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文官官制改革研究

合集下载

简述清末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简述清末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简述清末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1. 清朝末期,官员任用制度改革为推动政治变革提供了重要支持。

2. 为了提高官员素质和廉政意识,清朝开始实施新的选拔考试机制。

3. 官员选拔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策实施和官员能力评估等方面。

4. 这些考试内容旨在选拔具备全面素质和良好政治道德的官员。

5. 为了增强官员的专业能力,清朝逐渐引入了专业科目考试。

6. 其中包括军事、外交、财政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测试。

7. 通过专业科目考试,清朝希望选拔更加胜任各自岗位的官员。

8. 为了减少腐败现象,清朝改革后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官员财产申报和监督制度。

9. 官员在任期内需要定期上交财产申报,接受财产来源和使用的审查。

10. 审查官员财产来源的制度有助于限制不正当收入的渠道。

11. 清朝还逐渐增加了对官员言行和工作的监督力度。

12. 对于官员的管理和表现,清朝逐渐建立了更加细致的评估和考核制度。

13. 这些改革举措为清朝政府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科学的官员评估方法。

14. 与此清朝开始鼓励推行更加开明和务实的政策,以吸引新人才加入政府。

15. 通过这些政策的推动,清朝政府希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政治事务。

16. 清朝还开始实施更加公正和透明的选拔机制,以减少官场内部权力斗争。

17. 也在各级政府机构内部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以规范官员工作和行为。

18. 改革还包括加强官员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执政能力。

19.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政府,清朝政府开始提高官员的薪酬待遇。

20. 提高官员薪酬水平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政府机构从事公共事务。

21. 清朝政府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鼓励人们积极加入官员队伍。

22. 改革还包括减少官员的终身制,以增加官员流动性和竞争性。

23. 清朝政府鼓励开展官员任期限制,防止腐败官员长期滞留在权力岗位上。

24. 在改革过程中,清朝政府还开始加强对官员家族和亲属的审查和管理。

25. 这些措施有助于防止官员家族利益集团形成,减少腐败现象。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2021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2年9月22日一、选择题(48分)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

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2.唐太宗末年,“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一宰相名号创立并使用;唐中宗以后,取消了尚书省所具有的宰相机关兼行政机关的特权;唐肃宗、唐德宗通过一系列手段基本解决了宰相之间地位不平衡的问题。

唐朝这些政策调整,旨在()A.实现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B.有效发挥三省职能与作用C.解决中枢机构之间的矛盾D.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3.明代自永乐年间开始派遣宦官到地方或“监军”或“抚夷”,名为镇守中官,到正德年间,势力膨胀。

但是嘉靖年间镇守中官制度被皇帝轻易废除。

这说明明代()A.皇权专制达到顶峰B.专制体制成熟稳定C.宦官专权现象严重D.行政制度变化无常4.“揭帖”原为明初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

明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等。

这种变化表明()A.内阁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B.官僚队伍能够有效制衡专制皇权C.明代政治体制日益走向僵化D.内阁在中枢决策中具有重要地位5.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在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曼加冕,参加仪式的教徒高呼“上帝以西罗马皇帝的金冠授予查理,查理就是伟大的、和平的罗马皇帝和罗马教皇的保护人!”这一事件预示着()A.罗马帝国的分裂B.西欧社会的统一C.教权王权的矛盾D.世俗力量的消亡6.19世纪前期至中期,英国议会能够自主制定法律,政府对立法虽有影响,但尚不能支配议会的立法工作;19世纪晚期,政府逐渐成为议会下院立法工作的领导者,下院在立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主动权。

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A.行政权呈现扩大趋势B.议会丧失权力中心地位C.立法权主体发生变化D.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7.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清末时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其中包括文官制度的变革。

本文旨在探讨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以期对当今文官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在传统官制下,科举制度是文官选拔的主要途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制度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

因此,清政府在光绪年间开始了文官制度变革。

新设立的文官机构——外务部和学部,开始采用西方文官制度,逐步摒弃了传统官制的陈规。

变革的背景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西方列强的冲击促使清政府开始思考政治改革;其次,清政府面临着统治危机,需要采取措施来稳固统治;国内知识分子的呼吁也促使清政府不得不进行变革。

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变革措施逐步展开,如建立新式学校、实行留学政策以及变革考试制度等。

这些措施为文官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为了提高文官素质和能力,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设立文官培训学校,通过系统培训来提高文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推行留学政策,选拔优秀文官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和制度。

此外,变革考试制度,将考试内容从传统的四书五经转向实用型知识,以选拔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官。

这些措施有助于培养和评价文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文官队伍建设。

在法制建设方面,清政府参照西方文官制度制定了《文官叙用条例》等法规。

这些法规不仅规定了文官的选拔、晋升和奖惩等方面的内容,还确立了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

此外,清政府还建立了监察机关,制定了《惩治贪污条例》等法律,以确保文官制度的公正和廉洁。

这些措施为文官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推动了文官制度的法制化进程。

清末文官制度变革对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一变革打破了传统官制的僵化体制,为清朝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式文官的引入也为社会带来了新的气象,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此外,文官制度的变革也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试论清末官制改革(1901—1911)中的文官设置及其特点和影响

试论清末官制改革(1901—1911)中的文官设置及其特点和影响

试论清末官制改革(1901—1911)中的文官设置及其特点和影响作者:鞠方安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890 更新时间:2007年07月09日文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一个政权的兴衰,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制度健全、配置合理、廉洁高效、代谢有序的文官制度,会起到巩固政权,稳定社会,促进发展的作用;反之,配置失当、缺乏监督、效率低下、代谢无序的文官制度,则会导致一个政权逐渐走向衰落。

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到明代和清前期发展得相当完备和成熟,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传统的封建体制被逐渐打破,文官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1](P3)1901年—1911 年清末官制改革对文官的设置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和更张,为整个清朝历史所仅见,这一调整和更张的过程,既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规律,其结局又给后人提供了警醒和鉴戒,因而有探讨的价值。

一、清末官制改革中的文官设置过程清末官制改革中文官制度的大规模调整和更张,始于1901年之后的新政立宪改革。

在此之前,也有一些新官职和新衙门如五口通商大臣、南北洋通商大臣以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但那不足以代表官制改革的主流,也没有形成以国家意志为特点的整体改革。

戊戌维新运动中,变革官制的呼声一度形成强大的态势,在光绪皇帝的主持下,也裁撤归并了几个冗闲衙门,但由于运动的失败,裁掉的衙门旋又复旧。

义和团运动中,清政府的统治遭受沉重打击,中央权威严重削弱,地方督抚权力加强,尤其通过“东南互保”,清廷对地方已呈尾大不掉、呼应不灵、内轻外重、枝强干弱的局面。

《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国内矛盾日渐尖锐,革命派日益活跃,对清廷的统治提出严峻的挑战。

另外,作为清廷最高权力中枢的中心人物慈禧太后,在庚子西狩的过程中,饱尝了凄风苦雨、颠簸流离的滋味,深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

1901年1月29日,西太后在西安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了“变法”上谕,内称“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成法”,“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

21世纪以来晚清职官制度研究述评_花玲

21世纪以来晚清职官制度研究述评_花玲

外的非正式机构, 事实上在晚清时期成为各直省督抚衙门内部 对职官制度的研究, 已较少争论其政治属性问题, 而较多考察其
行政职能运作的基本载体。其新旧杂糅的特征, 与文案处及文案 渊源流变与结构功能。运用实证方法研究制度变革与转型, 将会
委员的出现相辅相成, 既反映出近代行政职能扩展和业务细分 推动晚清职官制度的研究。
发展轨迹构成了中国近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一条重要线索。 熟走向衰落之际, 史学界的研究视角也有从事件史回归制度史
另 外, 关 于 地 方 督 抚 的 研 究 , 关 晓 红 的《晚 清 督 抚 衙 门 房 科 之趋势。因此, 作为晚清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职官制度研究
结构管窥》[20]一文, 匠心独具。文章指出, 房科作为清代职官体系 也受到广泛关注, 不断向纵深发展, 研究风气也渐趋理性、实证。
晚清时期正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制度变革与转型的关键时
往研究界对于这样一个颇具弹性的“委员办理”的清代人事制度 代, 制度变革与转型无疑是晚清政治史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 但
至今尚未关注。作者独具慧眼, 指出其对晚清地方政治演变以及 由于学术界以往曾一度大兴主要关注若干重大政治事件的事件
民国初年各省自治运动与地方军阀的兴起提供了制度基础, 它的 史研究路径, 制度史研究相对冷落。近年来, 当事件史研究由成
晚清时期, 中国政局处于激烈动荡之中, 职官制度作为其重
要组成部分, 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新世纪以来随着晚清 二、新世纪以来晚清职官制度研究论文成果
政治研究趋势的转变, 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 果。检视新世纪以来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论著, 在数量和质量上 都有进步。本文拟对此作一个综合述评, 以期有裨于学界在这一
另外, 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机构改革过程中设立的新部门, 也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关晓红的《晚清学部研究》[6], 着重论述了 该部在发展近代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及社会政治变革方面的作用, 具有开拓性意义。苏全有的《清末邮传部研究》[7]一书, 是第一部研 究邮传部的专著。对邮传部的成立背景、官制、机构、经费、规章管 理、职掌等作了系统研究, 论述了该部在发展中国交通事业和回 收利权方面的作用, 并对其政策决策作了深入检讨和重新审视。

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

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

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作者:徐绯婷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24期摘要:本文对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官制改革的原因,剖析了其具体内容和改革的结果与影响,旨在探究官制改革在史实中的指导意义,它开启了国家体制走向现代化的先河。

关键词:新政;官制改革;资政院;内阁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83-01八国联军入侵加之《辛丑条约》的签订,面对清朝社会层出不穷的内外忧患,清政府进行了一次官制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虽没有达到既定的目的,但对中央官制与地方官制的厘定、设立资政院、责任内阁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进步意义,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贵开端,它改变了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格局,使中国国家体制向近代迈进。

一、清末新政官制改革的原因1、中央官制存在积弊。

1906年8月,在奕劻等议定的改革中央官制奏折中曾提及,清代中央官制的积弊主要有:权限不分、职任不明、名实不符。

2、地方官制存在问题。

地方官署级数太多、地方衙署缺乏辅佐机构。

3、选官方式陈旧。

清末官员选用方式陈旧,科举制度和“以官养官”的捐纳制弊病丛生。

4、社会现实的推就。

随着汉族官僚的崛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减弱,此外,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入侵,清朝又屡遭失败,在日渐高涨的立宪呼声中,1906年9月1日,清政府终于下定决心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

1906年9月1日清政府正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由此官制改革正式推开。

二、清末官制改革的内容清政府的官制改革从1906年9月开始启动,分为两个过程:第一,是中央官制与地方官制的厘定;第二,是资政院、责任内阁的设立。

1、中央官制的改革。

清政府官制改革,首先是从中央官制开始。

中央机构按照“留、改、并、增”的原则,做了如下调整:第一,留用的机构,如:内阁、外务部、吏部等;第二,改革的机构,如户部改为度支部等;第三,合并的机构;第四,增设的机构,如邮传部。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行政改革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行政改革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行政改革李志茗[摘要]清末新政时期的行政改革是继洋务时期和戊戌时期行政改革之后的晚清第三次行政改革。

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由最初的行政机构的调整发展到行政体制的创新转型,逐步走向深化。

改革确立了符合立宪政体的近代行政体制,成为晚清宪政改革之前驱,可以说实现了巨大的跨越,是晚清政治发展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标志。

然而,改革立新制而不易旧人,又不能正确处理由权力重新配置所引发的各种利益之争,最后以失败告终,并导致清王朝的覆亡。

清末新政时期行政改革的失败表明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过程,要取得成功,除了内外的驱动、领导的支持、适宜的方案以及高超的政治技巧、合适的改革策略之外,还需抓住时机,把握时势,任用贤才,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

[关键词]清末新政;行政改革;制度创新[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73(2009)04)0064)09[作者简介]李志茗,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200235当历史的时针刚刚指向20世纪时,清廷便下诏变法,由此揭开了清朝最后十年的改革序幕,史称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是清廷在最后十年间所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改革,涉及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等各方面,而其中多半是政治层面的改革。

为政在人,政治改革一般先从行政改革开始,清廷也深知嘉庆道光以来的积贫积弱在于行政之不良,遂决心参酌中西政要,率先展开行政改革。

于是,清末新政时期的行政改革便成为继洋务时期和戊戌时期行政改革之后的晚清第三次行政改革。

改革由恢复戊戌时期的行政改革办法起步,进而尽改旧制,确立了符合立宪政体的近代行政体制,成为晚清宪政改革之前驱,可以说实现了巨大的跨越,是晚清政治发展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标志。

陈独秀曾撰文说:/甲午以还,新旧之所争论,康、梁之所提倡,皆不越行政制度良否问题之范围0,而庚子之役后,/旧势力顿失凭依,新思想渐拓领土,遂由行政制度问题一折而入政治根本问题0。

论清末官制改革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

论清末官制改革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
中国的职官制度渊远流长,上启三公九卿制, 后有三省六部制,再到明清以内阁为核心的领班 制度,可谓一脉相承。封建官制的核心思想,就 是分权要职,均衡大体,以分化职权的方式来保 证君权的绝对强大。但此法之弊端便是会形成衙 署林立,人浮于事的现象,以致督责不利,职权 不明,纲纪不严,举政不效。时至清末,此类问 题已是登峰造极,行政划分积弊已久,乱象丛生。
清末的“官制改革”是“清末新政”的开篇之举, 本质上是一场封建王朝的自救运动,绝非是“徇 外国侵略者的要求”[8]、“为了讨好帝国主义列强 , 博取列强的信任”[9], 也不是“清政府开脱罪责的 遮羞布”[10]。自鸦片战争以来,大半个世纪的悲 怆经历警醒着国人“中国社会欲按照原有的节奏、 方式继续走下去 , 已是既不可能也不现实”,[11]。 整合机构,裁撤冗署,便利了中西交往;整顿吏 治、明分职权也有利于提高新政体系运转的效率。 此阶段的官制改革是为“清末新政”的首要之举, 层次多面,影响深远,触及了中国传统封建政治 文化的诸多核心区域,迈出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 第一步。(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作者简介:田晓霈(1990 ~),男,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文献学。
参考文献 [1]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 .《清末筹备立 宪档案史料》[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464 页 [2] 那思陆:《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83 页 [3] 杨果:《中国翰林制度研究》[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254 页 [4]、[5]、[6] 赵云田:《清未新政研究》[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 年,第 94 页 [7] 郑永福、吕美颐著:《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 [M]. 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 年,第 89 页 [8] 韦庆远,高放,刘文源 .《清末宪政史》[M].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 108 页 [9]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年,第 633 页 [10] 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政治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第 46 页 [11] 张礼恒,王希莲《中国现代化史上的里 程碑 - 论“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J]. 江苏社会 科学,1999 年,第 3 期,第 23 页

清末机构改革中的进步与悖论_以商部为例

清末机构改革中的进步与悖论_以商部为例
2. 分科治事的近代化管理方式 在 1906年中央机构改革的有关规定中已经提出了改革后 的各部应实行分科办事的原则 。在《各部官制通则 》中就明确 提出 :“各部各司内应酌设若干科 ,分掌事务 。其分科事宜由 各该部尚书定之 ”。②农工商部内部各司初设时没有实行分科
治事 。最早实行分科办事始 于农工商部所开 办的农事试验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 ,农工商部所职掌的农 、林 、渔 、工 、 商 、矿等行业 ,在管理过程中要想实行有效的管理 , 就需要实 行系统化分别管理 ,在各系统内部再以专业化为原则实行分 科管理 ,在促进行政 、技术分工的基础上 ,以明晰权责关系 ,提 高管理者的素质和行政效率 。农工商部成立后 ,管理者们也 意识到各司兼管的事务过多 ,无法得到有效 、充分的管理 。因 此曾计划专设农政厅 ⑦ , 或设立农务专局 、矿务专局 ⑧ , 再逐 步设立林业专局 、渔业专局 。⑨但由于诸多原因没能实现 。但 农工商部在所辖的各农事试验场实行了分科管理的制度 。分 科治事的管理体制是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是否提高了管理 绩效 ,目前缺乏翔实的史料来阐释 。能够肯定的是这种新的 管理制度使得分工更加细化 、更加专业化 ,符合管理近代化的 要求 ,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
场 。如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分八科 : 农林科 、蚕桑科 、肥料科 、 动物科 、博物科 、庶务科 、会计科和书记科 ; 奉天农事试验场分 六科 :禾稼科 、菜蔬科 、花草科 、果木科 、牲畜科和鱼鸟科 。③
根据史料来看 ,农工商部内部机构实行分科办事最迟在 1910年已经开始了 ,该年度农工商部的《阖署住址单 》中出现 了明确的分科记载 。④据此资料显示 ,农工商部各司都实行了 分科治事 :
农工商部的地方管理机构 ———劝业道设立后 ,其内部亦 分科办公 。劝业道 就所治地方设 劝业公所 , 分设六科 : 总务 科 、农务 科 、工 艺 科 、商 务 科 、矿 务 科 、邮 传 科 。具 体 情 况 如 下:⑤

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清末文官制度变革是在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宏大背景下进行的。

清末朝廷对传统文官制度进行变革,在形式上,是为了配合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实质上,则是为了走向近代世界和实行开明专制,这也是清末预备立宪何以从官制改革“入手”的根本原因。

当然,其他因素对清末文官制度变革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譬如,旧有文官制度缺陷所致变革思潮的推助以及客观实践的引领等因素,对引起清末文官制度变革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末文官选拔制度之变革,始于清末科举制度变革。

作为清代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科举制度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

至清末时期,由于科举本身存有的制度缺陷,使其遭遇到了非常明显的制度性困境。

为能选拔出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清廷开始着手对传统科举制度进行变革。

但变革的步伐未能跟上时人的主观假想,且在清末重臣的劝进下,清廷最终决定停废科举。

在决定停废科举前,其实清廷就已开始仿照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以着手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新式文官选拔制度。

清末时期,新式文官选拔制度主要包括学堂选官制度、游学生选官制度、议员选举制度、司法官考选制度等。

当然,在构建新式文官选拔制度时,清廷也刻意保留了部分传统文官选拔制度规范。

譬如,保留了捐纳、贡生、荫生等传统文官选拔制度规范。

清末时期,由于文官出现了立法、行政、司法类别的分野,于此,清末文官候用人员类别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为使文官任用更符合近代文官制度发展规律,清末朝廷对清代传统官缺制度作出了重大变革。

其中,官缺不分满汉及单一化设置是其变革的重大成果。

随之,清廷在移植并吸纳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中的官等制度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创设了新式官等制度,并致清末文官任用权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清末时期,传统文官的“补缺”规范也出现了显著变革,不仅在文官的升补和调补规范方面发生了变化,州县官的任用规范更是发生了重大变革。

与此同时,清末文官回避制度和分发学习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论清末的官制改革

论清末的官制改革

论清末的官制改革[ 内容提要]:1906年的清末官制改革是以慈禧为首的清朝统治者为摆脱内外交困的状况,挽救濒临灭亡的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在“大权统一于朝廷”的前提下进行了一次官僚机构的改革。

由于清朝统治者不肯放松手中的权力,其机构的设置与官员的任用都紧紧围绕着加固皇权进行,改革未触及实质,失败势所必然,引人深思。

[关键词]:清末官制改革一、官制改革的背景1898年以改革清末政治制度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失败,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同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光绪出逃西安,清廷政局动荡,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面对清朝社会层出不穷的内忧外患以及各种内、外矛盾,清政府感到再也不能“因循粉饰”照老样子统治下去了。

1901年1月清廷颁布上谕:切实整顿“一切政事”,“以期渐致富强”,“取外国之长”,“补中国之短”。

同年春夏之间,清政府提出“考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实施新政。

但由于新政只是对原有的封建政治制度修修补补,并没有给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带来转机,清朝社会固有的矛盾依然存在,且更趋激化。

为缓和各种矛盾,挽救清王朝垂危的命运,以慈禧为首的清朝统治者在“新政”破产后,又接过了维新派“立宪”的旗帜,打出“预备立宪”的招牌。

1905年7月慈禧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访欧美、日本,考察各国宪政。

同年10月设考察政治馆, 研究各国政法,招揽人才。

1906年7月五大臣回国后,面陈慈禧实行立宪有三大好处:一是“皇位永固”;二是“外患渐轻”;三是“内乱可弭”。

同年9月1日慈禧正式下诏“预备立宪”。

并规定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

”西方列强可以说是清末官制改革的主要动因:随着国内外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特别是辛丑条约签定以后,清政府已经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西方列强也清楚的知道,清嘱咐虽然不堪一击,但它毕竟有一定的统治基础,还能控制相当的社会资源足以发动一场变法改革,列强寄希望于改革成功,以便利益能得以维持和兑现。

清末官制改革内容

清末官制改革内容

清末官制改革内容
嘿,咱来说说清末官制改革这事儿啊!
那时候啊,朝廷可真是下了大力气呢!就好比收拾一个乱七八糟的房间一样,要重新归置东西。

他们削减了一些没用的机构,哎呀,这就像家里扔掉那些占地方又没啥用的杂物一样!比如说把一些冗余的部门给裁掉了。

还有啊,他们对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也有了新变化!不再是光靠关系就能当官啦,这多好啊,就跟咱现在找工作得靠真本事一个道理呀!像什么科举制度啊也有了调整,这可是大动作呢!
而且,官职的名称和职责也有了改动,这就好像给每个东西重新贴上了一个合适的标签,让人一眼就能明白是干啥的!
总之啊,清末的官制改革可是一次大变革呢,虽然没能彻底改变当时的局面,但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呀!难道不是吗?。

第7课近代以来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清单--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近代以来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清单--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近代以业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重点难点】理解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的创立、形成和发展,能够对不同时期官员选拔的效果与意义,形成自己的见解。

【基础梳理】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一)、旧的科举制的变革与废除1、背景:①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②科举制不适应变化了形势和国家发展需要。

③维新变法运动与清末新政的推动;④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为挽救统治危机。

2、过程:(1)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变法失败后悉照旧制。

(2)1901年,各省设大学堂,地方设中小学堂。

(3)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标志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新的选官制度的建立1、背景:科举制的废除;清末新政的推行。

2、表现:建立学堂选官与留学选官。

1904年初,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

3、评价:①具有中体西用的特点,并未真正挽救清王朝的统治;②有助于培养近代人才,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和选官制度的近代化。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内容:在官员选拔方面,以考试制度为主,也就是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影响:①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②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③局限性:基本只停留在纸面上。

2、.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①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①甄别针对已在文官职位上的人,利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指导思想: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建立: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评价:(1)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正式建立了公务员制度。

清朝的文官体系、官吏制度

清朝的文官体系、官吏制度

清朝的文官体系、官吏制度
一张图看懂清朝的文官体系
清朝的官吏制度沿用了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阶”。

“官”是由吏部任命的官员,分九品十八阶,而“吏”则是不需要吏部任命的各衙办事人员,称为未入流。

文官作为清朝官吏中最庞大的一个群体,是皇帝维持政权统治的重要工具。

清朝的文官分为京官和外官(即地方官)两大系统。

从清朝的文官体系上来看,清朝文官具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一是数量少,尤其是地方官的数量。

18世纪清朝文官数量约在20000-30000名,地方官则只有10000-15000名,也就是说,这不到15000名的地方官负责治理和运转着庞大的帝国体系。

到了19世纪中期,全国大约有1500多个县,意味着每个正七品的县令平均要治理25万人口。

二是俸禄低。

一品的文官每年的俸禄也不过只有180两俸银和90石禄米,更别说七品县令甚至级别更微的小吏了。

但是,清朝的文官们并不是靠俸禄活的,而是靠养廉银,养廉银一般是俸禄的10倍甚至100倍。

一般来说,清朝地方文官养廉银的大致数额为:总督为16000两,巡抚为13000两,布政使9000两,按察使为6000两,四品道员为3700两,从四品知府为2400两,从五品知州为1250两,七品知县为1200两。

由于养廉银来源于地方火耗或税赋,所以每个地方的养廉银数额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贵州的布政使养廉银为5000两左右,而江苏布政使养廉银则在8000两左右;贵州知府养廉银800两左右,而江苏知府的养廉银则高达2500两左右。

清代文官制度

清代文官制度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之沿革
宋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文官臸度也进入了 最后的发展时期。 从宋朝开始,国家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显著特点, 即重文轻武,扬文臣之权,抑将领之权。这是因为统治者 从历代治乱兴衰的实践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君权和 朝廷构成最大威胁的是那些拥有千军万马的将领,所以, 打天下时要靠他们,一旦夺取天下,就要削其强权,收其 精兵。宋太祖赵匡胤采纳赵普的建议,“杯酒释兵权”, 以高官厚禄剥夺了石守信、高怀德等将领的兵权。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之沿革
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 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 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臸反映了门阀势族的利益和要求,但就选官 的程序而言,较两汉的察举和征辟有了明显的进步,对以 后的科举臸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这一时期的考课立法和 违职律对后世也产生了影响。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官臸度在隋唐终于 获得了较为完备的形态。


在1570-1870年的300年间,英国伦敦用英文出 版的有关中国官吏臸度和政治臸度的书籍达70多 种。其中《文官考试臸度》、《中国札记》、 《中国的历史与现状》等书都极力称赞中国的文 官臸度,并力主英国政府仿行。英国的外交使节 们还在1793年和1861年以及以后时期,多次来北 京考察中国科举考试的地点(今中国社科院地 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之沿革
为了拉拢汉族文人和官吏,满清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 怀柔措施。他们礼葬崇祯皇帝,又给其造陵墓,令天下官 民服丧三日。他们照旧录用原明朝各衙门官员,并准许他 们荐举他人为官。他们承认明朝的举人,秀才,允许他们 参加选官考试。特别是他们十分重视科举考试,在入关之 前就开始科举取士。这种做法固然是因为科举是选官的良 好办法,但同时也包含着满清决策者们的政治考虑,他们 是将科举作为招引汉族士大夫的一条根本举措。实施上, 这一举措的实施效果也正遂满清统治者所愿。清初,由于 多年战乱,“士子无不破家失业,衣食无仰”,科举使他 们出仕有望,自然也就归顺朝廷。史籍对此形象地描述道: “皇朝初定鼎,诸生有养高行遁者,顺治丙戌,再行乡试, 其告病观望诸生,悉列名与考。”实践证明,清朝重文治 的政策对于巩固其政权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清末官制改革

清末官制改革

清末官制改革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第一步,是进行官制改革。

就在发布“仿行宪政”谕旨的次日,即1906年9月2日,清政府按“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的原则,颁布改革官制的上谕,并著派载泽、世续、那桐、荣庆、铁良、戴鸿慈及袁世凯等共同编纂官制改革方案,命除袁世凯之外的各总督派可道大员至京随同参议,而由奕劻、瞿鸿?、孙家鼐总司核定。

编制官制大臣奉命后,经过会议研究,奏陈厘订官制宗旨大略5条,并得到清廷的批准。

所谓5条“宗旨大略”,也就是厘定官制的原则,其主要内容为:1A采用君主立宪国官制;2A先订行政、司法官制,暂不议及议院。

其它官署,一律照旧;3A把官员分为特简官、请简官、奏补官、委用官4种;4A厘定各官,俱有专守;5A妥善安排因改革而致闲散的官员。

此时,袁世凯野心勃勃,多方贿赂钻营,买通了那拉氏亲随左右,拉拢一些编纂大臣。

9月6日,于海淀奕劻府成立官制编纂馆。

袁世凯把亲信党羽塞进其内部,把整个编纂工作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并同外放两江总督的端方拉得很紧,企图通过此番改革,废去军机处,仿效君主立宪各国的体制,设立内阁,拥奕劻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而他则当上副总理大臣,一举取得左右朝政的大权。

经过一个多月的编制、评议,官制改革的草案拟订出来。

11月2日,奕劻等将改革草案进呈朝廷。

该草案由《厘定中央各衙门官制缮单》、《内阁官制清单》、《各部官制通则清单》、《军咨府官制清单》、《阁部院官制节略》、《法部节略》、《资政院节略》、6个《各院官制清单》、12个《各部官制清单》共25个折件组成。

其主要内容为:1A实行三权分立。

立法属议院,今日尚难实行,暂设资政院以为预备;行政属内阁各部大臣;司法属法部,以大理院任审判,法部监督之,不受行政官节制。

设集贤院、资政院、都察院、审议院、行政裁判院5院以制衡内阁。

2A内阁设置。

内阁由原内阁和军机处改并而成,设总理大臣1人,左、右副大臣各1人。

内阁下设11个部: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

晚清的官员管理制度范文

晚清的官员管理制度范文

晚清的官员管理制度范文晚清的官员管理制度是当时中国政府为了增强统治力和弥补政府缺点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尽管这一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它为中国政府在晚清时期维持了一定秩序,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考试选拔、官员培训、官员考核和纪律监督四个方面详细探讨晚清官员管理制度的特点和变化。

一、考试选拔晚清时期,科举考试仍然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手段。

科举考试始于隋唐时期,至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性的考试,会试是省级的考试,殿试是最后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通过这三个阶段考试的考生就有机会成为官员,晋身仕途。

科举考试的实施使得官员的选拔过程相对公正,并且能够选拔出一些有才能和能力的人才。

科举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文学才能和政治素养,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靠贿赂和裙带关系进入官场的情况。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首先,考试内容偏重文学功底,对于实际管理能力的考核相对较少。

其次,科举考试存在着文化优势的偏向,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农村出身、没有充分教育机会的人才。

最后,考试制度的繁复和难度限制了大多数人的选拔机会。

二、官员培训晚清政府意识到科举考试仅仅是选拔官员的开始,并不能使他们具备管理国家的能力。

因此,政府开始注重官员的培训。

在晚清时期,设立了许多官员培训学校,如京师大学堂、东西洋学堂等。

官员培训学校主要教授的是文学、政治理念和管理技能。

学生们在学校中接受全面的教育,既有文学艺术的修养,也有政治思想的指导,同时还接受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培训。

官员培训学校的建立使得官员们能够学习到更广泛的知识,提高了管理水平。

然而,官员培训学校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官员培训的效果。

三、官员考核晚清政府为了确保官员的廉洁和公正,进行了一系列官员考核制度的改革。

在官员任职期间,定期进行考核是确保其工作质量和廉洁的重要手段。

论清末的官制改革

论清末的官制改革

论清末的官制改革
牟东篱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9(000)003
【摘要】1906年的清末官制改革是以慈禧为首的清朝统治者为摆脱内外交困的状况,挽救濒临灭亡的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在"大权统一于朝廷"的前提下进行了一次官僚机构的改革,由于清朝统治者不肯放松手中的权力,其机构的设置与官员的任用都紧紧围绕着加固皇权进行,改革未触及实质,失败势所必然,引人深思.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牟东篱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清末预备立宪时期外官制改革的实施 [J], 李振武
2.袁世凯与清末地方官制改革初探 [J], 冯巧霞
3.直省商政统筹与清末外官制改革 [J], 曲霞
4.从清末地方官制改革看黑龙江行政官制改革 [J], 齐春晓
5.沈家本在清末预备立宪中的作用与影响--以官制改革为中心的考察 [J], 柴松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清的官员管理制度

晚清的官员管理制度

晚清的官员管理制度一、晚清官员管理制度的历史背景晚清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革。

在政治上,清政府试图通过改革官员管理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吏治。

因此,晚清官员管理制度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力求建立一套相对完善、有效的管理体系,以提高官员的治理水平和廉政意识。

这一管理体系包括官员的选拔、培养、晋升、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旨在建立一套合理的官员管理机制,确保官员能够尽职尽责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二、官员选拔制度在晚清时期,官员的选拔是官员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避免权力滥用以及减少腐败现象,晚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尝试建立一套相对公正、有效的官员选拔制度。

具体而言,晚清官员的选拔主要采用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此为国家选用官员。

晚清政府为了推进这一制度,对科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期通过选拔出有才德、志向和能力的官员,来提高吏治水平。

此外,晚清政府还建立了一套配套的选拔制度,如乡试、会试、殿试等考试环节,以及对应的抚恤公费及生活待遇等规定。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选拔出的官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管理能力和道德品质,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三、官员培养制度晚清官员的培养是官员管理制度中另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官员的培训和管理,晚清政府对官员的培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以期提升官员的治理能力和廉政意识。

具体而言,晚清政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官员培养制度,包括在官员入职后进行培训、实习和学习,以及对官员进行进修培训、提升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措施旨在为官员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以及进一步提升官员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官员晋升制度对于晚清官员管理制度的改革和调整,官员晋升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为了提高官员的治理能力和廉政意识,晚清政府对官员的晋升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和调整。

具体而言,晚清政府在官员的晋升制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建立官员评奖制度、奖励和惩罚机制等,以及规定官员晋升的条件和标准,为官员提供了晋升的机会,同时也鼓励官员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经济社会的变迁 , 使得传统官制不能继续 适应 中 国社会 的变化 , 传统官制 的各种弊端凸显 出来 , 传统 文官 制度也 不能满足疲于应对西方列强的清政府 的职能需要 。
以慈禧为首 的政府在 面对中国内外交困的状况时 ,因不能 继续 “ 因循旧式” 粉饰太平”遂进行 了一次人员和行政 地“ ,
【 作者简介】 史雅楠 (90 )女 , 19 一 ,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 内蒙古大学历史学本科 生 ; 郭乃姣( 90 )女 , 19 一 , 内蒙古包头人 , 内
蒙古大学历史学本科生。

4 ・ 6
堂和小学 堂 , 以及各种 职业教育 和女子教 育 , 出现 了中国 近代史上仅 见的兴办新式教育 的热潮 。
在科举制改革与废除过程 中, 学堂选官制逐步形成并取
广大学 子门生无路 可寻 , 成为社会 的游离分 子 , 便 在社会
动荡 的大环境下 , 纵使是传统 知识 分子也会 因为不满 于现 状而进行抗争 , 这不但使得清政府 失去了原有的 “ 先进 ” 社 会基础支持 , 又使得联结社会各 阶层 的力量骤然消失 。新 式学 堂走 出来 和留洋 回国的学 生们在 接受 了西 方 自然与 社会科学后 , 自身的意识形 态上 就开始与清政府有所分 其 离, 上层 所下达的命令 与 自身学 习到 的精神不 符 , 更是无
J n2 1 u .0 2
S ra . 7 .6 e ilNo 1 9 NO0
总第 19期 第 0 7 6期
清末文官官制改革研究
⑧ 史雅楠 , 郭乃姣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07 ) 10 0
【 摘
要】晚清时期 , 中国社会 变动较 大, 统官制 已经无法适应清政 府对社会 的统治。社会管理依托其 自 传
文官官制进行调整。
15 9 年各省督抚会奏《 0 谕立停科举 以广学校折》 有 f
进一步强调停罢科举之意。在社会舆 论压力下 , 清政府 被 迫颁 布上谕 , 止科举 , 废 同年 l , 2月 设立学部 为全 国教 育 最高行政机构 , 自此教育行政从礼部 中独立 出来 。为了培 养新 时代人才和 官员 , 学堂就成为 了一 种新浪潮 , 恢 兴 从 复、 扩建京师大学堂开始 , 各省先后创办 了高等学堂 、 中学
辈出 , 而国家 E进于富强。”] t [5 23 5
机关 的调整 , 借此希望挽救“ 病人膏肓” 即将没落的清王朝。


文官官制改革的动因
中国的政治人才历 朝历代 都是通过科 举制选 拔出来 的。 历朝历届 的官员选拔也是通过科举取士这一条道路进
行的。
首先是 清朝官制腐败 。康有为曾指 出清朝官制存在三 大弊端 : 中央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 , 官僚 机构臃 肿庞大 人 员冗繁 ; 地方权 力层次和范 围划分 不当 ; 选用 官员方式 陈 旧, 官员素质低。清代 官吏大多是靠所谓 “ 科举正途 ” 选拔 出来 的, 中央实行 “ 官缺制” 地方各 级官员搞“ 、 捐纳制” 致 , 使大批德才皆无 之人“ 私相授受” “ 、世代在任 ” 。
而俱 亡 之 。”1 1 3
出新 型人才 。科举制对于人才束缚 问题是老生常谈 , 似乎
在 清末各种 各样的改革或者 变化中都能 找到其 消极影 响
的影子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决定其 只需要政务管理类的单

10 年 , 9 3 袁世凯 、 张之洞上奏 亟呼要废除科举 :科举 “

人才 , 当中国被 卷入世界经济 中后 , 但 人才 的单 一化特 此外 , 推动官制改革的另一个动 因是 日俄 战争。 10 95
身的官制结构和人 才结构 , 因此不得 已对文官官制进行 改革 。本文试从 科举 制这个角度切入研 究文 官官制改革
的动 因、 选拔制度 变化以及 变化后的文官制度 对清政府的影响。
【 关键词 】文官官制 ; 科举制 ; 变革 【 中图分类号】 D 9 . 【 6 1 2 文献标识 码】 A 【 4 文章编号 】10 — 0 6 2 1 )6 0 4 - 2 09 3 3 (0 20 - 0 6 0
其次 是科 举制层 出不穷 的弊端导致清 政府无 法选拔
戊戌 变法前后 , 进行科举改革的人物 主要是康有为 和 梁启超 等人 , 们一方面 主张改革科举考试 内容 、 他 废除八
股文而增加经济实务的考试 ,另一方 面是 推广新式学堂 ,
进行近代实用人才的培养。此外封建士大夫张之洞大声疾 呼, 历数科举 之积弊 , 主张变通科举 。“ 近今数十年文体 日 益佻薄 , 非惟 不通古今 , 不切经济 , 并所谓 时文之法度文笔
1903年清廷批准的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对国内各级学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出身和奖励作了具体规定这些奖励规定正是学生从学生进入朝廷做官的标准大学预科及高等学堂毕业生最优优等和中等者作为举人内以内阁中书中书科中书部寺司务补用
21 0 2年 0 6月
黑 河 学 刊
Heh o r a ieJ un 1
法 学 以致 用 。
代了科举制 。10 年清廷批准 的《 93 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 ”
对 国内各级学 堂培养 出来 的毕业 生的 出身和奖励 作 了具 体规定 , 这些 奖励 规定正是学生从学 生进 入朝廷做官 的标
日不废 , 即学校一 日不能大兴 ; 将士子 永远无实 在之学
点就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
问, 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 ; 中国永远不能进 于富强 , 即永 远不能争衡于各国。” Ⅲ
年, 日俄开 战 , 场发生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土上 的外 国战争 ,以其 出人 这 “
意料 的结局极大地影响 了一代 中国人的思想” I 认为根 。I 设 本原 因在于 日本是 立宪国家 , 而沙俄是专 制国家 , 连慈 就 禧太 后也确信君 主立宪可使皇位永 固 , 外可御侮 , 并 内可 弭乱 , 遂于 10 96年 9月正式宣布“ 预备仿 行立宪” 从而对 ,
二、 文官 选 拔 制度 变革
直隶总督袁世凯 、 两江 总督张之洞在光绪 二十九年 二 月的《 奏请递减科举 》 中指 出:举 国上下 , “ 人人 皆以兴学 为 务, 而其造士也于此 , 其选士也亦必 于此 。因其所 习而试之 以事 , 考其职能而受之 以职 , 事无不治 , 职无不举以故贤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