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字,会写6个字。
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去帮助别人。
4、了解反刍现象。
教学重点:1、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青头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
2、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蟋蟀和牛的图片、生字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你喜欢旅行吗?你到过哪里旅行?谁愿意向大家讲讲你的旅行故事?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趣又惊险的故事。
板书课题。
3、读题,激疑。
读了课题后,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它为什么要到牛肚子里去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
3、同桌对读,互相检查读书效果。
4、讨论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5、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使你感触最深?再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词,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
2、认读生字词,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检查自学情况。
3、指导写字。
相机指导: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堆、怜、吞、眯”四个生字。
重点指导:旅,右边部分共六笔,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提”,不要将这两笔合为一笔。
胃:上下结构,下部“月”的第一笔写成“竖”。
4、将自己从本课中积累的词语写入“我的词语库”。
四、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红头和青头两只蟋蟀在草地上捉迷藏时,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经历了一次惊险的旅行。
这节课我们随同红头和青头再作一次旅行。
板书课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读出相应的语气。
并体会青头与红头当时的心情。
2、读懂童话故事,感悟青头和红头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重点:体会青头是怎样鼓励和帮助红头的。
教学难点:感悟红头和青头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让我们接着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1、认读词语吞进胃口答应笑眯眯悲哀眼泪牙齿一骨碌救命旅行细嚼慢咽2、回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到了牛肚子里?二、精读课文,感悟友情?1、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文中主人公青头和红头是什关系?2、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3、交流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角色朗读,体会心情1、自读课文8—一qi段,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曲线画出青头说的话,读一读并想想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3、指导朗读红头说的话。
出示前两句:“救命啊!救命啊!”“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指名读,说说你这时心情怎样?你听出来什么样的心情?试着读一读。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
出示三四句:“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指名读,说说你这时心情怎样?我们从那也能看出这样的心情?(提示语),再指名读。
男女生读。
齐读红头说的话,这是一场的旅行,红头能成功脱险与谁有关?4、指导朗读青头说的话(1)读第一句,读出着急。
(2)指导读第二句,这句用什么语气来读(关心、难过、担忧),了解重要的话要先说,青头说的话要沉稳大声。
全班齐读前两句话。
(3)第三句你觉得应该怎样读?(镇定、鼓励)男生读(4)这句要重读哪里?女生读。
(5)读到这里,你觉得青头是一只的小蟋蟀。
5、教师引读学习18段,体会青头的勇敢及为了朋友的奋不顾身。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帮红头给青头发微信。
2、总结: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朋友真诚的关心,以及灵活运用了所学知识,解救了自己的朋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朋友之间要团结、互相帮助。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6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6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咱”“答”“偷”等15个生字,学写“旅”“救”“算”等13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品读红头和青头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红头和青头是“特别要好的朋友”,读出相应的语气。
3、初步了解牛胃的特别构造以及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
4、通过画图理清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教学重难点】1、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2、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感受青头的遇事冷静、灵巧、英勇和见多识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揭题写字:同学们,童话王国是个奇特的世界,今日我们就和两只小蟋蟀一起走进童话世界经受一次危急又奇异的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
2、板书课题:(10、在牛肚子里旅行)板书的同时指导书写“旅”字。
“旅”是左右构造,左面是个“方”字旁,“撇”“横”是“人”字的变形,表示旅行和“人”有关,“人”字的下面和“派”字的下面一样。
3、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直接引入新课,节约了贵重的教学时间。
“学贵有疑”,开篇以疑导学,强调读书要思考,不仅调动了儿童阅读的兴趣,又指向了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弄清路线1、点名读课文。
(1)结合课文语境学习多音字“几”“答”,在朗读课文中为“贮藏”“骨碌”正音。
(2)边听边思考,试着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2、通过读书谁解决了课前提出的问题?(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只名字叫红头的蟋蟀进了牛肚子。
(2)为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玩捉迷藏时被一头牛吃草时吃进胃里。
(3)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感觉这次旅行不轻松,红头随时会死掉。
3、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里面藏着一个“反刍”的科普学问。
张之路爷爷就把“反刍”这个简洁的科学学问藏在了红头的旅行路线中。
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然后在学习单上画一画红头的旅行路线图,并讲一讲红头的旅程。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在牛肚子里旅行》。
内容详细讲述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奇妙冒险,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牛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链等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认识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了解食物链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食物链的概念。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牛的消化系统模型、食物链图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动物的肚子,引导学生猜测这些肚子属于哪些动物,引出本节课主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学生边听边关注牛的消化系统和小蟋蟀的冒险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故事内容,讲解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食物链。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简述牛的消化系统。
(2)画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5. 小组讨论(5分钟)(1)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冒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食物链中的生物是如何相互制约的?六、板书设计1. 牛的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 食物链:草→ 蚂蚁→ 鸟→ 猫头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2)根据故事内容和所学知识,绘制一幅牛的消化系统图。
2. 答案:(1)故事内容见教材。
(2)牛的消化系统图见教材插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牛的消化系统和食物链,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优秀8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一材料分析: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
主要写两只蟋蟀在玩捉迷藏时,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在另一只蟋蟀的帮助下,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
更让学生明白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引导学生遇事要冷静、机智、勇敢。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三班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课文中表现的牛有四个胃,牛吃食物时有反刍的现象大部分学生一次接触到,学生感到新奇,但是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不一定能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一些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一些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
教学中要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品悟来体会好朋友之间的互相关爱。
可借助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通过画一画,了解牛胃相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一三个生字。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默读全文,找出能体现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句子。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感悟,帮助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使分角色朗读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帮助朋友,遇事要冷静、机智、勇敢。
重点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一三个生字。
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难点引导学生感悟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浓浓的友情。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
学生:了解牛胃知识,准备画纸。
课时目标: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一三个生字。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丰富科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科学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b.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这些动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吧!2. 学习课文: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情感。
b.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是怎样的?c. 教师讲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科学知识。
d.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3. 拓展学习:a. 教师出示相关科学知识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b.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及其意义。
c.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a.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参加这次旅行,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b. 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6. 作业布置:a. 抄写生字词。
b. 家庭作业:观察生活中类似的场景,体会其中的情感。
7. 板书设计:在牛肚子里旅行旅行过程:起点终点情感体验:喜悦、惊奇、紧张、安心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感投入和表现。
《在牛肚子里旅行》经典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经典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式。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牛的消化系统和旅行在牛肚子里的相关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和合理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分享,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教学准备:•牛的消化系统图片或视频资料•相关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如模拟牛消化过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牛的消化系统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你们知道牛是怎么消化食物的吗?如果有一个物体误入牛的肚子里,会发生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想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基本词汇和句式。
2.教师随机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对发音不准确的词语进行纠正。
3.学生交流初读感受,教师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述,理解牛的消化过程和旅行在牛肚子里的经历。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科学知识点和有趣情节,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3.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四、拓展延伸,科学实验1.教师出示相关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展示模拟牛消化过程的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牛的消化系统。
2.学生观看实验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巩固对牛消化系统的理解。
五、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牛消化系统的特点和旅行在牛肚子里的奇妙经历。
2.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继续朗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鼓励学生搜集更多关于牛或其他动物消化系统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5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5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5篇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1本课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2.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找出相关词句,体会真挚友情。
1.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并根据表格提示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词语。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朗读3.小结交流回顾青头言行。
(1)当红头被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时,青头是怎么做的?(2)当红头被吞进肚子里害怕的哭起来时,青头是怎么安慰他的?(3)当红头感到悲哀时,青头是怎么鼓励它的?(4)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一动不动了,青头又是怎么做的?4.教师小结: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青头就是这样做的,难怪课文中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二、借助路线图讲故事1.学生交流回顾路线图,2.学生说说讲故事和读课文的区别(比如:不用跟课文一模一样,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引导学生关注红头和青头动作及心情变化的词语等。
)3.师生合作讲故事。
(由扶到放)4学生抓住“关键词”练习讲故事。
5.同桌之间互相讲故事。
6.汇报展示三、作业:回家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册《在牛肚子里旅行》章节。
该章节通过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冒险经历。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富有想象力,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
2. 学会通过阅读,培养想象力,感受故事中的趣味性和冒险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牛肚子!”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习生词、短语和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4. 例题讲解:(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
(2)指导学生仿写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完成课后练习。
6.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趣味性和冒险精神,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2. 重点词语:牛肚子、小蟋蟀、冒险、想象力3. 重点句子:小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经历了种种奇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一次冒险经历的短文。
2. 答案:(1)故事复述略。
(2)例文:我的一次冒险经历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
我好奇地钻了进去,开始了我的冒险之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图片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
文章描述了一次奇特的经历:蟋蟀红头和好友青头玩捉迷藏,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里。
危急时刻,青头沉着地安慰它,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
课文语言生动,文中对话大多单独成段,有丰富的提示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心情变化,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图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人物的相应语气。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3. 学习从关键词句中体会红头和青头间的真挚友情,激发和培养想象能力。
图片教学重点通过体验朗读、借助关键词句,感受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和它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图片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图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弄清旅行原因1. 揭示课题,板书,复习:说说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2. 出示介绍原因的语段,引导学生从关键词语中体会这是一次意外的旅行。
红头和好朋友青头玩捉迷藏的游戏,红头悄悄躲进了一个草堆里。
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
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引导学生从“做梦也没有想到、突然、没有来得及”等词语中体会红头的猝不及防。
)3.指导学生运用强调重音的方法,读出语句的感情。
【设计意图:结合文路,确定教路,从故事起因说开去。
开课伊始,便通过抛出一个易于解决的问题,不知不觉将学生带往语言文字的深处,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并相机指导朗读。
】二了解文体,明白旅行线路1.学生自学:默读课文,圈出红头在牛肚子里都经过了哪几个地方?2.指名交流,师相机板书。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第【1】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活泼生动情节感人的科学知识童话。
尤其是二年级下册还出现了两个单元都是关于童话体裁的主题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绿头红头之间的相互信任支持。
2、学情分析1. 识字、写字能力:经过两年的持续学习,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量。
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自主识字、写字,基本能做到新课标提出的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阶段目标。
2.阅读课文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可借助图画、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生字生词,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经过二年级下册的朗读过渡训练,也在努力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特别是争取做到入情入境的对话朗读,朗读、默读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
三、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3个生字,会写“旅”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嚼”。
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掌握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气,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能感知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进而体会红头和青头的真挚友情。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能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感知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体会红头和青头的真挚友情。
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
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5、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讲授法,自主阅读法6、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角色道具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题材。
课件出示《小壁虎借尾巴》中的一段话,从《小壁虎借尾巴》中你学到了什么?预设:1.告诉了我们科学知识2.把故事当童话来写,把不会说话的写成说话的总结:像这种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给我们讲故事,并且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知识的题材叫科普童话,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
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乐趣,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
2.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科学知识的乐趣,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些与动物相关的音乐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新课:首先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然后逐段解释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
3. 深入探究: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深入探讨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4. 朗读指导:教授学生如何把握课文的节奏和语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音乐等资料。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3. 朗读指导: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朗读技巧。
4. 实验演示:通过现场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提到的科学知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2. 作业: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朗读能力和作文水平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音乐等资料。
2. 教学视频:播放有关作者介绍和课文欣赏的视频资料。
3. 教学道具:如动物模型、图片等用于角色扮演的工具。
4. 教学实验用具:用于现场实验演示的工具。
七、结论本课通过对《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了主人公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了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在牛肚子里旅行》章节。
该章节详细讲述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惊险旅行,通过这个故事向学生传递勇敢、智慧和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包括: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句子分析、写作技巧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主题,培养学生勇敢、智慧的品格。
2. 学会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3. 分析故事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故事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到写作中。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主题,学习生字、新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勇敢、智慧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词汇学习: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词义,提高词汇量。
4. 句子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为例,讲解写作技巧,并进行随堂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故事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六、板书设计1. 《在牛肚子里旅行》2. 主要内容:故事梗概生字、新词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勇敢、智慧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勇敢、智慧主题的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内容不仅要覆盖教材的章节内容,还要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价值观。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及反思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科学知识。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抓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2. 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科学知识。
2. 学会通过抓关键词来理解课文。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互动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相关科学知识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a.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生字词。
b. 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2.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b.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c.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体验感。
3. 学习生字词,巩固知识a.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b. 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c.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及用法。
4. 探讨科学知识a.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科学知识。
b.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c. 教师总结,讲解相关科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c. 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探讨科学知识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拓展1.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科学探索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自然科学奥秘》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
在牛肚里旅行教学设计(精选)
在牛肚里旅行教学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在牛肚里旅行》。
本文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红头和青头这对小虫子的旅行故事,向学生介绍了牛肚子的结构以及消化过程。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牛肚子的结构和消化过程;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牛肚子的结构和消化过程。
难点:课文中所涉及的科普知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牛肚子,引发学生对牛肚子内部结构的兴趣,进而导入课文。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牛肚子的结构和消化过程。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享学习的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解析牛肚子的结构和消化过程。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有关牛肚子结构和消化过程的练习题,学生现场作答,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设计有关牛肚子结构和消化过程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牛肚子结构图消化过程:食物进入牛肚子后,经过牙齿、舌头的作用,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胃、肠等器官进行进一步消化。
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牛肚子结构图。
答案:牛肚子结构图,包括牙齿、舌头、胃、肠等器官。
2. 简述牛肚子的消化过程。
答案:食物进入牛肚子后,经过牙齿、舌头的作用,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胃、肠等器官进行进一步消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牛肚子的结构和消化过程。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反思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安阳市红旗中心小学石红霞【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答、应、骨”3个多音字。
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青头和红头对话时心情的变化,体会它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3.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4.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的道理。
启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教学重难点】抓住描写青头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体会青头为救朋友,临危不惧、急中生智的品质。
体会青头与红头真挚的友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难点)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重点)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指生讲,师生一起总结:本文主要讲的是青头和红头是一对(好朋友),红头在玩的时候不小心被(牛)吃到肚子里,青头利用牛(反刍)的知识,想办法救出了红头的故事。
它会经历一次怎样的惊险旅行呢?请借用一个词语表达:惊心动魄、可怕、有惊无险、刺激……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它们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二、细读品悟,体验历险(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8~19自然段,用“——”画出红头的话,“~~~~~~”画出青头的话,并体会红头和青头当时的心情和语气。
1.课件出示:“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1)指导朗读红头的话,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
)(2)了解青头想告诉红头的知识,并指导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说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
励?
二、再读课文,了解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
1、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2、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
2、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4、教师梳理问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3、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三、总结想像,拓展延伸
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
可真是个奇迹啊!
2、引导想象: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还会对青头说了些什么?
3、拓展: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
(2)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来
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四、总结课堂,了解牛吃食的特点
2、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2)练习说话: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当红头被吞进牛肚
子里时,青头……;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当红头
重新来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青头……;当红头流着泪感谢它时,
青头……
(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