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丙和尚捞铁牛
捞铁牛优秀教案_小学语文教案
捞铁牛优秀教案_小学语文教案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ﻭ解决课后练习3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ﻭ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ﻭ教学过程:ﻭ谈话导入:ﻭ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
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ﻭ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讨论:ﻭ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ﻭ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板书:潜水摸牛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ﻭ板书:大船装沙ﻭ并船搭架ﻭ粗绳拴牛ﻭ朗读第二段。
学习第三段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投影这段话,组织学生讨论:ﻭ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ﻭ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ﻭ船里的泥沙慢慢减少,船身和拴住铁牛的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点一点向上拔)这里为什么用“拔”是什么力量把铁牛从淤泥里向上拔的水的浮力是怎样把铁牛向上拔(通过多计算机的画面理解捞铁牛的过程)ﻭ实验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ﻭ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ﻭ板书:铲沙拔牛ﻭ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通过多计算机演示,让学生理解)ﻭ点拨: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ﻭ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教学内容概述
、教学内容概述1、《捞铁牛》是长春版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
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其中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是文章的重点,捞其余七只,只用了一句话,这样写,既抓住重点又避免了重复;最后才点出和尚的姓名和身份。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科学道理。
(2)能简要地复述捞铁牛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熟读、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来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黄河中的八只大铁牛捞上岸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学过有关反映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方面成就的课文。
如《青蛙的眼睛》《赵州桥》《鱼和潜水艇》等课文。
对本文所描写的反映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较易理解。
本班学生中下生面广,思维的深刻性、想象的丰富性都很一般,而这篇课文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对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讨论学习课文,理解怀丙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
在学生熟读、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来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黄河中的八只大铁牛捞上岸的过程。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玻璃瓶、细线、铁块3、百度搜索引擎六、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走进课文1、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捞铁牛》。
(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捞铁牛教案(精选12篇)
捞铁牛教案(精选12篇)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教学重、难点: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录像、实验演示器材。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按生字表学生字,读准字音。
2、练习读熟课文。
3、在教师指导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词(浮桥、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读全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尝试分段四、课堂练习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学生自由读第一节,思考;为什么要把铁牛捞起来?二、明确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
三、学习新课(一)学习第二大段1、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在组间巡回指导)练习概括段意。
3、学生大组交流段意概括情况。
(二)学习第三大段1、指名读,思考:这段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得是什么?2、学习第一节:①自由读,尝试针对段落提出问题。
②理解段中“试试”的含义。
3、学习第二、三节:①师范读→生小组学习→结合课件●板画,弄清怀丙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
②指导学生交流学习情况,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结实”、“很粗”等词的含义及“先”、“然后”、“再”、“又”等词的先后顺序。
③生小组自学→师指导部分学生演示“捞”的过程,弄清铁牛是怎样被浮力“捞”起来的。
《捞铁牛》课件
动当时社会的科技和文化进步?
实践活动
活动一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遗址,了解文物保护工作的具体内 容和流程。
活动二
邀请文物保护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意 义。
活动三
鼓励学生参与文物保护的实践活动,如文物修复、文物拓印等, 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技能。
THANKS
感谢观看
科技对文物保护的推动
阐述科技对文物保护的推动作用,如提高保护效 率、降低损坏风险等。
3
未来展望
探讨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的 应用创新。
06 思考与练习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问题一
怀丙和尚是如何成功地将铁牛从黄河中打捞上来 的?
问题二
在怀丙和尚打捞铁牛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 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05 科技知识拓展与 应用
古代打捞技术简介
古代打捞工具
简要介绍古代打捞工具, 如钩子、网兜等。
打捞方法
阐述古代打捞铁牛时可能 采用的打捞方法,如潜水 员下水钩挂、利用浮力原 理等。
技术特点
分析古代打捞技术的特点 ,如受限于技术水平、依 赖人力和自然条件等。
现代打捞技术发展及应用领域
打捞技术革新
安全保障
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在打捞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分析各 种风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04 怀丙精神品质探 讨
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01
怀丙在面对难题时,不拘泥于传 统方法,勇于创新,提出了用浮 力原理捞铁牛的方案。
02
他敢于实践,不畏艰难,亲自指 挥并参与打捞工作,最终成功地 将铁牛捞出。
课文《捞铁牛》教案
课文《捞铁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九单元,课文为《捞铁牛》。
全文围绕宋代怀丙和尚利用浮力原理打捞沉入黄河的铁牛,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科学精神。
具体内容包括:1. 生字词:捞、铁牛、怀丙、和尚、浮力、拴、平衡、杠杆等;2. 课文理解:了解课文背景,把握故事情节,分析怀丙和尚如何运用科学原理打捞铁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浮力原理;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浮力原理;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浮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课本、学习笔记、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浮力原理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却会沉入水底?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勾画出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2)分析课文内容,了解怀丙和尚如何运用浮力原理打捞铁牛;(3)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浮力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浮力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捞铁牛》2. 板书内容:(1)生字词;(2)课文结构;(3)浮力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浮力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打捞工具,并说明其原理。
2. 答案示例:设计一个简易的浮力打捞器,用一根竹竿和一块泡沫板制成。
将泡沫板绑在竹竿一端,使其浮在水面上,另一端悬挂一个重物(如铁块)。
当将打捞器放入水中,泡沫板受到的浮力大于重物的重力,打捞器即可浮在水面上,实现打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浮力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需加强;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有关浮力原理的资料,了解其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课文《捞铁牛》
小学课文《捞铁牛》小学课文《捞铁牛》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让学生查找资料,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世界人民所称颂。
我们已经知道的张衡、李时珍、茅以升等人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一个发生在宋朝的历史故事,大概了解了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事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捞铁牛》,看看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2、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
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三、指导学习,点拨解疑。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板书:大水冲牛2、点拨: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说。
据文件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带上感情读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
”“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用“——”划出来。
5、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板书:叫水送牛6、指导朗读: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看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
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语: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捞铁牛》。
本课详细内容为:宋代怀丙和尚如何运用智慧和力学原理,成功捞起了沉入黄河的铁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怀丙和尚的智慧和勤劳。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如:“捞、铁牛、怀丙、和尚、智慧、力学”等。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勤劳,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幅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黄河的特点。
然后提问:“你们听说过捞铁牛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解释生字、新词。
(3)让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 例题讲解:(1)怀丙和尚是如何捞出铁牛的?(2)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力学原理?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卡片进行识字练习。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怀丙和尚捞铁牛的示意图。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捞铁牛2. 生字、新词:捞、铁牛、怀丙、和尚、智慧、力学3. 课文主要内容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怀丙和尚捞铁牛的故事。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怀丙和尚捞铁牛的示意图。
2. 答案:(1)怀丙和尚通过利用杠杆原理,用绳子系住铁牛,然后在河岸上搭建杠杆,借助人力和物体重量,成功将铁牛捞出。
(2)示意图见板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古代其他的智慧和勤劳故事,如“庖丁解牛”、“愚公移山”等。
《捞铁牛》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个人教学设计模板:15《奇异的植物世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奇异的植物世界》是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它是一篇参观记。
写了小星和同学们在参观植物园中所看到的几种植物,展现了一个奇异的植物世界。
作者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事例介绍了植物神奇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能够阅读基本的文章内容,读懂文章大意。
在学习第一课时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语,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文的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心重,思维能力、知识范围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有很强的求知欲,但对于植物世界的知识了解不够,可以抓出他们的特点激发兴趣,打开他们的学习之门。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描写植物的奇异之处。
2、以“导——扶——放”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植物世界的奇异,激发探索植物世界奥秘,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这几种植物奇异在什么地方?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初步体会“总—分—总”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1课文先写“奇异”的现象,然后再说明“奇异”的原因,让学生体会这种设立悬念的写法,烘托出植物的奇异。
2.通过学习让学生找出行走路线的语句,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点拨法,合作探究、自读自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奇异的植物世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谁能根据大屏幕的提示,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出示课件)(课文主要写了(小星)和(同学们)在李叔叔的带领下,参观了(植物园),看到了()()()()()()六种奇异的植物,感到植物世界多奇异啊!)2.这些植物到底奇异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探究课文,重点讲读第二段。
《捞铁牛》教学案例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案例及反思本文是关于《捞铁牛》教学案例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2、学习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在捞铁牛前所作的准备工作及他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3、理解“沉没”、“淤泥”、“议论纷纷”等词语。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在捞铁牛前所作的准备工作及他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准备:做浮力小实验用的器具,如:透明圆底玻璃杯、方形小木头、小铁块、棉线。
铁牛简笔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展示课前准备的一幅放大的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初步认识铁牛。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副简笔画里画得是什么吗?生:铁牛。
师:你们知道铁牛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吗?生:拴浮桥。
〔充分发挥课文有插图的特点,提供学生说的机会〕师: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吧?生:想。
师:那么现在,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有关铁牛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离现在约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时期,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河两岸拴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后,要重修浮桥,可是一只铁牛有一万多公斤重,两辆大卡车拉也拉不动,何况当里又没有吊车。
这样笨重的大铁牛怎么捞起来呀!人们议论纷纷,献计献策,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好办法。
后来来了个和尚,他说:“我有办法,铁牛是被大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
”水怎能帮和尚送回铁牛呢?这不是说大话骗人吗?其实,和尚真的有办法,那么他是用什么办法捞起铁牛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捞铁牛》〔让学生看图,点出课题,导入新课,很有新意。
把观察、思维、说话训练有机结合,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师:同学们,通过朗读你了解到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主要写了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及捞铁牛的过程。
师: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故事发生的原因?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捞铁牛课文原文
捞铁牛课文原文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下面整理了课文原文,供大家参考。
课文原文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
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
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
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
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了。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
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
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
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
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所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具体捞铁牛的过程。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经典教材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经典教材教案三篇《捞铁牛》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经典教材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辅以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用科学,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扰铁牛的经过。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1.演示所需的材料:玻璃缸、装有石子的圆口瓶、木尺、棉线、铁块。
2.覆盖式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质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捞铁牛》。
齐读课题。
你们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捞铁牛?捞铁牛有什么困难?怎样捞铁牛?铁牛捞起来了吗?)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
读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宋、拴、尚、绳、绷”的字音。
强调“拴、潜、陷、铲”是前鼻音,“潜”读去声。
“宋、尚、绳、绷”是后鼻音。
和尚的“尚”读轻声。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从课题上看重点应该写什么?(2)默读,找出描写捞铁牛的经过部分。
(课文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3)可见课文可分为几部分?(三部分)(4)如果捞铁牛的经过部分再分为“准备工作”和“捞出一只只铁牛”的两部分的话,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四部分)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四部分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三、深入深究,读懂课文第一部分。
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因为八只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河水冲断浮桥,铁牛也就被冲走,陷进淤泥。
要修浮桥,必须要捞起铁牛。
)2.比较句子:河水冲断浮桥,铁牛也就被冲走,陷进淤泥。
打捞铁牛的文言文
打捞铁牛的文言文
《打捞铁牛》翻译是:宋朝河中府有一座浮桥,用八头铁铸的牛来固定着它,一头铁牛将近几万斤。
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断了浮桥,牵动铁牛,沉到河里,朝廷招募能够捞出铁牛的人。
真定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两只大船装满泥土,把铁牛系到船上,用大木头做成秤钩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船浮出水面的同时铁牛浮上来了。
转运使张焘听说了这件事,赐给他一件紫色裟衣。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
永平中,水暴跌绝梁,牵牛,洛佐瓦河,募能出来之者。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缠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回去其土,舟沉牛出来。
中转并使张焘以闻,获赐之紫衣。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捞铁牛》(第二课时)
四、学有所悟
3.怀丙是怎样打捞铁牛的?
准备工作做好了。怀丙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 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船里的泥沙渐渐减少, 船身也慢慢向上浮起,拴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 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往 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怀丙让
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
1.读句子,想一想把带点词换成括号里的字好不好, 为什么。
(1)黄河两岸拴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也(都) 被大水冲走,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
(2)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要)叫水把它 们送回来。
四、学有所悟
2.为了捞铁牛,怀丙和尚做了哪 些准备工作?
先 然后 再 又
潜水摸牛 备船装沙 并船搭架 拴牛连船
例:
星期天,我和小伙伴相约到郊外放风筝。我先
,
然后
,再
,又
,
最后
。哈哈,我的老鹰风筝最威风了,它在空中展
翅飞翔着!
六、学有所获 1.知识性 2.人文性
我积累,我进步
(一)带“牛”的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牛毛细雨 牛气冲天 牛高马大 对牛弹琴 (二)有关“科学”的名言 1.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
(爱因斯坦)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三、学贵有疑:
1.自由默读:想想课文中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 结果”是什么,在相关的段落中做笔记。
2.独立思考:为了捞铁牛,怀丙和尚做了哪些准备 工作,他又是怎样打捞铁牛的呢?锁定段落,抓关键词 句,写上批注。
3.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第2点,汇报声音要响亮, 倾听要认真,补充要及时。
四、学有所悟
18 捞铁牛
一、温故知新
10 捞铁牛
怀丙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 先 八只铁牛陷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 然后 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 再 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栓得紧 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 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 又 用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把绳子的另一 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图示捞铁牛过程
合作探究
(1)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捞 铁牛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只铁牛需 要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16船泥沙,以 现代的环保观点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2)我们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捞出 铁牛,又注意了环保?
课堂小结
怀丙和尚不是身体上的大力士,却是知识上的 大力士。他用智慧的力量、科学的方法从河底淤泥 里捞起了一只只笨重的铁牛,不愧是位出色的工程 学家。看来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教育我们要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人物简介
怀丙: 宋朝著名的和尚,法 名怀丙,北宋真定(今河 北正定县)人。据史书记 载,怀丙和尚天生聪明善 思,曾多次解决当时困难 重重的工程难题。
多音字
浮桥: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上木板造成
的桥。
淤泥:河流、池塘等水底沉积的泥沙。
笨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宋代和
讲打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第四部分(4—6)
讲怀丙和尚怎样让人们捞出了一只只铁牛。
学习第一、二部分
思考:这两部分分别交代了什么?
第一部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以及铁牛的作用和陷入淤泥的原因,从侧面 说明了铁牛之重,暗示要捞出铁牛很困难。
第二部分交代了怀丙和尚想出捞铁牛的 办法。
学习第三部分
②捞铁牛
谁去捞? ۩铁牛有什么用? 怎样捞? ۩为什么要去捞?
学习目标
•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 句,简述捞铁牛的经过。 • 2.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 铁牛的,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 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 说一说。
事情的起因:
宋朝的时 候,有一回黄 河发大水冲断 了浮桥,拴浮 桥的八只铁牛 也被冲走,陷 在河底的淤泥 里。
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 它们送回来。”
为了捞铁牛,怀丙和尚做
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项呢? 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怀丙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 摸清了八只①铁牛陷在哪儿。然后让人准 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②装满泥沙, 划到 铁牛沉没的地方。船 停稳了,他再 叫人把 两只船 并排栓得紧紧的,用结实 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 又请 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 到水④ 底, 用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把 绳子 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 子上。
“水中放入盐使鸡蛋浮起来”的实 验,课后请同学们自己也亲手做一 做,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实验的 过程写成一段话。
先 然后 再 又
摸清铁牛的位置 准备装满沙的船 把两只船并排拴紧 把船和铁牛拴住
指挥捞铁牛的怀 丙 和尚 是 一 个 怎 样的 人呢 ?
(聪明,充满智慧)
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朝时发生的故 事。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 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 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怀丙和 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从而说明 他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师。
船越(大 ),装的沙就越(多 ),船 的重量就越( 重 ),船身就下沉的越 ( 深),离铁牛的距离也就越(近 ); 铲去黄沙,船身渐渐上( 浮),离铁牛 的距离越来越( 远 ),所以绳子越绷越 ( 紧 ),因此,铁牛被( 拔 )出浮力)。怀丙和尚不愧是(宋朝) (出色的)工程师。
前瞻性名人案例
前瞻性名人案例
怀炳和尚捞铁牛
公元1066年,我国宋朝英宗年间,黄河发洪水,冲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城外的一-座浮桥,将两岸岸边用来拴住铁桥的每个1万斤重的8个铁牛,也冲到了河里。
洪水退去以后,为了重建浮桥,需将这8个大铁牛打捞上来。
在当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府衙为此贴了招贤榜。
后来,一个叫怀炳的和尚揭了招贤榜。
怀炳经过一番调查摸底和反复思考,指挥一帮船工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捞上了岸。
怀炳提出的办法是,在打捞的那一天,他指挥一帮船工,将两条大船装满泥沙,并排地靠在一起;同时在两条船之间搭了一个连接架。
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后,他叫人潜人水下,把拴在木架上绳子的另一端牢牢地绑在铁牛上。
然后船上的船工一面在木架上收紧绳子,一面将船里的泥砂一铲-铲地抛人河中。
随着船里泥沙的不断减少,船身一点一点地向上浮起。
当船的浮力超过船身和铁牛的重量时,陷在泥沙中的铁牛便逐渐浮了起来。
这时,通过船的划动,很容易地就能把铁牛拉到江边并拉上岸。
如此反复进行了8次,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打捞到了岸上。
怀炳的打捞情景的设想,运用了形象思维的预示想象创新思维方法。
怀丙捞铁牛
怀丙捞铁牛
宋朝时候,山西河中府的黄河上,有一座浮桥。
这座桥是用四根大铁链把许多小船串连起来,再在铁链上架上木板搭成的。
在浮桥两边的河岸上,各有四头大铁牛,把每根铁链的一头紧紧地拴在铁牛的身上。
这样,浮桥既牢固,又稳当。
可是有一年夏天,黄河河水暴涨,把浮桥冲断了,连岸上的大铁牛,也被拖到水底下去了。
这么一来,浮桥两边的人们,有事过不了河,很不方便,纷纷要求官府快一点把浮桥修好。
可是要修好这座浮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拿拴浮桥的铁牛来说,一头铁牛有几千斤重,一下子怎么能铸造得出来?于是决定把原来的铁牛从水底下捞上来。
可是黄河水那么深,又那么急,铁牛那么重,怎么个捞法呢?人们一时都想不出办法来。
于是,官府贴了一张告示,要大家一起来出谋划策。
有一个叫怀丙的和尚,看了告示,走上前去揭了下来。
在场的人一看,都十分惊奇。
人们平日里就知道怀丙和尚办事很有办法,可是这次硬要捞出几千斤的铁牛,难道是借用观音菩萨的法力么?大家都等着看怀冰和尚
怎么做。
大水退了以后,捞铁牛那天,两岸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人。
只见怀丙和尚叫人划来两只装满了泥沙的大船,停在铁牛沉没的附近。
然后叫人在两只船上横架一根挺粗挺粗的木头,形成串的样子;又在木头中间拴上两根大铁链,再叫人潜到水底下去把铁链的另一头拴在铁牛身上。
捞铁牛捞铁牛最后,把船上的泥沙用铁锹扔进河里。
大船上本来装满泥沙,吃水很深;现在泥沙扔完了,船空了,就浮了起来,慢慢地把大铁牛拉上来。
怀冰和尚用这个办法,把八头铁牛一头一头拽了上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丙和尚捞铁牛
公元前287年,秦国在今永济县蒲州架设了一座浮桥,为黄河上有史以来最早的浮桥。
到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两岸各铸造了四个大铁牛,用以索制连舰千艘的铁链,稳定河桥。
此后,两岸交通便利,商贾往来频繁,潞盐秦运远销的车辆络绎不绝。
故历史上盛赞说:“天下有三桥,蒲津是第一。
”
宋时有一年,蒲津桥被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冲毁。
入地丈余的八大铁牛不仅被拉出了地面,还被拖到水中。
秦晋交通中断,行旅受阻。
可是,怎样才能把这几千斤的笨重铁牛捞上来呢?宋朝官吏无计可施,便贴出榜文,招募人材。
只要谁能把大铁牛捞上来,赏黄金万两。
相传河北正定有个出身贫苦家庭的和尚,名叫怀丙,既乐于助人,且聪明多智。
当他看到榜文,便急忙赶到蒲津渡。
到了河边,他找了两只船,将船上装满沙土,把一根大木头搁在两只船上,成为“廾”字式样。
然后用一根很粗的绳索,一头绑在大木头两端,一头拴住铁牛。
之后,把船上沙土御掉。
随着沙土的减少,船逐渐浮高,铁牛便一步一步地被拉了上来。
捞出了铁牛,修复了浮桥,两岸人民欢聚桥上,祝贺怀丙和尚。
同时,两岸的官府各派差役找怀丙和尚领赏。
可是,桥头、桥上都不见怀丙和尚的踪影。
欢庆的人们纷纷奔上桥头,准备分头去找,却发现铁牛上贴着一张纸条,上写道:“不为黄金万两,单求民众方便”。
宋王闻知此事后,大开皇恩,“诏赐炳紫衣”以示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