从导学案上看到教师教学设计预计的课堂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教师呈现问题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看完了课文依然理不清思路的情况。
甚至部分学生还能够在学案上补充问题,给其他的学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举一反三。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学习的乐趣。
关于课堂分层次教学的几点思考
21年7 8 00 月2 日
关 于 课 堂 层 次 教 学 的 厂 点 思 考 L
⑨浙江省衢州 中等专 业学校 陈 睿
摘
要: 由于中职学校 的学生参差不齐 来 自于中专课程 的不太熟悉 ,还不 能很快适 一般情况下 , ,: : 如果我来和学生解 释学 习英语 的
视, 对公共课‘ 却较为 轻视 的特 点, 更无形 地加 : 中学 阶段养 成的也不好 , 以对课程 内容也是 所 :试试这个老师是否能够做朋 友 于是我就换个
大 了任课老师 的课堂压力 , 因此需对课堂进行 : 一知半解 ,遇到 困难甚 至会有放弃学 习的想 话题 , : 我说 : 同学们周末喜欢去哪里吃饭啊?他 分层 次教学。 关键词 : 中职学校 英语分层 教 学 : , 法 不太能全心投 入学习 , 这些同学在 班里属 们你一言我一句的 , : 这时我听到有 同学说麦当 - 于小部分 。 而每一个班级里都会多多少少存在 劳 、 : 肯德基之类的国外品牌的餐馆 。于是我说 ,
学习 目标 的;第二类是 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 ,: 的要求 , 进 都有学好专业的可能。 在这点上 , 他 接受了我, 成功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迫于无奈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怎么了解的专 们是共同啦, 所以把握好他们的共同点, 是着
业; 第三类是破 罐子破摔 的类 型 , 初中成绩不 : 手下一步教育教学 的关键。
力。 长此以往 , 学生感觉学校里学习乏味 , 生活 和奋进 的理想。 这个过程是需要教师 自 身去精
一
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书本上的内容也要进
挑选一些能满足各个水平阶段 单调 , 于是干脆抱着做一天和 尚撞一天钟的想 一 心呵护和感受 的。 这个过程 中要让学生有如沐 行适当的选择 。 法, 轻则浑浑噩噩度 日, 严重者就是辍学 。 这些 :春风 的感受 ,而不是让他们觉得 这是~种说 学生 的 内容 ,同时也要找 寻一 些有 难度 的东 现象给家庭 和社会带来 了许 多关 于职业 教育 : 。 教 因此 , 循序渐进 , 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适应期 西 , 让成绩好的 同学能够显现出来。中等难度
谈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之道——厚积薄发
善, 选择好 自己的路。 证阅读效果 , 赢得做题时间 。
二、 背
位高的电视节 目来 看 , 有选择 地阅读书籍 、 杂志, 甚 至和人交谈也
从应试上讲 , 广泛 阅读 方能提高阅读能力 , 加快 阅读 速度 , 保 是一种锻炼 , 因为语 文是 渗透到说话 、 思考 的工具 , 所 以从平常 的
累上形成 比拼的氛围 , 学生背诵 自然就形成 了 自觉 自愿 。
一
一
如何做 到厚积薄发 , 可从 以下 四方面训练 :
一
、
读
பைடு நூலகம்
要学好语 文 , 光读 好课 本是远远不够 的 , 必须扩 展课 外阅读 , 采取在班上建立对子 , 教室里设立“ 晒积 累” 专栏 , 让学生在背诵积 大范围涉猎 , 小部分精读 , 仔细 品味 。 课本阅读 , 这是一种灌输性的读书。 这种读书不能 凭学 生 自己
激励,使他们坚持 。但有些学生会感觉是一项重 任而心理压力很
课 外 阅读 , 是 一 种 吸 收性 或 消遣 性 的读 书 。 这 种 读 书 全 凭 学 生 大。 其实 , 即使 不爱好写作 的学生也大可不必害怕写 日记 、 周记 , 日
的兴趣 , 爱怎么读 就怎么读 , 学 生可以在风景优 美的湖畔读 , 也 可 记不是什么正式的文章 , 算 是随笔性质吧 , 可 以不拘一格 。对学生
口
、
的兴趣 , 爱读 与不 爱读 , 都要 读 , 这是教 材 , 学生有 义务也 有责任
兴趣 的东西 , 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
语 文能力 的提高必须通过写来训练 。通过写 E t 记、 周记 、 作 文
读, 至少读九年。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努力地探究教材 , 挖掘学生感 等方式来逐渐加 强 , 有些学 生有写 日或周记 的习惯 , 我充分肯定 、
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之一。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一、对三维目标的基本认识1. 三维目标是在以前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提出的,经过整合之后,突出了这样一些思想: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2. 三维目标的逻辑前提。
三维目标的逻辑前提是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自古有之,并且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虽然新课程强调“生成”,但生成并不是漫无边际的生成,必须与“预设”的目标有关联,否则便失去价值。
因此,新课程改革不能丢弃目标教学法,任何教育都需要一定的目标。
3. “三维”的含义。
“维”是几何学或空间学的基本概念。
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叫一维,三维空间是“点的位置由三个坐标决定的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种度量。
”(《现代汉语词典》)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借用了几何学“维”的含义。
言之“三维”而不是“三类”或“三项”,是颇有深意的。
“类”或“项”是从一个更大的集合中分解而来的,各类或各项与这个更大的集合是种属关系。
而三维目标之于总目标是组成关系。
组成关系与种属关系不同。
组成关系中的各因子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而各部分相加并不等同于整体。
例如:鱼鳞是组成鱼的一部分,鱼头也是组成鱼的一部分,鱼鳞或鱼头与“鱼”是组成关系,但鱼鳞与鱼头及鱼的其它部位相加并不等于“鱼”。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于总目标就是这样的关系,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并不等于三维目标的简单相加。
4.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应从系统的、整体的角度来理解,而不能割裂开来。
三维目标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它们是一体“三维”的,其中的任何一维都与其它两维有关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十条总目标。
平衡定调快慢相宜——新课程理念下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对热潮并没有头脑发热 ,靠多年积淀下来 的定力把 持住 了 自己 , 不动摇 、 不折腾 , 践行着 自己的想法 , 自2 0 0 7 年在
案例 1 : 两 圆位置关 系的教学. 环节一 : 先行组织者
关 系所需要 的几何 量 , 笔者通过几何 画板 , 固定两个 圆的
大小和一个 圆的位置 , 拉动另一个 圆,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
现其 位置关 系与圆心距有关 , 然后 固定 圆心距 , 让其 中的
一
个( 或两个 ) 圆变大或变小 , 使其通过观察发现其位置关
并 画出对应 的草 图.
问题4 : 画出五种关系图, 研究位置与数量的对应关, 系. 设计说 明 : 通过这一环节 , 让学生 在动手 的同时 , 获 得直 觉体验 , 然后笔者利用几何 画板 的测量功能 , 验证学 生的发现 , 让 学生获得 间接经验 , 使得数 与形有机 结合 , 再现数形联 袂的魅 力.
漫之路 !
2 0 1 3 年3 月
个老师都碰到过.
化 简 : 刍一 ・
学生解法 : 原式 一 x - 2
一
二、 简 约课 堂教 学— — 大气 立 意
大 道至 简 , 道法 自然 . 削枝 强 干 , 留下 本真 , 不搞 虚 无, 剔 除 了喧嚣与华丽 , 才会变得 干净 而美丽 , 其数学 的 内涵 、 数 学的气质 、 理性 的精神才会得 以展现 !力求“ 简 约” 而不是“ 简单” , 简约是一种境 界 、 一种韵 味儿 , 它 的背 后是精要 、 深刻、 智慧和超越 , 更是一种 “ 大气 ” . 数学要 教
202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篇一:202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学业质量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被首次提出。
“学业质量标准对于教师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或者说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就达到了相应的要求,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这样有效地避免在实际教学中学得过多、学得过难的问题。
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对于下一步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供了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业质量的内涵是: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
四个学段的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之间相互衔接,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为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基本依据。
读其内涵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思考和研究内涵中提到的一些关键词。
比如“学业成就”是指个人在学业方面的表现,有低成就与高成就之别。
低成就指的是学生的学科成就低于预期的标准,例如高智力的学生,学科成就在中下程度,与预期的成就有差距。
校园中经常提到的高智力低成就就是典型例子。
高成就是指学生的学科成就高于预期的标准,例如中等智力的学生,学科成就达到中上程度,高于预期。
这类学生则属于高成就者。
“核心素养”我们可以知道是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神美创造。
“维度”这个词语我查阅了,不过查到的大多指的是物理、数学、哲学方面的意思,对于“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这句话的理解,还有待更深入的思考。
从“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这句话中,在这里也给我们指明了一些方向去设计——“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学业成就离不开“运用情境”,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是去做学业质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1我反复认真地观看吴老师的视频,从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其中我重点关注了学习单元,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在教学建议上吴教授强调1、目标确定: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2、内容选择: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3、活动设计: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4、时代要求: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
但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
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真正地发出金子——般的光彩,语文教学才会真正的姓“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2新课标发布之后,作为新时代师范生我们及时进行了研读。
经过研读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强化素养导向。
“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让理念走向常态——新课程背景下备课的调查与思考
20 0 6年 3月
江苏 教育 学 院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un l f i guIstt o d ct n ( oil ce c ) ora o a s ntue f u ai Jn i E o Sca S i e n
一
[ 文章编号 ] 17 6 1—19 (0 6 0 0 1 0 6 6 20 )2— 14— 2
少符合教学需要 的二度 重构 。 () 5 照搬 网络教案 。现代教学 技术 为教师 备课 提供 了方 便, 提高 了效率 , 同时提供 了懒惰 。 以电子文 稿形 式写教 案 , 这种形式 备课 的教案 , 内容 比较详尽 , 但有 的是从 网上直接 下 载的教案 , 基本没有 自己的思考 。有些 内容与教师 、 学生 的实
至一章教材 内容 为单 元写 教案。有些老教师直接 在教材 或教 学资料 上备课 , 教案 内容极 简单 。 () 4 罗列 教材 内容。有些 教案是 教学 目的 的描 述 和教学
内容 的罗列 。少数 教师另加 几个 课 上要 向学生 提 出的问题 , 普遍缺少教 学过程的预 设 , 理科教 师对课 堂演 示实 验 的安排 缺少思 考, 出的 问题是教 师缺少对教学 内容 的精 心筛选 , 突 缺
M a .. O r 2O 6
第2 2卷
第2 期
Vo . 2 No 2 12 .
让 理 念 走 向常 态
新 课 程 背景 下备 课 的调 查 与 思考
张 聪
( 江苏 省通 州 市教 学研 究 室,江 苏通 州 2 6 0 ) 2 30
[ 摘 要 ] 本文通过对通州市高 中新课程 背景 下的备课 现状调研 , 发现 总体来看 , 备课优 秀、 堪称1 备课态度敷衍 。工作缺 乏责任 心 , 少敬业 精神 , 缺 凭
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作者:王怀宝来源:《成才之路》2010年第23期一、时代呼唤教育改革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质。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学上。
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
”本次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大改革中,广大政治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的意识,勇于实践,在拼闯中走出一条高中政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来。
二、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1. 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些教师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学生一堂课下来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接受,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
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有的教师回应“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
足见在一些教师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
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
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
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2023三年教师教学反思
2023三年教师教学反思2023三年教师教学反思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因此,语文课应力争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领悟课文的知识及思想价值,这是当今阅读教学应追求的最高层次。
我们教师要设计开放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以求发展。
在这堂课的设计中,“你认为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你的周围有这样的人吗?”就是一道引起学生多元反应的问题,它带动学生对课文作出了各自独特的阅读和思考。
在教学中,我惊喜地看到学生自己品读、揣摩、推敲课文的情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这个理念呢?我在本课做了一次尝试。
在初读感知后,我提出了探究内容——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不失信”?学生通过分析品读,合作探究,共同解决了这个问题,体会到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
2023三年教师教学反思2通过半个学期来的教与学,在本次期中考试中,本班语文科的考试情况比较理想,今后还要着重抓好辅差工作。
从卷面情况来看,三年级语文教学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要注重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课堂教学是一个练兵场,首先要关注对三类课文的把握,精读、范读、自读。
1、精读课文:重点学习。
2、范读课文:教师半扶半放。
3、自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自学。
甚至可以两课连上。
节省下来的时间让给精读课文,或者课外阅读。
(二)三年级阅读分析我归纳了一下,有以下5个非常重要的能力:1、提拎要点的能力。
就是从语句中提拎要点,在这次中考3-5年级的试卷中都有所体现,如回答问题,概括节意、段意、主要内容,其实都是考查学生是否抓得住__、段落的要点,即要点归并法。
这个能力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阅读__中要注意培养。
2、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感悟能力,就是“语感”。
通过朗朗地读书,以及大量的课外阅读来逐步积累。
3、想象能力4、培养学生的思想性这个思想性,也就是专家口中的“人文性”。
现在的学生许多都没有自己的思想,这就要靠老师去灌输去引导。
新课改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探索思考
新课改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探索思考【摘要】面对新课改的实施,作为化学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对课程的学习、理解,领悟新课程的要求,掌握其核心实质,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笔者就化学课堂教学的探索谈几点看法:①学习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②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③提高教师的修养,实施互动式教学;④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⑤改善教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课堂教学探索思考2010年秋季我省正式进入到高中新课程实施阶段:面对新课改的实施,作为化学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对课程的学习、理解,领悟新课程的要求,掌握其核心实质,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贯彻《全日制新课程标准》,显得特别重要。
笔者就化学课堂教学的探索谈几点看法。
1.学习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新课程的理念表明,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不断丰富的过程,教材只是一个开放性载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不能就教材“教”教材,应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和重组。
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发现,挖掘,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并且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相关课程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为自己设计学习的计划和方案。
而不能只注意教,不含学生的学,把学生纯粹为观众,剥夺学生的同步思维能力,要着实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宰自己的学习。
2.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多方面。
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实验设计及组织的有效性,课堂纪律和学生参与的有效性,课堂引导、提问的有效性,课堂语言和教师行为呈现方式的有效性,教学时间的安排和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对某一知识理解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备好课,备好课的前提是备好教材和学生,同时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根据所教内容的不同,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与评价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与评价校本研修赵谋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对思维课堂的建构问题讨论:什么是激活课堂?所谓激活课堂,它不是指简单的学生对话所形成的课堂喧嚣,而是指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后所形成的有一定思想火花和信息含量的语言交流。
所以激活课堂的本质要求是激活思维……激活课堂的策略:记忆型课堂——思考型课堂(有效教学的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思考力水平)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
”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要能激励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马克思甚至认为,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人们以特定的思维结构和行为方式求生存、求发展的活动过程和结果问题设计的难度决定了思维训练的效度。
(1)维果茨基(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最近发展区”理论,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通过认知冲突由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过渡。
在新课程下如何制定三围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姓名;曹娜学校:南阳市第九小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教学目标具有统帅全局的作用,具有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也是一种检测的手段。
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是考查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结果的准绳,对整个数学课程活动起着重要的监控调节作用。
数学新课程中强调个性化、生成性目标,成为构建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也是检查教学效果与行为的准则。
在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前没有设计教学目标.二是不能正确地表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要求程度不适度,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不明确等.三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很少涉及过程与方法目标.四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流于形式,只供领导检查之用.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凭经验和考试的要求教学,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与教学过程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五是制定的教学目标含糊、笼统.不便于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学效果.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应从五个大的方面考虑。
一、选择全面、具体、适切的三维教学目标实现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化的首要任务是:制订全面、具体、适切的三维教学目标,并将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1、在备课中,教师找准教材知识点,确定知识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指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这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整体落实的基础。
2、在备课中,教师找准学生认知点,确定过程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中的过程是指学生学习的经过,方法是指学习所采用的手段。
学生掌握了学习的经过和手段,就能变“学会”为“会学”。
因此,过程与方法是进一步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
也只有掌握了过程与方法,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才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标准力求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课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规范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摘要:《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系统的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对三维目标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的实现状况及其出现的某些问题作出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希望对新课程标准下、新教材运用中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有一点帮助。
关键词:三维目标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Reflection on the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in high school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Abstract: The full-time ordinary high school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experiment) "system proposed: three dimensions of course goal - knowledge and ability,the process and the method, attitudes and values. In this paper the 3dobject in specific to achieve the writings in classical style teaching statusand the problems make cause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hope,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use highschool writings in classical style teaching a little help.Key words: 3d object senior high school Writings in classical style teachingProblems of Existenc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目录引言 ............................................................................................................................................. - 1 -一、从三维度中“知识”来看 ................................................................................................. - 3 -(一)现状 (3)(二)原因 (3)1、教学需要........................................................................................................................ - 3 -2、考试需要........................................................................................................................ - 3 - (三)解决方法—训诂的引入.. (4)1、形训................................................................................................................................ - 4 -2、声训................................................................................................................................ - 5 -3、义训................................................................................................................................ - 5 -二、从三维度中的“过程、方法和能力”来看 ..................................................................... - 6 -(一)现状 (6)(二)原因 (6)1、文言文自身缺陷............................................................................................................ - 6 -2、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 - 7 -3、老师依照传统方法教学................................................................................................ - 7 -(三)对策. (8)1、三步教学法.................................................................................................................... - 8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 8 -3、老师加强课外阅读辅导.............................................................................................. - 10 -4、诵读教学...................................................................................................................... - 10 -三、从三维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看 ....................................................................... - 11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 (11)(二)开展一系列语文活动 (11)(三)开设一些较必修科相对轻松自然一些的相关选修课 (12)结论 ........................................................................................................................................... - 13 -参考文献 ................................................................................................................................... - 13 -调查问卷及结果 ....................................................................................................................... - 13 -引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大大淡化了对系统的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这在系统的语文知识已被严重狭隘化的情势下,显然是很有必要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能力是由(广义的)知识构成的,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要以知识为基础进行建构;其次,只有体验了学习的过程、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后,能力才能够内化。
论述关于现代语文教材的思考
论述关于现代语文教材的思考摘要:作为一个从事教学工作20余年的语文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应注意语文教材的改革。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小学语文教材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结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考,以期为我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提高语文教师整体素质与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堂;改革经验;学生;教育心理学当前,我国正处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需要用新模式、新思维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理念。
新课程要求用好教材,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
而教材变革不仅是教材质量提高、改变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需要,更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必须突破的一道关口。
为了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必须全面把握新课程提出的目标要求和课标精神来调整专业教育结构和实施教师多元化培养模式。
一、现代小学语文教材的编选原则当今的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他们既需要不断的向内调整,不断获得成长,也需要向外拓展发展。
因而,小学语文教材编选既要有科学性、合理性、适切性,还要有科学性、适切性之间的平衡性,体现科学性与适切性的统一。
同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1思想性: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引领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新课程”教育目标的核心原则;2科学性: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核心;3适切性:要求以学困生为主体;4适切性:要求突出人文教育理念,以构建完整而有科学思想体系为主线;5合情合理:要求以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核心;6体裁多样: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宗旨。
新课程更强调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核心,突出人文价值为导向,以学科知识为依托,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关键,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语文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新课改明确了课程目标。
教材变革在注重对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考虑,重视他们对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认知和理解基础上设计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1、课程的主要结构要素有:目标、内容、过程、评价四个方
1、课程的主要结构要素有:目标、内容、过程、评价四个方面。
目标:指课程所需要达到的各类教学目标,按照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包括认知、情感态度、运动技能等三类。
在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划分为三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指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内容和辅助资源,可以包括教科书、电子光盘、挂图、模型、配套手册等。
过程:指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涉及到课程活动、课程任务、课程工具等。
评价:指在课程实施各环节中所开展的各类评价,它能够有效保障课程的实施效果。
了解这些主要的结构,可以让我们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在学科整合中,考虑,如何进行恰当设计,能够有引导的让学生探究性的学习。
在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在同一个环节,做好各种教学的预设,给各种学生尽可能的提供他能够接受的帮助,提供合理的提示,实现学生顺利的学习。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对一的辅助,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
2、学习评价的功能有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定向功能、鉴定功能、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为多元化评价体系提供的有利条件如下:(1)、依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对学生评价能够科学有效地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正确地分析学习者各种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由封闭式学习转为开放式的学习、由系统专业化的学科知识的学习逐渐向课程整合化发展,学生的评价也由学校单一化逐步向社区、家庭及社会资源的不断开发而成为多元化评价。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评价中发挥作用增加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沟通,将快速地反馈学习效果,优化教学进程,并形成新的评价模式,丰富创新教育理论和实践。
(4)、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将有助于形成新的教学管理思想、管理思路以及评价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三类完中教学中的思考去到上海,发现跟内地一样,学校被分为三六九等是不争的事实,三类完中无论从生源质量到国家财力支撑都不可与重点学校相提并论。
教师中“条件决定论”和“生源决定论”的消极思想盛行,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相对较弱,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安心本校工作,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教学方法简单。
那么处于三类完中里的师生整日哀声叹气,怨声载道,感叹时不我济能否改变现实呢?埋怨和叹息是心理的发泄,但过度则会导致得过且过的消极情绪蔓延。
下面本人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三类完中的教学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类完中的生源质量是有目共睹的,如筛子筛过二三遍一般,似乎留下的都是顽石,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劣迹,却往往忽略了他们还富含金子。
即使纯粹是石头,也大有有益于人类,筑屋建室,修桥铺路,必不可少。
不必抱怨中考一考定乾坤的合理性,反观很多学生都是在初中阶段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潜能未能发挥出来所致,怎样让学生书性大于玩性,做一个真正的书生,是值得三类完中教师深思的问题,我想我们除了要有“慧心慧眼”,还要有“开采”“冶炼”和“成型”的本领,对学生,我们要学会赏识,并通过自己的科学引导和悉心教育,把他们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1、开好认识学科、提高学科学习兴趣的衔接课和入门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学习,是没有效率的学习。
许多潜能开发不好的学生,一提到学习就头疼,一提到学习就产生畏难情绪,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只要教师做的好,学习兴趣会提高,畏难情绪会克服,学生主动学习的局面一定会形成。
这当中应包括让学生熟悉教材体系,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教学风格,对三年的高中课程作出个性化的诠释,可通过设计诸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期望值,为学校打开多扇可以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户。
2、耐心引导,使学生养成专注、勤于动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一是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学生每天的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课后的时间安排好。
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
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
重点应放在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
计划可以调整,不可放弃。
二是观察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
因此,观察被称为打开智慧的天窗。
让学生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选择恰当的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方能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光看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的信息加工和处理,就能找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三是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学生从事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
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
最重要的是教学生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
有些家长和老师,只要求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
这样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
二、开发接近生活的课程,转变教师角色,还自由于学生
由于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不强,一味延长学习时间,挤占学生的午休、自习,甚至体艺课时间,大讲特讲,这样的现象在三类完中中尤为突出。
由于许多教师担心学生的自学能力,故而放不开手脚,还是一味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
按照美国一位有名的哲学家所倡导的一个主张——学习是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始的,教师的角色不是帮助学生释疑,而是怎么激发学生来提出疑问。
教师的责任是让学生学会质疑,让他们不要满足于已有的答案。
三类完中在教学中更应让学生从“学会”转变到“会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开放教材系统,让学生享有自主的资源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里,教师要把教材系统(如教学参考书、备课资料、课外资料、工具书、多媒体资源等)全方位向学生开放,供学生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参考、使用。
在传统的课堂里,教师牢牢控制着教学参考书、备课资料等教学“秘笈”,随时准备“拯救学生于水火之中”——答疑解惑。
殊不知,让学生直接接触教学资源好处更多:这样做,使学
生享有自主的教学资源,在学生主体与文本解读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的联系,这种省却了中介(教师的讲解)的联系,有快捷、信息量大的特点。
2、解放课堂形式,让学生拥有自主的空间
自主学习的课堂可设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室,甚至户外,比之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生拥有的自主空间更大。
在课堂里,学生可分组召集在一起,或坐或站;可反复争鸣与讨论。
3、转换教师角色,让学生占有自主的时间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了,教师的“传、授、解”要让位于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占有充分的自主时间。
在课堂的不同环节,老师角色要作如下转换:课堂导入时,是主持人;学生自主阅读时,是巡视员;学生分组讨论时,是参与者;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时,是记录员;课堂总结时,是评论员……。
教师角色的转换,就是为了保证学生占有充分的自主时间。
三、重在务实,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大而全的课堂并不一定适合三类完中学校,小而精的课堂似乎能让学生做到每节课都有所收获,学习是一个需要耐心,逐渐积累的过程,越俎代庖,教多于引,只会适得其反。
曾看到过有关牧羊人的短片介绍:如果牧羊人圈定一块草地放羊,羊是不会膘肥体壮的,何况是瘦弱的羊羔。
所以牧羊地是没有围场的——翠色欲滴,鲜花点缀,蓝天白云映衬,好一块活力盎然的生态之地。
牧羊人要做的就是把羊群引到草料富足的地方。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更应侧重指导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方法体系。
1、预习课学法
(1)明确预习要求,增强预习的自觉性。
应让学生按要求展开预习。
(2)掌握预习步骤。
预习的一般步骤包含读、划、思、写、议这几个环节。
(3)设计合理的预习作业,进行预习检查。
2、听课学法
(1)听讲。
在讲课前要简明扼要地向学生讲明该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或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增强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是指导学生对教师讲课时强调的重点给予特别的注意。
(2)质疑。
首先是指导善于发现疑难点,并勇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其次应指导学生自己多开动脑筋,尝试解决,或从课文求解。
(3)笔记。
引导学生记笔记,养成边听课边记笔记的习惯。
学生在听课时应记下:A.本堂课的目的、要求;B.讲课的重点部分;C.有争议的问题;D.黑板上的板书;E.对一些问题的总结性发言。
3、复习学法
(1)指导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自己编写复习提纲。
(2)指导学生及时复习,从而提高学习成果。
(3)指导学生经常复习。
(4)指导学生交叉复习。
交叉复习指的是不同学习内容的复习交替进行,这样既可达到分散复习的效果,又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
4、独立作业学法
(1)指导学生先复习,后作业。
应指导学生在作业之前先看看课堂笔记,或回忆一下讲课内容,然后看课文,检查自己是否理解了讲课内容,再根据作业要求开始做作业。
(2)指导学生自觉检查作业。
一是检查作业结果或答案是否正确;二是检查作业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再是检查思维步骤是否合理。
(3)指导学生探究错误的根源,对症下药。
学生作业中的错误,通常都有认识上的根源。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新明确作业要求,重新复习已学知识,然后自己订正错误,从而填补知识掌握中的薄弱环节。
专家解读新课程改革时认为改革使诸多学校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从表象上看似乎是诳语,细细思量,也是对三类完中师生的鞭策和激励,公平是相对的,现实中绝对的公平正是社会追求的长远目标。
我认为惟有“知耻而后勇”方可撑起一片蓝天,与其长吁短叹,不如承认差距,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