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位置【千人千课】第三版本
第三单元 第03课时 千米的认识(一)(教学设计)-【上好课】三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03课时千米的认识(一)(教学设计)-【上好课】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进行长距离计量的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千米的概念2. 千米与米的换算3. 千米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的概念、千米与米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1千米与1000米的实际长度。
2. 采用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测量并计算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一些长距离的物体,如公路、铁路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千米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1千米与1000米的实际长度,引导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测量学校操场的周长,并计算出其长度。
(2)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千米进行长距离计量。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到学校的距离,并计算出其长度。
(2)让学生查找一些关于千米的应用实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千米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千米与米换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千米进行长距离计量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计量能力。
第三单元复习(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借助集体的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 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团结的集体才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等。
22. (2021益阳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一滴水要想 不干,只有把自己融入江河大海之中。任何一条江河,任何一片 海洋,也都离不开小小的水滴。”
8. (2021北京)对下列说法解读正确的是( D )
选项
说法
解读
A
难过的时候抱抱自己,允 许自己脆弱一会儿
情绪的表达会影响人际交往
B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 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C
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 尺当尽头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间的桥梁
D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 永远不会干涸
个人不能离开集体单独生存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 (2021福建)时代楷模“漳州110”始终初心不改、本色不变, 把“人民的保护神”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坚守铁一般的纪律,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材料表明,“漳州110”的成 功源于( A )
①集体有共同目标 ②成员的团结协作
③集体平台的高低 ④成员数量的多寡
7. (2021临沂)下列发展个性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B ) A.有的同学说我“小心眼”,踢足球不带我,我很伤心。后来我 调整了自己,现在我已经是班级足球队的队员了 B.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处处想争第一。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我 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大病一场 C.我喜欢读书,擅长写作和演讲。班级成立了文学社,我担任社 长,与同学共同进步 D.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每天我的笑声总能感染身边的同学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 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 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集体 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科研人员就是发挥了集体 的力量,显示出了强大的合力,共同为卫星事业尽己所能。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第2节【第一课时】千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第2节【第一课时】千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千米的认识》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第二节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能用千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感受千米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换算,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千米这个单位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千米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千米这个单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了解1千米等于1000米,能用千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用千米作单位测量路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了解1千米等于1000米,能用千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能够用千米作单位测量路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问题,让学生感受千米的实际意义。
2.实际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实际路程,加深对千米概念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测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长跑比赛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要测量比赛的路线长度,你会选择什么单位?引入千米这个单位。
2.新课导入:介绍千米这个长度单位,讲解1千米等于1000米。
3.实例讲解: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千米的存在,如学校到家的距离、城市的直径等。
4.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并用千米作单位进行换算。
部编版二年级(下)千人糕教案优秀版
《千人糕》(第二课时)微型课教学设计——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教材分析】课文通过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人糕的原因,从而使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学情分析】学生可能都吃过米糕,但对米糕的制作过程比较陌生。
因此,学生读课文时会有新奇感。
对于本课所渗透的情感熏陶学生可能不易体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了解米糕这种平常食物的来之不易,再通过举例进而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像千人糕一样来之不易,进而让学生明白: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农具”“熬糖”等词语的意思,指导书写“劳”“菜”“甘”“甜”四个生字。
2.通过默读课文,结合插图说说“千人糕”的来历,并能举例生活中所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是如何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
3.能感受孩子在与爸爸谈话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悟出许多人都在为我们的生活默默付出的道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内容正确理解词语。
2.结合插图说说千人糕的来历。
【教学难点】悟出许多人都在为我们的生活默默付出的道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方法】图文识字朗读感悟以文代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起兴趣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千人糕》第一课时,其中的词你会读了吗?(1)出示:糕粉糖特别味道就算买到劳动应该(2)指名读,齐读2.词语都掌握了,你能读好句子吗?(1)出示:“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2)同桌练读,指名读。
3.这小小的米糕,到底需要经过哪些人通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爸爸给“我”做了解释,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二、聚焦重点,理清由来1.图文对照,学习词语。
(1)出示:甘蔗甜菜农具熬糖包装送货销售(2)指名读,注意平翘舌音。
(3)对照课文插图,找到这些词语对应的画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2节【第一课时】千米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节【第一课时】千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节的教学内容是“千米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能运用千米进行简单的计量和估算。
这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较大的长度单位,对于学生形成长度单位体系,培养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长度单位知识,对于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但千米作为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还是较为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实际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千米的概念,并理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运用千米进行简单的计量和估算。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能运用千米进行简单的计量和估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千米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交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千米概念的引入、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等。
2.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练习。
3.准备一些实际物品,如绳子、地图等,用于直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场景,如马路、河流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千米。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三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三篇【导语】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学习的。
作者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P 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 #FFEEEE; COLOR: #9F0000">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肯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根据两个数据肯定物体的位置。
进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进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换、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肯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根据方向和距离肯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描写,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进程:课前导学(导学)课前两分钟一、旧知铺垫、导入复习课1、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出示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肯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根据两个数据肯定物体的位置。
进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进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换、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肯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前置学习(自学)(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写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复习肯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在学习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什么不足,一起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互学)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1)说一说主图中所说的含义:台风中位于A市东偏南30度方向,距离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沿着直线向A市移动,(2)学生视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3)知道题意,肯定观测点,建立方向图。
小学数学三个版本教材的内容结构对比分析
小学数学三个版本教材的内容结构对比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一套体现新课程理念且各具特色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以下分别简称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
这三套实验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并面向全国发行,现已基本成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主流教材。
笔者现就三套教材的内容结构加以简要对比分析,供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参考。
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与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有关部分相比,三个版本“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结构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一)数的认识《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认识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
1.万以内的数的认识,根据我国的计数特点和第一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样,即继承了传统的做法。
另,苏教版教材编者认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大数的机会比较少,缺乏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是他们认识较大数时往往有困难的主要原因,”因而增加“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认数循环。
这样安排虽延长了认数教学的时间,但“缩小认数范围扩展的跨度”和“降低教学的难度”。
这是他们“仔细研究了第一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后作出的科学安排。
”2.分数的初步认识,原来安排在四年级(上册),三个版本依据《标准》的要求,安排在三年级。
人教版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安排在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安排在三年级(上、下册)。
三个版本对分数初步认识的安排不仅是学习时段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有较大差异。
人教版采用传统的做法,只安排认识一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北师大版较人教版有所突破,适当渗透了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内容,而苏教版则大胆创新,将分数的初步认识分为两个循环阶段,即在三年级(下册)安排“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和求整体的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内容,意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6课《千人糕》优质课件
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 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示例:农民种植棉花,棉花收获后卖给棉花加工 厂。工人们对棉花进行轧花去籽,得到原棉后将其送 至纺纱厂,纺成细纱后染上各种颜色。然后织布机会 将染好色的细纱织成各种面料。面料织好后,服装厂 购买面料,经过设计、剪裁、缝纫,制成市场上销售 的各类衣服。所以衣服也可以叫“千人衣”。
的
dí ( 的确 ) shén( 什么 )
什
shí ( 什锦 )
4.选词填空,我最棒。
好奇
惊奇
(1)我的( 好奇)心终于控制不住了。
(2)看到这幅杰作,我( 惊奇 )得瞪大了眼睛。
特别
特殊
(3)难道它的味道很( 特别)吗?
(4)如果没有( 特殊)情况,明天八点必须准时到校集合。
5.课文学得怎么样,把空填上才算棒!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__千__人__糕___吧。”
课文结构
样子和平常的糕一样 稻米 —— 大米
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
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省略了熬糖需要哪些工具,除了工具还需要什 么,以及怎么熬糖等等。
这是课后第1题哦!
3.想一想米糕经过哪些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串珠 问题3) 农民种稻子、铁匠打制农具、工人制造化肥、 农民种甘蔗、甜菜、烧火,工人包装米糕、送货、 销售。
“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读了孩子的话,你想到了什么?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做起来都如此不易,都需要千千万万道工 序,许多人的辛勤付出,才能摆到人们面前。看来,世界上任 何东西都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我们应该珍惜 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第1节【第三课时】笔算千以内进位加法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节【第三课时】笔算千以内进位加法练习课》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笔算千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巩固。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笔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速度慢、计算错误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笔算千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笔算千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进位加法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纸、笔等学习用品。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进位加法实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笔算千以内进位加法。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能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呢?”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进位加法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计算。
然后,教师讲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操练(1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2课时 位置与方向(2)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2课时 位置与方向(2)学习目标:1、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能动手绘制平面示意图。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方向与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自学课本第20、21页的内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针对自主学习中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方法。
一、自主学习1、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知道( )和( )。
2、读课本20页的例2,了解B 市、C 市的位置。
思考:他们的位置都是以( )为观测点的。
3、21页的校园平面图是按上( )下( )左( )右( )的规则绘制的。
二、合作探究1、要想在平面图中标出B 市、C 市的位置,需要先确定什么?再确定什么?2、你能自己标出B 市、C 市的位置吗?试一试。
(画在下面)说一说表示什么?4、完成21页做一做。
三、过关检测 1、填空学校在超市的东偏南30°方向150米处,以( )为观测点。
广场在医院的西偏北45°方向400米处,以( )为观测点。
2、根据1题的描述在下面画出各建筑物的位置。
3、以展厅大门为观测点。
书画展在北偏东20°的方向上,距离大门800米;植物标本展在北偏西60°的方向上,距离大门600米。
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书画100km展与植物标本展的位置。
4、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汽车站在学校东偏北30°方向1200米处。
人民广场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600米处。
邮局在学校北偏西15°方向1000米处。
学校南偏东20°方向800米处是个超市。
★5、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地方为观察点,观察周围的重要建筑或场所的位置,绘制出平面图。
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学校举行庆“六一”男女生大合唱,原计划合唱队中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40%,后来考虑到合唱效果,将其中5名女生换成了5名男生,这时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7。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公开课教案_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东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位置的“数学化”过程,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建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观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刻度尺、直尺、量角器。
学具:刻度尺、量角器、铅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1、观看中国地图。
2、欣赏跟位置方向有关的省。
3、引出地图八个方位的地图。
每到夏季,咱们浙江沿海一带就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台风过境时常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些影响。
瞧,今早气象专家发现:在A市东南沿海方向已形成一股较强台风,这股台风将直接影响A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位置二、实践感悟,探索新知(一)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课件出示)预设:一片范围都可能,引导学生理解东南方向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无法确定具体位置。
(课件演示:以A市为观测点,出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标志)1. 理解方向(1)师:我们怎样才能准确描述台风中心的位置呢?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①与哪个方向更接近;②与A市之间的距离;③角度;④数对(经纬度)……(2)在练习纸上利用手中的测量工具,先测量,再介绍。
【免费下载】千课万人讲座文档
①王荣生:从课例中获取语文教学知识
第一会场 ②吴永军:从语文新课标看语文教育的坚持和发展
③林志芳 黄国才 夏家发:基于 2011 版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①成尚荣:“学导课堂”三个隐喻和一个实验
第二会场
②梅子涵:童话的读法
①金文伟:语文新课标与识字科学化
第三会场 ②张化万:让习作成为儿童充满情趣的生活
快乐并痛着的路途
早听说去听千课万人,是一件期待的痛苦事情。说它痛苦是因为,四天三十 几节课,二十几个讲座的量,让你听得“痛不欲生”。但它却又是一件让人期 待的事情,他是一场名师的聚会,是一方硕果累累的麦田,听得见生命的拔节, 看得见生命的绚烂,置身其中,已沾得满袖清香。这次我有幸和刘月秀老师、 夏小君老师、包海滨老师赶赴这样一场盛会,70 位名师通过 30 节师范课、近 20 场报告和评点,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诠释了“学导课堂”的理念。宏大的 听课场面、全新的视角、精巧的设计、灵动的智慧、丰富的互动全方位展示了学 导课堂的魅力与精髓。 这些聆听者虽身体疲惫,却心情亢奋,如同接受一次灵魂 的洗礼。正如携一身尘土去,拮一份智慧回,带一丝反思来……真正感觉到不虚 此行,不枉此学,不怕此痛。
时间
20 日 (周五)
21 日 (周六)
22 日 (周日)
晚上日程安排
①戴建荣:静夜思(三) ②吉春亚: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五) ③肖绍国:老人与海鸥(五) ④金明东:景阳冈(五) ⑤祝 禧:谈礼貌(五) ①王雷英:落花生(四) ②陈 琴:以中国人的方式读书——“素读”
教学法及吟诵教学例谈 ③将军晶:已死的母熊(五)
一、亲切自然,顺学而导。 许老师本身就具有童声童音,很有亲和力,瞬间便能和孩子打成一片,为孩子们开设 了一堂童趣黯然的低段课堂,眼前的她就是学生们的“知心姐姐”。许老师一开始在红色底 子上画出三角形,在学生说了自己知道的三角形以后再组合四边形,进而猪进入,红色白 色线条和卡通形象的刺激,在兴趣浓烈中教师解说“家的字理。”并引出学习任务,相信学 生是乐意并有话可说的,用鞋子的寓意,让孩子懂得家人之间的关系。在这基础上教学你 家住在哪里?你和谁很近,课堂虽然朴实,却引导很到位,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显示出许 老师高超的教学实力和教学境界。 二、静读《静夜思》,力量在于吟诵。26 分钟左右 33 分钟
主题课程群实践:探索学科整合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千人万课”年度盛宴:聚集名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千课万人”2019年春夏季小学教师系列研修活动“小学数学思维发展与素养生长论坛”子活动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该活动此前已在北京市、云南省昆明市等地陆续举办了5场,之后还将在上海市、广东省广州市、福建省厦门市等地连续举办22场。
今年的“千课万人”活动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邀请400多位全国名师,安排了300多节示范课以及学术演讲、圆桌论坛、学校考察、活动沙龙等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分别围绕统编教材使用、读书课程群构建、班本课程开展、纸品艺术教学、思维导图教学,以及如何进行学科整合、开展创客教育、落实翻转课堂教学等主题展开深度研讨。
今年的“千人万课”活动以“思想灯塔,指引核心素养培育的前沿路向;课堂梦想,谱写当代教学改革的心灵诗篇”为主题,目的是发挥名师的力量引领教师成长。
多方聚力:探索新时代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实施策略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优课观摩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为了总结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探索新时代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策略,本次活动采取专家报告、优课观摩、名师评课、论文品鉴的方式进行。
其中,有专家就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及教学建议做专题讲座;有一线教师代表对统编教材的重点篇目实施示范教学,特级教师、省级教研员对课例进行评点。
据悉,此次活动邀请了全国各地教育部门相关领导、统编教材编研者、各地教研员、中小学校长与教导主任、语文教师,以及热心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研究的人士参加。
活动结束后,与会教师还可以向主办单位提交自己的相关论文,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进行点评、评奖。
“名师慧课”:呈现核心素养落地机制,创新课堂教学策略近日,第四届“名师慧课”全国精品课堂教学峰会暨全国中小学语文、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本次研讨活动分为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思维的充分展现、文化的心灵润泽四大板块,设计了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深度关注学生关键品格、必备能力与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在“学科整合”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建构更丰富的数学“创意课程”等六大主题,并以课堂为案例、以理论为指引,直观呈现核心素养的落地机制,深入阐述当前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转型与创新的方法策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节【第三课时】笔算千以内进位加法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节【第三课时】笔算千以内进位加法练习课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千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千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千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步骤,掌握计算方法。
2. 练习题目: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千以内进位加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千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题本、计算器(可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回顾千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引入进位加法。
2. 新授:讲解千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计算步骤。
3. 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千以内进位加法的理解。
板书设计1. 千以内进位加法练习课2. 内容:千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练习题目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一些千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2. 思考题:设计一些思考题目,让学生思考千以内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课后反思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详解在数学教学中,进位加法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它要求学生在进行加法计算时,不仅要对个位数进行相加,还要考虑到进位对十位数、百位数甚至更高位数的影响。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这一概念是一个挑战,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1节【第三课时】笔算千以内进位加法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1节【第三课时】笔算千以内进位加法练习课》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笔算千以内进位加法练习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字的写法和加法的计算法则。
本节课旨在通过各种练习形式,让学生巩固千以内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包括口算、笔算和应用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教学。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千以内数字的写法和加法的计算法则已有初步了解。
但是,学生在笔算千以内进位加法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如计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对于进位不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笔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千以内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练习形式,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笔算方法计算千以内进位加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千以内进位加法的笔算,对于进位处理得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千以内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千以内进位加法的笔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巩固千以内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练习题等。
2.练习题:准备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包括口算、笔算和应用题。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挂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加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微时代的大变革——“千人万课”学习心得
微时代的大变革——“千课万人”行有感引言:“一切稳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当学者和评论家们还在用这句话现来描述后工业、后现代、全球化时代状况的时候,网络时代的大变革即将把此时此刻的一切进行重组与颠覆!从1999年毕业至今的17年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欲望愈发强烈!通过这次外出学习的实践证明,我也确认自己是比以前更爱学习,更渴望学习了。
两天的会议,14个小时的高强度头脑风暴,不仅没有觉得疲累,而且没听够,感到不过瘾!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应该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了我的自主学习兴趣,自身的学习内驱力也逐渐增强。
《世界是平的》把全球化历史划分为:“全球化1.0”1492年-180 0年,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1800年-200 0年,力量来自跨国企业;“全球化3.0”从2000年起,力量来自个人。
我把自己的学习阶段也分为四个进阶版本:1.0版——上学期间:被动学习,死记硬背;2.0版——工作初期:拜师结对,茫然跟从;3.0版——工作中期:安于现状,坐吃老本;4.0版——现今阶段:如饥似渴,数字化学习。
知识!我们现在课本里的知识基本还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学科划分也还是工业时代的体系。
我小时候的课本内容,我的孩子现在也在学……也就是说我们所学的、所教的知识更新速度几乎是以小数点后几位来计算的。
此外,回想读书时,我学的知识几乎都是自己不感兴趣的,而感兴趣的东西我又学不到,没有任何途径可以满足我的知识兴趣点。
班级授课制,有它的优势,但随着数字时代和个性化教育的来临,它的弊端也愈发突出。
所以1.0版的我一直都是被动学习和死记硬背的。
时至今日,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跟我所述情形如出一辙。
工作之初,我是零起点踏上讲台,所以特别感谢学校拜师结对的活动。
有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着我工作,就能比较快速的步入正轨。
但是,那时我心里并不清楚课到底是怎么上的;反正大家上课都有导入、新授、练习、总结,那我的课也得有。
川教版(2024)三上信息科技 第四节 在线交流聊计划 课件
【提问】交流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进行沟通的一种行为。
想一想,你知道哪些常见的交流方式?
【建构】在线交流是一种常见的在线生活方式,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我们实时和他人交流,也能通过电子邮件、留言等方式,帮助我们和他人进行非实时的沟通。
选择一种在线交流工具,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出游计划并将交流的信息、使用的功能和体验评价记录下来。
我使用的在线交流工具是
在线交流工具多种多样,我们要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交流平台和工具,比如社交媒体平台、实时通信工具和远程会议工具等。
【讲授】二、认真思考——比一比
线下交流和在线交流都能实现与他人沟通,我们来比一比它们的特点吧!
【讲授】三、集思广益——说一说
请你说一说在线交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霸笔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课堂笔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交流平台1.想一想。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你对阅读有什么体会?你是怎样根据不同的任务和目的进行阅读的?2.写一写。
结合这个单元课文的学习,把自己有关阅读的体会写下来,主要写明自己是怎样根据不同的任务和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的。
3.说一说。
把自己对阅读的体会、阅读的做法与同学交流。
说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做法说清;听的时候,要把其他同学的做法听明白,虚心向同学学习。
【交流范例】学生甲:学习了这个单元,我懂得了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取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阅读时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学生乙:是啊,学习了这个单元,我知道了要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
如,《故宫博物院》一文,如果要完成“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这个任务,就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学生丙: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要关注的内容也不同。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学生丁:学习了这个单元,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1.宋代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________。
”宋代朱熹提出读书要有三到,“谓________”。
我们要用这样的方法读书,提高阅读效率。
词句段运用☯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
读一读,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
(原句见课本 51 页)【点拨】第一段话通过写同学们没觉察到上课来反映他们玩得入迷;第二段话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写出了那名同学入迷时的样子;第三段话通过对动作、表情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了罗丹工作入迷时的情景。
【参考答案】(1)他那精彩的演讲深深地吸引着台下的观众,上千人的会场鸦雀无声,她与所有的观众一样,坐直了身子,静静地听着,眼中却充满了晶莹的泪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0)
(13,10) (9,8)
(9,8) (6,11) (12,11 )(5,10) (13,10 )(6,10) (12,10) (7,10) (11,10) (6,9) (12,9) (4,6) (14,6) (4,5) (14,5) (5,4) (13,4) (6,3) (12,3) (7,2) (11,2) (8,1) (9,1) (10,1)
所在的位置吗?
动物园示意图
数● 对(1,1)
0
列的起点
(3,0)
行的起点Βιβλιοθήκη 探索新知动物园示意图 (3,5)
(1,4)
(2,2)
(6,4)
动物园示意图
6
5
4
●
大象馆
3●
猩猩馆
2
猴山●
1
飞禽●馆
0
1
2
熊●猫馆
●
狮虎山
大门
●
3
4
●
海洋馆
5
6
请在课本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4,3)
1.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先找出数对(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 然后在列数与行数相交处描点。
3.在方格纸上物体位置
一 同一列的物体位置,数对(列,行)第 个数相同; 二 同一行的物体位置,数对(列,行)第 个数相同。
课件PPT
C(2,8)
⑴先用数对表示三角形
各个顶点的位置,再分
A(1,6) B(4,6)
别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5 个单位和向上平移5个单
C( ●
2
,3
)
C(7,3) 位后的图形。
●
A(6,1)
⑵用数对表示所得图形
A(● 1,1)
●
B(
●
4 ,1 )
B●(9,1顶)点的位置,说说你发
现了什么?
C(2,8 ) A(1 , 6 ) B(4,6)
探索新知 动物园示意图
(3,5)
(1,4)
(6,4) 如果用(x,4)表示
某场馆的位置,能确
(2,2)
定在哪里吗?
课本第21页练习五(3)
(9,8)这个已经涂好了,你能接着涂一涂吗?
(9,8) (6,11)
(12,11 (5,10)
(13,10 (6,10)
(12,11) (6,11)
(5,10)
⑵用数对表示所得图 形顶点的位置,说说 你发现了什么?
物体向右平移, 行数不变, 列数加上平移的数。
C( 2 ,3 )
C(7,3)
B(4 ,1) A(1,1) A(6,1)B(9,1)
物体向左平移, 行数不变, 列数减去平移的数。
物体向上平移, 列数不变, 行数加上平移的数。
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物或体加向上下平平移移的,各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列或数减不去变平,移的各数。
行数减去平移的数。
我会填
((个(向个((个((个1单4(单2单右3单)左))上位)位位位将下将将长将长长长红)白蓝))度黑度度)度点平点点平平后点后后平后(移((移移,(,,移,3(39((位1,位位,,(位,置1置置13置44)50)47是)是是)是向向向)))) ((((8351,,,,1338))))。。。。
数对 表示位置有绝招,一组数据把它标。 竖排为列横为行,先列后行不可调。 一列一行一括号,逗号分隔标明了。
课件PPT
课件PPT
小游戏——击鼓传花
•第二单元
闸口小学:宋小雪 2018年11月
探索新知
方格纸上 哪些是它的列?它的第1列在哪里? 哪些是它的行?它的第1行在哪里?
我用数对(3,0)
表示大门的位置。 你能表示其他场馆
(9,8)
(12,10)(7,10) (11,10)(6,9) (12,9) (4,6) (14,6) (4,5) (14,5) (5,4)
(13,4) (6,3)
(12,3) (7,2)
(11,2) (8,1)
(9,1) (10,1)
(3)(9,8)这个已经涂好了,你能接着涂一涂吗?
(12,11) (6,11)
探索新知
动物园示意图
(3 ,5)
(1,4 )
观察一下,看看你有 什么发现。
(6,4)
(3 ,0)
这这两两个个数数对对中中的的 第第12个个数数都都是是34,,
列行 说说明明熊大猫象馆馆和和大海门洋是馆在是
同在一同竖一线横(线()上)。上。
同一列的物体位置,数对第 一 个数相同; 同一行的物体位置,数对第 二 个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